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4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与营养改善中的应用与食品安全评估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与营养改善中的应用与食品安全评估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与营养改善中的应用与食品安全评估
一、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基因编辑、发酵等技术,可以生
产出更安全、更营养的食品产品。

比如,转基因作物可以提高抗病虫能力,延长保质期;酶工程可以加速食品发酵过程,提高食品品质。

二、生物技术在食品营养改善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可以帮助食品产业提升营养价值,比如通过富集维生素、氨基酸、蛋
白质等。

利用生物技术改善食品的口感、颜色、口味等特性,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提高食品的营养吸收率。

三、食品安全评估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利用生物技术加工食品时,重要的
一环就是食品安全评估。

确保食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四、生物技术对食品安全评估的应用
生物技术通过分子检测、毒理学实验等手段,对加工食品进行安全评估。

检测
食品中是否存在潜在的有毒物质或过敏原,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同时,不断改进技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与营养改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需要
我们加强食品安全评估的工作,确保生物技术加工出的食品更安全、更健康。

以上内容供参考,如有错误请指正。

课时作业11: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课时作业11: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1.(2019·河南省普通高中适应性考试)某地盛产葡萄、柿子等水果,但因销路不畅,造成水果严重积压,腐烂变质。

某驻村扶贫支教老师为解决葡萄、柿子等资源严重损耗问题,组织学生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

试图探究以柿子为原料制作柿子酒、柿子醋。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图1(1)酵母菌的分离和纯化①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甲瓶中。

葡萄汁的质量和环境温度等方面满足需求,在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则被抑制。

应注意的相关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通过酵母菌的单菌落进行计数,应在培养液中加入,采用法分离和计数。

能用这种培养基对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吗?。

(2)柿子酒、柿子醋的制备图2①若在甲瓶内装入打碎的柿子浆,加入酶,能较好地提升柿子酒的清澈度。

②当酒精发酵基本完成时,将果汁的酒精浓度稀释至5~6度,然后导入乙瓶(装有5%~10%的醋酸菌液),搅匀,将温度保持在30 ℃,进行醋酸静置发酵。

该过程中,对乙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探究不同醋酸菌接种量(5%、10%、15%)与醋酸发酵的关系,进行了相应实验,获得图2所示实验数据。

在接种后70 h,接种量为15%的醋酸产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缺氧、呈酸性夹住a、b,关闭c、e,间隔一段时间应打开b处夹子排出CO2②琼脂稀释涂布平板不能(2)①纤维素酶和果胶②打开夹子d,通入无菌的空气③醋酸菌生长繁殖消耗营养物质较多,产生的代谢废物积累太多2.(2019·北京西城区模拟)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片中多次讲述了如何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美味食品。

课时作业10: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课时作业10: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一、选择题1.(2018·四川乐山四校高三联考)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多次反复冲洗,这样才可以洗得彻底B.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排出二氧化碳C.豆腐上长了毛霉后,需加盐腌制8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D.制作泡菜时要选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答案 C解析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冲洗葡萄,然后再去除葡萄的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冲洗以洗去灰尘为目的,不能多次反复冲洗,以防洗去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A项错误;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排出二氧化碳,B项错误;豆腐上长了毛霉后,需加盐腌制8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C项正确;制作泡菜时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D项错误。

