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0分)1. 下列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嘉肴.(yáo) 学.学半(xiào) 选贤与.能(jǔ)高者挂罥长林梢B. 兑.命(duì) 盗窃乱.贼(luàn) 教学相长.(zhǎng)骈死于槽枥之间C. 弗.食(fú) 男有分.(fēn) 讲信修睦.(mù)半匹红纱一丈绫D. 废疾.(jí) 矜.、寡、孤、独(guān) 如闻泣幽咽.(yàn)祇辱于奴隶人之手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怒.而飞(愤怒)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B. 志.怪者也(志向) 讲信修.睦(培养)C. 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执策而临.之(面对)D. 不知其旨.也(宗旨) 盗窃乱贼..而不作(作乱害人)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B.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使得广东粤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新机遇。
C. 针对有媒体提出“如果发生疫情,北京冬奥会将如何处理”,时任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的黄春表示,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
D. 今日之中国以启迪人心的理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动力,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4. 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礼、义、仁、智、信”,其本质核心是“仁”。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①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变革和发展②以“仁”来塑造社会、教化人生③正是这样一种核心价值观及其所形成的种种具体价值范畴④在中国封建文化中,“仁”是一种道德规范⑤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⑥更是一种社会理想,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纲领A. ④⑥⑤②①③B. ②④⑥③①⑤C. ②⑤④⑥③①D. ④⑤②①⑥③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A. 获悉贵公司明天开业,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告知。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第四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晓.得(xiǎo)卑.劣(bēi)蛮横.(hèng)格.物致知(gé)B.缅.怀(miǎn)彷.徨(páng)埋没.(mò)挑拨离间.(jiān)C.阻碍.(ài)膏.药(gāo)剥削.(xiāo)招摇撞.骗(zhuàng)D.凸.显(tū)超越.(yuè)严峻.(jùn)愧.不敢当(k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署假屠杀探察袖手旁观B.激变检讨清谈不知所错C.纳闷继承控制远近闻名D.采访恢复推祟不以为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们班的班长,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都是那么的出类拔萃....,让同学们心服口服。
B.只要我们做到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C.他老是爱强词夺理....,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D.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4.(2017甘肃庆阳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难。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2017湖北咸宁中考)下列各项中,括号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阶段综合测试卷(月考)及答案

阶段综合测试卷三(月考二)[第四、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赋予.(yǔ) 恐怖.(bù) 濠.梁(háo) 选贤与.能(jǔ)B.蛮横.(hèng)拙.劣(zhuō)自强.(qiǎng)教学相长.(zhǎng)C.襁.褓(qiǎng)枷.锁(jiā)剥削.(xuē)讲信修睦.(mù)D.萦.绕(yíng)束.缚(shù)食.马者(shí)强.词夺理(qiá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无耻恐怖光明正大挑拔离间B.缅怀彷徨平易近人不知所错C.拙劣萦绕自圆其说相辅相成D.突兀丧乱分崩离析不修边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那块白玉通体晶莹,玲珑剔透....,仿佛是少女羊脂般细腻的皮肤,温润圆滑。
B.人类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
C.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D.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5.古诗文默写。
(7分)(1)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山光悦鸟性,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谁见幽人独往来,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了自己在险恶的仕途中坚持高洁志行的句子是: ,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一、基础知识(25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7分)怒.而飞()志.怪者也()子固.非鱼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虽.有嘉肴()选贤与.能()女有归.()教学相长.()不独亲.其亲()一食或尽.粟一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执策而临.之()长夜沾湿何由彻.()系向牛头充炭直.()2.下面句中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 D.弗学,不知其善也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虽.有嘉肴(即使) B.不知其.善也(代指“道理”)C.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 D.然后能自强也.(句末语气词)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大道..之行也(大道理) B.选贤与.能(同“举”)C.讲信修.睦(培养) D.是谓大同..(指理想社会)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盗窃乱贼而不作.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故.外户而不闭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是.谓大同是.鱼之乐也D.不足为外人道.也大道.之行也6.下列各句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A.策之不以其道. B.不足为外人道.也C.虽有至道. D.说不清,道.不明7.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8.下列对《卖炭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B卷提升测试(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8年级下册第六单元·B提升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分)1.(本题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迁徙.(xǐ)广厦.(xià)庇.护(bì)B.两鬓.(bìn)北冥.(míng)鲲.鹏(kūn)C.槽枥.(lì)奴隶.(lì)突兀.(wù)D.塘坳.(ào)翩.翩(piān)敕.书(chì)2.(本题3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矜寡孤独B.北冥有鱼鸿皓之志C.盗窃乱贼外户不闭D.鲲鹏展翅翩翩两骑3.(本题3分)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循.其本:循,顺着。
