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专题总复习讲义

小升初数学专题总复习讲义
小升初数学专题总复习讲义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生学校年级六年级次数科目数学教师日期时段课题总复习

教学

重点

整理知识点,加强易错点和常考点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

难点

整理知识点,加强易错点和常考点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目标系统掌握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运用这四部分的内容,会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一、导入。

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检查昕宜的作业,及时指点;捕捉昕宜的思想动态;让昕宜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做好学习的准备,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二、查漏。

知识点一:数与代数。

知识点二:空间与图形。

知识点三:统计与概率。

知识点四:综合运用。

三、补缺。

根据昕宜对以上遇到的难点或困惑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加强。

四、验证。

得知昕宜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检查是否补缺到位。

五、拓展。

练习巩固,让昕宜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开发思维。

六、归纳总结。

引导昕宜归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小结本节课做题的方法和技巧,锻炼表达能力。

管理人员签字:日期:年月日

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1、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复习情况:○好○较好○一般○差

3、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状态:○好○较好○一般○差

4、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在校学习情况:○好○较好○一般○差

5、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好○较好○一般○差

6、学生本堂课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好○较好○一般○差备注:

家长签字:日期:年月日

课题: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熟记:

1、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

最小的合数是4.

2、关于倍数因数的一些概念性问题

(1)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2)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这个数本身

3、 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例如:12、108。

(4)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5、非0的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6、

(1)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两数的乘积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7、大数的改写和省略写

(1)改写,结果和原数相等。例:1676000改写用“万”做单位是167.8万。在万位后面加上小数点,再加“万”字。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

(2)省略写,是四舍五入后的结果。例:16760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168万.

8、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5)时间单位换算

1时=60分 1分=60秒

9、出现分率或百分率,找单位“1”。单位“1”已知用“×”,单位“1”未知用“÷”或方程。“多”加,“少”减。

10、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方法:两数之差÷单位1. 注意:

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

训练:

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最小的合数,千万位是最大的一位数,万位是最小的质数,千位是最小的奇数,其它数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是( ),读作( )。改写以“亿”作单位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2、(1) 4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A=2×3×5 B=2×5×7,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 2立方分米3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40分=( )时

4、把一根长5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

()(),每段长()()

米。

5、比30米多

21是( )米;比30米多21米是( )米;30米比( )多2

1; 30米比20米多( )%,20米比30米少( )%。

6、(1)两根同样长的钢筋,从一根截去它的51,从另一根截去5

1

米,余下的部分( )。

A 、第一根长

B 、第二根长

C 、相等

D 、无法比较

(2)有一根钢筋,截成两段,第一根是它的51,第二根长5

1

米,( )根钢筋长。

A 、第一根长

B 、第二根长

C 、相等

D 、无法比较

(3)两根都是长5米的钢筋,从一根截去它的51,从另一根截去5

1

米,余下的部分( )。

A 、第一根长

B 、第二根长

C 、相等

D 、无法比较

7、一辆汽车行驶45千米耗油10

1

升,行驶1千米有油( )升,1升油能行驶( )千

米。

8、学校建综合楼,实际投资120万元,比原计划节约了30万元,节约了( )%。

9、A 的41与B 的6

1

相等(A 不等于0),则A ∶B=( )。

10、 把1

21

:2.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11、如果12a =b ,那么a 与b 成( )比例;如果12

a

=b ,那么a 与b 成( )比例。

12、用1:2000的比例尺去画长250米,宽80米的学校操场平面图;画出的平面图上操场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3、完成一件工程,甲单独做要5天,乙单独做要4天,甲与乙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

14、甲是乙的4

3

(1)甲乙两数之和是14,甲是( ),乙是( )。 (2)甲比乙多20,甲是( ),乙是( )。 (3)乙是60,甲是( )。 15、计算。

3.7+

4.5-3.7+4.5= 35 ×35 ÷35 ×35 = 51+51÷51+51= 51÷(51+5

1

)=

9×16+16×2 +1

6

60×589 3.14×11+31.4×3.9+314×0.05

16、解比例或方程。

x -21x =31 1-21x =31 21:x =31:5

1

<二>空间与图形 熟记: 1、公式:

(1)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3)三角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4)平行四边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高 s=ah

(5)梯形 (s :面积 a :上底 b :下底 h :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6)圆形 (S :面积 C :周长 π≈3.14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 (7)半圆。

半圆周长=5.14r 半圆的面积=πr 2÷2

(8)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棱长总和=棱长×12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9)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棱长总和=(长+宽+高)×4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 V=abh

(10)圆柱体 (v:体积 h:高 s :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πrh=πdh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ch+2πr 2

体积=底面积×高=sh= πr 2h

(11)圆锥体 (v:体积 h:高 s :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1= 31sh=31

πr 2

(12)环形的面积:

S 环 = πR2-πr2 或 S 环 = π(R2-r2)。 2、技巧。

(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几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 (2)两个圆: 半径比 = 直径比 = 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各自平方。 例如: 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3)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 (4)圆柱和圆锥的关系

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柱v :锥v =3:1。 圆柱与圆锥等底等体积,柱h :锥h =1:3。

圆柱与圆锥等高等体积,柱s :锥s =1:3。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高;当圆柱的底

面周长等于它的高时,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4、把圆柱平均分成若干份扇形,拼成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半径,高相当于圆柱的高。 训练

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个正方形,底面半径是1厘米,它的高是()厘米。

2、把一个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的圆锥,完全浸没在一个底面积是12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

器中,水面上升了10厘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3、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的和是72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4、一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都相等,圆锥的高是9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

5、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后,倒入一个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的圆锥容器,刚

好装满,这个圆锥的高是()。

6、用10.2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圆形,这个半圆的半径是()厘米。

7、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按图所示把圆柱切开,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已知长方体的长是6.28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8、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 2:1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

9、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36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4:2,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把一根长30厘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3段后,表面积增加12.56平方厘米。这根圆柱形木

料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三>统计与概率

1、抛一个硬币,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

2、有9个鸽子要飞进4个笼子,至少有一个笼子有()个鸽子。

3、扇形统计图。

(1)如右图,是某粮食仓库储藏情况统计图。

己知仓库中玉米有4吨,那么仓库共有()吨粮食,其中

大米()吨,小麦()吨。

(2)玉米比大豆少_________ %.

<四>综合运用

1、用10千克的黄豆可以榨油1.3千克,照这样计算,要榨32.5千克油需要黄豆多少千克?

(用比例解答)。

2、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改用边长是2分米的方砖要多少块?

3、汽车在高速公路上4小时行32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360千米,还需多少小时?

4、配制一种农药,其中药与水的比为1∶150。

①要配制这种农药604千克,需要水多少千克? ②有药2千克,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

③如果有水450千克,要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放进多少千克的药?

5、在一个直径6米的圆形花坛边修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只列式,不计算。

(1)红花有50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

54,是紫花的8

5

。紫花有多少朵? (2)买来足球55个,买来的篮球比足球少20%,买来篮球多少个?

(3)一堆沙子,第一次运走40%。第二次运走30%,还剩下48吨。这堆沙子有多少吨? (4)一种篮球按原价的七五折出售后,比原价少45元。这种篮球的原价是多少元? (5)第一天读45页,第二天读50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百分之几? (6)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4%,共看了80页,这本故事书一共有

多少页?

7、(1)学校合唱队有56人,舞蹈队的人数比合唱队的人数的1

2

还多2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2)学校合唱队有56人,合唱队比舞蹈队的人数的1

2

还多2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8、把一个底面半径是2厘米的,高是4厘米的圆柱熔铸成一个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毕业班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题库超全

