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研究
城市更新中的建筑立面改造研究

城市更新中的建筑立面改造研究城市更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旨在改善城市的环境和居住条件。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建筑立面改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不仅可以改善建筑的外观,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本文将探讨城市更新中建筑立面改造的相关研究,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一、建筑立面改造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其形象和氛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建筑立面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造对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通过改变建筑的外观和材料,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视觉效果和魅力。
例如,采用新的建筑外观设计和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的时尚感和现代感,进而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吸引更多的人口和投资。
二、建筑立面改造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建筑立面改造还可以对城市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城市更新项目中,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这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另外,通过增加绿色植物和绿化空间,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通过这些方式,建筑立面改造不仅美化了城市的外观,还将为人们提供更加宜居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建筑立面改造对居住者的影响城市更新中的建筑立面改造对居住者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改善建筑外观和提升功能性,可以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和居住体验。
例如,在建筑立面改造中,可以增加阳台、露台、共享空间等公共设施,提供更多的社交和交流机会。
此外,改善建筑外墙的隔音和保温性能,可以提供更加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通过这些改变,建筑立面改造能够满足居住者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提升其生活质量。
四、建筑立面改造的技术与创新建筑立面改造不仅需要良好的设计理念,还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创新手段。
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利用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建筑立面改造。
通过使用新型材料和复合材料,可以实现更高强度、更轻质和更环保的建筑立面。
此外,利用智能化技术和可持续能源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能源管理,提高建筑的管理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探析建筑外立面设计及改造

探析建筑外立面设计及改造引言:建筑立面设计具有高度的统筹性,它集合并统一了建筑美学、建筑构造以及建筑功能三方面的知识。
因此,要加强对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探讨,总结设计方法,全面提高设计水平和建筑品味,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提升建筑的活力,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1 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原则1.1 符合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精髓在于以建筑功能为美,以真实为美。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保存既有的区域性文化和历史传统,也提倡应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艺术的手段反映建筑使用功能,充分体现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关注。
1.2 适应结构特点目前,除高层住宅建筑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外,我国大多数低层或小高层建筑住宅还是多以框架结构甚至砖混结构形式为主,尤其是小高层住宅建筑,适用性广,是住宅建设中的主要部分。
而框架结构的形式特点,就要求建筑形式相对整齐、规则,对奇特、新颖建筑造型的设计造成约束,也造就出现代住宅建筑形式的独特风格。
1.3 符合住宅的宜居特性无论是古老的住宅建筑,还是现代的住宅建筑,其使用功能都是以满足人们居住为主,居住的特点就是强调生活的私密性,要求安静,宜人的居住环境。
因此,住宅建筑設计的风格主调应是内敛、含蓄、简约、温馨。
1.4 反映区域性的特质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使建造住宅结构的主要用材有所不同,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建筑效果;不同地域的气候特征使建造住宅的结构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不同的民族传统也拥有不同的区域特点,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2 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形式2.1 装饰性的细部设计建筑一般均会借助于线脚、雕饰、栏杆、门楣、窗套、檐口、格架等装饰性构件作为立面设计的重点内容。
