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亚太区中小企业全数字化成熟度报告

合集下载

数字化教育场景应用的范围和成熟度探析——基于2012—2022_年文献分析

数字化教育场景应用的范围和成熟度探析——基于2012—2022_年文献分析

数字化教育场景应用的范围和成熟度探析——基于2012—2022年文献分析徐显龙1 许 洁2 国洪琦2 金光耀3(1.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2.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3.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摘要] 本研究从范围和成熟度两个维度探析数字化教育场景应用的现状。

首先,本研究围绕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功能—结构—业务场景的逻辑主线,构建教育业务场景整体框架;基于人员、流程和技术理论,建立数字化教育场景应用维度框架;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数字化教育场景应用成熟度模型。

其次,本研究对2012—2022年发表在中国知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来源期刊论文进行筛选、编码、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

研究表明,近十年数字化教育场景应用研究呈下降趋势。

其中,应用范围的研究集中在“教”与“学”场景和高等教育阶段,应用的成熟度仍处于基础级向成熟级过渡阶段。

最后,本研究讨论了数字化教育场景应用的发展趋势、不同教育场景和教育阶段的均衡性及不同教育场景的成熟度,以期对国内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启示。

[关键词] 数字技术;教育场景;范围;成熟度;[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79(2023)06−0092−09一、引言实施数字中国战略,必须有高度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数字教育做支撑,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倒逼教育系统的转型和升级。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通过数字技术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赋能,推动教育组织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的根本转变(胡姣等,2022),从而弥补数字鸿沟、解决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强国(钟志贤等,2023)。

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教育体系构建的速度和质量,然而其作为长期、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转型路上必然需要克服重重困难(Rof et al.,2022)。

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行业研究报告

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行业研究报告

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行业研究报告金融丨研究报告核心摘要:行业发展背景•2022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36.9万亿元,其中应收账款模式占比达60%,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将以10.3%的CAGR增长,2027年将超60万亿元。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理想化终态是所有参与方实现极致协同,实现“四流合一”,做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业务流程线上化、信用评估数据化、风控决策自动化、运营管理可视化、数据交易可信化、风险监测动态化、动产监管智能化。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价值:1)供应链数字化大趋势下需要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来匹配;2)供应链金融市场需求增加,数字化手段将成行业加速器;3)传统供应链金融面临痛点,需通过数字化手段来打破瓶颈。

典型技术•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四层架构:感知层→数据层→流程层→模式层,各层主要应用技术不同又相互关联共同赋能,技术的应用深度随着四层架构的逐步深入而相应变浅:模式层为基础,流程层与数据层实现初步应用,感知层尚待开发。

•传统ICT实现信息整合与系统交互,区块链实现票据单证的信息的真实性约束,大数据解决供给机构及融资对象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人工智能实现风控优化及业务自动化管理,以及对产业链的整合和实时交易处理,物联网获取各流程环节中设备端的基本数据,边缘计算对靠近设备端数据进行降噪、降维。

•区块链是目前除传统ICT外普及度最高的技术。

发展现状•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渗透率从2018年的5%增长到了2022年的30%,预计2027年将达到50%。

•根据供应链交易行为中核心企业是否参与,可以将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融资模式分为两大类:一是依托核心企业的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数字化变形,二是依托B2B电商平台的新型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数字化渗透率已达45%,其他模式数字化渗透率尚不足10%。

•平台是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基本载体,目前在运营数字化平台已超200家,未来多方合作成立金融科技公司建设的综合性平台数量将增多行业格局•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主要供给主体包括四类,各自资源禀赋优势不同:金融机构资金与产品丰富,核心企业了解用户与产业、第三方科技公司专于科技与产品,供应链服务商掌握贸易关系。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目录1. 调研报告概述 (2)1.1 调研背景 (3)1.2 调研目的与目标 (4)1.3 调研方法与数据来源 (4)2.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5)2.1 中小微企业概况 (7)2.2 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与挑战 (8)2.3 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情况 (9)3.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 (11)3.1 成功案例介绍 (12)3.2 成功要素分析 (13)3.3 经验教训分享 (15)4.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 (16)4.1 技术瓶颈与投资问题 (17)4.2 人才缺乏与员工接受度 (19)4.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20)5.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建议 (21)5.1 制定适宜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24)5.2 加强技术能力和人才培养 (24)5.3 优化内部管理与流程 (26)6. 政策支持与服务供给 (27)6.1 政府政策扶持措施 (29)6.2 第三方服务机构支持 (30)6.3 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共享 (32)7.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未来趋势 (34)7.1 数字化技术的迭代升级 (35)7.2 企业服务模式创新 (36)7.3 国际化发展机遇与挑战 (38)8. 调研结论与建议 (40)9. 研究限制与展望 (41)1. 调研报告概述本调研报告题目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旨在深入分析中小微企业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面临的挑战及成功转型的实例,以此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洞见和操作指南。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升级,它是企业基于环境变化所采用的一种战略性变革,关乎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本次调研涉及数百家中小微企业,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广泛采集不同行业企业的数据和信息。

