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贡区区情
江西各省市市概况

吉安市概况在江西省中南部,赣江的中游,有一座崛起中的青山绿水想辉映的滨江花园城市-吉安,她资源丰富,名胜荟萃,人文鼎盛,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吉安市辖1市(井冈山市)2区(吉州区、青原区)10县(吉安、泰和、万安、遂川、永新、永丰、吉水、峡江、安福、新干). 2005年5月,撤消吉安地区,设吉安市。
总面积2.53万平方千米,人口473万多(2005年)。
境内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整个地势东西高耸、南部突起、中部低平、北部平坦而由边及里三面逐渐向北倾斜,呈阶梯状,构成以吉安、泰和为中心的土壤肥沃的吉泰盆地。
吉安市,古称庐陵、吉州。
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
古时吉安,文风鼎盛,人才翡翠,商贾云集,故有“金庐陵”美称。
吉安市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金庐陵”之称。
以新干商代墓葬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以青原山佛教禅宗青原派系为主的宗教文化,以吉州窑黑釉天目瓷为标志的陶瓷文化,以白鹭洲书院为代表的书院文化等,构成了在中国民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庐陵文化,并孕育出欧阳修、周必大、杨万里、文天祥、胡纶、解缙等一批文化大家和历史名人。
改革开放以来,吉安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全市现已培植起优质粮油、名特果茶、蚕桑、烟叶、药材、笋竹两用林、特种养殖、反季节及高山蔬菜8大特色农业基地、形成了食品、药品、化工、电子、纺织、建材、冶金、煤炭、电力、机械、造纸等14个工业门类。
吉安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5.3%。
仅井冈山风景区就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其中珍稀树种30多种,稀有动物20多种,故井冈山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美誉。
不少传统名特产品饮誉内外,长盛不衰。
安福红杉稀有珍贵,新干红桔载誉中外,遂川金桔名闻遐迩,狗牯脑茶万国夺魁,玻璃鲤鱼晶莹剔透,泰和乌鸡正宗驰名,安福火腿媲美金华,等等。
许多特产历史上曾为贡品,深受中外游客喜爱。
吉安市旅游资源景点独具风姿,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一个红色的摇篮,一个绿色的宝库,一个文化的家园。
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赣州市章贡区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解读

智鹏说 : 当前惟一的办法 , “ 就是将七 中、 六中合并 。”
维普资讯
女叉可以到拥有德Hale Waihona Puke 救育滴 孵 濂的栅州 七巾读书.
章贡区啦育局局 虻陈智日 介绍说 .六中附近 是I 撙 l 蔷
个孩 f. 是放弃 厂 就 一个家庭的未来 与希望 .”
实施均衡教 肯. 办人 民满 意的教育 . 是赋 符 i 就
州市毫城区 . 随着城^ 的发展 . 仃 近年来中心城 区已向南 个代表” : .【 人民满意是教育 工作者永远 的追求 . 霓 章
屉 3 0万 血债 得 i 0
股栉校胤曾经在精州市蔓越 。 名枝 人满 为患 , 即
陈智鹏局托动情地 回忆 了让他心灵鹱颤的 ・ : 使收取椿校 赞也捎不住挣校热潮 ,而薄弱学校 却冷冷 件甜 察: 那是 2 0 0 5年秋季 开学 . 一名 F岗女1 流希 } . Ⅱ止进 湍清 . 校俞教学汝施邻资源f 鬣 I 4 r瞳教育局 为 了把孩子送到 匕c £ 扣就瀵. 一次性交清 三 1地只有 l 0亩的赣州 七巾,却容纳 r2 0 学 30
教育教学工作的“ 一池春 水” 。 在教学改革 中 , 学校积 极倡导 民主互助 、 平等 和谐
家住赣州市二康庙 的出租车 司机 成师傅也 曾有 过
给孩子转学 的冲动 :按居住地划 分 。我的孩子将划 到 的教 学 理 念 。该 校 从 减 轻 学 生 过 重 的课 业 负 担 人 手 , “ 在 六 中就读 。为了孩 子能上七 中 ,我们 一直在考 虑迁 户 学 生完 成 少量 的 必 改 作 业 的 同 时 ,对 学 有 余 力 的 孩 子
赣州简介

历史沿革赣南政区历史悠久,远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开化远于唐虞”。
春秋战国时,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国。
秦并六国后,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分天下为36郡,赣南属九江郡。
三十三年(前214),秦发大军50万分五军战五岭,使尉屠睢将五军,其中一军守庾岭界,置南壄县,隶九江郡,为赣南建置政权之始。
汉高祖元年(前206),南壄属楚。
四年(前203),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壄隶之。
五年(前202),汉灭楚,赣南始隶汉。
六年(前201),置豫章郡,治南昌,领18县,其中赣南3县隶之:南壄县(约辖今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赣县(约辖今章贡区、赣县、兴国等地)、于都县(约辖今于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寻乌等地)。
其中赣县、于都县为新增设县。
西汉末年(9~23),改豫章郡为九江郡,赣南3县隶之。
东汉建武元年(25),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改为南野,赣南3县仍隶之。
