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产业(集群)及产地分布(综合)
莆田市工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情况

莆⽥市⼯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情况莆⽥市⼯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情况---台北莆仙同乡会回乡考察推介材料莆⽥市经济贸易委员会(2010年4⽉2⽇)尊敬的各位同乡:⾮常荣幸向各位简要介绍家乡—莆⽥市⼯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情况,希望能勾起⼤家对家乡的关注和投资。
莆⽥市1983年建市,当时全市⼯业总产值仅3.72亿元,位处福建省第九位,经过市委、市政府多年的持续投⼊和政策刺激,截⽌⾄2009年,全市1166家规模以上⼯业完成产值959.3亿元,⽐增20.7%;规模以上⼯业产值居全省第5位,增幅居全省第3位;共实现⼯业增加值320.3亿元,增长18.7%。
全市鞋服、林产加⼯、⾷品、电⼦信息、化⼯、能源、机械制造、⼯艺美术等⼋个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先后荣获“中国鞋业出⼝基地”、“中国⽊雕之城”、“中国古典⼯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饰特⾊”、“中国银饰之乡”、“中国政务商务礼品产业基地”等称号。
⼀、莆⽥市现有⼯业布局情况1、从⼯业经济开发区看,全市现有⼯业园区(开发区)13个,按照构造“区中园”或“园中园”,以聚集特⾊产业促进和带动开发区、⼯业集中区的发展,使特⾊⼯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以及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做⼤做强优势产业,形成特⾊鲜明的产业集群的要求,莆⽥市13个各类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布局现状见表1。
2、从临港⼯业集中区看,在临港⼯业带上,连接港⼝、依托城市,重点建设东吴、⽯门澳、东峤、莆头、枫亭和秀屿等临港⼯业园区和⼯业集中区,使之成为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分⼯协作的临港⼯业集聚区。
主要包括:(1)东吴临港⼯业集聚区。
依托忠门组团、东吴港区(东吴作业区),以东吴围垦为载体,形成东吴临港⼯业集聚区。
重点布局⽯化、煤电、船舶修造等产业。
划分为⽯化⽚区、能源⼯业⽚区、船舶修造及配件⼯业⽚区等产业功能区。
(2)⽯门澳临港⼯业集聚区。
湄洲湾北岸是莆⽥市构建新兴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临港重化⼯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福建 行业发展现状 数据

福建行业发展现状数据
根据最新数据,福建省的行业发展现状如下:
一、电子信息产业: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集成电路、通信设备、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链。
福建省闽清科技重点园区、厦门软件园等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
二、装备制造业:福建省装备制造业以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制造为主要领域。
特别是福建省龙岩市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较为突出,已形成了高端智能制造、五金加工、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
三、食品加工与生物医药产业:福建省是中国重要的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福建省的茶叶、糖果、水产品等食品加工业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福建省福州市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也在不断壮大。
四、纺织服装业:福建省的纺织服装业发展较为迅速,形成了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福建省厦门市和泉州市的服装产业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五、旅游业: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较快,福建省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文化资源,如武夷山、鼓浪屿、土楼等。
福建省的旅游服务也在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六、新兴产业:福建省还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产
业、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等。
福建省的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体而言,福建省的行业发展现状良好,各个产业都在不断壮大和提高竞争力。
福建省政府也一直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提供支持和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
未来福建省的行业发展前景仍然十分乐观。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前言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是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省份之一。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厦门、福州、泉州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本文将探讨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分析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产业规模截至2021年,福建省累计涉及电子信息企业4400余家,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比高达80%以上。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年产值稳步增长,2019年达到了1.6万亿元,成为福建省第四大产业。
区域分布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厦门、福州、泉州等地。
其中,厦门是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心,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华为、泰克电子、中兴通讯等。
福州和泉州也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产业集群,福州的龙岩、南平等地也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企业。
产业链完善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比较完整,产业链中的企业涉及到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电子硬件和软件开发等各个环节。
