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卤化反应讲解

合集下载

《卤化反应 》课件

《卤化反应 》课件
卤化反应
目 录
• 卤化反应概述 • 卤化反应机理 • 卤化反应的条件与影响因素 • 卤化反应的工业应用 • 卤化反应的安全与环保 • 卤化反应的前沿进展与展望
01
卤化反应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卤化反应是指将其他元素或基团替换 为卤素(氟、氯、溴、碘)的反应。
分类
根据卤化反应中卤素的不同,可以分 为氟化、氯化、溴化和碘化等。
详细描述
亲核取代卤化反应中,亲核试剂(如醇、胺等)进攻卤代烃的碳原子,卤素原子被取代基取代。这个反应过程中 ,亲核试剂首先与卤代烃形成络合物,然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新的碳-碳键和卤化物。
消除反应卤化
总结词
不饱和烃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消除反应,同时生成碳-卤键。
详细描述
消除反应卤化中,不饱和烃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消除反应,同 时生成碳-卤键。这个过程中,不饱和烃首先形成不稳定的消 除中间体,然后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新的碳-卤键和烯烃。
氟代烃的合成工艺难度较大, 且氟气具有剧毒和强腐蚀性, 因此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
05
卤化反应的安全与环 保
卤化反应的危险性
卤化反应通常涉及高温、高压和有毒有害物质,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安 全事故。
卤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废弃物,如未经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 造成严重污染。
卤化反应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和催化剂等物质,如对人体有害,可能对操作人员的健 康造成危害。
高选择性卤化反应的研究
研究高选择性卤化反应,以实现特定位置或特定结构的卤化,提高产物的纯度和 收率。
开发高选择性卤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模型,为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产物选择性 提供理论支持。
卤化反应在绿色化学领域的应用
探索卤化反应在绿色合成中的实际应用,如药物合成、材料 制备和生物活性分子合成等。

卤化反应课件

卤化反应课件

• 氯苯生成量最大时
Cl
72.91%
Cl
20.84 % Cl 6.24%

4、连串卤化处理方法
• • • • • (1)控制卤化深度 (2)选择催化剂 (3)选择卤化剂 (4)调整介质的pH值或改变合成路线 (5)选择溶剂
(1)控制卤化深度
• 卤化深度可以用参加卤化反应的原料的百分数来表示 为了减少多卤化产物的产率,可以依靠降低卤化反应的深度 • 剩余的苯愈多,则从反应混合物中回收的苯量将愈多,操作费用及损耗 将增大,设备的生产能力将下降 • 可以由出口处卤化液的比重来控制卤化深度 见下表
• 催化剂的作用是使氯分子极化,或生成氯正离子。
• 无水状态下,用氯气进行氯气时,最常用的催化剂是各种 金属氯化物,如FeCl3、AlCl3等Lewis酸。 • 无水状态下或在浓硫酸介质中,用氯气进行氯气时,有时 用碘作催化剂。
• 在浓硫酸介质中,用氯气进行氯气时,硫酸起催化作用。
2、催化剂的选择
较难。 蒽醌直接接氯化制1,4,5,8—四氯蒽醌
• ③有机溶剂
水杨酸 氯化采用乙酸作溶剂;萘氯化采用四氯化碳、苯或氯苯作溶剂等
不同的有机溶剂作介质有时会对氯化速度产生影响。
萘、菲等芳烃在乙酸介质中的氯化速度比在CCl4-CH3COOH(3:1体积 比)中大的多
5、氯化重要实例
• (1)氯苯的制备 • 氯苯是制取农药、染料及其他有机合成工业产 品的重要中间体,亦可作为溶剂 • 早期多采用低温氯化工艺(35-40℃) • 现代的合成多采用沸腾氯化法(80℃) • 沸腾氯化法的优点:
卤化剂与催化剂所形成的配合物体积越大,空
间位阻越大,生成邻位异构体的比例越少。
• 苯的一氯化制氯苯----最经济的催化剂FeCl3 • 苯的二氯化制对二氯苯 • 甲苯的氯化制对氯甲苯

卤化反应

卤化反应

3 卤化反应在有机化合物中建立碳-卤键的反应称为卤化反应。

意义:在药物分子中引入卤素可改善其药理活性;卤化物是药物合成重要的中间体,可从卤素进行多种官能团转化;卤素可作为烯烃等官能团的保护基,可提高合成的选择性。

3.1不饱和烃与含卤物种的加成卤化含卤物种主要包括卤素和卤化氢。

3.1.1卤素对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1)对烯烃的加成氟与烯烃的加成过于剧烈,产物复杂,实用意义不大;二碘化物对光极为敏感,稳定性差,在药物合成中也不常用。