B.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
自反..:反躬自省。
C.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男有分.: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D.虽.有名马:虽,虽然。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4.(本题3分)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塑料袋虽小,但折射着环保的大命题。
②“一个人对待塑料袋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他的环保意识的强弱”。
③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主动限“塑”,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塑料袋消耗量,真正减少环境污染。
④面对这一问题,从外卖平台到餐饮商家都负有责任。
⑤据推算,我国每周有超过3亿份外卖被送出,如果按每份外卖消耗1个塑料袋计算,就会产生3亿个塑料袋。
A.③④⑤②①B.⑤④②①③C.⑤④①②③D.②⑤④①③5.(本题3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3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2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鲦.鱼(tiáo)濠.梁(háo)鲲.(kūn)北冥.有鱼(mín)B.佳肴.(yáo)骈.死(pián)槽枥.(lì)两鬓.苍苍(bìn)C.食.马者(sì)外见.(xiàn)执策.(chè)教学相长.(zhǎng)D.挂罥.(juān)塘坳.(ào)翩.翩(piān)选贤与.能(jǔ)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徙于南冥无所致极请循其本虽有佳肴B.骈死槽枥倚仗叹息唇焦口燥雨脚如麻C.蹁蹁两踦回车叱牛心忧炭浅闭而不兴D.矜寡孤独教学相长讲信修睦扶摇而上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切当的一项是( ) (3分)①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②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在欢快。
热烈的气氛中。
③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轻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④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的有些留守儿童来说,这只是一种A.无动于衷沉醉左右逢源奢望B.不动声色沉醉绝处逢生愿望C.不动声色沉湎左右逢源奢望D.无动于衷沉湎绝处逢生愿望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5.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①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中国有着厚重历史和璀璨文明,中华民族__①__久的文明史增强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五千多年来,不屈的抗争精神薪火相传,__②__就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增强了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骨气。
汉有苏武牧羊十九载持节不屈,晋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宋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历史上关于骨气的例子不__③__枚举。
从古至今,无数中华儿女顶天立地、不屈不挠.,共同撑起了一个有骨气的中国。
(1)依次给上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zhénáo B.shénáo C.shéráo D.zhéráo (2)在上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优②铸③盛B.①悠②铸③胜C.①悠②筑③盛D.①优②筑③胜2.学校编写了“中国文化”系列语文专刊。
下面是“中国诗文漫步”栏目的部分内容,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8分)的济世情怀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强烈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一种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伟大精神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读完名著《傅雷家书》后,同学们摘抄了自己感触颇深的句子。
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汇总如下。
(4分)①从上面四个主题的句子中选择一个你最有感触的,简要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2分)选择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殷殷嘱托、谆谆教诲,傅雷先生的家信是蕴藏着无穷人生力量的宝藏。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AB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AB卷,含答案解析)(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A卷B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一二三四总分得分A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3分)A.水尤清冽.(liè)往来翕.忽(xī)觥.筹交错(gōng) 脱笼之鹄.(hú)B.为坻.(chí) 悄怆.幽邃(cuàng)淫雨霏.霏(fēi) 曝.沙之鸟(pù)C.佁.然不动(yí) 浩浩汤.汤(tāng)林壑.尤美(hè) 呷.浪之鳞(xiā)D.俶.尔远逝(chù) 薄暮冥.冥(míng)飞沙走砾.(lì) 瀚.海阑干(hán)(解析:B.“怆”的读音为“chuànɡ”;C.“”的读音为“yǐ”,“汤”的读音为“shāng”;D.“瀚”的读音为“hàn”。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寂寥政通人合蒙络摇缀朝晖西阴B.佁然心旷神怡锦粼游泳静影沉壁C.野簌水声潺潺风霜高洁泉香酒洌D.伛偻鲜妍明媚脱笼之鹄娇儿恶卧(解析:A.“政通人合”的“合”应为“和”,“朝晖西阴”的“西”应为“夕”;B.“锦粼游泳”的“粼”应为“鳞”,“静影沉壁”的“壁”应为“璧”;C.“野簌”的“簌”应为“蔌”。
)3.下列加点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B)(3分)A.佁然.不动满目萧然.B.或异二者之为.山峦为.晴雪所洗C.是.进亦忧,退亦忧问今是.何世D.游人去.而禽鸟乐去.国怀乡(解析:A.……的样子;B.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被;C.这;D.离开。