兴平元年(194),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南3县隶庐陵郡。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隶扬州,治于都。
领于都、赣县、平阳(由赣县分出,即今兴国)、阳都、揭阳(析于都白鹿营地置阳都;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为揭阳)、南安(由南野分出,约辖今南康、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南野(约辖今大余、上犹、崇义等地)7县,为赣南设立市一级行政机构之始。
晋太康元年(280),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
三年(282),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于都,将南野并入南康领6县。
五年(284),改揭阳为陂阳。
十年(289),赣县移县治于葛姥城(今章贡区虎岗一带)。
元康元年(291),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
永和五年(349),郡治从于都迁至赣县(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
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南康郡地大余改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
陈·太建十三年(581),大余改隶广东东衡州安远郡。
江西赣州景点知识:章贡区区情简介

章贡区是赣州市的中⼼城区,是赣州市的政治、经济、⽂化中⼼。
全区总⾯积425.5平⽅公⾥,总⼈⼝44万,其中城镇⼈⼝31万,辖6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
2002年,全区完成区属国内⽣产总值17.3亿元,同⽐增长9.1%;规模以上⼯业完成总产值13.26亿元,增长17.3%;实现财政总收⼊1.76亿元,增长16.05%,其中地⽅财政收⼊9189万元,增长7.87%。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第⼆、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重为4.5:52.4:43.1,规模以上⼯业企业产销率为97.8%,税收收⼊占财政收⼊的⽐重达到96%,农村畜禽、蔬菜等主导产业产值已达粮⾷产值的6.7倍,⾮农收⼊占农民总收⼊的42.12%。
章贡区是⼀座具有深厚⽂化底蕴的历史⽂化名城,被专家称为“宋城博物馆”。
⾃西汉建制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境内有84个旅游资源分布占和230余处名胜、古遗址、古建筑和纪念地,的有⼋境台、郁孤台、通天岩,有迄今为⽌我国仅存的保护的宋砖城墙和福寿沟,有我国仅存的有绝对年限可考的宋代慈云塔,有江南形制等级的古代县学遗址⽂庙和宋代四⼤名窑之⼀的七⾥窑遗址。
章贡区是全国卫⽣城市、全省⽂明城市。
近⼏年,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历史⽂化名城、全国卫⽣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全国⽂化先进市、⾸批江西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章贡区拥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益优化,投资领域⼴阔。
2000年底规划建设的沙河⼯业园纳⼊赣州市统⼀规划,⼯业园⾯积为3.8平⽅公⾥,已成为我区新兴的⼯业基地。
赣州市地图高清版

赣州市地图高清版一、引言地图是人类记录和展示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在现代社会,地图不仅仅是帮助人们找到目的地的导航工具,更是用于教育、规划和分析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以《赣州市地图高清版》为标题,为您详细介绍赣州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行政区划以及主要特色景点。
二、赣州市地理位置赣州市位于中国江西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7′-116°09′,北纬24°15’-26°43'。
它东临福建省三明市,南接广东省梅州市,西北与湖南省衡阳市接壤。
赣州市总面积为39,400平方公里,是江西省面积第一大的地级市。
三、地理特征赣州市地形变化丰富多样。
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和水域。
赣江、抚河、宜江等水系贯穿全境,形成了众多的水域资源。
而赣南丘陵地区则给人以层峦叠嶂的美感。
四、行政区划赣州市下辖17个县级行政区,包括章贡区、于都县、瑞金市、南康市等。
章贡区是赣州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赣州市的核心城区。
五、赣州市地图概览赣州市地图高清版能够清晰展示赣州市全貌,它标注了赣州市的行政区划、主要道路、著名景点等信息。
通过这张地图,人们可以准确了解赣州市的地理位置和各个区域的分布情况。
六、赣州市主要景点1. 瑞金市:作为中国革命圣地,瑞金市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瑞金市有许多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如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
2. 南康市:南康市是中国最大的酒杯生产和酒文化交流中心。
游客可以参观南康陶瓷文化产业园、南康酒文化博物馆等景点。
3. 章贡区:作为赣州市的核心城区,章贡区有许多现代化的商业街区和购物中心。
此外,章贡区还有一些历史文化遗址,如赣州博物馆、赣州古城等。
4. 于都县:于都县是中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游客可以参观梅岭大裂谷、龙虎山、韶山等景点。
