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术语

合集下载

107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107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107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基原,品种繁杂、形态各异。

历代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把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经验,概括成形象生动、易懂易记的专业术语,是值得珍惜的一份宝贵财富。

一、植物部分1.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习称“珍珠点”。

2.核艼: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

3.雁脖芦: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故称“雁脖芦”。

4.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

如野生桔梗、人参等。

5.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南沙参、奶参等。

6.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狮子盘头”。

党参等。

7.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形似“蚯蚓头”。

如防风。

8.鹦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

9.点状环纹: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

10.肚脐眼: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肚脐眼”,故名。

11.观音座莲:指松贝平放能端正稳坐,似观音座上的莲花状,故名“观音座莲”。

12.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称“怀中抱月”。

13.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

14.马牙状:指色白炉贝,形似“马牙”者。

15.玉带腰箍:指毛慈姑(杜鹃兰)假球茎中腰部具2~3条微突起的环带,俗称“玉带腰箍”。

16.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具纤维状的毛,形似扫帚,如红柴胡、禹州漏芦等。

17.穿蓑衣:指藜芦的顶端残留有棕毛状维管束,形如蓑衣。

故有藜芦“穿蓑衣”之谓。

18.戴斗笠:指禹州漏芦顶端具有许多丝状物(为叶柄维管束残存),故有“漏芦戴斗笠”之称。

19.鸡爪: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

20.过桥:指黄连根茎中间较细长光滑的茎杆,俗称“过桥”或“过江枝”。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大全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大全

中药鉴定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生药学: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问。

换句话说,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

3.本草:中药的统称,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

4.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即为正品。

5.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均为伪品。

6.习用品:它是与正品不同的,但在某地区使用历史较久、沿用成习的品种,实际上也属于混淆品种。

7.代用品:当某些药材的资源缺乏时,选择性味功效,化学成分,药品作用相似的药材,代替正品使用的品种。

8混淆品:由于药品的外观像或者名字像或其他因素,导致两药品混乱。

9.中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

10.药材:仅在产地简单加工,通常指没有炮制加工的。

11.草药:民间或地区性用药,这些药物没有经过化学药物的临床深入研究。

12.生药: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者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好矿物类药材,在国外,生药一般不包括矿物药。

13.天然药:天然未经加工的药物。

14.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15.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16.自燃:富含油脂的药材,层层堆置重压,中央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局部温度增高,先焦化至燃烧;有的药材因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过高,大量成垛堆置,产生的内热扩散不出,使中央局部高热炭化而自燃。

中药材鉴别术语

中药材鉴别术语

中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术语中药材经验鉴别术语形象地概括了中药材性状鉴别特点。

具有这些特征的药材,一般为正品、真品;而伪品或混淆品则不具备这些特征。

1.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

2.大理石纹:某些药材的横断面,具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如槟榔。

3.马牙芦:野山参的芦头上部,芦碗渐疏而大,边缘齐楞,凹下较紧,形如马牙齿状。

4.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头似马头,身体似瓦楞状,尾部似蛇尾。

5.马尾状:白薇根茎下部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形似马的尾巴。

6.马尿气:天麻经水蒸煮时散发的特异气味,味似马尿的臭气。

7.小算盘珠:平贝母的鳞茎呈扁平圆球形,顶平开口见心,底部内陷,形如小算盘珠子。

8.三节芦:野山参芦头的上部为“马牙芦”,中部为“堆花芦”,下部为“圆芦”。

9.车轮纹:药材横切面有较稀疏的放射状结构,呈车轮状纹理,相间排列,如防己。

10.无影纹:羚羊角尖部光润如玉,对光透视可见中心部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无裂。

