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经》的“为人处世”之道
孟圆辉早晚功课经读后感

孟圆辉早晚功课经读后感《孟圆辉早晚功课经》是清代的一本养生书,现在看来它并非养生专著,而且有着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然而当我细细品味后,才发觉它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深刻的思想,从中体会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获益匪浅!这本书是为“大善知识”,也就是禅宗里所说的得道高僧写的。
这位得道高僧为了劝导学佛之人修行、戒恶扬善,便将其毕生参悟出来的精华编成了这部书,也称为“公案集”。
由于是口传心授,这些故事经过长期积累已经相当丰富。
加上年代久远,每则故事都很精辟、耐人寻味。
读完此书,受益良多。
《孟圆辉早晚功课经》又名《老老恒言》或者叫《增广贤文》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告诫人们不能自暴自弃、也不可妄自菲薄;2、提倡修身养性,锻炼心智;3、讲到做人要“存天理灭人欲”。
如何认识“存天理灭人欲”呢?佛法曰:我们的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和各种关系,无论表面怎样光鲜亮丽,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它既定的命运——即消亡,犹如日出日落般平常普通。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虽然天地也有这么残酷的一面,但其实更根源的原因还是在人类自己。
人的贪婪、虚荣、嫉妒等等这些负面情绪让他蒙蔽了双眼。
没有正确的观念引导他向好的方面发展,反倒朝坏的方面走去,结果必然是自取灭亡!有句话叫:“顺风好扬帆”,逆风行舟难度大啊!只有勇往直前,敢于拼搏,才能达到目标!这正像是船在海洋中航行需要方向盘掌舵,车辆在马路上奔跑需要刹车装置!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月亮总在那儿悬挂,就算再强的敌人也无法阻挡时间流逝。
纵使你有再多钱财、武器装备、先进科技,时间总是胜利的关键,历史是唯一的见证者!2、提倡修身养性,锻炼心智。
读过此书后,给我感触颇深的是“山谷见大”。
古人云:山谷见大。
指的是在荒凉偏僻的环境中居住久了,视野和见闻都变宽阔。
可见选择好的环境和养成博大的胸怀对人有多么重要。
平常遇到任何困惑烦恼,当别人把难题解开后,我的疑问也随之烟消云散。
可当自己真的面临抉择的时候却不知该如何决断,头脑总是空白一片。
国学经典解读:方圆之道有奥妙(3)

国学经典解读:方圆之道有奥妙(3)“内方外圆”的圆通境界“方圆之道”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妙方,也是一种“内方外圆”的圆通境界。
我们在之前的“心善渊”中讲到过做人应该如水。
水无常形,水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差异性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客观环境。
如水在杯里即为杯形,在盘中即为盘形,在葫芦里即为葫芦形,等等。
中国古代铜钱是内方外圆,古代建筑的基石也多是内方外圆,这是中国人对为人处世人生艺术的形象说明。
中国人信奉“做事要方,做人要圆”的人生哲学。
“方”是做人要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不为权势和金钱所左右。
但是,它不是呆板、教条、认死理,而是以不变应万变,“方”外有“圆”;“圆”是做人要圆通老成,要认清时务,讲究技巧,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但是,它不是奸猾世故,八面玲珑,而是以万变应不变,“圆”中有“方”。
“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事的锦囊。
如果只“方”不“圆”,或者只“圆”不“方”,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一事无成。
放眼古今,某些正直诚实的人所以命途多舛,从处世之道上就是只“方”不“圆”所致;但唐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清代富可敌国的和珅,虽然奸猾世故,八面玲珑,作威作福,风光一时,但是最终还是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因为他们的做人之道是只“圆”不“方”。
所以,只有善于把“方”与“圆”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方圆有致的圆通境界,才是人生成功的真谛。
深谙“方圆之道”的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完美结合的人。
