食品添加剂分类大全
中国食品添加剂分类

中国食品添加剂分类
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用途和性质进行划分。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保质期、外观、口感等而添加的一类物质。
以下是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分类:
1.色素:
•包括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绿素。
•合成色素如红曲素、亚硝酸盐等。
2.甜味剂:
•如蔗糖、葡萄糖、赤藻糖醇等。
3.香料:
•包括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天然香料如香草提取物。
•合成香料如丙酮、乙酸乙酯。
4.酸度调节剂:
•例如柠檬酸、乳酸等。
5.防腐剂:
•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如山梨酸、脱氢乙酸等。
6.抗氧化剂:
•用于防止食品中脂肪和油脂的氧化,如维生素C、E。
7.发酵剂:
•用于促进食品发酵,如酵母等。
8.稳定剂:
•用于保持食品的稳定性,如柠檬酸盐。
9.增稠剂:
•用于增加食品的黏度,如明胶、阿拉伯胶。
10.乳化剂:
•用于改善食品中水油混合物的稳定性,如卵磷脂、甘油脂肪酸酯。
11.增味剂:
•如味精等。
12.膨松剂:
•用于提高面包等面点食品的体积,如小苏打、泡打粉。
13.胶体保护剂:
•用于防止食品中的胶体结构变化,如明胶。
14.脱水剂:
•用于降低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如食盐。
这只是一些主要的分类,每个类别下都有很多具体的食品添加剂。
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标准进行了规范,包括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相关标准。
添加剂分类表(食品)

碘化钾
碘酸钾
海藻碘
葡萄糖酸钾(酶法生产)
亚硒酸钠
硒酸钠硒蛋白氟化钠 Nhomakorabea富硒酵母
富硒食用菌粉
硒化卡拉胶
硫酸镁
葡萄糖酸镁(酶法生产)
硫酸铜
硫酸锰
γ-亚麻油酸
花生四烯酸(廿碳四烯酸)(ARA)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双鞭甲藻)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3)(金枪鱼油)
核甘酸5'单磷酸胞苷(5'-CMP)5'单磷酸尿苷(5'-UMP)5'单磷酸腺苷(5'-AM P)
落葵红黑加仑红
栀子蓝沙棘黄
玫瑰茄红橡子壳棕
NP红多穗柯棕
桑椹红天然苋菜红
金樱子棕姜黄素
酸枣色花生衣红
葡萄皮红兰锭果红
藻蓝(淡、海水)植物炭黑
密蒙黄紫草红
茶黄色素茶绿色素
柑桔黄胭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
胭脂虫红酸性红
9护色剂
硝酸钠(钾)亚硝酸钠(钾)
10乳化剂
蔗糖脂肪酸酯酪蛋白酸钠(酪朊酸钠)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
环己基氨基磺酸钙
异麦芽酮糖醇(氢化帕拉金糖)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甜味素)
麦芽糖醇
山梨糖醇(液)
D-甘露糖醇
木糖醇
赤藓糖醇(生产用菌珠:解脂假丝酵母)
甜菊糖甙
甘草
甘草酸一钾及三钾
乙酰磺氨酸钾(安赛蜜)
甘草酸胺
L-α-天冬氨酰-N-(2,2,4,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D-丙氨酰胺(阿力甜)
17防腐剂
苯甲酸
苯甲酸钠
山梨酸
山梨酸钾
丙酸钙
50种食品添加剂

50种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质地、色泽、香味、保鲜等特点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这些添加剂通常是经过科学研究和严格检测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今天,我们将介绍50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用途。
第一类:色素类食品添加剂1. 甲基红:常用于果酱、糖果等食品,赋予红色。
2. 胭脂红:常用于饮料、肉制品等食品,赋予鲜艳的红色。
3. 日落黄:常用于清凉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金黄色。
4. 洋红:常用于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紫红色。
5. 孔雀蓝:常用于口香糖、冷饮等食品,赋予蓝绿色。
第二类:增味剂类食品添加剂6. 酸味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用于调节酸味。
7. 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用于增加甜味。
8. 麦芽糊精:常用于奶粉、巧克力等食品,增加香甜味道。
9. 酵母提取物:常用于面包、酱料等食品,增加鲜味。
第三类: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10. 亚硝酸盐:常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具有抑菌作用。
11. 苯甲酸:常用于果脯、糖果等食品,具有防腐作用。
12. 乙酸钠:常用于饮料、豆制品等食品,具有抗菌效果。
第四类: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13. 明胶:常用于果冻、炖品等食品,提高质地稠度。
14. 卡拉胶:常用于冷冻食品、糖果等,增加黏性。
第五类:稳定剂类食品添加剂15. 亚油酸盐:常用于酱料、沙拉等食品,防止油脂溢出。
16. 多聚磷酸钠:常用于肉制品、罐头等食品,保持食品稳定。
第六类:酸度调节剂类食品添加剂17. 乳酸:常用于饮料、乳制品等食品,调节酸碱度。
18. 苹果酸:常用于糕点、果酱等食品,调节酸度。
第七类:抗氧化剂类食品添加剂19. 大豆异黄酮:常用于油脂、食品添加剂等,保持食品新鲜。
20. 维生素C:常用于果汁、保健食品等,延长食品寿命。
第八类:硝化剂类食品添加剂21. 硝酸钠: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改善食品风味。
第九类: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22. 无水葡萄糖酸钠:常用于面包、蛋糕等食品,增加体积松软度。
第十类:增酸剂类食品添加剂23. 柠檬酸:常用于饮料、果汁等食品,增加酸味。
食品添加剂种类范文