在建筑整体设计风格的衬托之下,局部性的装饰性构件借助于容易构件图形的优势,能够为整体设计方案提供一些新鲜、活跃的视觉元素,有利于提高设计内涵、丰富设计层次。
一般而言,装饰性构件的可以传达多种层次的意义,既有造型语汇的美学意义,更有内化之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浅谈建筑立面改造设计

浅谈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摘要:对既有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可以更好的美化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但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既有建筑立面改造效果。
对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研究,将注重运用传统的地方特色符号元素、色彩等因素,发挥城市文化特点,使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取得更好的审美感观以发挥实现既有建筑改造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前言:建筑作为一座城市的名片,既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也展现着时代的风貌和气息。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审美有了新要求,旧有建筑的立面风格急需与时俱进满足现代生活品质的要求,因此,处理好建筑立面改造问题,就成为城市整改过程中关注的一个重点。
现有的大部分的建筑物仍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由于局限于当时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为了创造更佳的城市形象必须对原有建筑进行立面改造。
本文就旧楼的立面改造问题作一探讨:1.建筑立面改造的必要性一个时期一个风格,当一种风格的建筑立面被设计出来,这种立面风格就会被复制到各座城市的建筑中,使得各座城市的建筑立面千篇一律,久而久之这种风格便会让人感觉审美疲劳,一种新的风格就亟待大师们去创造。
在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今天,历经数千年留下的特色建筑风格正在逐渐消亡,这等尴尬处境令人不安。
通过立面改造重拾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从而创造地方特色的文化环境是极为必要的。
有些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浑厚的文化底蕴必须通过修复还原其文化特色和历史风味以保持城市的韵味。
比如福州三坊七巷作为千年榕城的文脉所在,更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精华,它的修葺和还原更具时代意义。
福州三坊七巷有着“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由于福州市要大发展,城市大规模拆迁,许多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蒙受了半世纪最为严重的破坏。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风貌、环境陷入无可挽救的绝境。
国家和福建有关部门联合一些历史文物学家启动了三坊七巷修复改造计划。
浅谈城市建设的立面改造

浅谈城市建设的立面改造1.对立面改造一些相关概念的解释所谓的立面改造,是指建筑承重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对外装饰面进行改变。
其中含有几种意义:建筑外立面形式的局部改变或到建筑外立面的完全替换。
无论是最简单的颜色改变,还是加以精雕细刻的构件;它们都是以改变建筑的外观为目的。
由于建筑承重主体的结构有多种方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会产生不同的承重形式)。
针对每个建筑物的特征,以及目的性为主;建筑的立面改造中将会采用各种技术,应对不同的情况。
最常用的建筑立面改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改变墙体的饰面材料;外加立面;完全更换立面。
2.当代中国城市建设中,建筑立面改造的价值分析每一个城市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历史,它是经过历史的演变才会出现。
显然,过去的历史都会影响现在的生活,它标记着一个时代的过程。
所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留下许多时代的产品——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将对城市的发展起一定的影响作用。
2.1时代的建筑背景无论是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或者是国外建筑和国内建筑;建筑的价值体现、技术革命、以及它想表现的外表元素都是取向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这些因素可以用“流行”来形容。
所以说,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它流行于当时的社会背景。
从古至今,每个时代的建筑物都具有自己的代表性;无论是对当时的行业影响,还是对后来的发展形式,它在历史的演变中已经烙下印子。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城市快速发展。
在城市不断扩展的过程中,以及新规划建设的完善,城市聚集了不同时期的建筑物。
(以广州市为例子)位于荔湾区沙面片区的建筑物,都是19世纪末完成的欧洲风格建筑。
延续到六二三路,上下九路等附近,这一片社区都是老城区,建筑风格大部分类似。
这些建筑反映哪个时代的发展过程。
它们就像一种“符号”,直接、明确的描述当时的历史背景;它们应当被保留。
或许,在城市的新规划中,上述的旧建筑可能会阻碍到发展而被迫消失。
但是,大多数建筑都会留下来并进行立面改造,还原当时的元素符号。
