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税史》课程考查题目
财税史课程考查题目

财税史课程考查题目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中国财税史》课程考查试题
(任选三题,每题不少于500字不多于1500字,统一用A4纸)
一、中国封建社会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公共工程等)支出的主要内容、成效。
二、中国古代财政收入中专卖收入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流变及影
响。
三、中国历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内容与启示。
四、古代田赋制度在历代财政收入中的影响。
五、中国古代田赋制度流变与启示。
六、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七、中国历代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类(赈济抚恤等)支出的内
容与意义。
八、谈谈学习《中国财税史》的收获,请提出改进此类课程教学的建议。
九、谈谈对财政学专业、税收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看法与改革建议。
财税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财税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下列哪项收入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A. 工资薪金所得B. 稿酬所得C. 国债利息D. 偶然所得答案:C2.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A. 货物和劳务B. 服务和无形资产C. 货物、劳务、服务和无形资产D. 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答案:C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A. 15%B. 20%C. 25%D. 30%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A. 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B. 业务招待费C. 罚款和滞纳金D.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答案:C5. 个人所得税中,综合所得包括哪些?A. 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B. 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C. 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D. 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偶然所得答案:A6.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税率中,一般纳税人的标准税率是多少?A. 6%B. 9%C. 13%D. 17%答案:C7.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计算的?A. 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余额B. 收入总额减去税前扣除项目后的余额C. 收入总额减去税前扣除项目和不征税收入后的余额D. 收入总额减去税前扣除项目、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余额答案:D8. 个人所得税中,哪些收入可以享受免税政策?A. 工资薪金所得B. 稿酬所得C. 国债利息D. 偶然所得答案:C9.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年度是如何规定的?A. 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B. 自企业成立之日起至次年同日的前一日止C. 自企业成立之日起至次年同日的前一日止,不足一年的按实际经营月份计算D. 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不足一年的按实际经营月份计算答案:A10.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有哪些?A. 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B. 一般计税方法和差额计税方法C. 简易计税方法和差额计税方法D. 一般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和差额计税方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项目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A. 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B. 业务招待费C. 罚款和滞纳金D.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答案:ABD12. 个人所得税中,哪些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A. 工资薪金所得B. 稿酬所得C. 国债利息D. 偶然所得答案:ABD13.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中,以下哪些项目不得扣除?A. 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B. 业务招待费C. 罚款和滞纳金D.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答案:C14.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哪些?A. 货物B. 劳务C. 服务D. 不动产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收入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免税政策?A. 工资薪金所得B. 稿酬所得C. 国债利息D. 偶然所得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每月5000元。
2011中国财税史复习题

财政负担和国家命运的关系。
6财政起源考察财政的定义。
2财政制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2楚国的改革6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给我们的启示。
3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演变3从封建国家的财政支出中可得到哪些启示?14从三国的户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找出其主要变化,阐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10从总体趋势把握秦至清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过程及意义。
12封建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形式?14工商税收制度的发展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示?17国家和国家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解决中国当前的财政问题需要“内病外治” 9历代封建国家向以重农抑商为国策,为何工商业仍然不断发展?13明代鱼鳞册和赋役黄册产生的背景、包含的内容。
11奴隶制财政的特点。
2奴隶制主要有哪些收支?2秦国的变法6秦始皇统一财政的内容及意义。
16秦王朝的三大支出:军事工程支出、宫殿和皇陵修筑支出。
16试述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基本精神及意义。
11屯田制对战争的重要性。
10为什么说经济模式和内容决定财政分配的模式和内容?15魏国的改革5西汉初年,颁行的财政经济措施及其作用。
16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有哪些特点?3夏商周三代实行地方分权型的才财政管理体制2先秦时期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其启示。
2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
12职役制度的意义何在?它对于减轻百姓的力役负担有作用吗?16国家和国家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国家产生的前提条件: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阶级的形成。
国家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2、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3、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成立是中国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起源考察财政的定义。
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才产生了国家。
中国财税史周春英答案