七、结语赣州市地图高清版是了解赣州市地理信息和景点分布的重要工具。
通过它,人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旅行路线和了解赣州市的独特魅力。
赣州宋城简介

赣州宋城简介赣州宋城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南新区,是一座以宋代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宋城的建筑风格融合了赣南民居的特色,呈现出古朴典雅的宋代风貌。
下面是对赣州宋城的详细介绍。
一、景区规划和建筑风格赣州宋城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
整个景区按照宋代城市规划的原则进行布局,在规模和建筑风格上力求再现宋代的繁华和庄严。
赣州宋城包括城门、街道、宅院、商铺、官府等多个建筑群,其中最为精华的是宅院和官府。
宅院主要是以宋代文人士人的府邸为蓝本进行设计,建筑风格典雅古朴,融入了赣南的建筑元素,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景。
官府是按照宋代官署的规模和布局进行建设,展示了宋代官员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景区内的街道和商铺则是重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景象。
街道两旁的商铺以现代的方式进行改建,但外观和摆设都是以宋代为主题,展示了当时的市井风貌。
走在街道上,仿佛置身于宋代的繁华商业街区之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热闹与贸易氛围。
二、景点介绍1. 双龙城门双龙城门是赣州宋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进入景区的入口。
这座城门由两座楼阁组成,正面为一座宏伟的牌楼,上书“赣州宋城”四个大字,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特色。
2. 文人府邸区文人府邸区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居住环境和文化生活。
府邸区包括多座大型的府邸建筑,建筑风格典雅,门前花园布置有盆景和花草,展示了文人们的雅兴爱好。
在府邸区还设有文人书屋,里面陈设有宋代文人的书画作品和文房四宝,游客可以了解到当时文人的学术成果和文化传统。
3. 官府区官府区是宋城景区内规模最大、设计最为精细的区域之一。
官府按照宋代的官署规模和布局建设,包括正厅、侍从房、内室、后花园等多个建筑群。
在官府区,游客可以参观到宋代官员的居住和办公场所,了解到当时的行政体制和官员的生活状态。
官府区还有一座石库房,陈设有宋代财物模型和器物,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商贸发展和物质文化成果。
4. 街道与商铺区宋代的城市街道是繁华热闹的,这一特点在赣州宋城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苏区精神

赣州位于江西南部,俗称赣南。
这里不仅是一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金土地,还曾是一块壮怀激烈、神奇光荣的红土地。
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经天伟业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创建,彪炳史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里成立,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这里打响。
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80周年之际,回顾我们党艰苦创业的光辉历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总结执政经验,继承革命传统,弘扬苏区精神,对于加快促进老区建设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艰辛探索奋战历程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以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为基础创建的。
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在中共赣西、赣南特委的领导下,赖经邦、李文林、古柏等领导赣西南地区武装起义,开创了东固、桥头等革命根据地。
1928年3月和6月,郭滴人、邓子恢、朱积垒、张鼎丞等领导闽西地区武装起义,创建了永定溪南革命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
赣南、闽西的这些小块红色割据区域,奠定了中央苏区的基础。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转战赣南、闽西地区,在上述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的配合下,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1930年1月,江西红军四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六军。
2月7日,中共赣西南特委、赣南特委和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军委共同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赣西、赣南和湘赣边三特委合并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为书记。