城市老旧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浅析——以南京市中华路505-545号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为例

城市老旧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浅析——以南京市中华路505-545号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为例摘要:以南京市中华路505-545号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为例, 针对建筑立面改造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设计原则与方法, 对进一步研究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提供了一定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立面;立面改造;设计方法1 前言近年来,我国城市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新区发展和扩张速度不断加快,然而新老城区的对比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城市老旧建筑立面,存在着材料老化、色彩驳杂、立面混乱等诸多问题,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可识别性。
老旧建筑立面改造作为城市修补体系中的主要载体,具有提升城市整体风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等功能。
其作为城市风貌的外在形态,街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市民的日常生活。
因此老旧建筑立面的界面功能和形象风貌往往反映了当地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整体质量。
2 建筑历史背景与现状中华路505-545号建筑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东,中华路自南唐在此开辟御道以来,作为南京古城的中轴线,历经了千年繁华。
在明清鼎盛时期以中华路为界,将城市南部的繁华街区划分为门东和门西两大部分。
在1930年代南京首都建设的高潮中,中华路被拓宽改建成现代柏油马路,两侧改建成近代式样的商业建筑。
1990年代又经过改造,两侧新建不少骑楼风格的商铺,此项目建筑便在其中。
中华路505-545号建筑面积20733平方米,建筑共4层,室外地面至建筑坡屋面檐口高度17.25米,室内外高差0.15米,原建筑框架结构。
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对明城墙和中华门的退让,距离明城墙及中华门都大于50米,且严格控制建筑高度。
建筑风格皆为新中式风格,粉墙黛瓦,退台式布局,为街道空间留出开阔的视野,也衬托出中华门的庄严气势。
最初设计功能为商场,后经改造租出,逐渐形成如今的沿街商业+办公+宾馆住宿+浴室+住宅的“综合体”。
再加上建筑年久失修,管理不到位等,才呈现处如今的破败之势(图1)。
浅谈建筑立面改造

浅谈建筑立面改造摘要:新世纪以来,由于功能改变、美学变异、政治因素等原因,人们对既有建筑形象提出了新的要求,立面改造由于可以快速、经济的改变建筑及城市形象,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建筑活动。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一些标志性建筑的立面改造,从建筑价值观、建筑历史、以及建筑艺术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立面改造特点和自身规律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外立面;立面构思;再利用;Abstract: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some of the landmark facad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values ​​of building,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art of architectur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is basis to discuss some explo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facades and the law.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building facades; the concept of the facade; reuse引言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的市容景观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在城市中的旧建筑与新建筑新景观毗邻共存着,而大批旧建筑年代久远,品位比较低,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城市景观风貌。
这就为城市景观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旧建筑立面进行翻新改造,使之能与周边新景观相协调。
1建筑立面改造的定义我们这里说的立面改造,含有包括从建筑立面形式的改变到建筑立面的完全更换等不同层次上的意义。
即使同样以装饰建筑为目的的建筑立面更换,也可以分为与原有建筑形式紧密结合的修饰和附加的、独立的装饰两种类型。
老旧建筑立面改造方案

老旧建筑立面改造方案老旧建筑立面改造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中存在着大量老旧建筑。
这些建筑物的立面往往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光彩,给城市带来了一种陈旧和破败的感觉。
因此,通过改造老旧建筑的立面可以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焕发出新的魅力。
一、设计理念老旧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理念是通过重塑建筑外观,让它更加符合当代的审美需求,并保留其历史和文化的价值。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城市风貌,致力于创造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和谐的外观形象。
