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儿童护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儿童护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儿童护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搐搦等症状。

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临床上以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

4.口炎:指口腔黏膜的炎症,如病变局限于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牙龈炎或口角炎。

5.腹泻病:指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征的消化道综合征,是儿科最常见疾病之一。

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 3.5mmol/L时称为低钾血症。

7.急性感染性喉炎:是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以婴幼儿多见。

8.支气管肺炎: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主要表现。

9.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先天畸形。

10.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感染后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

11.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12.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1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清体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贫血,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14.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 B或(和〉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点为贫血、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数较血红蛋白量减少更明显,用维生素 B6或(和)叶酸治疗有效。

《儿科护理学》期末复习题(第一至第六章)

《儿科护理学》期末复习题(第一至第六章)

《儿科护理学》期末复习题(第一至第六章)第一章1.关于《儿童护理学》的范围的描述,下列应除外A.健康、亚健康、患病儿童的护理B.疾病预防C.儿童保健D.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E.精神病学2.新生儿期是指A.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7天B.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28天C.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30天D.从出生后胎儿娩出到1周岁E.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3.婴儿期是指A.出生后到1岁B.出生后到2岁C.出生后到10个月D.出生后28天到10个月4.幼儿期是指A.从出生~1岁B.从出生~2岁C.1~3岁D.3~5岁E.4~6岁5.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是时期是A.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6.幼儿期的主要特点是A.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B.容易发生意外伤害C.容易患感染性疾病D.生长发育最快 E智力发育完善7.学龄前期的主要特点是A.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始增多B.除生殖系统外各器官发育接近成人C.容易患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D.营养完全依赖于母体E.出现第二性征8.儿童的自身机能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体格、智能处于不断发展中B.营养需要量相对较成人多C.免疫功能发育尚未成熟D.不同年龄儿童有不同的生理生化参考值E.不易出现腹泻等健康问题9.儿童患病的临床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起病急B.病情发展快C.病情变化快D.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E.不易发生并发症10.儿童护理工作中应具备的素质中,下列哪项不妥?A.高尚的道德品质B.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能力C.良好的沟通能力D.了解患儿的社会、心理和健康状况E.对患儿态度要严肃认真,使其合作11.某正常儿童,体格生长稳步增长,智能发育趋于成熟,是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

请判断该患儿属于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E.青春期12.患儿,女,4岁。

因病住院已经一周,护士不仅向她解释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同时向其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护士在这方面扮演的角色是?A.健康教育者B.健康咨询者C.健康协调者D.护理计划者E.患儿代言人13.8个月男孩,家长带儿童到社区门诊进行健康体检。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儿科护理学复题及答案
1. 什么是婴儿窒息?
答:婴儿窒息是一种紧急状况,婴儿在出生后不能正常呼吸。

2. 婴儿窒息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婴儿窒息的常见原因包括胎儿窘迫、羊水吸入、导致喉头狭窄的先天性异常等。

3. 如何判断婴儿是否窒息?
答:判断婴儿是否窒息的方法包括观察婴儿是否有呼吸运动、听是否有呼吸声、判断婴儿的嘴唇和指甲是否发紫,以及看婴儿的脉搏等。

4. 怎样进行婴儿窒息的急救?
答:婴儿窒息的急救方法包括立即清除婴儿口腔内的异物,采用CPR技术进行心肺复苏,以及及时就医等。

5. 儿童感冒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儿童感冒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嗓子痛、排
便不畅等。

6. 儿童感冒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儿童感冒期间要少食多餐,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注意保
持室内温暖湿润,多饮水等。

7. 什么是肺炎?
答: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

8. 儿童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儿童肺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高热物理降温、输
液补充水分等。