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曾山任主席,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邓子恢任主席。
4月,闽西地区红军五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十二军。
赣州市情林情简介

赣州市情林情简介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简称赣南。
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市。
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现辖章贡区和南康、瑞金二市及赣县、兴国、于都、宁都、石城、会昌、寻乌、安远、定南、龙南、全南、信丰、大余、崇义、上犹十五个县,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2001年末总人口807.73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5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2.57%,非农业人口17.43%。
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
2001年末有耕地面积513.49万亩,人均0.6亩,是一个人多田少的山区。
市内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以发展橙、柚为主的柑桔生产的自然条件被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考队认为在全国堪称得天优厚,赣南适宜建为全国的柑桔商品生产基地。
本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现已建成为全国的重点林区和全省的糖业、烟叶、桔类生产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命名市内的信丰县为脐橙之乡、南康市为中国甜柚之乡、安远县为中国九龙蜜柚之乡、寻乌县为中国蜜桔之乡、大余县为中国瑞香之乡;石城县为中国白莲之乡、崇义县为中国毛笔竹之乡、赣县为中国板鸭之乡、会昌县为中国肉兔之乡。
本市矿产资源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称。
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
西华山钨矿是市区内的八大钨矿之一,开采历史悠久,被称为“世界钨都“。
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
被称为江西省矿产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即钨、铜、铀、稀土、钽铌,除铜之外其余四种主要分部在赣南。
经过建国后的开采建设,赣州成了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
市内著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
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现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香港同胞到祖国内地旅游的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区划章贡区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中偏西北部,北纬25°40′16″~25°58′56″、东经114°46′44″~115°3′40″间。
东、南、北与赣县接壤,西与南康市、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邻,总面积375.52平方千米。
区人民政府驻阳明路26号。
2009年底,辖水东、水南、水西、沙石、沙河5个镇和赣江、解放、南外、东外4个街道办事处,共57个行政村,48个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0个镇辖居民委员会(12月21日,经区政府第三十一次区长办公会议决定,南外街道办事处增设大塘背社区居委会,东外街道办事处增设黄屋坪社区居委会、赖家围社区居委会、八O一社区居委会,沙河镇增设镇辖站北社区居委会)。
水东镇下辖七里、红星、沿、水东、虎岗、马祖岩、正兴7个行政村和七里、菜园坝、水东、下沙窝4个居委会,72个村民小组,35个居民小组。
水南镇下辖南桥、腊长、长塘、高楼4个行政村和岭头上、沙角2个居委会,71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小组。
水西镇下辖水西、赤珠、联三、罗边、黄沙、和乐、白田、石甫、石珠、凌源、窑下、横江、蛤湖、坳头、窑背、永安、上禾17个行政村和水西居委会,240个村民小组,9个居民小组。
沙石镇下辖沙石、南田、吉埠、楼梯、霞峰、双桥、新圩、埠上、东风、龙埠、龙岗、火燃、新建、石角、峰山、甘霖、王田、下茹等18个行政村和沙石圩镇居委会,236个村民小组,8 个居民小组。
沙河镇下辖坳下、流坑、龙村、沙河、华林、河头、罗坑、五龙、黄龙9个行政村和站东、站北2个居委会,109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
赣江街道办事处下辖大庙前、人民巷、孝义巷、姚府里、钓鱼台、大公路、南市街、厚德路、荷包塘、蕻菜塘、小南、东郊路、天竺山、马坡岭14个社区居委会,14条街、46条巷。
解放街道办事处下辖洪城巷、新赣南路、西郊路、西津路、大新开路、建国路、八境路、解放路、姚衙前、中山路、和平路、健康路、南京路、尚书街14个社区居委会,21条街、78条巷。
东外街道办事处下辖五龙岗、关刀坪、东外、张家围、牛岭、营角上、渡口路、黄屋坪、赖家围、八O一10个社区居委会和白云行政村。
南外街道办事处下辖南外、大码头、东阳山、三康庙、木栏井、蔚蓝半岛、羊婆巷、土地庙、下壕塘、大塘背10个社区居委会和红旗行政村。
自然环境章贡区属低山丘陵区。
地势由东南、西北向中部倾斜,略呈马鞍形。