调研涉及的范畴包括企业管理层对于数字化趋势的理解与感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具体动因、实际所采取的策略与措施、面临的主要障碍、曾经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及对未来数字化发展的展望。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M )介绍及评估方法分享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M )介绍及评估方法分享
10
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六大行动
11
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及主要成效(2015-2022年)
12
发布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B关键技术
通用
安全
可靠性
评价
人员能力
A 基础共性
AA通用
AB安全
AC可靠性
AD检测
AE评价
A 基础共性
B关键技术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运维服务
网络协同制造
可裁剪
可裁剪
注:流程型企业不需评价工艺设计及产品服务
智能制造成能力熟度模型——五个等级
不要在落后的工艺基础上搞自动化不要再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基础上搞智能化
能力域-人员成熟度
能力域-技术成熟度
能力域-资源成熟度
能力域-设计成熟度
能力域-技术成熟度
能力域-生产成熟度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制造业增加值高速增长
走创新发展,质量提升道路“一带一路”倡议书“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
5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的新型道路
党的十五大(1997年)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首次将“信息化”写入国家战略;党的十六大(2002年)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党的十七大(2007年)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党的十八大(2012年)进一步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九大(2017年)进一步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大(2022年)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因素、成熟度模型构建及实施路径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因素、成熟度模型构建及实施路径

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概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转型,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如何抓住窗口,驶入数字经济快车道,加速实现转型成为中小企业的首要关注重点。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1)》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中79%的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而大型企业超半数企业步入到了应用践行和深度应用阶段。

大型企业资金、人才、技术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数字化转型先发优势,而中小企业囿于各类资源限制,整体呈现出的数字化转型水平较低。

(一)数字化转型意识思维。

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就是意识形态的改变。

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包括采用数字化技术意识、数字化认证意识和数字化创新意识三个方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基于15000 余家中小型企业数据,编制形成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1)》,分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态势,从业务转型、管理转型、产品转型的三重视角剖析转型发展、成效与不足。

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在快速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着重点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技术对管理模式的创新方面,有近九成的中小企业现正处于产品与服务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初期探索阶段,不足 10%的中小企业现正处于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初级实践阶段,仅有不足 5%的中小企业现正处于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战略管理与商业模式协同创新的深度应用阶段。

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对于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技术管理实践意愿非常弱,对于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认知狭隘,很大程度上增加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管理实践难度。

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的重要决策者,其数字化变革意愿、前瞻性思维以及变革导向的心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如果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意愿不足,不仅会面临数字化转型后劲乏力,在成果转化上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二)数字化人才。

数字技能人才短缺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瓶颈。

关于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二)产业能级还不够高。从增加值规模看,与深圳、杭州等地区相比,我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规模、增加 值及占GDP比重、数字经济领域上市公司(国内沪、深两市)市值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距。从龙头型企业看,亟待 引进更多的
“终端型”“平台型”企业和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单打冠军”,以及具有爆发式增长能力的独角兽企业。
(三)数字智造水平高。2022年,我区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居全市第一,新增89个市级标杆企业, 数量居全市第一,新增星级上云企业148家,在全市率先突破400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累计19 家,居全市第一;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领域荣获国际级荣誉1项,国家级荣誉5项、省级荣誉182项。据2022年《 江苏省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1版)》显示,我区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位列全
(三)开发民生普惠的数字新场景。推广应用是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走向市场、长久发展的关键。我区应遵循技 术和城市“为人而转”的理念,坚持“小切口、大场景”,统筹推进基本民生、品质民生、普惠民生的数字化场景建设, 不断提升城市数字化转型成效。一是推动基本民生精准触达。持续推进城市“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建设,以居民的健 康、教育、居住、交通、社保、就业、养老等需求为导向,通过数字化推动各类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打造舒心就医、 教育成长、智慧社区、物联道路、保障救助、就业创业、智慧养老等示范场景。二是推动品质民生创新发展。聚焦 商贸、文旅、娱乐、创意等领域,发挥市场对数字化服务创新的驱动作用,提供更多高品质、个性化生活体验。支 持实体消费场所建设数字化消费新场景,推广精准营销、虚拟导购、AR互动、无感支付等应用;支持线上平台参与 本地生活服务数字化,加大智能快件箱、智能售货机、智能早餐自助柜等终端布设力度,优化仓储物流和线上商贸 。三是推动普惠民生福祉共享。优化“智慧人社”便民功能,强化智能审批服务融合,提升服务审批事项自动受理、 智能审查、自动出具结果效率,紧盯急难愁盼之事,积极开展企业用工、人才就业、劳动关系等领域大数据应用, 持续优化对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群体的信息化救助,推动实现各类服务“一键通”。

