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人教高中历史必修培优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音乐与影视艺术 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基础巩固1贝多芬是欧洲音乐界承前启后的作曲家,其音乐风格经历的变化是( )A.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B.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C.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D.从现代主义到古典主义解析:贝多芬的晚期作品,表达了他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答案:B2恩格斯在评价《命运交响曲》时说:“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
”这部伟大音乐作品的作者是( )A.威尔第B.比才C.约翰·施特劳斯D.贝多芬解析: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命运多舛,但他与命运做不屈的抗争,用欢乐笑对人生,留下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
答案:D3某班同学为配合对19世纪欧洲音乐的学习,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拟举办柴可夫斯基作品欣赏会。
如果请你向同学们介绍柴可夫斯基作品表达的主题,下列哪一项最符合你的选择( )A.舞剧是能够取代其他一切艺术形式的艺术B.音乐是舞剧不可或缺的元素C.音乐首先是民族的D.爱与善能够战胜一切解析:柴可夫斯基是俄国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他通过《天鹅湖》等代表作品,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达了爱与善能战胜一切的主题。
答案:D4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歌手“猫王”普莱斯利受到欧美国家青少年的广泛欢迎,这反映出当时青少年们的精神状态是( )A.精神颓废,严重脱离现实B.对未来社会发展极度失望C.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D.勇于进取,富于创新精神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吸引了无数听众。
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摇滚乐的主要特点不符。
答案:C5右图为某次世界博览会的宣传海报,向全世界宣传、展示了电影技术。
请推断这次世博会是( )A.1851年伦敦世博会B.1889年巴黎世博会C.1900年巴黎世博会D.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解析: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展示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成就的舞台。
《第24课 蓬勃发展的音乐和影视艺术》(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3_北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24课蓬勃发展的音乐和影视艺术》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其作品《毕业歌》催人奋进,鼓励青年学子投身革命,成为时代的之声?A. 聂耳B. 冼星海C. 贺绿汀D. 黄自2、电影《英雄》与《无极》都出自哪位著名导演之手?A. 陈凯歌B. 张艺谋C. 冯小刚D. 王家卫3、题干:以下哪位中国音乐家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A. 汪鸣銮B. 萧友梅C. 田汉D. 黄自4、题干:《魂断蓝桥》是哪一年在我国上映的电影?A. 1949年B. 1957年C. 1970年D. 1940年5、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哪种音乐形式迅速崛起,并成为全球青少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 古典音乐B. 摇滚音乐C. 乡村音乐D. 爵士音乐6、下列哪部电影被认为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重要代表作,同时也是美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A. 《乱世佳人》B. 《泰坦尼克号》C. 《阿凡达》D. 《星球大战》7、题干:以下哪位音乐家被誉为“现代音乐之父”?A. 贝多芬B. 巴赫C. 柴可夫斯基D. 莫扎特8、题干:以下哪部电影被认为是我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A. 《大闹天宫》B. 《英雄》C. 《小城之春》D. 《霸王别姬》9、《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哪位著名作曲家?A、聂耳B、冼星海C、刘天华D、黄自 10、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下列哪部作品?A、《歌女红牡丹》B、《定军山》C、《水浇园丁》D、《难夫难妻》11、题目:《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由哪个国家的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二战题材电影?A. 美国B. 德国C. 英国D. 俄罗斯12、题目:下列哪部音乐作品被称为“第五交响曲”,体现了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才华?A. 《天鹅湖》B. 《胡桃夹子》C. 《四季》D. 《悲愴交响曲》13、下列哪部电影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项的作品?A. 《渔光曲》B. 《小城之春》C. 《霸王别姬》D. 《红高粱》14、20世纪初,哪种音乐形式在中国城市中广泛流行,成为当时年轻人的最爱?A. 京剧B. 爵士乐C. 民歌D. 电子音乐15、题目: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A.《白毛女》B.《舞台姐妹》C.《红色娘子军》D.《大闹天宫》16、题目: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音乐领域出现了一股“摇滚乐”热潮,下列哪位歌手被誉为“中国摇滚乐之父”?A.崔健B.汪峰C.张楚D.何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课时作业27: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一、选择题1.约翰·列侬,英国著名摇滚乐队“甲壳虫”成员,摇滚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甲壳虫乐队的灵魂人物,《Give peace a chance》其创作并演唱,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美国反战运动的圣歌。
他作为英国人而坚定反对越战,这主要说明( )A.美国侵越战争的非正义性B.列侬同情亚洲人民的遭遇C.人类反战和平思想的相通D.列依的音乐饱含反战精神2.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
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④D.③④3.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消息传开后,贝多芬将原名《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乐更名为《英雄交响乐》,这一变化折射了贝多芬内心情感的复杂感受。
这反映了贝多芬( )A.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B.强烈推崇自由主义的精神C.强调集体主义的精神D.音乐创作的风格较为复杂4.西方浪漫主义前期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扬快乐为主题。