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部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产业升级转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在加速升级转型。
不少企业开始开展智能制造,逐渐向高端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未来发展趋势产业数字化升级数字化是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方向。
产业数字化升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产品设计,并实现智能化管理,有助于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智能方向拓展。
产业集群整合升级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已初步成形,但各个园区内部之间缺乏协同和整合。
未来需要通过政府引导、产业联盟组织等方式促进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形成联盟、联合品牌、共享资源,实现协同发展和整合升级。
打造自主品牌目前,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多依靠外资和代工业务,自主品牌的发展相对滞后。
最新最全福建资料

福建省情资料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5°50’~120°44’,北纬23°31’~28°19’。
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公里,南北纬度最大间距约530公里。
东北邻浙江省,西北接江西省,西南连广东省,东临东海,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海省相望。
全省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两个自然地理带,其中大部分属中亚热带。
闽侯白沙,福州新店和连江黄岐半岛以南,戴云山和博平岭以东为南亚热带。
全省土地面积为12.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
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公里。
陆地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
全省大小港湾125个,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港等六大深水港湾。
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有岛屿1500多个,为全省第一大岛。
资源概况福建省土地资源绝对量少,人均占有量低,全省土地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1.29%;人均土地面积3.38公顷;不到全国人均土地面积的一半。
截止2004年,全省耕地面积为133.98万公顷(204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56亩。
福建海域广阔,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直线535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有浅海619万亩,滩涂299万亩,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位。
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3%,居全国首位。
四大平原漳州平原566平方公里福州平原489平方公里莆仙平原464平方公里泉州平原345平方公里两列大山带西列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脉主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部的最高峰。
中列大山带被闽江、九龙江截为三个部分。
闽江干流以北为鹫峰山脉,闽江与九龙江之间为戴云山脉,九龙江以南为博平峰。
两大河流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全长577公里,流域面积6.0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各一半。
九龙江为第二大河流,干流长258公里。
四大岛屿海坛岛,位于平潭县境内,267平方公里,福建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
福建各市支柱产业分析

。
2015年1-9月宁德GDP三次产业结构构成
GDP
增加值/亿元 902.2
第一产业
140.31
第二产业
460.48
第三产业
301.41
同比增长
8.8%
4.2%
9.9%
8.6%
2015年宁德支柱产业分析
现已形成电机电器、食品加工、发电供电、建材、船舶修造、医药化工共六个 重点特色产业,企业数达91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9.3%,累计实现产值 1513.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6.5%,其中,电机电器、食品加 工、发电供电、建材等四个产业产值过百亿,分别实现产值571.64、427.02、 209.32、130.19 亿元,全年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24家。 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安排转型升级建设项目114个,总投资1880
2015年福州福建百强企业整理
1.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AIO一体机的研发、 制造、销售 ) 2.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3.福州大通机电有限公司 4.明达工业(福建)有限公司(PVC休闲、运动及娱乐产品) 6.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手机锂离子电池、手提电脑电池、电池 充电器、皮套及消费类电子产品 )
业,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电子信息3个500亿元新兴产业,高起点高标 准建设石门澳工业园、东吴临港工业园、兴化湾南岸工业园、莆头工业园、仙港
工业园、东峤工业园等6个园区。
2015年莆田福建百强企业整理
1.福建省新威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电子计算器、电子表、电子钟、石英表)
2015年1-9月龙岩GDP三次产业结构构成
2015年1-9月漳州GDP三次产业结构构成
GDP
泉州主要产业及概况

泉州主要产业及概况泉州主要产业及概况⽂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泉州主要产业及上市公司概况⼀、泉州简介泉州是确定做⼤做强的三⼤中⼼城市之⼀,是全国⾸个,联合国教科⽂组织唯⼀认定的起点,是列⼊国家“”战略的先⾏区。
泉州是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750万⼈,旅居同胞70万⼈,旅居同胞6万⼈,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祖籍泉州,落户泉州。
泉州是“”⾸个地⽅试点,⾄2015年8⽉,全市有142件,占全省总数三分之⼀,居全国地级市⾸位,被誉为“品牌之都”;2015年,实现6137.74亿元,连续17年居福建省⾸位;2016年,⼊选四⼤分会场之⼀。
