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产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合集下载

新生儿总论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新生儿总论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19
20
4.消化: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肌层薄,
能适应较大量流质食物的消化吸收,细菌毒素 及消化不全产物易进入血液,造成中毒症状及 过敏反应。吞咽功能完善。
21
1. 胃呈横位,食管下部括约肌压力低,而幽门括 约肌较发达,易溢奶。
2. 生后12h左右开始排墨绿色胎粪,3—4天内排 完。
3. 胎粪组成为肠粘膜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 水。.
10
新生儿分类
1.低体重出生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 ,LBW): 指初生1小时内wt<2500g,不论是否足月、过期。 2.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 指初
生1小时内wt<1500g的新生儿。 3.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 指出生体重<1000g的新生儿 4.正常体重儿: 指初生1小时内wt在2500-4000g的新生儿。 5.巨大儿(giant infant): 指初生1小时内wt>4000g的新生儿。
wt>1000g,出生时有过生命现象(R,Hr,脐带搏动, 随意肌缩动)之一者。
16
1.外观:皮肤红润,胎毛少。皮下脂
肪丰满,头发分条清楚。耳壳软骨发育 良好,挺直。乳晕清楚,乳头突起,乳 房结节可以摸到,四肢屈曲状。指甲长 过指端,整个足底有较深的足纹。男婴 睾丸下降,阴囊皱裂多,女婴大阴唇发 育,可遮盖小阴唇。
23
6.血液:出生时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 增高,不久渐降。正常足月儿出生时 Hb150-220g/L,<145g/L 称 贫 血 。 Hb 中 以 HbF占70%,HbA占30%,Rct头三天4-6 %,约一周后降至0.5-1.5%。足月儿血 容量平均80ml/Kg,相对较成人多。

新生儿特点与常见病治疗

新生儿特点与常见病治疗

新生儿特点与常见病治疗一、简述新生儿的特点(一)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的定义1.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3.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二)足月产儿和早产儿的特点1.外观特点:2.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肺液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产生,妊娠28周出现羊水内,35周迅速增加。

足月儿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60~80次/分,1小时后降至40~50次/分。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可有呼吸暂停(呼吸停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足月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为90~16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

(3)消化系统:新生儿易有溢奶。

早产儿在缺氧缺血、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3~4天排完。

新生儿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力低,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4)泌尿系统:早产儿肾小管排酸能力有一定限制,用普通牛奶喂养时,可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毒,改用人乳或婴儿配方乳,可使症状改善。

(5)血液系统:新生儿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0g/L。

足月新生儿白细胞计数为(15~20)×109/L,3~10天降为(10~12)×109/L,早产儿较低为(6~8)×109/L;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以淋巴细胞为主。

(6)神经系统:新生儿脊髓末端约在第三四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四五腰椎间隙进针。

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

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

早产儿胎龄越小,以上反射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整。

在新生儿期,克氏征、巴氏征均可呈阳性反应,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则不稳定,偶可出现踝阵挛。

新生儿分类及特点PPT课件

新生儿分类及特点PPT课件
3
2.分类
•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 (1)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4000g的新生儿 • (2)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其中体重<1500g称极
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000g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 (3)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
4
2.分类
•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 • (1)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
• 1、有窒息的危险:与呛奶和呕吐有关 • 2、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 • 3、自主呼吸受损:与呼吸中枢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机无
力有关 •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吞咽、消化功能差有
关 • 5、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和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 6、焦虑:与家属知识缺乏有关
20
第十二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护理诊断
• 1、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低下、寒冷、早产、感染、窒息有关 •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拒乳、热量摄入不足有关 •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硬肿、水肿有关 • 4、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 5、潜在并发症:DIC、肺出血 • 6、焦虑(家长):与缺乏正确保暖及育儿知识有关
• 肌张力 肌张力低,哭声小 有一定的肌张力,哭声响亮
• 皮肤 绛红、水肿和毛多 红润、皮下脂肪丰满
• 头部 头更大(占全身1/3) 头大(占全身1/4),