食品添加剂种类范文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向食品中添加的物质,以改善食品的质量、保存性能、味道和触感等方面的特性。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广泛,可以使食品更加美味、保持新鲜、延长保质期,并且可以提供多种功能,如增加食品的色彩、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1.食品防腐剂:食品防腐剂是为了阻止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和发展。
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包括苏打、亚硝酸盐、硫酸钠、硝酸钠等。
2.漂白剂:漂白剂是一种能够去除食品杂质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漂白剂包括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等。
3.发酵剂:发酵剂是一类能够促进食品发酵的物质。
常见的发酵剂包括酵母、葡萄糖酸钙、蛋白胨等。
4.色素:色素是一种能够增加食品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色素包括食用色素、红曲米等。
5.调味剂:调味剂是一种能够提高食品味道的物质。
常见的调味剂包括食盐、鸡精、味精等。
6.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种能够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物质。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钾、山梨酸钠等。
7.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抑制氧气与食品中的脂肪酸结合产生的氧化反应的物质。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C等。
8.甜味剂:甜味剂是一种能够增加食品甜味的物质。
常见的甜味剂包括蔗糖、蔗糖醇、甘草酸钾等。
9.乳化剂:乳化剂是一种能够使水和油相互混合的物质。
常见的乳化剂包括卵磷脂、明胶等。
10.增稠剂:增稠剂是一种能够增加食品粘稠度的物质。
常见的增稠剂包括明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
11.抗结剂:抗结剂是一种能够防止食品结块的物质。
常见的抗结剂包括蛋白质水解物、酸酯化淀粉等。
12.硬化剂:硬化剂是一种能够使食品形成硬质的物质。
常见的硬化剂包括钙盐、硬脂酸镁等。
13.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种能够增加食品营养价值的物质。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
14.矿物质:矿物质是一种能够增加食品矿物质含量的物质。
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铁、锌等。
15.强化剂:强化剂是一种能够增加食品特定成分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食品添加剂中国食品添加剂共分为23大类,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胶姆糖基础剂、咸味剂和其它。
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物质,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由于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各国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越来越多。
美国已有25000种以上的不同添加剂应用于20000种以上的食品之中。
日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1100种。
欧洲联盟使用1000~1500种食品添加剂。
中国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随着时代的进步品种不断增加。
许可使用的品种已达1513种,其中包括食品香料1027种。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可按其来源、功能和安全性来划分。
来源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如动植物的提取物、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和人工化学合成品。
人工化学合成品又可细分为一般化学合成品和人工合成天然同等物(如天然同等香料、色素等)。
功能FAO/WHO将食品添加剂按不同功能分为40类;欧洲联盟仅分为9类;日本亦分为9类;中国1990年颁布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按其主要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20类,另有其他。
至于香料因品种太多而单独另列。
食品添加剂01酸度调节剂02抗结剂03消泡剂04抗氧化剂05漂白剂06膨松剂07胶姆糖基础剂08着色剂09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和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剂安全评价CCFA(联合国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曾在JECFA(FAO/WHO 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讨论的基础上将食品添加剂分为A、B、C3类,每类再细分为①、②2类。
A类:①已制定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ADI)②暂定ADI者B类:①曾进行过安全评价,但未建立ADI值;②未进行过安全评价者C类:①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②应该严格限制作为某些特殊用途者。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食品添加剂是常见的一种食品成分,它们可以起到保护食品、增加口感、改善颜色等作用,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
根据其功能和作用,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防腐剂(100 ~ 299)
防腐剂主要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通常在各种肉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等中使用。
最常见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211)、山梨醇(1520)等。
二、抗氧剂(300 ~ 399)
抗氧剂可以延缓或避免某些食品的氧化反应,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保护食品的色、香、味等特色。