⼆、泉州主要产业改⾰开放30多年来,泉州已初步形成25个区域特⾊突出,体现泉州地理特征及⼈⽂传统的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可概括分为三类:⼀是具有相对技术优势的传统产业,主要有纺织鞋服、建筑建材等产业,纺织鞋服年产值近3000亿元,以晋江、⽯狮最为突出,建筑建材年产值超850亿元,形成南安⽯材、晋江建筑陶瓷两⼤基地;⼆是具有成本⽐较优势的特⾊产业,主要是⼯艺制品,年产值超300亿元,培育了丰泽树脂、惠安⽯雕、德化陶瓷、安溪茶叶和安溪藤铁等区域特⾊鲜明的产业集群;三是具有较⾼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以⽯油化⼯最为典型,年产值超1300亿元,集中布局于沿海的泉港、惠安,并有晋江、⽯狮两个化纤⼯业区,电⼦信息和⽣物医药等产业也初具规模。
(⼀)总量规模较⼤2012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业企业4069家,完成⼯业总产值8375.27亿元,占全部⼯业产值的88.18%。
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704家、超10亿元93家,完成⼯业产值分别占全市⼯业总产值的75.57%、29.14%。
其中纺织鞋服、建筑建材、⼯艺制品、⾷品饮料、机械装备、⽯油化⼯等六个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的销售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业销售总产值的⽐例⾼达79.10%,其中纺织鞋服占了三分之⼀(具体详见表1及图1)。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中国原产地产业名单 中国商品集散地名录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一、浙江省温州鹿城区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温州龙湾区3、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瑞安市4、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5、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苍南县6、中国印刷产业集群温州瓯海区7、中国锁具产业集群乐清市8、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永嘉县9、中国拉链产业集群平阳县10、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嘉善县11、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12、海宁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13、桐乡市中国毛衫产业集群14、平湖市中国箱包、光机电产业集群15、海盐县紧固件产业集群16、湖州市吴兴区中国童装产业集群17、安吉县-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杭州市18、萧山区-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19、桐庐县-中国制笔产业集群20、富阳市-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21、宁波市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22、余姚市中国模具产业集群23、余姚市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24、宁海县中国文具产业集群金华义乌市25、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东阳市26、中国木雕产业集群永康市27、中国五金产业集群诸暨市1.中国制袜产业集群2.浦江水晶及其工艺品产业集群玉环县30、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31、台州市路桥区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32、温岭市中国机床工具之乡台州市33、黄岩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注塑鞋产业集群34、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35、临海劳保防护眼镜、户外休闲家具、彩灯产业集群36、嵊州市中国领带产业集群、中国厨具之都衢州37、羽毛球产业集群舟山市38、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二、广东省深圳市39、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广州黄埔区40、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41、广州市增城市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广州市42、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广州市番禺区43、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44、广州市花都区中国皮具产业集群广东汕头市澄海区45、中国玩具礼品产业集群东莞市46、中国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集群47、中国文化用品产业集群中山市48、中国灯具及灯饰产业集群49、中国机电产品产业集群佛山市顺德区50、中国家具产业集群51、中国家电产业集群佛山市南海区52、中国金属加工产业集群53、中国纺织产业集群佛山市禅城区54、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集群55、广东惠州市中国电子产品产业集群开平市56、中国水暖器材产业集群云浮市57、中国石材加工产业集群江门市58、中国摩托车产业集群阳江市59、中国刀剪产业集群潮州60、中国不锈钢日用品、茶具产业集群三、江苏省宜兴市61、中国电线电缆产业集群62、中国工艺美术陶瓷紫砂产业集群63、中国精细纺织产业集群64、无锡市中国电子产业集群65、常州涂料、刀具产业集群、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张家港市66、中国冶金及小金属加工设备产业集群昆山市67、中国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68、中国精密机械产业集群常熟市69、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太仓市70、中国润滑油产业集群苏州71、吴江市中国丝绸纺织产业集群72、苏州的产业集群兴化市73、中国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泰兴市74、中国减速机产业集群靖江市75、中国船舶修造产业集群东海县76、中国水晶产业集群南京市77、中国化学工业产业集群南通市78、中国家纺产业集群、电动工具之乡徐州市79、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集群80、丹阳镜片生产集群:是世界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素有“中国”美誊光学玻璃及年产3亿多副,占全国生产总量80%、世界总量40%81、扬州中国路灯产业集群、旅游清洁用品之乡、中小型发电机装配集群82、扬中中小输变电用变压器产品集群四、福建省福州市83、中国显示显像产品产业集群厦门市1.中国商用电子产品产业集群2.晋江市中国休闲运动鞋产业集群3.石狮市中国休闲运动服装产业集群4.