9. 如何预防儿童感染肺炎?
答:预防儿童感染肺炎的方法包括科学喂养、精心护理、保持
身体清洁和室内通风、注重锻炼身体等。

10. 为什么说儿童注射疫苗对预防疾病尤为重要?
答:由于儿童的抵抗力较弱,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而注射疫苗可以帮助儿童建立长期免疫力,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儿科护理学》期末复习题(一)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A1型题()1.在小儿年龄分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是: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E.青春期()2. 2岁小儿,标准体重、身长是:体重(kg)身长(cm)A. 12 75B. 10 80C. 12 85D. 10 85E. 12 80()3.儿科护士的特殊素质要求不包括下列哪项:A.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B.要有丰富的学识C.掌握儿科治疗学的全部内容D.要善于与家长沟通E.要善于与患儿沟通()4.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下哪项不正确A.头尾顺序规律B.连续性和阶段性C.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D.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E.小儿的生长发育与遗传因素无关()5. 小儿的热量需要以下哪项是特殊需要的:A.基础代谢所需B.排泄所需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D.生长发育所需E.运动所需()6. 新生儿期的保健护理重点为:A.保暖B.合理喂养C.注意皮肤清洁护理D.预防交叉感染E.以上都是()7. 儿科门诊设置的主要特点是:A.预诊室B.急诊室C.普通门诊D.保健门诊E.接诊室()8.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复温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A.重度低体温,暖箱温度从比患儿体温高1-- 2 ℃开始B.轻度低体温,可立即把患儿放入30 ℃暖箱中C.无论轻、重度低体温,均要求在 6~12h 恢复正常体温D.观察暖箱温度及湿度变化E.监测肛温、腋温()9. 婴儿营养不良的最初表现为: A.皮下脂肪减少B.体重不增C.体重减轻D.精神不振E.体格生长速度减慢()10. 鹅口疮的口腔护理应为:A.3 %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口腔B.0.1 %利凡诺溶液含漱C.2 %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D.2.5 %金霉素鱼肝油涂患处E.5 %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11. 母乳中钙磷比例为:A. 1 :2B. 2 :1C. 2 :3D. 1 :3E. l : l()12. 儿科病房管理特点以下哪项正确:A.环境管理B.预防交叉感染C.传染病管理D.预防意外事故E.以上均正确()13. 新生儿黄疸重要的护理诊断是:A.喂养问题B.胆红素脑病C.有感染的危险D.体温升高E.皮肤黄染()14.引起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A.柯萨奇病毒B.腺病毒C.流感病毒D.葡萄球菌E.链球菌()15. 小儿最常见肺炎的病理类型为:A.支气管肺炎B.大叶性肺炎C.间质性肺炎D.毛细支气管炎E.支原体肺炎()16.约80%的婴儿动脉导管解剖上关闭的时间是:A.1个月内B.2个月内C.3个月内D.4个月内E.5个月内()17.预防早产儿出血,可肌肉注射:A.VitDB.VitK1C.VitB12D.VitAE.VitE()18. 小儿体重的正常波动范围以下哪项正确:A.士 5 %B.士 7 % C.士 10 %D.士 15 %E.士 20 %19.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常见病因不包括:A.缺氧因素B.产伤因素C.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D.高渗液体输入过快E.机械通气不当20. 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重点是:A.推广无菌接生法B.保证营养C.控制痉挛D.对症治疗E.预防感染21.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是:A.