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考核标准[1].

合集下载

单位行政规章制度考核表

单位行政规章制度考核表

单位行政规章制度考核表一、总则为了全面推进单位行政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单位行政管理行为,加强行政监督,保障行政公正和效率,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考核表,对单位行政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二、考核内容1.单位行政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单位行政规章制度的依法性和合规性3.单位行政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与效果4.单位行政规章制度的公开透明程度三、考核指标1.单位行政规章制度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是否满足实际需要2.单位行政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3.单位行政规章制度在实际执行中是否被严格执行和落实4.单位行政规章制度是否能够便利被社会公众获知四、考核方法1.文件审查:以单位行政规章制度文件为依据,对单位行政规章制度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

2.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单位行政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3.问卷调查:向单位内部员工和外部相关人员发放问卷,了解对单位行政规章制度的看法和建议。

4.专家评审:邀请相关专家对单位行政规章制度进行评审,提出专业建议。

五、考核流程1.确定考核组成员,并确定考核时间和地点2.准备好相关资料和工具,进行文件审查3.组织实地调查,了解执行情况和效果4.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5.邀请专家进行评审,提出专业意见6.整合各项评估结果,形成考核报告7.召开汇报会议,公布考核结果,提出改进意见8.制定改进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9.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六、考核结果处理1.优秀单位:对综合评价得分位于前列的单位,给予表扬,并奖励相应奖金或荣誉称号。

2.合格单位:对综合评价得分一般的单位,给予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予以考核奖金或奖励。

3.警示单位:对综合评价得分偏低的单位,给予警示,并指出问题所在,提出整改要求,予以考核罚款或警告。

4.不合格单位:对综合评价得分极低的单位,给予批评,要求限期整改,并予以降级或撤销相应职位。

七、考核报告考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单位基本情况、考核目标、考核方法、考核结果、问题分析、改进建议、奖惩措施等内容。

综合类企业信用评级内容及标准

综合类企业信用评级内容及标准

综合类企业信用评级内容及标准企业概况企业名称、建立时间、座落地址、经济性质、隶属关系、法人代表、工商登记证、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总资产、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净值、设备装备水平、生产能力、经营范围、销售收入总额、利润及税金、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现有职工人数以及职工队伍素质等情况。

本项不计分值。

一、企业素质主要考核三类,17项指标,共10分。

一、人员素质主要考核11项指标标准分3.3分1、领导素质主要考核六项指标,共2分。

(1)年龄结构:标准分0.2分分别按人年龄档次评价领导班子年轻化要求。

评分标准:标准年龄档次40岁以下(含40岁),低于标准年龄档次评满分;40岁(不含40岁)-50岁按80%(0.16分)评分;50岁以上按70%(0.14分)评分。

注:评分计算公式,按年龄档次及人数比例评分。

(2)文化程度:标准分0.3分分别按人文化程度学历评价领导班子文化水平知识化要求。

评分标准:标准学历本科以上,达到本科以上学历评满分;大专学历按80%(0.24分)评分;中专(高中)学历按70%(0.21分)评分;其他按60%(0.18分)评分。

注:计算公式,按文化程度学历及人数比例评分。

(3)技术职称:标准分0.3分分别按人专业技术职称专业水平评价领导班子专业化要求。

评分标准:标准专业技术职称高级,达到高级职称评满分;中级按80%(0.24分)评分;初级按60%(0.18)分评分。

注:计算公式,按技术职称等级人数及比例评分。

(4)专业年限标准分0.3分分别按专业年限评价领导班子专业水平。

评分标准:标准专业年限20年,达到专业年限标准评满分;10-20年(不含20年)按80%(0.24分)评分;5-10年(不含10年)按70%(0.21分)评分;5年以下,按60%(0.18分)评分。

注:计算公式,按专业年限及人数比例评分。

(5)本职年限标准分0.2分分别按本职年限评价领导班子工作业绩。

规章制度完成情况考核表

规章制度完成情况考核表

规章制度完成情况考核表一、前言规章制度是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组织稳定运行的保障。