他们在面临危机和身处逆境时,皆能做到临危不惧,在危难中,采取藏巧于拙,全身而退,较之那种有勇无谋的无谓牺牲要高明得多。
刘备是一位精通“方圆之道”的高手。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刘备落难时曾投靠曹操,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
为防曹操谋害自己,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他对自己的注视。
曹操诡计多端,有一天请刘备进府饮酒,议论谁是当世英雄。
刘备认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张绣、张鲁等人是当世英雄,均被曹操一一否定。
做人做事的国学十二道道道经典

做人做事的国学十二道道道经典做人做事的国学十二道,道道经典2016-09-05文章导读: 国学经典的十二个做人之道,道道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关于为人处事的国学经典之道。
孔子——为人之道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
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
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此上就是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老子——处事之道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道者,万物之奥。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寡欲是养心第一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进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庄子——养性之道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
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
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
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
人生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孟子——君臣之道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
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
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
荀子——学习之道可概括为七个方面:一是蜕: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
二是虚:虚指的是学习态度。
虚者,虚心、谦虚也。
三是一:“一”是专一、专心致志的学习,“学之道,贵以专”。
四是静:“静”,指的是心要静,而摒弃一切杂念。
五是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六是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好学,“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
”七是友:荀子提出,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国学中的法则--外圆内方之道

国学中的法则--外圆内方之道“方圆之道”源于《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老子云:“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质的规定性,它的存在和变化都有一个许可的极限。
“方”、“廉”、“直”、“光”虽是好的品格,但也可能向“割”、“刿”、“肆”、“耀”等坏的方向转化。
所以,深明大道的圣人能够以“道”自律,对自身的品格进行调节,控制在“不割”、“不刿”、“不肆”、“不耀”的限度内,真正做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才是达到为人处世的最高圆通境界。
“方正”品格的极限是“有割”,品行方正虽好,但不能以过度“方正”而伤害他人,应随俗方圆;“廉洁”品格的极限是“有刿”,反对贪污腐化虽好,但也应避免刺痛他人,失去群众基础;“正直”品格的极限是“有肆”,行为正直虽好,但不可放肆,任意行事,应学会尊重他人;“光彩”的极限是“有耀”,处境光彩虽是好事,但不能以此炫耀自己,刺痛别人眼睛,使人无法亲近。
