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神经外科(现有床位138张,其中二部40张)创建于60年代,创建人为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索敬贤教授。
现主任赵刚教授(电子邮箱ZhaoGang20052000@),副主任罗褀教授。
共有医护人员80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9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
年门诊量约一万四千余人次,年平均住院人数3000人次左右。
神经外科特色是颅底肿瘤,脑血管病,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综合治疗。
颅底肿瘤方面先后开展了听神经瘤,斜坡肿瘤,枕骨大孔区肿瘤,经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等手术,其中1996年率先在东北完成了斜坡肿瘤显微手术全切术,斜坡肿瘤及颅咽管瘤手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近几年来还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脑干肿瘤手术,存活率达国内先进水平。
脑血管病及外科治疗方面,于1960年完成全国首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于1987年完成东北首例脑血管畸形血管内介入治疗。
1990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急性期脑血管闭塞的超选择溶栓治疗,并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完成省内首例游离弹簧圈栓赛治疗颅内动脉瘤。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方面先后开展了超选择化疗,氦氖激光内照射治疗及耐药基因方面的研究。
立体定向方面于1987年开展了胎脑移植及肾上腺细胞移植,并开展内窥镜辅助下的肿瘤切除,动脉瘤夹闭,脑室内血肿清除等治疗方面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人才培养: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53名,硕士研究生148名,进修生452名,其中有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天坛医院介入神经放射中心主任,北京康复中心副主任、研究所所长,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微侵袭杂志总编,深圳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神经外科主任,辽宁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吉林大学二、三、四院神经外科主任,长春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等。
科研成就:主编实用神经外科学一书,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89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新技术奖2项,校医疗成果二、三等奖10余项,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研经费100余万元。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始建于1949年,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吉林大学所属,国家卫生部部管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吉林省首家达标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和“爱婴医院”。
吉大一院护理事业伴随着白求恩精神的发展历程,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方面得以骄人业绩,医院现有开放床位1721张,全院共有护士993人(包括聘用护士409人),助理护士263人,其中正高职5人,副主任护师50人。
现有硕士生导师13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24人(现有12名护理硕士生已毕业)。
拥有35个护理单元,并设护理部主任1人,副主任3人,科护士长4人,护士长68人。
4人担任护理学会专科主任委员,10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6人担任专科委员会委员,6人担任10种护理期刊的常务编委或编委。
2005年度吉林大学医疗成果7项,2007年度吉林大学医疗成果14项。
几年来共有70余名护士到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地进修学习。
每年承担着护理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的专业授课及临床生产实习培训,尤其近四年来每年还承担着加拿大LAVAL 大学护理学院2-3名护士学生的临床见习指导任务。
一院护理工作通过自己的网站《护理天地》与外界紧密了联系,加强了沟通、拓宽了视野,为适应护理文化跨国界的需要构建了友谊桥梁。
吉大一院护理队伍已经形成了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学习风气,护士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护理质量水准得到保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工作的每一步,都凝结着一院领导的支持和理解,凝结着广大护理人员的辛勤和奉献,凝结着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的帮助和关爱,吉大一院护理人将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弘扬白求恩精神,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历年授予硕士学位名录

