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

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
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

经络与调病

一、什么就是经络

经络就是人体运行气血得通路.就是与血管、神经完全不同得另外一套物质、能量、信息得传递系统、

它就是我们练功强健身体、开发潜能得物质基础,亦就是用气功为她人调病得物质基础.

二、经络系统得组成: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

三、经络得功能:

1、沟通上下内外.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五官九窍,把人体得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有机得整体。

2、运行气血:周流不息地将气血传输于全身各部位,保证机体得正常生理活动。

3、调节各部组织、器官之间得协调与平衡。

4、对外开放:通过穴位与大自然交换物质、能量、信息。

四、中医脏腑学说简介::

五脏一心、肝、脾、肺、肾,六腑一胆、胃、大肠、膀胧、三焦.

中医学认为,人体就是经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属六腑及其她各组织器官,从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得.

每一脏通过其自身得经络联系着许多组织与器官,构成一个相

对独立得功能系统.

???????????与小肠相表里

其华在面手太阳小肠经. 在窍为舌 其经络:手少阴心经; 在液为汗;对生命活动起主宰作用在五行属火; 在志为喜主神志

主血脉

??????

???????与大肠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

外合皮毛其经络;手太阴肺经; 在窍为鼻,易被邪侵;在五行属金;不耐寒热

在液为涕在志为忧朝百脉,主治节主通调水道

主气、司呼吸

肺 ?????????与胃相表里。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足阳明胃经。 在体合四肢、主肌肉其经络;足太阴脾经;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五行属土;为后天之 主运化、主统血

?????????与胆相表里。

在窍为目足少阳胆经。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其经络;足厥阴肝经;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喜条达而恶抑郁;在五行属木;其性刚躁 主疏泄、主藏血

???????????生殖藏精、主生长、发育与

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足太阳膀胱经。 其华在发其经络:足少阴肾经;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本,元气之根;在五行属水;为先天之 主骨生髓通于脑

主水液代谢、主纳气

另外,心包(脏)与三焦(腑)相表里。心包就是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脏得作用;三焦就是上焦、中焦、下焦得合称,其功能一就是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其经络: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五、经络得分布

1、分布规律:

四肢:内侧为三阴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外侧为三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躯干:足三阴在腹面,足三阳:太阳在背,少阳在肋,阳明在胸腹。

头面:为诸阳经之会。

2、循行规律: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这三阴,从足走腹。

3、流注交序:(顺时针方向。起止点:肺寅)

4、十四经循行及其主要穴位:(见附录一、人体经络、穴位图表)

六、穴位得基本知识;

穴位,正名为“输穴",就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得点。

1、穴位得分类:经穴、经外奇穴、阿就是穴、全息穴。

2、穴位得体表定位方法:(见附录二、输穴体表定位说明)

七、气功调病得基本原则:

1、必须首先达成与病人之间得信息沟通。

2、治病求本,针对疾病得原因辩证施功.

3、经疏导经络为主,辅以必要得补泻方法。

4、着眼于三个重点:

调整阴阳平衡,损其偏盛,补其偏衰;

调节脏腑功能,使其协调统一;

调理气血运行,使其畅行无滞.

5、必要时劝导病人加入练功行列。

八、气功调病得简便方法:

气功调病法无定法。功力高深,举手动念皆就是法,无不灵验;功力浅薄,必须借助既成法,方易取效。我们在此只向大家介绍利用穴位疏通经络,调理疾病得一点简便有效得方法。

1、急救:百会、人中、涌泉、内关、足三里.