它们一旦超出了这个限度,突破了它的临界点,事物便丧失了原有的质而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一切矛盾都是相互包含、互相渗透,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和趋势。
“方圆之道”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妙方,它的基本含义是“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人活一辈子,无非是“做人”与“做事”两件事。
做事难,做人更难。
恰到好处地做好这两件事,需要极高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做事要“方”也要通情达理所谓“做事要方”,是说做事一定要遵循规则或规矩,切不可胡作非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求人做事既不能违法,也不能缺德,切不可逾越“法”与“德”雷池一步。
每一种社会职业都有自己的特定行规。
如“诚信”是商道的基本法则,遵之,一诺千金,为商必成功;违之,行欺诈,玩伎俩,失信于人,为商必失败。
“洁”是做官的基本原则,要求做官者不能以权谋私。
遵之,即是清官;违之,即是贪官。
“求是(追求真理)”是学者的基本要求,遵之,积薄成厚,必有成就;违之,沽名钓誉,必成笑柄,不为人齿。
道家的处世智慧之做人如水

道家的处世智慧之做人如水*导读: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一命题,是道家理想人格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
俄国着名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一命题,是道家理想人格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
俄国着名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日记中,十分称赞上善若水的人格,指出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道家对于水的品质之所以万般推崇,正是因为水对世间万物慈祥博爱,却默默地甘居低下而不卑;水能革故鼎新、荡涤尘污、且纯真自然;水能顺势而为、时刻点滴积蓄能量,川流不息。
做人无外乎处世、交友、行善。
能够多一些如水般的温柔纯净、海纳百川的包容大度、适应百态的历练豁达、万变不离其宗的从容淡定、以柔克刚的聪慧与灵活,那么就一定会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宽容的姿态,温柔的神态,构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际关系基础。
*处世水之道*懂得方圆之道行事顺势而为水无常形,水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差异而改变自己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如水在杯里即为杯形,在盘中即为盘形,在葫芦里即为葫芦形。
因此,圣人做事亦应像水那样,在不同的客观环境里,应做到随圆就方,达到方圆有致的人生境界。
这叫做方圆之道。
如果只有方而无圆,那就必然会处处碰壁,一事无成;只有圆而无方,成为圆滑的墙头草,也会一事无成。
这就是老子说的圣人方而不割的辩证法思想。
圣人虽方正无私,但能够与世推移,随俗方圆,做到融通而不圆滑,这是大方无隅的人生艺术。
中国古代内方外圆的铜钱,就是对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方圆之道的形象说明。
在人世上,中国人信奉做事要方,做人要圆的人生哲学。
方不是呆板,方中有圆,是以不变应万变;圆不是奸猾,圆中有方,是以万变应不变。
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事的锦囊。
所谓做事要方,是说做事要遵循规则或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求做事既不违法,也不缺德,决不可越法与德雷池一步。
如诚信是做人的基本法则,遵之,为商则必成功;违之,行欺诈,玩伎俩,失信于人,没有不失败的。
人生方圆之道

人生方圆之道圆是圆通,方是方正。
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此出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方圆”之说源于我国古代的钱币,一枚铜钱,外圆内方,朴实无华,但古代先贤却在这小小钱币中悟出许多的道理。
《道德经》:“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淮南子·主术训》:“智欲圆而行欲方”,既要中庸、圆滑,又不能失正气、骨气和品德,要在坚持原则情况下,保持独立的个性。
释义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