2.“格瓦斯”是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发酵的传统谷物发酵饮料。

传统做法是采用俄式大面包为基质,加入菌种发酵生成微量乙醇、一定量的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过程需要密闭条件B.两菌种的代谢类型相同C.CO2由两菌种共同产生D.两菌种间为互利共生关系答案 A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CO2,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发酵过程都需要密闭条件,A正确;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B 错误;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C错误;两菌种都以俄式大面包为基质进行发酵,为竞争关系,D错误。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对位训练
5.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是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 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 D )
A.加大苹果泥用量 B.大幅度提高反应温度 C.换成大型号容器 D.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解析 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增大酶和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搅拌可以达到此目的,只换大型 号容器不一定加快反应。大幅度提高温度有可能会出现温度过 高而使酶活性降低的现象,如果反应物够多,增加反应物不改 变反应速率。
26
注意: (1)实验材料 ①动物
鸡血红细胞、白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含大 鸡血细胞液的优点 量的DNA
既经济又易取
提醒: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也没有 DNA,不适于作为DNA提取的材料,但却是提取血红蛋白的 理想材料。 ②植物:新鲜菜花、蒜黄、菠菜等。
(2)步骤中注意问题:①实验中有多个步骤要用到玻璃棒搅拌, 使用时注意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底。 ②实验中所用的二苯胺是一种有毒性的试剂,使用时注意不要 让药液接触到皮肤或身体的其他部位。
4.优点 (1)固定化酶既能与__反__应__物__接触,又能与__产__物__分 离,可以反复利用。
(2)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
14
思考感悟 为什么酶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 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 【提示】 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 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 材料中漏出解度不同
最低 不
二苯胺
沸水浴
DNA
2 mol/L 0.14 mol/L
23
2.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24
(1)步骤:提取血细胞核物质(蒸馏水涨破)→溶解(2 mol/L的 NaCl溶液)→过滤(除杂质)→析出(滴蒸馏水,降NaCl溶液浓度 至0.14 mol/L)→过滤→再溶解(2 mol/L的NaCl溶液)→过滤→ 进一步提纯(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鉴定。 (2)鉴定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生物技术是一种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安全中的先进技术。

生物技术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科学等相关知识,可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方面,生物技术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另一方面,生物技术还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中的病原体,确保食品安全。

本文将从食品营养价值和安全两个方面探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一、生物技术在提高食品营养价值方面的应用1. 增加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在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往往存在蛋白质缺失的现象。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可以给食品添加蛋白质,从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例如,利用转基因技术,把可食用植物的蛋白质基因与其他植物的基因结合起来,就可以让这种植物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2. 增加维生素含量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也是安全健康的重要保障。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增加食品中维生素的含量。

例如,利用基因技术,可以让一些蔬菜、水果和米饭富含维生素A、C、E等多种维生素。

3. 增加微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是人体对健康很有益的物质,如钙、铁、锌等。

利用生物技术,可以使食品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从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让某些植物生长出富含铁、钙、锌等微量元素的水果和蔬菜。

二、生物技术在提高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1. 抗病毒性作用病毒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利用生物技术可以产生能够对病毒具有抵御或杀死作用的酶和蛋白质。

例如,在猪肉加工过程中,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可以给猪肉注入一种病毒抑制剂,从而提高了猪肉的卫生水平。

2. 护理酒类酒类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在酒类生产过程中添加抗菌剂,从而延长了酒的保质期,降低了酒的细菌含量,确保了酒类的安全性。

3. 抑制氧化作用氧化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变质和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生物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中,并且不断推进食品和饲料生产的进步。

其中,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于微生物的发酵技术、酶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

在饲料生产方面,生物技术被用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饲料的品质以及提高饲料的产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食品加工中的生物技术基于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发酵是指通过微生物进行代谢作用的加工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一种化合物转化成为另一种化合物,或提高一种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生物价值。

食品加工中的发酵工艺十分广泛,主要用于生产酸奶、酱油、酒精、醋等食品。

酶技术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催化化学反应。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纺锤菌素是一种酶,可以分解一些食品中难以消化的蛋白质,如乳蛋白、大豆蛋白等。

这种酶技术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食品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从而提高营养价值。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主要是利用人工手段改变生物基因,从而实现生物代谢的改变。

在食品加工中,基因工程技术被用来改变作物的遗传性质,使其更加环保、营养更加丰富。

比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被用来改变玉米的遗传性质,使其提高抗虫性和耐旱性。

饲料生产中的生物技术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生物技术可以被用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比如,利用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出一种高蛋白的饲料,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另外,生物技术可以被用来生产出一种低芥子酸含量的菜籽粕饲料,降低穿旋酸对饲料的影响,从而提高饲料的使用效果。