常见的抗氧剂有维生素C(300)、生育酚(307)等。
三、二氧化硫及其盐类(220 ~ 228)
二氧化硫及其盐类主要是为了抑制食品的微生物和酵母发酵,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品质。
这些添加剂通常在花生、葡萄、葡萄干和糖果等食品中使用。
四、漂白剂(900 ~ 999)
漂白剂主要是为了使食品更白、更鲜艳。
这些添加剂通常在食用油、
面粉、蔬菜、水果制品等中使用。
常见的漂白剂有氯气(926)、过氧
化氢(928)等。
五、调味剂(400 ~ 499)
调味剂主要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口感和口感品质,赋予其特殊的味道和
风味。
这些添加剂通常用于肉制品、罐头、饮料、果汁等方面。
常见
的调味剂有谷氨酸钠(621)、核苷酸酸钠(635)等。
总之,食品添加剂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在食品生
产中,必须遵循分类标准和安全用量的规定,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用途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用途1.防腐剂防腐剂可以抑制、延缓或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硫酸盐、苯甲酸和其钠盐、山梨酸和其钠盐等。
2.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受到氧化反应的影响,防止食品腐败和氧化变质。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和谷胱甘肽等。
3.发酵剂发酵剂是在食品制作过程中添加的,用于促进食品发酵的微生物。
常见的发酵剂包括酵母、乳酸菌和枯草杆菌等。
4.调味剂调味剂是为了增强食品的风味和口感而添加的物质。
常见的调味剂包括食盐、糖、酱油、味精和各种香料等。
5.色素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颜色,增加食品的吸引力和诱人性。
常见的色素包括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以及人工合成色素如亮蓝色和洋红色等。
6.甜味剂甜味剂可以用来代替糖分,给食品增加甜味。
常见的甜味剂有蔗糖、蜂蜜、葡萄糖和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和糖精等。
7.赋形剂赋形剂可以增加食品的质地和口感,使食品更易于加工和储存。
常见的赋形剂有明胶、鲸鱼胶、黄原胶和食用淀粉等。
8.稳定剂稳定剂可以防止食品中的成分分离或沉淀,保持食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稳定剂包括明胶、阿拉伯胶和纳米银等。
9.膨松剂膨松剂可以增加食品的体积和松软度,使食品更易消化。
常见的膨松剂包括小苏打、泡打粉和发酵粉等。
10.增稠剂增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和粘度,使其更易于加工和食用。
常见的增稠剂有明胶、果胶和黄原胶等。
11.增色剂增色剂可以为食品添加不同的颜色,增加食品的美观性和吸引力。
常见的增色剂有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天然红色等。
12.酸度调节剂酸度调节剂可以调整食品中的酸碱度,使食品的味道更加鲜美。
常见的酸度调节剂有柠檬酸、醋酸和苹果酸等。
总的来说,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用途有很多,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制作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正常使用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品质,符合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和口感要求。
但是,过量或不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该严格按照法规进行限制和规范。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说到食品添加剂,非专业人士恐怕都是不甚了解。
即便是有些学问的人,但并非生物食品专业的,也是知之甚少,略知皮毛。
何为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变食品的色、香、味等品质,此外还有防腐以及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所以说,食品添加剂有时候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一点,就是所加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是合格的,对人体无害的。
例如,2005年席卷全国的“苏丹红一号”事件,也即多类辣椒粉食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而这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人造化学染色剂,具有致癌性,全球都禁止用于食品。
所以一到说食品添加剂,大多数人还是心理还是有些恐慌。
今天小编就来详谈一下正规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情况如何?以及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危害程度如何?食品添加剂的分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哪些?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314个品种。
具体如下:1、酸度调节剂主要用于调节食品酸度。
常用酸度调节剂包括碳酸钠(俗称“苏打”、“碱面”等)、碳酸氢钠(也称“小苏打)、柠檬酸钾、乳酸等。
2、抗结剂主要用于防止易结块的颗粒或粉状食品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
常用抗结剂包括糕点中使用的丙二醇、小麦粉中使用的碳酸镁等。
3、消泡剂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消除食品的泡沫。
常用消泡剂包括稀奶油中使用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生湿面制品(如饺子皮、面条等)中使用的丙二醇等。
4、抗氧化剂主要用于食用油脂及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品,防止或延缓其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
