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石浮选工艺研究
长石与石英浮选分离的原则流程

立志当早,存高远
长石与石英浮选分离的原则流程
针对矿物中粗粒密度比较大,与气泡碰撞的概率减少,附着气泡后,因脱落力大,易于脱落,因此粗粒难浮。
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从改善浮选机的工作参数、通过调节充气量或改变药剂配方等措施来提高粗颗粒矿物与气泡的碰撞概率,增强矿物与气泡的固着强度等,从而实现粗颗粒矿物的可浮性. 近年来,粗粒石英和长石的分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氢气浮选法从浮选槽搅拌轴中的进气管送入瓶装氢气,其余操作同常规法。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浮起0.5mm 的长石,石英和长石的纯度可分别达到96%、98%。
缺点是操作危险大,要防火,防高温,切勿使氢气与氧气混用,实验室必须对流通风。
②氦气浮选法从浮选槽搅拌轴中的进气管送入瓶装氢气,其余操作同常规法。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浮起0.2~0.4mm 的长石,石英和长石的纯度可分别达到96%、98%。
缺点是氦气价格昂贵。
③改变药剂配方用高级脂肪酸胺盐和石油磺酸钠作为混合捕收剂取代传统的月桂胺,实现了无氟浮选。
石英-长石分离早期采用的是有氟浮选工艺,即以硫酸作pH 调整剂,以氢氟酸作石英抑制剂、胺类阳离子捕收剂浮选长石。
该工艺过程稳定,至今仍在部分矿山使用,但氟离子对环境有污染。
如不实行回水,废水难以达到允许排放标准。
由于长石的浮选提纯回收往往与石英的分离分不开,因而不能不回顾石英与长石分离的原则流程,流程图如图1 所示。
流程1:先浮云母,再浮含铁矿物。
先用硫酸调整矿浆PH 值到3~4,用胺类捕收剂浮选云母,然后用盐酸调整矿浆pH 到4~5,以磺化石油作捕收剂浮选。
硅砂浮选新工艺--中、碱性介质中分离长石和石英

硅砂浮选新工艺--中、碱性介质中分离长石和石英
张兄明;郭银祥;孙学成
【期刊名称】《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本文介绍了硅砂浮选的新方法--中、碱性介质中分离长石和石英.通过实验室研究,找出了最佳的工艺路线及药剂制度,并通过在山东荣成旭口硅砂矿应用,证明了该项新技术的可靠性.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张兄明;郭银祥;孙学成
【作者单位】中非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北京,100102;中非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北京,100102;山东荣成旭口硅砂矿,山东,荣成,2643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73.3;TD923
【相关文献】
1.石英与长石在酸性介质中的浮选分离研究 [J], 汪敏;钱明川;史小敏;过菲菲;姚停;郑翠红
2.石英与长石在中性介质中的浮选分离研究 [J], 郑翠红;汪敏;钱明川;史晓敏;过菲菲;姚婷
3.BK431在某含铷长石与石英浮选分离中的应用 [J], 李松清;孙昊;胡晓星;朱阳戈;郑桂兵;张行荣
4.镁离子对钼尾矿中石英和长石浮选分离的影响研究 [J], 孙宁;高建德;于凯;王丽;
孙伟
5.在硅砂中浮选分离长石、石英的方法及其浮选液(CN1322592A)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金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SerialNo.618October.2020现 代 矿 业MODERNMINING总第618期2020年10月第10期 惠艳华(1985—),女,工程师,237426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
某金矿石浮选试验研究惠艳华(安徽开发矿业有限公司) 摘 要 辽宁金凤某金矿石金品位为2.45g/t,金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且分布均匀。
为确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
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1mm占90%,以CaO、Na2S和水玻璃为调整剂,CuSO4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的情况下,采用中矿集中处理的局部闭路流程处理矿石,获得的总精矿金品位为20.45g/t、回收率为68.70%。