二、立面材料选择在改造老旧建筑立面时,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来营造新的外观。
可以考虑使用现代建筑中常用的玻璃、金属或板材等材料,通过高质量的材料及施工工艺来增强建筑的质感和现代感。
三、立面颜色与图案设计通过颜色和图案的设计,可以为建筑立面增添活力和艺术感。
在选择颜色时,应考虑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周围建筑的整体色彩。
可以采用明亮的色调来突显现代感,也可以选择与周围景观相符的自然色彩。
在图案设计上,可以运用现代艺术元素或当地的传统图案来增加建筑的独特性。
四、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改造老旧建筑立面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过巧妙的照明设计可以使建筑在夜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魅力。
可以使用隐藏式的灯具来照亮建筑的轮廓,突出建筑的纹理和特色。
同时,还可以采用彩色照明,创造出独特的夜景效果,为城市夜晚增添一抹亮色。
五、绿化设计在老旧建筑立面改造中,绿化设计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可以通过设置垂直花园、绿化带或延伸建筑上的阳台等方式来增加绿色元素,提升立面的生态环境和舒适度。
绿色植物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为建筑增添生机和美感。
六、公共艺术作品的融入在老旧建筑立面改造中,融入公共艺术作品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可以设立雕塑、壁画或艺术装置等,为建筑立面增加艺术性和趣味性,同时也使城市更具个性和魅力。
七、维护与管理改造老旧建筑立面后,需要加强对其的维护与管理,保持其外观的良好状态。
定期对建筑进行清洗和维修,并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确保立面的长期美观和功能性。
现代建筑立面设计的创新与思考

现代建筑立面设计的创新与思考现代建筑向来是一个不断追求创新与革新的领域,其中建筑立面设计则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筑立面既是建筑物的外观,也是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的交互界面,它的设计能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形象、功能、节能和环保等一系列方面。
因此,如何进行现代建筑立面设计的创新与思考,无疑是当今建筑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前人经验与新技术的结合现代建筑立面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外貌、功能和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既要参考前人的设计经验,又要结合新技术的发展。
建筑立面方面的设计经验是广泛而丰富的,可以从经典案例中汲取灵感与启示,这些案例中不仅有传统建筑中的经典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有现代建筑中应用的先进材料和技术手段。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继承与创新,能够不断拓展建筑立面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为现代建筑立面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设计手段和元素。
例如,数字化设计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建筑立面可以通过3D建模、虚拟现实等手段来进行实时展示和可视化设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能够实现自动生成与智能化设计。
此外,生态材料与循环利用技术等新材料技术的运用,也使得建筑立面的设计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体现出绿色建筑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立面的形式与意义建筑立面的形式不仅可以体现出建筑物的功能、风格和个性,更能够从文化、历史和社会多重层面赋予建筑立面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建筑立面的材料、纹理、色彩等要素,可通过设计的手段使得建筑立面更具有质感和细腻感,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体验感受,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和文化符号。
同时,建筑立面的设计还能够塑造建筑物的良好形象和品牌价值,为城市和品牌塑造出有形的文化资产和形象代表。
从建筑立面的意义出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追寻和探索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元素,并将这些元素有机地融合进建筑立面设计中。
例如,通过一道墙上的经典法语诗句或是一组风格各异的雕塑、艺术装置,能够使得建筑立面具有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也为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与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研究
作者:李晔凌
来源:《居业》2015年第09期
[摘要]为贯彻我国能源节约政策,减少寒冷和严寒地区能耗,改善人民的居住水平,长春市开展暖房工程及临街立面改造。
本文以工程中自由大路临街建筑立面改造为例,针对改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通过对临街建筑改造,赋予房子新生命力,改变老旧小区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临街建筑;立面改造;自由大路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7-0055-02