后期作品常表现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细致地诠释人类自身的痛苦。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B.民族主义精神的缺失C.现代主义艺术的回归D.近代社会转型的冲击5.西方浪漫主义早期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扬快乐为主题。
后期作品常表现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细致地诠释人类自身的痛苦。
这种变化反映了( )A.音乐家缺少浪漫情怀B.科技进步弱化人的作用C.近代社会转型的冲击D.现代主义艺术的回归6.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的钢琴曲多以景物或诗画为题材,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渲染出变化多端的气氛和色调。
高中历史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课时达标(含解析)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课时达标(含答案解析)【基础组】1.“他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他”是指( )A.巴尔扎克B.凡高C.毕加索D.贝多芬2.(2012·湖南学业水平测试)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代表作是( )A.《茶花女》B.《卡门》C.《天鹅湖》D.《命运交响曲》3.假如你生活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你可以做的事情是( )①到法国欣赏名画《日出·印象》②到德国欣赏恢宏大气的贝多芬音乐会③到美国观看彩色电影④到北京观看京剧表演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有一种对大众心理、经济生活和种族问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音乐,它产生于反对种族歧视和白人的商业剥削中。
这种音乐被称为( )A.浪漫主义音乐B.古典主义音乐C.爵士音乐D.摇滚音乐5.法国是艺术家的天堂,它的艺术专业在欧洲乃至世界领先。
下列成就与法国有关的是( )①开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②最先打出现实主义旗号③出现以凡高为代表的印象画派④放映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A.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6.(2012·武汉高二检测)小仲马曾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威尔第改编了小仲马所著的《茶花女》B.威尔第将《茶花女》推上了影视舞台C.威尔第用画笔成功描绘了小说主人公D.威尔第用音乐的魅力展现了文学作品7.(2012·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在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 )A.莫扎特B.猫王C.卓别林D.卢米埃尔8.(2012·南京高二检测)1939年电视机首次出现在纽约世博会上,富兰克林·罗斯福成为第一个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美国总统。
右图为罗斯福在此次世博会开幕式上讲话的场景。
高二历史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三)24音乐与影视艺术

课时作业24音乐与影视艺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训练点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其显著特征是()A.注重抒情B.晦涩难懂C.轻松活泼D.通俗易懂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从贝多芬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可推测出其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即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
答案:A2.(2012·广州高二检测)下列艺术成就中属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是()①交响乐②歌剧③京剧④流行音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19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鼎盛时期,交响乐和歌剧成就辉煌,而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流行音乐是20世纪的音乐成就。
答案:D3.(2011·江苏模拟)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
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①雪莱创作《西风颂》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答案:D4.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作曲家是()A.格林卡B.达尔戈梅日斯基C.约翰·施特劳斯D.安东·德沃夏克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答案:C5.下图是19世纪中叶俄国民族乐派音乐中成就最大的音乐家的作品,他是()A.柴可夫斯基B.格林卡C.威尔第D.比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答案:A训练点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6.关于爵士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将黑人音乐与欧洲传统音乐相结合②以演奏为主,以小号和萨克斯管为中心③节奏强烈,歌词叙事性强④一战后成为都市流行音乐的主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爵士乐以演奏为主,重视使用小号和萨克斯管,一战后成为世界都市流行音乐的主流。
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24音乐与影视艺术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四)一、选择题1.为纪念肖邦200周年诞辰,波兰将2010年定为“肖邦年”。
全球几十个国家举办两千多场音乐会纪念这位浪漫主义钢琴家。
下面哪位音乐家的音乐风格与他的音乐风格一样()A.约翰·施特劳斯B.柴可夫斯基C.威尔第D.“猫王”普莱斯利[解析]材料中提到的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家。
B项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C项是意大利歌剧的代表人物,D项是摇滚乐的代表人物。
与材料相符的只有A项。
[答案] A2.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理念。
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 A.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C.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解析]贝多芬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一时期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启蒙运动在欧洲达到高潮,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材料中“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符合这一时代精神,故选A项。
