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1胆经

合集下载

胆经

胆经

肩井 GB21 【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
中点处。 【功效】散风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1.颈项强痛,肩背痛,手臂不举。
2.乳痈,乳汁少,难产,滞产,疝气。 【操作】直刺0.5~0.8寸,深部为肺 尖,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刺;可灸。
日月 GB24(胆募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
2.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 3. 小儿惊风。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光明 GB37(络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功效】明目,通络。 【主治】1. 夜盲,目痛,颊肿。
2. 下肢痿痹,膝痛。 3. 乳房胀痛,乳汁少。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2.目赤肿痛,颈项强痛,胸胁痛。 3.疟疾,疝气。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足临泣 GB41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四趾本节(第四跖趾关节)
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功效】清肝明目,理气散结。 【主治】1.偏头痛,目痛,胁肋痛。
2.乳痈,乳胀,瘰疬,疟疾。 3.中风偏瘫,足跗肿痛。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中线旁开4寸。 【功效】疏肝利胆,健脾降逆。 【主治】1.胁肋疼痛,胃脘痛。
2.黄疸,呕吐,吞酸,呃逆。 【操作】斜刺0.5~0.8寸;可灸。
带脉 GB26 【定位】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
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功效】调理月经,健脾固带。 【主治】1. 月经不调,带下,疝气,小腹痛。
风池 GB20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 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效】平肝熄风,清热解表,聪耳明目。

(完整版)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汇总

(完整版)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汇总

经络与调病一、什么是经络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

是与血管、神经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系统.它是我们练功强健身体、开发潜能的物质基础,亦是用气功为他人调病的物质基础。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三、经络的功能:1、沟通上下内外。

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五官九窍,把人体的各个部分。

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运行气血:周流不息地将气血传输于全身各部位,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3、调节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4、对外开放:通过穴位与大自然交换物质、能量、信息。

四、中医脏腑学说简介::五脏一心、肝、脾、肺、肾,六腑一胆.胃、大肠、膀胧、三焦。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经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属六腑及其他各组织器官,从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每一脏通过其自身的经络联系着许多组织和器官,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系统。

⎪⎪⎪⎪⎩⎪⎪⎪⎪⎨⎧与小肠相表里其华在面手太阳小肠经. 在窍为舌 其经络:手少阴心经; 在液为汗;对生命活动起主宰作用在五行属火; 在志为喜主神志主血脉心⎪⎪⎪⎪⎪⎩⎪⎪⎪⎪⎪⎨⎧与大肠相表里。

手阳明大肠经。

外合皮毛其经络;手太阴肺经; 在窍为鼻,易被邪侵;在五行属金;不耐寒热 在液为涕在志为忧朝百脉,主治节主通调水道主气、司呼吸肺 ⎪⎪⎪⎩⎪⎪⎪⎨⎧与胃相表里。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足阳明胃经。

在体合四肢、主肌肉其经络;足太阴脾经;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五行属土;为后天之 主运化、主统血脾 ⎪⎪⎪⎩⎪⎪⎪⎨⎧与胆相表里。

在窍为目足少阳胆经。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其经络;足厥阴肝经;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喜条达而恶抑郁;在五行属木;其性刚躁 主疏泄、主藏血肝 ⎪⎪⎪⎪⎩⎪⎪⎪⎪⎨⎧生殖藏精、主生长、发育与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足太阳膀胱经。

其华在发其经络:足少阴肾经;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本,元气之根;在五行属水;为先天之 主骨生髓通于脑主水液代谢、主纳气肾另外,心包(脏)和三焦(腑)相表里。