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23)
内科学(14人)
孙明莉王春梅陈曦杨彤雷力成高士奇张明磊金周德
杜娟宋成伟刘春水夏宇欧刘超英解跃辉
儿科学(2人)
刘丽杨威
皮肤病与性病学(1人)
赵颖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人)
陈伟华
外科学(2人)
朱晓波徐执扬
肿瘤学(1人)
袁霞
中西医结合临床(2人)
霍毓平陈元
2002年授予硕士学位名录
董均树刘俊平王连富王健王永丽
神经病学(4人)
陆兵勋刘大千崔得华刘芳玲
传染病学(2人)
白霜王峰
外科学(3人)
张学春张海峰李志军
放射医学(1人)
宋建国
儿科学(2人)
陈沙力刘向党
耳鼻咽喉科学(1人)
侯铁宁
1987年授予硕士学位名录
总人数20人
学历硕士学位名单(20人)
内科学(6人)
张煜赵学忠徐娟王全影孙成刚朱颖
耳鼻咽喉科学(1人)
赵秀杰
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1人)
神经病学(1人)
刘亢丁
1993年授予硕士学位名录
总人数37人
学历硕士学位名单(34人)
放射医学(4人)
孙晓艳王英久梁军刘福全
内科学(8人)
郭晓林王颖马风云姜雅秋王桂侠黎金庆李明娴林萍
儿科学(2人)
杜红伟马青山
神经病学(2人)
叶静李永秋
儿科学(2人)
杨立彬徐乃军
神经病学(2人)
崔丽龚光云
中西医结合临床(1人)
洪英杰
临床检验学(1人)
孙淑艳
外科学(1人)
张志明
1998年授予硕士学位名录
吉林大学导师

吉林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学科、专业指导教师姓名马克思主义哲学贺来杨魁森孙正聿孙利天张盾中国哲学邱高兴张连良外国哲学李大强沈亚生王振林姚大志王天成科学技术哲学赵玲高申春葛鲁嘉许志晋社会学刘少杰董才生漆思林兵宋宝安李文祥田毅鹏邴正张金荣文艺学黄也平张锡坤李志宏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武振玉岳辉吕明臣刘富华柳英绿汉语言文字学李无未李守奎徐正考中国古代文学孟兆臣沈文凡程丽红王树海王洪中国现当代文学*孟繁华王俊秋李新宇王学谦张福贵刘中树王桂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杨冬胡铁生靳丛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冯恩学王立新赵宾福王培新魏存成林沄陈全家杨建华滕铭予朱泓朱永刚李伊萍专门史杨军程妮娜赵永春中国古代史许兆昌王剑武玉环中国近现代史赵英兰李书源世界史张乃和令狐若明刘德斌日语语言文学宿久高于长敏亚非语言文学尹允镇政治经济学*毛健张维达郑贵廷宋冬林经济思想史吴宇晖西方经济学纪玉山世界经济丁一兵李晓李冬赵放田中景项卫星李俊江制度经济学潘石年志远法经济学谢地金融学杜莉孙少岩产业经济学麻彦春徐传谌法学理论*郑成良*徐显明姚建宗黄文艺张文显霍存福邓正来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李韧夫崔卓兰刑法学*孙谦张旭徐岱闵春雷李洁民商法学*石少侠李建华于莹彭诚信徐卫东赵新华马新彦经济法学蔡立东冯彦君王彦明傅穹国际法学刘亚军吕岩峰何志鹏那力韦经建政治学理论*杨海蛟王惠岩张贤明孙晓春王彩波周光辉国际政治刘雪莲黄凤志刘清才行政管理李靖彭向刚张亲培李德志麻宝斌张创新张锐昕管理科学与工程马飞许正良李全喜毕新华李辉邱长波李春好刘国亮会计学姚梅芳企业管理赵静杰技术经济及管理李京文蔡莉张少杰葛宝山赵树宽卢艳秋李北伟图书馆学王萍李贺徐恺英情报学徐宝祥张向先靖继鹏毕强金融学王铁锋杨惠昶产业经济学沈颂东林秀梅数量经济学张晓峒刘金全金成晓赵振全张屹山石柱鲜高铁梅于维生庞晓波陈守东张世伟孙巍金春雨会计学孙烨毛志宏韩丽荣企业管理于洪彦王克敏金晓彤吕长江吕有晨吴小丁孙乃纪任俊生于桂兰邹国庆张秀娥基础数学*段海豹*王立河*吉山青王春朋袁洪君纪友清史少云廖公夫杜现昆李辉来计算数学*许跃生*张平文李永海邹永魁张树功伍铁如梁学章马驷良马富明刘播包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史宁中姜铁锋*陈敏*巩馥洲王德辉杨晓云应用数学*辛周平*易英飞*杨彤刘长春徐旭尹景学高文杰李勇工程数学施卫平闫广武吴柏生理论物理吴式枢吕品汪宏年刘广洲金立平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孙慧斌马英君陆景彬李险峰凝聚态物理吕天全闫羽郑以松姚斌刘晓梅王文全许大鹏贺天民声学*张碧星光学苏雪梅高锦岳戴振文里佐威张汉壮吴金辉无线电物理张涛应用物理吴汉华韩炜崔海宁无机化学徐如人袁宏明施展庞广生肖丰收刘晓旸陈接胜于吉红孙建敏朱广山冯守华师同顺徐家宁裘式纶宋天佑李国栋李吉学霍启升分析化学苏星光金钦汉丁兰宋文波张忆华张寒琦于爱民孙长青周伟红宋大千有机化学卢然张锁秦李耀先刘在群林英杰母瀛柏旭物理化学*江雷*苏忠民阚秋斌赵敬哲杨文胜张文祥程铁欣王德军吴凤清王子忱杨桦林海波贾明君任咏华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闫东航严以京王力彦刘凤岐姜振华沈家骢张万金姜世梅吴立新田文晶林权高歌王贵宾王静媛王策那辉杨柏崔占臣陆丹孙俊奇迟力峰精细化学品化学任玉林陈春海应用化学李俊锋王洪艳邹海峰甘树才微生物学吴永革冯雁孔维于湘晖细胞生物学*盛军房学迅金英花施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曲晓刚*王佑春陈霞张应玖王丽萍周慧郝东云生物物理学赵正云李正强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李又欣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刘珂付学奇滕利荣王恩思赵志壮药理学顾景凯固体力学陈塑寰孟广伟徐涛姚国凤宫赫王丽娅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赵继王龙山*吴博达王义强张雷王立鼎机械电子工程刘顺安刘昕晖朱喜林程光明贾亚洲赵丁选机械设计及理论阚君武左春柽许纯新王国强成凯秦四成谭庆