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汇总6:词类活用

合集下载

人教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人教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人教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初中课内文言文词类活用提示语:本练习为人教版初中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同学们需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七年级(上)1、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鞭: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A、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山市》)洞: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山市》)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降低。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咏雪》)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

7、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与友期》)门外: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8、天雨.墙外。

(《智子疑邻》)雨: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9、其家甚智.其子(《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10、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靠近、接近。

11、家富.良马(《塞翁失马》)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有很多”。

七年级(下)1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异: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1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宾客。

14、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名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1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伤仲永》)闻: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1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策: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7、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善于18、会宾客大宴.。

(《口技》)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9、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20、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21、一狼洞.其中。

人教版初中语文汇总:古言词类活用

人教版初中语文汇总:古言词类活用

人教版--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

《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满井游记》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8上人教版6单元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大全

8上人教版6单元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大全

通假字三峡①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湖心亭看雪余挐一小舟(“挐”通“桡”,撑(船))一词多义三峡(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2)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写作‘山’字旁在一个奉‘献’的‘献’)多生怪柏(极,最)哀转久绝(消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群响毕绝:停止以为妙绝:极点(3)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4)属: 属引凄异 (属(zhǔ):动词。

连接)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的确)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善良)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病)答谢中书书与:为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念无与为乐者:和。

书: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谢答中书“书”:书信欲:解衣欲睡:将要;事实欲界之仙都:与“界”合用,指人世间。

记承天寺夜游遂:遂至承天寺。

(于是)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打洞)《狼》寻:寻张怀民。

(寻找)未果,寻病终。

(不久)《桃花源记》观潮方:方其远出海门【当……时】方出神【正】方七百里【面积】观:观潮【观看(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仅: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只】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为:“敌船”为火所焚【被。

】海涌银为郭【成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

】以:以此夸能【凭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

(助词)】势:势极雄豪【气势。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

】能:以此夸能【本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湖心亭看雪是:是日更定矣﹙这﹚是金陵人﹙是﹚一:上下一白﹙﹙一﹚条,只﹚惟长堤一痕﹙全﹚更: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更有痴似相公者﹙还﹚白:上下一白﹙白色﹚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词类活用三峡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⑤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答谢中书书五色交辉(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记承天寺夜游步:名词作动词,散步。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4)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4)3、天雨墙坏(雨,下雨,34)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42)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42)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21)8、愿为市鞍马(市,买,45)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57)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220)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16、一鼓作气(鼓,击鼓)17、朝服衣冠(服,穿戴)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19、冬雷震震(雷,打雷)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22、有仙则名(出名)23、有龙则灵(现灵)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25、书帛曰:陈胜王。

(称王)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28、环而攻之(环,包围)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31、皆下之(攻下)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35、天下缟素(穿孝服)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二)名词作状语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7)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46)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12、乃丹书帛(用朱砂)二、动词活用(一)动词作状语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16)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42)3、跳往助之(跳,跳着)(二)动词作名词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49)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三)使动用法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9、忿恚尉(使尉愤怒)10、凄神寒骨()(四)意动用法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3、闻寡人之耳者(闻)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4)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4)3、天雨墙坏(雨,下雨,34)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42)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42)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21)8、愿为市鞍马(市,买,45)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57)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220)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16、一鼓作气(鼓,击鼓)17、朝服衣冠(服,穿戴)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19、冬雷震震(雷,打雷)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22、有仙则名(出名)23、有龙则灵(现灵)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25、书帛曰:陈胜王。

(称王)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28、环而攻之(环,包围)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31、皆下之(攻下)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35、天下缟素(穿孝服)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二)名词作状语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7)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46)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12、乃丹书帛(用朱砂)二、动词活用(一)动词作状语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16)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42)3、跳往助之(跳,跳着)(二)动词作名词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49)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三)使动用法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9、忿恚尉(使尉愤怒)10、凄神寒骨()(四)意动用法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3、闻寡人之耳者(闻)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11、(五)为动用法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3、既泣之三日(泣)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5、念悲其远也(悲)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三、形容词活用(一)作名词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49)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6)3、披坚执锐(坚、锐)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9、心乐之(以之为乐)(二)作状语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36)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75)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三)作动词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36)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21)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42)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42)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66)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9、心乐之(乐,喜欢)10、凄神寒骨(凄、寒)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15、毕力平险(毕,用尽)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18、楼渐低(低,降低)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24、香远益清(远播)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四、数量词活用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初中七年级课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总结