11.云锦花纹:何首乌的横切面有云朵状花纹。

12.云头鹤茎:某些药材的根茎下部两侧膨大形似如意头,向上渐细如仙鹤的脖子,如白术。

13.凤眼:豹骨的肱骨下端内侧有一狭长形透孔。

14.水波纹:羚羊角外形有10~20个隆起的波状轮环纹。

15.方胜纹:蕲蛇的背部有纵向排列的24个呈“V”形灰白色的花纹。

16.乌鸦头:某些药材的根形似乌鸦的头部,习称“乌鸦头”,如川乌、草乌。

17.乌金衣:牛黄表皮附着的黑色光亮薄膜,形似乌金色。

18.乌云盖顶:羚羊角角尖部分多为黑棕色的盖顶。

19.长嘴:老鹳草的宿存花柱长2~4cm,由下往上卷,形似鹳喙。

20.石榴嘴:山楂的顶端有凸起的残留宿萼,中央凹陷,形似石榴宿萼。

21.皮松肉紧:黄芪的横切面皮部疏松,木部较结实。

22.玉带腰箍:毛慈菇的假球茎中部2~3个稍突起的节环,形似腰间玉带一样。

23.龙头凤尾:药材茎下部留有根须称龙头,茎上端留有半块叶片或叶柄,两者合称“龙头凤尾”,如霍山石斛。

中药鉴定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名词解释

1、中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合成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车轮纹,药材断面纹理呈车辐状,如防己。

3、菊花心,指根和根茎的横切面的中心部位具有类似菊花瓣状的放射状纹理,如黄芪。

4、星点,指大黄髓部的异常维管束。

5、云锦状花纹,何首乌的花朵状纹理。

6、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有很多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

7、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片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

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8、朱砂点,指具有红色或红棕色的油细胞或油室。

9、鹦哥嘴,天麻顶端有红棕色至深红棕色的干枯芽苞。

10、等面叶,上下表皮均有栅栏组织的叶子。

11、气孔指数:叶单位面积上气孔数占表皮细胞数与气孔数之和的百分比。

12、晶鞘纤维,纤维束四周的薄壁细胞中常有草酸钙方晶。

13、嵌晶纤维14、粉性,药材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

15、挂甲,牛黄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

16、乌金衣,牛黄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17、当门子,麝香仁野生品质软油润,疏松,其中不规则球形或颗粒状者。

18、翘鼻子,蕲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翘起。

19、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

20、镜口胶面,僵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棕色或黑色有光泽。

20,、起霜,苍术暴露梢久,可析出白色状结晶,习称起霜21、颗粒状,组织中富有石细胞群的皮,折断面常呈颗粒状突起22、纤维状,组织中富含纤维的皮,折断面多显细的纤维状物或刺状物突出,如桑白皮,合欢皮23、芦头,人参顶端的根茎称为芦头。

24、条痕,矿物生药在白色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

25、错入组织,个别种子外胚乳或外胚乳或种皮的折合层不规则的深入内胚乳中。

26、脉岛数,叶片上每平方毫米中脉岛的数目。

27、栅表比,叶片的一个表皮细胞下栅栏细胞的平均数目。

28、子实体,真菌生殖时期形成有一定形状和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

中药材鉴别术语

中药材鉴别术语

中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术语中药材经验鉴别术语形象地概括了中药材性状鉴别特点。

具有这些特征的药材,一般为正品、真品;而伪品或混淆品则不具备这些特征。

1.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

2.大理石纹:某些药材的横断面,具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如槟榔。

3.马牙芦:野山参的芦头上部,芦碗渐疏而大,边缘齐楞,凹下较紧,形如马牙齿状。

4.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头似马头,身体似瓦楞状,尾部似蛇尾。

5.马尾状:白薇根茎下部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形似马的尾巴。

6.马尿气:天麻经水蒸煮时散发的特异气味,味似马尿的臭气。

7.小算盘珠:平贝母的鳞茎呈扁平圆球形,顶平开口见心,底部内陷,形如小算盘珠子。

8.三节芦:野山参芦头的上部为“马牙芦”,中部为“堆花芦”,下部为“圆芦”。

9.车轮纹:药材横切面有较稀疏的放射状结构,呈车轮状纹理,相间排列,如防己。

10.无影纹:羚羊角尖部光润如玉,对光透视可见中心部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无裂。