B项是工业时代的经济思想,与题意不符;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答案] A3.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某一部作品表达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的思想,这部作品是()A.《命运交响曲》B.《天鹅湖》C.《四海一家》D.《神曲》[解析]由“贝多芬”和“扼住命运的咽喉”可以得出结论为A 项。
《天鹅湖》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诗。
《四海一家》是20世纪80年代摇滚歌星为救济非洲灾民所作,成为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
[答案] A4.19世纪欧洲各国的音乐发展呈现多样性、民族性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和教会束缚中解放出来B.欧洲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C.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爱好不同D.欧洲地域广阔,国家众多[解析]音乐是一种能够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艺术形式,19世纪的音乐之所以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就是因为当时欧洲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有的面临统一,有的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有的要求取得独立。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1.在音乐史上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音乐家是()A.莫奈B.柴可夫斯基C.比才D.贝多芬答案:D2.(2014·华南师大附中月考)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在观看一次演出后说:“50年后,也许谁都记不住我的这部作品,但威尔第却使她成为不朽!”小仲马观看的演出应该是()A.话剧《悲惨世界》B.歌剧《卡门》C.芭蕾舞剧《天鹅湖》D.歌剧《茶花女》答案:D3.有人称电影是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首映于() A.伦敦B.巴黎C.柏林D.纽约答案:B4.(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在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A.莫扎特B.猫王C.卓别林D.卢米·埃尔答案:C5.(2014·佛山顺德区期末质检)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
它切合了美国()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猫王”为代表的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答案:D6.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说明()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青少年整天看电视导致户外活动减少,说明电视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故选A项。
答案:A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发明与兴起为人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电视的出现与普及则使人们坐在家中环视全球。
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各种新气息。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时作业 训练24音乐与影视艺术 Word版含答案

训练24音乐与影视艺术1、《功夫熊猫》、《魔幻手机》广受海内外观众宠爱,这体现了电视的( )A、传播资讯功能B、消遣功能C、艺术鉴赏功能D、空中课堂训练功能2、有一种对大众心理、经济生活和种族问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音乐,它产生于反对种族卑视和白人的商业剥削中。
这种音乐被称为 ( )A、浪漫主义音乐B、古典主义音乐C、爵士音乐D、摇滚音乐3、有一种音乐在二战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以强劲的乐曲反映出青少年的反叛精神。
结合所学学问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音乐是爵士乐B、这种音乐在20世纪60年月的苏联最为火爆C、《卡门》是这种音乐流派的典型代表作D、《围着时钟摇吧》是这种音乐的典型代表作4、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这说明 ( )A、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B、电影作为大众简洁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C、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进展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5、美国很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
这说明( )A、电视转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进展趋势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足不出户看奥运、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掩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
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观众达40亿人。
材料二“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
这是一个把消遣与学问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美元(或100万英镑)的巨额奖金。
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急气氛的成功营造,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音乐与影视艺术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既把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炉火纯青,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音乐大师是() A.莫扎特B.德彪西
C.贝多芬D.舒伯特
解析:选C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顶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
2.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音乐是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人类的命运、神与大自然、对自由的期望以及善与恶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该音乐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对自由的期望”等关键信息可知,题干所指音乐偏重于情感和个人心理刻画,符合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故选A。
3.19世纪中叶的欧洲涌现出了多种题材、旋律和节奏不同的音乐,特别是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这种区分更加明显。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和教会束缚中解放出来
