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气温 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天气的概念②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③学会测量气温,并了解百叶箱的作用。④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图片、天气预报及学生的亲身感受了解构成天气的各个要素。

②通过“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这一活动让学生学会对气温的观测,体会到百叶箱的原理和作用。③通过讨论与交流,体会到气温与生物的密切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STSE教育,深切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天气的概念,二是介绍天气的第一个要素—气温。本节内容的作用可以说是承上启下,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中(承上),同时天气现象由很多要素构成,从第2节至第4节分别介绍天气的各个要素,而这些要素又与气温联系密切(启下)。学生对天气现象并不陌生,易于接受,都有切身体会,但这种感受比较肤浅,且缺乏系统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安排观察天气现象图片和天气预报的内容以及观测气温的活动,通过讨论、探究、实验、分析,使学生对天气的感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重点难点

重点:天气的概念、测量气温的方法难点: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引入:大气的分层,对流层的特点(强烈的大气对流运动),这种特点形成了对流层复杂且多变的天气现象。

活动2【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出示天气现象的图片:刮风、下雨、闪电、霾等,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桐乡市气象台天气预报的内容,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出天气包括哪些要素。

桐乡市气象台某日的天气预报:

【市区天气】今天白天多云,今天夜间多云温度:19—26℃

【风向风力】东北风3-4级【降水概率】10%【相对湿度】:65% 【气压】:1016 hPa 3、讲授天气的概念,突出关键词“短时间”,思考与讨论,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阴转多云冬暖夏凉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终年高温

冬雨夏干雷电交加鹅毛大雪四季如春烈日炎炎长夏无冬

4、想一想:①你注意过在什么情况下蜻蜓会低飞?

②蚂蚁搬家往往预示着什么?

③人类的某些疾病也能预示着天气的变化?(如关节炎)

5、说明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其余的要素与气温密不可分!

6、讲授气温的含义、单位、测量工具(三支温度计)

7、思考与讨论:为什么要用三支温度计测量气温?(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

8、猜测: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示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图,验证自己的猜测。

9、出示百叶箱的图片,了解百叶箱的基本特点。

10、思考与讨论:①为什么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中?

实验:书本52的活动

在教室的走廊边观测。把一支温度计置于阳光直射下,另一支置于走廊的阴影下观测。气温的变化比较缓慢,所以两次观测的时间应有5-10分钟的间隔。(此活动可在课前就开始进行)(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②为什么百叶箱要漆成白色?(能将投射到百叶箱上的阳光通过白色表面反射回去,箱内空气不会因箱壁升温而烤得很热,这样测出的温度更准确)

③百叶箱离地面为什么要1.5米高左右?(因为这个高度气温变化比较稳定,同时这个高度又是人类一般活动的范围,受地面辐射影响较小,它可以真实地反映空气的温度)

④为什么百叶箱的门要朝北开?(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

11、生物与气温的关系

①很多动物的行为和气温变化有关

②温度会影响某些爬行动物后代的性别比例

提问:你能否根据此表格猜测恐龙灭绝的原因?

③气温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生活: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

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生产:春种秋收、冬天防冻

讨论:气温与人们的生活

夏天来临时,家里常用哪些方法来抗高温?冬天来临时,家里常用哪些方法来御寒?

如采用洒水、晚上开窗通风、白天关窗,使用空调等方法来抗高温。如采用多穿衣服、使用暖气等方法来御寒。

12、介绍世界和中国气温之最

讨论:我们课本上有关于“气温之最”的记录,但“气温之最”的记录常常被刷新,你的预期是将创“新高”还是“新低”?为什么?

活动3【活动】活动

在教室的走廊边观测。把一支温度计置于阳光直射下,另一支置于走廊的阴影下观测。气温的变化比较缓慢,所以两次观测的时间应有5-10分钟的间隔。(此活动可在课前就开始进行)活动4【作业】作业

作业本2.2气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