头发细而乱
头发分条清楚
• 耳廓 软、缺乏软骨、耳舟 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直挺

不清楚
• 指趾甲 未达指、趾端
达到或超过指、趾端
• 跖纹 足底纹理少
重点及难点
• 新生儿的定义,分类 • 足月儿、早产儿的外观及生理特点和护理 • 常见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一)呼吸系统:1、足月儿:R:40--60次/分---腹式呼吸。

2、早产儿:呼吸中枢不成熟,常出现:(1)周期性呼吸:呼吸停止时间小于20秒,不伴心率减慢及发绀,(2)呼吸暂停:呼吸停止时间大于20秒伴心率小于100次/分,有发绀。

(二)循环系统:1、足月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90--160次分,BP:70/50mmHg。

2、早产儿心率偏快,BP偏低。

(三)消化系统:足月儿:1、溢乳原理,进行性加重应注意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2、消化酶充分分泌,淀粉酶生后4M才达正常水平,不宜过早喂淀粉食物。

3、生后10--12小时排胎粪,2--3天排完。

早产儿:1、吸吮能力差,吞咽发射弱,胃容量少,更宜溢乳。

2、肝内酶量及活力低,生理*黄疸重,15mg/dl,足月儿12mg/dl.3、糖原储备少,而导致低血糖,(多喂)(四)泌尿系统:稀释功能可以,但浓缩功能差,对牛奶喂养儿应补充水分,生后24小时开始排尿,少数48小时内排尿,大于48小时就需要检查是否有泌尿系的疾病。

(五)血液系统:WBC生后第一天为15--20X109/L,3天后明显下降,5天后接近婴儿值。

K1在肝脏储备量少,生后常需常规肌注K1,母乳中含维生素K1仅为牛乳的1/4,合成少,肝脏储备量抵,足月儿肌注1--3天,早产儿肌注3天,5--10mg。

(六)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可长20小时,还有觅食反射,xu吮反射,拥抱反射。

上述发射生后数月消失,新生儿期这些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神经系统疾病。

(七)体温:中性体温:足月儿包被时为24`C。

生后2天,裸体为33`C,以后逐渐降低。

适宜的湿度为50--60%。

早产儿BW1500--2500g,生后1个月内裸体中性体温为32--34`C。

(八)能量及体能代谢:生后头几天生理需水量为50--100ml/kg,生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体重逐渐下降,第5--6天降为最低,在这时期不补充水分,容易出现脱水热--高热39-40`C,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第二节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正常足月儿(normalterminfant)是指胎龄≥37周和<42周,出生体重≥2500克和≤4000克,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preterminfant;prematureinfant),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5%~10%。

其死亡率约为12.7%~20.8%,且胎龄愈小,体重愈轻,死亡率愈高,尤其是1000克以下的早产儿,其伤残率也较高。

因此预防早产对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儿童的伤残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母孕期感染、吸烟、酗酒、吸毒、外伤、生殖器畸形、过度劳累及多胎等是引起早产的原因。

另外,种族和遗传因素与早产也有一定的关系。

1.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不同胎龄的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特点(见表7—2),因此可根据初生婴儿的体格特征和神经发育成熟度来评定其胎龄。

目前国际上有数种评分方法,常用的有Dubowitz评分法和Ballard评分法。

表7—2 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早产儿足月儿皮肤绛红、水肿和毳毛多红润、皮下脂肪丰满和毳毛少头部头更大(占全身比例1/3)头发细而乱头大(占全身比例1/4)头发分条清楚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直挺指、趾甲未达指、趾端达到或超过指、趾端跖纹足底纹理少足纹遍及整个足底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结节4mm,平均7mm外生殖器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婴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睾丸已降至阴囊,大阴唇遮盖小阴唇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胎儿肺内充满液体,分娩时儿茶酚胺释放使肺液分泌减少,足月儿约30- 35ml/kg,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症状。