而氯和溴对烯烃的加成在药物合成上较为重要。

氯和溴对烯烃的加成反应为亲电加成机理,是脂肪族碳碳p键的典型反应之一。

这种加成主要包括两步反应:亲电试剂加成到亲核性的p键上得到一个碳正离子(或环鎓离子);得到的碳正离子(或环鎓离子)与亲核试剂反应。

参与第二步反应的亲核试剂一般是与亲电试剂相关的负离子,比如溴离子、氯离子等,也可以是亲核性的溶剂,如水或乙酸等。

①反应机理碳碳双键上的亲电加成。

②立体化学氯和溴对烯烃的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较为复杂, 与底物结构、反应条件和加成物有关。

反式加成:一般情况下,溴对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会经过三员环过渡态(中间体),当这种中间体在反应条件下比较稳定时,可发生反式亲电加成。

cis-和trans-2-丁烯的立体专一性反式加成:由于两个溴原子分别从双键的相反方向加成,所以得到立体专一产物。

顺式加成:氯加到双键上有时也可得到顺式加成产物,这类反应一般在非极性溶剂中发生,如茚氯化生成cis-1,2-二氯茚。

有几项因素决定了这个氯化加成的立体化学,其一,反应物是氯而不是溴;其二,底物分子的双键处在芳环的共轭位置;其三,反应在非极性溶剂薪小?lt;/p>氯的原子半径和可极化度都比溴小,因此,形成鎓离子也比溴难;而且,双键的位置导致在氯亲电加成时在苄位形成平面型的碳正离子,在非极性溶剂中,不能溶剂化的碳正离子与氯离子强烈吸引,形成离子对,所以,氯离子留在它最初形成的位置上,而不能像鎓离子机理那样从碳正离子的反面进攻,于是,氯离子就从正面与碳正离子结合,给出顺式加成产物。

第四课 卤化反应.ppt

第四课 卤化反应.ppt
响因素 8 用于羧酸羟基的卤置换反应的卤化剂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条

10
第一节 不饱和烃的卤加成反应
11
概述
• 加卤素
CC
X2
• 卤内酯化
CC XX
X2=Cl2, Br2
• 加卤化氢
CH3CH=CH2
CC
HX
CC
HX
无过氧化物 CH3CHBrCH3
过氧化物 CH3CH2CH2Br
HX=HCl, HBr, HI
O O
C C C + X2 或
NX O O
CCC +X 或 N
X
30
O
125℃,2h
140~160℃ 6~10h
若苄位有卤素等 吸电子取代基, 自由基的稳定性 降低,使卤取代 不容易发生,除 非提高卤素浓度、 反应稳定或改用 活性更高的 卤 化剂。
反之呢?
31
对于开链烯烃,烯键ɑ-位亚甲基一般比ɑ -位甲基容易卤代。
σ-络 合 物
H
X
X+-X-
X -H+
H
σ-络 合 物
E + H+
卤化剂:X2、N-卤代酰胺、HOX、t-BuOCl、Cl2O以及XX’等。
37
二、芳烃卤代反应(亲电取代)

CH3
+
Cl2/Fe 2mol
CH3
CH3
Cl +
CH3
Cl
Cl
Br2/Fe
Cl
CH3
CH3
Br
+
Br
38
常用lewis酸做催化剂:
OH
O CH2OCCH3
CO OH

卤化反应知识点总结高中

卤化反应知识点总结高中

卤化反应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概念1.1 卤化反应卤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卤素原子发生的一类化学反应。

卤素包括氯、溴、碘和氟等,它们在有机化合物中往往展现出特殊的化学性质,因此引起了有机化学家的广泛关注。

1.2 卤代烷卤代烷是一类含有卤素原子(如氯、溴、碘)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卤素原子直接连接在碳原子上,形成了C-X 键,其中 X 代表卤素原子。

常见的卤代烷有氯代烷、溴代烷和碘代烷等。

二、机理2.1 亲核取代反应在卤化反应中,最常见的是亲核取代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是一种在卤代烷的分子中,有一个亲核试剂进攻了卤代烷分子,取代了一个卤素原子的反应。

