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12.不是光源的物体,看到它的方法。
13.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14.光年是用来计量恒星间的单位。
15.地震是由断裂形成的,火山是由喷发形成的,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屋里,你应该,如果在屋子外,你应该。
16.科学课上我们曾经用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等来做模拟实验。这个实验中用来模拟地球内部岩浆的是。
21.地震、火山和风对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 )
22.光照下的物体经过潜望镜三次反射后进入人的视野。( )
四、简答题
23.若是光行进过程中射到一个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24.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请写出五种常见地形)。
25.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列举生活中哪些仪器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哪些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各举3例)
C.沉积与颗粒轻重无关
8.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A.火பைடு நூலகம்B.沙漠C.戈壁滩
二、填空题
9.植物能雨水的侵蚀作用。
10.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常见的光源有:、、。
11.像太阳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电灯发出的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综合题训题
一、选择题
1.小涛找到几根空心的黑色管子,用激光笔照射,光能从另一端射出的是()。
A. B. C.
2.下列属于透明物体的是()。
A.砖头B.苹果C.照相机镜头
3.将三个颜色、形状完全相同的塑料袋放置在阳光下的同一张桌子上,并与桌面其中升温升温最快的是()。
A. B. C.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综合题训题一、选择题1.用手电筒分别照射一块透明玻璃、一张白纸和一本科学书,光不能透过的是()。

A.玻璃B.白纸C.科学书2.在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时,地球的内部结构应有()个圈层。

A.3 B.4 C.53.海市蜃楼是由于()形成的。

A.光线的直射B.光线的折射C.光线的反射4.下列可以称为光源的是()。

A.镜子中刺眼的光芒B.水面波光粼粼C.微弱的烛光5.下列情况中一定不会出现彩虹的是()。

A.夜晚星空B.雨后放晴C.背着太阳喷水6.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

A.西部高,东部低B.东部高,西部低C.一样高7.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挟带泥沙的能力会()。

A.逐渐变强B.逐渐变弱C.保持不变8.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B.光在水中不沿直线传播C.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二、填空题9.制作一个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 )块平面镜,它使光发生( )的三角洲是由于水的作用形成的。

14.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 )、( )三个圈层。

15.大理石和板岩都属于( )。

16.敦煌的雅丹地貌之所以有特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17.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的,但它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18.像电灯这样能自己能发光物体叫做。

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三、判断题19.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他们能反光。

( )20.不同颜色的光通过棱镜时发生折射的程度不同,由此产生了光的色散现象。

( )21.太阳、月亮都是重要的光源。

( )22.生活中大多数物体发出的光都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

( )23.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页岩。

( )四、简答题24.坚硬的石头是如何变成泥土的?25.汽车后视镜是什么镜子?为什么?26.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色浅的衣服?27.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参考答案:1.C2.A3.B4.C5.A6.A7.B8.B9.两(2)两(2)10.色散11.潜望镜反射二12.大理岩板岩13.侵蚀沉积14.地壳地幔地核15.变质岩16.风的作用形成17.白色18.光源直线19.√20.√21.×22.√23.×24.虽然岩石是无比坚硬的,但它也会风化、崩塌,被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作用,最后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A.玄武岩B.大理岩C.沉积岩2.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迅速跑到室外空地B.快速乘电梯下楼C.躲到室外的大树下3.把红、绿、蓝三种颜色均匀地涂在圆盘上,快速旋转圆盘后可以看到圆盘呈( )。

A.红色B.绿色C.白色4.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模型是为了()。

A.模拟太阳的长期照射B.让地壳深处保持高温状态C.将盒中的食物迅速烧熟5.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B.太阳C.萤火虫6.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剧烈表现形式B.火山喷发对环境只有坏的影响C.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地幔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月全食这种现象的发生体现了( )的原理。

2.光是以( )传播的,在传播中会遇到阻碍。

3.科学家利用光的( )原理测出了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4.我国幅原辽阔,有各种各样的地形,比如内蒙古是(),新疆是()。

5.光从一种透明物体( )另一种透明物体时,( )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 )。

6.科学家在月球上安置了几面特殊的镜子( )。

地球上的科学家向镜子反射光,光可沿入射光的路线返回。

科学家测量了光( )回地球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万千米。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地球的运动可以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山脉。

()2.制作潜望镜需要用棱镜。

( )3.快速旋转涂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色轮,会看到彩色轮变成白色。

( )4.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白色的墙壁。

( )5.月食是地球把太阳照向月球的光线挡住了。

( )6.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下面的物体利用了光的什么原理?请将它们连起来。

万花筒医生戴的额镜影子光沿直线传播潜望镜汽车的反光镜光的反射“发光”的月亮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设计实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带答案(实用)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带答案(实用)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组成地球构造的结构中,厚度最薄的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2.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做( )次比较合适。

