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特殊术语(汇编)
107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107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基原,品种繁杂、形态各异。
历代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把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经验,概括成形象生动、易懂易记的专业术语,是值得珍惜的一份宝贵财富。
一、植物部分1.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习称“珍珠点”。
2.核艼: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
3.雁脖芦: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故称“雁脖芦”。
4.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
如野生桔梗、人参等。
5.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南沙参、奶参等。
6.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狮子盘头”。
党参等。
7.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形似“蚯蚓头”。
如防风。
8.鹦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
9.点状环纹: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
10.肚脐眼: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肚脐眼”,故名。
11.观音座莲:指松贝平放能端正稳坐,似观音座上的莲花状,故名“观音座莲”。
12.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称“怀中抱月”。
13.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
14.马牙状:指色白炉贝,形似“马牙”者。
15.玉带腰箍:指毛慈姑(杜鹃兰)假球茎中腰部具2~3条微突起的环带,俗称“玉带腰箍”。
16.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具纤维状的毛,形似扫帚,如红柴胡、禹州漏芦等。
17.穿蓑衣:指藜芦的顶端残留有棕毛状维管束,形如蓑衣。
故有藜芦“穿蓑衣”之谓。
18.戴斗笠:指禹州漏芦顶端具有许多丝状物(为叶柄维管束残存),故有“漏芦戴斗笠”之称。
19.鸡爪: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
20.过桥:指黄连根茎中间较细长光滑的茎杆,俗称“过桥”或“过江枝”。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大全

中药鉴定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生药学: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问。
换句话说,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
3.本草:中药的统称,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
4.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即为正品。
5.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均为伪品。
6.习用品:它是与正品不同的,但在某地区使用历史较久、沿用成习的品种,实际上也属于混淆品种。
7.代用品:当某些药材的资源缺乏时,选择性味功效,化学成分,药品作用相似的药材,代替正品使用的品种。
8混淆品:由于药品的外观像或者名字像或其他因素,导致两药品混乱。
9.中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
10.药材:仅在产地简单加工,通常指没有炮制加工的。
11.草药:民间或地区性用药,这些药物没有经过化学药物的临床深入研究。
12.生药: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者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好矿物类药材,在国外,生药一般不包括矿物药。
13.天然药:天然未经加工的药物。