关键词 金矿石 浮选药剂 磨矿细度 中矿集中处理DOI:10.3969/j.issn.1674 6082.2020.10.030 我国的金矿石资源分布广泛,但是矿床规模普遍较小,伴生金比例较高,金矿石品位较低,但含金矿物种类繁多,主要有自然金、含银的金矿物、碲化金等,其中含砷、碳的微细粒嵌布的金矿石属难处理金矿石[1 4]。
在对难选金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中,黄发波[5]对因矿石性质变化而变得难选的某金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优化研究,最终获得了金品位为87.91g/t,金回收率为95.06%的较好指标。
胡志宇[6]对青海多隆拉哇金矿石采用1粗2精2扫工艺处理,获得了金品位为57.91g/t,金回收率为88.26%的试验结果。
潘祖鸿[7]等对新疆某高碳低硫石英脉型金矿石,在确定工艺条件下闭路试验获得了金品位为130.14g/t,金回收率为90.93%的理想指标。
辽宁某金矿石属于中等硫化物含砷金矿石,其中主要的硫化矿物为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为石英,长石、石墨等少量。
试验将从磨矿细度、浮选药剂的选择及浮选流程的探究方面开展合理工艺研究。
1 矿石性质矿样X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见表1,碎至-2mm矿样的筛析结果见表2。
长石-石英浮选分离工艺研究

的长石与石英 精矿 产 品。 只有 在采 用 HF作 抑制 剂
的 条 件 下 ,通 过 粗 精 再 磨 , 才 能 最 终 得 到 合 格 的 长
同 :矿物 经 破 碎 后 ,晶体 破 裂 、硅 ( ) 氧 键 断 铝
收 稿 日期 :2 0 —1 — 1 07 1 9 作 者 简介 :万 鹏 ( 9 0 ) 1 8 一 ,男 ( 族 ) 汉 .湖 南 株 洲 人 ,江 西理 工 大 学 资源 与环 境 工程 学 院环 境 工 程 专 业研 究 生
裂 ;在 水 溶 液 中 吸 附 定 位 离 子 生 成 羟 基 表 面 ;在 介
表 1 长石多元素分析 ( ) %
长 长 石 N 给 石 2 英 杂 矿 石 1
长石等 杂 质 ,铝 、铁 含 量 较 高 ,原 砂 中 S( 含 量 i )
仅 7 ,远 不 能 满 足 玻 璃 行 业 对 石 英 砂 纯 度 的 要 4
求 。采 用选矿方 法提 高石英 砂纯 度 ,对 开发 利用 当
摘 要 :介 绍 了 山东 某 矿 钾 ,钠 长石 的 浮选 分 离 试验 ,并 对 其 机 理 进 行 了 分 析 。采 用 HF法 加 上 粗 精 矿 再 磨再 选 ,可 以得 到 合 格 的 长 石 ,石 英 精 矿 ,满 足 用 户 的 质 量 要 求 。
关键 词 :钾 长 石 ;钠 长 石 ;浮选 ;机 理
中 图 分类 号 :T 7 D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7 — 8 5 ( 0 8 0 —0 3 —0 6 1 50 20) 2 02 4
0 引 言
石英和长石的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关键词
石英
长石
浮选 分 离
中图分类号 : T D 9 7 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 8 0 9 8 ( 2 0 1 3 ) 0 2 - 0 0 3 0 . 0 3
F l o t a t i o n S e p a r a t i o n Re s e a r c h o f Qu a r t z a n d F e l d s p a r
Abs t r a c t Th r e e c o mn l o n s e p a r a t i o n pr o c e s s e s f o r t h e q ua r t z s a nd a r e s t u d i e d i n t h e p a pe r a n d t h e i r me c ha n i s ms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ha t t he t h y d r o l f u o r i c a c i d me t h o d c a n a c h i e v e mu c h b e t t e r pe r f o r ma nc e ha t n n o n — l f u o id r e wi h t a c i d me t h o d a n d a l k a l i me t h o d, a d o p t e d he t pr o c e s s o f