从《2022_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看城市电子 政务发展

从《2022_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看城市电子 政务发展

从《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看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特点与趋势∗王鹏 汤笑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100101)摘要:城市电子政务发展已逐渐成为全球电子政务调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㊂根据‘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近年各国城市电子政务水平稳步提升,但地方政府服务提供仍有不足,区域差异依旧明显㊂聚焦城市电子政务视角,分析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特点,提出未来城市电子政务应当完善相关战略,提升数据开放共享水平,投资数字创新技术,吸引专业人才,并关注弱势群体利益,提供人性化服务㊂关键词:城市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线服务中图分类号:D523;D03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引用格式:王鹏,汤笑添.从‘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看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特点与趋势[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3,49(8):2-7.DOI:10.12267/j.issn.2096-5931.2023.08.0010㊀引言‘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简称 ‘报告“ )[1]对联合国所有会员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和排名㊂‘报告“自2001年启动调研以来,每两年发布一次,已成为全球电子政务领域最权威的报告㊂‘报告“通过构建一套深入的数据集和分析体系,利用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lectronic Government Development Index,EGDI)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各国政府及其代表城市政府的关键性作用,阐述了在全球挑战背景下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建设情况㊁电子政务的最新趋势和焦点问题㊂2023年距离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DG)[2]的共同蓝图 所有国家共同为所有人打造一个更美好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仅剩7年㊂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㊁逆全球化㊁贸易壁垒等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危机,对人类和平安全㊁全球公共卫生等方面构成了重大威胁㊂在此关键时刻,‘报告“指出,全球EGDI平均值从2020年的0.5988提高到2022年的0.6102, 非常高 水平的国家占193个联合国会员国的31%[1]㊂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政府在加速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1]方面做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㊂数字技术已经帮助各国及地区政府发挥了关键作用,成功应对了全球健康危机等各项挑战,在孤立程度㊁不确定性和社会脆弱性渐增的时期有效保障了基本的公共服务㊂同时,‘报告“着重阐述了数字政府工具在持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㊂城市电子政务发展已逐渐成为全球电子政务调查中极其重要的一章㊂‘报告“自2018年开始引入地方∗基金项目:2021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课题(No.21DTR060)在线服务指数(Local Online Services Index,LOSI),基于60项评估指标对40个城市进行了试点研究㊂2020年,评估指标增至80项,覆盖城市也扩大至100个㊂2022年,电子政务调查则首次纳入了全部联合国会员国中每个国家人口最多的城市,评估指标继续增加至86项,并提出将在2024年及后续的LOSI研究中对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多年间的数字化发展进行更有力的比较㊂本文衡量了部分代表城市电子政务的相对发展情况,从城市视角揭示了电子政务的区域间差异以及亟待缩小的数字鸿沟,对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㊂1㊀城市电子政务发展基本情况1.1㊀全球城市电子政务水平稳步提升城市是社会㊁经济和文化的集合,也是公共生活的核心㊂城市政务包括教育㊁社会服务㊁城市管理等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福祉的领域,更多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问题㊂城市电子政务则利用高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为居民与地方政府互动㊁参与地方城市治理㊁需求得到回应提供了一座更高效㊁更便捷㊁更透明的桥梁㊂同时,城市电子政务是培养居民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地方政府精简业务㊁提升效率,加强各地政府协同联动㊂‘报告“对地方在线服务指数的研究涉及五项标准:制度框架㊁内容提供㊁服务提供㊁互动参与以及技术,并综合考虑了可访问性㊁功能性㊁可靠性㊁导航便利性㊁视觉吸引力和技术标准的符合性等因素㊂‘报告“指出,近年来,各国地方在线服务指数提高,政府服务提供有所改善㊂LOSI平均值已从2020年的0.43提升到2022年的0.51,目前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㊂水平为 非常高 和 高 的城市占比从35%增加到51%,水平为 中 和 低 