小学数学总复习题库 填 空 1、一个数,它的亿位上是9,百万位上是7,十万位上和千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万。 2、把4.8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再向右移动两位后,这个数是( )。 3、9.5607是( )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4、最小奇数是( ),最小素数( ),最小合数( ),既是素数又是偶数的是( ),20以内最大的素数是( )。 5、把36分解质因数是( )。 6、因为a=2×3×7,b=2×3×3×5,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如果x 6 是假分数,x 7 是真分数时,x=( )。 8、甲数扩大10倍等于乙数,甲、乙的和是22,则甲数是( )。 9、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2,这三个偶数是( )、( )、( )。 10、x 和y 都是自然数,x ÷y=3(y ≠0),x 和y 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1、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分位上是最大的数字,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1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29,其中最大的那个奇数是( ),将它分解质因数为( )。 13、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323,这两个数是( )和( ),或( )和( )。 14、用3、4或7去除都余2的数中,其中最小的是( )。 15、分数的单位是18 的最大真分数是( ),它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16、0.045里面有45个( )。 17、把一根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 ),每段长( )。 18、分数单位是111 的最大真分数和最小假分数的和是( )。 19、a 与b 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a 、b]=( )。 20、小红有a 枝铅笔,每枝铅笔0.2元,那么a 枝铅笔共花( )元。

小升初数学专项训练讲义汇编(共12讲及配套练习)

2019年小升初数学专项训练 第一讲 计算篇 一、小升初考试热点及命题方向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近几年的试卷又以考察分数的计算和巧算为明显趋势(分值大体在6分~15分),学生应针对两方面强化练习:一 分数小数混合计算;二 分数的化简和简便运算; 二、考试常用公式 以下是总结的大家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常识,曾经在重要考试中用到过。 1.基本公式:()2 1321+= ++n n n 2、()()6 121212 22++=+++n n n n [讲解练习]:20193221?++?+? ()( )() 192119 2112 222 ++++++=∴+=+=原式n n n n a n 3、()()4 121212 22 3 3 3 +=++=+++n n n n 4、131171001???=?=abc abc abcabc 6006610016131177877=?=???=??如: [讲解练习]:2007×20062006-2006×20072007=____. 5、()()b a b a b a -+=-2 2 [讲解练习]:82-72+62-52+42-32+22-12 ____. 6、 742851.071 = 428571.07 2 = …… [讲解练习]:71 化成小数后,小数点后面第2007位上的数字为____。 7 n 化成小数后,小数点后若干位数字和为1992,问n=____。 7、1+2+3+4…(n-1)+n+(n-1)+…4+3+2+1=n 2 8、1211111=? 12321111111=? 11234565432 1111112 = 9、111111111912345679=? [讲解练习]:5555555550501111111115091234567945012345679=?=??=? 四、典型例题解析

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讲义

数学

专题一数论 考点扫描 数论知识包括数的奇偶性、质数、合数、数的整除、余数的性质、数位的含义、平均数、分解因数、平方数、倍数与因数。 1.数的奇偶性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奇数偶数个奇数相加=偶数 (只要式子中含有偶数,那么相乘结果就是偶数) 2.数的整除,常见的数的整除特征 (1)2:个位是偶数; (2)3:各个数位之和是3的倍数; (3)5:个位是 0或5; (4)4、25:后两位可以被4(25)整除; (5)8、125:后三位可以被8(125)整除; (6)9:各个数位之和是9的倍数; (7)7: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差是7的倍数。例如,判断133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数;又例如判断6139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613-9×2=595 ,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数; (8)11: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的差(以大减小)是11的倍数;