红细胞体积正常,中心浅染区缩小B.红细胞比血红蛋白减少明显C.血红蛋白比红细胞减少明显D.网织红细胞增高E.白细胞体积小22.铁剂不宜与下列哪些物质同时服用:A.维生素CB.复合维生素BC.钙剂D.乳酶生E.胃酶合剂23.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正确:A.接受日光照射B.按医嘱补充维生素 D 制剂C.给予富含维生素 D 和钙的饮食D.避免患儿久坐、久立、久行E.以上都正确2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正确的治疗是:A.维生素B12 + 叶酸联合治疗,以维生素B12为主B.维生素B12 + 叶酸联合治疗,以叶酸为主C.维生素B12 + 叶酸 + 铁剂D.单纯维生素B12E.铁剂 + 维生素C 治疗25. 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是:A.利巴韦林雾化吸人B.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C.合理喂养D.积极防治佝偻病E.流行季节避免去公共场所()26.小儿无尿标准为24小时尿量:A.50~ 100mlB.30 ~50 mlC.20 ~ 30mlD.50 ~ 80mlE.5 ~ 10ml()27.急性肾炎急性期出现惊厥,首先考虑:A.低血糖B.低血钙C.高血压脑病D.癫痫E.电解质紊乱()28. 儿科门诊设置预诊室的目的不包括:A.及时检出传染病患儿B.以利患儿消磨候诊时间C.区分病情轻、重、缓、急D.将危重患儿直接护送急诊室抢救E.避免和减少交叉感染()29. 2 : 1 液的成分中以下哪项正确:A.2 份生理盐水, 1 份 1.4 %碳酸氢钠B.2 份 1.4 %碳酸氢钠, 1 份生理盐水C.2 份 5 %葡萄糖溶液,1 份生理盐水D.2 份 10 %葡萄糖溶液, l 份 1.4 %碳酸氢钠E.2 份 5 %葡萄糖溶液, l 份 1.87 %乳酸钠()30. 小儿腹泻的饮食护理以下哪项正确A.轻型腹泻可暂停辅食B.重型腹泻伴呕吐严重者应暂时禁食 4 --- 6hC.长期腹泻者应耐心喂养,少量多餐D.病毒性肠炎应暂停乳类食品,改为豆制代乳品或发酵乳E.以上都正确()31.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小儿生长发育与父母的种族、身材有关B.小儿生长发育与营养有关C.小儿生长发育与生活环境有关D.小儿生长发育与教养和锻炼无关E.小儿生长发育与疾病有关()32. 关于小儿身长的个体差异以下哪项正确:A.低于正常身长平均数的30%以上为异常B.低于正常身长平均数的25%以上为异常C.低于正常身长平均数的20%以上为异常D.低于正常身长平均数的15%以上为异常E.低于正常身长平均数35 %以上为异常()33. 以下哪项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样组织增生堆积的临床表现:A.方颅B.手镯征C.肋串珠D.X型腿E.足镯征()34. 婴儿腹泻静脉补液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A.补液总量,根据脱水程度而定B.溶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C.输液速度,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而定D.补液开始后 3~ 4h 出现排尿,说明脱水未纠正,应加快补液速度E.补液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皮肤弹性、前囟、眼窝及尿量A2型题()35. 某脱水补液的患儿,在输液后出现乏力、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腱反射消失,应考虑为:A.低氯血症B.低钙血症C.心力衰竭D.低镁血症E.低钾血症()36.一新生儿,出生20小时,出现黄疸,烦躁、惊厥、面色苍白,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颅内出血B.新生儿败血症C.新生儿溶血症D.新生儿低血糖E.新生儿低血钙()37. 支气管肺炎患儿,输液速度一般应控制在:A.5ml / ( kg · h )B.10ml / ( kg · h )C.15ml / ( kg · h )D.20ml / ( kg · h )E.25ml / ( kg · h )()38.7早产儿,日龄 2 天,出生时有窒息,烦躁不安,溢奶,哭声高亢,肢体痉挛, 36 h 后嗜睡,肌肉松弛.体温与血常正常,应考虑为:A.新生儿败血症B.新生儿脑膜炎C.新生儿肺炎D.新生儿破伤风E.新生儿颅内出血()39. 患儿6岁,晨起眼睑水肿 2 天,同时伴尿少.尿色呈洗肉水样,血压 120 / 90 mm Hg ,咽部充血,扁挑体Ⅰ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