2、滋补强壮: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肾俞、命门。

3、各种疾病取穴基本思路:

循经取穴:多取肘膝经下得穴位。

各脏腑得俞穴: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

全息穴:多用第二掌骨。

阿就是穴:手足、四肢、背部均可。

俞募配穴:肺俞-—中府;心俞——巨厥;脾俞--章门;

(调理脏腑)胃俞—-中脘;膀胱俞——中极;大肠俞—-天枢;

厥阴俞——膻中;肝俞——期门;肾俞-—京门;

胆俞-—日月;三焦俞——石门;小肠俞——元关。八脉交会穴:

公孙(冲)——内关(阴维):胸、心、胃;

足临泣(带)——外关(阳维):目、颊、肩膀、颈;

列缺(任)——照海(阴跷):肺、咽喉、胸膈。

4、简便验方:

(1)独穴疗法:

照海-—咽喉肿痛;

上星——鼻部疾患;

地五会(足临泣前5分)-—耳部疾病;

液门-—头痛、顽固性牙痛;

阳陵泉——同侧偏头痛;

太冲—-高血压、头痛;

落枕(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分)——落枕;

肩平(足三里下1寸,距胫骨外1寸处)——肩周炎;

大肠俞(或承山)——痔疮;

三阴交——月经不调;

隐白—-崩漏或其它出血疾患。

(2)两穴相配:

合谷——曲池:清理上焦,治头面部诸疾;

合谷——光明:目疾;

合谷--足三里:调理胃肠诸疾;

合谷——内庭:牙痛;

外关——阳陵泉:胁肋肝胆诸疾;

上星——风池:荨麻疹;

上星—-人中:支气管哮喘;

上星—-关元:过敏性结肠炎;

人中——风府:中风口眼歪斜,舌强难言;

肩髃——曲池:中风偏枯诸痹,一通百通;

环跳——阳陵泉:与肩髃配曲池上下相应;

曲池——三阴交:诸般肿痛,杨柳毒疮;

完骨(乳突后下方凹陷中)——内关:耳源性眩晕;

足临泣—-中极:带下。

九、保健按摩(见附录三)

附录一人体经络穴位图表

图1、手太阴肺经

中府穴?【位置】前胸之外上方,第二肋骨得外侧乳上,去门穴下。【主治】肩背痛,胸肌疼痛,肺气肿喘息,心脏病,肺结核,四肢肿。?【附注】肺募穴,手、足太阴二脉之会。

云门穴?【位置】锁骨外端下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主治】咳嗽,气喘,胸胁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尺泽穴

【位置】仰掌,肘微屈,肘窝横纹中央偏桡侧。

【主治】中风,肘臂挛痛,心胸痛,咽喉肿痛,肘关节及组织疾患. 【附注】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孔最穴

【位置】腕上桡侧7寸。

【主治】肘臂挛病,手指痛不以屈伸,肺疾,喀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附注】手太阴经郄穴。

列缺穴【简便取穴法】腕上桡侧上一寸五分.

【主治】腕,手,肘痛,中风感冒,颜面麻痹,痉挛。偏头痛(配照海,利大小便)

经渠穴【位置】桡骨茎突内缘,腕横纹(太渊穴)直上1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太

渊穴【位置】掌后横纹上,桡动脉侧。【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鱼际穴【位置】第1掌骨侧中部,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少商穴【位置】在手拇指桡侧,距指甲角后0、1寸.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图2、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定位】:在食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牙痛.②热病昏迷。③食指端麻木。④耳聋.【类别】:井穴

二间【定位】: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牙痛,咽喉肿痛。②目赤痛,食指关节肿痛。

【类别】:荥穴

三间【定位】: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主治】:目痛,齿痛,咽喉肿痛。面神经麻痹,热病。

【类别】:输穴

合谷【定位】:第一、二掌骨背侧,近第二掌骨中点得桡侧。

【主治】:头疼,目赤肿痛,鼻出血,齿痛,耳聋,痄腮,面肿,面瘫,咽喉肿痛,发热,热病无汗,汗出不止。痛经,经闭,滞产。胃痛,腹痛,便泌,泄泻,痢疾.半身不遂,指挛臂痛,小儿惊风,狂躁。疔疮,瘾疹,疥疮。【类别】:原穴

阳溪【定位】:在腕横纹背侧两筋陷中,直对合谷。

【主治】:头痛耳聋,牙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偏历【定位】:腕后三寸,阳溪之下微偏外。【类别】:络穴

【主治】:①龋齿,耳聋,面瘫.②水肿,手背酸痛。

温溜【定位】: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类别】:郄穴【主治】:①急性腹痛,肠鸣,肩背酸痛。②面瘫,面肿。

下廉【定位】:阳溪与曲池得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

【主治】:①腹痛。②肘臂痛.