本考核表旨在对规章制度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执行力。

二、考核范围1. 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 规章制度内容的完整性和针对性;3. 规章制度执行情况;4. 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落实情况;5. 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考核标准1. 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是否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是否征求了相关人员的意见;2. 规章制度内容是否包括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是否覆盖了各个职能部门;3. 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是否能够有效指导员工的日常工作,是否存在执行偏差;4. 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落实,是否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向员工传达规章制度,并进行考核和监督;5. 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否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及时改进,是否存在不完善之处。

四、考核内容1. 规章制度制定过程(1)规章制度的制定流程是否完整,包括制定、审批、公布等环节;(2)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与组织的实际情况相符;(3)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否向相关部门和员工征求了意见,是否形成共识。

2. 规章制度内容(1)规章制度是否全面,是否包括了组织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2)规章制度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能够有效指导员工的日常工作;(3)规章制度是否与相关法律法规相符,是否能为组织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3. 规章制度执行情况(1)规章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是否能有效指导员工的工作;(2)是否存在执行偏差,是否存在规章制度实施困难的情况。

4. 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落实(1)规章制度是否向员工进行宣传,是否员工了解规章制度的内容;(2)规章制度的培训情况,是否有相关部门进行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3)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是否需要加强宣传。

5. 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现有规章制度是否存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2)如何解决规章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是否需要制定改进措施;(3)规章制度的改进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能够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

制度建设考核标准

制度建设考核标准

制度建设考核标准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制度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制度的制定和公布上,还要有相应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探讨制度建设的考核标准,以期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意见。

一、制度的完善程度制度的完善程度是企业制度建设的一个核心指标。

制度完善程度的高低是一个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内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制度建设考核标准中,制度的完善程度应该是首要考虑的指标。

那么,制度的完善程度应该如何进行考核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1.制度体系的健全性:企业的制度体系包括哪些方面?制定的制度是否涵盖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制度之间是否互相配合、衔接?2.制度的实施性:制度是否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是否存在强制性措施保障制度的落实?制度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3.制度的更新周期: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制度内容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因此,制度的更新周期也是企业制度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制度的执行效果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难道仅仅是执行制度就够了吗?显然不是,制度的实施效果也是一个极为关键的考核指标。

制度执行效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执行的得力程度:制度执行的得力程度与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监督以及员工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等相关。

高标准的得力程度能够提高企业的执行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2.制度执行的落实情况:落实制度的难度取决于制度执行程序的严密性。

能否及时效率地落实制度检验着企业的管理水平。

3.制度执行的评价:制度执行评价是追踪制度实施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考核方式对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制度建设。

三、制度的改善方案随着企业的发展,制度的建设也应不断完善。

在制度建设考核指标中,必须考虑制度改善方案是否合理和操作性是否强。

制度的改善方案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明确改善目的和范围:企业应当明确制度建设改善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乡镇(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1]

乡镇(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1]

乡镇(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征求意见稿)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镇(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建设的意见》(新党办发〔2013〕4号)及自治区加强乡镇(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建设规范(试行)》(新社综办〔2013〕27号)要求,制定本考核标准。

一、组织建设(5分)(一)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综治委主任(0.5分)。

(二)明确综治办机构设置,配备综治办主任(1分)1、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中,明确设置综治办(0.5分)。

2、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任综治办主任(0.5分)。

(三)综治工作中心主任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书记担任(0.5分)。

(四)配备综治工作中心专兼职副主任(1分)。

1、综治工作中心设1-2名专职副主任,其中:乡镇(街道)综治办主任担任综治工作中心专职副主任(0.5分)。

2、乡镇(街道)武装部长、统战干事、派出所长、司法所长兼任综治工作中心副主任(0.5分)。

(五)综治工作中心专兼职工作人员配备(2分)。

自治区为南疆四地州和伊犁州所属三个县市的414个乡镇新增的综合治理岗位行政编制做到专项专用,并按要求足额配备到位。

其中:实行“4211”工作机制的重点乡镇综合治理岗位不少于5名工作人员,其余乡镇不少于3名工作人员;其他地(州、市)和伊犁州所属其他县市,为每个乡镇(街道)配备2至5名专兼职综治干部,其中:至少配备1名专职综治干部。

