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灾害总结(表格型)

合集下载

气象灾害总结

气象灾害总结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中下旬,由于持续遭遇寒潮天气侵袭,渤海沿岸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海冰灾害,环渤海湾40%的海面被冰层覆盖,大量船舶被困。

材料二渤海海域海冰范围示意图(白色区域为海冰覆盖区域)(1)简要分析这次海冰形成的原因。

(2)海冰是除风暴潮外最严重的海洋灾害,简要评述海冰的危害。

(3)为了减小海冰的危害,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5月1日中央气象报发表一篇题目为:今年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沙尘暴袭击北方地区的文章:今年1至4月,我国沙尘天气过程是2000年以来最少的。

根据历史数据显示,我国常年1至4月的沙尘天气过程平均有11.5次,但今年只有6次。

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最频繁的时间是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属于沙尘暴高发期。

沙尘天气分为四个等级,即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

材料二4月28日~30日我国沙尘暴分布图。

(1)简述这次沙尘天气的影响范围。

据图分析沙尘暴或强沙尘暴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简要分析此次沙尘天气的形成原因。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4月24日19时9分和20时,民勤两次出现“黑风”,20时37分,酒泉出观“黑风”。

“黑风”是一种强沙尘暴,大风扬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墙,所过之处能见度几乎为零,两地都位于甘肃省。

材料二全国降温、大风及沙尘预报图。

(1)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 )(2)降温在12 ℃的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该高原以________气候为主。

(3)图中出现沙尘暴的城市是________。

(4)甘肃省为什么频繁发生沙尘暴?(5)如何防治沙尘暴?4.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我国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结合历史上(1951-1994年)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的冬季冷冻灾害频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鄱阳湖地区冻害发生频次约为。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分级统计表【模板】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分级统计表【模板】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分级统计表
各地要根据当地气象灾害特点,结合以上标准在充分评估基础上,制定本级气象灾害预警标准,适时启动相应级别的灾害预警。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达到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各自预警级别分别预警。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一定影响时,视情进行预警。

- 1 -
附件2
太原市气象灾害应急流程
- 2 -
附件3
太原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体系框图
附件4
- 3 -
太原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联系方式- 4 -
- 5 -
- 6 -
- 7 -
附件5
太原市主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部门联动与社会响应措施(一)暴雨灾害应急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
- 8 -
- 9 -
- 10 -
(二)降雪灾害应急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
- 11 -
- 12 -
(三)寒潮灾害应急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
- 13 -
- 14 -
- 15 -
(五)高温灾害应急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措施- 16 -
- 17 -
- 18 -
- 19 -。

气象灾害分级

气象灾害分级

(二)气象灾害。

1.特别重大气象灾害:(1)台风、暴雨、暴雪等灾害性天气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特别严重影响,或造成特别重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2个以上省(区、市)大部分地区发生特大干旱,或1个以上大城市发生特大干旱。

(3)1个以上省(区、市)范围内将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4)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可能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2.重大气象灾害:(1)台风、暴雨、暴雪、冰冻、寒潮、海上大风、高温等灾害性天气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2个以上省(区、市)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或2个以上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

(3)1个以上省(区、市)范围内将出现较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4)因各种天气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

3.较大气象灾害:(1)台风、暴雨、暴雪、寒潮、海上大风、冰冻、低温、高温、沙尘暴、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较大影响,或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2个以上省(区、市)大部分地区发生中度干旱,或2个以上大城市发生中度干旱。

(3)1个以上省(区、市)范围内将出现明显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较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4)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0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4.一般气象灾害:(1)台风、暴雨、暴雪、寒潮、低温、高温、沙尘暴、大雾、霾、霜冻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一定影响,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2个以上省(区、市)部分地区发生轻度干旱,或2个以上大城市发生轻度干旱。

荣昌区突发事件(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相关表格填报范本

荣昌区突发事件(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相关表格填报范本
荣昌区xx镇
值班电话
xx
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
镇书记或镇长
移动电话
xx
办公电话
xx
行业主管部门
荣昌区气象局
联系电话
46784199
定性描述
信息点
具体情况
特性
风险描述
24小时降雨量大于等于50mm(具体数量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诱发的暴雨灾害
风险自然属性
灾害性天气、恶劣气候、地质灾害、危险建筑
风险社会特征
交通设施
自有小轿车xx辆、货车xx辆、农用车xx辆、摩托车xx辆,村口公交车站x个,村级公路到户,区道到达镇政府x公里、县城x公里,距离G85高速公路xx公里。
供水设施
一级泵站、二级泵站、自来水厂、饮用水库。
电力设施
220v民用变压器x个
石油天然气设施
天然气供应站x个
城市基础设施
村级道路、人行桥x座
指标数、
程度
1个影响指标,程度很小
1
S4
社会关注度
时间、范围
区县,1-7天
1
保障
(Security)
S1
基础设施中断
指标数、
程度
出现1个指标,程度小
2
S2
生活保障中断
时间、人数

