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诵读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诵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诵读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 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 之,星又次之。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水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揠苗助长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有何功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
居上我?”
宋·辛弃疾
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三年级上册《课外经典诵读背诵篇目》
勤学
偶成
秋词
宋·汪洙
宋·朱熹
唐·刘禹锡
学向勤中得,
少年易老学难成,
自古逢秋悲寂寥,
萤窗万卷书。
一寸光阴不可轻。
我言秋日胜春朝。
三冬今足用,
未觉池பைடு நூலகம்春草梦,
晴空一鹤排云上,

谁笑腹空虚。
阶前梧叶已秋声。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雨夜眠
读书
礼记(节选)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
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 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 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 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 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唐·白居易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
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含古诗)

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含古诗)

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含古诗)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晨读对韵》麻韵(ɑ)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ɡuān)花,白鹭(lù)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支五支花。

歌韵(e)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kē)。

桃枝对柳叶,放鹤(hè)对观鹅。

小夜曲,大风歌,潋滟(liàn yàn)对嵯峨(cuóé)。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遮。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支韵(-i)庭对院,井对池,落絮(xù)对游丝。

飞禽(qín)对走兽,骏(jùn)马对雄狮。

三国志,七步诗,错落对参差(cēn cī)。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侧身天地更(ɡènɡ)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

行对止,善对慈(cí),本性对天资(zī)。

粗心对大胆,益(yì)友对良师。

孙行(xínɡ)者,祖冲之,鲁迅对徐迟。

笔扫龙蛇字,胸藏(cán ɡ)锦(jǐn)绣词。

偏多热血(xuè)偏多骨,不悔真情不悔痴(chī)。

齐韵(i)河对海,涧(jiàn)对溪(xī),远近对高低。

奇珍对异(yì)宝,琥珀(hǔpò)对琉璃(liúli)。

桃灼灼(zhuó),柳依依(yī),龙眼对马蹄(tí)。

掬(jū)水月在手,拈(niān)花香满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zhuó)春泥。

来对往,密对稀(xī),来日对往昔(xī)。

眼明对手快,心旷(kuàn ɡ)对神怡(yí)。

千里马,五更鸡,暮蔼(mùɑǐ)对晨曦(chén xī)。

高谈惊左右,博(bó)学贯(ɡuàn)中西。

天上月悬(xuán)千古镜,池中星照一盘棋(qí)。

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

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

三年级上学期1.十二月十五夜清袁(yuán) 枚沉沉更(gēng)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2.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shǔ),邀(yāo)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guō)外斜。

开轩(xuān)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3.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yōu) 篁( huáng) 里,弹琴复长啸(xiào)。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望岳唐杜甫岱(dài)宗夫如何?齐鲁(lǔ ) 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ɡē ) 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línɡ)绝顶,一览(lǎn)众山小。

5.天净沙·秋思元马致(zhì)远枯藤(tãng)老树昏鸦(yā),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cháng)人在天涯(yá)。

6.长歌行汉乐(yuâ)府青青园中葵(kuí),朝(zhāo)露待日晞(x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叶衰(shuāi)。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墨梅元王冕(miǎn)我家洗砚(yàn)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qián)坤(kūn)。

8.菊花唐黄巢(cháo)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9.雪梅宋卢(lú)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g),骚(sāo)人搁(gē)笔费评章。

梅须逊(xùn)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0.野望(唐王绩(jì)东皋(gāo)薄(bï)暮望,徙(xǐ)倚(yǐ)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huī)。

小学生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及内容

小学生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及内容

小学生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及内容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及内容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笠翁对韵》必读书目:《鲁滨孙飘流记》(英国)笛福泛读书目:1、《寄小读者》冰心2、《小兵张嘎》——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徐光耀3、《皮皮鲁传》《鲁西西传》郑渊洁选读书目:1、《高士其科普童话》高士其2、注音版《史记》3、《马戏团的动物明星》沈石溪4、《时代广场的蟋蟀》(美国)乔治·塞尔登5、《中国兔子德国草》周锐、周双宁必背古诗词:1、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牛郎织女家。

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江楼感旧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9、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1、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3、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4、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年级15篇经典诵读

三年级15篇经典诵读
三年级经典诵读15篇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别董大(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பைடு நூலகம்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绝句》(其三)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三年级经典诵读

