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版人体穴位经络大图【最全珍藏版】
最全人体穴道图

最全人体穴道图,有空自己捏捏吧,心肝脾肺肾都畅通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专业团队,数十年研发,使用艾灸,针对哮喘,糖尿病、支气管炎、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以及女士美容祛斑,各类人群的抗疲劳、防衰老等各种体质调理有奇特的效果(一)身部身体穴道说明B1)打隔、咳嗽、喉咙痛B2)酸痛疲劳B3)消化不良、减轻压力、头痛B4)晕船、增进食欲B5)舒缓焦虑B6)失眠B7)舒缓手腕酸痛B8)膝盖酸痛、风湿痛B9)胃不舒服B10)舒缓膝盖问题、水肿B11)眼睛疲劳、宿醉(二)脸部脸部穴道说明F1)舒缓头痛、使眼睛明亮F2)解决青春痘、粉刺问题F3)减轻鼻塞、眼睛容易流泪症状F4)舒缓抽筋、晕眩(三)手部手部穴道说明D1)鼻窦——D6)腰部D2)耳朵——D7)直肠D3)肩膀——D8)眼睑D4)肝脏——D9)胃D5)胆—— D10)脖子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清100~300次。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人体穴位图解大全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
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按压右手部“列缺”时,使右手放松,一面吐气一面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6秒钟。相反的,如果是左手,则使左手放松,用右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
委中是用两手的大拇指按压。也是一面吐气用力按压6秒钟。
以上,每天反复做30次。
[/B]
10.治疗喉咙痛、鼻塞的穴位及指压法
[/B]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劳时,采用同样的呼吸法)。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B][/B][/B]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
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
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
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著的疗效。
8.治疗更年期障碍的穴位及指压法
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有称为“血海”的穴位。一面慢慢的吐气,用稍微会感觉到痛的力量以大拇指继续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
人体穴位与功效图谱(完整版)

⼈体⽳位与功效图谱(完整版)⽳位图谱有多重要,学临床的尤其学中医的朋友们都知道。
如果谁还能把⼤部分⽳位及功效都记下来的话,临床诊疗肯定事半功倍。
当然⼈体周⾝约有52个单⽳、300个双⽳、50个经外奇⽳等,共720个⽳位,也不是那么容易记住的。
安卓教育把⾝体每个部位的⽳位⼤致给⼤家整理了⼀下,应该挺全了,⼤家可以收藏分享,平时不记得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体头部⽳位及功效头维⽳:治疗⽬痛、眼跳、头痛上关⽳:治疗⽿聋、⽿鸣、偏头痛、上⽛痛、⾯神经⿇⽊下关⽳: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翳风⽳:治疗⽿聋、⽿鸣、下颌肿痛、⾯神经⿇痹及痉挛颊车⽳: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治疗⾯部神经⿇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痛⼤迎⽳: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下颌肿痛、⾯部浮肿神庭⽳:治疗头痛、⿐病阳⽩⽳:治疗头痛、⽬眩、眼跳、夜盲丝⽵空⽳:治疗偏正头痛、⽬眩、⽬⾚、眼跳睛明⽳:治疗眼部诸疾患四⽩⽳:治疗⾯神经⿇痹、⽬部疾患、⾯神经痛巨髎⽳:治疗⾯神经⿇痹、⽬部疾患、⽛痛、⿐炎、泪囊炎⽔沟⽳: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治疗⿐窦炎、⿐息⾁、⽛龈肿痛上星⽳:治疗头痛、⽬痛、⿐痛攒⽵⽳: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痛、⿐塞、⾯肿瞳⼦髎⽳: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治疗⾯神经⿇痹、眼跳、⽬部疾患迎⾹⽳:治疗⿐病、⾯神经⿇痹、⾯肿⽲髎⽳:治疗⿐衄、⿐息⾁、⿐炎地仓⽳: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炎、⼝腔炎承浆⽳:治疗糖尿病、颜⾯病、⽛痛、不语胸部腹部⽳位图及作⽤功效天突⽳: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失⾳、噎嗝璇玑⽳: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华盖⽳:治疗咳喘、胸满膻中⽳:治疗⽓短、哮喘、噎嗝鸠尾⽳:治疗胃痛、呕吐、⽓喘、胸满上脘⽳:治疗胃肠疾患梁门⽳: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中脘⽳:治疗胃肠疾患、⽓喘下脘⽳:治疗胃肠疾患⽔分⽳:治疗⽔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海⽳: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肿关元⽳: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中极⽳: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下腹痛、⽔肿曲⾻⽳:治疗遗精、⾚⽩带、尿闭横⾻⽳: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