的城市占比则从65%减少到49%,减少了约16%(见图1和图2)㊂特大城市㊁大城市㊁中型城市㊁小城市㊁城市定居点的地方在线服务指数递减㊂人口多的城市相对更容易获取高技能劳动力㊁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以及庞大的公共预算等重要资源,LOSI往往整体较高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城市也开发和实施了许多创新解决方案㊂大多数城市在其门户网站开发了专门的新冠肺炎疫情页面或者部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㊀㊀图1㊀2020年LOSI不同组城市比例[1]图2㊀2022年LOSI不同组城市比例[1]的入口,并实施了针对性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㊂根据联合国2018年修订的‘世界城市化前景“[3],2030年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将达到51亿,占世界人口的60%㊂随着城市扩张,越来越多人需要在当地获得公共服务,促使地方政府通过数字技术释放电子政务潜力,以满足当前和未来需求㊂1.2㊀地方政府自主承担服务不足与过去相比,全球各国的代表城市能够自主承担的服务依然较少㊂与2020年相同,五项标准中的服务提供主要关注特定政府服务的可用性和交付㊂但‘报告“指出,满足服务提供标准的城市最少,只有12%的城市门户网站满足75%~100%的评估指标㊂这表明地方政府相对不愿意通过自己的门户网站承担直接服务管理的责任㊂而在内容提供标准中,也仅有约50%的城市门户网站提供就业和司法相关信息㊂1.3㊀城市电子政务区域差异明显整体来看,全球城市电子政务水平差异较明显㊂‘报告“指出,2020年,26%的被调查城市的LOSI值在0.75以上,属于 非常高 的级别㊂ 高 中 低 水平的城市分别占25%㊁31%和18%㊂在LOSI水平排名中,马德里和柏林以近0.98的分值排名第一,新加坡市和上海市分别排名第九和第十㊂而在金边㊁金沙萨㊁马塞卢等城市,LOSI值不到0.12㊂此外,各区域间城市电子政务水平差异同样较为显著㊂在LOSI为 非常高 水平的38个城市中,20个位于欧洲,10个位于亚洲,6个位于美洲,2个位于大洋洲,然而LOSI水平排名前20中没有来自非洲的城市㊂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作为代表中国的城市,在联合国城市电子政务水平中位列全球第十,属于LOSI 非常高 的城市㊂虽然较上一次调查下降一名,但LOSI从0.775提升至0.8837㊂上海市㊁迪拜和新加坡市是成功进入全球前十的三个亚洲城市㊂迪拜在制度框架㊁内容提供㊁服务提供三项指标中均为满分,上海市和新加坡市则在这三项上与迪拜存在较大差距;上海市的技术指标排名全球第四,与迪拜持平且略高于新加坡市,体现出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力以及主动承担地方政府责任和服务的担当㊂由此可见,上海市为稳固全球电子政务水平前十中亚洲国家的席位做出了努力和贡献,并且在单项指标上不乏亮眼之处㊂2㊀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特点2.1㊀智慧城市是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的创新性表现智慧城市是地方数字化转型最具创新性的表现之一㊂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开始将城市中心转变为提供有效治理和服务的枢纽,进而改善居民生活㊂2020年以来,部分国家及地区相继将数字孪生纳入智慧城市的战略之中㊂例如,英国发布的‘国家数字孪生体原则“阐述了构建国家级数字孪生体的价值㊁标准㊁原则及路线图;德国 工业4.0 参考框架也将数字孪生作为重要内容;新加坡率先搭建 虚拟新加坡 平台,用于城市规划㊁维护和灾害预警项目;法国推进数字孪生巴黎建设,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样板;阿布扎比发布了阿布扎比数字孪生项目,旨在推广智慧城市的基础和概念,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衡量标准,助力城市运行[4]㊂在中国, 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同样也已被纳入 十四五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㊂可见,智慧城市是地方数字化转型创新性的表现之一㊂2.2㊀城市电子政务发展与国家数字政府发展趋同电子政务一词最早源于英文的 e-government ,随着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早期的学者和实践者将政府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其内部职能㊁改进履职和服务效能的趋势统称为电子政务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的内涵也不断丰富㊂在当今数字技术变革的情况下,国内电子政务也从分散发展走向总体协同㊂国务院2022年6月2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 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经历了无纸化办公㊁电子政务㊁ 互联网﹢政务服务 ㊁数字政府等多个阶段㊂数字政府是在前期政府信息化基础上,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演变生成的新阶段㊂ 数字政府已俨然成为电子政务在新阶段的发展新形态,两者在概念与内涵中有一定交叉性,前者是后者的继承与发展[5]㊂城市电子政务正在逐步追赶国家数字政府的发展水平㊂在‘报告“中,接受评估的146个城市门户网站中,有81个城市的LOSI水平与相应国家门户网站相同,60个城市的LOSI水平低于相应国家门户网站, 5个城市的LOSI水平高于相应国家门户网站㊂而在2020年,只有柏林一个城市的LOSI水平排名高于其国家排名㊂在可预见的未来,城市电子政务发展将与国家数字政府发展趋同㊂数字政府建设是网络强国㊁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㊂数字政府是电子政务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演进成果,在继承和拓展电子政务的发展理念㊁技术基础和主要框架的基础上,又始终贯彻着治理现代化发展的主线[6]㊂2021年 十四五 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以此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㊁提升国家治理效能[7]㊂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数字政府体系建设到2025年和2035年的阶段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将数字政府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㊂近期,31个省区市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各地数字政府的发展规划均已明确㊂例如,北京市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㊁上海市 推进 一网通办 ,推动 随申办 为民为企服务迭代升级 等规划[8]㊂可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㊁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 的部署要求,以数字政府建设助力政府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各地方政府工作任务的关键一环㊂全国各地数字政府建设行稳致远, 开放数据,蔚然成林 