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字词文学常识整理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字词文学常识整理

字词音形义第一单元阻(zǔ)遏(è):阻止。
业已:已经。
锐(ruì)不可当(dāng) :锋利无比,不可阻挡。
摧枯拉朽(xiǔ):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溃(kuì)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要塞(sài):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歼(jiān)灭:消灭(敌人)。
泄气荻(dí)港督(dū)战颁(bān)发遗嘱(zhǔ)风平浪静:形容平静无事。
卓(zhuó)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
仲(zhòng)裁: 公认的第三方在争端两方之间进行裁定公断。
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凌(líng)空: 高升到天空,耸立空中。
夺魁(kuí)翘首(qiáo) 酷似(kù)潇洒(xiāo)自如:指做事或活动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很省力,很方便,没有什么阻碍,活动或操作很灵活。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
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屏息敛声(liǎn) 湛蓝(zhàn) 刹那(chà) 敦煌(dūn huáng)旋(xuàn)风镌(juān)刻眼花缭乱(liáo) 悄然(qiǎo) 桅杆(wéi) 承载(zài)裁判轻盈着(zhuó)陆由衷(zhōng ):衷心的,出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
娴(xián)熟(xián):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凛冽(lǐn liè): 寒冷刺骨。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八年级语文上课本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大全人教版

人教版课本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大全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uì退泄iè气阻遏è绥uí聿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ào子寒噤ìn吆喝āo he 蹿cuān 仄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文学三大元素:人、物、情。
2.文学的基本特征:表现美、表现性、表现思想。
3.文学的三种基本形式:诗歌、散文、戏剧。
4.文学的表现手法:写实、写意、虚构。
5.文学的流派:唐诗、宋词、元曲、近体诗、散文、小说、戏剧等。
二、古代文学1.《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楚辞》:又称《离骚》,是楚国的诗歌总集,包含了屈原等人的作品。
3.唐诗:唐代的诗歌,以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最为著名。
4.宋词:宋代的诗歌,以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最为著名。
5.元曲:元代的戏曲,以《西厢记》、《长生殿》等作品最为著名。
三、现代文学1.近体诗:以五言、七言为主要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文化。
2.散文:紧密联系生活,以表现生活为主要目的。
3.小说:形式多样,以情节为主要元素,主要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
4.戏剧:以人物、情节、语言、动作为表现手段,反映社会历史和现实。
四、修辞1.比喻:用A类事物描绘B类事物,比如“太阳像一轮火球”。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比如“月亮的脸儿”。
3.对称:通过句子结构和词语的安排形成对称的效果,比如“朝如青丝暮成雪”。
4.排比:通过相同的句式结构和语气调节,使文体更为优美。
5.夸张:夸大事实,以表现强烈的感情。
五、文学常识1.文学三大元素:人、物、情。
2.文学的基本特征:表现美、表现性、表现思想。
3.文学的三种基本形式:诗歌、散文、戏剧。
4.文学的表现手法:写实、写意、虚构。