手三里【定位】:阳溪与曲池得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①腹痛,腹泻.②上肢不遂。③止痛,弹拨此穴可

消除针刺不当引起得酸胀感。

曲池【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头陷中. 【类别】:合穴

【主治】:①一切热病,发烧,咽痛,疟疾.②半身不遂,肩痛不举,膝关节肿痛。③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牙痛。④月经不调,风疹,湿疹,荨麻疹,丹毒。⑤腹痛吐泻。⑥癫狂。⑦瘰疬。

肩髃【定位】:肩端两骨间陷中【类别】:交会穴

【主治】:①上肢不遂,肩痛不举。②瘰疬,风疹。

迎香【定位】:鼻翼两旁五分,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不闻香臭、鼻衄、鼻渊、口眼歪斜、面痒、面浮肿、鼻息肉。

图3、足阳明胃经

承泣[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大迎[定位]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头维[定位]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主治] 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

缺盆[定位]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

天枢[定位]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气冲[定位] 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

阴市[定位] 髌骨上缘上三寸。

[主治] 腿膝痿痹,屈伸不利、疝气,腹胀腹痛.

犊鼻[定位]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足三里[定位]外膝眼直下三寸。

[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丰隆[定位] 外踝下八寸。[主治] 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

解溪[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得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冲阳[定位]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主治] 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癫狂痫,胃病,足痿无力。

陷谷[定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 面目浮肿,水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

内庭[定位]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厉兑[定位]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鼻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配伍] 配内关、神门治多梦.

图4、足太阴脾经

隐白井穴【定位】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得爪甲根部)

【主治】月经过多,过时不止,崩漏;便血,尿血、吐血等慢性出血;癫狂,多梦、烦心善悲、尸厥,惊风(慢);腹满、腹胀、暴泄、善呕、心痛、胸满、咳逆、喘息。

大都荥穴【定位】足大趾内侧,第1蹠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主治】腹胀,胃痛、食不化,呕吐,腹泻,便秘;热病,无汗。太白输穴;原穴【定位】第1蹠骨小头後缘,赤白肉际凹陷处;第一蹠趾关节後缘,赤白肉际处取穴【功能】健脾化湿、理气与胃

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定位】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功能】健脾化湿、与胃理中

【主治】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肠鸣腹胀、腹痛,腹泻,痢疾,多饮、霍乱、水肿、烦心失眠、发狂妄言、嗜卧、肠风下血、脚气. 商丘经穴【定位】内踝前方下方凹陷中

【主治】腹胀、肠鸣、腹泻,便秘,食不化、咳嗽、黄疸、怠惰嗜卧、癫狂、善笑、小儿痫契、痔疾;足踝痛。

三阴交【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後缘

【主治】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症瘕,阴茎痛、遗精,阳痿、疝气、睾丸缩腹,小便不利、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湿疹、水肿;下肢痿痹;阴虚诸症。

地机[郤穴]【定位】膝下五寸,内踝上八寸。

【主治】腹胀,食欲不振,月经不调,痛经,膝痛.

阴陵泉合穴【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膝痛.