呼吸频率较快,安静时约为40次/分左右,如持续超过60~70次份称呼吸急促,常由呼吸或其他系统疾病所致。

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呈腹式呼吸。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儿科护理课件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儿科护理课件
次/分,并出现发绀 • 早产儿:呼吸浅快不规则,频及率肌较张足力月减儿低快等。易发生周
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 胎龄小于35周易发生呼吸窘迫
综合征。
(6)神经系统
(2)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儿科护理
➢ 出生后血液循环改变,脐胎循环终止。心率较快, 波动大。
• 足月儿:心率平均120-140次/分。血压平均 70/50mmHg(9.3/6.7kPa)
• 早产儿:心率较足月儿快、血压较足月儿低。部 分可伴有动脉导管未闭。
(7)免疫系统
神经系统
儿科护理
足月儿: • 脑相对大,脊髓相对长,末端达3~4腰椎下缘,腰穿位
置应在4~5腰椎间隙进针。 • 大脑皮层兴奋性低 睡眠时间长; • 大脑对下级中枢抑制较弱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动作; • 具有原始反射;克氏征、巴氏征阳性,腹壁反射、提睾
(3)消化系统 (4)泌尿系统 (5)血液系统
消化系统
儿科护理
足月儿: • 食管下部及贲门括约肌松弛,胃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松
弛 溢乳、呕吐; • 消化道(大、薄、高) 营养易吸收,中毒; • 缺乏淀粉酶 不宜早喂淀粉类食物; • 肝功能发育不成熟 生理性黄疸及药物中毒;VitK缺
乏 生后常规注射VitK1 • 正常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胎粪,2~3天排完,>24h未
早产儿:
• 更容易出现上述病理性反应。 ➢ 适中温度又名中性温度,是指机体保持体温正常所需的,
代谢率和耗氧最低时的最适环境温度。与胎龄、体重及出 生日龄有关。中性温度生后第1天一般为33~35℃。 ➢ 一般室温:正常足月儿为22~24℃,早产儿24~26℃。
足月儿:
• 代谢旺盛,能量和水分需要多。基础热量50Kcal/kg.d, 总能量100-120Kcal/kg.d。液体量与体重、日龄有关;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PPT课件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PPT课件
7
分娩和出生时有异常:出生窒息,产伤、早产、极低出生体 重儿、过期产儿、大于或小于胎龄儿、巨大儿;脐带绕颈、 各种畸形、双胎或多胎、有疾病的新生儿等;
8
足月新生儿与 早产新生儿的 特点
9
足月儿 呼吸 系统 生理 特点 循环 系统 生理 特点 节律不规则
早产儿 易呼吸暂停
频率快40-50次/分 以腹式呼吸为主
产儿理想的体重增长每天为10~15g/kg。胎龄愈小, 出生体重愈低,每次哺乳量愈少,喂奶间隔时间也 愈短。哺乳量不能满足所需热量者应辅以静脉营 养。
14
足月儿:保持呼吸道通畅。
早产儿: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 呼吸道梗阻。出现发绀时应查找原因,同时予以吸 氧,吸氧流量或浓度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6.7~ 9.3kPa(50~70mm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90%~95 %为宜。切忌给早产儿常规吸氧。如出现呼吸暂停 (apnea),轻者经弹、拍打足底或刺激皮肤等可恢复 呼吸;重者需经面罩或气管插管抱球复苏,同时应 去除原因并转入NICU进行监护和治疗。反复发作者 可给予氨茶碱静脉注入,负荷量为4~6mg/kg,8~ 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1.5~3mg/kg,以后每8~12 小时1次。也可予以茶碱或咖啡因口服,或给予鼻塞 CPAP治疗。
16
17
体温 调节 功能
12
足月儿:生后应将足月儿置于预热的自控式开放式抢救台上,或自
控式温箱中,设定腹壁温度为36.5℃,抢救台或温箱可自 动调节内部环境温度,保持新生儿皮温36.5℃。4~6小时 后,移至普通婴儿床中(室温24~26℃、空气湿度50%~60 %)。如体温升高,可打开包被散热,并补充水分,体温则 可下降。一般不用退热药。
脐带结扎 肺血管阻力下降 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关闭

