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沼气池的日常管理

合集下载

户用沼气池日常运行与安全管理措施

户用沼气池日常运行与安全管理措施
一、人工制取沼气必备的条件
一、人工制取沼气必备的条件
适宜的酸碱度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沼气菌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环境中繁殖。发酵液的酸碱度用pH来表示,pH7为中性,pH7以下为酸性,pH7以上为碱性。测定发酵料液的酸、碱度一般利用酸碱试纸测定:把一张pH试纸,伸入经搅拌后的发酵液中,立即取出与pH试纸附带的标准比色板对比,从颜色的变化就知道发酵液的酸碱度。
一、人工制取沼气必备的条件
严格的厌氧环境 沼气发酵微生物多数是厌氧细菌,尤其是产生甲烷的甲烷菌对氧特别敏感。它们不能在有氧的环境中生存,哪怕微量的氧存在,也会使发酵受阻。因此,建造一个不漏气、不漏水的密闭沼气池,是人工制取沼气的关键。
一、人工制取沼气必备的条件
足够和优良的接种物 接种物是沼气发酵所需要的含有大量微生物的厌氧活性污泥,也称菌种。只有具备足够优良的接种物才能保证沼气发酵高效运行。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接种物一般来源于老沼气池的沼渣(沼液)、阴沟的污泥、粪坑底部的沉渣等。接种物用量一般占总发酵液的30%左右。
3
一、人工制取沼气必备的条件
一、人工制取沼气必备的条件
机械搅拌
01
控制发酵浓度
03
夏秋季温度高,发酵浓度可低些一般为4%—6%。
02
根据多年实践,户用沼气池适宜的发酵浓度应该控制在6%—10%。
04
冬春季温度低,发酵浓度应提高到10%—12%。
二、沼气池运的日常管理要点
经常检查酸、碱度
沼气细菌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过酸过碱,对沼气细菌活动都不利,酸碱度一般控制在6.8-7.5为好。每周检查一次即可。
01
一、人工制取沼气必备的条件
严格的厌氧环境
1
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沼气是一种以甲烷为主的混合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

沼气池安全使用日常维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沼气池安全使用日常维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沼气池安全使用日常维护和安全防护措施沼气池是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发酵产生可燃气体的设备,具有高效能源利用、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用气、农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由于沼气池涉及到可燃气体的存储和利用,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沼气池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和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沼气池日常维护1.定期检查沼气池的封闭性能,确保排气装置完好。

检查气体排放管道、阀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有无渗漏或松动的情况。

2.清除污泥和沉淀物。

定期排污清理沼气池内的污泥和沉淀物,避免积聚过多引发安全隐患。

3.检查厌氧菌群的活性。

沼气池中需要有足够的厌氧菌群活跃,以保持沼气产生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检测池中厌氧菌的数量和活性来评估。

4.确保沼气池周围环境清洁整齐。

避免在沼气池周围放置易燃或易爆物品,保持场地的通风和干燥。

5.定期检查沼气池内压力。

沼气池内的压力应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对设备和使用人员造成危害。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对使用沼气池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置能力。

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2.设立明确的警示标志。

在沼气池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示人员注意安全。

3.安装报警装置。

沼气池内安装报警装置,以监测沼气浓度和压力。

当沼气浓度超过安全阈值或压力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建立沼气池巡检制度。

制定巡检计划,定期检查沼气池的运行状态、安全装置和设备,做好巡检记录。

5.严禁在沼气池周围吸烟、明火操作。

沼气是可燃气体,一旦接触明火,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禁止在沼气池周围吸烟或进行明火操作,确保现场绝对安全。

6.配备个人防护装备。

对于需要进入沼气池内部作业的人员,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静电服、呼吸器等。

7.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沼气池的安全管理规范,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审核、监督和纠正制度,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以上是沼气池的日常维护和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定期维护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能够保障沼气池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农村户用沼气池日常管理技术

农村户用沼气池日常管理技术

农村户用沼气池日常管理技术摘要介绍了农村户用沼气池日常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勤加料与勤出料、勤搅拌、经常检查酸碱度、安全发酵等内容,并指出了安全管理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沼气池;日常管理农村户用沼气池能否常年正常运行,持续不断地供应充足的沼气和无公害的沼肥,关键是要对它进行科学的日常管理[1]。

