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要素计算程序
5800---万能程序

万能程序包含所有曲线要素的万能测量程序(6种模式)扩展变量操作(15个):Defm 15 , O字母0数字←┚J-SQX(竖曲线数据输入)“J-SQX”:{NHUVMQP}:Z[9]=N“SJD”:Z[10]=H“JDZ”:Z[11]=U“I1”:Z[12]=V“I2”:Z[13]=M“R”:Z[14]=Q“QD”:Z[15]=P“ZD”:“T O J-JSMS”J-PQX (平面数据输入,自行切换到J-JSMS)A“JD” B“JDX” C“JDY” F“FJ” O“ZJ:Z-,Y+” RE“LS1”K“LS2”:E<1=>E=1E-9⊿K<1=>K=1E-9⊿Z[1]=EE÷24R-E∧4÷2688RRR:Z[2]=E÷2-EEE÷240RR:X=(EE-KK)÷24R÷sin Abs O :Z[3]“T1”=(R+Z[1])tan(Abs O÷2)+Z[2]-X◢Z[4]“T2” =(R+KK÷24R-K∧4÷2688RRR)tan(Abs O÷2)+K÷2-KKK÷240RR+X◢L=Abs OπR÷180+(E+K)÷2◢J=tan-1((R+Z[1])÷(Z[3]-Z[2]):X“E”=(R+Z[1])÷sin J-R◢X=A-Z[3]:Y=X+E:E<1=>X“ZY”◢≠=>X“ZH”◢Y“HY”◢⊿Y“QZ”=X+(L-K-E)÷2+E◢Y=X+L-K:X=X+L:K<1=>X“YZ”◢≠=>Y“YH”◢X“HZ”◢⊿Prog“J-JSMS” ←┚J-JSMS(放样模式主程序)“1-ZS,2-F1,3-FS”:“4-F2,5-Z0,6-DM”:Lb1 0:{Z}:Z“MS”≤2=>Goto 1: ≠=> Z≤4=> Goto2:≠=> Goto 3⊿⊿←┚Lb1 1 :{PDW}:PD“BZ”W“BJ”: Prog“JP”:X“X=”◢(4850输入“X=”:X◢)Y“Y=” ◢(4850输入“Y=”:Y◢)Z<2=> Goto 1:≠=>Prog“JS”:Prog“JC”:H“Z”=H+G◢Goto 1⊿←┚Lb1 2 :{XYW}:XYW“BJ”: Prog“JF”: P“P=”◢(4850输入“P=”:P◢)D“BZ=”◢(4850输入“BZ=”:D◢)Z<4=>Goto2:≠=>{Q}:Q“ZP”:Prog“JS”:Prog“JC”:Prog“JB”:Goto2⊿←┚Lb1 3 :{P}:P: Prog“JS”:H“Z0=”◢(4850输入“Z0=”:H◢)Z<6=>Goto3:≠=>{D}:S“CGZ”:T“JKZ”:Z[8]=Q“LH”:D“BZ”:Prog“JC”:J “JK=”◢(4850输入“JK=”:J◢)G“Z”=H+G◢(4850输入“Z=”:G=H+G◢)Goto 0⊿JS(竖曲线计算子程序)P<Z[14]=>Prog“J-S QX” ⊿P>Z[15]=>Prog“SJ-SQX”⊿←┚N=Z[9]:U=Z[11]:V=Z[12]:H=Z[13]:G=HAbs(U-V)÷200:P<N=>I=U:M=N-G:M>P=>M=P⊿≠=>I=V:M=N+G:M<P=>M=P⊿⊿J=(P-M)2÷2H:U-V>0=>J=-J⊿H=Z[10]+(P-N)×I ÷100+JJP(平曲线正算子程序)Fixm←┚Lb1 1 :J=F:X= B-Z[3]cos F :Y= C-Z[3]sin F :G=E←┚P≤A-Z[3]=>I=A-Z[3]-P:M=-I:N=0:H=F+W:Goto 5←┚≠=>P≤A-Z[3]+E=>I=P-A+Z[3]:H=90II÷REπ:O<0=>H=-H⊿H=H+W+F:G oto 3←┚≠=>P≤A-Z[3]+L-K=>I=P-A+Z[3]-E:Goto 4: ≠=>Goto 2⊿⊿←┚ Lb1 2 :X= B+Z[4]cos(F+O :Y= C+Z[4]sin(F+O :J=F+O+180:G=K←┚ P≤A-Z[3]+L=>I=A-Z[3]+L-P:H=90II÷RKπ:O>0=>H=-H⊿H=H+J+W+180 :Goto 3 ←┚≠=>I=P-A+Z[3]-L:M=-I:N=0:H=J+W+180:Goto 5 ←┚Lb1 3 :M=I-I∧5÷40RRGG:N=III÷6GR-I∧7÷336RRRGGG:Goto 5 ←┚ Lb1 4 :H=(E+2I)×90÷πR:M=R sin H+Z[2]:N=R(1-cosH)+Z[1]:O<0=>H=-H⊿H=J+H+W: Goto 5←┚Lb1 5 :P≤A-Z[3]+L-K=> O<0=>N=-N⊿≠=>O>0=>N=-N⊿⊿Goto 6←┚ Lb1 6 :X =X+M cos J-N sin J+D cos H:Y =Y+M sin J+N cos J+D sin HJF(平曲线反算子程序)Fixm←┚U=X:V=Y:D=0:J=F-W:P=A+(Y-C)cos J-(X-B)sin J←┚Lb1 1:Prog“JP”:J=H-180:I=(V-Y)cos J-(U-X)sin J:AbsI<1E-4=>Goto 2:≠=>P=P+I:Goto 1⊿←┚Lb1 2: D=(V-Y)÷s inHJC(超高加宽计算子程序)Fixm:Z[8]<1=>Z[8]=1E-8⊿I=E:M=A-Z[3]:E<1=>I=Z[8]:M=M-I⊿G=K:N=A-Z[3]+L:K<1=>G=Z[8]:N= N+G⊿←┚P≤0.5(N+M=>U=(P-M)÷I:≠=>U=(N-P)÷G⊿U<0=>U=0⊿U>1=>U=1⊿J=UT 高次抛物线加宽J=T(1-3UU+2UUU ) : D O<0=>J=0⊿I=1:Prog“JD”:I=US:G=I+UN-N:U=AbsD-V:U<0=>U=O⊿U>M+J+Z[5]=>U=M+J+Z[5]⊿Z[7]=1=>Goto 1:≠=>Goto 2←┚Lb1 1:I=G:D O>0=>I=-I:Abs I<N=>I=-N⊿⊿G=UI:N=I:Goto 3←┚Lb1 2:N<I=>N=I⊿G=N(M-U)+Z[5]Z[6]:N=-N:D O<0=>G=G+2IU:N=I⊿Goto 3←┚Lb1 3: U= M+J+V+Z[5]:Abs D≥U-0.01=>G=G-Z[5](N+Z[6])⊿JB(路基边桩放样子程序)H=H+G-Q:H<0=>I=2:H“W=”=Abs H◢≠=>I=3 :H“T=”◢(4850输入“T=”:H◢)⊿Prog“JD”:G=H÷V:G<1=>I=MG:≠=>G<2=>I=M+N(G-1):≠=>I=M+N+Z[6](G-2) ⊿⊿I“BP”=Abs D-VI-Z[7]Int G-U-Z[5] ◢G=V Frac G:G<1.5=>G“PT”◢⊿JD(断面数据储存子程序)I=1=>M=27:N=0.002:Z[5]=0.5:Z[6]=0.002:V=1.5:Z[7]=1:≠=> I=2=> Z[5]=0.8: M=0.75: N= 0.75: Z[6]=1.00: V=8: Z[7]=2.0 :≠=> Z[5]=0.3:M=1.50: N=1.75: Z[6]=2.00 : V=8: Z[7]=2.0⊿⊿ 符号说明:←┚◢⊿≠=> => ≤≥一、程序简介本套程序是共有2个主程序,7个子程序。
曲线计算公式

一、曲线要素计算已知:JDZH 、JDX 、JDY 、R 、L S1、L S2、L H 、T 、A 1、A 2(L H =L S1+L S2+圆曲线长)1、求ZH 点(或ZY 点)坐标及方位角⎪⎩⎪⎨⎧-=-=-=11sin cos AT JDY ZHY A T JDX ZHX TJDZH ZHZH 2、求HZ 点(或YZ 点)坐标及方位角⎪⎩⎪⎨⎧+=+=+-=22sin cos AT JDY HZY A T JDX HZX L T JDZH HZZH H3、求解切线长T 、外距E 、曲线长L(1)圆曲线⎪⎩⎪⎨⎧=-==180/)1)2/cos(/1()2/tan(απααR L R E R T (2)缓圆曲线 )2/(2/)2/cos(/)(2180/)21()2/tan()(020R l l l Rl l R p R E l R L qp R T s s s HsH H ===⎪⎩⎪⎨⎧-+=+⨯-=+⨯+=ββαπβα时当其中 二、直线上各桩号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已知:ZH 、X 、Y 、A ⎪⎩⎪⎨⎧+=+==-=A L Y DY A L X DX A T ZH DZH L sin cos 三、第一缓和曲线上各桩号点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已知:ZHZH 、ZHX 、ZHY 、A 1、R 、L S1、i (Z+1Y-1) ⎪⎩⎪⎨⎧⨯-+=⨯++=⨯⨯-==-=-=1111121132125cos sin sin cos /180)2/()6/()40/(Ay i A x ZHY DY A y i A x ZHX DX Rl l i A T Rl L y l R L L x ZHZH DZH L s s s π四、圆曲线上各桩号点坐标及方位角计算已知:ZHZH 