相同, 属于 架 状 结构 硅酸 盐 矿物 】 , 区别在 于长 石 是 石英 结构 中 A 1 取代 1 / 4 s [ 2 】 , 二者 在水溶液 中的荷 电机 理也几 乎相 同 , 破碎矿物 后 , 晶体 也随之 破裂 , 硅
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

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钾长石是一种重要的矿石资源,广泛用于陶瓷、玻璃、化工等行业。
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是指对钾长石矿石进行加工处理,以提取出其中的有用成分,进而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的全过程,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1. 原矿的预处理钾长石选矿的第一步是对原矿进行预处理。
原矿通常经过破碎、磨矿等步骤,将矿石颗粒的大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提高后续选矿过程的效果。
2. 矿石的提取在预处理完成后,矿石将进入提取阶段。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浮选法和重选法。
浮选法通过悬浮剂的作用,将钾长石与其他矿石分离开来,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钾长石精矿。
重选法则是利用矿石中成分的密度差异,通过重力或离心力的作用,使钾长石与其他杂质分离。
3. 精矿的处理得到的钾长石精矿中仍然可能含有一定的杂质。
为了提高钾长石的纯度,需要对精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常见的方法包括浸出法、烧结法和脱硫法。
浸出法通过溶剂的作用,溶解掉精矿中的杂质,使钾长石的纯度得到提高。
烧结法是将精矿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烧结,从而获得更纯净的钾长石产品。
脱硫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分离方法去除精矿中的硫化物等杂质。
4. 产品的加工与利用经过前面的工艺处理,得到的钾长石产品可以用于陶瓷、玻璃、化工等行业。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钾长石产品可能需要经过粉碎、研磨、分级等加工过程,以满足不同行业对产品质量和规格的要求。
总结与回顾: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从原矿的预处理到矿石提取,再到精矿的处理,最终得到钾长石产品。
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方法,通过这些步骤的有机组合,可以高效地提取出钾长石的有用成分,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进行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时,我认为在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原矿进行合适的预处理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控制破碎、磨矿等步骤,可以使矿石颗粒的大小适应后续工艺的要求,提高选矿效果。
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是关键。
河南某钾长石矿的精选除铁研究

8 S 8 0
o. 6 ^
^
0. 7
以碳酸钠作 p H调 整剂 、水玻 璃作为 抑制剂 、皂化 油酸+ 7 3 1 按 2 : 1混合作 捕收 剂 . 并 采用 反浮选 工艺 进行 除铁选 矿 。其粗选 除铁选矿 流程见 图 1 。
75 70
o . 5 蜘j
钿
书 《 卜
关键词 : 钾 长石 ; 混 合捕 收剂 ; 反 浮选 ; 除铁
1 引 言
料、 玻璃 纤维 、 电焊条生产 等行业 。评价 长石产 品质量 的
技 术 指 标 主 要 是 烧 成 白度 和 K 0、 N a 0 的含 量 。 在 透 明 玻
陔矿 石 中的 主要矿 物有 微斜 长石 、 斜 长石 、 钠 长石 、 璃 的 生 产 中 ,原 料 中 的铁 会 对 玻 璃 的 透 光 度 和 颜 色 产 生 在 陶瓷生 产 中 , 铁 易使 制 品表 面产 生黑 点 、 熔 石 英及绢云母 。金属 矿物主要为褐铁 矿 , 其 中, 钾长石 ( 微 不 良影 响 :
河南某钾长石矿 的精选 除铁研究
郝小非 , 张成 强 l ' 2 , 胡宏 杰 , 一 , 李文军 ,