(9)13:一个多位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可以被13整除即可被13整除; (10)17: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5倍,如果差是1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17整除。 3.余数的性质 (1)余数的可加性:和的余数等于余数的和; (2)余数的可减性:差的余数等于余数的差; (3)余数的可乘性:积得余数等于余数的积; (4)同余的性质: 对于同一个余数,如果有两个整数余数相同,那么它们的差就一定能被这个除数整除; 对于同一个除数,如果有两个整数余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乘方就一定能被这个除数整数。 抛砖引玉 【例1】下列各数中,()同时是3和5的倍数. A.18 B.102 C.45 【解析】同时是3和5的倍数必须满足:末尾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进而得出结论.18个位上是8,不是5的倍数,102个位上是2,不是5的倍数,45是5的倍数,4+5=9,是3的倍数。 答案:C. 【例2】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能同时被2、3整除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精华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一 (一)整数和小数 1、整数和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整数的(一部分)。(“1”)是自然数的单位。最小的自然数是( 0 )。 2、小数 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一位小数可表示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可表示为百分之几的数,三位小数可表示为千分之几的数 …… 熟记: 51=0.2 52= 0.4 53= 0.6 54=0.8 41=0.25 43= 0.75 81= 0.125 83=0.375 85=0.625 87=0.875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3.305是( 三 )位小数 3、整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整数时注意先分级再读数。 读小数时注意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 写数时注意写好后,一定要读一读仔细校对。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 768000000 =( )亿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 768000000≈( )亿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6、正数、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 两个负数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 -6.8<-0.4 -2>-10 (二)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 0) 2、奇数、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 0 )最小的奇数是( 1 ) 在全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3、2,3,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例如: 70 32 14 56 158

小升初数学讲义

第一讲 分、小数的基本计算 【学习目标】 1. 初步了解分、小数混合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准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计算。 2. 能合理运用运算规律,准确、简捷地计算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基本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1. =?7394 =÷3894 =÷14376 =?3276 2. =+?6 52132 =÷-5125385 =÷?356153 【问题思考】 1. 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 32 )]12561 (1[÷+- (2) [2-3 4思考:有分数和小数混合的运算,该怎样去计算更简捷?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 103 9710945-?- (2) 75.14114725.1?+? (3))7 31.2541(8.3?+- 思考:你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说一说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与计算方法? 3.解方程。 (1) 5 2)8.052(43=-?x (2) 157 61125= +x x 思考:说说你解方程的步骤。你的过程是否合理与简捷? 【简单应用】 1. 计算下面各题。 (1) 53657273?-÷ (2))4.0157 (14÷÷ (3) ]45)54375.067[(613??-÷ 2. 解方程。 (1) 65 3232=+x (2)5 14.053=-x (3)8325.0=-x x 3.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375.0542192+÷+ (2) 5 4)75.065(512++? (3) )158 54(3261-÷? (4)32 2691362-÷- (5) 125.0)]3 215.2(311[5÷--- 【拓展练习】

小升初数学七大专题知识点复习汇总

2017小升初数学七大专题知识点复习汇总 专题一:计算 我一直强调计算,扎实的算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聪明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积累一些常见数是必要的。如1/8,1/4,3/8,1/2,5/8,3/4,7/8的分数,小数,百分数,比的互化要脱口而出。100以内的质数要信手拈来。1-30的平方,1-10的立方的结果要能提笔就写。对于整除的判定仅仅积累2,3,5的是不够的。9的整除判定和3的方法是一样的。还有就是2和5的n次方整除的判定只要看末n位。如4和25的整除都是看末2位,末2位能被4或25整除则这个数可以被4或25整除。8和125就看末3位。7,11,13的整除判定就是割开三位。前面部分减去末三位就可以了如果能整除7或11或13,这个数就是7或11或13的倍数。这其实是判定1001的方法。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割个位法,望同学们至少掌握20以内整除的判定方法。 接下来讲下数论的积累。1搞清楚什么是完全平方数,完全平方数个位只能是0,1,4,5,6,9.奇数的平方除以8余1,偶数的平方是4的倍数。要掌握如何求一个数的约数个数,所有约数的和,小于这个数且和这个数互质数的个数如何求。如何估计一个数是否为质数。 计算分为一般计算和技巧计算。到底用哪个呢?首先基本的运算法则必须很熟悉。不要被简便运算假象迷惑。这里重点说下技巧计算。首先要熟练乘法和除法的分配律,其次要熟练a-b-c=a-(b+c)a-(b-c)=a-b+c 还有连除就是除以所有除数的积等。再者对于结合交换律都应该很熟悉。分配律有直接提公因数,和移动小数点或扩大缩小倍数来凑出公因数。甚至有时候要强行创造公因数。再单独算尾巴。 分数的裂项:裂和与裂差等差数列求和,平方差,配对,换元,拆项约分,等比定理的转化等都要很熟悉。还有就是放缩与估计都要熟练。在计算中到底运用小数还是分数要看情况。如果既有分数又有小数的题,如果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出现的话整个计算应该用分数。当小数位数不超过2位且分数可以化为3位以内的小数时候可以用小数。计算时候学会凑整。看到25找4,看到125找8,看到2找5这些要形成条件反射。如7992乘以25 很多孩子用竖式算很久,而实际上只要7992除以4再乘以100=(8000-8)除以4再乘以100=199800运用下除法分配律。这些简便的方法不要要求简便的时候才用,平时就要多用才熟能生巧。

