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上海市金山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诊断评估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12分)1.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3.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中秋佳节,在北京读大学的小华看到皓月当空,不由想到了远在上海的爸爸妈妈,思念亲人的心情油然而生,不由吟起了《水调歌头》中的“,”,表达他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6-12题(23分)【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丙】范滂①字孟博,汝南人也。

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

时冀州饥荒,盗贼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③,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斥逐,不与共朝。

显荐异节,抽拔幽陋④。

【注释】①范滂:东汉时期大臣、名士。

②厉:同“砺”,磨砺。

③功曹:古代官职,官名。

④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指表彰推荐品德高尚之人,提拔出身微贱、不为人知却很有才能的人。

6.【甲】诗中的“君”是指;【乙】文中的“予”就是本文作者。

(2分)7.【乙】文的“巴陵郡”是滕子京被贬之地,【甲】诗作者被贬之地是。

浙江省杭州城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教师版)

浙江省杭州城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教师版)

浙江省杭州城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班级公众号准备打造“水之思”诗歌专栏,文文邀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25分)1.(2023九上·杭州期中)阅读专栏介绍语,完成下面两题。

老子曰:“上善若水。

”雨水自由,自天空倾泻而下,我们要如雨水,让青春在广mào ▲ 的天地中肆意挥洒;溪水迸溅,即使山拦石阻,也会勇敢跃过,我们要如溪水,面对艰难困è▲ ,无所畏惧;江水浩荡,迅疾.汹yǒng ▲ ,我们要如江水,一路高歌,奔腾向前。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广mào ②困è汹yǒng③(2)下面是“疾”字意义的演变图,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例子(填选项)。

A. 奋笔疾.书B. 痛心疾.手C.积劳成疾.D.疾.恶如仇【答案】(1)袤;厄;涌(2)B|D|A【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词义理解【解析】【分析】(1)广袤guǎng mào:土地的长和宽。

广阔;宽广。

困厄kùn è:指困苦危难,或(处境)艰难窘迫。

汹涌xiōng yǒng:水势很大,猛烈地向上涌。

(2)A.奋笔疾书,指快速地挥笔书写。

疾,快速的。

B.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疾,痛。

C.积劳成疾,因为长期劳累而得了病。

疾,疾病。

D.疾恶如仇,指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

疾,憎恨。

故答案为:(1)袤;厄;涌(2)B;D;A【点评】(1)本道题考查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的能力。

在具体的句子中,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字形。

(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

含义包括本义、引申义、语境义,答题要联系语境,分析归纳含义即可。

2.(2023九上·杭州期中)“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矗立起我们的精神大厦是我们的“源头活水”。

爱恨情仇、建功立业、修身养性,像毕淑敏一样,古代文人们也在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小屋里,刘禹锡盛放着“①,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因老友四散,恍如隔世的心酸;王湾盛放着③,④(《次北固山下》)的思乡情。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联考卷含答案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联考卷含答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阶段练习试卷(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13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2.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4.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照耀下的水波及月影静态之美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文,完成5-10题(22分)【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丙】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②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阳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③。

(选自宋朱弁《曲洧田闻》)【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②海外诗:指苏东坡被贬海南所作的诗。

③气索:气短,指没面子。

5.【甲】【乙】两文作者都是(朝代)大文豪,均因其散文成就而位列“”。

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三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三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三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拮据.jù阴晦.huì恣睢.suī制.之不理zhìB.空旷.kuàng 罔.然wǎng 灌溉.gài 孜.孜不倦zhīC.端详.xiáng 阔绰.chuò鲁钝.dùn 走投.无路tóuD.豢.养juàn 墨.守mò儒.夫nuò前仆.后继pū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燃情赛场,青春飞扬;亚运之城,志愿同行。