、ZHX 、ZHY 、A 1、R 、L S1、i (Z+1Y-1)⎪⎩⎪⎨⎧⨯-+=⨯++=⨯+⨯-=⎪⎩⎪⎨⎧=-==++-=-++=--=1111121231110211231111cos sin sin cos /180)/2/(24/240/2/2/24/)]/2/cos(1[240/2/)/2/sin(Ay i A x ZHY DY A y i A x ZHX DX R L R l i A T R l p R l l q R l R l R L R l R y R l l R L R l R x ls ZHZH DZH L s s s s s s s s s s πβ其中五、第二缓和曲线上个桩号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已知:HZZH 、HZX 、HZY 、A2、R 、L S2、i (Z+1Y-1) ⎪⎩⎪⎨⎧⨯--=⨯+-=⨯⨯+==-=-=2222222232225cos sin sin cos /180)2/()6/()40/(Ay i A x HZY DY A y i A x HZX DX Rl l i A T Rl L y l R L L x DZHHZZH L s s s π六、边桩坐标求解 已知:DZH 、X 、Y 、T 、BZJL (Z+Y-)、DLJJ 、N (距中桩距离,左正右负)⎪⎩⎪⎨⎧-=-=+=T N Y BDY T N X BDX T T sin cos α七、纵断面高程计算(1) 直线段上高程计算 已知:直线上任一点桩号(ZH )、高程(H )、纵坡(i ))(*ZH DZH i H DH -+=(2) 竖曲线上高程计算已知:竖曲线起点桩号(ZH )、起点高程(H )、竖曲线半径R 、起点坡度(i )、k (凸曲线+1、凹曲线-1) )2/(2R l k il H DH ZHDZH l ⨯-+=-=注:JDZH 、JDX 、JDY :交点桩号、交点X 、Y 坐标R 、L S1、L S2:半径、缓和曲线1、缓和曲线2LH :缓和曲线1长 +圆曲线长+ 缓和曲线2长 A1、A2:方位角1、方位角2 T :在曲线要素中代表切线长;在坐标计算中代表被求解点的坐标方位角。
圆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圆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1圆曲线要素
圆曲线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曲线,一般表示一个圆曲线就需要四组参数,它们分别是锚点、大小、旋转角度和方向。
2圆曲线计算公式
圆曲线(or圆弧)曲线在数学上表示为:(x-Cx)^2+(y-Cy)^2= r^2。
这个公式中,Cx和Cy分别是圆心横纵坐标,r代表半径,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圆曲线。
3圆曲线应用
圆曲线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它把平面上的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由点变王的曲线。
这条曲线往往用于表示更复杂的几何体,如圆、椭圆、三角形、多边形等等。
4圆曲线的优势
圆曲线的优势在于它的计算精度高,圆曲线上的每个点处,都可以接近圆形。
而且,由于圆曲线本身就很接近于圆,而且它又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所以可以用来做不同程度圆形的几何体。
5结论
圆曲线能够把一个平面上的点连接成一条曲线,而且可以通过圆曲线的计算公式更好的表示几何体的形状与形态,它在数学计算以及计算机图形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三维坐标计算程序

正算
止点曲 线元 率半径 偏向 计 R"RN" Q 算 930 0 结 930 1 果 1.E+99 1 1.E+99 0 K L X Y Z
切线方位角
反算
实测 坐标 反算 结果 X Y
K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5110 0 -37343.540 -4892.431 329.221
189.°35′08.5″ 98614.998
起点切线方位角
Y S"Y0" 2352.133 2316.327 1536.622 1356.448