1
环境
(Ecology)
E1
保护区破坏
比重

1
E2
生态破环
指标数、
程度

1
Sum=M+E+S+S+D+E 损害等级合计数:18
1
专家
综合
评估
(Q3)
由风险评估单位牵头,不同类型的专家及相关人员参与,通过技术分析、集体会商、多方论证评估得出此类突发事件发生可能性。

《2024年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范文

《2024年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范文

《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我国近30年来所面临的气象灾害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特点。

气象灾害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灾害类型、地域分布、时间规律、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对我国近30年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详细分析。

二、气象灾害类型及其特点1. 洪涝灾害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频发,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

洪涝灾害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2. 干旱灾害干旱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是北方地区。

干旱灾害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容易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3. 台风灾害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台风灾害的特点是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广,往往伴随着强风、暴雨和潮汐等次生灾害。

三、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1. 地域分布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分布特征明显,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干旱灾害则多发生在北方地区,台风灾害则主要影响沿海地区。

此外,不同地区的气象灾害还具有不同的次生灾害特点。

2. 时间规律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间规律特征表现为季节性和周期性。

例如,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而干旱灾害则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季。

此外,一些气象灾害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如台风灾害的活跃期和静息期。

四、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1. 影响因素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

其中,气候变化是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也会对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2. 应对策略针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一是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二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对气象灾害的影响;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主要气象灾害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主要气象灾害

二、暴雨洪涝
1、成因: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1)充沛的水汽; 2、暴雨形成条件: (2)强烈的上升气流; (3)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3、分布:
世界: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4、危害:①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 ②经济财产受损 5、防御措施:
暴雨洪涝防御措施
多发季节
冬半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冬、春
强冷空气,大风、 西北季风吹起干旱 成因危害 强降温、雨雪、 地区的沙尘向东南 大风 方向扩散 加强预报,做好 营造防护林,退耕 防治措施 防寒准备 还林还草
干旱
三、干旱
1、成因: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
2、分布:全年全球范围都可能发生
★频繁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5、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归纳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 特点是 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 北京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主要为 轻 度 (2)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主要集中在 春 季 原因是该季节 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少; 多快行冷锋活动(大风) (3)提出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1.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 A.14时 B.16时 C.19时 D.22时 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 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C
B
典型例题: (四川高考)图1示意海平面两每条闭合
等压线。读图l,回答l~2题。
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 分别为
气压
气温
降水
A
0
B
A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沙尘暴是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种类。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1.干旱
灾害特点:大气中缺少水汽,地表少水,土地干旱、严重缺水;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时空分布: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华北平原易发生旱灾.此种灾害导致粮食不易生长。

2.暴雨洪涝
灾害特点:连续性的暴雨,短时间的大暴雨,来势迅猛,雨量集中,水位急涨,大面积大量积水;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时空分布:夏季除西部沙漠地区外均有暴雨,南方和东部地区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3.寒潮
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且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时空分布:冬半年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除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外。

寒潮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我国受寒潮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
区,其简称是内蒙古。

4.台风
灾害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易产生洪涝灾害。

时空分布:夏秋季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影响。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登陆海南,除带来强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春季,此时气温开始回升,降水少。

我国气象灾害

我国气象灾害

我国地域广大,地势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是世界上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影响我国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冷害、冻害、寒害、暴雪、沙尘暴、大雾、冰雹、雷暴、龙卷、大风、热浪、干热风、连阴雨等。

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左右。

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沙漠化、地面沉降、森林和草原火灾及农、林、草原病虫害等生态环境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我国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是: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群发性强,连锁反应显著,灾情严重等。

暴雨洪涝1。

概述洪涝通常是它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或因长期降雨等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河流众多,季风气候十分显著。

由于降水在季节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全年降水大多集中在夏半年,降水年际变化又十分明显,因而洪涝灾害甚为频繁,是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

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

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

例如,1954年是建国以来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年,这一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达1600万公顷;其中长江流域就有317万公顷;耕地被淹,3.3万人死亡。

根据洪涝的表现形式及危害的不同,可分为洪灾、涝灾。

湿害。

其中:洪灾是指因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

依照江河洪水成因的不同,又有暴雨洪水、融雪(冰川)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其中又以暴雨洪水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