A.1B.2C.3或大于33.下列()组岩石是沉积岩。

①玄武岩②砂岩③页岩④花岗岩⑤板岩⑥砾岩⑦浮石⑧大理岩A.②③⑥B.②④⑧C.⑤⑥⑦4.鹏鹏和小城在科技馆看到一个坦克模型(如图),上面有“潜望镜”。

“潜望镜”是利用了( ),他们想做一个简易的“潜望镜”,至少需要( )镜子。

A.光的折射现象;1面B.光的折射现象:2面C.光的反射现象;2面5.箭手很难射中水中的鱼,主要原因是( )。

A.水会反光B.波光粼粼C.鱼反射的光进入空气产生折射6.沙子通常大量沉积在河道的()。

A.下游B.中游C.上游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1.雅丹地貌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2.光在空气中和水中是沿着( )传播的。

给LED灯装上灯罩,灯光显得柔和,因为灯罩能()。

3.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有地面产生裂缝和塌陷、()、()等。

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山地、丘陵、()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

5.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由()形成。

6.直尺斜着插入装水的杯子中,看上去发生了弯折,是由于光从( )进入( )时(两空选填“水”或“空气”),发生了( ),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地势宽广平坦的地方就是平原。

()2.在对光的观察研究中我发现,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

( )3.光可以穿过烟雾。

( )4.地球的运动可以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山脉。

()5.无论怎么调整观察角度,鱼缸的一株水草都不会变成两株。

( )6.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连线题。

长白山天池地震(岩层受到挤压)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火山喷发形成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风的作用敦煌的雅丹地貌水(降雨)的作用弯曲的岩层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五.简答题(共5题,共21分)1.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吗?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2.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但我们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3.生活中的光源有哪些?4.举例说出投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加答案解析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加答案解析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都能够改变光的( )。

A.颜色B.传播方向C.传播速度2.下列有关地震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我国是少地震的国家之一B.地震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C.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3.台灯(下图)上的哪个部分起到反射光的作用,使照到书本上的光更强?( )。

A.灯泡B.灯丝C.灯罩4.关于地球表面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不会造成地面隆起或出现裂缝B.地壳主要由沉积岩和变质岩两大类岩石组成C.人类的乱砍滥伐,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现象D.海浪、风等外力作用不会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5.潜望镜中平面镜的摆放方式是( )。

A.平行、相对B.平行、相背C.垂直、相对6.地球内部,从外到内,越到深处,温度()。

A.越高B.越低C.没变化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让阳光通过( )折射到墙上,能看到( )种颜色的光;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 )。

2.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分散成( )( )( )( )( )( )( )七种颜色。

3.调整观察角度,可以使鱼缸里的一条鱼看上去是( )。

4.长白山天池是由()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的作用形成的。

5.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光每秒传播约( )万千米。

6.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 ),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潜望镜目前只用来在潜水艇上。

( )2.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是白色的,所以它是单色光。

( )3.我们平时用的镜子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 )4.光穿过潜望镜时,发生了两次折射。

( )5.水下工作人员使用的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6.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眼睛能发出一种看不见的触手触摸到物体。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1.请将下列物体与相应的光学仪器及光学原理连线。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师系列)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师系列)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以下不属于诸暨的主要地形是()。

A.丘陵B.平原C.山地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光的路线发生变化, 叫作光的( )现象。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3.菲菲在课堂上用硬纸板制作了一个彩色轮, 快速旋转彩色轮时, 能看到白色, 那么彩色轮上涂的三种颜色是( )。

A.黄、绿、蓝B.青、蓝、紫C.红、绿、蓝4.下列地形与其主要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长白山天池—水的作用B.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火山喷发C.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D.长江三角洲—地震5.地震发生时,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立即切断电源B.在楼上时可以跳楼C.在结实的家具下躲避6.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部分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二.填空题(共6题, 共32分)1.让阳光透过三棱镜( )到墙上, 能看到( )种颜色的光。

2.将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 铅笔看起来好像( )了, 这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 )了。

3.地面的岩石、沙土在()、()、()等作用下, 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

4.地震不能避免但是可以检测, 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创制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

5.我们把( )的物体称为光源, 对人类来说( )是最重要的光源。

6.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包括()、()、()、()、峡谷和平原等。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 )2.三棱镜可以将一束阳光分解成黄绿红三种颜色的光。

( )3.千万不能用放大镜、望远镜看太阳。

( )4.激光从空气照到水中, 不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 )5.光遇到物体时, 要么全部被挡住, 要么全部透过。

( )6.制作潜望镜时, 两块平面镜应该互相垂直放置。

(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0分)1.把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火山喷发弯曲的岩层水的作用雅丹地貌风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地震作用长江入海口的沙洲长白山天池五.简答题(共5题, 共21分)1.彩色电视机为什么会呈现彩色影像?2.两束平行的光线照到凹面镜上, 经过弯曲的镜面反射后, 会聚到一点。

2024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 分,共20 分)1.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一定的()和充足的()。

2. 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3.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4. 光是沿()传播的。

5.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6.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7.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8.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9. 设计制作生态瓶时,要考虑放入生态瓶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10. 地球表面有()、()、()、()、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二、选择题(每题1 分,共30 分)1.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2. 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里,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A. 温度B. 水C. 光照3. 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 黑暗、干燥B. 黑暗、潮湿C. 明亮、干燥4. 生态瓶中的植物能为动物提供()。