三年级经典诵读

三年级经典诵读(上)一、唐诗篇1.初春小雨[唐]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春晴[唐]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ruǐ),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牧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春怨[唐]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5.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桃花一簇(cù)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7.送友人[唐]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滁(chú)州西涧[唐]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山亭夏日[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qí)路,儿女共沾巾。

11.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宋词篇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chan)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5篇范文)

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5篇范文)

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5篇范文)第一篇: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三年级经典诵读篇目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7.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王之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小学经典诵读三年级上学期

小学经典诵读三年级上学期

小学经典诵读三年(Nian)级上学期1.十二月(Yue)十五夜清(Qing) 袁枚(Mei)沉沉更鼓急,渐渐人(Ren)声绝。

吹(Chui)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译(Yi)文更鼓一下接着一下地敲,低沉的声音从很远初传来,慢慢地听不见外面有人说话(Hua)了。

吹灭油灯,屋里黑黑的,但是窗子更明亮了,明亮的月光正照着飘满天地的白雪!这首诗写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夜间的所见所闻。

观察很细致,体会很深微。

全诗用夜深、鼓急、人静、窗明、雪月交辉这些具体现象描绘了凄清明净的夜景,读后仿佛如临其境一般。

2.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1.过:拜访。

2.具:准备。

3.场圃:农家的小院。

4.就:赴。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译文老友准备了鸡肴黍米饭,请我到园田农家作闲谈。

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抱,青山在城外远远地倾斜。

开窗面对着晒场和菜园,对酒把话谈蚕桑和棉麻。

待到那一天九月重阳日,还要到此来共同赏菊花。

3.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1.幽(You):幽静。

2.篁(Huang):竹林。

3.复:又(You),再。

4.长啸:撮口出声(Sheng)对啸。

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译(Yi)文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Xiao)。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4.望(Wang)岳唐(Tang)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1.岳:高山。

这里指泰山。

泰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首。

2.岱宗:泰山的尊称。

3.齐鲁:周代分封的两个国家,齐在泰山东北,鲁在泰山西南。

4.了(liǎo):尽。

这句是说泰山绵延不尽,整个齐鲁大地也不能包容它的青翠。

5.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神奇秀丽。

6.阴阳:山北为阴,山南为阳。

7.割: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ài 亲q īn 者zh ě,不b ù敢g ǎn 恶w ù于y ú人r én;敬j ìng 亲q īn 者zh ě,不b ù敢g ǎn 慢m àn 于y ú人r én。

——《孝经》【注释】①爱亲者,不敢恶于人:亲爱自己父母的人,不敢憎恶别人的父母。

恶,音w ù,厌恶,憎恨。

②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不敢轻易怠慢别人的父母。

慢,轻慢,怠慢。

【译文】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

《声律启蒙》十一 真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 ①。

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②。

韩五鬼,李三人③,北魏对西秦④。

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

野烧焰腾红烁烁⑤,溪流波皱碧粼粼⑥。

行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德》⑦;动有时,藏有节,论著《钱神》⑧。

【注释】1.獬豸(音 xiâzhì):传说中的神兽,形似羊,有一角,见争讼者,能用角去顶触理屈者。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麋鹿,牛尾,狼蹄,有一角,是仁慈吉祥的兽,出现则天下大治。

2.韩卢:犬名,又叫韩子卢,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只善于奔跑的猎犬,苏雁:苏武用来传递书信的大雁。

《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了 19 年,后来两国交好,又互通使者。

汉使追问苏武的下落,匈奴诡称苏武已死,汉使知道苏武流放的地方,就假称汉朝天子在长安射到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系了苏武亲笔所写的书信。

匈奴无法抵赖,只好将苏武叫来,让他归国。

陆橘:陆绩所收藏的橘子,参见九佳注。

庄椿:庄子在书中所提到的大椿树。

《庄子·逍遥游》中说,上古有棵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是长寿的代表。

3.韩五鬼:唐代文学家韩愈曾作《送穷文》,文中提到穷鬼有五类,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李三人:唐代诗人李白《花下独酌》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三人指自己、影子和月亮。

4.北魏:南北朝时,北朝的一个由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也叫元魏、拓拔魏、后魏。

西秦:可指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因其地理位置在列国之西,故有此名;也可指晋朝时北方十六国之一的秦,为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统治区域在今甘肃一带,史书上称之为西秦。

5.烁烁:火光明亮的样子。

6.粼粼:波光闪耀的样子。

7.《酒德》:即《酒德颂》,晋人刘伶(字伯伦)所作,歌颂饮酒的德行。

8.《钱神》:即《钱神论》,晋人鲁褒所作,极言金钱之作用,以讽刺时局。

十二文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①。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②。