现将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勤加料、勤出料沼气原料的有机物质是沼气发酵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营养物质。

向沼气池添加原料要注意:在首次添加接种物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忌用鸡粪和人粪启动沼气池;秸秆等纤维性富炭原料用作启动原料时,一定要进行粉碎和预处理;不能用含泥量过高、失水干结、堆沤时间过长失去营养成分的畜禽粪便作原料。

加入沼气池的发酵原料,经沼气细菌发酵产生沼气,原料中的营养成分会逐渐地被消耗或转化,如果不及时补充新鲜原料,沼气细菌就会“吃不饱”、“吃不好”,导致产气量下降。

为了保证沼气细菌有充足的食物,使产气正常持久,就要勤加料、勤出料,保持沼气池内有充足的新鲜原料,保持沼气池内有足够的储气空间,以保证正常产气、出气。

沼气池一般在启动后20~30 d进出料1次,应先出料,后进料,做到出多少、进多少,最好不要大进大出,以便保持气箱容积。

进料量以每次20~25 kg的人、畜、禽粪便和40~50 kg水为宜[2]。

出料后及时补充新料,若一次进料不足,可以加入一定数量的水,以保持原有水位。

如果长期只进料而不出料,由于发酵料液过多,气箱容积被发酵料液占满,将没有沼气可使用。

特别是沼气池在8—9月由于用肥少,而每天又不断地进料,就会发生以上现象。

2勤搅拌经常搅拌沼气池内的发酵原料是为了更好地发酵。

发酵原料与沼气细菌不断均匀接触使细菌获得新的食料,才能保证正常发酵。

没有经过搅动的沼气池中,发酵原料分4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第1层是浮渣层,是一些难溶于水的原料,这层发酵原料多,但细菌少,有机物聚在这里得不到消化,如果浮渣太厚,还会结壳,影响沼气进入气箱;第2层是上清液,原料浓度稀、水分多、发酵原料少、沼气细菌也少;第3层是活性层,发酵原料多,沼气细菌也多,是产生沼气的主要部位;第4层是沉渣层,含有大量的发酵残余物和部分活性污泥能产生少量的沼气,但由于底层压力高,产生的沼气在较高的压力下溶解于发酵液中,难以释放出来。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范文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范文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范文沼气池是一种能够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设施。

它通过储存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作发电和煮饭等用途。

对于沼气池的日常管理十分重要,下面是一份关于沼气池日常管理的范文,以供参考。

一、沼气池日常管理范文尊敬的沼气池管理人员:您好!作为沼气池的管理者,您的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沼气池,保证其正常运作和安全运行,我们提供以下一份日常管理范文供参考。

1. 定期检查沼气池的定期检查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内部检查:定期进入沼气池检查内部,并检查沼气池的密封性、温度、压力等情况。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处理。

- 外部检查:定期检查沼气池的外部情况,包括是否有泄漏、腐蚀、损坏等问题。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

- 气体检测:定期检测沼气池内的气体成分,确保沼气的质量符合要求,并及时通风排气以保证安全。

2. 废料投放管理沼气池的运营离不开有机废弃物的投放。

为了保证沼气池的正常运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废料种类:只接收可分解的有机废弃物,禁止投放有毒有害物质。

- 废料质量:控制废料投放量,根据沼气池的容量和产气需求,适量投放废料。

- 废料预处理:对于硬质废料,应进行预处理,如粉碎或切碎,以便于分解。

- 避免堵塞:注意废料投放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废料堵塞气体出口或进水口。

3. 沼气收集和利用沼气的收集和利用是沼气池的核心功能之一。

为了最大化沼气的利用效率,应注意以下几点:- 沼气收集:确保沼气收集系统正常工作,防止泄漏和丢失。

定期清理和检查沼气收集管道,确保畅通。

- 沼气贮存:沼气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 沼气利用:合理安排沼气的利用,如发电、煮饭、取暖等,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和控制。

4. 废水处理沼气池产生的废水也需要进行处理。

为了确保废水处理的正常进行,应注意以下几点:- 废水排放:废水应根据法规要求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沼气管理秘诀