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㊂2.3㊀城市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数字不平等㊀㊀尽管全球地方电子政务总体正在迈入稳步增长和发展的阶段,但数字鸿沟在城市层面依然存在,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相较国家数字政府建设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㊂与2020年相同的是,城市门户网站表现依然不如其国家门户网站㊂此外,虽然评估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方面已经有了完善的机制,但对地方电子政务成熟度的评估还处于早期阶段,发展电子政务的重点也主要停留在国家优先事项上㊂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数字不平等的现象愈发明显㊂作为最贴近民众生活的官方网站,城市门户网站最容易惠及那些触及数字社会的群体㊂而未接入数字服务的贫困㊁弱势群体则在寻求第一道帮助时就已被拒之门外㊂特别是在公共卫生危机期间,公共部门数字化转型速度之快前所未见,进一步扩大了数字鸿沟㊂地方电子政务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应持续重视各城市电子政务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城市提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㊂2.4㊀城市电子政务发展需求端动力不足数字政府建设一方面离不开各地政府在数据共享㊁设计提升和服务交付等方面的改进,另一方面则需要企业和公民的广泛参与㊂从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的各维度来看,供给侧的在线服务和在线参与反映了是否拥有高水平的在线服务和参与渠道,而需求侧的电信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则表现了企业和公民是否有渠道㊁资格和能力去使用这些功能并从中受益㊂‘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居民使用互联网的比例是农村居民的2倍㊂在非洲更甚,城市居民有50%能够使用互联网,而在农村人口中只有惊人的15%㊂在最不发达国家中,城市居民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几乎是农村居民的4倍㊂数字鸿沟在城市和地区内部也很明显,互联网的覆盖和使用存在巨大内部差异㊂中国地方政府对数据开放工作十分重视㊂在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发布的‘2022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中[9],上海市获得城市 数开成荫 奖㊂上海市在准备度㊁平台层和利用层三个维度上,在全国参与该报告的187个城市中位列第一,数据层排名第二,以微小差距仅次于北京市㊂但从国际角度来看,虽然上海在各项LOSI评估指标方面频频上榜,但其中 内容提供 指标排名第18, 制度框架 和 电子参与指数 则均未进入前20名㊂在全球电子政务水平前20名中,上海是为数不多的制度框架未达到满分的城市,并且在 电子参与指数 指标上排在末位,说明我国地方电子政府网站上参与式服务的可用性和关联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㊂中国在电子政务供给方面表现出众,位居全球前列,但是在需求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㊂‘2022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指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工作目前仍存在不充分㊁不协同㊁不平衡㊁不可持续等问题和挑战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10]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尚有24.4%的人口无法接触到互联网㊂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拉大区域分化,并在区域内部群体之间造成 信息富人 和 信息穷人 的现象即为数字鸿沟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发达经济体,需求端的数字鸿沟亟待弥合㊂数字政府建设不仅需要解决门户网站设计的问题,也要更加关注和思考如何让居民有条件接入互联网㊁承担网络费用㊁有知识和能力使用电子政务㊂3㊀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的未来未来,通往数字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城市电子政务发展之路道阻且长㊂以一些不发达国家为例,在没有适当的制度㊁资金㊁法规㊁政策和战略支持的情况下,一味追求数字化转型反而可能导致失业㊁不平等加剧以及数据隐私和安全等问题[11]㊂未来是混合社会而不是纯数字社会,首要目标不是数字化发展,而是承认人类的能动性并通过数字化支持人类发展㊂此外,公共突发事件更能考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之下地方政务的响应速度㊂为应对快速推进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各地政府应从四方面完善数字技术制度规则体系,提升城市电子政务水平㊂3.1㊀制定完善的地方电子政务战略,提升在线政务服务水平能力㊀㊀各地方政府应增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㊁建立健全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政府治理的制度体系,完善政府治理领域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的制度规范,强化实践指导[12];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统一各类业务场景的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以促进和加强可持续的地方行政管理及新技术的整合,助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的实现㊂以上海市为例,随着二十多年政府信息化发展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数字政府的概念与内涵伴随着信息化发展在不断变化和丰富㊂在建立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之后,新时期数字政府建设改变了过去分散化㊁点状化的建设模式,全市从组织扁平化㊁业务协同化㊁能力平台化㊁数据融合化㊁运营一体化入手,持续迭代,逐步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型政府㊂顶层设计要贴合城市自身特点与战略,上海市数字政府建设和服务改造多年来一直紧盯核心理念,持续将 互联网+ 两个一网 等思维深度融合到政务服务中,有效推动了创新应用落地㊂3.2㊀提升数据开放利用水平,加强私营部门数据共享一些政府部门面临程序低效和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数字化转型进程较慢㊂公共机构不愿冒险创新,而部分私营公司已迅速采用新的数字技术和创新流程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㊂地方政府应打破固有观念,汲取私营部门的先进经验,形成 互联网+ 大数据+ 