第5版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5版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儿科护理学:研究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科学。

一、儿童年龄分期(7个):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

约40周。

(特点: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分3个阶段,妊娠早期12周;妊娠中期13-28周;妊娠晚期29-40周。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

(特点:适应能力差,发病率和死亡率高)3婴儿期:出生后到1周岁。

(特点:生长发育最迅速,易发生营养不良、消化紊乱,易感染)4幼儿期:满1周岁到3周岁。

(特点:生长发育速度减慢,前囟闭合,乳牙出齐,识别能力差,呼吸系统疾病和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较高)5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

(特点:易患免疫性疾病,易发生各种意外)6学龄期:从6-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

(特点:智力发育更成熟,同伴、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大)7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特点:体格及性器官发育迅速、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相对缓慢、神经内分泌调节不稳定)二,儿科特点:①解剖特点----头部相对较大,颈部发育相对滞后;骨骼柔软并富有弹性,不易折断;关节发育不完善;②生理特点----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及能量的需求量相对比成人多;胃肠消化功能未趋成熟,容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肾功能较差,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③免疫特点----防御能力差,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IgG。

三,儿科护理一般原则:1、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道德伦理规范。

四,儿科护士的角色:专业照护者,护理计划者,健康教育者,健康协调者,健康咨询者,儿童及其家庭代言人,护理研究者。

五,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第二章:生长发育一,生长: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量的改变”。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库分章节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库分章节

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库分章节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库分章节儿科护理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与治疗,以及儿童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儿科护理学的知识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儿科护理学,下面将根据不同的章节,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题。

第一章: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儿科护理学的定义是什么?2.儿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什么?4.儿童的心理特点是什么?5.儿童的行为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与护理1.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方法有哪些?2.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3.如何进行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护理?4.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第三章: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1.儿童常见疾病的分类有哪些?2.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4.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5.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6.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第四章: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护理1.儿童心理问题的分类有哪些?2.儿童心理问题的护理要点是什么?3.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有哪些?4.儿童行为问题的护理要点是什么?5.如何进行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第五章:儿童家庭护理1.儿童家庭护理的重要性是什么?2.儿童家庭护理的内容有哪些?3.如何进行儿童家庭护理的指导与教育?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对儿科护理学的各个章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检验自己对儿科护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参考书籍以及相关的学术文章,进一步加深对儿科护理学的理解。

儿科护理学的复习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病例分析,加深对儿科护理学的应用能力。

儿科护理学复习课及答案

儿科护理学复习课及答案

答: 1.血常规、X线、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血25羟VitD 2.重症支气管肺炎并心衰 --发热、咳嗽,呼吸音粗糙、散在哮鸣音及湿罗音, VitD缺乏症(佝偻病、手足手足搐愵症 -未加辅食,方颅,前囟. 3.(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造成通气和换气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痰液粘稠,无 力排痰有关 (3)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骨骼畸形、惊厥。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日光照射不足及维生素D 摄入少有关。 (6)有窒息的危险 与惊厥喉痉挛有关 (7)知识缺乏 与家长缺乏佝偻病预防和护理知识有关
2
24. 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最重要的确诊方法是 ①心电图 ②超声心动图 ③X线胸片 ④导管检查 ⑤血型检查 4 25.关于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①适度限制活动,直至水肿消退 ② 阴囊水肿患儿宜用阴囊托或T型带将阴囊托起 ③严重水肿患儿尽量少用肌肉注射 ④蛋白尿越重,患儿越适宜高蛋白饮食 ⑤感染患儿分开收治 1 26.肾病综合症出现低钙惊厥,主要是由于 ①使用利尿剂 ②尿中白蛋白与钙结合排出 ③甲状旁腺功能失常 ④进食少 ⑤钙盐沉积于骨 2 27.急性肾炎合并高血压脑病,首选的降压药为 ①利血平 ②硝普钠 ③硝苯吡啶 ④巯甲丙脯酸 ⑤心痛定
4
6.以下哪项不是引起婴儿溢乳的原因 ①胃呈水平位 ②常发生胃肠逆蠕动 ③幽门括约肌发育好 ④胃酸分泌少 ⑤贲门括约肌较松弛 2 7. 5岁小儿因腹泻入院,入院后查体,见其精 神萎靡,听诊心音低钝,有腹胀,肠鸣音减弱, 腱反射减弱等,该患儿最大的可能是发生 ①低钙血症 ②低钾血症 ③低镁血症 ④酸中毒血症 ⑤毒血症 1 8.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的张力是 ①2/3张 ②2/5张 ③1/3张 ④1/4张 ⑤ 1/5张

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儿科护理学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下列关于头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出生时平均32cmB.3个月时34cmC l岁时46cmD.2岁时50cmE. 5岁时58cm标准答案:C解析:头围可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出生时平均33-34cm,l 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2、以下关于儿童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生长发育高峰,正确的有:( )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E.新生儿期标准答案:A解析:婴儿期生长发育最迅速,此后逐渐减慢,直至青春期体格生长再次加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智能飞速发展。