沼气管理秘诀

沼气池管理秘诀沼气池是“三分建、七分管”,可见日常管理非常重要,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勤、两防、两换、一保”,有利于沼气池的正常运行。

1、五勤①、勤进出料。

为保证沼气细菌有充足的营养和正常的新陈代谢,必须不断补充新鲜的发酵原料,更换部分旧料。

一般每隔5—10天要进出料一次,更换量以占池内总料液的5%为宜。

“三结合”沼气池,人畜粪尿不断自动注入或冲刷入池,要定期小出料,保持池内一定数量的料液。

②、勤搅拌。

搅拌可以使沼气细菌和发酵原料充分接触,打破池内上层浮渣结壳,使产生的沼气进入气箱,提高产所率。

搅拌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安装搅拌装置;二是用长棍从进料口深入池内来回拉动;三是从出料口掏出数桶发酵液,再从进料口冲入池内。

③勤调节酸碱度。

沼气细菌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PH6.8~7.6)条件下生长繁殖,酸碱性强,都不利于沼气细菌的生长,会造成产气率下降甚至停止产气。

因此,要经常测定和调节沼气发酵液的PH值。

主要采用加入适量草木灰或者澄清石灰水搅拌的方法来调节PH值。

④勤调节水量。

发酵液含水量过多,产气量减少;而含水量过少,发酵液黏稠,容易造成上层结壳,也使产气量减少。

发酵液浓度一般控制在6%—15%为宜。

⑤勤检查。

经常检查导气管、输气管及开关接头处、导气管与池盖的接茬处、活动盖座缝处有无漏气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两防①、防火。

在沼气池出料口或导气管口处要注意防止火源,否则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沼气灯可沼气灶附近不得堆放易燃物品。

烧水做饭时要留人看守。

②、防中毒。

当室内嗅到沼气的臭鸡蛋味时,要立即打开门窗通气,待气味散尽后,检查漏气部位,检修好后方可用气。

进入池内出料或维修时,要先通风换气,然后下池。

3、两换①、一年一次大换料,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换料前20-30天停止进料,备足发酵原料,清除池内残渣,留下20%-30%沼液做接种物,以加快产气。

大换为料时,应关闭净化器与导气管之间的开关,防止空气进入脱硫器,避免脱硫器损坏。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沼气池是一种通过厌氧消化过程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沼气的设备,是一种清洁能源的生产方式。

日常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沼气池的生产效率和能源输出效果。

下面就沼气池的日常管理进行的分析。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原材料添加量的掌控沼气池的生产是基于有机物的分解过程。

有机物(Input)多了或者少了,都会导致沼气池的发酵失衡。

若是 Input 过多,容易导致沼气池内过浓的料液不便于发酵,此时需要把泥池内的部分麸皮减少,调整混合物中水的占比,以降低料液相对浓度;若 Input 过少,就会导致沼气池内物料发酵不足,发酵时间会增加,环境恶化,发酵过程的产能则大大的减少。

操作过程中可以及时增加原料的添加量,以保障沼气的正常生产。

二、反应温度和压力沼气池里的发酵过程是以微生物群落为代表的生物反应过程,是微生物有选择地代谢有机物,促进生物质转化成沼气,并随着压力的产生而放出气体。

若沼气池内温度过高,微生物的群落易死亡,导致菌种数量的减少,降低原本应产生的沼气量,此时需要对沼气池进行降温操作;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沼气池内的微生物的群落繁殖缓慢,影响沼气的产生。

而沼气池内部的压力过大或者过小,也会对沼气发酵产生较大的影响。

压力过大则会对沼气池造成危害,发酵过程不稳定,可能导致沼气池漏气和爆炸。

压力过低则会减少沼气的产生,需要进行调整,保障沼气的正常生产。

三、密封性的保障沼气池内部的工作环境必须保证密封性,避免氧气、其他杂质的进入,而这也是保障沼气池顺利运作的基础。

因此,沼气池日常管理应注意检查沼气池各个口的密封情况,以防止其存在漏气现象,确保沼气池生产效率的稳定和安全。

四、温度的监督沼气池内部的温度非常重要,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

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适宜的反应温度为35℃~40℃,超温或降温都会对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保证沼气池内的发酵温度恒定,使用常规的温控仪器设备来监测,保障发酵过程的开展。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与使用安全知识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与使用安全知识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与使用安全知识一、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沼气发酵质量的高低,是维持较高而又比较稳定的沼气量的关键环节,日常管理的主要任务、内容和方法是:1、补充投料:为了保证沼气微生物有充足的营养,能正常而持久的产气,应每天进料或每隔数天进料1次。