吉林省地处高纬度地区,严寒的气候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为有些住宅建成多年、供热管网老化、房子墙体褪色老旧,每到冬季就变成了冷房子,冬季的城市供暖也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冬季室内寒冷,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就要对房屋进行改造。
由于大部分旧住宅位于城市主干道两侧,属于临街建筑,是城市的门面,展示城市的形象,因此在对建筑进行保温的同时也对建筑的外立面形象进行更新和改造,使城市的整体面貌得到改观。
这种沿街建筑立面的改造作为一种快速、经济改变城市形象的方式,在其他城市也在运用。
我国的能源相对匮乏,社会总能耗在建筑中占据了50%左右。
目前城市中有很多旧的建筑,这些建筑建造年代早,设计标准低,因此消耗了更多的能源,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受当时建筑思潮的影响,难免会忽略了地域性和场所感,破坏了历史的延续也忽视了人文关怀,因此利用暖房工程这个机会,对沿街建筑进行可持续性改造势在必行。
1.长春市临街建筑现状分析
自由大路沿街两侧改造的建筑多是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呈现出现代主义建筑的方盒子形,无法体现传统的文化延续以及地方特色,无法满足现代审美要求。
自由大路建筑立面改造路段长2200m,沿街两侧的建筑立面需要改造的有10组,改造内容包括墙面、屋面、门楣、窗户、广告、外挂设施、街头照明、花坛、绿植等,改造后希望能够形成一条具有长春地方特色同时也适宜人居住的空间。
自由大路贯穿朝阳、南关、二道三个城区,是长春市内重要街道,其面貌直接影响城市形象,沿街的主要建筑有:鼎源购物商场、夏威夷大酒店、长春市体育中心、水上花园游泳场、动植物公园、南关区人民政府、长春市公安局南关区分局、吉林省乒乓球学校、吉林省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林业宾馆、国商百货商店。
目前道路两侧改建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南关区自由大路的规划和功能分区较好,改造思路从单体建筑色彩与整体环境搭配方面考虑,力求通过局部色彩的改变和建筑单体细部的改造以及各个相邻单体之间的整合,达到南关区自由大路至伊通河至人民大街路段沿街建筑整体协调,为整个城市形象锦上添花。
(2)沿街建筑外立面上的外挂广告、招牌等随意无序。
商业广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城市的繁荣,但根据芦原义信在《街道美学》内的理论认为:建筑物外立面上的招牌达到一定面积或者一定数目的时候,从视觉上就会对建筑物产生遮挡。
过多的杂乱无序的广告也会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混乱和心情上的烦躁。
反观自由大路与人民大街交汇处住宅建筑的招牌,普遍存在面积过大,安放位置不当的问题。
这些广告无法和建筑原有的立面节奏和韵律统一,破坏了建筑原有的立面形象,严重影响着城市空间形象。
尤其是沿街建筑的底层或者三层以下多为商业店面,为招揽生意而设置的店招,对建筑立面效果影响更大。
(3)外挂式空调、防盗窗、雨篷凌乱的挂在建筑外部,杂乱无章。
每一栋建筑的沿街都安装着各式放到传和遮阳设施,阳台、雨篷、栏杆。
在一楼也有商家为竞争而沿街开门的现象,这些都形成沿街建筑立面形象的重要因素。
自由大路两旁的沿街住宅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许多时代和人为的因素导致了建筑细部缺乏整体性的设计,而在后期又出现了随意搭建。
建筑物上的附加物体对建筑结构和立面造型都造成破坏。
有部分沿街建筑时间过久,墙面破损严重,陈旧褪色;新建筑立面装饰效果与老建筑形成强烈反差,外墙的色彩和材料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建筑之间无法相互协调。
由于多重原因,旧的沿街建筑还要长时间与新建筑新景观毗邻共存,而这些建筑的景观品味较低,甚至削弱了道路上新景观环境的品质,更有时会显得与整体环境格格不入,为了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旧建筑进行保留并且与新建筑协调,需要对部分的沿街建筑屋顶进行“平改坡”。
2.设计改造思路
在对沿街立面进行改造前,对长春市的城市色彩规划进行研究,得出长春市的城市主色调与各区及主要道路主色调应协调统一,有必要对城市色彩规划控制并对沿街立面进行改造。
建筑单体色彩与道路总体色彩协调,是改造是的基本原则。
尽量保留原有建筑色彩,因为人们对原有的街路已经熟悉,在不能与周边环境协调时要统筹考虑。
在大面积规划统一的气氛下,将建筑的某些构件或者细部采用活跃的造型和色彩,让建筑在色彩上产生变化,利用建筑美和色彩的心理效应,让改造建筑的立面色彩更加接近街道的主色调,但是也要留下变化空间。
在建筑的细部,如窗户、招牌等有变化,特别是对体量大与结构复杂的建筑,需要采用统一色彩,使建筑融于整体当中。
对于体量较小但是结构相似的群落,通过装饰构建、门窗等色彩变化,使建筑产生视觉上的生动感、节奏感、韵律感。
在对建筑整体风格特色定位准确的同时,通过对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来控制与引导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
按照此原则,对于依附在建筑外立面上的广告、店招等,在改造设计时结合建筑本身的形象、采光需要提出相应的风格、照明、尺寸、位置等要求。
具体的广告、店招等
项目设计则留给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考虑,这样有利于将沿街广告灵活的纳入沿街建筑立面整体形态的秩序当中,更可以利用广告来丰富沿街建筑立面的肌理特征。
对于部分建筑造型过于简单,通过加腰线、窗套、花饰等手法,为单调的立面增加层次,丰富立面效果。
对于重要的景观节点处,增加细致装饰。
改造建筑多为平屋顶,屋面漏水现象普遍成为影响居民生活居住质量的严重问题。
解决屋面漏水,更好的保温隔热成为改造中的关键问题。
对屋顶进行“平改坡”一方面能够有效解决保温隔热漏水的问题,同事还能创造出丰富的坡屋顶形式,从而丰富建筑的第五立面,起到美化城市景观轮廓的作用。
3.结语
沿街建筑立面的改造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特色等因素,明确改造的整体定位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暖房工程中大规模的立面改造,为我们提供了重新梳理道路形象和建筑立面设计的机会,经过改造后的旧建筑有了全新的风貌,以新形象坐落在城市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