小升初数学资料

2019小升初数学资料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带来小升初数学资料,希望可以帮到您!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6、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7、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8、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或相遇路程=快车速度相遇时间+慢车速度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0、收入-支出=结余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量的计量 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计量单位一致。 名数;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含有一种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单名数。 复名数: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复名数。进率 高级单位的名数低级单位的名数 进率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质量单位换算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整理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整理 一、数的认识 1.数的分类 提示: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数的分类也会不同。 例如:按正、负数分,数分为正数、0、负数;按整数与分数分,数分为整数、分数(小数)等。 (1)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 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正整数和....0.都是自然数。...... 提示: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0表示起点(如0刻度);计数时,0起占位作用。 (3)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注意:带分数只有化成假分数后,它的分子才能表示这个带分数的分数单位的个数。 (4)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的计数单位是.........1%..。.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5)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而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比...............,.不能用来表示具体的数。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而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例如: 写成百分数是59%, 可以表示59∶100,也可以表示一个数量,如 米, 吨等,而59%只表示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6)小数:像.0.1...、.0.2...、.3.14....、.10.007......……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3.计数单位和数位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大全

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 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4、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最新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案讲义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一、基础知识 1. 像3、2、0.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前面加正号“+”。) 2. 像-1、-4、-0.6这样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同样带有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二、知识题库 1. 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填写 5、0.5 6、- 7、0、29、-3 2、100、-0.00001 其中是正数的是( ),是负数的是( )。 2.如果水位上升1.2米,记作 1.2 米;那么水位下降0.8米,记作_______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 ,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小于所有正数 B 0大于所有负数 C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 0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6.—a 一定是负数吗? 7.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的意义. 8.举出2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 9.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多少? 10.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三、直通中考 [2010年济南市中考] “甲比乙大-2岁”表示的意义是() A 、甲比乙小2岁 B 、甲比乙大2岁 C 、乙比甲大-2岁 D 、乙比甲小2岁 [2009年山东中考] 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 、-10℃ B 、-6℃ C 、6℃ D 、10℃ 1.1有理数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期中训练试卷(十)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期中训练试卷(十) 一、填空。(24分,每题2分。) 1、24÷()=():24 = =()% =()折 =()(填小数)。 2、8厘米是16分米的()% 100千克比80千克多()% 12米比()少20% ()比16少40% 3、一件篮球打九折出售后,售价72元,原价()元。 4、在一个比例里,已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合数,另一个内项是()。 5、把、、和1组成一个比例是( )。 6、已知6x=4y,x和y成()比例,已知 = ,x和y成()比例。 7、一个圆锥的体积是32立方厘米,高是4厘米,底面积是()。 8、把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按4 :1扩大后,扩大前后图形之间的面积比是()。 9、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体积相同,底面积也相同,如果圆柱的高是12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如果圆锥的高是12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 10、比例尺10 :1,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厘米。 11、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周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圆柱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12、李叔叔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除800元以外,按14%交纳了532元个人所得税,李叔叔这次共得了()元稿费。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是正比例,就是反比例。() 2、一种商品先涨价5%,后又降价5%,又回到了原价。() 3、一个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4、如果两个圆柱体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侧面积也相等。() 5、如果3a=4b,那么a : b=4 :3。() 三、选择。(每空1分,共6分。) 1、做一个铁皮烟囱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烟囱的() A、表面积 B、体积 C、侧面积 2、①根据我国《国旗法》的规定,国旗的长和宽()。 ②圆的面积和半径()。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大() A、 B、2倍 C 、 4、根据4×6=3×8,可以写出()个不同的比例。 A、8 B、4 C、2 5、12个铁圆锥,可以熔铸成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个数是() A、6 B、4 C、18 四、计算(共26分)。 1、直接写得数。(每小题0.5分) 1047-998= + = 3.7+1.9= 2÷14+ = 1÷100%=0.1+9.9×0.1=12×(× )= 0.27÷0.3= 2、解方程。(每题2分) ① x –2= 0.5 ② : = x : ③ = ④ X:12 = :2.8 3、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每题2分) ①3÷ -÷3②÷[ ×(+)] ③(-+)×12④ 5.7-(1.9-1.3)