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③。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④。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⑤。

【注释】1.四辅:官职名,见于《尚书·洛诰》,指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大臣。

后代帝王的“四辅”所指官员不一,都是依托《尚书》所说而产生的。

三军:根据周朝的礼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每军 12500 人。

春秋各大国三军名称不一,如晋国设中军、上军、下军,楚国设中军、左军、右军等,后来三军成为军队的通称。

2.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各书所说的名称小有不同,宋代刻印的《九经白文》所列的名称为:《易经》、《尚书》、《诗经》、《左传》、《礼记》、《仪礼》、《周礼》、《论语》、《孟子》,这是唐宋时期形成的名称。

到后来再加上《孝经》、《尔雅》、《公羊传》、《谷梁传》,就成为儒家的十三经。

三史:魏晋六朝时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以后《东观汉记》失传,便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

馥(音 f ù):香。

此两联均出自《孔子家语·辩乐解第三十五》。

书中记载说:“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

”(商纣王喜欢唱北边边境地区的歌,所以他的灭亡十分迅速。

)而圣明天子虞舜则弹五弦之琴,唱南风之歌,歌词里唱道:“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

”(南风吹来是多么和熙呀,可以替我的百姓化解愤怒忧愁呀;南风的到来多么按时呀,可以增加我百姓的财物呀。

)鄙,边境上的城邑;北鄙,代指北边边境地方的歌谣。

薰,和煦;南熏,南风,代指南风之歌。

3.迩(音ěr):近。

4.周太保:周天子的太保,召公于周武王时曾任此职。

召(音 shào)公,又称召伯,姓姬,名奭,为周的同族,因封于召,故称召公,卷上十灰注中的召虎即其后人。

李广:西汉陇西成纪人,汉文帝、汉武帝时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擅长骑射,为边郡太守时,匈奴不敢入侵,称之为“汉之飞将军”。

5.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巫山县与湖北巴东县交界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说,巫峡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衡峰:湖南南岳衡山有峰名回雁峰,据说大雁冬天向南迁徙,至此峰便不再南行。

贴:紧挨着。

此字在现代汉语中读平声,而中古是个入声字,属仄声,所以能和上联的平声字“哀”构成对仗。

楚:春秋战国时江南的一个国家名,南岳衡山在其国土之内。

十三元幽对显,寂对喧,柳岸对桃源。

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①。

鱼跃沼,鹤乘轩②,醉胆对吟魂。

轻尘生范甑,积雪拥袁门③。

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

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出关老子,著《道德》五千言④。

【注释】1.暄(音 xuān):温暖。

2.鱼跃沼:《诗经·大雅·灵台》有“王在灵沼,於牣鱼跃”(周天子在灵沼边游玩,群鱼在池中翻腾跳跃),此联即从此脱胎而来。

鹤乘轩:出自《左传》闵公二年。

卫灵公喜欢仙鹤,所喂养的仙鹤享受大夫的待遇,可以乘轩车。

后狄人入侵,战士们都说:让仙鹤去打仗,它们享受了俸禄,我们怎能打仗呢?后“鹤轩”借指得到的禄位。

轩,一种曲辕有幡的车,按礼制只能由卿大夫或诸侯夫人乘坐,也泛指高大漂亮的车子。

3.范甑(音zâng):《后汉书·独行传》记载,东汉桓帝时,范冉(又作范丹,字史云)因牵连到反对宦官的事件当中,为避祸而逃出京城,靠卖卜为生,家中屡屡断粮,蒸饭的甑中都落满了灰尘,但他怡然自得,根本不放在心上。

当时人称赞说“甑中生尘范史云。

”袁门:袁安(宇邵公)为汝南汝阳人,主身严谨正直,为州里所敬重。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曾任楚州太守,平反冤狱,获释者达 400 余家。

唐人李贤注解《后汉书·袁安传》,曾引用《汝南先贤传》的记载说:有一次洛阳下大雪,深达丈余。

洛阳县令晨出巡视灾民,看见别人家都有人出门求食的脚印,只有袁安家门口无脚印。

洛阳县令以为袁安已经冻死,推开门一看,见袁安冻得僵直地躺在床上,问他何以不出门求食,袁安答道:大雪天别人都粮食困难,不应当再去麻烦人家。

4.诣(音意):往、到。

阙(音quâ):古代宫殿或墓门前大道两旁竖立的建筑物,后用以代指宫殿、皇宫。

王通:隋人,唐代诗人王勃的祖父。

据杜淹《文中子世家》记载,王通“西游长安,见隋文帝”,献《太平策》十二策,以古论今,推崇用道德统一天下,“恢恢乎运天下于指掌矣”(从容自在地,就像将天下放在手掌中玩弄一样)。