A. 氧气和食物B. 二氧化碳和食物C. 氧气和二氧化碳5. 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 微生物B. 植物C. 土壤6. 下列选项中,()不是动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A. 食物B. 水C. 土壤7.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草→鹰→兔子B. 草→兔子→鹰C. 鹰→兔子→草8. 在“草→兔子→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鹰被大量捕杀,那么()。

A. 草会茂盛生长B. 兔子的数量会增加C. 兔子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地图上蓝色的区域表示()。

A.海洋B.山地C.平原2.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让我们感受到。

①地震②洪水③火山喷发④大风A.②④B.①③C.①④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大理岩、变质岩4.下列情况中,土地侵蚀得最厉害的是()。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5.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是()。

A.火山喷发B.地震C.风的作用6.下列地形地貌中,不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是()。

A.沙漠B.敦煌的雅丹地貌C.黄河第一湾——乾坤湾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1.光是以( )传播的,在传播中会遇到阻碍。

2.大理石和板岩都属于()。

3.地面的岩石、沙土在()、()、()等作用下,被()和()的现象叫作侵蚀。

4.地震主要发生在()这一部分。

(填地核、地壳)5.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引起的,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压力越()。

6.地球上()面积大,()面积小。

(填陆地或海洋)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三角洲地带沉积着大量的泥沙。

()2.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

()3.发生地震时,我们一定要向室外跑。

()4.我们平时使用的镜子属于光源。

( )5.火山喷发只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没有任何好的作用。

()6.潜望镜目前只用来在潜水艇上。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长白山天地黄士高原上的沟壑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敦煌的雅丹地貌弯曲的岩层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一直相同吗?为什么?2.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列举五种)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请写出五种常见地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关于生态瓶,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建造好的生态瓶,最好放在窗台阳光处
B.制作生态瓶时,小鱼的数量越多越好
C.减少水和添加动植物不会引起生态瓶中生物的变化
2 . 喜欢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是()
A.鱼B.大雁C.小兔
3 .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B.月食的形成
C.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
4 . 下面那句话的表述错误的是()。

A.做对比实验时,两个实验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应保持不变。

B.在研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盒应放在同一个地方。

C.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5 . 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B.和光的行进无关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 . 下列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

A.稻谷→蝗虫→青蛙B.稻谷←蝗虫←青蛙C.蝗虫→青蛙→蛇
7 . 在太阳下,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是:上午的影子慢慢变(),下午的影子慢慢变()。

A.短B.长C.居中
8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凸面镜观察到的范围要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大;
B.光在一般情况下是沿直线传播,但受到阻碍后就不再是直线传播了;
C.光在水中不能传播,所以海底是一片漆黑;
D.没有镜子的时候,我们随便找表面光滑的东西都可以当镜子使用。

9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下各种物体的温度应该是一样的
B.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一定也在发热
C.物体温度受光照强度影响
10 . 《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我们看到水中的月亮是因为光遇到水产生的反射现象
二、填空题
11 .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在_________。

填空
12 . 在“土豆→野猪”这条食物链中,土豆是________________,野猪是_______________
13 . 在《运动和力》单元中,我们学会了利用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推动小车。

14 . 自然力量会将岩石_______________形成碎石泥沙,同时还会_______________土地。

15 . 我们在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容易找到蚯蚓。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_。

16 . 灯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___________传播的,但遇到镜子时会发生_______________现象。

17 .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_____________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会聚太阳光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________)关系。

19 . 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异主要和____________的照射有关。

20 . 浅色物体反光能力(______)、吸收热的能力(______)。

A、弱
B、强
21 . 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矿物质以及水。

22 .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是树叶→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
23 . 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_____);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_____)。

24 .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___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____。

三、判断题
25 . 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物的动物,如牛、羊、老鹰等。

(_______)
26 . 镜子可以反射光线。

(________)
27 . “老鼠一蛇”,是一条食物链。

(______)
28 . 石头、沙子等非生物在生态瓶中没有任何作用。

(______)
29 . 国家应该严厉打击捕杀珍稀动物的行为。

(______)
30 . 所有的物体都能反光。

(______)
31 .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很快地发生变化。

(_____)
32 . 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______)
33 .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同的。

(______)
34 . 动植物在一年四季都是一样的。

(______)
四、简答题
35 . 炎热的夏天,穿怎样的衣服比较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五、实验题
36 . 小明和小红在院子里玩耍时,偶然发现土里有几只蚯蚓,小明觉得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小红却认为蚯蚓喜欢干燥的生活环境。

现在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研究蚯蚓到底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1、提出问题: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还是干燥的生活环境?
2、我的猜想:
3、实验材料:
4、相同条件:
5、不同条件:
6、实验方法:
7、实验现象:
8、实验结论:
六、综合题
37 . 用手电筒照射与它距离不同的三个物体(屏和光源位置不变)。

(1)该实验中影子最大的是物体____________,影子最小的是物体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
五、实验题
1、
六、综合题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