亚运会,一场全国的盛事,每位志愿者都鲜为人知,如同一丛丛火苗,在这的氛围中,燃起了服务亚运的星星之火。

A.司空见惯虽然但热烈B.家喻户晓不仅还热情C.司空见惯不仅还热情D.家喻户晓虽然但热烈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只要一个人内心充盈,便无须向外索取。

精神世界....的丰富要靠独处来修炼。

独处不是与世隔绝,而是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自己。

独处的时光,藏着你未..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在可支配的时间里,不断靠近理想来发光的样子。

A.“开阔”“理想”都是形容词,“内心充盈”“精神世界”都是偏正短语。

B.“独处的时光,藏着你未来发光的样子。

”这句中,“独处”是主语。

C.“独处不是与世隔绝,而是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空间。

”是并列关系复句。

D.选段中的画线句子是一个病句,应该把“只要”改成“只有”。

二、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分别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和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B.《格列佛游记》商人格列佛随“冒险号”出海时,所乘的船遭贼船劫持,他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船救起。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四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四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四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分外/分数汲取/吸收B.折腰/折扣喉咙/诸侯C.冠冕/冠军娉婷/聘任D.五行/行当飘逸/邮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妖娆心无旁鹜端详鸠占雀巢B.嘻闹矫揉造做斡旋前仆后继C.亵渎自惭形秽阴晦走头无路D.恣睢形销骨立惊骇不言而喻3.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底蕴深厚的文章,要从中断章取义,反复品析。

B.在学校元旦文艺汇演中,合唱队的同学们歇斯底里演唱,获得台下阵阵掌声。

C.人要学会负责,像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反而是害了他。

D.振兴乡村,让乡亲们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这是乡村干部们孜孜不倦的梦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广州打造“零换乘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将构建区域1小时生活圈。

B.为了防山风沙不进入封闭区,神舟十六号的每一层平台都加装了密封设备。

C.一个人如果要开创属于自己的光明前途,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

D.2023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提升了科学考察任务。

5.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ㅤ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易经》开篇中的一句话,讲的是天道刚健,周而复始,永无止息,启示人们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ㅤㅤ自强不息,首先强调的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学行不厌,诲人不倦”“_______”,成为坚忍刚毅、奋斗不止精神的典范。

ㅤㅤ图强求变、创新超越也是自强不息精神应有之义,“刚健笃实,辉光日新”“_______”,这些箴言都体现出古人对创新的追求,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个发明创造、一次次革故鼎新,则是自强不息精神在创新实践中给出的累累硕果。

ㅤㅤ自强不息的精神还表现为无私忘我的人生境界。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骈文脍炙人口B. 风骚哀鸿遍野C. 炽热风雪载途D. 颠簸呕心沥血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稗官野史B. 风声鹤唳C. 沧海一粟D. 痛心疾首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B.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C.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D.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应该珍视友谊,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B. 我们应该珍视友谊,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C. 我们应该珍视友谊,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D. 我们应该珍视友谊,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B.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C.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D.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B.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C.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D.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B.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C.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D.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B.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C.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D.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4—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在这两个月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起欣赏了毛泽东主席笔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北国风光.感受了诗人艾青用斯哑的喉咙对土地(祖国)的歌唱,收获了梁启超“敬业与乐业”精神对我们心无旁骛.地做好学问的启发,在熟读《醉翁亭记》的同时,也看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生活剪影。

(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妖娆.______ 旁骛.______(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B.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C.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顾颉刚《怀疑与学问》)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参观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B.加强劳动教育要深刻理解劳动与教育的关系,避免坐在教室里讲劳动的现象不再出现。

C.在投身社会建设大潮过程中,青年一代永远少不了家国情怀这种永不磨灭的青春底色和底气。

D.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让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正“跳回农门”,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4.古诗文默写。

九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九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恍然大悟B. 惊涛骇浪C. 碧波荡漾D. 气喘吁吁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的书法作品曾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C.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

D. 为了完成作业,我熬夜奋战,导致第二天上课时精神恍惚。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这篇文章的观点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B. 那个家伙满嘴跑火车,说的话谁都不信。