昌曾平孟繁忠杨志刚马文星工业工程高秀华申桂香孔繁森车辆工程周云山王登峰李幼德程秀生王庆年宋传学李杰管欣初亮史文库李静高镇海郭孔辉宗长富雷雨龙车身工程胡平那景新张君媛动力机械及工程*赵福全*李骏袁兆成林学东郭英男刘忠长高青洪伟李君于秀敏孙万臣材料物理与化学郑伟涛李晓天李敏陈岗于文学孟繁玲材料学贾树胜*刘勇兵蒋青赵明曹占义连建设胡建东李建忱江中浩安健蒋引珊朱永福材料加工工程王春生姜启川刘耀辉赵宇光王强周宏宋玉泉孙大千邱小明于思荣赵熹华李明哲杨慎华蔡中义寇淑清付文智王慧远沈平高分子材料工程张国孙广平张万喜道路与铁道工程刘寒冰郭学东程永春沙庆林王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杨兆升姜桂艳王殿海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隽志才赵淑芝贾洪飞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王荣本苏建储江伟金立生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王云鹏李显生许洪国李世武农业机械化工程陈秉聪张书慧张守勤马旭殷涌光佟金于建群杨印生周江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杨贞耐马中苏于海业赵寿经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陈晓光*赵春江*王纪华孙永海吴文福仿生科学与工程任露泉丛茜李建桥韩志武物理电子学赵纯阮圣平马春生秦伟平宋宏伟电路与系统王一丁田小建郭树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陈维友张彤赵毅张大明宋俊峰全宝富贾刚杜国同殷景志刘大力张宝林郑杰孙洪波通信与信息系统王树勋王珂司玉娟陈贺新赵继印钱志鸿李月赵晓晖王世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石要武陈虹田彦涛李元春刘富计算机系统结构邓小铁徐高潮房至一胡亮刘淑芬杨永健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董蕴美孙吉贵欧阳丹彤张长海刘磊李雄飞计算机应用技术于哲舟欧阳继红刘大有卢奕南王钲旋周春光左万利李文辉许志闻赵宏伟秦贵和申铉京生物信息学宫雷光许东徐鹰梁艳春刘元宁计算机应用技术刘衍珩精密仪器及机械刘光达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高印寒林君程德福田地王忠仁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金巍孙丰月刘立许文良徐学纯王可勇地球化学葛文春迟效国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朱茂炎彭向东张梅生王成文孙春林孙革构造地质学梁一鸿刘正宏刘永江刘志宏李才张兴洲周建波李廷栋第四纪地质学*王宏*郭正堂*刘嘉麒*安芷生数字地质科学薛林福路来君矿产普查与勘探*关凤峻*戴金星王璞珺程日辉刘招君李守义孙景贵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邢立新陈圣波固体地球物理学刘财金旭孟令顺王祝文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谢学锦刘国兴吴燕冈韩立国潘保芝郝立波曾昭发孙建国李桐林刘四新滕吉文地学信息工程周云轩姜琦刚地质工程佴磊王清陈剑平殷琨赵大军孙友宏陈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王常明李广杰水文学及水资源林学钰卞建民卢文喜肖长来梁秀娟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迟宝明杨悦锁环境科学王宪恩康春莉徐自力刘淼董德明汤洁环境工程赵勇胜张凤君张兰英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范继璋生理学*张日辉赵华细胞生物学刘睿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王丽颖洪敏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陈东免疫学于永利李一台桂香朱迅柳忠辉病原生物学李凡王丽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杨宝学赵雪俭李扬李玉林王琳吴珊孙连坤李荣贵人兽共患疫病学常雅萍药理学杨世杰陈霞陈立放射医学*苏旭金顺子鞠桂芝龚守良刘晓冬医学基因组学*李校堃尉军于雅琴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叶琳卫生毒理学刘娅范洪学牛凤兰李娟孙志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许树强王伟曹锦丹安力彬免疫学谭岩内科学*杨世忠*孙旗迟宝荣朴云峰高普均孟祥伟许力军华树成宋艳秋姜振宇李薇袁长吉郑杨秦玲李有田孙景辉王峰孔俭吴绥生牛俊奇王冠军神经病学*李新民江新梅刘群吴江冯加纯马涤辉胡林森祝捷临床检验诊断学续薇外科学韩胜皓罗毅男赵刚罗祺王广义刘铜军所剑刘国津范志民佟倜王春喜谷贵山刘一刘建国路来金张舵宫旭傅耀文安君妇产科学付艳岳瑛眼科学宋鄂耳鼻咽喉科学*李晓明祝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高洪文放射医学曲雅勤内科学王育珊金春香马忠森张捷苗里宁李东复孙健刘斌李淑梅许钟镐神经病学胡国华外科学刘军乔士兴邵国光张兴义杨有庚房学东柳克祥妇产科学张为远崔满华眼科学吴雅臻苏冠方郑雅娟耳鼻咽喉科学金春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王维忠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何成彦张桂珍放射医学杨海山马庆杰内科学王江滨高长斌杨萍毕黎琦神经病学徐忠信外科学赵吉生尹维田王伟华崔树森高忠礼王金成朱庆三田宇孔祥波张学文续哲莉孙辉宋燕张斌杨小玉耳鼻咽喉科学董震急诊医学李洪军口腔临床医学高文信王景云孙新华周延民孙宏晨胡敏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张宏桂金向群杨晓虹李平亚刘忠英周秋丽关铭魏景艳裴瑾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