亲核试剂可以是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还原后的OH、CN 等。

在 SN1 机理中,亲核试剂和卤代烷发生竞争评价,通常以过量的亲核试剂为主。

在 SN2机理中,亲核试剂和卤代烷一起进行反应,这样生成的取代产物中两种异构体并存。

2.2 卤代烷的活性卤代烷的活性是指卤代烷分子中 C-X 键的极化程度。

一般来说,氟代烷 > 溴代烷 > 氯代烷 > 碘代烷。

这是因为卤素原子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递增,因此 C-X 键的极化程度也会随着增大。

活性的卤代烷易于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不活性的卤代烷则相对惰性。

因此,不同活性的卤代烷在进行卤化反应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速率和产物构成。

三、特点3.1 亲核试剂的选择在进行卤化反应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亲核试剂来实现反应。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的卤代烷活性,选择的亲核试剂也会有所不同。

同时,一些亲核试剂还需要配合溶剂、温度等条件,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反应。

3.2 立体化学卤化反应中还涉及到立体化学的问题。

在 SN1 机理中,由于离子是在分子内部形成的,因此不会发生立体异构体的生成。

而在 SN2 机理中,取代产物往往会形成两种可能的异构体。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消旋化学的问题。

由于反应中涉及到手性碳原子的取代,因此当卤代烷存在手性时,反应产物也会涉及到手性物质的生成。

第四章-卤化反应讲解课件

第四章-卤化反应讲解课件

·
(3)电子转移法
33
n 链的传递
RH + X · → R ·+
R ·+ X2 → RX + X · 或 RH + X · → RX + H ·
H ·+ X2 → HX + X ·
n 链的终止
器壁或填料
2X ·
X2
R ·+ X · → RX
X ·+ O2 → O2X · X→· O2 + X2
R ·+ O2 → RO2 · →X · RX + O2
n 氯化深度
19
n 混合作用
在连续反应时,由于反应器型式选择不当、传质不 均匀,使反应生成的产物未能及时离开,又返回反应区 域促进连串反应的进行,这种现象叫做反混作用。
图 氯苯的生产工艺
20
n 氯化温度
表 苯氯化反应温度与k2/k1的关系
T, ℃
18
25
k2/ k1
0.107
0.118
30 0.123
C-C,C-H,H-H :330~418.6KJ/mol(500~650℃) Cl-Cl,Br-Br,I-I,O-O,N-N,C-N=N-C:<250KJ/mol(50~100 ℃)
60~100C 32
(2)光离解法
E=hν=h
Cl2 ,Br2 ,I2
400~
500nm hν
Cl ·,Br ·,I
7
转化为其它化合物
亲核置换
δ+
n -X(-Cl)
-NH2 ,-OH,-F,-OR,-OAr
8
4.1.3 卤化试剂
n 卤素单质: Cl2 ,Br2 ,I2 n 卤化氢+氧化剂:

卤化反应知识点总结

卤化反应知识点总结

卤化反应知识点总结一、卤化反应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卤化反应卤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如氯、溴、碘等)取代的一种反应。

这种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其中一个或多个饱和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所替代。

卤代烃是一类含有卤素的有机化合物,通常用R-X来表示,其中R代表一个有机基团,X代表卤素原子。

1.2 卤化反应的分类卤化反应可以分为烷基卤化反应和芳香烃的卤化反应两类。

(1)烷基卤化反应:烷烃中的氢被卤素取代的反应称为烷基卤化反应。

烷基卤化反应通常发生在烷烃和卤素(如氯气、溴液等)反应时。

(2)芳香烃的卤化反应:芳香烃的卤化反应是指芳香烃中的氢被卤素取代的反应。

芳香烃的卤化反应通常发生在芳香族化合物和卤素或卤代烃反应时,产生卤代芳烃。

1.3 卤化反应的特点卤化反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卤化反应通常在常温下进行,并且不需要特殊的条件,操作相对较为简单。

(2)生成产物具有良好的化学活性:卤代烃是一种常见的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3)取代反应:卤化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即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所取代。

(4)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取代产物:在一些情况下,卤化反应可能会得到多种不同的取代产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卤化反应的机理2.1 烷基卤化反应的机理烷基卤化反应通常发生在烷烃与卤素反应时,以氯代烷基化反应为例进行说明。

在氯代烷基化反应中,氯气和溴水是两种常用的试剂。

以氯代甲烷的氯化反应为例,反应机理如下:CH4 + Cl2 → CH3Cl + HCl在上述反应中,氯气(Cl2)与甲烷(CH4)反应,其中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所取代,生成氯代甲烷(CH3Cl)和氢氯酸(HCl)。