血海【定位】膝盖内上端上二寸.【主治】健脾化湿,调经统血冲门【定位】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

外动脉搏动处得外侧【功能】降逆利湿、理气消痔

大横【定位】脐中旁开4寸【功能】理气止痛、通调腑气【主治】腹痛,小腹痛、腹泻,虚寒泻痢、大便秘结、善悲. 腹哀【定位】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功能】健脾消食、通降腑气

周荣【定位】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在胸乡上一肋

任脉旁开6寸,当第2肋间隙中取穴

【功能】宽胸理气、降逆止咳

【主治】咳嗽,咳唾秽脓、胁肋痛、气喘、气逆,食不下;胸

胁胀满

大包【定位】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侧卧举臂,在腋下6寸,腋中线上取穴【功能】统血养经,宽胸止痛【主治】气喘;胸胁痛;全身疼痛,急性扭伤,四肢无力。

图5 手少阴心经

极泉【定位】上臂外展,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功能】宽胸宁神

青灵【定位】肘上三寸,伸肘平臂取之, 【功能】理血止痛【主治】①头痛,振寒,目黄;②胁痛,肩臂疼痛。

少海【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得中点处;屈肘,在肘横纹尺侧头陷凹中取穴【功能】宁心安神

【主治】①心痛,癔病、暴喑、健忘、癫狂善笑、痫证;

②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目眩、腋胁痛;

灵道【定位】腕横纹上1.5寸,尺侧腕屈肌腱得桡侧缘

【功能】宽胸理气【主治】心痛,悲恐善笑;肘臂挛痛、抽筋。通里【定位】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得桡侧缘

【主治】心悸、怔忡等心病;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

阴郄【定位】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得桡侧缘【功能】宁心凉血【主治】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失音.

神门【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得桡侧凹陷处;仰掌,豌豆骨得桡侧缘。

【主治】①心痛,心烦,痴呆,悲哭、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变;呕血、吐血、目黄胁痛、失喑、喘逆上气;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少府【定位】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与无名

指指端之间;在4、5掌指关节後方,仰掌屈指,当小指端与

无名指端之间【功能】清心宁神

【主治】①心悸、心痛、心烦,胸痛、善笑、悲恐惊;②阴痒、阴挺、阴痛;③小便不利,癰疡;④手小指挛痛,拘挛.

少冲【定位】小手指内侧去爪甲一分.

【主治】①心悸,心痛,癫狂;②热病,昏迷。③胸胁痛,胸满气急,手挛臂痛。

图6、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井穴)位置:手小指末节尺侧,指甲角外展0、1寸。

主治: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中风昏迷,热病,耳聋,耳鸣,肩、臂外后侧痛.

前谷(荥穴)位置:手掌尺侧,微握拳,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

下,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项痛,目痛,耳鸣,咽喉肿痛,乳少,热病

汗不出,鼻塞,癫痫,手指麻木。

后溪(俞穴)位置:手掌尺侧,微握拳,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

上,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

癫痫,疟疾,手指及肘、臂挛急,盗汗,热病。

腕骨(原穴)位置:手掌尺侧,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凹陷赤白肉

际处.主治:头、项强痛,耳鸣,目翳,黄疸, 热病汗不出,疟疾,指挛、臂痛、腕痛,颈颔肿,惊风. 阳谷(经穴)位置:手腕尺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痛,耳鸣,耳聋,热病无汗,癫痫,腕

痛,头眩,目赤,颈颔肿,臂外侧痛.

养老(郄穴)位置:小臂背面尺侧,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主治:目视不清,肩、背、肘、臂酸痛,急性腰痛.

支正(络穴)位置:小臂背面尺侧,腕背横纹上展5寸。

主治:头痛,目眩,热病,癫狂,项强,指痛,肘挛。

小海(合穴)位置: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主治:肘、臂疼痛,癫痫,头痛,目眩,耳聋,耳鸣,

颈项痛,肩臂外后侧痛。

臑俞位置:肩部,腋后纹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处。

主治:肩、臂疼痛,瘰疠,肩、臂酸痛无力。

秉风位置: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主治:肩胛疼痛不举,上肢酸麻。

肩中俞位置: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疼痛,目视不明。

天窗位置:颈外侧,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后,平喉结。

主治: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颈项强直,暴喑,颈瘿.