3、3岁小儿的平均身长是:( )A.71cmB.75cmC.81CmD.85cmE.91Cm标准答案:E解析:2-12岁小儿身长计算公式为:年龄×7+70cm。

4、健康小儿10个月时的体重约:( )A.5kgB.6.5kgC.8.5kgD.10.5kgE.13kg标准答案:C解析:7-12个月体重计算公式为:6kg+月龄*0.25(kg)。

因此健康小儿10个月时的体重约是8.5kg。

5、下列哪种辅食可用于小儿7个月时添加:( )A.富含Vc的液体B.新鲜水果泥C.碎菜叶、蛋黄D.瘦肉、馒头片E.挂面标准答案:D解析:7-9个月小儿添加的辅食为:末状食物,新鲜鸡、鱼肉末、瘦肉、馒头片或饼干。

11、小儿脊柱的自然弯曲全部出现的时间为:( )A.新生儿B.生后3个月C.生后6个月D.生后12个月E.3岁标准答案:D解析:小儿3个月左右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出现腰椎前凸,此为脊柱的三个弯曲,一直到6-7岁时韧带发育后,这三个脊柱自然弯曲为韧带所固定。

12、儿科护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 )A.小儿生长发育B.小儿智力开发C. 儿童保健D.疾病预防E. 临床疾病护理标准答案:B解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儿科护理学的范畴由单纯对疾病的护理转变为“以小儿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由单纯对患儿的护理扩展为对所有小儿提供有关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保障和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全面服务;由单纯的医疗保健机构承担其任务逐渐发展为全社会都参与和承担的小儿保健和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的能量消耗。
二、填空
婴儿每天 460KJ(110Kcal/kg/天),换算 4.18
三、选择
1、小儿能量需求:基础代谢、体力活动消耗、生长所需、食物热力作用、
排泄消耗。
2、婴儿需水量 150ml/(kg.d),较成人肾功能不全,所以需要的多
3、母乳成分的变化
1)初乳:产后 4-5 天以内的乳汁,淡黄色,含脂肪较少而蛋白质较多(以
8%糖牛奶每 100ml 产 100kcal,故婴儿需要 8%糖牛奶 110ml/(kg.d)
水:150ml×体重= A
A - 需奶量=加水量
5、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6、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发病机制看看哈, 为什么发生低钙惊厥 P71) 7、手足搐搦临床表现:

3、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生理性:①生后 2-3 天内出现,4-5 天高峰②足月儿在 2 周内消退,早产 儿可延迟到 3-4 周消退③表现为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多 2)病理性: ①出现早(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②程度重;③持续时间长;④黄疸退而 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高(肝脏处理之后) 病理性黄疸病因:1)感染性 a.新生儿肝炎 b.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
累计损失量补液量:轻度脱水 30-50ml/kg,中度 50-100ml/kg,重度 100-150ml/kg 6、24 小时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按 90-120ml/kg,中度脱水 120-150ml/kg, 重度脱水 150-180ml/kg。 7、对于有循环不良和休克的重度脱水患儿,开始应快速输入等渗含钠液(2:1 液或生理盐水),按 20ml/kg(总量不超过 300ml)于 30-60 分钟内快速输入。其 余累积损失量在 8-12 小时内输入,或以每小时 8-10ml/kg 的速度补给。 8、若补完液,尿多但还脱水,说明溶液中葡萄糖比例过高,应补充离子溶 液 9、见尿补钾,常用 10%氯化钾;正常浓度不超 0.2%,200ml 正常加 4ml. 10、脱水表现:四肢无力、心律失常、肠鸣音减弱、低钾血症 11、新生儿 < 2kg 放温箱 四、简答
1)乙肝:0、1、6(月) 2)卡介苗:出生时 3)脊髓灰质炎:2、3、4(月)、4 岁,冷开水送服。 4)百白破:3、4、5、18-24(月) 5)麻疹:8 月、7 岁 注:小儿生病时不能打疫苗 四、简答
第四章 儿童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名解
食物热力作用:进食后胃肠道消化吸收及食物代谢时产生的热量超过基础代