当溴水是试剂时,反应机理如下:CH4 + Br2 → CH3Br + HBr在这种情况下,溴水(Br2)与甲烷(CH4)反应,同样是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生成溴代甲烷(CH3Br)和氢溴酸(HBr)。

卤化反应药物合成反应课件

卤化反应药物合成反应课件

卤化反应的历程与机理
历程
卤化反应通常包括三个步骤:亲核试剂或亲电试剂接近底物、形成碳卤键、离 去基团离去。
机理
根据不同的卤化反应类型,其机理也有所不同。例如,亲核卤化反应通常是通 过SN2(双分子亲核取代)机理进行的,而亲电卤化反应则通常是通过SE2(单 分子亲电取代)机理进行的。
02 卤化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 应用
过渡金属催化的卤化
研究过渡金属催化剂在卤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 范围。
新型卤化剂的开发
探索新型、高效的卤化剂,以替代传统卤化剂,降低 环境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杂环化合物的卤化
杂环化合物的卤化是指将杂环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的反应。在药物合成 中,杂环化合物的卤化常用于制备杂环族卤代烃,作为合成其他复杂化合物的中 间体。
杂环化合物的卤化通常采用强酸或强氧化剂作为催化剂,例如硫酸、硝酸等。在 卤化反应中,杂环化合物可以与卤素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杂环族卤代烃。
03 卤化反应的工业应用
卤化反应的工业化过程
原料准备
选择合适的原料,确保 原料的纯度和供应稳定
性。
反应条件控制
调节温度、压力、浓度 等反应条件,确保反应
顺利进行。
产物分离与纯化
采用蒸馏、萃取、结晶 等方法对产物进行分离 和纯化,得到高纯度的
卤化物。
废物处理与环保
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妥善 处理,确保符合环保要
卤化反应的未来发展方向
开发高效催化剂
通过研究新的催化体系, 提高卤化反应的活性和选 择性。
绿色化学方向
探索环境友好的反应条件 和替代品,降低卤化反应 的环境影响。
计算机辅助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CB,max= K 1-K
K与反应温度、 搅拌效果有关
此时氯化液中苯的浓度:
1 C A = K 1- K
图 苯在间歇氯化时的产物组成变化
每摩尔纯苯所消耗的氯气的量(摩尔) 叫做氯化深度。
4.2.3 芳环取代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原料纯度
(1)水份:<0.04% (2)氢气含量:<4%
Cl Cl
第4章 卤化
(Halogenation)


概述 芳环上的取代氯化反应 芳环上的取代溴化、碘化和氟化反应 脂烃和芳环测链的取代氯化 加成卤化 置换卤化
4.1 概述

卤化反应的定义
卤化反应的目的 卤化试剂 卤化反应的分类
4.1.1 卤化反应定义
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上引入卤 原子的反应叫做卤化反应。
H2
+OCl
H+

H2+OCl
Cl+ + H2O
苯环上有吸电子取代基,反应较难进行,需要加入催化剂; 苯环上有供电子取代基,反应容易进行,可以不用催化剂。
4.2.2 反应动力学及氯化深度
C6H6 + Cl2
C6H5Cl + Cl2
k1 C H Cl + HCl 6 5 k2 k3
C6H4Cl2 + HCl

卤化氢或盐:HF,NaF,SbF5,HCl,HBr,NaBr
其它:SO2Cl2,COCl2,ICl
4.1.4 卤化反应类型
取代卤化:亲电取代:芳环 游离基取代:脂肪烃及芳环侧链
加成卤化:亲电加成:酸催化 游离基加成:光照,引发剂
置换卤化:亲核反应-置换氟化
4.2 芳环上的取代氯化反应




氟化(fluoration) 氯化(chloration) 溴化(bromation,bromination) 碘化(iodation)
4.1.2 卤化反应的目的
赋予最终产品某些性能 (1)色光