老子:春秋战国时楚苦县人,名李耳,字聃,故又叫李聃、老聃。

据说他西出函谷关,为关尹(官名)喜(人名)著《道德经》(即《老子》),全文共五千字,此书后成为道家的经典。

言,此处是“字”的意思。

十四寒多对少,易对难,虎踞对龙蟠①。

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②。

风淅淅,露漙漙③,绣毂对雕鞍④。

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⑤。

有酒阮貂奚用解,无鱼冯铗必须弹⑥。

丁固梦松,柯叶忽然生腹上;文郎画竹,枝梢倏尔长毫端⑦。

【注释】1.踞(音 jù):蹲坐。

蟠(音 pán):弯曲着盘伏。

2.辇(音碾):一种人拉的小车,从汉朝以后成为天子的专用车辆。

凤辇,上面雕有凤凰图案的车子。

3.淅淅:叠音词,风吹的声音。

漙漙(音 tuán)):露水很多的样子。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说:“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4.毂(音 gǔ):车轮上的一个部件,位于车轮中间,圆形,中有孔以贯穿车轴,外边用数根车辐将其固定在车轮的外缘上。

引申代指车。

绣毂,上面雕有花纹的车子。

5.蓼(音 liǎo):草本植物,叶子略有辛辣的气昧,开浅红色或白色的花。

种类很多,且中水蓼喜生长在河滩湿地。

6.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晋书·阮孚传》。

阮孚为晋散骑常侍,终日饮酒,放浪不羁,曾以所戴的金貂换酒喝,遭到有司的弹劫。

貂,金貂,原为汉代武官所戴的一种头饰,后来为皇帝服务的近臣如侍中、中常侍(这是本职之外另加的职衔)之类的官员也常戴它,不过其上加金珰,上附有像蝉的花纹,有貂尾作装饰。

奚,疑问代词,为什么。

下联出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时,齐人冯谖生活无着,经人介绍做了齐国之相孟尝君的食客。

刚到时无人知道他的才干,所以享受的生活待遇很差,冯谖便靠着柱子,一边弹击着他的宝剑一边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长剑啊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

)后来孟尝君满足了他的各项愿望,冯谖也运用自己的智谋,使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得到空前的巩固,安安稳稳地当了几十年的相。

铗(音 jiá),剑柄。

长铗,一种剑柄很长的剑,考古出土的楚器中常见;一说即长剑。

7.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三同志·吴志·孙皓传》之注所引张勃的《吴录》。

丁固字孟仁,在东吴任尚书,忽然梦见腹上长了棵松树,他就对别人说:“‘松’字拆开是‘十八公’,再过十八年我大概会升到三公的位置。

”过了十八年,果真做了三公。

下联出自《宋史·文同传》。

文同,字与可,宋朝人,元丰年间曾任湖洲太守,故也称文湖洲。

他善画山水,特别擅长画墨竹,曾说过:“画竹必先胸有成竹,不能节节叶叶为之。

”倏(音 shū)尔,双音词,一下子、飞快地。

毫,野兽之毛,代指毛笔。

十五删姚对宋,柳对颜①,赏善对惩奸。

愁中对梦里,巧慧对痴顽。

孔北海,谢东山②,使越对征蛮③,淫声闻濮上,离曲听阳关④。

骁将袍披仁贵白,小儿衣着老莱斑⑤。

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间⑥。

【注释】1.姚对宋:姚和宋分别指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姚崇和宋璟,两人相继做宰相,史家认为,唐朝开元之治,姚宋二人出力最多。

柳对颜:柳和颜指唐代的两大书法家柳公权和颜真卿。

柳擅长楷书,结体劲媚,法度谨严;颜擅长楷书草书,笔力雄健,书法界称之为“颜筋柳骨”。

2.孔北海:指东汉末年的孔融(字文举),因汉献帝时曾任北海太守,故有此名。

孔融门第高贵,擅长文学,为建安七子之一,因对曹操多有讥讽,为曹操所杀。

谢东山:指晋朝的谢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