听宫位置: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方,张口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癫痫。

图7、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上方凹陷处

【主治】:①视物不明,近视,夜盲,色盲。②胬肉攀睛,目翳, 目赤肿痛,迎风流泪。③急性腰痛。

攒竹【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①眉棱骨痛,目视不明,目赤肿痛。②呃逆.③腰痛。

④膈肌痉挛.

通天【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主治】:①鼻塞,鼻中瘜肉,鼻疮,鼻渊,鼻衄。②头痛,目

眩.③中风偏瘫,癫痫。

风门【定位】:在背部,当第二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伤风,咳嗽。②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肺俞【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发热,咳嗽,咳血,盗汗,鼻塞。②毛发脱落,痘,

疹,疮,癣.

厥阴俞【定位】: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心痛,心悸。②咳嗽,胸闷。③牙痛。

心俞【定位】: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心痛,心悸,胸闷,气短。②咳嗽,吐血。③失眠,

健忘,癫痫。④梦遗,盗汗。

督俞【定位】:在背部,当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心痛,胸闷.②胃痛,腹痛。③咳嗽,气喘。

膈俞【定位】: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宽胸降逆,理血化淤,调气补虚,调与脾胃.

胃俞【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胃脘痛,呕吐。②腹胀,肠鸣。

三焦俞【定位】: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通利三焦,疏调水道。

肾俞【定位】: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滋阴壮阳,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大肠俞【定位】: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腹胀,泄泻,便秘,痔疮出血.②腰痛。③荨麻疹。

小肠俞【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开1、5寸,平第一骶后孔【作用】:通肠利腑,清热利湿。

膀胱俞【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主治】:①小便不利,遗尿。②泄泻,便秘.

委中【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得中间【主治】:①腰脊疼痛,腘筋挛急,半身不遂,下肢痿痹。②丹毒,皮疹,周身搔痒,疔疮,发背.③腹痛吐泻.④遗尿,小便不利。

飞扬【定位】: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

方1寸处

【主治】:①头痛,目眩,鼽衄.②腰腿疼痛无力.③痔疾.

昆仑【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得凹陷处【主治】:①急性腰痛,足跟肿痛。②难产.③头痛,项强,目

眩,鼻衄。④小儿惊风。

申脉【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处

【作用】:疏经活络,宁心安神。

【主治】:①痫症,癫狂。②失眠,足外翻。③头痛,项强,腰腿痛。

④眼睑下垂。

金门【定位】: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主治】:①癫狂,痛症,小儿惊风.②头痛,腰痛,下肢痿痹,

外踝痛。

京骨【定位】: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翳。②腰腿痛.③癫痫.

束骨【定位】: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得后方,赤

白肉际处

【主治】:①癫狂,头痛项强.②腰腿痛,肛门痛

足通谷【定位】: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得前方,

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眩、鼻衄。②癫狂。

至阴【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主治】:①胎位不正,难产。②头目痛,鼻塞,鼻衄。

【类别】:井穴

图8、足少阴肾经

涌泉[定位]在足底1/3与后2/3交点上。[附注]肾经井穴。

[主治]头顶痛,头晕,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然谷荥穴[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

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汇总

经络与调病 一、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是与血管、神经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系统. 它是我们练功强健身体、开发潜能的物质基础,亦是用气功为他人调病的物质基础。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 三、经络的功能: 1、沟通上下内外。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五官九窍,把人体的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运行气血:周流不息地将气血传输于全身各部位,保证机体的 正常生理活动。 3、调节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4、对外开放:通过穴位与大自然交换物质、能量、信息。 四、中医脏腑学说简介:: 五脏一心、肝、脾、肺、肾,六腑一胆?胃、大肠、膀胧、三焦。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经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属六腑及其他各组织器官,从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每一脏通过其自身的经络联系着许多组织和器官,构成一个相对独立