完整十二经络高清图包含经络穴位

完整十二经络高清图包含经络穴位

血脉阴廉尺五里阴包曲泉膝关中都一、J I 香沟…w 中封行间一大算太'冲尺泽孔最天府侠白云门•中府、列缺 —经桑 太渊••鱼际* .♦少商飨白够e 乐四巨地足阳明胃经 阴市梁丘上巨虚手陛 巨虚一下关1弋 颊耳…• 4气=「,库房『膺曲 反瞄 扎中」 乳板,人迎. 小突一 怏盆,h C. H擂门肉段埴冲 承担济站水气 .哥维太无大归 呻阳 睛善・ 内应** 序文/周荣胸乡・天溪食案大包… 腹哀. 大榜,府等. 冲门・阴陵臬…十地机.......... ,卜漏谷……、三阴交丁…1 商丘一.一到2太白I定女隐白一片飞大都尺太阴脾经午时1173\|手少阴心经肩中俞居肩外命七曲垣’ 天宗…腕骨♦一 后溪•… 前答“* 少泽…• 听官 .......小海 支正… 养老…天容一 匐…额醪・ ■ ■ M 工 k 一 . 天窗手太阳小肠经天却枕柱 通络空天大抒一 光线差明 承餐曲 冲・ 室 攵 的皆一 魄卢「 dt w- J 书堂・ 大谓 隔为J映门小均包小肠府“驾•千, 腾胱的嚼二十二 M ip,阳阳粉 承涔姜合乐尺 太 阳 膀 胱 经 飞扬…」 京小篌W 一…/…段门 『…,…奏"中L 」…承山 L 昆仑 足通谷[金口仆黎束先"藏遹若二商曲…鼻菊石关四满大麻一茶#阴谷一涌泉Tk 海拈百w^L戌时19-21部门点I假一■上大陵中冲手厥阴心包经天泉曲泽会 ^^.一外关■阳池一肩夥清冷渊.天井」四淡•中渚・浪门…关冲..,丝竹空.和夥耳门角孙.颅息接脉翳风K…“木糠三阳路支沟子时23T 5喟要慝经1* 官雷率各;斗正营•/糅球举10 %芥…〃沦、三人T肩井&L卜一兔•辄好\俐日月\京门.S秣瞅...1 一)弋:…,雪劈k津rf凤市落边,六中渎、…本神4,,•膝阳关单晶/ #—阳陵泉曲髭C5e/但弱阴尺临dt ;飞溪地主会神道if …-trrji ' * 14» . ■ — . ・至阳・■卜• “t中型市二出 悬枢… ,门… 腰阳关…j前顶*….百会后顶…f - 强间**-A?•* 川亩 *龈交•・・卢页会■上星 •神庭 ** * * 哑门•…立隹素醪 水沟 兑端陶道身柱天突 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鸩星建里 下院水分 神阙 美元 曲骨会阴阴交 石门承浆 …廉泉。

人体经络穴位图

人体经络穴位图

引用人体经络穴位图1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2 头部背面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3 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4 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5 上肢内侧穴位图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6 上肢外侧穴位图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冷渊肘髎天井小海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外关养老阳谷阳池阳溪腕骨后溪中渚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合谷7 下肢内侧穴位图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交穴交信穴复溜穴商丘穴中封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穴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隐白穴9 下肢外侧穴位图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外丘阳交飞扬光明阳辅悬钟跗阳解溪冲阳丘墟太冲陷谷足临泣第五地内庭行间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侠溪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仆参昆仑1920人体十二经络运行时间《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个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你就会得到健康的身体。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动画效果)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全屏欣赏]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少商:大拇指外根部。

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

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全屏欣赏]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疾病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

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

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

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

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

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

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

它是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治腹部疾患)皮肤病很多都和大肠有关系,曲池是个排毒的穴位。

人体全息经络图

人体全息经络图

人体全息经络图左手为气脉:2、食指尖节指肚为甲人(胆经)1、中指指肚为乙日(肝经)、3、中食指肌(手横纹右上端,食指与中指之间(未到中指掌肌区域)为丙月-通达肺经。

4、无名指中节指肚为丁时(大肠经)5、小指尖节指肚为戌刻(脾经)6、无名指尖节指肚为己分(胃经)7、无指肌(手横纹上端,四指下掌部肌肉)为庚秒-通达心经。

8、食指中节指肚为辛行(小肠经)9、鱼肌(立掌中线左侧,位于大拇指根部肌肌区域)为壬气--通达膀胱10、掌肌(立掌中线右侧,位于掌边肌肌区域)癸血--通达肾经11、小指肌(手横纹右上端,四指与小指之间肌肌区域)通达为地支--通达心包经。

12、中指中节指肚为正果---通达(三焦经)13、拇指尖节指肚为童子--通达(阴经)、右手为血脉:1、中指尖节指肚为子鼠穴(胆经)2、食指尖节指肚为丑牛(肝经)、3、中食指肌(手横纹右上端,食指与中指之间(未达中指掌肌区域)为寅虎穴-通达肺经。

4、无名指中节指肚为卯兔穴(大肠经)5、小指尖节指肚为辰龙穴(脾经)6、无名指尖节指肚为巳蛇穴(胃经)7、无指肌(手横纹上端,四指下掌部肌肉)为午马穴-通达心经。

8、食指中节指肚为未羊穴(小肠经)9、鱼肌(立掌中线左侧,位于大拇指根部肌肌区域)为申猴穴--通达膀胱10、掌肌(立掌中线右侧,位于掌边肌肌区域)酉鸡穴--通达肾经11、小指肌(手横纹右上端,四指与小指之间肌肌区域)通达为戌狗穴--心包经。