漳州市中国休闲食品产业集群88、南平中国林业加工产业集群89、南安水暖器材产业集群90、厦门橱柜产业集群五、山东省青岛市91、中国电子及家电产品产业集群92、烟台市中国葡萄酒产业集群寿光市93、中国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淄博市94、中国工艺玻璃产业集群德州市95、中国玻璃钢产品产业集群太阳能热水器产业集群临沂96、中国手工具产业集群97、中国纱线手套产业集群山东高密98、特种防护手套产业、劳保手套、劳保鞋产业集群六、上海市宝山区99、中国钢铁产业集群浦东新区100、中国金融产业集群七、辽宁省沈阳市101、中国机床及机械产业集群102、中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八、黑龙江省大庆市103、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集群104、哈尔滨市中国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九、吉林省通化市105、中国医药产业集群十、北京市海淀区106、中国IT产业集群十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107、中国乳业产业集群十二、河北省108、中国辛集市皮革产业集群109、永年县紧固件产业集群110、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钢锹产业集群111、河北邢台南宫羊剪绒毛毡产业集群板材产业集群112、昌黎县后双缝纫机零件产业集群113、大营皮毛产业集群114、唐山陶瓷洁具产业集群115、河北省安平县中国丝网之乡十三、重庆市116、中国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十四、四川省117、中国白酒酿造产业集群十五、河南省骡河市118、中国食品产业集群119、河南省沈丘县白集镇民劳保皮革制品、筛网罗底十六、江西省景德镇市120、中国日用瓷器产业集群十七、云南省玉溪市121、中国烟草加工产业集群1.贵州省茅台镇122、中国白酒产业集群贵阳123、大数据服务器产业集群124、磷煤化工产业集群125、老干妈等特色食品产业集群1.安徽省126、产业集群127、阜南县黄岗柳编产业集群128、合肥家电配套产业集群129、宁国耐磨铸件130、界首田营再生铅、产业集群131、亳州市中药材产业集群。
福建各大产业比较发展趋势

福建各大产业比较发展趋势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省份之一。
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沿海经济开放试验区。
福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其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
本文将对福建各大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
一、制造业福建省的制造业一直是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福建的制造业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服装、鞋类、电子和机械制造等。
制造业在福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技术制造业的崛起: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福建省开始注重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
例如,福建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福建省最重要的制造业之一。
福建省有着丰富的电子元器件和成品生产基础,目前正在加快培育大型集成电路、光电子和新型平板显示等高技术制造业。
2.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随着互联网对经济的普及和冲击,福建省制造业也在积极与互联网进行融合。
福建省鞋类、纺织和电子制造业等传统制造业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3. 绿色制造业的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的有限,福建省的制造业也在积极发展绿色制造业。
福建省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在制造业中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服务业福建省的服务业在福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旅游、金融和物流等服务业。
福建省的服务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服务业的繁荣:福建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服务业一直是福建省的优势产业。
福建各地积极开展旅游开发与推广,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福建旅游观光,促进旅游经济的繁荣。
2. 金融服务业的创新:福建省的金融服务业也在积极创新发展。
福建省的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贷款、保险、证券、投资等,为福建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业、石化工业、机械工业
福建产业集群分布表
从总体上看,福建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截至2006年,全省已初步形成近60个大小产业集群,总产值38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2%;其中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10个,产值规模22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在30至100亿元之间的有13个,产值规模960多亿元(详见下表)。
这为福建实施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能看到或感受到,在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不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福建产业集群分布表
序号集群名称(工业产值)序号集群名称(工业产值)1福州显示器产业集群(459)2泉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400)
3福厦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集群
(308)4闽南石材加工产业集群(258)
5厦门海沧石化产业集群(197)6厦漳闽台合作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191)
7泉州鞋业产业集群(190)8厦漳数字视听产品产业集群(150)9长乐纺织产业集群(149)10福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138)
11泉州箱包产业集群(130)12福州塑胶产业集群(118)
13湄洲湾石化产业集群(117)14厦门移动通信产业集群(103)
15三明钢铁产业集群(101)
100亿元以上集群小计(3009)
1晋江南安建陶产业集群(95)2福州服装产业集群(94)
3莆田鞋业产业集群(83)4厦门电控设备产业集群(74)
5闽西水泥产业集群(74)6厦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63)7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60)8德化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59)9福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58)10闽东电机电器产业集群(58)