志不清。时间持续数秒至数分,可有发绀。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而入 睡,醒后活泼如常。数日 1 次至 1 日数次。轻者仅短暂的眼球上窜和面肌抽 动,神志清楚。 2)手足抽搐:见于较大的婴幼儿。突然手足肌肉痉挛呈弓状,手腕屈曲, 手指僵直,拇指内收贴紧掌心,踝关节僵直,足趾弯曲。停止后活动自如。 3)喉痉挛:见于 2 岁以下的小儿。最严重。喉部肌肉、声门突发痉挛,出 现呼吸困难,吸气时喉鸣。可突然窒息而猝死。 (2)隐匿期: 没有典型发作的症状,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引出:面神经征,陶瑟征,腓反 射。 (3)治疗要点—急救处理:顺序:吸氧→镇静→补钙→维生素 D 方法:立即吸氧,保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与喉痉挛,用 10%水合氯醛, 每次 40-50mg/kg,保留灌肠;地西泮,每次 0.1-0.3mg/kg,肌肉或静脉注 射 (4)护理措施:控制惊厥、喉痉挛 1)防止窒息: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术前准备。需立即将舌头拉出口 外,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 窒息 2)预防外伤 3)定期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 D 4)健康教育
第五章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和疗法
一、名解
二、填空
三、选择
1、低渗性脱水,水分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造成细胞内水肿,更容易发
生休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P95 那个表,考 1:2 含钠液、2:3:1 含钠液、4:3:2 含钠液(描述的不大
好翻书看看吧 P95)
2 : 1 等张液体,常用与休克时快速扩容(等张=平衡盐 aq ; 看看就好)
2)早闭过小(头小畸形) 3)迟闭、过大(于佝偻病、甲低) 4)饱满(颅内压升高、感染、出血)

5)凹陷(极度消瘦、脱水) 8、牙齿的发育:乳牙共 20 个,恒牙共 32 个,出生后 4-10 个月乳牙开始萌 出,2 岁半左右出齐。12 月未出牙可视为异常。2 岁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 减 4-6。 9、儿童计划免疫:小儿生病时不能打疫苗
体重:新生儿男孩 3.3±0.4kg,女孩 3.2±0.4kg。出生后第一周暂时性 下降 3%-9%,第 7-10 日恢复(生理性体重下降)。1-12 岁:体重(kg)=年 龄×2+8
身高:新生儿出生时身长 50cm。 3-12 岁:身高(cm)=年龄×7+75 头围:出生时 32-34cm,在 1 岁内增长最快,前 3 个月和后 9 个月各增长 月 6cm,6 个月 44cm 胸围:1 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等于小儿岁数减 1 4、出生时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 底),中点在脐上,随生长中点下移,2 岁在脐下,6 岁在脐与耻骨联合上 缘之间,12 岁恰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此时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 5、头颅骨的发育:颅骨缝 3-4 月闭合。前囟 1-1.5 岁闭合,早闭或过小见 于小头畸形,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饱满提示 颅内压增高,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后囟 6-8 周闭合。 6、前囟测量: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 7、前囟的意义 1)平软(正常)
1)隐匿期:面神经征、陶瑟征、腓反射 2)典型发作:惊厥(最常见)、手足抽搐、喉痉挛 三、简答 1、母乳喂养的优点:营养丰富,易于吸收;
增强婴儿免疫力; 喂哺方便; 促进母婴情感交流; 有利于母体健康 2、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特别强调一下,此题简答题准备,别背太
多)
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兴奋性改变 1)初期(早期):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闹、睡眠不安、夜间 啼哭,出现枕秃 2)激期(活动期):主要为骨骼改变、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迟缓
免疫球蛋白为主);维生素 A、牛磺酸和矿物质含量丰富
2)过渡乳:产后 6-10 天的乳汁,脂肪高,蛋白质、矿物质含量逐渐减

3)成熟乳:产后 11 天-9 个月的乳汁,蛋白质含量更少
4)晚乳:产后 10 个月以后的乳汁,量和营养成分均明显减少
4、母乳喂养:冰箱冷藏,温水复温,勿煮沸
人工喂养:需奶量=110kcal/kg×体重 kg