11.云锦花纹:何首乌的横切面有云朵状花纹。

12.云头鹤茎:某些药材的根茎下部两侧膨大形似如意头,向上渐细如仙鹤的脖子,如白术。

13.凤眼:豹骨的肱骨下端内侧有一狭长形透孔。

14.水波纹:羚羊角外形有10~20个隆起的波状轮环纹。

15.方胜纹:蕲蛇的背部有纵向排列的24个呈“V”形灰白色的花纹。

16.乌鸦头:某些药材的根形似乌鸦的头部,习称“乌鸦头”,如川乌、草乌。

17.乌金衣:牛黄表皮附着的黑色光亮薄膜,形似乌金色。

18.乌云盖顶:羚羊角角尖部分多为黑棕色的盖顶。

19.长嘴:老鹳草的宿存花柱长2~4cm,由下往上卷,形似鹳喙。

20.石榴嘴:山楂的顶端有凸起的残留宿萼,中央凹陷,形似石榴宿萼。

21.皮松肉紧:黄芪的横切面皮部疏松,木部较结实。

22.玉带腰箍:毛慈菇的假球茎中部2~3个稍突起的节环,形似腰间玉带一样。

23.龙头凤尾:药材茎下部留有根须称龙头,茎上端留有半块叶片或叶柄,两者合称“龙头凤尾”,如霍山石斛。

126个中药材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126个中药材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126个中药材性状鉴定常用术语珍珠盘头如银柴胡根头顶残留的茎痕及芽痕。

状如珍珠集盘,习称珍珠盘头。

沙眼如银柴胡根体上由于须根脱落后留下的小孔穴。

筋脉指纤管束中木质部部分所形成的纹理,如防己,附片。

车轮纹指药材横切面貌一新上维管束间射击宽大,木质部呈稀疏状排列,形似车轮状,如防己,北豆根。

蓝头指板兰根(松兰根)的芦头上残留暗绿色的叶柄残基。

菊花心药材横切面在具有放射状纹理或裂隙,全形如菊花。

称菊花心。

如甘草。

金井玉栏药材横切面肉白心黄。

习称金井玉栏。

如黄芪、桔梗。

四大怀药指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怀山药。

浙八味浙贝母、浙玄参、杭麦冬、杭白菊、山茱萸、延胡索和白术。

四大西北药材指当归、黄芪、党参、大黄。

东北药材三宝人参、细辛、五味子。

蚕砂二蚕砂习惯认为二眠蚕砂质量最好。

晚蚕砂该药有家蚕二、三更后排泄的粪便为佳,粒大色黑,故名。

石决明九孔海决石决明,以九孔者为良,故名。

耳片壳石决明的商品名,主指产于广东,福建的外表面较光滑的光底海决。

黄芩子芩指黄芩新根,内部充实者。

枯芩黄芩,本品老根,中空,外黄内黑,习称“枯芩”,古代别称“腐肠”之名,即由此而来。

黄连凤尾连黄连,指野生品,主产于峨眉山等地,多为单枝。

古连黄连,四川古勇产者为佳,故名。

冰片艾片冰片,为菊科植物大枫艾的叶片蒸馏制的片状结晶体,故名。

艾纳香冰片,指以菊科艾纳香为原料所制的冰片。

梅片指由龙脑香树脂加工制成的冰片。

黄芪正口芪黑皮芪,该品种在内蒙独石口集散,故名。

炮台芪指加工冲正芪后,挑大小适中,粗细均匀,质地柔嫩者,切去头尾,经沸水撩过,使其条干柔润,用板搓直,凉干,过去扎成炮台形,故名。

口芪指产于东北的一种黑皮黄芪。

半夏仙半夏为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

半夏曲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

法半夏指将生半夏经清水浸漂,加入甘草、石灰液等辅料炮制,可供内服的半夏。

白术天生术指产于浙江天目山的野生白术。

冬术白术的商品名,指立冬后所挖,性柔软,肉结实饱满,不呈蜂窝状,断面油润色红黄,气清香特异。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翘鼻子】蕲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子【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菊花心】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