常用抗氧化剂包括二丁基羟基甲苯、茶多酚、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一、标准定义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
郝利平,夏延斌,陈永泉,廖小军.食品添加剂.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 食品级添加剂白色素.白色素[引用日期2013-05-25]
3. 郑晔; 王皓; 刘震华;.浅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食品工业, The
Food Industry, 编辑部邮箱,2012年07期
4. “勾兑”代人受过消费者对餐饮标准化存三误区
5. 添加剂恐慌——谈《食品真相大揭秘》.书汇网[引用日期
2013-04-1]
6. 那些添加剂在食品中不得添加.食品安全检测[引用日期
2014-11-24]
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二、主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1、利于保存,防止变质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
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
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
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现在市场上已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具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
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
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5、有利食品加工,适应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
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
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主要分类
抗氧化剂
1、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存在着多种可能性。
如有的抗氧化剂是由于本身极易被氧化,首先与氧反应,从而保护了食品。
如VE。
有的抗氧化剂可以放出氢离子将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氧化物分解破坏,使其不能形成醛或酮的产物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等。
有些抗氧化剂可能与其所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形成氢过氧化物,使油脂氧化过程中断,从而阻止氧化过程的进行,而本身则形成抗氧化剂自由基,但抗氧化剂自由基可形成稳定的二聚体,或与过氧化自由基
ROO-。
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如BHA、BHT、TBHQ、PG、茶多酚等。
2、几种常用的脂溶性抗氧化剂
(1)BHA:丁基羟基茴香醚。
因为加热后效果保持性好,在保存食品上有效,它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抗氧化剂之一,也是我国常用的抗氧化剂之一。
和其它抗氧化剂有协同作用,并与增效剂如柠檬酸等使用,其抗氧化效果更为显著。
一般认为BHA毒性很小,较为安全。
(2)BHT:二丁基羟基甲苯。
与其它抗氧化剂相比,稳定性较高,耐热性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抗氧化效果也好,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与焙烤食品很有效。
是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在水产加工方面广泛应用的廉价抗氧化剂。
一般与BHA 并用,并以柠檬酸或其他有机酸为增效剂。
相对BHA来说,毒性稍高一些。
(3)PG:没食子酸丙酯。
对热比较稳定。
PG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较BHA和BHT强些,毒性较低。
(4)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
是较新的一类酚类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较好。
漂白剂
这类物质均能产生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遇水则形成亚硫酸(H2SO3)。
除具有漂白作用外,还具有防腐作用。
此外,
由于亚硫酸的强还原性,能消耗果蔬组织中的氧,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可防止果蔬中的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
亚硫酸盐在人体内可被代谢成为硫酸盐,通过解毒过程从尿中排出。
亚硫酸盐这类化合物不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以免产生不愉快的气味。
亚硫酸盐对维生素B1有破坏作用,故B1含量较多的食品如肉类、谷物、乳制品及坚果类食品也不适合。
因其能导致过敏反应而在美国等国家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着色剂
又称色素,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的一类物质。
食用色素按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1、食用合成色素,属于人工合成色素。
食用合成色素的特点:色
彩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牢固度大、可取得任意色彩,加上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但合成色素大多数对人体有害。
合成色素的毒性有的为本身的化学性能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有的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在生产过程还可能被砷、铅或其它有害化合物污染。
在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樱桃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和它们各自的铝色淀。
以及合成的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