低出生体重儿<1500g,超低出生体重儿<1000g,巨大儿>4000g。 3)依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 高危儿条件:母亲疾病史或异常妊娠史的、异常分娩的、出生时有异常的新 生儿。 2、新生儿出现脱水热做法:打开包布散热,喂点水。 3、早产儿吸吮能力弱,吞咽功能不完善,易出现溢奶、呛吐。易出现坏死 性小肠结肠炎,此时多喂牛奶,因其蛋白质大。牛奶:水=2:1 4、新生儿呼吸 40 次/分,一腹式呼吸为主 5、P124 的表考一个选择 6、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临床表现:烦躁不安 7、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头位:抬高头位 8、新生儿肝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和活性不足,使胆红素的结合能力 受限,从而引起新生儿黄疸。 9、胆红素脑病表现为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多(肝脏处理前,脂溶性为主) 10、新生儿体温过高可采用物理降温,不宜使用退热剂、乙醇擦浴 11、足月儿特点: (1)呼吸:腹式呼吸为主。 (2)循环:肺血管阻力降低。卵圆孔功能性关闭。心率波动大,新生儿肝 葡萄糖醛酰基转移酶活力低。 (3)神经:有原始的神经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 射、交叉伸腿反射。 (4)免疫:胎儿可从母体通过胎盘得到免疫球蛋白 IgG,新生儿对传染病 有免疫力。免疫球蛋白 IgA、IgM 不能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易患呼吸道、 消化道感染。 (5)体温:产热主要靠棕色脂肪的代谢。新生儿适中温度与胎龄、日龄、 出生体重有关。不可吃退烧药。 四、简答 1、新生儿常见几种特殊生理状况 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口腔内改变、假月经、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 2、新生儿寒冷综合征的复温 足月儿一般可用包裹及热水袋保温,置于 25-26 摄氏度的室温环境下,使体 温升至正常;早产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温箱中,一般在 6-12 小时内 回复正常体温;重度患儿,自身产热不足,需要靠外加热来恢复体温。应将 患儿置于比体温高 1-2 摄氏度的温箱中开始复温,监测肛温、腋温,并每小 时提高箱温 1 摄氏度。亦可酌情采用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或恒温水浴法复温, 使患儿体温在 12-24 小时内恢复正常。
第六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一、名解 1、适中温度:又称中性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温度和皮肤温度的最适宜 的环境温度。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指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 血流减少或暂停,进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的脑损伤。 3、胆红素脑病:新生儿由于胆红素毒性作用所致的急性脑损伤。 二、填空 胆红素脑病存活着遗留:手足徐动症、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 育不良、智力落后 新生儿寒冷损伤征的病因:寒冷、早产、感染、窒息 三、选择 1、新生儿分类的分类 1)依胎龄:足月儿(37 周≤GA<42 周),早产儿( GA<37 周),过期产 儿(GA≥42 周)。 2)依出生体重:正常出生体重儿 2000-4000g,低出生体重儿<2500g,极
头部:颅骨软化、方颅、前囟增宽、易患龋齿 胸部:佝偻病串珠,郝氏沟、鸡胸,漏斗胸 四肢:X 型腿、O 型腿 运动:腹肌张力下降,腹部膨隆如蛙腹 神经、精神: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伴发感染 3)恢复期:经适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接近消失,精神活 泼,肌张力恢复。 4)后遗症期:2 岁以后,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四、未知题型 1、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指进食后胃肠道消化吸收,及食物代谢时产生的 超过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也称食物的热效应。 2、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1)户外活动:生后 2~3 周带婴儿户外活动,夏天避免太阳直射,可在阴 凉处活动。(2)补充维生素 D(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4)加强体格锻炼 (5)预防感染(6)健康教育:新生儿出生 2 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 D400-800IU 3、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表现及护理 病因:血清离子钙降低直接病因 (1)典型发作: 1)惊厥:多见于小儿。最常见。突发四肢抽动,两眼上翻,面肌抽动,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