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蒸系统流程介绍
闪蒸地热发电系统设计

闪蒸地热发电系统设计1.背景: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蕴藏的能量, 一般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 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据估计, 距地壳深度3 km 以内蕴藏的热量约为4. 3 *10(19)MJ. 全球地热资源估计为6 *10(6)MW, 其中32% 的地热温度高于130℃,而68%的地热温度低于130℃。
通常, 地热资源可以按温度来划分, 地热温度高于150℃为高温, 地热温度低于90℃为低温, 而地热温度处于90~150℃为中温。
不论地热资源是湿蒸汽田或者是热水层,都是直接利用地下热水所产生的蒸汽来推动汽轮机做功的。
用100℃以下的地下热水发电,是如何把地下热水转变为蒸汽来供汽轮机做功的呢?这就需要了解水在沸腾和蒸发时它的压力和温度之间的特有关系。
大家知道,水的沸点和气压有关,在101.325kPa下,水在100℃沸腾。
如果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相应地降低。
50.663kPa时,水的沸点降到81℃;20.265kPa时,水的沸点为60℃;而在3.04kPa时,水在24℃就沸腾。
根据水的沸点和压力之间的这种关系,我们就可以把100℃以下的地下热水送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抽气降压,使温度不太高的地下热水因气压降低而沸腾,变成蒸汽。
由于热水降压蒸发的速度很快,是一种闪急蒸发过程,同时热水蒸发产生蒸汽时它的体积要迅速扩大,所以这个容器就叫做“闪蒸器”或“扩容器”。
用这种方法来产生蒸汽的发电系统,叫做“闪蒸法地热发电系统”,或者叫做“扩容法地热发电系统”。
它又可以分为单级闪蒸法发电系统、两级闪蒸法发电系统和全流法发电系统等。
目前, 绝大多数的地热发电项目是通过钻井抽取地下的地热流体作为高温热源进行发电, 经过发电后的地热流体再灌回地下。
2.工作原理:闪蒸地热发电系统就是:从地热井输出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汽水混合物,首先进入汽水分离器,将蒸汽与水分离。
分离后的一次蒸汽进入汽轮机;而分离后的地热水进入减压器(也称闪蒸器或称扩容器),压力下降,一部分地热水变为二次蒸汽(压力比一次蒸汽低),然后将其入汽轮机低压段。
聚丙烯资料

聚丙烯生产技术知识与讲解资料一、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1、反应机理生产高效聚丙烯产品的装置是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设计是采用高效催化剂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活化剂,同时加入第三组分(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简称DDS),氢气,加热增压反应生成的高效聚丙烯。
主催化剂与活化剂形成的络合物具有定向能力,能使丙烯分子上的甲基受催化剂作用而在一定方向主链上有规则排列得到坚韧的高结晶度的聚合物。
该反应属于配位阴离子反应,聚丙烯产品的等规度高低与所用催化剂有关,活化剂三乙基铝与主催化剂TiCl4/MgCl2·ED形成聚合活性中心,同时起到消除粉料中有害杂质的作用,加入DDS是为了在生产反应中提高聚丙烯的等规度。
2、丙烯聚合反应丙烯聚合反应可简单表示为:nC3H6 — ( CH2――CH)— n︱ CH33、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1)原料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水份的影响由于高效催化剂中TiCl4和活化剂Al(C2H5)3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当丙烯中H2O含量>20ppm时,反应时明显受到影响,当H2O>100ppm时,聚合反应基本不发生或清汤,但当H2O <20ppm以下时,聚丙烯等规度随水含量增加而略有提高。
这是因为H2O能抢先使催化剂中低定向能力的活性中心失活。
氧的影响氧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比水严重,特别是氧含量在20ppm以上时,随氧含量的增加,产品等规度下降明显。
硫的影响硫是丙烯中极有害的杂质,不论是无机硫还是有机硫对反应都是有危害的。