5.文学的流派:唐诗、宋词、元曲、近体诗、散文、小说、戏剧等。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其中的精髓,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专题01字词积累文学常识【知识清单】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八上期中字词积累+文学常识复习知识清单一、重点字音1、《消息二则》溃.退(kuì) 泄.气(xiè)督.战(dū) 要塞.(sài) 摧枯拉朽.(xiǔ) 锐不可当.(dāng)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颁.发(bān) 遗嘱.(zhǔ) 建树仲裁..(zhòng cái)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凌.空((líng)翘.首(qiáo) 酷似.(sì) 潇.洒(xiāo) 轻盈.(yíng) 由衷.(zhōng) 悄.然(qiǎo) 屏.息敛.声(bǐng)(liǎn) 眼花缭.乱(liáo) 如梦初醒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桅.杆(wéi) 浩瀚娴.熟(xián)咆.哮(páo)镌.刻(juān)一丝不苟.(gǒu) 白手起家殚.精竭虑(dān)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宝鼎.(dǐng) 国殇.(shāng) 初衷.(zhōng) 杀戮.(lù) 篡.改(cuàn) 彰.显(zháng) 扭.曲(niǔ) 妄.图(wàng) 辱没.(mò) 呓.语(yì) 遁.形(dùn) 铭.记(míng) 磅.礴(páng) 惨绝人寰.(huán) 振聋发聩.(kuì) 颠倒.黑白(daǒ) 丑态百出6、《藤野先生》挟.(xié)樱花绯.红(fēi)宛如掌故落第畸.形(jī) 不逊.(xùn)匿.名(nì) 诘.责(jié)凄然教诲.(huì) 喝.彩(hè) 油光可鉴.(jiàn)杳.无消息(yǎo) 抑扬顿挫.(cuò) 深恶.痛疾(wù)7、《回忆我的母亲》溺.(nì) 佃.农(diàn) 劳碌.(lù) 私塾.(shú) 周济.(jì) 慰勉.(miǎn)不辍.(chuò) 妯娌..(zhóu li) 任.劳任怨(rèn) 为富不仁8、《列夫·托尔斯泰》颊.(jiá) 黝.黑(yǒu) 粗糙.崎岖..(qí qū) 滞.留(zhì) 愚钝.(dùn) 器宇蒙昧.(mèi) 酒肆.(sì) 缰.绳(jiāng) 轩昂..(xuān áng)胆怯.(qiè)禁锢.(gù) 侏儒..(zhū rú) 锃.亮(zèng) 盎.然(àng) 藏.污纳垢.(cáng)(gòu)鹤.立鸡群(hè) 正襟.危坐(jīn) 诚惶诚恐9、《美丽的颜色》猝.(cù) 踱.(duó)燥.热(zào)沥.青(lì) 骤.雨(zhòu) 窒.息(zhì)吹嘘.(xū) 荧.光(yíng) 筋.疲力尽(jīn) 和.颜悦色(hé)10《三峡》曦.月(xī) 襄.(xiāng) 素湍.(tuān) 飞漱.(shù) 属.引(zhǔ)11《短文二篇》晓雾将歇.(xiē) 欲颓.(tuí) 沉鳞.(lín) 荇.(xìng)12《与朱元思书》缥碧.(piǎo) 轩邈.(miǎo) 经纶.(lún) 横柯.(kē) 嘤嘤..成韵(yīng) 鸢.飞戾.天(yuān)(lì) 13《唐诗五首》犊.(dú) 薄暮..(qī) 征蓬.(péng)..(bó mù) 萋萋二、多音字、形近字第一课《消息二则》1、要塞(Sài)塞(sāi)住茅塞(sè)顿开堵塞(sè)2、锐不可当(Dāng)上当(dàng)3、业已(yǐ)自己(jǐ)4、荻(dí)港收获(huò)5、歼(jiān)灭阡(qiān)陌纤(xiān)维6、馈(kuì)赠匮(kuì)乏溃(kuì)退功亏一篑(kuì)7、横(héng)渡蛮横(hèng)8、殷(yān)红殷(yīn)切9、抵(dǐ)抗砥(dǐ)砺舐(shì)犊情深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遗(yí)嘱遗(wèi)之千金2、当(dānɡ)然当(dànɡ)铺3、(mó)摩托( mó)魔鬼(mò)磨房4、裁(cái)剪栽(zāi)树载(zài)重5、渗(shèn)透悲惨(cǎn)掺(chān)和第三课《“飞天”凌空》1、翘(qiáo)首翘(qiào)尾巴2、屏(bǐng)息屏(píng)障3、悄(qiǎo)然静悄悄(qiāo)4、(lüè)掠夺(liàng)晾晒(liàng)谅解5、(dūn)敦厚城(chéng)郭桥(dūn)墩第四课《一着惊海天》1、刹(chà)那刹(shā)车2、调(tiáo)整调(diào)换3、着(zhuó)舰着(zháo)凉高着(zhāo儿走着(zhe)4、(juān)镌刻提(xié)携5、(zhēn)斟酌(zhàn)湛蓝6、跟(zōng)踪(zōng)综合(zòng)粽子7、默(qì)契提(qiè)挈(qiè)锲而不舍第五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1、艰难(nán)遇难(nàn)2、辱没(mò)没(méi)有3、磅(páng)礴地磅(bàng)4、杀(lù)戮(chuō)戳破5、警(tì)惕(tī)剔除6、(miǎn)缅怀(miǎn)腼腆7、(hàn)捍卫(hàn)焊接第六课《藤野先生》1、新鲜(xiān)鲜(xiǎn)为人知2、扒(pá)手扒(bā)开3、宿(sù)舍星宿(xiù)一宿(xiǔ)4、解(jiě)除押解(jiè)浑身解(xiè)数5、绯(fēi)红诽(fěi)谤徘(pái)徊6、(jī)畸形( qǐ)绮丽(qí)崎岖7、油光可(jiàn)鉴(qiān)签名8、(jié)诘问(jié)拮据9、(gěng)梗概(gěng)哽咽如(gěng)鲠在喉10、教(huì)诲隐(huì)晦后(huǐ)悔第七课《回忆我的母亲》1、节省(shěng)反省(xǐng)2、周济(jì)济济(jǐ)一堂3、勉强(qiǎnɡ)倔强(jiànɡ)强(qiánɡ)大4、爱好(hào)你好(hǎo)5、蛮横(hènɡ)横(hénɡ)七竖八6、劳(lù)碌俸(lù)禄7、(chuò)辍学点(zhuì)缀8、(shú)熟悉私(shú)塾( shú)孰与9、(wǎn)碗碟( wǎn)婉约( wān)豌豆第八课《列夫·托尔斯泰》剑鞘(qiào)鞭鞘(shāo)脸(jiá)颊汗流(jiā)浃背甲(zhòu)胄( wèi)胃口广(mào)袤包(guǒ)裹( bāo)褒贬第九课《美丽的颜色》1、笼(lǒng)罩牢笼(lóng)2、症(zhèng)状症(zhēng)结3、露(lù)天露(lòu)马脚4、咽(yān)喉吞咽(yàn)呜咽(yè)5、(zào)燥热暴(zào)躁(cāo)操场6、晶(yíng)莹(yíng)萤火虫( yíng)荧光7、残(zhā)渣冰(chá)碴叽叽(zhāzhā)喳喳三、词语成语第一课《消息二则》溃退:指失败,狼狈不堪,没有秩序地撤退。