中国财税史周春英答案1、决定财政制度的因素不包括A、社会性质B、经济发展水平C、领导人素质D、职能答案:领导人素质--------------------------------2、财政史研究的内容包括A、财政制度B、财政政策C、经济结构与方式D、其他都是答案:以上皆包括--------------------------------3、财政史的研究对象包括A、财政发展本身规律B、和社会思想文化C、财政制度与政策D、其他都是答案:以上皆包括--------------------------------4、熊彼特将西方财政发展的历史分为贡赋财政、赋税财政、财政和公共财政四个阶段,其划分依据的是A、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B、社会性质C、经济发展阶段D、财政收入形态答案: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5、以财政分配对象的表现形态为标准,不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A、劳役财政B、实物财政C、财政D、货币财政答案:财政--------------------------------6、财政史的内容不能拘泥于货币关系。
答案:对--------------------------------7、“财政”一词在中国随着夏王朝的建立而同时出现。
答案:错--------------------------------8、专业史学与专业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答案:对--------------------------------9、财政史的研究对象与财政学史的研究对象相同。
答案:错--------------------------------10、财政史是财政学的“流”。
答案:错--------------------------------1、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A、比例税制B、劳役租C、十一税率D、定额税制的贡法答案:定额税制的贡法--------------------------------2、先秦时期的财政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是A、井田制B、均田制C、土地私有制D、屯田制答案:井田制--------------------------------3、井田制盛行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答案:西周--------------------------------4、“分田赋兵”“分田制禄”反映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答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5、夏商西周时期,王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是A、集权型B、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C、行政隶属关系D、完全独立答案: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6、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
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x

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x 1/NUMS1《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9题1、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的利润改为交纳所得税,称为()。
A.费改税B.利改费C.利改税D.费改利参考答案:CA.战争缴获B.筹款募捐C.打击土豪劣绅D.组织群众贡献财务参考答案:C3、()我国取消了农业税,标志着在中国几千年的“皇粮国税”终于成为历史。
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参考答案:C4、分税制改革后下列不属于中央收入的有()。
A.关税B.营业税C.消费税D.中央企业所得税参考答案:B5、分税制改革后的流转税由增值税、()和营业税组成。
A.资源税B.农业特产税C.消费税D.屠宰税参考答案:C6、()企业所得税新税法正式在全国实施。
A.2007年1月1日B.2007年10月1日C.2022年1月1日D.2022年10月1日参考答案:C7、分税制后下列属于地方收入的有()。
A.土地增值税B.城镇维护建设税C.车船使用税D.房产税参考答案:D8、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界定了财政投资范围,将投资项目划分为()三大类。
A.公益性、基础性、竞争性B.公益性、建设性、竞争性C.建设性、基础性、竞争性D.公益性、基础性、建设性参考答案:A9、分税制改革后下列不属于中央和地方分享的收入有()。
A.增值税B.资源税C.证券交易税D.营业税参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1、建国初期财政支出急剧增加的原因()。
A.军费庞大B.政务费增加C.救济支出数额很大D.进行必要的经济恢复参考答案:ABCDA.战争缴获B.筹款募捐C.打击土豪劣绅D.组织群众贡献财务参考答案:ABCD3、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新的财税政策()。
A.救国公粮B.农业统一累进税C.发行公债D.打击土豪劣绅参考答案:ABC三、判断题共4题1、1994年12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
(最新)经济师考试《财税》专业试题库(三)含参考答案