C.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D.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一拖再拖,结果耽误了大事。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句是()A. 漫步在校园里,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B. 那位老人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C.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向前。

D.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犹如一幅画卷。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你今天去哪儿啊?”他问。

B.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了。

C. 小明喜欢踢足球、打篮球、下棋等。

D. 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也要关注身边的小事。

6. 下列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是()()。

7.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

8.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10. 下列句子中,属于陈述句的是()()。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0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2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①(bèi)▲烧②(qiè) ▲意③分道扬▲(biāo) ④玲珑(tī) ▲透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甜静。

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浅吟低唱,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或优雅别至,或玲珑飘逸。

乘一叶扁舟撑一支篙,穿行于青山绿水,两岸是历经风3、默写(10分)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②▲,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③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

(《蒹葭》)④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⑤) ▲_,君子好逑。

(《关雎》)⑥▲,▲,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名著阅读(5分)(1).离开飞岛后格列佛到了“拉格多”,在那里他到了数学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奇特。

请简答。

(3分)▲(2)《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2分)▲5、阅读下面文字,答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苏州城里人利用各种节假日自己驾车涌入周边,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

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十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

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

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43分)6、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7分)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本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3分)(2)自选角度,赏析三四句。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二)(12分)【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

其九月,会稽守通①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皆慑伏,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

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项籍。

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

④睨斜眼看。

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4分)①吴广素.爱人▲②比.至陈▲③使公及桓楚将.▲④桓楚亡.在泽▲8.下列句子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A.令辱之 B.皆下之 C.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D.独籍知之耳9.翻译句子。

(4分)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10.从上述两个语段,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阅读钱科峰的《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一文,完成11-13题。

(8分)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钱科峰①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

红烛佳人,西窗伴读,古人这种读书意境曾经是许多读书人的美好向往。

然而时过境迁,佳丽多在夜总会,窗前多是游人。

在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一个ipad 玩一宿,一个手机捧半天,就是缺失了捧书夜读这档事,家里可以没有书,却不能没有wifi,读书者几何?我们已可想而知。

②一天工作八小时,睡觉除去八小时,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大家都在干什么?在这个相对浮躁的时代,写书的都在搞穿越搞戏说搞低俗围着重口味打转,读书的哪能聚精会神一门心思看名著读经典?职场要拼杀,社交要应酬,友情要联络,身心要娱乐,读书,有时即便有那个心,也未必有那份闲情。

于是,图书大多成了家居装修时点缀书柜的软包装。

③中国是个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图书总量世界第一,然而与成反比的是中国读者群却不是世界第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64本,俄罗斯人均每年读55本,日本人均每年读40本,就连忙着整容做泡菜的韩国人每年也要读书7本,而中国人均每年看书是0.7本。

值得关注的是,三年前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平均看书是4.5本,由此可见,中国人不仅读书少,而且变得越来越不爱读书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④文化大国居然读者寥寥,这事儿说出去确实有伤面子,于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有识之士和官方组织坐不住了,意欲立法强制人们读书,不读书就是违法,违法就要处罚。

这不,新华有报道称,我国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XX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

依法读书,守法读书,霸王硬上弓,此情形说出去照样不光彩,老外那是自愿读书热爱读书,咱却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这读书读得也太无奈了些。

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一首劝学诗,既然大伙儿黑发不知勤学早,那么依靠点法律手段促进社会读书热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然而我总觉得立法读书看上去很美,做起会很囧,试想,依法读书如何实施?读书多少如何计量?光买书不看书又如何鉴别?图书借而不阅又如何界定?真读与假读如何评判?一字一句看到脑子里的东西还真不好依法查处,硬制度要个软着陆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由此看,为阅读立法实在是不靠谱。

⑥阅读是对知识的渴求,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阅读好比谈恋爱,没感觉、不喜欢的总是很难通过外力捆绑到一起的,即便通过法规硬性捆绑,读者与作者都不会有幸福感。