等形式的数字联动,将数字技术灵活㊁高效地运用到数字政府建设中去,实现电子政务普惠[13]㊂上海市政务云㊁政务外网的基础设施均已实现了 企业建设投资,政府购买服务 的模式㊂从数字化的政府采购与运营模式来看,政府不再完全是数字政务过程中各类项目投资㊁运营的唯一主体,而应该成为加快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核心载体和推动公共数据和国企数据汇聚㊁流通㊁开发利用的主要平台㊂3.3㊀投资数字创新技术,吸引数字科技人才地方政府应扩大网络接入,积极投资科学技术教育,提升数字公平㊂也应该鼓励学校和中小微企业等提供技术教育,广泛培育高质量数字科技人才㊂ 十四五 期间,上海市在城市运营管理和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方面还会持续购买服务实现社会化运营,突破政府在资金㊁机制㊁人才等方面的瓶颈㊂更应抓住时代机遇,发展区块链㊁人工智能等前沿的数字技术,结合地方特色,为地方政府量身定做发展电子政务的数字工具㊂3.4㊀关注弱势群体利益,提供人性化服务‘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北京市为确保在线服务以人为本做出的努力,包括 一系列智能个性化服务 引导式办事指南 24ˑ7实时在线导办 基于大数据和用户画像的定制用户空间 等清晰简洁的引导式办事指南,打造 有温度有态度 的 线上综窗 ㊂应承认和确定不同人群接入电子政务的差距,了解数字技术在政务方面的歧视类型并找出根源㊂坚决抵制 一刀切 政策和排他性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参与电子政务发展的机制,以改善最难以触及的人群的生活,不让任何人在数字政府建设的进程中掉队㊂4㊀结束语随着全球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联合国‘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仍然是指导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更健康㊁更有弹性的蓝图和方针㊂地方政府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承担着实现 建设包容㊁安全㊁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目标的责任㊂‘报告“中的地方公共服务评估更体现出在更细颗粒度层面发展电子政务刻不容缓,全球地方政府都需要为社会迎接一个包容㊁可持续的数字未来做好准备㊂参考文献[1]United Nations.E-government survey2022[R],2022.[2]United Nations.Transforming our world:the2030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2015.[3]U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2018revision[R],2018.[4]联合国报告:全球引领电子政务发展十国[J].中国信息安全,2019(3):88-89.[5]黄璜.中国 数字政府 的政策演变:兼论 数字政府 与 电子政务 的关系[J].行政论坛,2020,27(3): 47-55.[6]翟云.数字政府替代电子政务了吗?基于政务信息化与治理现代化的分野[J].中国行政管理,2022(2): 114-122.[7]王钦敏.推动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国家行政体系[J].中国行政管理,2021(12):7-8. [8]王钦敏.全面建设数字政府统筹推进数字化发展[J].行政管理改革,2022(1):4-7.[9]复旦大学,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R],2022.[10]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23(3):3.[11]ITU.Measuring digital development:facts and figures2021[R],2021.[12]陈朝东,张伟.国外电子政务:发展沿革㊁研究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2,23(6): 31-43.[13]吴志刚.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7):6-9.作者简介:王鹏㊀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数字经济㊁数字政府㊁数字金融㊁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汤笑添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助理,协助进行数字经济㊁数字政府㊁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Exami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urban e-governmentdevelopment through United Nations E-Government Survey2022WANG Peng,TANG Xiaotian(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governm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global e-government surveys.According to United Nations E-Government Survey2022,the e-government levels in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steadily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but the service provis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is still inadequate,and regional disparities remain eviden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government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e-government development.It proposes that to improve urban e-government in the future,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related strategies,enhance the level of data openness and sharing,and invest in digital innovative technologies.Besides,it is necessary to attract professional talents,prioritize the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 and provide humanized services.Keywords:urban e-government;smart 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online service(收稿日期:2023-07-07)。