小升初数学衔接暑假讲义.doc

小升初数学衔接暑假讲义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一、基础知识 1. 像 3、2、0.8 这样大于 0 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前面加正号“+”。) 2. 像-1、-4、-0.6 这样在正数前面加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同样带有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 5℃是用―5℃来表示的。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拿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零上 10℃就用 10℃表示,零下 5℃则用―5℃来表示。 ▲本节重点:能正确识别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 要特别强调“0”的特殊身份,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二、知识题库 1.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填写 5、0.56、-7、0、 9 2 、-、100、-0.00001 2 3 其中是正数的是(),是负数的是()。 2.如果水位上升 1.2 米,记作 ?1.2 米;那么水位下降 0.8 米,记作_______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 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 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 32m,记为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 ℃范围内保存才,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合适.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 小于所有正数 B 0 大于所有负数 C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 0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6.—a 一定是负数吗? 7.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8.举出 2 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 的意义. 9.某地一天中午 12 时的气温是 7℃,过 5 小时气温下降了 4℃,又过 7 小时气温又下降了 4℃,第二天 0 时的气温是多少? 10.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 0 的成绩表示 90 分,正数表示超过 90 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三、直通中考“甲比乙大-2 岁”表示的意义是() -1-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训练题库有答案

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训练(一) 模拟试题 一、填空。 1、篮球个数是足球的125%,篮球比足球多()%,足球个数是篮球的()%, 足球个数比篮球少()%。 2、排球个数比篮球多18%,排球个数相当于篮球的()%。 3、足球个数比篮球少20%。排球个数比篮球多18%,()球个数最多,()球个数最少。 4、果园里种了60棵果树,其中36棵是苹果树。苹果树占总棵数的()%,其余的 果树占总棵数的()%。 5、女生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 ()÷() 杨树的棵数比柏树多百分之几 = ()÷() 实际节约了百分之几 = ()÷() 比计划超产了百分之几 = ()÷() 6、20的40%是(),36的10%是(),50千克的60%是()千克,800 米的25%是()米。 7、进口价a元的一批货物,税率和运费都是货物价值的10%,这批货物的成本是()元。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白兔有25只,灰兔有30只。灰兔比白兔多百分之几? 2、四美食盐厂上月计划生产食盐450吨,实际生产了480吨。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百 分之几? 3、小明家八月份用电80千瓦时,小亮家比小明家节约10千瓦时,小亮家比小明家八 月份节约用电百分之几? 4、某化肥厂9月份实际生产化肥5000吨,比计划超产500吨。比计划超产百分之几? 5、蓝天帽业厂去年收入总额达900万元,按国家的税率规定,应缴纳17%的增值税。一共要缴纳多少万元的增值税? 6、爸爸买了一辆价值12万元的家用轿车。按规定需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爸爸买 这辆车共需花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篮球个数是足球的125%,篮球比足球多(25 )%,足球个数是篮球的(80 )%,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大全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点总结 体积和表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公式: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算术 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 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 除法的性质:a ÷ b ÷ c = a ÷(b × c) 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