李才任立群井玲医学生物工程学王毅孙非颜炜群孙德军药理学睢大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邓如辛李桂花刘洁冯尚春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文新徐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韩喜平李华庞雅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韩广富宋连胜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贾中海赵海月思想政治教育杜君动物学刘波李子义赖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张永亮张玉静*孙金海欧阳红生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周虚赵志辉张嘉保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沈景林基础兽医学*金奇*李春义*杨焕民*胡仲明*李德雪*高宏伟高丰邓旭明柳巨雄岳占碰杨振国预防兽医学*Chritia*张改平*章金刚*肖立华*王兴龙*朱平*冯书章*扈荣良*宣华*涂长春金宁一夏咸柱韩文瑜张西臣丁壮柳增善临床兽医学*朱连勤韦旭斌王哲张乃生人兽共患疫病学*Pascal刘明远植物学杨振明潘洪玉王庆钰原亚萍张世宏世界经济尹小平张慧智庞德良李玉潭张宝仁徐文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王胜今景跃军于潇区域经济学赵儒煜衣保中吴昊朱显平国际政治张景全人口学尹豪世界史李春隆张广翔陈景彦黄定天历史文献学张固也冯胜君张金梁吴良宝丛文俊吴振武中国古代史吕文郁张鹤泉原子与分子物理*王治文金明星胡湛丁大军周雅君刘学深凝聚态物理毛河光贾晓鹏崔田高春晓刘冰冰邹广田崔启良刘洪武杨海滨张明喆马琰铭邹勃李红东王欣物理化学孙家钟黄旭日唐敖庆吴玉清刘靖尧丁益宏吕中元吕文彩任爱民徐蔚青李泽生张红星李菲赵冰吕男田维全说明:1、所有指导教师的详细信息请查阅其所在学院(中心、所)主页。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始建于1958年,曾因治疗“脊椎裂合并尿便功能障碍”而闻名全国。
历任主任:王啟振,安西川,李晓春,李有田,现任主任:董宇翔。
中医科以其“精诚,关爱,协作,进取”的科训,以“博采中西之术,普救病痛之人”的理念,发展着祖国传统医学。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科室的医疗水平及学术地位不断提高,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为特长。
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重要科室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其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
是中华医学会吉林省中医学会,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吉林省针灸学会及长春市中医学会成员单位。
中医科床位20张,医生10名,护士8名,博士学历1名,硕士学历5名。
教授2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 6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
科室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
培养研究生情况:1992年建点,共招生58名,已毕业47名(包括6名留学生),在读11名。
现有硕士生导师1名。
中医教研室还承担本科生、七年制、药学系、成人教育、留学生及进修生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任务。
共有立项课题31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项,吉林省科委、吉林省中医中药管理局、长春市科委及吉林大学课题20项。
获得科技进步奖4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4项。
发表论文202篇,其中核心期刊126余篇,出版医学著作22部。
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病及杂病。
专业特色:(一)中医内科:1、对内科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病,中风后遗症,心、脑供血不足,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糖尿病,甲亢等的预防、治疗及预后都有独特方法。
2、对内科系统杂病如抑郁症,男性不育,高泌乳症,更年期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痤疮等治疗更显现出其特色。
3、中药缓解肿瘤术后化疗副作用等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发挥中医药特色,开展了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排石等。
核医学-一院核医学-心血管神经系统

再分布(延迟像)
心绞痛患者的PTCA术前后运动负荷201Tl心肌灌注显像 术前部分可逆性缺损,术后正常,疗效好。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
扩张性心肌病
心肌代谢显像
1、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 2、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 3、有氧代谢显像
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 (评价心肌活性的金标准)