【车轮纹】指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

【云锦花纹】何首乌横切面皮部环列4~11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

【金井玉栏】又称金心玉栏。

指根类药材的横断面外围白,内心黄,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俗称金井玉栏,如黄芪。

【芦碗】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如山参。

【油头】指川木香药材根头部黑色发粘的胶状物。

【怀中抱月】指松贝的外层鳞叶2瓣,大瓣紧抱小瓣,未抱合的部分呈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狮子盘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孢,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蚯蚓头】指药材的根头部由叶柄脱落后留下的明显密集的横向环纹,因似虹蝴的头颈部而习称虹划头,如防风等。

【吐脂(起霜)】指苍术饮片暴露稍久后,析出的结晶,因呈毛状,色白如脂霜,而称吐脂或起霜。

【星点】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具有的异形维管束,其内侧为韧皮部,外侧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

【鹦哥嘴】天麻(冬麻)顶端具红棕色芽苞,习称“鹦哥嘴”。

【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常有细长圆柱状的节间,光滑,习称“过桥杆”。

【金包头】药材根头部一端残留淡黄色的叶基,习称“金包头”如知母。

鉴定常用术语

鉴定常用术语

药材鉴定常用术语: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

九眼独活:为五加科植物食用楤木根茎的别称,因其上有多数凹窝(茎痕)呈串珠状排列,故称~。

二甲子:指人参种子播种后第三年,地上茎分出的两枚掌状复叶,称~三花:指人参播种后第一年生出的一枚三出复叶,称三花。

三星:指款冬的头状花序由三个花朵连在一起,称三星或连三朵。

上与钩齐,下与底平:指以往采收钩藤时的茎枝留取部分上方与向下弯曲的变态枝剪齐,下方与变态枝底部平截。

千子连:特称四川地区历史上习惯作药用的黄连叶柄。

大理石纹:指由深棕色的外胚乳与淡白色的内胚乳交错或种皮与外胚乳的折合层错入内胚乳中而成状似大理石样的纹理。

如肉豆蔻和槟榔的种仁的断面。

马尾:指白薇等中药根茎下部的簇生细长须根,因弯曲紧抱状似尾形而称马尾。

马尾状:白薇根茎下部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形似马的尾巴。

马尾连:指毛茛科唐松草属多种植物含黄连小檗碱成分,其带根茎的根因根丛生于根茎,形如马尾,俗称马尾黄连,为小檗碱的资源植物。

乌鸦头:某些药材的根形似乌鸦的头部,习称“乌鸦头”,如川乌、草乌。

云头鹤颈:白术的根茎下端稍粗部分表面较大瘤状突起形成的云朵状,称云头,又称如意头;向上渐细如仙鹤的脖子,如白术。

云锦花纹:又称云纹,指何首乌的块根横切面皮层中出多个异型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

凤眼圈:指防风断面皮部浅色,疏松,径向裂隙较多,木质部浅黄色,有放射纹,形如凤眼。

天丁:为皂角刺的别名。

指皂荚茎上的棘刺。

巴掌:指人参播种后第三年生出的1枚掌状5出复叶,称巴掌。

毛笔头:指辛夷花蕾未开放时的形状,因似毛笔头,外被长柔毛而得名。

车轮纹:指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防己等。

玉带束腰:特指山慈菇假球茎外的1~2圈明显的金黄色环纹,因似带束腰而得名。

龙头凤尾:指峨媚野连单枝药材的根茎较细,结节密集,弯曲如虾,称龙头凤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云锦花纹何首乌的横切面有云朵状花纹。