小升初数学衔接课程讲义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生学校年级六年级次数 科目数学教师日期2016-6-23 时段19:00-21:00课题小升初衔接课程(一)(有理数的认知) 教学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教学 难点 数轴和绝对值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目标1、有理数的概念 2、有理数的分类 3、数轴的定义 4、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一、热身导入 与学习沟通了解学校学习进度、情况、心理状态等,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学习 氛围。 二、知识讲解 1、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2、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3、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4、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5、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6、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四、作业布置 见学案中 管理人员签字:日期:年月日

作业布置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备注: 2、本次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1、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复习情况:○好○较好○一般○差 3、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状态:○好○较好○一般○差 4、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在校学习情况:○好○较好○一般○差 5、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好○较好○一般○差 6、学生本堂课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好○较好○一般○差备注: 家长签字:日期:年月日

2019小升初数学七大专题知识点复习汇总

2019小升初数学七大专题知识点复习汇总 专题一:计算 我一直强调计算,扎实的算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聪明在于 勤奋,知识在于积累。积累一些常见数是必要的。如 1/8,1/4,3/8,1/2,5/8,3/4,7/8的分数,小数,百分数,比的互化要 脱口而出。100以内的质数要信手拈来。1-30的平方,1-10的立方的 结果要能提笔就写。对于整除的判定仅仅积累2,3,5的是不够的。9 的整除判定和3的方法是一样的。还有就是2和5的n次方整除的判 定只要看末n位。如4和25的整除都是看末2位,末2位能被4或25整除则这个数能够被4或25整除。8和125就看末3位。7,11,13 的整除判定就是割开三位。前面部分减去末三位就能够了如果能整除7或11或13,这个数就是7或11或13的倍数。这其实是判定1001的 方法。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割个位法,望同学们至少掌握20以内整除 的判定方法。 接下来讲下数论的积累。1搞清楚什么是完全平方数,完全平方 数个位只能是0,1,4,5,6,9.奇数的平方除以8余1,偶数的平方 是4的倍数。要掌握如何求一个数的约数个数,所有约数的和,小于 这个数且和这个数互质数的个数如何求。如何估计一个数是否为质数。 计算分为一般计算和技巧计算。到底用哪个呢?首先基本的运算 法则必须很熟悉。不要被简便运算假象迷惑。这里重点说下技巧计算。首先要熟练乘法和除法的分配律,其次要熟练a-b-c=a-(b+c)a-(b- c)=a-b+c 还有连除就是除以所有除数的积等。再者对于结合交换律都应该 很熟悉。分配律有直接提公因数,和移动小数点或扩大缩小倍数来凑 出公因数。甚至有时候要强行创造公因数。再单独算尾巴。 分数的裂项:裂和与裂差等差数列求和,平方差,配对,换元,拆项约分,等比定理的转化等都要很熟悉。还有就是放缩与估计都要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完整版】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2020小升初数学经济问题总复习试题

小升初之经济问题 成本:我们购买一件产品的买入价叫做件商品的成本,商品的成本一般是一个不变的量,一般而言求成本是利润问题的关键和核心。 销售价(卖出价):当我们进入某种产品后,又以某个价格卖掉这种产品,这个价格就叫做销售价或叫卖出价,这个量是一个经常变化的量,我们经常所说的 “八折销售” 、“打多少折扣”,通常都说明销售价格是在不断变化的。 利润:商品的销售价减去成本即得到商品的利润, 利润率:利润和成本的比,我们叫做商品的利润率。 (1)利润=销售价(卖出价)-成本 (2)利润率=成本利润=成本成本销售价-=成本销售价 -1 (3)销售价=成本×(1+利润率)或者 成本=利润率销售价 1 1一件商品如果以八折出售,可以获得相当于进价20%的毛利,那么如果以原价出售,可以获得相当于进价百分之几的毛利? ( ) A .20% B .30% C .40% D .50% 2 一种衣服过去每件进价60元,卖掉后每件的毛利润是40元。现在这种衣服的进价降低,为了促销,商家将衣服八折出售,毛利润却比过去增加了30%,请问现在每件衣服进价是多少元? ( ) A .28 B .32 C .40 D .48 3 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出售,若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本25%,则他在这次买卖中