初中七年级课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总结

初中七年级课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总结第一篇:初中七年级课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总结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提示语:本练习为人教版初中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同学们需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中考临近,多花点儿时间加强识记背诵,在中考里拿下这些必得分。

顺祝中考成功!加油!七年级(上)1、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鞭: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A、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山市》).洞: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山市》).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降低。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咏雪》).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

7、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与友期》)..门外: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8、天雨墙外。

(《智子疑邻》).雨: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9、其家甚智其子(《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10、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靠近、接近。

11、家富良马(《塞翁失马》).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有很多”。

七年级(下)1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异: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1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宾客。

14、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名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1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伤仲永》).闻: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1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策: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7、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善于18、会宾客大宴。

(《口技》).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9、不能名其一处也。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

初中课文言文词类活用提示语:本练习为人教版初中 6 册文言文词类活用,同学们需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七年级(上)1、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鞭: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A、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山市》).洞: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山市》).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降低。

6、谢太傅寒雪日集。

(《咏雪》):名词作状语,在家里。

7、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太丘与友期》)..门外: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8、天雨墙外。

(《智子疑邻》).雨: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9、其家甚智其子(《智子疑邻》).智:形容意用法,⋯⋯ 明10、近塞上之人(《塞翁失》).近:形容活用,靠近、接近。

11、家富良(《塞翁失》).富:形容活用,“有很多”。

七年(下)1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仲永》).异:形容作意,感到惊异。

13、邑人奇之,稍稍客其父。

(《仲永》)...奇:形容意用法,“以⋯⋯奇”。

客:名意用法,以⋯⋯客。

14、父利其然也。

(《仲永》).利:名意用法,⋯⋯有利可。

15、令作,不能称前之。

(《仲永》).:用作名,名声。

16、策十二,百千。

(《木》).策:名活用,登。

17、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善:形容活用,擅,善于18、会客大宴。

(《口技》).宴:名用作,行宴会。

. 19、不能名其一也。

(《口技》).名:名用作,出。

20、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名活用状,像狗一。

21、一狼洞其中。

(《狼》).洞:名活用,打洞。

2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隧:名活用状,从隧道。

八年(上)23、人甚异之,复前行,欲其林。

(《桃花源》)..异:形容意用法,以⋯⋯异或⋯⋯奇怪。

人教版初中语文词类活用归纳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词类活用归纳整理

词类活用辨析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的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现象;其中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难度较大。

【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例题】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做状语:用箕畚装土石【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③无案牍之劳形②句中的“域”是名词(疆域)用作动词,意思是“限制”;③句中的“劳”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劳累”(使形之劳)④陈胜王(《陈涉世家》)为王⑤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扩大⑥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理解为:以……为美;认为……美⑦父利其然也(《伤仲永》)理解为:认为……有利可图词类活用归纳整理:七年级(上)1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上)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七年级(下)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同上)7父利其然也。

(同上)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同上)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10会宾客大宴。

(《口技》)11不能名其一处也。

(同上)12其一犬坐于前。

(《狼》)13一狼洞其中。

(同上)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同上)八年级(上)15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17无丝竹之乱耳。

(同上)18无案牍之劳形。

(同上)19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核舟记》20石青糁之。

(同上)21诎右臂支船。

(同上)22居右者椎髻仰面。

(同上)23故人不独亲其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二: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词类活用辑录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

《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满井游记》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木兰诗》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桃花源记》29、未果,寻病终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桃花源记》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

《唐雎不辱使命》31、恵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恵子相梁》3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

《曹刿论战》34、一鼓作气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曹刿论战》35、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间:名词用作动词,参与。