迎⽳:治疗咽喉肿痛、⾼⾎压缺盆⽳:治疗咳喘、胸满、项强⽔突⽳: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治疗咳嗽、喘息、胸闷⽓舍⽳:治疗咽喉肿痛、咽⾷不利、颈项强痛⽓户⽳: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神封⽳: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期门⽳: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咳嗽章门⽳: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治疗胃肠疾患天枢⽳:治疗胃肠疾患、⽔肿、⽉经不调⼤横⽳:治疗腹泄、便秘、⼩腹痛、胃下垂外陵⽳:治疗脐周痛带脉⽳:治疗妇⼥经带病、腰肋痛⽔道⽳:治疗⼩腹胀满、尿闭、腹⽔、精索及睾丸痛府舍⽳:治疗腹痛⽓冲⽳: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经漏胎产诸症冲门⽳:治疗腹胀痛、尿闭⼈体背部⽳位图及作⽤功效定喘⽳:治疗哮喘肩中俞⽳: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治疗肩胛痛、⼿⿇、⽿鸣、⽿聋、上肢痛臑俞⽳:治疗肩臂酸痛膈俞⽳:治疗咳嗽、吐⾎、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京门⽳: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三焦俞⽳: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海俞⽳: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膀胱俞⽳: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治疗腰痛、坐⾻神经痛、前列腺炎⽩环俞⽳:治疗遗精、⽩带、⼆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会阳⽳: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腹泄、痔疮胳膊⼿部⽳位图及作⽤功效商阳⽳:治疗⼿痛⿇、脑充⾎少商⽳:治疗喉哑、⿇痹、呕吐、呃逆合⾕⽳: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痛、闭经阳溪⽳:治疗⼿痛⿇、⽿⽬齿痛阳池⽳:治疗感冒、上肢、⼿腕关节炎⽀沟⽳:治疗⼤便秘结、⼿⾜倦怠四渎⽳:治疗齿痛、肘臂痛⼿三⾥⽳:治疗齿痛、半⾝不遂曲池⽳:治疗肘中痛、⽉经不调、上臂痛、半⾝不遂肩髃⽳: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不遂曲垣⽳:治疗神经痛、肩部⿇痹肩髎⽳: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痹肩贞⽳:治疗肩关节炎、上肢⿇痹臂臑⽳:治疗颈椎病、⼿臂不举消泺⽳:治疗颈痛、⿇痹、头痛清冷渊⽳:治疗肩痛、头痛天井⽳:治疗喘息中魁⽳:治疗⼿指不伸少泽⽳:治疗⼝⼲、前臂痛、⼩指痛、头痛液门⽳:治疗⼿臂痛、头痛、齿痛前⾕⽳:治疗吐⾎、⽿鸣、⼿痛后溪⽳:治疗肘臂痛⿇、⽿聋中渚⽳:治疗头痛、⽿聋、⼿臂痛不得屈伸腕⾻⽳:治疗腕痛、⿇痹、指肿阳⾕⽳: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聋、⽿鸣养⽼⽳:治疗肩臂痛⿇、弱视外关⽳:治疗上肢⿇痹、半⾝不遂⽀正⽳: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尺泽⽳: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海⽳:治疗上臂痛⿇、⼼肺痛青灵⽳:治疗肘关节伤痛尺泽⽳: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曲泽⽳:治疗肘痛、热病少海⽳:治疗头⽬眩晕、颈椎病、肘挛⼿颤、⼼痛间使⽳:治疗调经、⼼脏病、中风、液肿列缺⽳:治疗头痛内关⽳:治疗半⾝不遂、臂痛、⼼脏病⼤陵⽳:治疗⼼脏病、热病神门⽳:治疗失眠、头晕痛、⼼脏病鱼际⽳:治疗齿痛、头痛少府⽳:治疗⼼脏病劳宫⽳:治疗中风、齿痛少商⽳:治疗喉哑、⿇痹、呕吐、呃逆⼈体腿部⽳位图及作⽤功效伏兔⽳:治疗下肢⿇痹、腰痛、胸痛阴市⽳:治疗腿痛、⽔肿、糖尿病梁丘⽳:治疗膝部⿇痹犊⿐⽳:治疗脚⽓、膝关节痛⿇、⽔肿⾜三⾥⽳:治疗脚⽓、⿇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病上巨虚⽳:治疗四肢痛⿇、腰痛、肠胃病条⼝⽳: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胃肠病丰隆⽳:治疗下肢痉挛、痛⿇下巨虚⽳:治疗坐⾻神经痛、脑贫⾎解溪⽳: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治疗胃胀、⾜⿇痹陷⾕⽳: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治疗腿痛、⽣殖器病环跳⽳:治疗腰腿痛、半⾝不遂、舒筋活⾎⾎海⽳:治疗⼀切⾎病、妇科病阴⾕⽳: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治疗下肢⿇⽊阴陵泉⽳: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治疗半⾝不遂、⿇痹、下肢病膝阳关⽳:治疗膝关节炎、下肢⿇痹、脚⽓地机⽳:治疗⼩腿痛⿇、胃肠病阳陵泉⽳:治疗半⾝不遂、关节炎⾜三⾥⽳:治疗脚⽓、⿇痹漏⾕⽳:治疗⼩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治疗⼩腿痛、颈椎痛阳辅⽳:治疗腰腿痛悬钟⽳:治疗⼿⾜不遂、⼀切⾻病复溜⽳:治疗下肢⿇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治疗四肢⿇痹照海⽳: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治疗⼀切⽓病环跳⽳:治疗腰腿痛、半⾝不遂、舒经活⾎、神经痛承扶⽳:治疗坐⾻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治疗腰腿痛、坐⾻神经痛委中⽳:治疗腰背痛浮郄⽳: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神经痛委阳⽳:治疗膝关节痛、此⽳解热合阳⽳:治疗脊髓病、抽筋承筋⽳:治疗⼀切筋痛筑宾⽳:治疗腿痛承⼭⽳:治疗内外伤痛飞扬⽳:治疗脚⽓、眩晕、⼩腿⽆⼒跗阳⽳:治疗下肢⿇痹、腰胯痛昆仑⽳:治疗头痛、眩晕、腰痛申脉⽳:治疗痉挛、此⽳主伸展⼀切⾦门⽳:治疗癫痫、筋病京⾻⽳:治疗脚痛仆参⽳:治疗⾜跟⾻痛脚部⾜底⽳位图及作⽤功效涌泉⽳:治疗⾼⾎压、呃逆、此⽳主将⼀切丘墟⽳:治疗坐⾻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解溪⽳: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中封⽳:治疗全⾝⿇痹、腰痛、遗尿冲阳⽳:治疗胃胀、⾜⿇痹⾜临泣⽳:治疗全⾝⿇痛、眩晕陷⾕⽳: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治疗腰痛、调经内庭⽳:治疗腿肿、头痛、转腹⾏间⽳: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治疗⽿聋、头晕痛、下肢⿇痹厉兑⽳:治疗⾜痛、脑贫⾎、⿇痹多梦。