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实践对标及启示

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实践对标及启示

233DOI:10.16660/ki.1674-098X.2008-5640-0974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实践对标及启示①王朔(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政研究中心 北京 100096)摘 要: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经济下滑和商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但并不影响我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阶段,“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主体的主要发展理念之一。

部分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前瞻性创新实践及政策举措等,具有一定启发性和研究价值。

本文对标分析了英、德、美等国家与我国近年在科技创新政策与实践投入等情况,试图厘清能够推动我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路径,更好支撑企业层面的发展研究。

关键词:科技创新政策 发达国家 实践投入 对标分析中图分类号:F273.1;F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2(a)-0233-05Benchmarking and Enlighten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Innovation Practice in Developed CountriesWANG Shuo(Postal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Post Group Co.,Ltd., Beijing, 100096 China)Abstract: China has been claimed to be a major-power country developing by leaps and bounds. "Innovation" has become one of our main development concepts. It is one of the valuable objectives of the academia to study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nspir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combs the policies and pract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Germany in recent years. Then the author tries to sort out the inspiration of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which could promote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ath,so as to further support the specific study on related topics in enterprises.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y; Developed countries; Practical input; Benchmark analysis①作者简介:王朔(1989—),女,汉族,北京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创新(人力资源方向)、科技创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强。
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小企业需要进行重大变革, 既要制定适当的战略,还要进行必要的技术投资。 云不仅是数字化的基础支柱,而且是中小企业的 首要技术重点,通过云可以使中小企业根据业务 增长快速调配资源。
虽然数字化技术在当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并有助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考虑到中小企 业的规模,许多方面仍然存在限制。在最新的调 查中,中小企业提及缺乏数字化技能和技术是其 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第二大挑战。事实上,中 小企业在保持竞争力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拥有 合适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合适合作伙伴将有助于克 服日益趋紧的资源限制。
年亚太区中小企业 数字化成熟度报告
内容摘要
围绕数字化的角逐已经拉开帷幕。企业和社会无
疑都在经历以技术为导向的转型,而新冠肺炎疫
情加快了这一转型的步伐,推动市场进入转折点。
变革、交付和运营的速度正在将领导者和追随者
区分开来,亚太区的中小企业
也不例外。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思 科连续第二年委托 调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之旅的现状。
调查结果包含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大多数
中小企业正在努力实现其数字化目标,其中略多
于一半的企业处于第 阶段,即 所称的 “主
动观察” 阶段。近三分之一
的中小企业仍
在被动响应市场变化,且几乎没有做出努力进行
数字化转型。
新加坡、日本和新西兰继续保持领先,其排名与 年的调查相比没有变化。不过,中国内地、
中国台湾和泰国的排名分别超越了韩国、中国香 港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取得了显著 进步。
年,中小企业对亚太区
总量的贡献率
为 ,达到
万亿美元。中小企业的进一
步数字化转型可能会推动
亚太区的
增长。到
年,亚太地区的
将增加
万亿美元,增长率高达
。 的研究表明,成功转型的中小企业
(积极挑战)的销售额和员工工作效率提高了
,而领先中小企业(游刃有余)获得的收益
为转型前的两倍。相比处于数字化成熟度早期阶
段的中小企业,这些领先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所有核心流程都已自动化, 工作效率正在提升。
完成所有流程的自动化; 采用灵活方法。在流程转 型过程中取得重大进展。
战术性投资。不以云和电 子表格为中心。
在使用一些云资源。对分 析的利用非常有限。专注 于使用报告工具。
有面向数字化的技术发展 路线图。公司正在使用混 合云方法。
云优先,并致力于使用 数字化技术。广泛采用 分析。
现实、物联网
以及分析或人工智能 )来
实现内部运营转型,以便更好地与客户、合作伙伴
和员工互动。
为了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的现状, 开 发了一个框架,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清晰评估其当前 能力,并确立使业务目标与 需求保持一致的各项 目标。
年初, 调查了各个行业的
多家中
小企业,其中包括金融服务业、制造业、电信业、
公司在利用关键数字化技 术提升竞争力方面的成熟 度如何?
亚太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成熟度指数: 四个阶段
该指数按数字化成熟度的四个阶段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从最早期的漠不关心阶段开始,到最成熟的游刃有余阶段。
中小企业 数字化成熟度
指数
第 阶段
数字化无感者
公司被动响应并专注于提 升效率。没有或尚未开始 做出努力进行数字化 转型。
中小企业的创业精神以及对创新技术不断增长的
需求,有助于确保他们在
年保持业务连续
性,并在今后加速发展。
万亿美元
如果有更多的中小企业推进其数字化转型
之旅,到
年,亚太区的
可能
会再增加 万亿美元。