2.罗盘纹根类药材断面的多轮环状花纹,形似罗盘纹理,如商陆。

3.珍珠盘某些根类药材顶端有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茎痕,如银柴胡。

4.车轮纹药材横切面有较稀疏的放射状结构,呈车轮状纹理,相间排列,如防己。

5.菊花心药材横切面的细密放射纹理,形如开放的菊花,如甘草。

6.疙瘩丁:指白芷药材外皮的皮孔样横向突起。

7.朱砂点药材横切面上棕红色芝麻点,色如朱砂,如苍术.
8.蚯蚓头药材根头部有密集横向环纹,形似蚯蚓头部,如防风。

9.狮子盘头某些根及根茎药材头部臌大,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似狮子头部,如党参。

10.金包头知母根茎一端有密集浅黄色茎叶残痕,形似金包头部。

11.鹦哥嘴天麻一端残留的棕红色干枯的芽,形似鹦哥嘴。

12.红小辫天麻根茎上端的一段红棕色的干枯芽茎。

13.过桥(过江枝) 黄连的根茎有一段较细长,但部分节间很长,光滑如茎杆,称“过桥”或“过江枝”。

14.起霜:指苍朮折断放置稍久后折出的白色细针状结晶(为苍朮醇和β-桉油醇的混合物),又称为“白毛”。

一般认为生“白毛”的苍朮质量较佳。

15.火炬头:款冬花的花头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外表面呈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有白色绵毛状物,习
称火炬头。

16.连三朵某些花类药材的花序常2~3朵连生,如款冬花。

17.钉头:指赭石上有圆形乳头状凸起。

18.怀中抱月松贝的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紧抱小鳞片,小鳞片只露一部分如新月形。

19.通天眼:专指羚羊角上部无角塞,中空。

对光透视,上半段可见一条细孔道直通角尖。

20.铁线纹:指野山参主根上端外皮呈深色的环纹。

为野山参的鉴别要点。

21珍珠点:指野山参须根上生有的小瘤状突起,又称“珍珠疙瘩”。

22.马牙柱:指人工合成的块状朱砂断面呈纤维柱状、针状结晶(习称“马牙柱”)。

23. 乌金衣:指牛黄表面的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有时可见。

24. 挂甲:又称透甲。

是指牛黄少许和以清水,涂于指甲上能染成黄色,持久不褪,并有清凉感透入指甲内。

25..虎牙:指砍茸脑骨后端的一对弧形骨,习称虎牙。

26.莲花:指马鹿茸体的侧枝有2个分枝,称莲花。

27.血片、蛋黄片:茸片:花鹿茸尖部切片习称“血片”,中上部的切片习称“蛋黄片”,下部的切片习称“骨片”。

28. 当门子:为麝香仁中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的习称,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

29.握之合把:指羚羊角基部有1O~20个隆起环节光滑自然用手握之,各间隙约为一指所容,具有舒适感,俗称“握之合把”。

30. 金井玉栏:指根及根茎类药材断面,中心木部呈淡黄色(金井),皮部黄白色(玉栏)。

黄芪、吉梗。

31.连珠斑:专指蕲蛇白色腹部上杂有多数黑色类圆形斑点。

又称念珠斑。

32.方胜纹指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菱形大斑纹。

3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所裂成的平面称为解理面。

34.条痕色: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称为条痕,粉末的颜色称为条痕色。

一、药材性状
“习称”
1.“云锦花纹何首乌
2.“罗盘纹商陆
3.“珍珠盘银柴胡
4.“车轮纹防己
5.“菊花心甘草、黄芪
6.“疙瘩丁白芷
7.“朱砂点羌活,苍术8.“蚯蚓头防风9.“狮子盘头党参10.“金包头知母11.“鹦哥嘴红小辫天麻
12.“过桥黄连13.“起霜茅苍术14.“火炬头,连三朵款冬花15.“钉头赭石16.“怀中抱月松贝
17.“通天眼羚羊角18.“铁线纹珍珠疙瘩山参19.“马牙柱合成朱砂20.“乌金衣挂甲牛黄
21.“虎牙砍茸22.“莲花马鹿茸23.“血片蛋黄片鹿茸饮片24.“当门子麝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