改善饲料的品质生物技术可以被用来改善饲料的品质。

比如,利用遗传技术可以生产出一种氮素含量较低的玉米,从而避免动物吃太多氮素而影响其生长,保证了饲料的质量。

提高饲料的产量生物技术可以被用来提高饲料的产量。

比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作物的遗传性质,从而使得作物产量增加,并且可以提高动物饲料的使用效果。

生物技术在农业及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业及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业及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生物技术是指应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学科及方法,利用生物体自身的物质和代谢过程,或改造和改变基因的信息及组织结构,开发和生产新的生物制品或改进已有产品的一种技术。

在农业及食品加工领域,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同时也可以提高食品加工及储存的效率,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一、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1、育种育种是利用遗传学原理,将一些有利特征的基因与亲本杂交,在后代中进行选择培育的方法。

常规的育种方法需要进行多次人工选择和繁殖,时间长、成本高。

而通过基因工程可以直接选择所需的个体,将其纳入育种过程,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

目前,基因工程育种已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领域,比如使用转基因技术修饰作物基因,增强抗病能力、抗旱能力、耐盐性等特性。

例如,转基因水稻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稻米产量和质量;转基因玉米可以在不使用除草剂的情况下生长,提高了种植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2、生物肥料传统肥料存在化学成分单一、肥效短暂、污染环境等问题,而生物肥料则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天然生物制成的肥料。

生物肥料的优点在于其营养均衡、富含微量元素、植物可直接吸收等特点,同时生物肥料的生产可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了污染。

3、农业控制技术农业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控制,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加快试管苗培育速率和提高成活率。

例如,利用温室技术在冬季种植蔬菜可以提高品质和产量,在地下灌溉技术的帮助下,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些技术的应用既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也为现代农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1、基因改良基因改良技术是指通过基因组重组,将不同物种的优良基因或特定基因加入到目标物种中,以改变其优良性状或提高产品的营养成分。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制造出更好的肉质,或者生产出更多的脂肪(如油菜素)。

生物科技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中的应用

生物科技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中的应用

生物科技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科技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物科技是利用生物学知识和技术创造新的产品和过程,涉及到基因工程、细胞培养、酶工程等等。

在食品加工领域,生物科技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还能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并且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食品加工中,生物科技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举个例子,利用酵母菌发酵可以产生乳酸或醋酸,这对于面包、酸菜等食品的制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可以改良作物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好的口感和风味。

比如,改良大米的基因,使之更加柔软和香甜。

这样的技术应用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饮食品种,还能够提高食品的风味和品质。

其次,在食品加工中,生物科技还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比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维生素或矿物质的合成基因导入食品中,使之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此外,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生产出豆浆、酸奶等植物性蛋白质产品,从而提供给素食者更多的蛋白质选择。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在膳食中摄取到更多的营养物质,对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生物科技在食品安全的监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生物科技可以应用于食品的检测和追溯,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安全。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排除有害物质的存在。

同时,利用基因测序的结果,还可以进行食品的追溯工作,追溯食品从原材料到加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公众风险,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尽管生物科技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中的应用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需要高度的监管和控制。

生物科技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需要严格的安全评价和监管,确保其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公众对于生物科技的认知和了解也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宣传和教育,才能消除公众对于生物科技应用的疑虑和误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34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时间:45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1.通过传统发酵工艺制作的果酒深受人们喜爱,下图为某同学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酵母菌B.乙醇和CO2是在酵母菌的细胞溶胶中产生的C.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定期拧松瓶盖D.甲装置中,A液体是发酵液,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不是为了提供氧气,因为制作果酒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解析: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酵母菌,A正确;乙醇和CO2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在细胞溶胶中产生,B正确;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若用乙装置,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定期拧松瓶盖,C正确;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发酵瓶要留有1/3的空间,这样既可以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D错误。