N N N
N Cu N
N N N
N
N
N
[
N N
Cu N
N N
]
Cl13~
15
Hale Waihona Puke 铜酞菁(酞菁蓝)6-氯化液出口
7-挡板 8-气体出口
图 沸腾氯化塔
图 氯苯生产工艺流程图 1-流量计,2-氯化塔,3-液封器,4,5-冷凝器,6-酸苯分离器,7-冷却器
(2)氧化氯化法
C6H6 + HCl +
C6H5Cl + H2O
1 2
O2
FeCl3-CuCl2
C6H5Cl + H2O
SiO2或磷酸钙
C6H5OH + HCl
高氯代铜酞菁(酞菁绿)
(2)杀虫、杀菌性
H3C Cl F3C C C C OCH2 O F F CH3 CH3 F F
七氟菊酯
(3)阻燃性
Cl HO Cl CH 3 C CH 3 Cl OH Cl
HO Br Br CH 3 C CH 3 Br OH Br
Cl2 , 15 ℃ 1,2- 二 氯 乙 烷 溶 剂 四 氯 化
O2N Cl
NH2
固态:水
O
浓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等
Cl
Cl2,I2,催 化
浓H2SO4,90~100℃
O
Cl
O
Cl
O
Cl
有机溶剂
OH
Cl2,110℃ 乙 酸 或 氯 苄 介 质
Cl OH COOH
COOH
4.2.4 芳环取代氯化反应实例

氯苯的生产
(1)直接氯化法
Cl2 FeCl3 Cl
1-酸水排放口 2-苯及氯气入口 3-炉条 4-填料铁圈或废铁管 5-钢壳衬耐酸砖
C6H4Cl2 + Cl2
C6H4Cl3 + HCl
表 苯在氯化、磺化和硝化反应中k1/k2的比较
反应类型
氯化 8.5
磺化 103~104
硝化 105~107
k1 /k2
表 氯苯含量对k1/k2的影响
氯苯含量,%
1 842
73.5 约1
V1 /V2
氯化液中氯苯浓度与反应液中苯浓度的关系式: CA K -CA CB = 1-K 氯化液中氯苯浓度的极大值:
图 氯苯的生产工艺

氯化温度
表 苯氯化反应温度与k2/k1的关系
T,℃
18
0.107
25
0.118
30
0.123
k2 /k1

催化剂
活泼芳环:可不用催化剂; 活泼性较低芳环:加金属卤化物作催化剂; 不活泼芳环:浓硫酸、碘、氯化碘等。

反应介质
液态:无需溶剂
O2N NH2
HCl+NaClO 0~5 ℃,H2O
反应历程
反应动力学及氯化深度 芳环取代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芳环取代氯化反应实例
4.2.1 反应历程
Cl
+ Cl 2
H
+ + Cl
+ HCl
Cl
Cl

. .. + . . . .

+ H+

以金属卤化物为催化剂:FeCl3,AlCl3,ZnCl2
Cl2 + FeCl3 [Cl+ •FeCl4-] Cl++FeCl4-
O
Cl
Cl
O
Cl
Cl
O
Cl
SO3•H2SO4
Hg
Cl O SO3H

HO 3S O SO3H
HCl NaClO3
Cl O Cl
4.3 芳环上的取代溴化、碘化和 氟化反应

溴化
2HBr+NaOCl→Br2+NaCl+H2O 6HBr+NaClO3→3Br2+NaCl+3H2O
Cl
Cl S -HCl
Cl Cl S Cl Cl
Cl
Cl
(3)噻吩:使催化剂中毒;腐蚀设备 (4)循环使用的苯(苯氯比4:1)中氯苯 的影响

氯化深度

混合作用
在连续反应时,由于反应器型式选择不当、传质不 均匀,使反应生成的产物未能及时离开,又返回反应区 域促进连串反应的进行,这种现象叫做反混作用。



苯酚的氯化 甲苯的环上取代氯化 带有硝基芳环的氯化 萘的氯化 蒽醌的氯化
O
Cl O Cl
+
O
4Cl2
I2,90~100℃ 浓硫酸介质
Cl O Cl
O
O
SO3H
HO 3S
O
SO3H
SO3•H2SO4 Hg
O

O O
Cl Cl
O O
HO 3S
Cl
HCl NaClO3
Cl O

O
HO 3S
HO
CH3 C CH3
OH
转化为其它化合物

-X(-Cl)
亲核置换
-NH2,-OH,-F,-OR,-OAr
OH
Cl
δ+
OH
OCH 3
OCH3 NH3
NH 2
4.1.3 卤化试剂

卤素单质:Cl2,Br2,I2 卤化氢+氧化剂:
HCl+NaClO3(NaClO)
HBr+NaBrO3(NaClO)

以硫酸为催化剂
H2SO4 H+ + HSO4-
H+ + Cl2

Cl+ + HCl
以碘为催化剂
I2 + Cl2 ICl I+ + Cl2 2ICl I+ + ClCl+ + ICl
不论何种催化剂都以产生Cl+ 为目标

以次卤酸为催化剂
Cl2 + H2O HOCl + H+ + Cl慢
HOC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