( 1 . 中 国地 质 科 学 院郑 州矿 产 综 合 利 用 研 究 所 , 郑州 2 . 国家 非 金 属 矿 产 资 源 综合 利用 工 程技 术 研 究 中心 , 郑州 4 5 0 0 0 6 ; 4 5 0 0 0 6 ; )
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

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钾长石是一种重要的矿石资源,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橡胶、塑料、化学工业等领域。
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是通过物理方法将钾长石从矿石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
首先,对钾长石矿石进行粉碎和破碎,使其达到适宜的颗粒度。
然后,将矿石送入球磨机进行湿式磨矿处理,将矿石中的粗颗粒钾长石与矿石其它成分进行机械分离。
接下来,将湿磨后的矿石浆液送入浮选槽中。
在浮选槽中,加入一定的药剂,例如捕收剂、起泡剂、调节剂等。
药剂的添加可以改变矿石表面的化学性质,实现钾长石和废石的分离。
然后,通过空气和水的作用,在浮选槽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气泡将钾长石颗粒带到上升的液面,形成钾长石泡沫浮选。
这样,钾长石和废石就能够被有效地分离出来。
钾长石泡沫浮选是本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步骤。
随后,采用浮泡去泥机对上升的泡沫进行去泥处理。
去泥机利用离心力将泡沫中的杂质和泥沙分离出来,使得产品质量更加纯净。
最后,通过离心机或浓缩机对锂长石泡沫进行脱水处理。
离心机或浓缩机利用离心力将水分从泡沫中脱离,使钾长石得到进一步浓缩和干燥,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钾长石产品。
整个选矿工艺流程中,需要合理配置设备,控制药剂的投加量和调节剂的类型、浓度等参数,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的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可以通过改变浮选槽结构、调整药剂配方和优化设备参数等手段进行优化。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
总之,钾长石选矿工艺流程是通过物理方法将钾长石从矿石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通过粉碎、湿磨、浮选、去泥、脱水等步骤,可以实现钾长石的有效分离和提纯,得到高质量的钾长石产品。
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石-石英浮选分离工艺研究【摘要】:通过对某钾、钠长石的浮选试验研究,成功实现了钾长石与石英等杂质矿物的有效分离,并对浮选分离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文章从“引言、矿石性质、试验研究、矿石难选因素分析、结语”介绍了长石-石英浮选分离工艺研究成果,给出了“长石多元素分析、小型试验结果、不同磁场强度除铁效果”等8张插表,以及“原矿除铁试验流程、pH值条件试验流程、HF法长石-石英分选试验流程”等4张图。
一、引言石英砂资源,由于其含有较多的长石等杂质,铝、铁含量较高,原砂中SiO2含量有时仅74%,远不能满足玻璃行业对石英砂纯度的要求。
采用选矿方法提高石英砂纯度,对开发利用石英砂资源有重要意义。
本次试验通过对某钾、钠长石的浮选试验研究,成功地实现了钾长石与石英等杂质矿物的有效分离,并对浮选分离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二、矿石性质送选的钾和钠长石原矿样的物相分析见表1。
表1 长石多元素分析(%)组分K2O Na2O SiO2Al2O3CaO MgO Fe2O3钾长石 5.45 3.05 74.02 10.65 0.57 0.53 1.36钠长石 4.79 2.74 74.78 11.54 0.91 0.62 0.90矿样通过较系统的试验,两种长石原矿在常规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不能有效地分离,得不到合格的长石与石英精矿产品。