通常保持发酵液浓度8%左右。

8立方米沼气池每天需进猪粪24公斤,相当于两头中等大小猪的日排泄量。

如采用定期加料,应尽量将所需添加的原料分作几次加入,这样池内的各工艺条件变化小,恢复正常的时间短、效果好。

进出料的原则:坚持先出后进,出多少,进多少。

出料时液面高度不能低于出料管的上沿。

出料后若没有足够的原料入池,可补充加入相应数量的水,使液面达到所要求的高度为止。

但平常进出料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发酵液浓度和产气效果。

如果启动时投料量较多,可在启动运行1个月后开始补充投料。

2、搅拌:每隔5—7天搅拌一次。

用多功能出料器搅拌能使发酵原料与沼气微生物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产气率,并可破坏浮渣结壳层,提高发酵原料的分解利用率。

无此装置的,可采用取出水压间料液,又从进料口冲入,每次3—5担。

注意在冬天搅拌应选择晴天进行,以避免热量的损耗。

3、出料:发酵原料在沼气池内要停留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较充分的分解利用。

人畜粪便的停留时间一般需要40—80天,作物秸秆需要120天以上。

尽管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仍有一些难以分解的物质会转变成沼渣残留在池内。

沼渣会使沼气池有效容积减少,产气效率下降。

因此,要定期抽渣出池。

夏天40天1次,春秋两季60天1次,或根据农时用肥的需要,每年可大出料1—2次。

大出料前20—30天,应停止进料,以免浪费发酵原料。

大出料时,可留下20—30%的池底沼渣作接种物。

注意操作安全,防止发生窒息事故。

4、冬季保温:沼气池发酵温度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天池温低,产气量会下降。

在冬季来临之关应做好沼气池的保温工作,可在沼气池上覆盖稻草、塑料地膜等。

5、及时处理好产气异常情况:发现产气异常或不产气,应及时查找原因。

沼气池安全管理制度

沼气池安全管理制度

沼气池安全管理制度沼气池安全管理制度沼气池的安全管理“三分建,七分管”,沼气池使用效果的好坏,精心管理十分重要,有气无气在于“建”,气多气少在于“管”。

(一)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项1、沼气池启动初期15天内,不能添加新料和进生水,但可以从出料管抽出料液重新加入池内。

2、上流浮罩式沼气池属连续常温发酵,须保证有足够粪水经常自流入池,因此“三结合”“三连接”是关键。

3、适时换料,定期抽取沉渣,补加新料,原料正常发酵气温30。

C以上30天左右20。

C以下二个月左右已消耗完,应每周抽取5-10担沉渣,补充同等新料。

4、适当搅拌,(从进料口插入木柄搅拌)防止结壳,加速沼气细菌的繁衍。

5、经常检查管路配件是否松动渗漏,蓄水圈是否存足水。

6、雨天或冰雪天要严防地表水冲池内改变发酵环境,破坏产气。

7、严禁进入农药、青烟叶、棉籽饼等杀虫菌剂及氰化物等抑制剂造成发酵停止。

(二)沼气池的安全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刚消过毒的禽畜粪便、肥皂水、洗衣粉水不能进入沼气池,以防沼汽池的细菌受到破坏。

②沼气池所有的池口必须加盖,防止人畜掉进池内造成伤亡。

③经常检查输送管道,防止漏气着火。

④要教育小孩不要在沼气池边和输出管路上玩火,不要随便扭动开关。

⑤沼气池一旦进料后,不要轻易下池出料或检修,若下池检修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一是打开活动盖透风,二是把小鸡等动物吊入池内,待15分钟后,观察小动物是否正常,否则严禁下池。