弧度 G"F0" H-O P"R0" 60进制 十进制 189°35′08.5″ 189.5856944 3.308894583 180.602 1.E+99 195°08′56.4″ 195.149 3.405992582 1096.653 930 262°42′43.1″ 262.7119722 4.585188900 180.602 930 268°16′31.0″ 268.2752778 4.682286899 620.473 1.E+99
2.9769E-06 43504.998 3.3088945827 3.3088945827 3.3088945827 3.3088945827 3.3088945827 -37343.540 -4892.431 3.3088945827 #############
0.003997692 0.300 299.827 299.726 3898.682 56430.274 57029.75477 329.221 335.701 323.403 323.403 FALSE
竖曲线

竖曲线1、竖曲线要素计算1.)变坡角δ:相邻两纵坡i1,i2,由于公路纵坡的允许值不大,故可以认为变坡角δ为:δ=△i= i1-i2(若不考虑近似情况,该值δ=arctan (i1)-arctan(i2)。
需要注意的是假设坡度上升为正时,δ计算结果会有正有负,但其绝对值的大小却与变坡角的角度相等。
但若不考虑正负差异,会造成最终的计算结果出错。
)2.)切线长T:(变坡角δ和圆心角大小相等。
)由于δ很小,可认为故(若不考虑近似情况,,δ值的正负号需注意。
)3.)曲线长L的计算由于变坡角δ很小,可认为L=2T(若不考虑近似情况,因为δ等于该弧所对应的圆周角,那么L=R*δ,其中δ应换算成弧度。
注意在利用CASIO计算器计算时的中间、最终结果的角度弧度问题。
)4.)外矢距E的计算由于变坡角δ很小,可认为y坐标与半径方向一致,它是切线上与曲线上的高程差。
从而得(R+y)2=R2+x2展开2Ry=x2-y2又因y2 与x2相比较,y2的值很小,略去y2,则2Ry= x2即当x=T时,y值最大,约等于外矢距E,所以(若不考虑近似情况,y2+2Ry-x2=0,,其中E >0,。
)2、竖曲线的测设算例:已知:某竖曲线半径R=2000米,相邻坡段的坡度i1=-2.95%,i2=-5.0628%,变坡点里程桩号为K0+760,其高程为428.312米。
(设计给出T=21.128,E=0.112。
)求:K0+730、K0+740、K0+750、K0+760、K0+770、K0+780、K0+790的线路坡度高程和设计高程。
解:步骤一:由已知条件知δ= i1-i2=-0.0295+0.050628=0.021128弧度(若不考虑近似情况δ=(arctan(i1)-arctan(i2))=1°12′30.82″=0.0210940493155弧度)1、)切线长=1000*(-0.0295+0.050628)=21.128米(若不考虑近似情况,=21.0942米)2、)曲线长L=2T=21.128*2=42.256米(若不考虑近似情况L=R*δ=2000*(arctan(i1)-arctan(i2))=2000*1°12′30.82″*π/180°=42.1867米)3、)外矢距=21.128^2/4000=0.1116米(若代入T=21.0942,计算结果=0.1112)(若不考虑近似情况 =0.1112米,其中T=21.0942。
公路工程的圆曲线要素代表的含义、计算式

公路工程的圆曲线要素代表的含义、计算式
图1 圆曲线要素的示意图
一、圆曲线各要素对应于图1的含义:
1.半径:圆的半径,对应于图1中的R
2.切线长度T:图1中,圆曲线左切点A至切线交点C之间的直线长度(对应于图1中AC 直线长度)
3.曲线长度L:A、B两点间的圆弧长度,图1中的弧线L。
4.转角值2a:两条切线AC和BC之间夹角的补角(即图1中的2a),也等于OA和OB之间的夹角。
5.外距:C点到圆弧的最小距离,即图1中CD的长度。
二、圆曲线要素之间的关系:
由图1可知,
1.转角(a)和切线长度(T)、半径之间(R)的关系:
,或者:a=arctan()
这里得到的角度单位是弧度,即180度等于弧度单位的PI(3.141592……),对此不太理解的童鞋,请复习高中数学的三角函数有关章节。
2. 弧长(L)和转角(a)的关系
L=R*a
=R*arctan()
3. 外距CD
CD=R*()。
平曲线计算

学习情景二Excel编写的计算过程
三、编写“支距法”放样的计算表格