尤其是COS、CS2能使聚合反应链终止,使用高效催化剂,当S>10ppm以上时,反应明显受影响,催化剂活性下降,单釜产量降低,粉料中有小塑化块。
当硫含量达一定程度,造成堵釜无法正常生产。
催化剂加入量的影响每个反应釜加入的催化剂量,应视聚合釜的加料量及催化剂的活性而定,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加入量增多,则丙烯的转化率和聚丙烯的等规度有所提高,但随着催化剂量的增加,则催化剂得率相对降低。
德士古气化装置闪蒸系统改造总结

德士古气化装置闪蒸系统改造总结聂成元,朱冬梅(兖矿鲁南化肥厂,山东滕州 277527) 2002-03-16我厂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采用三级黑水闪蒸流程,闪蒸气和灰水经两级逆流换热,进行余热回收,充分体现了这套装置在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越性。
但在运行中,存在着闪蒸罐垢堵和管道磨蚀穿孔现象,严重影响了气化装置的运行。
我厂组织力量不断攻关,大胆探索,使闪蒸流程更趋完善,现将近几年来的技改总结如下。
1 闪蒸系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1 闪蒸系统流程简介气化炉和洗涤塔排出的黑水由节流减压阀依次进入高压闪蒸罐和中压闪蒸罐,高温液体在罐内降压膨胀,闪蒸气经两级换热后进入火炬,闪蒸后的含固黑水自流进负压控制的真空闪蒸罐,真空闪蒸后的底流物由沉降槽给料泵泵入沉降槽,黑水逐步被浓缩,含固量越来越高,在沉降槽内和絮凝剂充分接触。
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排出,过滤、较清的灰水溢流进入灰水罐,通过高压灰水泵泵入系统循环利用。
其中高压灰水和高中压闪蒸罐闪蒸出的汽气混合物(温度大约为70℃和144℃)逆向接触换热,灰水温度经两级换热后由70℃升至150℃左右,余热得到极大程度的回收。
1.2 闪蒸系统存在的问题德士古气化装置的闪蒸系统虽然有很多优越性,但试车以来,每年均有数次因闪蒸系统的问题导致气化装置无法运行而停车或减量,还因疏通系统堵塞,发生数起人身烫伤事故。
运行中发现闪蒸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原设计真空闪蒸罐位于框架二楼,出口黑水必须经沉降槽给料泵泵人沉降槽,对液位调节系统要求较高,泵故障率较高,泄漏的黑水四溅,污染环境,整个闪蒸系统管理困难,维护费用高。
(2)闪蒸系统罐内和管道内壁结有大量垢层,极易脱落堆积在罐的底部,堵塞罐的黑水出口和卡住自调阀,清理难度大,而且危险性大,极易发生烫伤事故。
另外,还造成系统无法运行而迫使气化装置停车处理。
(3)闪蒸系统黑水含固量大,且固体多为高温玻璃体,随着黑水的流动,冲刷磨蚀弯头、管道。
闪蒸地热发电系统设计

闪蒸地热发电系统设计一.背景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地下水深处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
地热能的储量比人们所利用的能量总量还要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
地热能不但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而且如果热量提取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么热能还是可再生的。
随着化石能源的紧缺、环境压力的加大,人们对于清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越来越重视,但地热能在很久以前就被人类所利用。
早在20世纪40年代,意大利的皮也罗•吉诺尼•康蒂王子在拉德雷罗首次把天然的地热蒸蒸汽用于发电。
地热发电,是利用液压或爆破碎裂法将水注入到岩层中,产生高温水蒸气,然后将蒸汽抽出地面推动涡轮机转动,从而发电。
在这过程中,将一部分未利用的蒸汽或者废气经过冷凝器处理还原为水回灌到地下,循环往复。
简而言之,地热发电实际上就是把地下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变过程。
针对温度不同的地热资源,地热发电有4种基本发电方式,即直接蒸汽发电法、扩容(闪蒸法)发电法、中间介质(双循环式)发电法和全流循环式发电法。
地热发电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新西兰、菲律宾、美国、日本等国都先后投入到地热发电的大潮中,其中美国地热发电的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在美国,大部分的地热发电机组都集中在盖瑟斯地热电站。