14.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15.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16.自燃:富含油脂的药材,层层堆置重压,中央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局部温度增高,先焦化至燃烧;有的药材因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过高,大量成垛堆置,产生的内热扩散不出,使中央局部高热炭化而自燃。
中药材鉴别术语

中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术语中药材经验鉴别术语形象地概括了中药材性状鉴别特点。
具有这些特征的药材,一般为正品、真品;而伪品或混淆品则不具备这些特征。
1.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
2.大理石纹:某些药材的横断面,具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如槟榔。
3.马牙芦:野山参的芦头上部,芦碗渐疏而大,边缘齐楞,凹下较紧,形如马牙齿状。
4.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头似马头,身体似瓦楞状,尾部似蛇尾。
5.马尾状:白薇根茎下部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形似马的尾巴。
6.马尿气:天麻经水蒸煮时散发的特异气味,味似马尿的臭气。
7.小算盘珠:平贝母的鳞茎呈扁平圆球形,顶平开口见心,底部内陷,形如小算盘珠子。
8.三节芦:野山参芦头的上部为“马牙芦”,中部为“堆花芦”,下部为“圆芦”。
9.车轮纹:药材横切面有较稀疏的放射状结构,呈车轮状纹理,相间排列,如防己。
10.无影纹:羚羊角尖部光润如玉,对光透视可见中心部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无裂。
11.云锦花纹:何首乌的横切面有云朵状花纹。
12.云头鹤茎:某些药材的根茎下部两侧膨大形似如意头,向上渐细如仙鹤的脖子,如白术。
13.凤眼:豹骨的肱骨下端内侧有一狭长形透孔。
14.水波纹:羚羊角外形有10~20个隆起的波状轮环纹。
15.方胜纹:蕲蛇的背部有纵向排列的24个呈“V”形灰白色的花纹。
16.乌鸦头:某些药材的根形似乌鸦的头部,习称“乌鸦头”,如川乌、草乌。
17.乌金衣:牛黄表皮附着的黑色光亮薄膜,形似乌金色。
18.乌云盖顶:羚羊角角尖部分多为黑棕色的盖顶。
19.长嘴:老鹳草的宿存花柱长2~4cm,由下往上卷,形似鹳喙。
20.石榴嘴:山楂的顶端有凸起的残留宿萼,中央凹陷,形似石榴宿萼。
21.皮松肉紧:黄芪的横切面皮部疏松,木部较结实。
22.玉带腰箍:毛慈菇的假球茎中部2~3个稍突起的节环,形似腰间玉带一样。
23.龙头凤尾:药材茎下部留有根须称龙头,茎上端留有半块叶片或叶柄,两者合称“龙头凤尾”,如霍山石斛。
中药术语

中药材经验鉴别术语形象地概括了中药材性状鉴别特点。
具有这些特征的药材,一般为正品、真品;而伪品或混淆品则不具备这些特征。
p@/!+$^{1.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
;# I(ucB<2.大理石纹:某些药材的横断面,具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如槟榔。
E:T<mI?d3.马牙芦:野山参的芦头上部,芦碗渐疏而大,边缘齐楞,凹下较紧,形如马牙齿状。
W`^'hka4.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头似马头,身体似瓦楞状,尾部似蛇尾。
LpeQx\5.马尾状:白薇根茎下部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形似马的尾巴。
k'&BAC.K,6.马尿气:天麻经水蒸煮时散发的特异气味,味似马尿的臭气。
VZ'[\3J7.小算盘珠:平贝母的鳞茎呈扁平圆球形,顶平开口见心,底部内陷,形如小算盘珠子。
Dr$k6kZ}'U8.三节芦:野山参芦头的上部为“马牙芦”,中部为“堆花芦”,下部为“圆芦”。
[!,&A{.!9.车轮纹:药材横切面有较稀疏的放射状结构,呈车轮状纹理,相间排列,如防己。
s[NkPh9&10.无影纹:羚羊角尖部光润如玉,对光透视可见中心部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无裂。
cjHo?m'11.云锦花纹:何首乌的横切面有云朵状花纹。
?<]BLkx12.云头鹤茎:某些药材的根茎下部两侧膨大形似如意头,向上渐细如仙鹤的脖子,如白术。
Dz:A.x@$*13.凤眼:豹骨的肱骨下端内侧有一狭长形透孔。
& V^ Z14.水波纹:羚羊角外形有10~20个隆起的波状轮环纹。
S3EY9:^ C15.方胜纹:蕲蛇的背部有纵向排列的24个呈“V”形灰白色的花纹。
<iuESeDG16.乌鸦头:某些药材的根形似乌鸦的头部,习称“乌鸦头”,如川乌、草乌。
c [sydl17.乌金衣:牛黄表皮附着的黑色光亮薄膜,形似乌金色。
t>N~PX-r18.乌云盖顶:羚羊角角尖部分多为黑棕色的盖顶。
中鉴重点名词解释

1、道地药材:是指某一地区主产的、传统经验认为品质较优的生药。
一般在药材
名称前冠以产地.如川贝、浙贝、广藿香、广陈皮、阳春砂仁等。