如何进行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1、药物负荷:双嘧达莫、腺苷、潘生丁---扩张冠脉、增加耗 氧量、增加血流量 2、运动负荷:分级式次级量踏车运动
30w负荷---3分钟后加量30w---3分钟后再加量-------直至 预期最大心率85%(190-年龄)、或心衰、呼吸困难、心律失 常、血压下降、ST段下移>1mm---注射显像剂---继续运动2 分钟
4、心脏神经受体显像:无创评价心肌交感神经支配状态 5、心肌乏氧显像
一、心肌灌注显像
是心肌显像最常用的一种 是心肌显像的基础,是核心脏病学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其最有价值的临床应用是静息与负荷显像结合评价缺血性心脏病 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脉造影(金标准)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映冠脉狭窄的 血流动力学和功能意义,提供诊断决策、疗效及预后信息
心肌灌注显像显像剂要求
1、首次通过心肌摄取率高 2、不受其他药物影响 3、心肌摄取量与局部心肌血流量成正比
心肌灌注显像显像剂种类
单光子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剂: 1、201Tl 2、99mTc标记化合物:99mTc-MIBI
99mTc-tetrofosmin(P53) 正电子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剂:13N-NH3
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侯森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核医学是核医学中发展最迅速而且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心血管核医学是现代心血管疾病诊断与研究的重要工具。 心血管核医学也称为核心脏病学,是核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也是心 血管疾病现代诊断与研究中的简便而无创的重要手段。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始建于1984年,目前科室共有医护人员1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7人。
我科是吉林省最大的皮肤性病专业学科之一,是我省最早开展性病诊疗的单位,对各种皮肤病及性病的诊断、治疗居国内先进水平,也是吉林省艾滋病定点筛查实验室。
皮肤性病科承担吉林大学医学部七年制、五年制皮肤性病学专业课的教学任务,1985年被授予硕士点,至今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留学生1名。
近年来,我科室承担了卫生部、省科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中华医学会科研基金在内的课题24项,鉴定科研成果9项,获得成果奖励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50 余篇,主编及参编专业书籍12部。
主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李珊山教授、陈世义教授和郑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性病的实验诊断及防治、深部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皮肤病理及免疫病理学诊断、白癜风和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等。
我科年门诊量超过8万人次,对银屑病、白癜风、痤疮、斑秃、红斑狼疮、面部皮炎、变应性血管炎、顽固性皮炎湿疹、扁平疣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居省内领先水平。
常规开展皮肤病理、皮肤免疫病理、真菌镜检及培养及过敏原检测,为红斑狼疮、天疱疮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和过敏性皮肤病提供诊断依据。
常规开展激光、电烧、冷冻、紫外光疗、局部封闭及表皮移植等治疗项目。
引进国际先进的激光美容设备,开展祛除色素性皮肤病、血管性皮肤病、脱毛、嫩肤等治疗项目。
导师队伍皮肤病与性病学李珊山简介李珊山女,1963年10月生,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皮肤科副主任。
担任吉林省皮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皮肤科学会性病学组委员、中国皮肤科医师协会性病学组委员、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
自1985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以来从事皮肤性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已23年。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于1953年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家刘多三教授创建。
1963年被批准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1989年被批准为国家教委重点学科,1998年被批准为卫生部重点学科,2001年再次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科室人员情况:本学科有一支学术气氛浓、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全科有教授15名,副教授9名,博士导师10名,主治医师6名,经治医师5人。
硕士导师23名。
具有博士学位者26名。
医疗情况:神经内科共有病床120张,每日门诊患者200余名,在全国属于规模最大的神经内科之一。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尤其是脑血管病、痴呆等疾病的诊治,居于国内先进水平。