第九版儿科学配套课件 6.2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第九版儿科学配套课件 6.2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血液系统
➢ 血红蛋白(Hb):出生时 170g/L(140~200g/L),生后24h最高,第一周末恢复至出生时水 平
➢ 新生儿贫血:生后1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140g/L(毛细血管血红蛋白高20%)。刚出生时以 胎儿血红蛋白为主
➢ 血容量:85~l00ml/kg,与脐带结扎时间有关血容量
早产儿 “生理性贫血” 出现早,且与胎龄相关
泌尿系统
足月儿
➢ 肾结构发育已完成,功能不成熟 ➢ 肾稀释功能与成人相似,浓缩功能差 ➢ 生后24h内排尿,一周内每日20次
早产儿
➢ 肾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低钠 血症
➢ 葡萄糖阈值低→糖尿 ➢ 碳酸氢根阈值极低,肾小管排酸能力差→晚期代谢
性酸中毒
人工喂养的早产儿应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粉
➢ 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 ➢ 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缺乏→肺透明膜病
呼气时
PS正常
呼气时
PS含量不足/功能异常
早产儿
➢ 红细胞内缺少碳酸酐酶→CO2 ↓→刺激呼吸中枢↓ ➢ 肺泡数量少(成人的10%),肺泡表面面积为成人3%,肺血管丰
富,
肺泡间隔较厚→含气少、含血多
早产儿
➢呼吸肌发育不全,咳嗽反射弱,呼吸浅快不规则
newborn,PPHN)
严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症
肺血管压力↑ ≥体循环
卵圆孔、动脉导管重新开放
右向左分流
严重紫绀、低氧血症,吸入高浓度氧 紫绀不能减轻
PDA
正常循环
持续胎儿循环
➢ 心率 波动范围大 90~160次/分 >160次→过速 早产儿 偏快
➢ 血压 足月儿 早产儿
50~80mmHg/30~50mmHg 偏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月产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1.外观特点:
2.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
肺液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产生,妊娠28 周出现羊水内,35周迅速增加。

足月儿生后第1 小时内呼吸60~80次/分,1 小时后降至40~50次/分。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可有呼吸暂停(呼吸停止在20 秒钟以上,伴心率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
足月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为90~16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

(3)消化系统
新生儿易有溢奶。

早产儿在缺氧缺血、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3~4 天排完。

新生儿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力低,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4)泌尿系统
早产儿肾小管排酸能力有一定限制,用普通牛奶喂养时,可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毒,改用人乳或婴儿配方乳,可使症状改善。

(5)血液系统
新生儿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0g/L。

足月新生儿白细胞计数为(15~20)×109/L,3~10
天降为(10~12)×109/L,早产儿较低为(6~8)×109/L;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 天后以淋巴细胞为主。

(6)神经系统
新生儿脊髓末端约在第三四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四五腰椎间隙进针。

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

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

早产儿胎龄越小,以上反射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整。

在新生儿期,克氏征、巴氏征均可呈阳性反应,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则不稳定,偶可出现踝阵挛。

(7)体温调节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早产儿尤甚;产热依靠棕色脂肪,早产儿棕色脂肪少,常出现低体温。

(8)能量和体液代谢
新生儿基础热能消耗为(50kcal/kg),每日共需热量为100~120kcal/g。

足月儿每日钠需要量1~2mmol/kg,<32周早产儿约需3~4mmol/kg;新生儿生后10天内不需要补充钾,以后每日需钾量1~2mmol/kg。

早产儿常有低钙血症。

(9)免疫系统
新生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够成熟,IgG 能通过胎盘,但早产儿体内含量低。

IgA、
IgM 不能通过胎盘,特别是分泌性IgA缺乏,使新生儿易患感染性疾病。

(10)常见的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
①生理性黄疸。

②乳腺肿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