八年级语文上册词语书写注音解释及文学常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词语书写注音解释及文学常识一、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词语,会写会读会解释。
2.掌握重要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及文体常识。
二、词语书写、注音、解释1阻遏 : 阻止锐不可当 : 。
2寒噤 : 转弯抹角: 形容张huánɡ 失措:3 瓦lì 地jiào jū 躬: 弯腰行礼4 zānɡ 物箱qiâ: 箱子荡然无存: 形容。
5肃mù 荒miù: 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6骇hài: 掳 : 抢走悚 :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诘问:追问,责问。
疮疤:①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② 比喻。
shū懒孤孀:寡妇7交xiâ : 旧时指奔bēn 丧 : 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的丧事狼jí : 乱七八糟;散乱零散簌簌 : 纷纷落下的样子典质: (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典:;质:颓tuí 唐: 琐屑 : 细小而繁多(的事)8 ɡān ɡà: 神色,态度不自然烦zào微不足道: 大庭tínɡ 广众:9伛 : 弯曲取缔dì: kū 髅滞笨: 呆滞笨拙愧怍 :10克扣 : 接济 : 在物质上援助xī xū : 哭泣后不自主的急促呼吸噩耗 :指伎俩 : 吊唁 :长途bá 涉 : 形容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比喻鸡零狗碎: 形容低眉顺眼: 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形容生死祸福: 表示11惟妙惟肖 : 形容。
肖,。
巧妙绝lún : 灵巧高明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
伦:。
12 shǐ 诗:13轩榭 : 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败笔:丘壑 : 。
泛指山水美丽的地方嶙峋 : ;因地制宜:重峦叠zhànɡ : 峦:。
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14 qìnɡ : 古代的一种石制打击乐器独占áo 头藻井蟠龙金luán 殿15纳凉: 伧俗: 粗俗鄙陋雅俗之分: 高雅和低俗的区别16次第: piān 然: 形容孕育:xiāo 声匿迹: 原意是。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生字、文学常识、书下注解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生字、文学常识、书下注解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生字、文学常识、书下注解桃花源记通甲字13、志2、乃寻向所志:乃不知有汉:寻向所志:3、寻4寻病终:既出,得其船5、其6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句式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
重点字解释20、渔人甚异之:2落英缤纷:4、仿佛若有光:56、悉如外人: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具答之:910、不足为外人道也:1112、诣太守:1314、未果:。
重点句武陵人捕鱼为业为不足为外人道也便舍船、舍屋舍俨然、欲穷其林:、其中往来种作:、咸来问讯:、便扶向路:、欣然规往::37、渔人甚异之:38、土地平旷,39、屋舍40、俨然,4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2、阡陌交通,43、鸡犬相闻,44、悉如外人。
4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47、率妻子一人来此绝境,48、不49、复50、出焉,51、遂于外人间隔。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9、后遂无问津者填空题1、《桃花源记》,作者,又名,字,(朝代)著名诗人。
2、本文以为线索,以为顺序。
3、文中描写桃林的语句是文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十一、简答题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暗示了这一点?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叹惋的是什么?通假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词1、阡陌交通:古:人。