《论语》“仁者可谓方也矣”。
古代把“内外相应,言行相称”的人称做“方者”;而“圆”则具有圆滑世故、言虚行伪的意思。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主张“治事合乎至德”。
所谓“至德”就是“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智圆行方”被古人当做境界极高的人生道德和智慧。
洪应明《菜根谭》:“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曾国藩家书》:“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润,行得通也。
”黄炎培给儿子写道“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意思是做人应当方圆并用,该方则方该圆则圆。
史上有很多精通“方圆”之道而成就功业的。
如:诸葛亮、徐文远、曾国藩、勾践、乾隆二刘(刘统勋和刘纶)、同时期的刘墉、纪晓岚等,皆精此“变通”之道。
刘宗元因严正刚直,藐视贵族,直言抨击官场丑恶,显得锋芒毕露。
以至遭到种种报复和打压,最后流放南方,方才觉悟:“吾子之方其中也,其乏者,独外之圆者。
鬼谷子劝世良言:做人要圆,做事要方,层次越高的人越圆滑!

鬼谷子劝世良言:做人要圆,做事要方,层次越高的人越圆滑!中华鬼谷子智囊团 2018-02-25 02:23俗话说做人要圆滑,做人要圆,做事要方。
反之,做人如果太方,很容易得罪人。
做事如果太圆,则很难成功。
一我们先来个聪明人的故事,看他是如何用圆滑的手段为自己化解难题的。
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裴度,或许很多朋友不知道,但是你知道他是韩愈的大贵人就行了。
话说裴度在当地方官的时候。
有一天他正在招待宾客,这时候师爷忽然慌慌张张的跑过来,贴着裴度的耳边禀报说:“裴大人,出大事了。
您的符印被人偷了。
”古代当官都会有个印,有很多用途,比如发布文书等用途,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地方的工作证。
而且朝廷对这事管的很严,丢了印就可能会招来牢狱之灾。
这事换着是你,你紧张不?可是人家裴度听完却跟没事人似的,一切照旧,该吃吃,该喝喝,依然跟客人们侃大山。
师爷看着自己的老板心居然那么宽,也只好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结果没过多久,下人又禀报师爷,印找到了。
这就奇怪了,莫非这东西长腿,跑出去散心去了不成?师爷迷惑不解的问裴度。
裴度听后哈哈大笑说:“印哪会长腿,这事看似蹊跷,其实很简单。
肯定是有人趁我们不备,偷偷的把印拿出去私盖公章去了。
事情办完了,他们肯定会物归原主,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师爷说:“既然如此,大人为何不派人搜查,严惩不贷?”裴度说:“师爷,你有所不知,做人要圆融些,要宽容些。
如若我兴师动众,一来惊动朝廷对我不利,二来打草惊蛇,偷印者害怕被发现,定然会把印给毁掉,如此一来,这印恐怕就永远也找不回来了。
”师爷听完放才恍然大悟,原来老板故作镇定,都是装的,是为了麻痹别人。
所以平缓的解决了这件事。
二很多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
这样的事情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
比如有些人就不懂方圆之道,沉不住气,喜欢事事较真,做人不懂圆滑。
在一家公司里有个中层管理老高。
老高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喜欢较真。
有一次公司论到他值班,负责考勤工作。
结果他一大早就站公司门口抓迟到的。
“方圆”之间的智慧(好文推荐)

“方圆”之间的智慧(好文推荐)近期精彩推荐“气”决定您的寿命,一定要看!心中有禅,万般自在一曲禅乐《心经》让人空灵清净,万物皆空!把一切看淡,心就不累了!心态变了,人生就变在世间学会心不累的活法人有“方圆之道”以“方”为骨正气世间以“圆”为表灵活处事实为人生大智慧古时候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有了天圆地方之说。
而人立于天地之间,人道的玄机也就隐藏在这方圆之间。
老祖宗的做人智慧就藏在一枚铜钱中。
铜钱圆形,内部是一个方孔。
做人应当像铜钱一样,内方外圆。
清代乾隆年间的纪晓岚认为,做人要“处世圆滑,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其实这就是对“内方外圆”的解释。
方是规矩,是准则,是框架。
它规定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更规范。
没有方,世界便没有秩序,便失去约束。
圆是通融,是弧线,是润滑。
它要求人能适应,会变通,左右逢源也可偶一为之。
圆没有角,圆不伤人,当然也不易自伤。
没有圆,世界的负荷太重,便不能自理。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