只有在采用HF作抑制剂的条件下,通过粗精再磨,才能最终得到合格的长石、石英精矿产品,其小型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小型试验结果(%)产品产率品位回收率K2O Na2O SiO2K2O Na2O SiO2长石1 65.90 6.50 3.04 67.81 78.59 65.68 60.21 长石2 12.07 5.48 3.45 70.50 12.13 13.65 11.46 石英21.28 96.74 27.34 N杂0.75 58.89 0.59 给矿100.00 5.45 3.05 74.22 100.00 100.00 100.00石英与长石都属于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硅(铝)氧四面体与4个硅氧四面体共角顶相互联结,形成在三维空间无限延伸的架状结构。
两者在水溶液中的荷电机理也基本相同:矿物经破碎后,晶体破裂、硅(铝)氧键断裂;在水溶液中吸附定位离子生成羟基表面;在介质不同pH值条件下,产生解离或吸附,形成不同的表面电位。
由于矿物破碎断面上极化程度较高、亲水性很强,所以石英和长石在很宽的pH值范围内均呈现负电性,零电点都很低。
由于长石结构中,铝氧四面体对硅氧四面体的取代,导致两者在很多方面也有细徽的差别:A13+与Si4+电价不同,为补偿A13+对Si4+的取代所造成的电价不平衡,而引进K+、Na +等碱土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与O2-之间的离子键键强低、联结力弱、易在水中解离,使矿物表面留有负电荷的品格,这使得通常情况下长石的零电点比石英低。
同时由于Al-O 键比Si-O键键强低,破碎时Al-O键更易于断裂,使长石表面暴露大量A13+化学活性区。
这些差异导致石英和长石的可浮性略有不同,为石英与长石的浮选分离提供了依据。
三、试验研究(一)原矿除铁试验长石中含铁杂质矿物主要是磁铁矿、黑云母、褐铁矿。
磁铁矿具有磁性,黑云母、褐铁矿具有弱磁性,故用高梯度磁选可将其分离出一部分。
在磨矿过程中,对不同细度检查筛析没有筛分出黑云母片,因而不能用筛分或分级等方法将黑云母与长石分离,只能用高梯度磁选分离出含铁矿物。
为了去除含铁杂质,选用Slon-100实验型脉动高梯度磁选机进行试验。
流程见图1,结果见表3。
图1 原矿除铁试验流程表3 -200目占70%时不同磁场强度除铁效果(%)磁场强度/T 产品产率铁含量铁回收率0.8 铁矿物 2.72 21.06 44.40除铁矿品97.28 0.74 55.60原矿100.00 1.29 100.001.0 铁矿物2.30 22.96 39.11除铁矿品97.70 0.84 60.89原矿100.00 1.35 100.001.2 铁矿物 3.11 20.74 48.13除铁矿品96.86 0.72 51.87原矿100.00 1.34 100.00从表3结果看: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在1.0T时铁矿物的产率有所回落,但到1.2T时,产率较0.8T时约提高了0.3%。
故最佳条件为原矿细度-200目占81%,磁场强度1.2T。
图2 pH值条件试验流程(二)硫酸法长石-石英分离试验1、pH值条件试脸试验流程见图2,结果见表4。
表4 硫酸法PH值条件试验结果(%)pH值产品产率SiO2品位SiO2回收率3 K长石13.87 65.38 12.10X石英86.13 76.43 87.90原矿100.00 74.90 100.002 K长石11.17 63.36 9.51X石英88.83 75.84 90.49原矿100.00 74.44 100.002、捕收剂用量试验试验流程与图2相同,采用硫酸作抑制剂,pH值为2,改变不同的组合捕收剂用量,其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硫酸法组合捕收剂用量试验结果(%)捕收剂用量/g·t产品产率SiO2品位SiO2回收率-1十二胺:十二烷基磺酸钠K长石13.61 64.36 11.68 粗选:50∶200 X石英86.39 76.70 88.32扫选:25∶100 原矿100.00 75.02 100.00 十二胺:十二烷基磺酸钠K长石13.56 65.44 11.84 粗选:50∶200 X石英86.44 76.44 88.16扫选:25∶100 原矿100.00 74.95 100.00 十二胺:十二烷基磺酸钠K长石14.26 67.62 12.84 粗选:50∶200 X石英85.74 76.36 87.16扫选:25∶100 原矿100.00 75.11 100.00该法是在强酸(一般为H2SO4)性(pH=2~3)条件下,用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优先浮选长石。
据K. H.拉奥等的研究表明:pH值正处于石英零电点附近,而比长石零电点(pH =1.5)高,因此在此条件下长石表面负电荷,石英表面不带电荷。
需要特别指出,实现浮选选择性的关键是矿浆溶液的pH值,即:在该pH值下,长石和石英表面所带电荷不同,因而胺类捕收剂吸附在长石表面上,而不吸附在石英表面上,阴离子捕收剂再与阳离子捕收剂络合而共同吸附,增大矿物表面疏水性;而石英则因表面接近中性,对阴阳离子均不吸附,因而亲水难浮。