11南平竹木制品产业集群(51)
50~100亿元集群小计(769)
1龙岩运输及环保等专用设备产业集
群(48)2厦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46)
3福州船舶产业集群(16)4福安船舶产业集群(14)
5厦船舶产业集群(15)6莆田食品产业集群(45)
7福州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44)8晋江东石伞业集群(43)
9厦漳搬运机械产业集群(42)10泉州休闲食品产业集群(42)11漳州小家电产业集群(42)12三明林产加工产业集群(41)13南安五金水暖件产业集群(40)14泉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8)
15漳州钢铁产业集群(38)16厦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38)
17莆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4)18安溪乌龙茶产业集群(30)
19莆田化工医药产业集群(30)
30~50亿元集群小计(686)
1厦门钨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28)2丰泽树脂工艺品产业集群(27)
3仙游木雕产业集群(26)4安溪竹藤铁工艺品产业集群(26)
5南平电线电缆产业集群(21)6三明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0)7漳州家具产业集群(19)8莆田服装纺织产业集群(18)
9南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16)10闽东石材产业集群(16)
11永安纺织产业集群(16)12福州医药产业集群(15)
13闽侯藤铁工艺品产业集群(15)14长乐冶金产业集群(12)
15厦门生物及新医药产业集群(11)16长汀服装产业集群(11)
10~30亿元集群小计(297)
1宁德汽摩配件产业集群(8)2南平乳制品产业集群(8)
3闽东水产加工产业集群(7)4闽东茶业产业集群(6)
5闽东食用菌产业集群(5)6三明天然药物产业集群(2)
7闽东(柘荣)制药产业集群(2)
一、中国卫浴行业产地分布概况—福建篇
福建主要产地主要集中在:南安、厦门、福州三地为主,主要以生产水龙头、阀门、水箱配
件、感应洁具、浴室柜为主。
福建人从事水暖卫浴行业是目前国内最多省份之一,拥有庞大
的销售网络。
全国从大城市小至小县城水暖行业销售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
南安—中国水暖之乡
以福建省水暖工业园为依托,以“中国水暖之乡”仑苍镇和“中国水暖阀门基地镇”英都镇为核
心,南安人供销大军遍布全国各地,占据了全国70%以上水暖阀门市场销售份额。
主要产品:水龙头、阀门
代表企业:辉煌、申鹭达、九牧、中宇集团、中轻和成等
厦门
厦门:主要生产水箱配件、感应洁具、浴室柜、厨柜等;是目前国内水箱配件最集中的生产
基地。
代表企业有:路达工业、威迪亚国际集团、瑞尔特卫浴、松霖卫浴、建霖工业、金牌橱柜、
好兆头橱柜等
福州
主要生产感应洁具;
代表企业有:洁利来感应、志荣感应、三协感应等
二、石材产业区域经济凸现明显
1、全国最大的石雕、墓碑石生产与出口基地。
惠安是著名的“中国石雕之乡、中国建筑之
乡”、“中国石雕工艺城”、“中国石雕之都”,2008年石材产值达120多亿元,约占全县工业
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出口创汇占全县的71%。
惠安依托传统的雕艺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发
墓碑石、园林建筑石等1000多个品种,并以精湛的石材雕刻技艺及工程安装技术,赢得了
海外市场的青睐。
目前已占据国内外墓碑石80%以上的市场。
2、全国最大的建筑装饰石材生产与出口基地。
南安市是我国唯一的“中国建材之乡”和“中国石材城”,是全国最大的花岗石、大理石建筑装饰板材加工基地,2008年全市石材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建材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3%。
3、丰富的花岗石矿山开采基地。
我省花岗石资源丰富,有12个品种是国家名优品种,占全国18%,晋江永和3503、3533、安溪官桥的3535都是全国最大的单一品种矿山。
我省年开采花岗石荒料量达300万m3,晋江永和是“中国石材之乡”,年产值达20多亿元。
当地利用丰富的石材资源,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业,年开采荒料能力达100多万m3。
4、最大的玄武岩开采基地。
福鼎是“中国石材十大出口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玄武岩开采与加工基地,年产10万m3荒料,1200万m2板材,全市石材产值30多亿元,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
三、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建发展最快的产业,全省已有厦门、马尾、福清融侨、漳洲、泉州等信息产业基地,其中包括冠捷、华映光电、TDK、灿坤、台通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台资大企业,是福建信息产业集群化形成的重要力量。
四、机械产业
至2003年底,福建拥有“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1099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85家,全年从业人员21.8万人;“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7.6亿元,比增35.3%。
其中,以台资企业为龙头的东南汽车公司成为机械行业产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长的行业。
东南汽车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目前国家正式批准的最大的两岸合资汽车项目,投产6年来,销售量、营业收入和税利年均增幅都超过100%。
2003年,实现工业产值108.4亿元,销售收入82.5亿元,汽车产量8.35万辆,其中轻型客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如今,以东南汽车为龙头引导的下游产业蓬勃发展,在福建省形成了52家配套厂的产业聚集效应,累计实现投资超过30亿元。
由于东南汽车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集群化的初步形成,使得2003年福建“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231.2亿元,增速达50.4%,拉动机械工业增长12.5个百分点。
五、物流业
物流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产业。
根据统计,至2001年底,福建全省有16960个物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5.66万人。
目前,闽台物流集聚态势十分迅猛,全省台资主要集聚地,正在形成各具特色的物流产业。
福州保税区规划建成闽、浙、赣进出口物流分拨基地及海峡两岸最大的物流分拨中心,已吸引了马士基物流、外代储运、香港新浪威物流、新加坡太平船务、万全物流等大型跨国物流入区,投资保税仓储、集装箱运输及场站服务、供应链服务等项目;为中华映管提供原材料配送服务的福州发货基地进入实际建设阶段;马祖八八坑道、东引陈梁等一批台湾名酒正积极筹建福州保税区分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