12、中指中节指肚为亥猪穴---(三焦经)13、拇指尖节指肚为童子穴--(阴经)、人体侧面有一条轮廓经,这条经脉是人体中的一条隐形经脉,触之显之,不触即隐之,所以一直未被世人发现。

人体一共有十五条经脉。

分别是:1:手太阴肺经2:手阳明大肠经3:足阳明胃经4:足太阴脾经5:手少阴心经6:手太阳小肠经7:足太阳膀胱经8:足少阴肾经9:手厥阴心包经10:手少阳三焦经11:足少阳胆经12:足厥阴肝经另外还有轮廓经(奇经)与内外经八脉。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jīngmài)循行和365个穴位2013年09月12日15:54 新浪健康(jiànkāng)微博我有话说(1人参与(cānyù))人体十二经脉和子午流注人体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图及44个穴位位置图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图及44个穴位位置图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图及44个穴位位置图☆足少阳胆经头部穴位分布最多最密集,头部的穴位循行图看起来像一个背着大壳的蜗牛。

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共44穴。

本经脉主治症候胆和肝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肝主谋略,胆主决断”。

现代人思虑过度而行动不足,压制肝胆,造成身体不健康。

对胆经常加以敲击可改善食欲,提高消化功能,增加人的行动力。

除了主治肝胆病以外,本经上的穴位对侧头、目、耳、咽喉、胸胁上的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本经脉关键穴位风池除了能治疗头面部的一切疾患外,还是一常用的祛风要穴,内外风皆治;肩井治乳痈、难产;带脉善治赤白带下及腰胁痛;环跳治腰胯腿痛及下肢痿痹;风市为祛风湿的要穴,善治瘾疹瘙痒及下肢痿痹;悬钟除治疗下肢痿痹外还可以治疗项强、胸胁胀痛;01瞳子髎穴精确取穴:在面部,目外眦旁,眶外侧缘处。

主治疾病:目赤肿痛、目翳、青盲、白内障、迎风流泪。

02听会穴精确取穴:在面部,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03上关穴精确取穴:在耳前,下关直上,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04颔厌穴05悬颅穴精确取穴:在头部鬓发上,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疾病:偏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面肿。

06悬厘穴精确取穴:在头部鬓发上,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处。

主治疾病:偏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面痛、耳鸣。

07曲鬓穴精确取穴:在头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主治疾病:1偏头痛、颔颊肿。

2目赤肿痛、牙关紧闭、暴喑。

08率谷穴精确取穴: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穴直上方。

主治疾病:1眩晕、呕吐、耳鸣、目痛。

2小儿急、慢惊风。

09天冲穴主治疾病:1头痛、耳鸣、耳聋、齿龈肿痛。

2惊恐、癫痫。

10浮白穴精确取穴: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的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上1/3交点处。