还有人指出,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使长石表面疏水性大大增强的原因是在该pH值下,长石表面既有活性Al3+对阴离子捕收剂的特性吸附,又有表面配衡金属离子K+或Na+因溶于矿浆而在矿物表面形成的正电荷空洞,对阳离子捕收剂的静电和分子吸附,多种吸附互相促进,协同作用,使长石可浮性大大优于石英。
由表4、5可见,采用硫酸作抑制剂,不论捕收剂用量多少,石英和长石均不能有效的分离,这可能是由于矿石单体解离度不够而造成的。
(三)HF法钾长石-石英分选试验试验流程见图3,结果见表6。
图3 HF法长石-石英分选试验流程表6 钾长石-石英HF法分选结时(%)浮选pH值产品产率SiO2品位SiO2回收率粗选1.5 N杂 1.15 65.06 1.00K长石57.20 68.10 52.13扫选2.0 X石英41.65 84.10 46.87原矿100.00 74.73 100.00(四)HF法钠长石-石英分选试验试验流程同图3,试验结果见表7。
表7 钠长石-石英HF法分选试验结果(%)浮选pH值产品产率SiO2品位SiO2回收率粗选1.5 N杂 6.11 59.40 5.00Na长石78.08 71.32 76.67扫选2.0 X石英15.81 84.20 18.33原矿100.00 72.63 100.00由表6、7看出,由于原矿嵌布粒度较细,既使采用HF法也不能有效地分离长石-石英,所得石英产品的SiO2含量还是较低。
(五)二段磨矿长石-石英分选试验为了得到合格的石英产品,针对原矿中长石、石英粒度较细及嵌布特性复杂的特点,增加了一段浮选后所得石英进行二段磨矿,再以HF法进行二次选别。
其试验流程见图4、结果见表8。
图4 二段磨选HF法长石-石英分离流程表8 二段磨选HF法长石-石英分离结果(%)品位回收率产品产率K2O Na2O SiO2K2O Na2O SiO2K长石1 65.90 6.50 3.04 67.81 78.59 65.68 60.21 K长石2 12.07 5.48 3.45 70.50 12.13 13.65 11.46 N杂0.75 58.89 0.59X石英21.28 96.74 27.34 原矿100.00 5.45 3.05 74.22 100.00 100.00 100.00 从表8的结果看,石英粗精矿再磨后,再以HF法进行分选,所得石英产品Sio2含量达到96.74%,符合用户质量要求;长石产品也能达到一级品的要求。
该法是在石英、长石矿浆中加人HF酸,在pH=2~3时,用阳离子捕收剂胺类优先浮选长石。
随着矿浆pH值下降,上述矿浆中石英、长石表面的解离平衡被打破。
[H+]浓度提高,使解离平衡左移,石英、长石表面负电性减小。
当pH=2~3时,石英表面动电位接近零;由于HF酸对Si-O键的刻蚀,使长石表面Al3+突出而成为活性中心。
同时溶液中很快形成的[SiF6]2-络离子,能与长石表面Al3+、K+、N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附于长石表面,从而又形成长石表面相当的负电性。
当阳离子捕收剂RNH3+加入该体系时,会静电吸附于长石表面,进而使长石表面疏水而优先浮出。
四、矿石难选因素分析-由于钾长石和石英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相似是造成分离困难的主要原因。
它们都是硅酸盐架状结构,不同点在于石英结构中1/4的Si4+被A13+取代,即变为长石。
由于Al3+取代Si4+,而在相应的四面体构造单元中则充入K+或Na+作为金属配衡离子,以保持矿物的中电性。
因而根据K+或Na+含量的多少,长石可分为钾长石和钠长石。
—由于矿物本身含有微量碳酸盐,在酸性介质中会溶出部分Ca2+、Mg2+,而Ca2+、Mg2+在矿浆中的浓度较高时,会影响长石表面的正电荷空洞对捕收剂的静电和分子吸附,最终影响长石的优先浮出。
所以试验中要进行酸洗脱水。
-在试验中,当pH>4.5或<1.5时,既使加入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长石和石英也不能有效分离,这说明矿浆pH对浮选非常重要:当pH控制在2.0~3.0时,单独加入阴离子或阳离子捕收剂也都不能有效浮出长石。
这说明捕收剂对长石的作用是:1)强酸性使长石表面的解离平衡向左移,负电性下降;2)长石晶格中区域的空隙配衡金属离子K+或Na+被溶解于矿浆中,表面形成正电荷空洞,当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加入该矿浆中时,在石英表面仅形成微弱的静电和分子吸附,而在长石表面则有活性Al(s)3+对阴离子捕收剂的特性吸附和正电荷空洞对阳离子捕收剂的静电和分子吸附,这数种吸附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使长石表面的捕收剂吸附量远大于石英表面,从而导致长石优先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