2、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
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3、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剌激性,或有
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茯苓、厚朴。
4、金井玉栏:药材横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
如黄芪,党参
5、蚯蚓头:药材根头部具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
如防风、前胡。
11、豆豉尾:党参尾端及支根脱落处常见有黑褐色胶状物,习称“豆豉尾”。
17、菌核:是菌丝密结成的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是菌丝抵抗外界不良环
境的休眠体,当条件良好时能萌发产生子实体。
18、子实体:是真菌(多是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一定形状和结构,能产生
孢子的菌丝体结构,如灵芝。
19、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的菌丝组
织体。
20、挂甲:牛黄水液可使指甲染黄,经久不褪,习称“挂甲”。
23、假色:某些矿物中,有时可见变彩现象,这是由于投射光受晶体内部裂缝面、
解理面及表面的氧化膜的反射所引起光波的干涉作用而产生的颜色,如云母。
24、外色:混入的有色物质染成的颜色,如紫石英。
25、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粉末。
执业药师:中药特殊术语汇编

药材横切面在具有放射状纹理或裂隙,全形如菊花。称菊花心。如甘草。
金井玉栏
药材横切面肉白心黄。习称金井玉栏。如黄芪、桔梗。
四大怀药
指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怀山药。
浙八味
浙贝母、浙玄参、杭麦冬、杭白菊、山茱萸、延胡索和白术。
四大西北药材
指当归、黄芪、党参、大黄。
东北药材三宝
人参、细辛、五味子。
蚕砂
指带种皮的莲子。
苏荷
薄荷的商品名,该药产于江苏者,名苏荷,质佳,简称苏荷。
龟胶珠
为龟胶小块一蛤蛤粉或滑石粉在锅内加热,同炒所得的珠形胶粒,功用同龟胶。
茅术
苍术,该药以产于江苏茅山者质量最佳,故名。
金蝉衣
该蝉蜕主产浙江、福建、其形体完整,色泽金黄,杂质少,质佳。
金边土鳖
土鳖虫的商品名,该品种主产于广东、福建,因其背部边缘有一圈黄色金边,故名。
口芪
指产于东北的一种黑皮黄芪。
半夏
仙半夏
为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
半夏曲
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
法半夏
指将生半夏经清水浸漂,加入甘草、石灰液等辅料炮制,可供内服的半夏。
白术
天生术
指产于浙江天目山的野生白术。
冬术
白术的商品名,指立冬后所挖,性柔软,肉结实饱满,不呈蜂窝状,断面油润色红黄,气清香特异。
松贝
川贝商品名,该品主产四川松潘地区,故名,其状为形似桃,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小鳞叶紧裹于大鳞叶中,顶端尖,底平或微凹入,能平放,俗称“观音座莲”或“怀中抱月”,色白而质松脆,味微苦,质最佳。
尖贝
指松贝这顶端较尖者。
炉贝
川贝的商品名,该品种主产甘肃、四川,呈长圆锥形,顶端略尖,底不平,不能放稳,其表面常有黄棕色斑者,习称“虎皮斑”,因过去散集于打箭炉(今康定)故名。
中药材鉴定图典——传统经验鉴别术语

狮子盘头:指条粗的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形如狮子头。
亮银星:系指某些药材的一些成分在表面常常析出结晶,在光照下可见点状闪光。
疤痕:指果实或种子类药材上的种脐,种阜或合点。
姜皮:指天麻的块茎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纵向皱折细纹,形如姜之皮。
皮松肉紧:指部分根类药材的横断面皮部疏松,而木部较为结实。
皮硝:为未经精制的芒硝,杂质多,不可药用。
丝腺环:专指僵蚕的断面,多数有4个亮棕色或亮黑色丝腺环。
母丁香:指丁香的果实,芳香气味稍淡,质量较次。
母根:一般是指根及根茎类药材的主根。
六画
芝麻点:指天麻药材表面所特有的略突起的芽,呈断续排列的小点,排列成横环纹。
肚脐眼:指天麻底部圆脐状的凹疤痕,是自母麻脱落后留下的疤痕,又称“凹肚脐”、“圆盘底”。
条痕: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划刻时所留下的痕迹。
沙眼:指根及根茎类药材表面具有的多数圆形孔状凹陷的须根痕点。又称“砂眼”。
灵砂:指以水银、硫黄为原料加热升华而成的人工合成朱砂,又名“平口砂”。成分亦为硫化汞(HgS)。完整者呈盆状,紫色或暗红色,有光泽,质松脆,易破碎而呈大小不等的块状。断面呈纤维状、针状结晶(习称“马牙柱”)。无臭、味淡。