今:2、率妻子一人来此绝境:古:古:妻子绝境今:今:7、不8、足为外人道也。
古:今:9、及郡下,10、诣太守,11、说如此。
古:今:12、芳草鲜美:古:今:一词多义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见渔人,乃大惊:13、志2、乃寻向所志:乃不知有汉:寻向所志:武陵人捕鱼为业3、寻4为寻病终: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舍船5、其6、舍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屋舍俨然句式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字词注音解释及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字词注音解释及文学常识1. 新闻两则《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鄂(è) :湖北简称。
豫(yù):河南简称。
绥(suí) 靖(jìng):安抚,平定。
阻(zǔ) 遏(è):阻止。
锐(ruì) 不(bù)可(kě)当(dāng) :锋利无比,不可阻挡。
2. 芦花荡《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尖(jiān)利(lì) :尖锐,锋利。
能(néng)耐(nài):本事; 技能。
悠(yōu)闲(xián):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悠然闲静的意思。
寒(hán)噤(jìn) :因寒冷而哆嗦。
阴(yīn)惨(cǎn) :悲伤凄惨。
仄(zè)歪(wāi):倾斜,歪斜。
央(yāng)告(gào):央求,恳求。
转(zhuǎn) 弯(wān)抹(mò)角(jiǎo) :形容路弯弯曲曲或走弯弯曲曲的路。
月(yuè)明(míng) 风(fēng)清(qīng):只与清风、明月为伴。
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
也比喻清闲无事。
张(zhāng)皇(huáng)失(shī)措(cuò):慌慌张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3. 蜡烛《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
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友与敌》等。
《我城一少年》《日日夜夜》《俄罗斯人》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拂(fú)晓(xiǎo) :天快亮的时候。
瓦(wǎ) 砾(lì) :砖头瓦块的碎片。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1、《消息二则》作者都是毛泽东。
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消息的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瑞典(国)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3、《“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1.7秒,体现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和爱国情。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宏大场面,表现了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表达了热烈赤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5、《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他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
著名作品集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
6、《回忆我的母亲》是篇叙事散文,作者是朱德,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7、《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托尔斯泰》,作者是茨威格。
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伟大的悲剧》。
托尔斯泰,____俄 ___国作家。
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 __《战争与和平》、《复活》。
8、《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的体裁是__传记 _,描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_波兰 __国的著名科学家。
一次是物理学奖、一次是化学奖。
居里夫人 __ 她是物理学家、化学家,作者是她的将从女艾芙·居里。