根据上面介绍的专业知识,按如下步骤进行Excel计算的表格编写 1.编写计算表格 如图1一2一13所示 2.填写已知数据 编写结果如图1 -2一14所示 3.根据曲线计算方法,在表中计算过程中编写 具体计算结果如图1一2一15所示
(一)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地位 现代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就是一个
完 整 的 大 系 统 。 它 是 由 许 多 子系 统 有 序 构 成 的 , 生 产 管 理在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图5 -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生产管理认知
从图5-1可以看出生产管理和其他子系统的关系及生产 管理与经营决策的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学习情景一平曲线计算的专业知识
(2)圆曲线范围内
上一页 返回
学习情景二Excel编写的计算过程
一、编写平曲线要素的计算程序
根据上面介绍的专业知识,用如下流程进行Excel的计算。 1.编写计算表格 如图1一2一4所示 2.输入已知计算数据 如图1一2一5所示 3.计算 如图1一2一6所示 4.选定计算数据单元格 如图1一2一7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生产管理认知
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要求包括四个方面: 时间、 质 量 、 成 本 和 服 务 。 时 间 指满 足 顾 客 对 产 品 和 服 务 在 时 间方面的要求,即交货期要短而准; 质量指满足顾客对 产 品 和 服务 在 质 量 方 面 的 要 求 ; 成 本 指 满 足 顾 客 对 产 品 和 服 务 在 价 格 和 使 用 成 本 方 面 的 要 求 , 即 不 仅产 品 在 形 成过程中的成本要低,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也要低; 服 务 指 除 提 供 产 品 之 外 为满 足 顾 客 需 求 而 提 供 的 相 关 服 务,如产品的售前服务及售后服务等。
铁路圆曲线要素计算程序设计

铁路圆曲线要素计算程序设计
要设计一个计算铁路圆曲线要素的程序,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设计:
1. 确定输入要素:
- 初始点:曲线起点的坐标或里程
- 终点:曲线终点的坐标或里程
- 曲线半径:圆曲线半径
- 速度限制:曲线上的速度限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加入
2. 确定输出要素:
- 曲线长度
- 运行速度表
- 中点坐标或里程
- 曲线的几何元素(切线长、长外矢量等)
3. 编写计算曲线长度的函数:
- 使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初始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 使用圆弧的长度公式计算曲线长度
4. 编写计算运行速度表的函数(可选):
- 根据速度限制计算曲线上各点的速度限制
- 可以采用规定的速度限制表,或者根据某种规则计算速度限制
5. 编写计算中点坐标或里程的函数:
- 使用初始点和终点的坐标或里程计算曲线的中点坐标或里程
- 使用初始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切线方向,然后计算中点的坐标
6. 编写计算几何元素的函数:
- 利用曲线半径和切线长公式计算切线长
- 利用切线长和圆曲线半径公式计算长外矢量
7. 设计主程序:
- 获取用户输入的初始点、终点、曲线半径和速度限制
- 调用计算曲线长度的函数,将结果保存
- 调用计算运行速度表的函数,将结果保存(可选)
- 调用计算中点坐标或里程的函数,将结果保存
- 调用计算几何元素的函数,将结果保存
- 输出计算结果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程序设计框架,具体的实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