二、资源整合(5分)(一)乡镇(街道)维稳资源和力量有效整合,明确综治工作中心的基本组成部门和协作配合部门,通过实行集中办公、召开联席会议和建立“六联”工作机制,围绕综治维稳综合性工作任务,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2分)。

(二)综治工作中心建立接待受理工作窗口,综治、公安、武装、统战、民宗、法庭、信访、司法等部门安排人员在工作窗口轮流办公、值班,综治工作中心领导在工作窗口带班(2分)。

制度建设考核标准之一

制度建设考核标准之一

制度建设考核标准之一制度建设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机构有效运转、公正合规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探讨制度建设考核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合理的标准。

一、制度建设考核标准的重要性制度建设考核标准是对制度建设过程的质量和结果进行评估的依据。

它具有以下重要性:1. 促进制度健康发展:制度建设考核标准可以帮助机构和组织根据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促进制度的持续改进和健康发展。

2. 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制度建设考核标准,可以规范机构内部的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制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执行,增加组织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增强组织竞争力:具备健全制度的机构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制度建设考核标准可以促使机构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进而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并为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制定合理的制度建设考核标准的原则在制定制度建设考核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科学性:1. 目标导向原则:考核标准应与机构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相契合,确保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符合机构的具体要求。

2. 全面性原则:考核标准应涵盖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流程设计、权限配置、风险控制等,全面评估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3. 可量化原则:考核标准应具备可量化的指标和评价体系,便于进行量化评估和比较,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4. 动态性原则:制定的考核标准应具备动态调整的特点,随着制度建设的演变和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正和完善考核标准。

5. 参与性原则:考核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增加考核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三、制度建设考核标准的具体内容制度建设考核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 制度的设计与完善程度:考核制度的合理性、适用性、可操作性,评估制度在满足组织需求方面的能力。

2. 制度的执行与落地效果:评估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执行情况,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规章制度考核标准

规章制度考核标准

规章制度考核标准规章制度考核标准篇一:制度建设考核标准[1]制度建设考核标准(征求意见稿)为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现有管理流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两张皮”现象,特制订以下考核标准:一、制度建设的使用范围和考核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管理制度建设的考核主管部门、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公司各部门。

二、制度建设考核管理部门企业管理部负责集团公司管理制度的组织、建立健全工作,各公司综合办负责本公司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检查落实。

三、制度建设考核方式:1、制度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和考核: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工作流程、监督落实、节点完成情况等;2、制度建设考核按百分制计算,每个月100分。

总评分与公司级考核的管理制度建设挂钩。

单项分扣至本项分扣完为止。

四、制度建设考核标准:1、制度和体系建设(满分30分)A、考核内容:①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②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能及时整改;③会议落实情况B、考核标准:①集团各项管理制度未及时贯彻、执行的,-1分/次;未根据集团要求或工作需要建立相关制度的,-1分/次;②检查或内审中发现的问题未及时整改的-2分/次;整改不到位的-1分/次;③未按体系要求建立健全相关文件或记录的-1分/次;④各公司管理类文件或制度建立后更新后未及时备案的-1分/次;现场使用的文件或记录与备案不一致的-1分/次;⑤集团公司会议纪要或各公司班子会议纪要中的内容要跟踪落实,一项未落实-1分/次;2、工作流程(满分30分)A、考核内容:①建立健全符合实际需要的部门职责、业务操作规范或工作流程;B、考核标准:①未及时建立、健全部门职责、工作流程或业务操作规范的-1分/次;②未按工作流程或业务操作规范作业的-1分/次;③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未及时更新部门职责、作业规范或工作流程的-1分/次;3、监督落实(满分20分)A、考核内容:①建立、健全监、督落实机制;②监督落实工作及时、到位;B、考核标准:①未建立适合本公司监督落实机制或纠正/预防措施工作流程的,-2分/次;②无纠正/预防措施记录的-1分/次;③未按计划、安排或规章制度完成工作而得不到有效处理的,-1分/次;4、节点完成情况(满分20分)A、考核内容:①建立节点完成跟踪机制;②形成进度记录;B、考核标准:①未将系统性较强或有连续性的工作制定节点跟踪表的-2分/次;节点跟踪表填写不完全的-1分/次;②未按节点完成但没做出处理的-1分/次;五、制度建设考核标准由企业管理部负责解释。