9、《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三峡是_____瞿塘峡 _、___巫峡 _和____西陵峡__的总称,在重庆市__奉节___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__郦道元_,字__善长__,___北魏__(朝代)___地理学家。
10、《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有“_山中宰相__”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1-2单元归纳1、逶(wēi)迤(yí) 磅(páng)礴(bó) 磅(bāng)秤乌蒙(méng) 蒙昧(méng)蒙骗(mēng) 内蒙(měng) 云崖( yá ) 岷(mín)山2、《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这伟大的诗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是全诗总纲,写得极有气势,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表现了红军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全诗的高潮, “喜”和“开颜”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3、横断山(héng) 蛮横(hèng) 雪皑皑(ái)千锤百liàn炼草毯泥毡(zhān)风雨侵(qīn)衣浸(jìn)透更(gēng)改更(gèng)加4、《长征组歌》是萧华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
《四渡赤水出奇兵》中“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是乐章的中心句,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过雪山草地》中“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是乐章中心句,点明了红军过雪山草地无往不胜的根本原因。
5、惊惶(huáng)陡峭(dǒu)欺侮(wǔ)矗立(chù)酣(hān)然入梦苛kē捐杂税蜷(quán)曲点缀(zhuì)篱(lí)笆(ba) 落(là)得很远咀嚼(jué)咬文嚼字(jiáo)骨(gū)碌(lu) 澎(péng)湃(pài) 打颤(zhàn) 颤抖(chàn)6、《老山界》作者陆定一,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这篇回忆录(或散文)以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换为顺序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7、焦灼zhuó火燎liáo围追堵截(jié) 蔫巴Niān拽住zhuài撕掠lüè抽噎yē飒飒sà霎时shà踉跄liàng qiàng 湿漉漉(lù) 警戒(jiè)酸涩(sè) 绽开(zhàn) 薄雾(báo) 日薄西山(bó) 愠怒yùn 心如刀绞8、《草》的作者是当代作家王愿坚。
这篇短篇小说以长征为题材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全文以“草”为线索展开情节, 以红军战士误食毒草拉开帷幕,以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把情节推向高潮,最后以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结束全文。
杨光是文章中的线索人物,同时通过对杨光的刻画描写从侧面烘托周副主席的光辉形象及其高尚的品质。
课文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花。
9、泥泞(ní)(nìng)拘泥(nì)猝然(cù)è(愕)然一怔蓦地(mò)(dì)哭泣(qì)踉跄(liàng)(qiàng)头晕(yūn)红晕(yùn)刨地(páo)刨冰(bào)笼罩(lǒng)竹笼(lóng)哽咽(yè)咽喉(yān)咽气(yàn)gōu(篝)火绚丽(xuàn)万lài(籁)俱寂máo(牦)牛翩翩(piān)起舞10、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将电视文学剧本《长征》搬上荧幕。
本文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截取了4个场景,再现了红军长征中可歌可泣的历史史实。
节选部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的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11、蹊跷(qī)(qiāo)山坳(ào)殷切(yīn)殷红(yān)匀称(chèn)自称(chēng)玛瑙( nǎo)嫣红(yān)故弄玄虚掐指一算风烛残年感慨良深镶嵌xiāng qiàn《枣核》作者萧乾,体裁散文,选自《美国点滴》。
以枣核为线索,索枣核(设置悬念)---见枣核(推进悬念)---话枣核(揭示悬念)---议枣核(点主题),推动情节发展。
以小见大:小小枣核反映中华民族依恋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12、温和hé和面huó应和hè暖和huo 思量liang 量体裁衣liàng 测量liáng 妥帖tiē请帖tiě字帖tiè塞进:sāi要塞sài 堵塞sè摇晃huàng 晃眼huǎng 踱步duó挟xié着惩罚chéng 宁静níng 宁可nìng 祈祷qí dǎo 哽住gěng 钥匙yào shi 13、《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的小说家都德,这篇短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进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下课的顺序安排情节。