涝灾是指因长时间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所造成的灾害。

湿害是指因长期阴雨(降水强度不一定很大),地下水位升高及洪、涝灾过后排水不良或早春积雪(或表面湿冻土)迅速融化,在土壤尚未化通时水分下渗受阻等,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引起的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间 空间分布 特点 影 响 台风结构 基本原理
寒潮灾害——寒潮属于冷锋天气 9月至次年5月 发生时间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3~4月、10~11月,前者更强), 春秋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东西向山地(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 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山地: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
2013届湛江二中 高三(25)班
蔡天舒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 常见洪水灾害类型 成因 发生时间 空间分布
暴雨洪水 融雪洪水
较大强度形成的 雨季 降水 高纬度或高山积 春、夏季 雪,季节性气温 升高形成的洪水 洪水中冰块堆积 初春、初冬 对水流产生阻力 引起的江河水位 的现象
暴雨多发区 高纬度、高海拔
冰凌洪水
纬度较高地区, 自低纬度流向较 高纬度的河段
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其中春旱发生地域广,频率高。 旱灾多发中心 东北地区 旱灾类型和特点 盛夏、久晴高温引起的
华北地区
长江流域
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春旱最严重
伏旱,副热带高压控制
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冬春季节
西北、华北(影响最大) ①动力条件:大风 ②物质条件:地面的沙尘物质 ③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自然原因:a.气候干旱,降水少b.北方有沙源地c.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 季大风日数多d.地表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樵采、开垦,植被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c.开矿
产生原因
④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 术,提高利用率
⑤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
台风——广东是台风多发地 含 义
区 别 原 因
指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西北太平洋叫台风,大西洋和印度洋叫飓风。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 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主要为盛夏至初秋。 台风灾害在我国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利: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南方的伏旱 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弊:台风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台风眼风力最小,几乎为零。所以,台风眼处风平浪静 由于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零,所以赤道地区虽然气温高,但不能形 成台风
灰霾——污染物导致能见度降低
a.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 b.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
成 因
c.是悬浮颗粒物的增加(城市化,人多;工业;机动车尾气) d.建筑物密度大,绿地少,阻碍气流水平运动 a.影响身体、心理健康


b.影响交通安全
c.影响区域气候
龙卷风 概 念 类 型 表 现 旋转 方向 特点 时间 地区 是一种气旋,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 a.陆龙卷:出现在陆地上;b.海龙卷:出现在海洋上 常在夏季酷热天气的积雨云底出现 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中心气压极低、风速极大、范围小、生命史短暂、破坏力惊人 常发生在夏季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美国中西部和南部的广泛区域以“龙卷风道”最为著名
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滇和川西地多春旱,东部多伏旱, 四川盆地西部和北部多春旱
各地干旱原因
地区
华北 东北 春旱
原因
a.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蒸发较强b.雨季未到,降 水少c.春耕需水量大,冬小麦反青用水多
为何春旱不 a.春季气温回慢,蒸发较弱b.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严重 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大致情况
东北涝多于旱;华北春旱严重,盛夏多洪涝 长江中下游夏多洪涝,盛夏多伏
干旱与缺水的关联性 典型地区 华北(最严重)、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自然原因:a.全年降水不多,河流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 变化大 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污染严重c.浪费多, 利用率低 ①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治理措施 ③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我国山脉Hale Waihona Puke 向对寒潮的 影响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和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 高,东北>华北>西北>长江流域>华南
各地灾害表 现
影响
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
南方:降温、冻害、雨雪 利:冻杀害虫,大雪缓解春旱
沙尘暴—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都曾出现过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并以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东部:从蒙古国东、中部南下,影响我国东北、内蒙古东部、中部和山 我国沙尘 西、河北及其以南地区。 暴移动路 中部:从蒙古国中西部南下,影响我国内蒙古中西部、西北东部、华北 径和主要 中南部及以南地区。 影响地域 西部:从蒙古国西部和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东移,影响新疆在内的西北、 华北及以南地区。
典型地区 产生条件
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a.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控制载畜量c.营造“三北”防护 林d.退耕还林、还牧e.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f.禁止采发菜
世界上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中亚的温带沙漠气候区周围、北美加利福尼亚热带 沙漠气候区、非洲撒哈拉热带沙漠气候区和澳大利亚中西部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长江中 伏旱 下游 广东
冬季干旱, a.冬季盛行冬季风,降水少b.夏秋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 夏秋旱灾 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
沙特阿 干旱 拉伯
我国旱涝灾害的关联性 关联性 时间上交替,空间上交错 西北地区:干燥少雨,旱情严重 表 现 东部季风区:旱涝受季风强弱影响 a.在夏季风北上时期,当夏季风弱时,北方干冷空气较强造成雨带停 留南方时间较长,形成南涝北旱 b.当夏季风强时,北方干冷空气较弱时,北方因雨水过多发生夏涝, 南方出现旱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