相较处于成熟度阶段最早期(漠不关心) 的中小企业,领先中小企业(游刃有余) 获得的收益(收入和工作效率)达到其 两倍。
第 阶段
数字化观察者
第 阶段
数字化挑战者
正在做出努力进行数字化 转型,但仅限于战术层面。 开始制定数字化计划。
公司专注于提高灵活性。 有数字化战略,但着眼于 短期。
第 阶段
数字化原生者
拥有以数字化方式创新的 整体客户体验。
大多数流程都是手动的。
许多流程仍未实现自动化。 专注于解决效率低下问题。
缺乏数字化技能。
进行战术性投资以获取数 字化技能。领导者不愿承 担风险。
对人才进行战略投资, 特别是在数字化技能方面。
拥有合适的数字化技能。 人才是重中之重,也是 竞争优势。灵活且适应性 极强的文化。
本研究的地区性总结
媒体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零售业和批发业。
此外,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对中小企业造成的
冲击, 还于
年 月对 多家中小企
业开展了后续调查。
目标
确定亚太区中小企业在采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就 绪性
了解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推动经济活动的 影响
了解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
受访者

遍布 个市场: 澳大利亚 中国 中国香港 印度 印度尼西亚 日本 韩国 马来西亚 新西兰 菲律宾 新加坡 中国台湾 泰国 越南
公司如何对待数字化? 公司的数字化战略是什么? 组织是否做好了执行准备?
公司是否有合适的技能 和能力来搜寻、管理和 留住合适的人才? 公司是否在进一步挖 掘其他来源?
数字化战 略和组织
数字化流程 和监管
中小企业 数字化成熟
度指数
数字化 人才和技能
数字化技 术
自动化、标准化和流 程转型的水平如何? 哪些流程的自动化程度 最高
影响力
公司 采购的决策者
角色
经理及以上级别,例如企业 所有者、首席执行官、总监 和部门主管
公司规模

员工
行业
建筑业 金融服务业 制造业 媒体业 资源业 零售业和批发业 服务业 电信业 公用事业
亚太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成熟度指数: 四个维度
中小企业数字化成熟度指数由四个维度组成:数字化战略和组织、数字化流程和监管、数字化技术以及数字化人才和技能。每个维度都针对数字化 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可作为衡量业务职能和表现的特定方面的相对成熟度的指标进行独立评估,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针对其数字化转型之 旅的目标。
亚太地区
的中小企业正在加快其数
字化转型速度,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
的挑战。
缺乏数字化技能和 技术
是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第二大 挑战。

是首要技术投资重点,其次是安全。
年亚太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成熟度报告概览
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定义为业务数字
化,即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战略,目标为使用
数字化技术(例如云、移动性、社交、增强 虚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