小说中刻画韩麦尔先生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而刻画小弗郎士主要通过运用心理描写进行的.14、遨游áo募集mù诬蔑wūmiè卓越zhuó慎shèn重萌méng发逮捕dài逮dǎi鸟眷恋juàn 折磨zhé折腾zhē折本shé生涯据理力争得意门生课文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
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
课文节选的内容是钱学森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这篇人物通讯,以时间先后为序,这是明线;以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这是暗线。
八上9-14课堂复习重点9、《古诗四首》:《春望》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的诗人杜甫,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泊秦淮》作者唐代诗人杜牧;《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南宋诗人陆游;《过零丁洋》作者是南宋文学家文天祥。
10、《晏子使楚》课文选自《晏子春秋·杂下》,《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晏子名婴,春秋后期著名政治家。
以政治远见、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于诸侯。
专题:长城券xuàn门垛duǒ口瞭liào望烽堠hòu 燃燧suì堞dié楼临洮táo冀jì求阿房ēpáng延袤mào懵měng懂绵亘gèn夯hāng筑徒tú步藩篱fān lí壁bì垒lěi南麓lù低徊不已huái 山冈陡峭险峻生根滋zī长无依无傍bàng 赫赫有名丰功伟绩焚fén书坑儒灰飞烟灭举世瞩目zhǔ无与伦比安居乐业镜花水月屏píng障屏bǐng气有朝一日zhāo朝cháo见民怨沸腾长城公益广告:1、爱我中华,护我长城。
2、有历史才有现在,读长城能知兴衰。
保护长城,我们的责任。
3、长城是一位老人,需要你我呵护。
11、《背影》差使chāi差距chā质量差chà参差cī迂腐yū踌躇chóu chú交卸xiè书籍jí狼藉(jí)慰藉jiè奔丧sāng丧失sàng簌簌sù变卖典质触目伤怀妥帖tiè请帖tiě字帖tiè勾留gōu勾当gòu 栅栏zhà lan 蹒跚pán shān颓唐tuí琐屑suǒ xiè黑布马褂guà情郁yù于中惦diàn记举箸zhù提笔《背影》作者是朱自清,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这是一篇叙事记实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断——父亲背影(截取法),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背影》是课文的明线: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
课文的暗线:父子深情。
这篇散文记叙了几年前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12、《甜甜的泥土》黯àn淡人影稀疏晕眩yūn xuàn 光晕yùn愠yùn色呆滞zhì夺眶而出kuàng 踉跄liàng qiàng 沉浸jìn 蓦地mò dì募集mù气势汹汹鼓囊囊nāng囊空如洗náng 吮吸shǔn涮净shuàn冰雪消融情不自禁jīn抠起kōu使劲jìn 劲旅jìng 《甜甜的泥土》是现代作家黄飞写的一篇小小说,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爱亲情犹如宽广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线索:一包奶糖(“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化奶糖)手法:对比手法(如:“过去的妈妈”的放学前后对比;前后两个妈妈对小亮不同态度的对比;)13、《人琴俱亡》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王子敬的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浓厚的情谊。
(或手足深情)14、《我的母亲》蒙眬méng lóng瞥piē见人影憧憧chōng元宵云霄惺忪xīng sōng蹑niè手蹑脚一饱眼福幼稚zhì莫名其妙无缘无故热泪盈眶娓娓wěi wěi动听脸颊jiá挟着xié呜咽yè泪如泉涌循循xún善诱饮泣qì吞声女红gōng歉疚jiù辗zhǎn转反侧万籁lài俱寂这篇散文,截取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断,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的才能,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