(最新)经济师考试《财税》专业试题库(三)含参考答案1、“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分配的客体则是()。
A.企业利润B.税收C.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D.现金E.工资2、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市场可以调节一切C市场并非万能,政府是万能的D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转变政府职能3、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只有社会效益,而且其产品也不能进入市场的财政支出项目的效益分析?()A.成本效益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最低成本法D.公众评判法4、在中国,代表政府承担全社会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多方面任务的单位被称为“()”。
A行政单位B事业单位C市场中介D权力机关5、全国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是在()年。
A2011B2012C2013D20146、关于社会救助,说法正确的是()。
A采取非缴费制B依照受益者负担原则C实行无偿救助模式D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为目标7、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是()。
A.企业税收负担率B.个人税收负担率C.宏观税收负担率D.综合税收负担率E.广义税收负担率8、目前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据的税种是()。
A.城镇土地使用税B.土地增值税C.城市维护建设税D.资源税9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原则是()。
A.以收定支,收支平衡B.以支定收,收支平衡C.收入大于支出,保持结余D.支出大于收入,留有支付“缺口”E.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足额发放从2006年起,我国改进国债管理办法,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采取()方式管理国债发行活动。
A国债年度发行额B国债余额C国债还本付息额D赤字额11、.国库集中收付体系的运作基础是()。
A财政账户体系B国库现金体系C分散账户体系D单一账户体系12、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
大学财税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财税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
A. 销售货物B.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C. 进口货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
A. 居民个人B. 非居民个人C. 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D. 只有居民个人答案:C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
A. 20%B. 25%C. 15%D. 30%答案:B4. 以下哪项不属于税收优惠政策()。
A. 减税B. 免税C. 退税D. 增加税负答案:D5.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税率包括()。
A. 13%和9%B. 13%、9%和6%C. 13%、9%和3%D. 13%、9%、6%和3%答案:B6.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
A. 利润总额B. 应纳税所得额C. 营业收入D. 营业外收入答案:B7.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
A. 3000元B. 5000元C. 8000元D. 10000元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
A. 工资薪金B. 业务招待费C. 罚款D. 捐赠支出答案:C9.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
A. 销售货物B. 提供劳务C. 转让无形资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形式是()。
A. 比例税率B. 超额累进税率C. 累进税率D. 定额税率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以下哪些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
A. 工资薪金B. 业务招待费C. 罚款D. 捐赠支出答案:A B D2.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包括()。
A. 工资、薪金所得B.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C. 稿酬所得D. 偶然所得答案:A B C D3. 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
A. 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B.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C. 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D. 提供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属于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财税史复习题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公元前(一万年)时,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确定下来。
2、(禹)根据各地距离京畿的远近,土质的肥瘠、高下评定土地等级,以土地收获量的十分之一向部落酋长进行定量纳贡,开创了征收土地税的先河。
3、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4、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5、中国古代,商业的萌芽产生于(商)朝。
6、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口赋)7、两汉时期田租以(三十税一)为主,属于比例税率。
8、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是(租用调制)。
9、两税法实施于(唐)代。
10、“一条鞭法”实施于明代,是由(张居正)提出并实施的。
11、东汉时期的关税税率较高,在(十分之一)以上。
12、《暴关图》反应的私设关卡,乱收费的情况发生在(明代)。
13、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贡法)。
14、汉代实行商业官营,所谓商业官营就是指(官营)。
15、隋唐时期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田赋收入)。
16、五代十国时期的田赋主要包括(两税、绢帛之征)。
17、把差役制度变为雇役制称(雇役法、免役法、募役法)。
18、北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有(外债、内债、税收)。
19、田赋征收的基础是地籍管理,为此国民政府推行(土地计量)。
20、公元628年,唐太宗下令,规定王公百官到一般百姓,垦田每亩纳粟2升,以备灾年赈贷之需而建(义仓)。
21、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是清朝(康熙)实施的。
22、为缓和统治危机,增加财政收入,我国(明)代实施了“一条鞭法”。
23、宋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方田均税法)。
24、北洋政府在把清朝各种名目的附加都并入正赋之后,又另外加征的是(田赋附加)。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
2、国家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财税史》课程考查试题
(任选三题,每题不少于500字不多于1500字,统一用A4纸)
一、中国封建社会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公共工程等)支出的主要内容、成效。
二、中国古代财政收入中专卖收入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流变及影
响。
三、中国历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内容与启示。
四、古代田赋制度在历代财政收入中的影响。
五、中国古代田赋制度流变与启示。
六、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七、中国历代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类(赈济抚恤等)支出的内容
与意义。
八、谈谈学习《中国财税史》的收获,请提出改进此类课程教学的建议。
九、谈谈对财政学专业、税收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看法与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