的功能系统。

住血脉 主神志 在志为喜 心’在液为汗 在窍为舌 其华在面 与小肠相表里 '主气、司呼吸 主通调水道 朝百 脉,主治节 在志 为忧 肺 在液为涕 在窍为鼻 外合皮毛 与大肠相表里。 主水液代谢、主纳气 主骨生髓通于脑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肾』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 与膀胱相表里 藏精、主生长、发育与 在五行属火;对生命活动起主宰作用 其经络: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在五行属金;不耐寒热,易被邪侵; 其经络;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主运化、主统血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脾*在 体合四肢、主肌肉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与胃相表里。 在五行属土;为后天之 本,气血生化之源; 其经络;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主疏泄、主藏血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肝 <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与胆相表里。 在五行属木;其性刚躁,喜条达而恶抑郁; 其经络;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生殖 在五行属水;为先天之 本,元气之根; 其经络: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

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 给各位朋友们提供比较完整的彩色经络图,可以经常对照练习学习。

针灸穴位图一 针灸穴位图

二 针灸穴位图三

人体经络图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 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 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 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 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 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 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 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 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 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 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 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 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 医研究者的任务。 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 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 动态图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动态图)(转载) 2010-12-09 09:57:14| 分类:中医诊断 | 标签:穴位一侧上肢分布大肠|字号订阅 中医将十二个时辰,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能给大家都打开健康之门: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本经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本

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

经络与调病 一、什么就是经络 经络就是人体运行气血得通路.就是与血管、神经完全不同得另外一套物质、能量、信息得传递系统、 它就是我们练功强健身体、开发潜能得物质基础,亦就是用气功为她人调病得物质基础. 二、经络系统得组成: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 三、经络得功能: 1、沟通上下内外.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五官九窍,把人体得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有机得整体。 2、运行气血:周流不息地将气血传输于全身各部位,保证机体得正常生理活动。 3、调节各部组织、器官之间得协调与平衡。 4、对外开放:通过穴位与大自然交换物质、能量、信息。 四、中医脏腑学说简介:: 五脏一心、肝、脾、肺、肾,六腑一胆、胃、大肠、膀胧、三焦. 中医学认为,人体就是经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属六腑及其她各组织器官,从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得. 每一脏通过其自身得经络联系着许多组织与器官,构成一个相

对独立得功能系统. ???????????与小肠相表里 其华在面手太阳小肠经. 在窍为舌 其经络:手少阴心经; 在液为汗;对生命活动起主宰作用在五行属火; 在志为喜主神志 主血脉 心 ?????? ???????与大肠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 外合皮毛其经络;手太阴肺经; 在窍为鼻,易被邪侵;在五行属金;不耐寒热 在液为涕在志为忧朝百脉,主治节主通调水道 主气、司呼吸 肺 ?????????与胃相表里。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足阳明胃经。 在体合四肢、主肌肉其经络;足太阴脾经;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五行属土;为后天之 主运化、主统血 脾 ?????????与胆相表里。 在窍为目足少阳胆经。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其经络;足厥阴肝经;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喜条达而恶抑郁;在五行属木;其性刚躁 主疏泄、主藏血 肝 ???????????生殖藏精、主生长、发育与 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足太阳膀胱经。 其华在发其经络:足少阴肾经;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本,元气之根;在五行属水;为先天之 主骨生髓通于脑 主水液代谢、主纳气 肾

男性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男性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 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骨穴、至阴穴。

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共28个: 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 主条目: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 瞳子髎穴、听会穴、上关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本神穴、阳白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穴、风池穴、肩井穴、渊腋穴、辄筋穴、日月穴、京门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居髎穴、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阳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足窍阴穴。