)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6分)(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古义:第二年今义:下一年(2)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写文章今义: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3)土膏.微润古义:肥沃今义:很稠的糊状物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鲲.鹏(kūn)迁徙.(xǐ)北冥.(míng)教学相长.(zhǎng)B.鲦.鱼(tiáo)嘉.肴(jiā)濠.梁(háo)选贤与.能(yú)C.职分.(fèn)自强.(qiáng)谋.略(móu)讲信修睦.(mù)D.塘坳.(ào)布衾.(qīn)敕.令(chì)两鬓.苍苍(bìn)2.下面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故人不独亲.其亲亲.旧知其如此B.不独子其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C.是故..谋闭而不兴..学然后知不足是故D.其.真无马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人不独亲其亲。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骈死/于槽枥之间,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出自战国时期法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庄子》。
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的八条目。
C.“年”在甲骨文中写作“ ”,表示一个人扛着成熟的庄稼,最初是“丰收、收获”的意思。
D.儒家经典《礼记》中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名为“大同”。
5.古诗文默写。
(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大道之行也》)(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4)“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是历代爱国诗人在诗作中经常表达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博大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表现了卖炭翁悲惨的境遇和矛盾的心理。
6.某中学语文组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你是参赛选手。
这次活动有三道竞赛题,设置了两个奖项。
(9分)第一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分)第二题: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
(7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的一项是()(3分)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之多。
“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蹁跹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
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
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的美丽与魅力。
(2)你认为诗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能够表现出黄四娘家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题: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1分)传统的精华学习里经典继承之中国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5分)金城北楼①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
金城,在今兰州。
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
③体道:指体悟道理。
④更:经历。
7.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________________、湍上急流、______________的金城美景。
(2分)8.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作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
D.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8分)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
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
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
”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
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
”[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
②蜃:大蛤蜊,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
③苏秦:战国纵横家。
④董生:董仲舒,西汉政治家。
讲学时以帷幕遮掩,以求专心。
⑤饬:整理。
⑥懿:美好。
9.解释下而加点的词语。
(2分)(1)苏秦刺股.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2分)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伤情,以成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一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3分)强项令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后特征..为洛阳令特征:特地征召。
B.大言数.主之失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C.使宣叩头谢.主谢:感谢。
D.臧.亡匿死臧:通“藏”,隐藏。
13.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A.以.刀画地B.宣悉以.班诸吏C.葬以.大夫礼D.以.宣尝为二千石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动人。
B.皇上本来要箠杀董宣,但董宣的义正词严、宁死不屈,使得皇上引咎自责,向他道歉。
C.董宣在洛阳任上,奋力打击豪强,豪强们没有不害怕他的,纷纷敛声匿迹。
D.董宣一生廉洁,去世后家里只有几斛大麦和一辆破车。
光武帝得知他一贫如洗,为之感伤叹息。
1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1)将何以理天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三则古文,回答问题。
(16分)[甲]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天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俱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刘义庆《周处》)[乙]次非杀蛟荆①有次非者②,得宝剑于干遂③。
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
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吕氏春秋》)[丙]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多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选自《论语》)[注]①荆:古代楚国的别称。
②次非:人名,传说是楚国的一位勇士。
③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