盖瑟斯地热电站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北约20公里的索诺马地区。
1920年在该地区发现温泉群、喷气孔等热显示,1958年投入多个地热井和多台汽轮发电机组,至1985年电站装机容量已达到1361兆瓦。
20世纪70年代初,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中国各地涌现出大量地热电站。
二.闪蒸(1)基本原理当水在大气压力下被加热时,100℃是该压力下液体水所能允许的最高温度。
再加热也不能提高水的温度,而只能将水转化成蒸汽。
水在升温至沸点前的过程中吸收的热叫“显热”,或者叫饱和水显热。
浅谈ST-Ⅲ+聚丙烯工艺高压闪蒸系统

浅谈ST-Ⅲ+聚丙烯工艺高压闪蒸系统摘要:介绍了国产中国石化三代半环管法(ST-Ⅲ+)聚丙烯工艺高压闪蒸系统的工艺流程、原理及作用。
通过与中国石化三代环管法(ST-Ⅲ)聚丙烯工艺对比,重点分析了ST-Ⅲ+工艺高压闪蒸系统改进后的特点,阐明系统在生产中的控制思路。
关键词:聚丙烯;工艺;高压闪蒸;丙烯1.前言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聚丙烯生产工艺主要有气相法工艺、Spheripol工艺以及国产环管法ST工艺,其中国产环管法ST工艺是在吸收国外Spheripol工艺基础上创新转化后的一种工艺,成为目前国内生产聚丙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艺[1,2]。
迄今为止,ST工艺已发展到三代半环管法(ST-Ⅲ+)工艺,目前国内仅有一套投产装置。
与中国石化三代环管法(ST-Ⅲ)聚丙烯工艺相比,(ST-Ⅲ+)聚丙烯工艺的一大特点就是对高压闪蒸系统进行了改进,有望更好地控制聚丙烯的生产过程,生产出性能更加稳定的聚丙烯产品。
2.ST工艺高压闪蒸系统的简述:ST工艺聚丙烯的合成反应主要是在两个串联的环管反应器中进行的,第二环管反应器排出的浆液进入高压闪蒸系统的高压闪蒸罐D-301,丙烯单体与聚合物在此分离,经回收后重新参与反应,高压闪蒸系统的作用就是闪蒸、回收在环管反应器中未反应的丙烯单体。
高压闪蒸是从第二环管反应器出料阀出口处开始进行的,聚合物浆液自第二环管反应器经内径不断扩大的闪蒸管线进入D-301,其压力由3.4~4.4 MPaG降至1.8 MPaG,使液相丙烯汽化[3]。
在闪蒸管线外部设有蒸汽夹套,通过D-301气相出口上的温度控制器串级控制通入夹套的蒸汽压力,确保闪蒸管线中的丙烯完全汽化和过热。
该控制方法可根据装置的生产负荷调节闪蒸能力,并且闪蒸管线直径逐渐增大,以适应丙烯体积膨胀并限制其流速。
同旋风分离器一样,聚合物和汽化丙烯沿切线方向进入D-301,聚合物落到D-301底部,并在料位控制下送至循环气袋滤器SR-301。
在D-301顶部有一个特殊设计的动力分离器M-301,动力分离器本质上是一台由电机驱动的风扇[4],其作用是将丙烯气从聚丙烯粉料中分离出来,防止丙烯随粉料进入D-301下部,丙烯气则去往高压丙烯洗涤塔C-301中予以回收。
聚丙烯工艺流程资料

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 工艺技术简介
2011年5月
绪论
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
液相本体聚丙烯工艺
什么是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 是在反应体系中不加任何其他溶剂,将催化剂直接分散在液相丙 烯中,进行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反应。聚合物从液相丙烯中析出, 以细颗粒状悬浮在液相丙烯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聚合物在 液相丙烯中的浓度增高,当丙烯转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经闪蒸 回收来聚合的丙烯单体,即得到粉料聚丙烯产品,这是一种比较 简单和先进的聚丙烯工业生产法。
二、工艺原理及流程
聚丙烯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由精制系统、 聚合系统、闪蒸系统、丙烯回收系统、 循环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二、工艺原理及流程
聚丙烯工艺流程图
E101
R101
放空
P102 E301 真空压缩机
精 制 一
精 制 二
V201
V202
气 柜 C301
R102
V307
去罐区 放空
P201
丙烯至罐区来
1、精制系统
(2)丙烯脱硫 硫对聚合的影响很大,高效载体催化剂要求总硫含量 在1ppm以下。脱硫时,先采用三氧化二铝在微量水的 作用下将有机硫水解为无机硫,然后在脱硫剂的催化 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将无机硫脱去(固碱也有一定的脱 硫作用)。其水解反应式为:
Al2O3
COS+H2O
CO2+H2S
1、精制系统
〔Cat〕+--CH2─CH ( CH2─ CH )n R+H2 CH3 CH3 〔Cat〕+─--H+CH3─CH ( CH2─CH )n R CH3 CH3
2、聚合系统
总聚合反应式为:
TiCl4 Al(C2H5)3 H2 CMMS
MVR蒸发系统作业指导书

1.4双效系统操作规程
(一)
第一步:程序启动后,开启系统保护程序;
第二步:启动转料泵P-0111A/B,同时执行进料自控程序,以设定的流量向系统进料向一效循环系统内进料。
4)检查气动阀门状态:
(1)在上位机控制屏上,手动启闭所有气动阀门一次,现场派一名人员进行逐个核对,保证正常工作;
(2)开始进料之前,检查气动开关阀门和气动调节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5)逐一检查所有手动阀门状态
(1)首先要保证所有手动阀门能够正常启闭,无卡死现象,然后按照如下要求检查状态:
(2)排净和排污及放空阀均处于关闭位置,清洗管路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注意事项:进料过程中,按照程序设定,结晶分离器V-0104液位达到设定值,循环泵自动启动(泵启动后观察泵出口压力和分离器视镜,检查泵的工作情况)。
(二)
进料完毕后,若液相温度没有达到蒸发温度,缓慢打开强制循环加热器的生蒸汽预热阀AV09,将系统内物料加热至88℃。温度达到后关闭生蒸汽预热阀门AV09,预热结束。
(3)旁通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4)其他所有手动阀门均处于开启状态,根据现场情况,开度大小均已调好,不必再动。
1.2闪护程序;
第二步:启动进料泵P-0101A/B,同时执行进料自控程序,以设定的流量向系统进料向闪蒸系统内进料。
第三步:当闪蒸分离器V-0101内的液位LT-0201达到设定液位(可调节,参考值2000mm)时,启
同时关闭循环开关阀门GV09,稳定FICA0403的流量为3m³/h(可调)的流速度向增稠器内连续出料,带增稠器溢流出母液后开始向离心机出料。当母液罐的液位达到500mm时,开启母液泵同时使母液罐内液位保持稳定。稳定回料量,将富集高COD母液转向焚烧炉焚烧处理,排料量根据实际情况操作。
闪蒸分离器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闪蒸分离器是一种高效的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
它通过闪蒸原理,将混合物料中的液体和气体迅速分离。
为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以下为闪蒸分离器的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设备检查:开机前,需检查闪蒸分离器及其相关设备是否完好,包括管道、阀门、压力表、温度计等。
2. 物料准备:根据生产需求,准备待分离的混合物料,并确保物料符合闪蒸分离器的操作要求。
3. 人员培训:操作人员需熟悉闪蒸分离器的操作规程,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安全注意事项。
三、操作步骤1. 启动设备:- 打开电源,启动闪蒸分离器。
-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
- 调节进料流量,使混合物料均匀进入闪蒸分离器。
2. 调节温度和压力:- 根据物料特性,调节闪蒸分离器内的温度和压力。
- 通过调节蒸汽流量,控制闪蒸分离器内的温度,使其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 监控压力表,确保设备在正常压力下运行。
3. 观察分离效果:- 检查分离器出口的液体和气体,观察分离效果。
- 如发现分离效果不佳,可适当调整温度、压力和进料流量。
4. 记录操作数据:- 记录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压力、进料流量等数据。
-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四、停机步骤1. 降低压力:- 关闭蒸汽阀门,降低闪蒸分离器内的压力。
- 确保设备内无压力后,关闭电源。
2. 清理设备:- 关闭进料阀门,停止进料。
- 清理分离器内的残余物料,确保设备清洁。
3. 关闭阀门:- 关闭闪蒸分离器及相关设备上的阀门。
- 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
2. 严禁操作人员进入闪蒸分离器内部进行检查或维修。
3.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调节操作,如需调节,应先关闭设备。