主条目: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 极泉穴、青灵穴、少海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少冲穴。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动画效果)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 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是补肾的穴位。(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 列缺:不好找。合骨相对凹点。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头项寻列缺” 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 太渊:很深。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心血管病)鱼际:火穴。治疗热性病。咳、喘有效果。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 少商:大拇指外根部。治疗咽喉痛的要穴。(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疾病 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

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它是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治腹部疾患)皮肤病很多都和大肠有关系,曲池是个排毒的穴位。 肩俞穴:把手伸平了有个窝。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五十肩、肩周炎) 迎香穴: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小结: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疼。头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神经性皮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三、足阳明胃经循行图 足阳明胃经主治疾病 四白穴:可以治疗眼袋、黑眼圈。是给眼睛供血的穴位。 天枢穴:肚脐眼旁边2寸。治大肠功能不好,慢性结肠炎、便秘腹泻双向调节。 梁丘穴:在膝盖上2寸。治急性胃痛。是胃经的郗穴,治急和妇科急性乳腺炎。 足三里(犊鼻穴):膝眼下3寸旁开一横指。强壮穴及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虚,也是消气穴吃的不舒服有胀起要揉足三里。还专治慢性胃痛。小贴士:先揉左腿会对脾胃调节更好一点;要是肝胆从右边好上巨虚:足三里往下3指。治疗大肠疾病。 下巨虚:上巨虚下3指。治疗小肠疾病,小腹痛。(肚子痛的位置不在胃脘,靠近肚脐眼位置,就揉下巨虚)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图解大全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图解大全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图解大全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操作:?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约推 100,300 次。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操作:?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 200,400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 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操作:?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 200,400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 次。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操作:?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 100,200 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 100,300次。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操作:?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 100,200 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 100,300次。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图解: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 :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 45 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 4、5 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 秒钟后将

人体经脉穴位分布讲解

人体穴位图 认识中医就从了解人体穴位开始,人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指经脉,犹如直通的径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指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学说是中医的精髓之一,与脏腑、气血等基础理论一起,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对针灸的临床辩证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体经络穴位,是养生、保健、治疗的先决条件。人体穴位由十二经络穴位和奇经八脉穴位组成,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也称为“正经”。奇经八脉的“奇”有“异”的意思,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而“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 包括手三阴经穴位(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穴位(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穴位(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穴位(足太阴脾经位、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奇经八脉穴位片包括督脉、任脉穴位。 人体穴位是什么 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输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中医讲究的人体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有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讨,发现皮肤上的某

些地方存在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的位置相吻合。但后来又发现,全身穴位总面积不过体表的万分之四,而电阻部位却多得多。后来人们又用最弱电流刺激肌肉,凡是能使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效果的地方就叫运动点。经对照发现,运动点与穴位的分布几乎一致。但运动点的机制是什么,还不太了解。又有人研究了穴位与神经的关系,发现几乎所有的穴位都与神经相关联。某一穴位与某一脏器的神经往往同属于一个脊髓节段。在胚胎发育时期,皮肤与神经是同源的,神经中枢存在着各皮肤区域与脏器的投射点。但是相反意见认为,非穴位区域下也都有神经分布,它们在组织学上并没有差别。还有人发现穴位与血管、淋巴管关系密切,穴位处的皮肤温度比别的地方要高一些,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复杂关系形成了穴位的奥妙。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全屏欣赏] 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 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是补肾的穴位。(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 列缺:不好找。合骨相对凹点。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头项寻列缺” 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 太渊:很深。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心血管病) 鱼际:火穴。治疗热性病。咳、喘有效果。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 少商:大拇指外根部。治疗咽喉痛的要穴。(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全屏欣赏] 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疾病 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 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它是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治腹部疾患)皮肤病很多都和大肠有关系,曲池是个排毒的穴位。 肩俞穴:把手伸平了有个窝。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五十肩、肩周炎) 迎香穴: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小结: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疼。头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神经性皮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