2.下列关于泡菜和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CD)A.温度过高,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B.绿色食品中不含有亚硝酸盐C .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防止微生物污染D .泡菜制作时要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解析:温度过高,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A 正确;绿色食品中也可能含有亚硝酸盐,只要控制适当的量,就不会危害人体健康,B 错误;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防止微生物污染,C 正确;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泡菜制作时要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D 正确。

二、非选择题3.(2020·河南南阳一中高三考试)下图是泡菜制作过程流程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泡菜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该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用于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可用反应式表示为C 6H 12O 6――→酶2C 3H 6O 3(乳酸)+能量。

(2)在发酵初期,发酵容器中可能存在酵母菌等杂菌,它们与乳酸菌的关系是竞争。

制作过程中需将盐水煮沸后冷却使用,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减少杂菌污染,保证乳酸菌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3)若要检测第8天亚硝酸盐的含量,需要用到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待测样品中的亚硝酸盐与之发生显色反应,再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即可。

(4)若要从泡菜的多种杂菌中分离纯化乳酸菌,需要制备具有选择作用的培养基,再通过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出单菌落。

解析:(1)乳酸菌为厌氧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用于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为乳酸发酵,即反应式为C 6H 12O 6――→酶2C 3H 6O 3(乳酸)+能量。

(2)发酵初期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其他微生物如酵母菌与乳酸菌的关系是竞争。

制作过程中需将盐水煮沸后冷却使用,其目的是为了除去水中的氧气,减少杂菌污染,保证乳酸菌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3)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时,反应原理为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4)从泡菜的多种杂菌中分离纯化乳酸菌,需要制备选择培养基,再通过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出单菌落。

4.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磷酸缓冲液;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是洗脱血红蛋白。

(3)甲装置用于透析(粗分离),目的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 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解析:(1)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

(2)由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可知,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磷酸缓冲液,其可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是洗脱血红蛋白。

(3)甲装置用于透析,目的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分子量大的流动速度快。

(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 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5.(2020·四川成都七中模拟)漆树种子中的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溶性溶剂)可开发为食用油或转化为生物柴油。

目前常用萃取法萃取漆树种子油脂,其过程为:漆树种子→粉碎→加溶剂→水浴加热→溶剂不断回流提取→蒸发溶剂→收集油脂。

回答下列问题:(1)在提取油脂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自然晾干(填“自然晾干”或“新鲜”)的漆树种子,不宜选用另一种的原因是新鲜的种子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油脂的提取效果。

(2)粉碎漆树种子的目的是便于原料和溶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效率。

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有机溶剂遇明火易燃烧,爆炸。

(3)利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时,对油脂的萃取得率和某些重要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样品残渣样品油脂品质差;过氧化物是油脂变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含量常用过氧化值来表示。

实验结果表明,石油醚作为萃取溶剂较为合理,理由是萃取得率较高,可得到较多的油脂,且酸值和过氧化值最小,说明油脂品质较高。

(4)萃取过程中,影响萃取的因素除漆树种子和溶剂外,还有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写出两点即可)。

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

解析:(1)对漆树种子油脂进行萃取时,为不影响油脂品质和提取效果,应使用自然晾干的漆树种子。

因为新鲜的种子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油脂的提取效果,所以不选新鲜种子。

(2)为便于材料和溶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产量,应粉碎漆树种子。

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萃取剂是有机溶剂,遇明火易燃烧,爆炸。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与其他有机溶剂相比,用石油醚作为萃取剂时,萃取得率最高,可得到较多的油脂,且酸值和过氧化值最小,说明油脂品质较高,因此,石油醚作为萃取溶剂较为合理。

(4)萃取过程中,影响萃取的因素除漆树种子和溶剂外,还有萃取温度(水浴温度)、萃取时间等。

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

6.为了探究啤酒酵母菌固定化的最佳条件,科研人员研究了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酵母菌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利用游离酵母菌生产啤酒相比,利用固定化酵母菌的优点有可多次使用、便于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质量等。