主治疾病:1头痛、耳鸣、耳聋。

2瘿气。

3肩臂不举。

11头窍阴穴精确取穴: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治】 ● 头痛,目眩,流泪,鼻塞,鼻渊
13.本神●* B小ěn儿sh惊én风(,GB癫1痫3)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1【4【操.定作阳位】白】* 平Y在刺án头g0b部.á3i,~(当0G.B前5寸1发4。)际上足少0.阳5寸、,阳神维庭脉旁交开会穴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 【定位】 在的前内额三部分,之当二瞳与孔外直三上分,之眉一上的1寸交。点处。 【【主主治治】】●●●头头癫痛痛痫,,,眩眩小晕晕儿,惊目风赤,肿中痛风昏迷
● 小儿急、慢惊风 【操作】 平刺 0.5~0.8寸。
头临泣
15.头临泣* Tóulínqì (GB 15) 足少阳、太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本神
【穴名】“取之可治目眩泪生翳诸症,居高临下,曰临泣”。
头,相对足而言;临,监督、治理;泣,泪出不止。穴能明目止阳泪白。
【定位】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渊腋
【操 定作 位】 斜 在刺侧或腰平部刺,0章.门5~后01..88寸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 ● 小便不利,水肿
辄筋
● 腹胀,泄泻,肠鸣,呕吐
● 腰痛,胁痛 【操作】 直刺0.5~1寸。
日月
京门
章门
带脉
26.带脉* Dàimài (GB 26) 足少阳、带脉交会穴 【定位】 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
【定位】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
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取法:侧卧,被压于下面的下肢伸直,上面的髋、膝关节屈曲,
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取穴。
【主治】 ● 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腰腿痛
【操作】 直刺2~3寸。
股骨大转子 最凸点
环跳
骶管裂孔
在●T张在●直●ī面n口面刺耳g目头部有h部或鸣u赤痛,凹ì,平,肿当(陷刺目耳G痛耳处B外聋0,屏。2眦 .,)目3间旁~聤翳切,0耳,.迹当5青寸的眶盲。前外,方侧口,缘喎下处颌。骨髁状突的后缘,
● 齿痛,口喎,面痛
【操作】 张口,直刺 0.5~1寸。
瞳子髎
上关 听会
颔厌 悬颅 悬厘 曲鬓
头维
●分目支赤或肿属痛支,。视深物层不有明枕,大鼻神经塞。 ,鼻衄,鼻渊,耳鸣,咽喉肿痛
● 感冒,热病,颈项强痛(外风)
【操作】 向鼻尖方向斜刺 0.8~1.2寸。
脑空
风池
肩井 肩峰
大椎
21.肩井* Jiānjǐng (GB 21) 手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肩胛提肌。 【主治】 ●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肩背(GB 31) 【定位】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
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主治】 ● 下肢痿痹,遍身瘙痒 (祛风)
● 脚气(祛湿) 【操作】 直刺1~2寸。
风市 中渎
34.阳陵泉* Yánglíngquán(GB 34) 合穴,筋会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 ● 黄疸,口苦,呕吐,胁肋疼痛
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主治】 ● 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经闭,疝气,小腹痛
● 胁痛,腰痛 【操作】 直刺 0.8~1.0寸。
五枢 维道
29.居髎 Jūliáo (GB 29) 足少阳、阳蹻脉交会穴 【定位】 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股骨大转子 最凸点
居髎
髂前上棘
30.环跳* Huántiào (GB 30) 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
● 下肢痿痹,膝膑肿痛,脚气,肩痛 (“半身不遂,阳陵泉远达于曲池——《百症赋》”)
● 小儿惊风 【操作】 直刺1~1.5寸。
膝阳关
阳陵泉
39.悬钟* Xuánzhōng (GB 39) 髓会
率谷 天冲 浮白
头窍阴 完骨
12.完骨* Wángǔ (GB 12) 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 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 头痛,颈项强痛,失眠 8.率谷* ●Shu齿ài痛gǔ,(口GB喎8,)口足噤少不阳开、,足颊太肿阳经交会穴 【定位】 在●头癫部痫,,当疟耳疾尖直上入发际 1.5寸,角孙直上方。 【【主操治作】】● 直偏刺正头0.痛5~,0眩.8晕寸,。耳鸣,耳聋
【操作】● 平视刺物模0.糊3~,0目.5痛寸,。眼睑下垂,面瘫
【操作】 平刺 0.3~0.5寸。
承灵 正营 目窗
20.风池* Fēngchí (GB 20)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
之间的凹陷处。
【【解功剖 效】 】 祛皮风肤解→表皮,下清组头织明→目斜。方为肌治和头胸面锁、乳五突官肌病之之间要→穴头。夹肌→头半棘肌→ 【主治】 ●头头后痛大,直眩肌晕与,头失上眠斜,肌癫之痫间,。中浅风层(布内有风枕)小神经和枕动、静脉的
7.取曲法鬓:*先定Q头ūb维ìn和(曲G鬓B 。7)从头足维少沿阳鬓、角足凸太至阳曲经鬓交作会一穴弧线,于弧线 【定位】 之在中头点部定,悬当颅耳,前在鬓头角维发与际悬后颅之缘间的定垂颔线厌与。耳在尖悬水颅平与线曲交鬓点之处间。定悬厘。 【主治】 ● 偏头痛,颔颊肿
● 目赤肿痛,暴喑,牙关紧闭 【操作】 平刺 0.5~0.8寸。
第二节 足少阳腧穴
本经一侧44穴
15穴分布于下肢外侧面 8穴在髋、侧腹、侧胸部
21穴在头面、项、肩部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侧头、目、 耳、咽喉、肝胆病,神志病, 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 证。
1.瞳子髎* Tóngzǐliáo (GB l) 手太阳、手足少阳经交会穴
2【【【.定定 主听位位 治会】】】* 【【主操治作】】
● 乳痈,乳汁少,难产,胞衣不下 【操作】直刺0.3~0.5寸,切忌深刺,捣刺,以防刺伤肺,造成气胸。
或针尖向外或向内平刺,孕妇禁用。
24.日月* Rìyuè (GB 24) 胆募穴, 足少阳、足太阴经交会穴
【定位】 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 ● 黄疸,呕吐,吞酸,呃逆,胃脘痛 25.京门*●Jī胁n肋gm胀én痛(GB 25) 肾募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