本学科多年来一直把脑血管病的防治作为临床医疗和科研的主攻方向,曾参加过脑梗塞溶栓治疗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严格对照的九五攻关项目研究。
近几年建立了卒中单元,成立了脑血管病重症监护病房和脑出血微创手术室,开展了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并成立了康复治疗室,开展了规范化的脑血管病急性期康复工作。
科研工作:神经内科现有共12个实验室,面积920㎡。
包括蛋白质组学工作站、神经病理、神经电生理、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神经分子生物学、神经流病、动物实验、细胞培养、神经肌肉活检、电镜等实验室。
有四个明确的科研主攻方向:脑血管病、老年期痴呆、朊蛋白病、癫痫等,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重要科研奖励30余项,获各级奖项10余项。
在神经病理学方面,已经剖检600余例脑标本,居国内首位。
曾多次举办国际和全国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会,是我国神经病学科研、教学、对外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人才培养情况:本学科从文革前的196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文革后首批被确定为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又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神经内科师资培训中心,每年为学员提供200学时以上的神经科学和高级神经病学课程,并进行深入的临床和科研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
1987年建科,1991年被评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4人。
科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代谢显像诊断和甲状腺疾病放射碘治疗。
科室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目前在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编写教材5部。
获得省级科研奖励3次。
承担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儿科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的核医学教学,科室已培养硕士9名,在读2名。
科主任林承赫副教授任吉林省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核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吉林大学学报编委、中华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委员、省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我科有德国西门子Biograph 16 PET-CT、美国GE 双探头可变角 SPECT、日本住友回旋加速器等先进影像设备,常规开展PET-CT 肿瘤全身代谢显像和SPECT多脏器显像等检查,并参加了“18 F-FDG PET-CT 显像诊断肺占位病变的准确性及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在核素治疗方面,具有核素治疗病房4间、Bqsv全自动衰变池、放射性药物自动给药系统、辐射监测仪、个人剂量辐射仪及90锶敷贴器、前列腺增生治疗仪,开展甲亢、甲状腺癌的放射碘治疗;骨转移癌的89Sr、153Sm治疗;血管瘤及瘢痕的敷贴治疗、32P胶体注射治疗;前列腺增生内照射治疗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等,在核素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参加“全国131碘治疗甲亢多中心临床研究”。
在核医学显像和核素治疗领域已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导师队伍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林承赫简介
林承赫,男,医学博士,内科学博士后,副教
授,硕士导师,核医学科主任、教研室主任。
1990
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放射医学专业,毕业后留校
工作。
作为访问学者于1997年9月~1998年10月
在日本金泽大学医学部核医学科研修。
曾先后在美国
阿拉巴马大学医院、韩国加图立大学医院学习。
现任中华核医学治疗学组委员,省核医学副主委,市核医学主委,省放射医学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省核学会常务理事,省、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中华核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吉林大学学报编委,现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参加编写教材3部,著书1部,发表论文20余篇,已培养硕士1名,在读2名。
在ECT、PET-CT显像和甲亢、甲状腺癌、小儿血管瘤、瘢痕疙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骨转移癌的核素治疗方面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科研方向为甲状腺疾病的核素治疗和肿瘤的PET-CT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