⑦读书本是风雅事,如今却弄得像霸王硬上弓,这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

还是明代的于谦说得好书卷多情似古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要阅读更要悦读,只有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对书的热爱与嗜好,这书才能读到心里记在脑里,否则,徒增一种形式主义而已。

因此,读书之事可引导可激励而不可霸王硬上弓,有关部门肯花这番心思去立法,倒不如出台政策把书价降下,把更多的图书馆和便利借书点建起,通过各种方式让读书益智养心的氛围浓起。

风雅之事文雅办,岂不更好更有效?!(摘自20XX年9月《杂文报》有删改)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2文章开头写古人与现代的不同表现有何作用?(3分)▲1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

(16分)慢李娟①在苏州的山塘街,我遇见一位卖茉莉花的老婆婆。

她坐在街角的小木凳上,身旁放着小竹篮,竹篮里盛满洁白的茉莉花。

她低着花白的头,苍老干枯的手指,轻轻捻起那些小茉莉。

雪白的茉莉,淡然、羞涩、洁净,如待字闺中的少女。

她将一根细铁丝从花瓣中穿过,不一会,一串茉莉花就穿好了。

她缓慢的举止,满头的银发,慈祥的模样,那么像我的祖母。

我蹲在她身旁静静看着,茉莉如一群白衣的小姑娘排着队,牵手站在一起,我买了几串茉莉花,戴在手腕上,清芬袅袅,有暗香盈袖。

②慢,原来这样娴雅和静好。

③慢,是在苏州留园里听苏州评弹。

小桥流水,水榭亭台,也只有在古老的姑苏,才滋生出人世间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

吴侬软语,那么柔软、湿润、惆怅,无尽的缠绵,浓郁的化不开的情思,细听原来是一曲《梁祝》。

台上一袭长衫的翩翩男子,是从周瘦鹃笔下走出来的吗?穿桃红色旗袍的女子,仿佛一朵嫣然的蔷薇,她唱着:“同窗共读三长载,你和我促膝并肩两情深似海,你我在人间不能成婚配,身化彩蝶花丛翩翩双飞,天长地久不分开……”④此时,光阴也是慢的,慢到要用一个下午,品味古老爱情的百转千回,柔情万种,内心无比的柔软伤感。

一对恋人,情投意合,生死相许。

她活了那么多年,原来只为了和他相遇。

⑤“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台下的人早已听得泪水涟涟。

⑥遥远时代的爱情,是光阴酿成的一坛美酒,芬芳醇厚,意味悠长。

⑦老师说,所谓大家的文字,他的心就是一把紫砂壶,不论怎样平凡的琐事,装在这个紫砂壶里,倒出来的“茶”都是有香味的。

是啊,好文字当然是有香味的。

⑧读王世襄先生的《京华忆往》,他是京城第一大杂家。

有人曾说,中国一个世纪可以出一个钱钟书,可是几个世纪也难出一个王世襄。

他不仅写明式家具,器物文玩,也写百灵鸟的鸣叫,蝈蝈的歌唱,铜炉的妙趣,处处以小见大,童心盎然,妙趣横生。

⑨他年轻时曾就读燕京大学,一日,邓文如先生正在课堂讲《中国通史》,他怀中的蝈蝈忽然开始唱歌,邓先生训斥道:“你给我出去!是听我讲课,还是听你的蝈蝈叫?”众人哗然。

人常说,玩物丧志,可是他却是“玩物成家”。

他还说:“一个人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做好吗?”⑩闲了,慢慢品味他的文章,恬静美好,一派天趣。

世间万物在他的笔下,皆具性情和灵性,那是闲情逸致,淡定从容,也是生之趣味。

人世细小的喜悦和乐趣,都在他的文字里。

我随着他一支妙笔,回到纯真嬉戏的童年,重回到故园,回到生命的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