(2)本实验结果表明,随氯化钙浓度的增大,凝胶珠机械强度增大,完整率增加。

(3)结合发酵性能分析,制备凝胶珠适宜的氯化钙浓度为2.0_mol/L。

当氯化钙浓度过高时,发酵液中的糖度升高,酒精度下降,发酵受到影响,原因是凝胶珠机械强度大,通透性降低,影响糖进入颗粒内部。

(4)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包埋酵母菌细胞,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的方法,以防发生焦糊。

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应冷却至室温后,再与已活化的酵母菌细胞充分混合。

若海藻酸钠浓度过低,会导致酵母菌细胞从颗粒中漏出,固定效果大大降低。

解析:(1)与游离酵母菌发酵相比,利用固定化酵母菌的优点有:可多次使用、便于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质量等。

(2)氯化钙可使海藻酸钠聚沉,形成多孔的含酵母菌的凝胶珠,随着氯化钙浓度增大,凝胶珠机械强度增大,完整率增加。

(3)制备凝胶珠的适宜氯化钙浓度为2.0 mol/L,当氯化钙浓度过高时,凝胶珠机械强度大,通透性降低,影响糖进入颗粒内部。

(4)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的方法,避免发生焦糊;溶化后的海藻酸钠应冷却至室温后,再与已经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混合;若海藻酸钠浓度过低,易导致酵母菌细胞从颗粒中漏出,固定效果降低。

7.(2020·湖南郴州模拟)甜橙是重要的果品和香料植物,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分布,人们不仅可以用甜橙制备果酒,还可以从甜橙中提取甜橙油。

回答下列问题:(1)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在分离和纯化酵母菌时对培养基要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在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酵母菌时,需要不断振荡和搅拌,其目的是增加培养基中的氧气浓度,以促进酵母菌的繁殖。

(2)制备甜橙果酒时,先要对甜橙榨汁并调整甜度,然后将调整好糖度的甜橙果汁放90 ℃恒温水浴锅内,其目的是灭菌并使酶失活,若获得的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较低,而酵母菌的数量却很多,则导致该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培养过程中密封性不好,而混入了氧气。

(3)从甜橙皮中提取甜橙油的一般方法为压榨法,利用该方法提取甜橙油时首先要用1.7%的石灰水浸泡6 h,其目的是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压榨后为了使甜橙油易与水分离,应加入相当于甜橙皮质量的0.25% NaHCO3和5%的Na2SO4。

解析:(1)培养基的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繁殖速度较快,故在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酵母菌时,常通过振荡和搅拌增加培养基中的氧气浓度,以促进酵母菌的繁殖。

(2)高温可使酶失活,同时高温可起到灭菌的作用,故将调整好糖度的甜橙果汁放90 ℃恒温水浴锅内,其目的是灭菌并使酶失活。

酵母菌需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才能产生酒精,所以若获得的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较低,而酵母菌的数量却很多,可能是培养过程中密封性不好,而混入了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3)由于水中蒸馏会使原料焦糊或有效成分水解,所以从甜橙皮中提取甜橙油的一般方法为压榨法。

石灰水为强碱性,能够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可防止橙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故提取甜橙油时要先用石灰水浸泡。

压榨后为了使甜橙油易与水分离,应加入相当于甜橙皮质量的0.25% NaHCO3和5%的Na2SO4。

8.(2020·广东省肇庆模拟)酿酒酵母是日常发酵中最常用的生物菌类。

它不仅可以用于制作面包、啤酒等,还是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代表性真核生物。

大肠杆菌是寄生在人体大肠和小肠内的一种单细胞原核生物,它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培养,是生物学上重要的实验材料。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酵母菌细胞和大肠杆菌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型的细胞核而大肠杆菌没有;同酵母菌一样,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大肠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因是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酿酒过程中,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_℃。

果酒制作过程中不用人为灭菌,酵母菌也能成为优势菌的原因是在缺氧、酸性的环境中其他微生物难以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