A.不赔不赚B.赚9元C.赔18元D.赚18元 4 一种衣服过去每件进价60元,卖掉后每件的毛利润是40元。现在这种衣服的进价降低,为了促销,商家将衣服八折出售,毛利润却比过去增加了30%,请问现在每件衣服进价是多少元?( )2003B A.28 B.32 C.40 D.48 5、出售甲种产品的利润是25%,乙种产品利润是20%,如果分别各用2000元购进甲、乙两种产品,共获利多少元?如果两种产品一起买可以优惠15%,此时的售价是多少? 6、一件商品按30%的利润定价,然后又按八折出售,结果赚了64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7、一件商品如果按原价出售可以盈利25%,如果降价30%出售,则要亏本30元,那么这件产品的进价是多少元? 8、某商品按定价出售,每个可获得45元的利润。已知按定价打八五折出售8个获得的利润与按定价每个减少35元出售12个所获得的利润一样多。这种商品每个定价多少元?

2021最新人教版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讲义

2021最新人教版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数论 考点扫描 数论知识包括数的奇偶性、质数、合数、数的整除、余数的性质、数位的含义、平均数、分解因数、平方数、倍数与因数。 1.数的奇偶性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个奇数相加=奇数偶数个奇数相加=偶数 (只要式子中含有偶数,那么相乘结果就是偶数) 2.数的整除,常见的数的整除特征 (1)2:个位是偶数; (2)3:各个数位之和是3的倍数; (3)5:个位是 0或5; (4)4、25:后两位可以被4(25)整除; (5)8、125:后三位可以被8(125)整除; (6)9:各个数位之和是9的倍数; (7)7: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差是7的倍数。例如,判断133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数;又例如判断6139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613-9×2=595 ,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数; (8)11: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的差(以大减小)是11的倍数; (9)13:一个多位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可以被13整除即可被13整除; (10)17: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5倍,如果差是1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17整除。 3.余数的性质 (1)余数的可加性:和的余数等于余数的和; (2)余数的可减性:差的余数等于余数的差; (3)余数的可乘性:积得余数等于余数的积;

(4)同余的性质: 对于同一个余数,如果有两个整数余数相同,那么它们的差就一定能被这个除数整除; 对于同一个除数,如果有两个整数余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乘方就一定能被这个除数整数。 抛砖引玉 【例1】下列各数中,()同时是3和5的倍数. A.18 B.102 C.45 【解析】同时是3和5的倍数必须满足:末尾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进而得出结论.18个位上是8,不是5的倍数,102个位上是2,不是5的倍数,45是5的倍数,4+5=9,是3的倍数。 答案:C. 【例2】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能同时被2、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解析】(1)根据2、3、5的倍数的倍数特征可知;同时是2、3、5的倍数的倍数,只要是个位是0,十位满足是3的倍数即可,十位满足是3的倍数的有3、6、9,其中3是最小的,解答即可;(2)根据是2、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2的倍数的数的个位都是偶数,是3的倍数的数各个位上的数相加所得的和能被3整除,所以能同时被2、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百位应是1,十位是0、个位是2;然后要使能同时被2、3整除的三位数最大,则百位和十位上是9,个位上的数是偶数,而且能被3整除,只能是6,所以最大的三位数是996,解答即可 答案:30;102;996. 【例3】2309至少加上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才是5的倍数。 【解析】根据能被2整除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者5的数,解答即可.由分析可知:2+3+9=14;因为15能被3整除,所以至少应加上1;因为2309的个位是9,只有个位数是0或5时,才能被5整除,所以至少减去4。 答案:1;4. 【例4】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90,这三个数分别是、、. 【解析】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由此可设和为90的三个连续偶数中的最小的一个为x,则另两个分别为x+2,x+4,由此可得等量关系式:x+x+2+x+4=90.解此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