人体经络穴位循环示意图

.人体经络穴位循环示意图人体经络穴位循行动画图,后面附录穴位位置与其对应疾病的治疗。
看图说明:按⊙为重播按⊙为播放按⊙为暂停按⊙为动画说明手太阴肺经循行图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足阳明胃经循行图足太阳脾经循行图手少阴心经循行图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足少阴肾经循行图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足少阳胆经循行图足厥阴肝经循行图督脉循行图任脉循行图冲脉循行图带脉循行图阴跷脉循行图阳跷脉循行图阴维脉循行图阳维脉循行图附录:穴位位置与其对应疾病的治疗肺经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
(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
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
也可用刮痧法泄火。
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
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四白:在眼袋下。
全身穴位经络参照图 []
![全身穴位经络参照图 []](https://img.taocdn.com/s3/m/c5990a24b4daa58da0114ac0.png)
足太阴脾经 云门 中府 周荣 胸乡 气户 库房 或中 屋翳 神藏 俞府
全身经络穴位参照图
全身经络穴位参照图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阴廉 髀关 足阳明胃经 手少阴心经 极泉 肩贞 会 箕门 阴仓 伏兔 血海 曲泉 阴谷 阴陵泉 膝关 阴市 梁丘 孔最 犊鼻 足三里 地机 涌泉 中都 蠡沟 三阴交 漏谷 筑宾 交信 贫溜 商丘 太溪 照海 大钟 水泉 解溪 冲阳 陷谷 内庭 厉兑 中冲 上巨墟 丰隆 条中 郄门 间使 列缺 灵道 经渠 内关 通里 太渊 阴郄 大陵 神门 鱼际 劳宫 少商 少冲 少府 支正 三阳络 温溜 支沟 会宗 偏历 外关 养老 阳谷 腕骨 后溪 前谷 少泽 关冲 阳溪 合谷 中渚 三间 液门 二间 商阳 阳池 尺泽 少海 青灵 消泺 清冷渊 天井 少海 四渎 手三里 上廉 下廉 手五里 肘 曲池 臂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阳明大肠经 肩 肩
下巨墟
大巨 水 四满 关元 府舍 道 气穴 冲门 归来 大赫 中极 曲骨 气冲 横骨 急脉 阴廉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五里 足厥阴肝经 会阴
中封 大敦 隐白 行 太 间 冲 公 大 太 孙 白 都 然谷
任脉 足少阴肾经
璇玑 华盖 紫宫 玉堂 膻中 中庭 鸠尾
足五里
鹰窗 灵墟 乳 神封 天溪 天池 中 食窦 乳根 步廊 幽门 不容 日 通 月 承满 谷 梁门 阴 腹 都 哀 关门 石关 太乙 商曲 章门 滑肉门 大 盲俞 天枢 横 外陵 腹结 中注
大包 期门
曲泽
巨阙 上腕 中腕 建里 下腕 水分 神阙 阴交 气海 石门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年夜全及推拿方法之巴公井开创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人体穴位图解年夜全人体经常使用穴位推拿保健方法(动画图解)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正面.把持: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把持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约推100~300次.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图解:位置:无名指掌面.把持: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把持: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晦气,遗尿,尿频等.图解:位置:食指掌面.把持: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把持: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图解:五脏相对五行的,年夜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推拿,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年夜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推拿一下试试了!罕见病穴位推拿:指压“合谷”对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单能治扁桃腺疼痛,对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安慰年夜肠,使年夜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庖时,采纳同样的呼吸法).