4. 定期对闪蒸分离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六、紧急情况处理1. 设备发生异常声音或振动时,立即停止设备运行,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04 E-1
LSV-347 LSV-348
柜底油沟
L-1
正常操作时
闪蒸温度TR-302的控制
蒸汽手动调节门
• 在建南空压DCS系统中调
节蒸汽阀门的开度。当闪 蒸温度较低时,开大蒸汽 阀门开度,当闪蒸温度较 高时,关小蒸汽阀门开度 控制范围:100~140℃
• 控制目标:±3℃ • 相关参数:闪蒸液位
控制范围:50~70% 控制目标:±5%
相关参数:柜底油沟油位、 柜顶备用油箱油位
控制方式:人工手动调节V104闪前泵E-1闪后泵L1LSV-349LSV-347
干式气柜 V-101LSV-348LSV-346
LSV-346
活塞油槽的 油位偏低时, 可汇报车间 直接向柜顶
送油
LSV-349
LRCA-346、系统蒸汽压力
• 控制方式:人工手动调节
DCS操作调节阀门
密封油闪蒸系统 V-104闪蒸塔
低压瓦斯气回收利用
在运行过程中,多次造成密封
油粘度、比重、闪点下降,无法
维挣正常全生产。处理方法是利
用加热挥发,抽真空等措施,将 加热器
C3、C4以及C5抽提出来,达到
正常的使用条件。为了提高于式
泵,一台真空泵。)
真空泵房
闪蒸系统抽真空流程
N2自系统来
V-104
至干柜入口
真空泵
去残液罐
至低位泵
TR-302
LRCA-346
V-104
E-1
高位泵
闪蒸液位LRCA-346的控制
干式气柜密封油作为密封柜内瓦斯,其性质 对干式气柜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由于密封 油长时间与瓦斯气接触,部分C3、C4、C5 组分融入密封油中,降低了密封油的粘度、 闪点等重要的性能参数。闪蒸系统的作用即 将融入密封油中的C3、C4、C5组分分离出 来,以确保密封油的密封效果。闪蒸液位对 闪蒸效果影响较大。闪蒸效果不理想,密封 油中的轻组分就分离不完全,密封油性能参 数就会下降,对干式气柜的安全运行极为不 利。
流程介绍 闪蒸系统
闪蒸系统的作用
由于密封油长时间与瓦斯气接触, 部分C3、C4、C5组分融入密封 油中,降低了密封油的粘度、闪 点等重要的性能参数。闪蒸系统 的作用即将融入密封油中的C3、 C4、C5组分分离出来,以确保
密封油的密封效果。
操作指标
闪蒸液位指标:20-80%
闪蒸温度指标:100-140度
密封油去冷却器 闪后泵
为了保证闪蒸液面的平 稳运行,开一台高位泵 和一台低位泵,一边送
油一边抽油。
闪蒸加热器
油箱
闪前泵
闪蒸液位低于20%时原因:
E-1
油位太低了?
LRCA-346
V-104
TR-302
泵抽出量
太大了?
高位泵
闪前泵 故障?
至低位泵
闪蒸液位低于20%时原因:
a. 油箱油位低,闪蒸塔内供油不足。 b. 闪后泵抽出量大。 c. 闪前泵不上量或故障。
真空度指标:-0.067—--0.085mpa
闪蒸系统包括哪些设备呢
真空泵
1、2号油箱
V-105/1、2
闪后泵
闪蒸系统
加热器
闪前泵
冷却器
• 密封油的循环流程
活塞油槽
闪前 油箱
闪后
加热器
冷却器
干式气柜 柜底油沟 闪蒸液面
干式气柜活塞油槽油位LSV-346~349的控制
活塞油槽油位是密封油封住瓦斯, 确保干式气柜安全运行的重要参 数。当活塞油槽油位低于规定指 标时,会造成瓦斯泄漏,当活塞 油槽油位高于规定指标时,会引 起密封油冒顶,造成密封油损失。 由于密封油量是一定的,因此活 塞油槽油位与柜底油沟成反比关 系,当柜底油沟油位较低时,活 塞油槽油位相应就会较高,反之 则活塞油槽油位较低。密封油闪 后泵P-101/1,3与P-102/1,3将 闪蒸后密封油送至柜顶,当活塞 油槽油位高时,可减少打柜顶泵 台数,或开回流阀,使部分闪后 密封油回流至油箱,减少送柜顶 密封油量。
气柜的有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
本,1997年经总厂同意增设了这
套密封油闪蒸系统。它包括一台 闪蒸罐V-104,两台闪蒸气分液罐
冷却器
V-105/l,2,四台密封油泵
(3Cr25×4)和一台水环式真空泵
P-103/1(SZ-3)以及相应的工艺配
管和仪表调节部分,并对原有工
艺进行了改造。(投用后车间又
根据生产需要增设了两台密封油
处理:
a. 开大油箱回流阀或柜底油沟溢流阀。 b. 停闪后泵。 c. 切换泵,并联系钳工修复故障泵。
闪蒸液位高于80%的原因:
a. 流程倒错。 b. 闪后泵不上量。 c. 管线内发生气阻。
处理:
a. 检查流程,并立即恢复正确流程。 b. 切换泵,并联系钳工修复故障泵。 c. 停泵后,在油泵房内放空处排出气体再开泵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