白颈:指蚯蚓头部第14-16环节,颜色呈黄白,为生殖环带。
冬七:指每年11月前后种子成熟后采挖的三七药材。其体形瘪瘦,传统经验认为品质较次。
冬板:指在冬季宰杀所取的驴皮,供制阿胶用。其质量最佳。
皮:指①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外部;②果实及种子类药材的外皮。常用色泽、粗细、厚薄、松紧来描述“皮”的性状。如山奈“缩皮凸肉”;三七“铁皮”、“铜皮”;黄芪、党参“皮松肉紧”。
中药鉴定

一、性状鉴别有特殊术语的品种1 大黄:根茎髓部有星点。
(异常维管束,外为木质部,内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2 何首乌: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
3 商陆:断面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纹。
俗称“罗盘纹”。
4 银柴胡:“珍珠盘”、“砂眼”。
5 赤芍:“糟皮粉渣”(外皮易脱落,断面粉白色,粉性大,俗称)6 黄连:“过桥”(部分节间比较平滑,习称)。
7 防己:断面显“车轮纹”(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8 人参:“芦头”(根茎)、“芦碗”(芦头上凹窝状茎痕)、“珍珠点”(须根上的明显的疣状突起)、圆芦(靠近主根的一段根茎,较光滑而无茎痕,只有山参有此特征)、“艼”(不定根,根茎上生长的)。
9 白芷:“疙瘩丁”(根表面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
10 当归:“归头”(根上端)、“归身”(主根)、“归尾”(支根)、“全归”(根的全体)。
11 羌活:“朱砂点”(皮部的黄色的分泌腔,习称)、“蚕羌”(环节紧密似蚕)、“竹节羌”(根茎环节疏生似竹节者)、“条羌”(根茎类圆柱形,根类圆锥形,近根茎处有较密集的环纹,习称)。
“大头羌”(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端具数个茎基,根较细,习称)。
12 茅苍术:“朱砂点”(为油室。
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起霜”(暴露梢久,常可见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北苍术无起霜现象)。
13 防风:“蚯蚓头”(根头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
14 龙胆:“筋脉点”(木质部有5-8 个木质部束环列,习称筋脉点。
是维管束)。
15 黄芩:苦芩(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呈空洞者称为苦芩)。
16 党参:“狮子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泥鳅头”(川党参根头部较小者称泥鳅头)。
17 川木香:“油头”(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习称)。
18 川贝母:“怀中饱月”(外层磷叶2 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虎皮斑”(炉贝表面黄白色,梢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习称19 浙贝:“珠贝”(直径3.5cm 以下者不摘除心芽加工而成)、“大贝”(直径3.5cm 以上者摘除心芽加工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产于东北的一种黑皮黄芪。
半夏
仙半夏
为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
半夏曲
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
法半夏
指将生半夏经清水浸漂,加入甘草、石灰液等辅料炮制,可供内服的半夏。
白术
天生术
指产于浙江天目山的野生白术。
冬术
白术的商品名,指立冬后所挖,性柔软,肉结实饱满,不呈蜂窝状,断面油润色红黄,气清香特异。
中药鉴定特殊术语汇编
珍珠盘头
如银柴胡根头顶残留的茎痕及芽痕。状如珍珠集盘,习称珍珠盘头。
沙眼
如银柴胡根体上由于须根脱落后留下的小孔穴。
筋脉
指纤管束中木质部部分所形成的纹理,如防己,附片。
车轮纹
指药材横切面貌一新上维管束间射击宽大,木质部呈稀疏状排列,形似车轮状,如防己,北豆根。
蓝头
指板兰根(松兰根)的芦头上残留暗绿色的叶柄残基。
于术
白术,该药以产于浙江于潜者质佳,故名。
天麻
冬麻
天麻冬季采挖者,皮光肉坚色白质佳。
明天麻
天麻,该药以个大,体实,色白明亮者为佳,故名。
春麻
指春于采挖的天麻,药材多中空,皮皱质稍差。
厚朴
耳朴
厚朴的商品规格,指共根皮者。
鸡肠朴
厚朴的商品名,指其根皮。
肉桂
企边桂
肉桂的商品名,该规格系指由剥取十多年生的肉桂树的干皮,两端削剂后夹在木制的凹凸板内,晒干制成。药材呈现长片状,左右两边向内卷曲,中央略向里凹,油足气香味辛甜,质佳。
上油桂
指肉桂中油足质佳者。
蒙自桂
指产于云南蒙自县的肉桂,质佳。
桂通