B.欧洲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
C.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爱好不同
D.欧洲地域广阔,国家众多
解析:选B分析题干表述的意思,实际上是考查音乐在19世纪中叶具有多样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原因,这与当时各国面临的不同的社会问题相关。
4. 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歌手“猫王”普莱斯利受到欧美国家青少年的广泛欢迎,这反映出当时青少年们的精神状态是()
A.精神颓废,严重脱离现实
B.对未来社会发展极度失望
C.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
D.勇于进取,富于创新精神
解析:选C二次大战后,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故选C项。
5.音乐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怀。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音乐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强烈的民族意识B.崇尚民主和自由
C.反对封建专制D.要求个性解放
解析:选A威尔第的《茶花女》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是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对于激发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起到很大作用,故选A项。
6.收录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的纪录片电影《This is it》(《就是这样》)曾在全球99国(包括中国在内)同步上映。
该片之所以能够轰动全球,是因为()
A.美国摇滚乐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音乐
B.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已获得全球各国的普遍认可
C.世界文化正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D.各国间音乐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日益增强
解析:选D A、B两项说法错误;C项观点与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刚好相反;D项符合题意。
7.一部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电视台记者前往英国采访达尔文(1809~1882年),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制成了电影。
”此片断说明()
A.达尔文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研的第一人
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
C.小说作者当时在现场
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
解析:选D本题考查迁移分析能力。
电影诞生于1895年,电视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
所以在达尔文生存的年代电视和电影都不可能出现。
8.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有以下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
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B.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C.电影的发展历程
D.电视的发展历程
解析:选C“默片”“有声”“黑白”“彩色”是对电影发展历程的描述,反映了电
影艺术不断进步的过程,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东西方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获得共同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更加积极友好地交流、沟通。
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使文化的传播突破了空间与时代的限制,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
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的摇滚乐……这些都突出表现了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同与共享。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青少年的反叛时代,“甲壳虫”“滚石”和“猫王”是他们的超级巨星。
“猫王”普莱斯利是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领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为摇滚乐在世界的流行作出了贡献。
材料三1985年1月,美国洛杉矶。
50名美国最有声望的歌星聚集在这里。
为了拯救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非洲人民,他们要进行一次空前的合作——录制一张唱片进行募捐。
这张唱片就是后来曾轰动世界的《四海一家》。
1985年4月5日,为了非洲赈灾事业,世界各地有8 000多个电台同时播放《四海一家》:“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我们献身于人类,我们对非洲发生的事不能坐视不理。
否则,我们就是泯灭自己的良心,那将是最可怕的死亡。
”
(1)面对世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我们应怎样对待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6分)
(2)有人称赞摇滚乐有时代气息,有人反对,说它对青年人带来不良影响。
你怎么认为?(8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音乐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解析:第(1)问,首先要明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次要认识到只有把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才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双方的关系。
第(2)问,要注意区分摇滚乐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第(3)问,要结合材料,从音乐的娱乐功能、传递信息的功能、社会教化功能等角度进行总结。
答案:(1)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
各民族的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同时要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吸收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
(2)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一方面,摇滚乐的内容、节奏中蕴含着永恒的力量、激情和信念,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情趣追求,带有时代性;另一方面,摇滚乐演奏者着装奇特、行为怪异、吸毒等生活方式,使摇滚乐有着享乐、自我膨胀和堕落的一面,给青年人带来不良的
影响。
(3)唤醒社会良知;传递信息;表达喜怒哀乐;提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