东南、西北高,为丘陵山地,中部平缓,为河谷平原。
最高点为峰山,海拔1016.4米;最低点在水西镇白田村西部田塅,海拔93米。
境内河流有章江、贡江,交汇合流为赣江而北去。
美丽的赣州古城正处于低山、丘陵的环抱,章、贡、赣江的环绕之中,构成“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靓丽风光,有“千里赣江第一城”誉称。
境内山脉被章、贡、赣三江截为东、东南、西北三部分,分属武夷山脉、九连山脉、罗霄山脉余脉。
全境有群山作屏障,中部有三江滋润土地,尽夺山川之灵气。
章贡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年均气温19.4℃,无霜期286日,年均降水量1494.8毫米,年均日照1888.5小时;冬盛行偏北风,夏盛行偏南风,年均风速1.9米/秒,适宜各种生物繁衍生长。
全区自然资源中的主要矿藏有钨、锡、稀土、铜、金、银、铅、锌、石灰石、萤石等。
主要野生动物有鹧鸪、雉、白鹭、獐、麂、狸、野猪、穿山甲、蛇等。
主要畜禽有赣州白猪、长白猪、黄牛、水牛、“辛地红”杂交黄牛、山羊、兔、本地鸡、鸭、鹅等。
鱼类资源主要有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鳡鱼、鲫鱼、鲤鱼、罗非鱼、埃及塘虱鱼等14科40余种。
主要植物有杉、樟、松、榕、黄竹等。
水力资源丰富。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63.71亿立方米,其中境内水流量4.05亿立方米,过境水量59.66亿立方米。
因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径流量年内分配差异大,给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困难。
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5.7万千瓦,平均理论水能密度116.7千瓦/平方千米。
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为5500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9.7%。
历史文化章贡区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赣县,章贡区属之。
历代为赣县县治和郡、州、路、府、道治所。
东晋永和五年建城于章江、贡江间,成为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宋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为全国36大城市和44大经济中心之一。
民国32年(1943),设立赣州镇,属赣县。
1949年8月14日解放,次日赣州镇从赣县析出,设置赣州市,先后隶属赣州分区、赣西南行政区、赣州专区、赣南行政区和赣州地区。
1999年6月,撤销县级赣州市,设立赣州市章贡区,为赣州市中心城区。
自古以来,赣州古城是沟通赣、湘、闽、粤的江南重镇。
名人迭至,人才辈出。
唐时,诗人孟浩然、綦毋潜等足履诗迹已及古城。
北宋时,苏轼二至赣州,留下许多诗文佳话;周敦颐在赣州首开讲学之风,与弟子程颢、程颐在此奠定理学根基,影响深远。
南宋时,文天祥任赣州知府,曾在此组织新军抗元;辛弃疾游赣州,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人黄庭坚、杨万里都曾驻足赣州,留下诗词墨迹。
明时,王阳明在通天岩问难答辩,使赣州理学之风更盛,对古城文化影响颇大。
深厚的文化哺育造就了大批出类拔萃的本籍人才,宋代有名士阳孝本、诗人曾几、状元池梦鲤,明、清代有刘丞直、谢诏、邓元昌,民国时期有阳立垣、陈协、陈锐等。
章贡区文物名胜众多,其中宋代文物数量多、品位高,被当代专家学者誉为“宋城博物馆”。
众多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在章贡区浑然一体。
境内拥有极具考古价值的“宋代四古”即古城墙、古石窟、古浮桥和古窑址。
著名的国家4A级文物保护景点通天岩,保存有唐宋以来的摩崖造像359尊、摩崖题刻128品,是石窟艺术的珍品,堪称江南第一石窟。
八境台、郁孤台名闻遐迩,宋代慈云塔、赣州文庙等84个旅游景点和230多处名胜古迹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章贡工业章贡区是一个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中心城区,拥有冶金、机械、造纸、化工、医药、食品、服装、电子等29个门类产品,工业总产值占赣州市18个县(市、区)工业总产值的1/7,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稀土、钨钼产品畅销美国、韩国、加拿大、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生物制药、机制纸、空压机、胶印机、发电机等工业产品拥有广阔的海内外市场。
2009年,金融危机给工业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困难,我区及时落实并出台了一系列战危机、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工业经济趋暖回升,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0亿元、工业增加值2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实现利税7亿元,增长5%。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9亿元、利税5.8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1%、72%、83%。
园区(基地)发展态势强劲,全年投入资金3.4亿元,开发建设用地3000亩;赤珠110KV变电站,基地污水处理厂、“三横两纵”道路框架等一批重大基础配套设施顺利建成。