官桂的商品名,指肃5-6年幼树干皮或粗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成筒状者。
党参
防党
党参的商品名,指产于甘肃、陕西老而大的西党参,质佳。
台党
指产于山西潞安,长冶,壶天,晋城等地的野生党参,质最佳。
川党
指产于四川的党参。
八仙党
系指产于川、鄂、陕三省交界地区的条党。
珍珠贝
指松贝中粒小形如薏米者,质量较佳。
皖贝
指产于安徽皖面一带的贝母,属浙贝的一种。
砂仁
阳春砂
指产于广东阳春的砂仁,气味香浓,质佳。
砂王
指进口砂仁中选出的粒大者。
砂米
指进口砂仁中散碎的单粒砂仁。
砂头
指进口砂仁中的粒小者。
缩砂仁
指由东南亚国家进口的砂仁,其表面色较春砂仁浅,呈灰棕色、黄棕色,密生片状突起,质较阳春砂仁次。
香结
大黄的商品规格,过去将具有香气,而质佳的西宁大黄加工成一定形状者,称之。
北沙参
莱阳参
北沙参,访药主产于山东莱阳地区,而且质量最好,故名。
细条参
北沙参,该药的条细(中粗),色白者为佳。
糖灵脂
指许多烘粒凝结一起的灵脂块,质较灵脂米佳。
冬桑叶
桑叶,指秋冬季经霜打后采入药为佳。
边条参
指芦长,体长,腿长,支根少(不超过三条)的红参。主产辽宁桓仁,吉林辑安等地。断面棕红而光亮,是红参中最佳品。
砍茸
指从生长6-10年的老鹿或病鹿、死鹿头上砍下的鹿茸。
香附米
指加工碾去毛皮的香附。
朱砂
洋尖砂
指细小片块或颗粒状的朱砂。
珠宝砂
指细小片块状或颗粒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的朱砂。
镜面砂
指呈条片状,光亮如镜面的朱砂。
将军帽
指进口沉香中形状似武士帽盔者。
姜蚕
僵蚕,该药在广东等地习惯用姜汁炮制后使用,故名。
石斛
菊花心
药材横切面在具有放射状纹理或裂隙,全形如菊花。称菊花心。如甘草。
金井玉栏
药材横切面肉白心黄。习称金井玉栏。如黄芪、桔梗。
四大怀药
指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怀山药。
浙八味
浙贝母、浙玄参、杭麦冬、杭白菊、山茱萸、延胡索和白术。
四大西北药材
指当归、黄芪、党参、大黄。
东北药材三宝
人参、细辛、五味子。
蚕砂
黄连
凤尾连
黄连,指野生品,主产于峨眉山等地,多为单枝。
古连
黄连,四川古勇产者为佳,故名。
冰片
艾片
冰片,为菊科植物大枫艾的叶片蒸馏制的片状结晶体,故名。
艾纳香
冰片,指以菊科艾纳香为原料所制的冰片。
梅片
指由龙脑香树脂加工制成的冰片。
黄芪
正口芪
黑皮芪,该品种在内蒙独石口集散,故名。
炮台芪
指加工冲正芪后,挑大小适中,粗细均匀,质地柔嫩者,切去头尾,经沸水撩过,使其条干柔润,用板搓直,凉干,过去扎成炮台形,故名。
雄黄
腰黄
指雄黄中颜色鲜艳,半透明,有光泽者。
雌黄
雄黄商品名,指其矿石中呈金黄色有珍珠样光泽者。
儿茶
新儿茶
指进口儿茶(方儿茶)中表面无胶质样光泽者。
老儿茶
儿茶的商品名,指呈黑褐色,表面有胶质样光泽的方儿茶,主产于印尼及马来西亚。质佳。
大黄
箱军
大黄的商品规格,指将生长三年以上的大黄,剥去粗皮、须,切成段状,装箱的一种规格。
东党
指产于东北的党参。
远志
远志肉
远志的商品规格,指将远志根皮捶开而除去木心者,皮部多破碎。
远志筒
指抽去木心后,皮部呈筒状,故名,本品多曲较粗者加工而成。
远志棍
本品多由不适合加工去心的细小远志根,其中心留有木质心。
贝母
青贝
川贝的商品名,该品特征为两鳞块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尖或平,多开口,底部钝圆,不能平放,主产青海,质佳。
老木香
为广木香之一种,又称一号木香,多为破裂块状,形如折断之枯骨,木心多腐朽,香气浓,主产印度。
煤珀
指埋藏在煤层中的琥珀,呈黑褐色,有光泽。
槟玉
槟榔的商品规格,该品种呈半扁形,质松,外表多皱纹,产自海南。
肇实
芡实,广东肇庆出产量大,质佳,故名。
松贝
川贝商品名,该品主产四川松潘地区,故名,其状为形似桃,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小鳞叶紧裹于大鳞叶中,顶端尖,底平或微凹入,能平放,俗称“观音座莲”或“怀中抱月”,色白而质松脆,味微苦,质最佳。
尖贝
指松贝这顶端较尖者。
炉贝
川贝的商品名,该品种主产甘肃、四川,呈长圆锥形,顶端略尖,底不平,不能放稳,其表面常有黄棕色斑者,习称“虎皮斑”,因过去散集于打箭炉(今康定)故名。
二蚕砂
习惯认为二眠蚕砂质量最好。
晚蚕砂
该药有家蚕二、三更后排泄的粪便为佳,粒大色黑,故名。
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
九孔海决
石决明,以九孔者为良,故名。
耳片壳
石决明的商品名,主指产于广东,福建的外表面较光滑的光底海决。
黄芩
子芩
指黄芩新根,内部充实者。
枯芩
黄芩,本品老根,中空,外黄内黑,习称“枯芩”,古代别称“腐肠”之名,即由此而来。
恒大斗
指产于台湾的石斛,茎圆柱形,长红3-5尺,质坚实,一名木斗。
结子斗
石斛的商品规格,指将铁皮石斛的茎节剪断,烘干时,打成纽结状者。
霍斗
指用安徽霍山石斛加工成纽结状的一种商品规格。
铁皮斗
指以铁皮石斛为原料加工成一种螺旋状的商品。
铁皮石斛
石斛的一种,该品种节间短,只有1-2cm,有明显的呈深铁灰色的节,主产于安徽、江西、云南、贵州、广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