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动,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酿成良好.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用年夜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治疗上半身疼痛,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治疗下半身疼痛以指压“百里”最有效.指压上述穴位时,必需左右交替,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天把持数次.如果患处肿胀、发炎的话,不成压患处,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穴位是在颈后侧称为“年夜椎”之处.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年夜椎”的穴位.强力按压此穴位,能增进组织的发达,使身心一面作用旺盛,一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代谢.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当力.用这种治疗法几乎可治愈感冒,如果还未能完全复原请再试试以下的治疗方法.从朝向年夜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此穴位称为“风门”,治疗要领同上(手无法达到请他人辅佐),连续做10次.在脚的年夜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年夜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著的疗效.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处所,有称为“血海”的穴位.一面慢慢的吐气,用稍微会感觉到痛的力量以年夜拇指继续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每天坚持不竭的做,定会减轻更年期令人厌烦的症状.而且身心也会谐调,能愉快的度过更年期.9.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穴位与指压法治疗这样后遗症,“列缺”穴在手腕内侧(年夜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最具效果.此穴位常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另外脚痛时,指压膝盖里侧中央称为“委中”的穴位最具效果.按压右手部“列缺”时,使右手放松,一面吐气一面用左手的年夜拇指用力按压6秒钟.相反的,如果是左手,则使左手放松,用右手的年夜拇指强力按压.委中是用两手的年夜拇指按压.也是一面吐气用力按压6秒钟.以上,每天反复做30次.10.治疗喉咙痛、鼻塞的穴位及指压法指压“尺泽”和“上尺泽”两处穴道.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就是“尺泽”.“尺泽”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指压“迎香”时,对去除流鼻水、鼻塞和关于鼻子的一切不适之感都很有效果,能治愈鼻病.“迎香”位于鼻翼左右1厘米处,指压时左右同时进行,先深吸一口气,将食指置于其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其次一面吸气一面卸除指力,如此重复10次就能治好鼻塞、流鼻水.安慰此穴道也能使嗅觉复活,使你能分辨各种香味激起食欲..假性近视和眼睛疲劳都是眼睛酸痛所引起.现在为你介绍消除眼睛酸痛的穴道指压健康法. ①轻按眼睛周围——将眼睛闭上状态的眼皮轻按到稍微有疼痛感.按法是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眼窝. ②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叫“客主人”穴,只要指压此处视神经,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指压时一面稍强吐气一面使用手掌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 ③“行间”是位于脚年夜拇趾和第二趾之间,这是治疗眼睛和肝脏的穴道.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强压到稍微有疼痛感,如此重复2-3次.这个穴道对运动缺乏、暴饮暴食而引起的眼睛疲劳最有效.。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动画效果)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全屏欣赏]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少商:大拇指外根部。
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
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全屏欣赏]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疾病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
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
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
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
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
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
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
它是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治腹部疾患)皮肤病很多都和大肠有关系,曲池是个排毒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