年度开工、竣工、投产项目创历年之最,先后有炬诚科技、华劲纸业原纸扩建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安华钴业、逸豪实业等5个项目试车运行,经纬汽配、鸿翔电动车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
沙河工业园区税收突破亿元关口,达1.53亿元,增长68%,园区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的重要增长极。
农村经济近几年,章贡区农业紧扣“服务城市,融入城区”主线,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服务城市的功能明显增强。
2009年全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近3000万元,全面完成25个省扶点建设和重点圩镇整治工作。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快推进,投入资金300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5个,购置保洁车辆169辆、保洁桶4100个,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大力发展城郊现代农业,全年新增100亩以上规模化蔬菜基地6个;新增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和产地4个,拥有量居全市第一;现有年产值3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户,带动农户2.2万户。
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取得实效,共培训农民1.26万人,转移就业6830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年改造农村公路16.65公里,改造中低产田5900亩;龙下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通过省级验收,红旗水库二期、龙下水库、吉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1.7万亩,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716人饮水安全问题。
社会事业2009年,章贡区科教兴区战略深入推进。
启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终期验收;成功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3项,争取资金413万元;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9件,青峰药业等3户企业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投入资金3500万元,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新(改、扩)建工程,赣七中南区、西津路小学等4所学校扩建工程全面竣工,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中考“一分两率”全市第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区10周年系列活动,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凝聚了力量。
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复评,成功申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章贡区分中心,区档案馆被评为国家二级档案馆。
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市立医院门诊大楼投入使用,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县级“三甲”医院。
积极落实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人员补助资金,投入资金434万元,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12项,被评为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光明·微笑”工程超额完成省定任务,1092名患者重见光明、重现微笑。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区。
深入开展“四清理六落实”活动,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
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全区万元GDP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降低4.9%、4.5%,成为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先进区。
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在全省率先推行信访工作责任倒查问责制,深入开展领导分类接访、网上信访、干部下访及“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信访形势总体稳定。
落实三级预警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维稳工作预警体系基本建成。
扎实推进“五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和谐平安章贡建设,中心城区社会大局稳定,公众安全感指数位居全省前列,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区。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