宴席之上,魏王问文武百官:“你们说我是明君呢,还是昏君呢?”大多数官员都是趋炎附势之人,纷纷说:“大王当然是一代明君了。
”正当魏王飘飘然时,问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却说:“大王是昏君。
”魏王如被泼了一盆冷水,问:“为什么这样说?”任座回答说:“大王您获得了胜利,攻下了城池,没有按功劳分给您的弟弟,而是分给了您的儿子,可见您是昏君。
”魏王大怒,马上下令,将任座赶出去听候发落。
接着问下一位臣子。
这位大臣说:“大王是明君。
”魏王心中暗喜,忙问:“为什么这样说?”这位大臣说:“古人经常说,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大王是明君!”魏王听后,立刻把任座重新请回来赴宴。
大多数官员是“只圆不方”的人,没有原则,没有操守,属于世故小人;任座则是“只方不圆”的人,说话不看场合,让对方下不来台,这样的人难免受到挫折,甚至招来杀身之祸;那位大臣就是“内方外圆”的人了,既没有抵触对方,又帮别人化解了矛盾,让对方很受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圆经》的“为人处世”之道
话说魅力在真诚,执法有力在严惩。
花言巧语难代步,实干才能出财富。
能以良心管自己,做人做事皆可喜。
善于谋略善于想,重在发挥正能量。
官员成为服务员,民富国强梦可圆。
物物相生又相克,有所损失有所得。
严于律己以廉耻,山珍海味不经吃。
横行常常挡人路,笑语常常解人怒。
与人为善事易办,化敌为友亦伙伴。
众口难推在群里,一箭易折在孤立。
要达前程千万里,事应公平与合理。
追求完美要细心,谋求发展要创新。
经营感情客是亲,亲使天下人送金。
莫道平民无大智,人间奇绩农工制。
破解玄机在认识,解决问题在务实。
千秋功业立于理,历代相亲在有礼。
谋略不在于争夺,而是处事有尺度。
善于谋略似猛虎,巧取豪夺乃奸夫。
欲已成为正能量,振兴中华常梦想。
诚信贵如足亦金,奸妄贱如废纸巾。
人生成功之要诀,竭忠至诚不可缺。
实际行动胜美言,诚心招待胜美宴。
守信用者胜得金,言而无信自抽筋。
“亮装”可为介绍信,久信只有人守信。
自欺之人自觉难,使人不知乃万难。
说谎须有强记力,否则前后相对立。
实事必然有虚言,假象再假可还原。
人不诚实人摇头,或迟或早栽跟斗。
别说老实人吃亏,老实方得人心归。
不法经商乃自伤,诚信经商自飘香。
以信经商广招客,客不临门因宰客。
虚假若能盖真实,世界万物何以识。
人生要好得修身,精力要旺得养神。
处世要不陷魔阵,品要优良身要正。
身正不怕影子斜,品正不怕鬼作邪。
做人做事如有度,过河无桥有船渡。
仰不愧天天地宽,不欺暗室室可欢。
严于律己己不容,无法无天天不容。
女人是花要惜花,男人爱花别折花。
人要安全别独行,命要富贵别逆行。
浪漫生活应自控,无拘无束勿放纵。
开环畅饮须防醉,餐餐赴宴勿浪费。
肩挑重担宜轻放,豪情满怀别绝唱。
最高机密是不为,最高音响是天雷。
美在真纯纯自然,丑在虚假假果然。
日起日落影有斜,行为劳作心莫邪。
修心养性人自在,修身齐家家不败。
成人之美美名留,助人为乐乐悠悠。
造谣中伤人可耻,口角春风笑脱齿。
上网千万别着魔,着魔人受魔折磨。
贪花恋色色迷晴,金屋藏娇娇成精。
金述纸醉醉伤神,艰苦朴素素养身。
美女心美美到老,帅男花心心快老。
人无远虑多忧伤,身能常洁少生疮。
菜刀要利多过磨,身材要美少烦劳。
人类战争何其多,最大胜利胜自我。
待人处事能宽容,身在寒冬暖融融。
能把怨恨抛脑后,得福得贵有时候。
快乐痛苦在选择,自由自在守规则。
人生要想少辛酸,必须学会上心门。
遇事如若太计较,纵得龙床难睡觉。
欲跨生命之障碍,关键对己要善待。
每天淘汰你自己,你便自然了不起。
长江后浪推前浪,欲当先进学榜样。
做人贵有自知明,做官贵在为人民。
人之一生存正气,为土为木皆成器。
心有群众事可想,工无尺寸难成匠。
若有正确价值观,邪气难侵人五官。
皮球无气才被弃,人有志气方成器。
无依无靠不自弃,建功立业凭志气。
人丑家穷志不穷,不懈奋斗可成龙。
人不自贱贱可丢,人能自爱爱能求。
消费欲望望苍穹,精神成人人不穷。
痴心妄想想必空,埋头苦干干成功。
命运全由自己掌,是甜是苦两个样。
千难万险造英雄,千辛万苦脱贫穷。
持之以恒金可拾,善始善终水穿石。
志坚不愁事不成,秉公众志可成城。
志在四方大丈夫,怕路遥远乃懦夫。
命虽前定犹可改,听天由命不应该。
行有目标力不竭,人有信念坚如铁。
斧小连坎大树倒,遥远目标硅步到。
做人若是大丈夫,不因失败而屈服。
面对困苦能坚定,苦尽甜来可肯定。
人有希望浑身劲,虎狼当道亦奋进。
千难万难难无志,千辛万苦苦无智。
人有德才最漂亮,德才兼备常领奖。
有珠蛤蚌身价贵,无德人身空高贵。
厚德载物物增值,厚土植物物繁殖。
大行不德得羞辱,细行不修非美玉。
立身处世不道德,美名好誉别想得。
有德处处听民歌,无得处处碰干戈。
八字命运享高寿,无德无能难接受。
成事在理不在权,败事在德不在拳。
要子成才立德先,要肉喷香用油煎。
女子无才不是德,无德女人要不得。
男人无德讨饭吃,女人无德养汉子。
仁义道德拿得起,为人处世了不起。
有一德字照人间,处处空气皆新鲜。
国家以德可除奸,国人养德可神仙。
作者:郑春梅、王德怀。
地址:广东省翁源县翁城镇新华路梦圆经文化室提供。
邮编:5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