《曹刿论战》36、驴不胜其怒,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踢。

《黔之驴》3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童趣》38、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

《马说》39、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

《观刈麦》4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1、行舟绿水前行:名词用作动词,前行。

《次北固山下》4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伤仲永》4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

《核舟记》44、造化钟神秀钟:名词用作动词,聚集。

《望岳》45、浑欲不胜簪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

《春望》46、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石壕吏》47、客此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湖心亭看雪》48、大雪三日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湖心亭看雪》49、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50、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5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

《岳阳楼记》52、歌以咏志歌:名词用作动词,写诗歌。

《观沧海》(二)名词作状语1、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论语〉十则》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论语〉十则》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内:名词作状语,对内。

《隆中对》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小石潭记》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小石潭记》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小石潭记》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9、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10、东临碣石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观沧海》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愚公移山》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黔之驴》14、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

《夸父逐日》15、道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夸父逐日》16、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往东方。

《两小儿辩日》17、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18、复前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19、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核舟记》20、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三峡》21、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名词作状语,像玉城一样。

雪岭:名词作状语,像雪岭一样。

《观潮》22、手自笔录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送东阳马生序》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伤仲永》24、夜篝火,狐鸣呼曰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

《陈涉世家》25、四面竹树环合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26、中军置酒饮归客中军:名词作状语,在中军帐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名词作形容词:1、宜乎众矣众:名词作形容词,很多,多。

《爱莲说》2、其色墨墨:名词作形容词,黑色。

《核舟记》3、道阻且右右:名词作形容词,弯曲。

《蒹葭》二、动词活用(一)动词作名词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三峡》2、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与朱元思书》3、宜枉驾顾之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

《隆中对》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动词用作名词,战马。

《木兰诗》5、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论语〉十则》6、选贤与能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大道之行也》7、照无眠无眠:动词用作名词,无眠的人。

《水调歌头》8、入则无法家拂土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动词用作名词,国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止增笑耳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

《狼》(二)动词作副词:寻病终寻:动词作副词,不久。

《桃花源记》(三)动词作状语:忽啼求之啼:动词作状语,哭着。

《伤仲永》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一)使动用法1、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

《陈涉世家》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

《陈涉世家》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疲劳。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动: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韧。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巩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邹忌讽齐王纳谏》6、乱花渐欲迷人眼迷:动词使动用法,使……眼花缭乱《钱塘湖春行》7、清风半夜鸣蝉鸣:动词使动用法,使……鸣叫。

《西江月》8、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爱莲说》9、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

《与朱元思书》10、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

《马说》11、凄神寒骨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透。

《小石潭记》12、请广于君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唐雎不辱使命》13、因屏人曰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退避。

《隆中对》(二)意动用法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

《伤仲永》2、父利其然也利: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伤仲永》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伤仲永》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

《大道之行也》5、不独子其子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

《大道之行也》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醉翁亭记》7、先主器之器: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

《隆中对》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9、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视,小看。

《唐雎不辱使命》10、其家甚智其子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11、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12、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诧异。

《桃花源记》四、形容词活用(一)形容词作名词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

《陈涉世家》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2、此皆良实良: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的人。

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实的人。

《出师表》3、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

《<论语>十则》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知识。

4、众妙毕备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口技》5、二男新战死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近。

《石壕吏》6、亲旧知其如此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

《五柳先生传》7、百废俱兴废:形容词用作名词,废弃的事。

《岳阳楼记》8、落红不是无情物红:形容词用作名词,花。

《己亥杂诗》9、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愚公移山》10、义不杀少而杀众义:形容词用作名词,少数人。

众:形容词用作名词,多少人。

《公输》(二)形容词作动词1、贤于材人远矣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

《伤仲永》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

《五柳先生传》3、如鸣珏环,心乐之乐: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

《小石潭记》4、日光下澈澈:形容词用作动词,透射。

《小石潭记》5、吾义固不杀人义:形容词用作动词,按道义(行事),坚持道义。

《公输》6、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公输》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

《出师表》9、亲贤臣,远小人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

《出师表》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邹忌讽齐王纳谏》1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