单位行政规章制度考核细则

单位行政规章制度考核细则

单位行政规章制度考核细则
《单位行政规章制度考核细则》
一、考核依据
单位行政规章制度考核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二、考核内容
1. 规章制度的合规性:考核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合乎单位实际情况。

2. 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考核规章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违规现象。

3. 规章制度的效果:考核规章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三、考核方式
单位行政规章制度考核可以采取定期检查、专项抽查、科学评估等方式进行,考核结果由专门组织或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定。

四、考核标准
1. 合规标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单位实际情况设定合规标准。

2. 执行标准:根据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设定执行标准。

3. 效果标准:根据规章制度的预期目标设定效果标准。

五、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根据合规性、执行情况、效果进行综合评定,分为合
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等级,并据此进行奖惩措施。

六、考核意义
通过单位行政规章制度考核,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规章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规章制度的合规性和执行效果,从而更好地保障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建设考核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为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现有管理流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两张皮”现象,特制订以下考核标准:
一、制度建设的使用范围和考核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管理制度建设的考核主管部门、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公司各部门。

二、制度建设考核管理部门企业管理部负责集团公司管理制度的组织、建立健全工作,各公司综合办负责本公司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检查落实。

三、制度建设考核方式:
1、制度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和考核: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工作流程、监督落实、节点完成情况等;
2、制度建设考核按百分制计算,每个月100 分。

总评分与公司级考核的管理制度建设挂钩。

单项分扣至本项分扣完为止。

四、制度建设考核标准:
1、制度和体系建设(满分30 分)
A、考核内容:
①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②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能及时整改;
③会议落实情况
B、考核标准:
①集团各项管理制度未及时贯彻、执行的,-1 分/ 次;未根据集团要求或工作需要建立相关制度的,-1 分/ 次;
②检查或内审中发现的问题未及时整改的-2 分/ 次;整改不到位的-1 分/ 次;
③未按体系要求建立健全相关文件或记录的-1 分/ 次;
④各公司管理类文件或制度建立后更新后未及时备案的-1 分/ 次;现场使用的文件或记录与备案不一致的-1 分/ 次;
⑤集团公司会议纪要或各公司班子会议纪要中的内容要跟踪落实一项未落实-1 分/ 次;
2、工作流程(满分30 分)
A 、考核内容:
①建立健全符合实际需要的部门职责、业务操作规范或工作流程;
B、考核标准:
①未及时建立、健全部门职责、工作流程或业务操作规范的-1 分/ 次;
②未按工作流程或业务操作规范作业的-1 分/ 次;
③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未及时更新部门职责、作业规范或工作流程的-1 分/ 次;
3、监督落实(满分20 分)
A 、考核内容:
①建立、健全监、督落实机制;
②监督落实工作及时、到位;
B、考核标准:
①未建立适合本公司监督落实机制或纠正/ 预防措施工作流程的,-2 分/ 次;
②无纠正/ 预防措施记录的-1 分/ 次;
③未按计划、安排或规章制度完成工作而得不到有效处理的,-1
分/ 次;
4、节点完成情况(满分20 分)
A 、考核内容:
①建立节点完成跟踪机制;
②形成进度记录;
B、考核标准:
①未将系统性较强或有连续性的工作制定节点跟踪表的-2 分/ 次;节
点跟踪表填写不完全的-1 分/ 次;
②未按节点完成但没做出处理的-1 分/ 次;
五、制度建设考核标准由企业管理部负责解释。

2012年1 月1 日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