⑥揭开活动盖,不得在池上或周围点火照明或吸烟,进入池内严禁使用油灯、马灯、腊等明火。

⑦沼气灯、灶具和输出管路,不能靠近柴、等易燃物品,以防失火,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关住开关,切断气源。

沼气池管理制度2015-07-19 15:38 | #2楼1、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沼气室内,严禁烟火。

注意用电安全。

2、管理人员要经常观察沼气室内的变化情况,按要求定时冲厕,定时开,关太阳能循环泵。

3、经常打捞前处理池杂物,清理沉淀泥沙,清理观察池内杂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新版沼气池的日常管理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00
2021新版沼气池的日常管理
一、做到勤加料、勤出料
为了保证沼气细菌有充足的食物,使产气正常持久,就要不断地补充新鲜原料,做到勤加料、勤出料。

沼气进料时,应先出料后进料,做到出多少进多少,以便保持气箱容积。

如果长期只进料而不出料,由于发酵料液过多,气箱容积被发酵料液占满,将没有沼气可使用。

若出料后池内的料液面低于进出料口上沿,应及时加水,使液面高于上沿15厘米,防止池内进入空气。

新建沼气池在装料使用15-30天,就要增加新料,并取出同样多的沼液,以保持池内料液平衡。

正常使用的农村家用沼气池,一般每隔5-10天进出料各5%。

“三结合”沼气池每天都有人畜粪便流进池内,平时只需添加适量的水,保持发酵液在池内的浓度;同时
也要定期小出料,保持池内料液平衡。

二、经常搅拌,提高产气率
沼气细菌与发酵原料不断均匀接触,获得新的营养,才能保证正常发酵。

没有经过搅拌的沼气池,发酵原料分四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层是浮渣层,是一些难溶于水的原料,这层发酵原料多,但细菌少,有机物聚在这里得不到消化,如果浮渣太厚,还会结壳,影响沼气进入气箱;第二层是清液层,原料浓度稀、水分多、发酵原料少,沼气细菌也少;第三层为活性层,发酵原料多,沼气细菌也多,是产生沼气的主要部位;第四层为沉渣层,含有大量的发酵残余和部分活性污泥,能产生少量沼气,但由于底层压力高,产生的沼气在较高的压力下溶解于发酵液中,难以释放出来。

同时池内温度上下层温差达3℃,也影响产气量,因此要经常搅拌,提高产气率。

具体方法:
1、用长柄竹木器具从进出料口伸入池内,来回搅动,每次数十下。

2、从出料间掏出3-5担发酵液,再从进料口将此发酵液冲到池
内,也起到搅拌池内发酵原料的作用。

三、做好冬季保温,加强越冬管理
冬季要采取保温措施。

冬季气温低,尤其在北方地区,沼气池内的温度降到了10度以下,这时不能正常产气,因此冬季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保持和提高沼气池内的温度,是保证正常产气的关键。

一是在沼气池上部堆放柴草,或在迎风面修挡风屏障。

二是在“三结合”沼气池上和猪圈前面搭盖塑料大棚。

这样,即能提高沼气池发酵原料的温度,保证正常产气,又可以提高猪舍的温度,有利于猪的生长,同时还可以在塑料大棚内种蔬菜,是一举多得的保温方法。

四、要定时进行脱硫器的“再生”和更换
脱硫器使用3个月后,可再生使用二次,之后应及时更换新的脱硫剂。

脱硫剂的再生方法:
1、关闭室外总开关和调控净化器开关;
2、打开净化器将脱硫剂在十分钟内全部倒出;
3、放在阴凉、自然通风的地方(严禁放在阳光下暴晒);
4、脱硫剂倒出后应放在水泥地面或铁板上,严禁放在塑料制品、木板以及易燃物品上,避免燃烧引起火灾;
5、脱硫剂还原时间应大于24小时;
6、脱硫剂重新装回净化器内时只装颗粒,严禁将脱硫剂粉末装回,防止粉末随管道流通进入灶具喷嘴,引起堵塞。

同时应补足缺失的脱硫剂。

五、及时处理产气异常情况
发现产气异常或不产气,应及时查找原因。

可能原因主要有:原料不足、农药中毒、酸化、漏气等。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