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流程图

合集下载

诊疗流程详解

诊疗流程详解

诊疗流程图流程设备配置备注导医挂号原则1、公平、公开、公正2、挂号不予退号、不予改号,如经查实属于导诊过错,则应上报院办按相关办法处理。

3、科室分为消化内科、肛肠专科,专科病人实行平均分诊制,逐科室平均分配病人;次日病人挂号接上一日挂号科室之后,不再从头开始分配病人。

4、导医确认病种应以病人初次自我表达病情症状为主。

5、导医带新病人至科室应连同挂号本、处方一起交于主诊医生,遇医生不在情况交于科室的助理处理。

6、有相关新情况未能做出处理,应及时上报院办处理。

导医礼仪规范细则1、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您请,您走好,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医生科室规划:1、桌子、椅子、文件蓝、专家牌、相关书籍、处方、治疗单、心电检查单、放射线检查单、血液检查单(肾功能、肝功能、梅毒、艾滋、乙肝、丙肝、出凝血机制、)、尿常规。

2、台柜、材料柜、检查灯、挂图(直肠、乙状结肠)、检查床,体位示范图、肛门镜、检查手套、PE手套、碘伏、酒精、棉签、洞巾、垫巾、血压计、听诊器医师接诊步骤:1、询问病史:姓名、年龄、婚否、民族、住址、电话、以往史、过敏史、症状等。

2、做肛镜检查3、初诊望:初步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可以帮助诊断。

观察病人有无贫血,直肠肿瘤病人有无出现恶病质,有无伴有走路困难、步态异常等,可判断病情轻重。

婴儿有无哭闹、大便排泄异常等。

闻:通过嗅觉分辨分泌物和脓液诊断。

恶臭脓汁为大肠杆菌感染;分泌物多且臭为急性感染,少而且味为慢性炎症等。

问:询问病史可分析诊断,肛瘘有无多个外口,哪个外口先化脓,有无结核,过敏史,有无糖尿病等。

切:对病人进行心、肺、肝、脾、肾等进入检查,辅以心电、B超、X线、化验室检查、血压检查等。

4、做出初步诊断,建议做进一步检查,等出报告。

5、做出诊断,对病人做出解释,安排手术。

6、病房巡视医生接诊技巧:接诊医生需耐心,首先第一步应以专业知识取得病人的信任,详细咨询病人的症状、得病时间、有无出血、有无生活不良习惯(抽烟、喝酒、吃辣椒、久站、久坐等),作好解释工作及发病机理的阐述,打消病人的疑虑。

中医诊疗操作流程图

中医诊疗操作流程图
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或先将熨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目前,有些单位尚在探索“三九”天或平时时间进行贴敷,以提高临床疗效。
1-2 将正负极板套和治疗专用药液加热到50℃以上,检查药垫是否干燥,药液有无变质发酸。药垫不干者应烘干后再用,药液起絮、发酸要弃用,重换新鲜药液。
1-3 ①将治疗机接通电源,检查机器各指示灯光是否正常,电位器旋钮有无松动,治疗输出导线有无扭曲、破损,夹子是否裸露、松动或缺损,插头有无松动,电极板是否平整、完好。
8.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9.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针灸的操作流程
局部用药的操作流程
穴位贴敷的操作流程
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1)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9)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中医操作流程图

中医操作流程图

观察
患儿对热的反应及穴位处皮肤情况,防止烫伤。
整理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中频药物导入法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 名。
观察
询问患者感受,如有刺痒、肿、痛较甚或者起泡。应及时将 药贴揭下,报告医生处理。
整理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卧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穴位贴敷法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评估
药熨法操作流程图
核对,评估既往史,有无过敏史,发病部位,症状及局部皮 肤情况;对热的耐受程度和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 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胶布或绷带固定。
询问患者感受,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 等过敏现象,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 或外用抗过敏药。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涂药治疗法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治疗盘、盐水棉球、各种外用药膏、压舌板、无菌棉垫或纱 布、棉纸、胶布或绷带、弯盘、一次性中单。
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用压舌板将所需药 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再次核对、解释,缓解紧张情绪,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 位,下垫中单,保暖。
弯盘置于中单上, 取下原敷料,用无菌盐水棉球清洗皮肤上 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患者有无晕针、弯针、折针、药物过敏等情况,出现意外, 紧急处理。
整理
协助整理衣着及床单位,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穴位注射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评估 物品准备 药物准备 患者准备 清洁皮肤

中医看病流程

中医看病流程

中医看病流程中医看病流程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其看病流程也与西医有所不同。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看病的流程,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医学。

一、病历采集与望闻问切中医看病的第一步是进行病历采集和望闻问切。

此时,医生首先会向患者了解病情,包括症状、病史、家族病史等方面。

医生还会观察患者的舌苔情况、面色、脉搏等,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二、四诊合参接下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四诊合参。

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外在表象来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咳嗽声等来获取病情信息;问诊则是医生进一步向患者了解症状、疾病的发展过程等;切诊是通过按压患者的穴位和经络来判断体内状况。

三、辨证施治在完成四诊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是根据症状与体质、脏腑的关系进行诊断,将患者的病症归纳为某种辨证类型,如寒热、虚实、湿燥等,以确定治疗方法。

辨证后,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中药处方,中药通常是多种草药的组合,通过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起到治疗作用。

四、用药方法和治疗周期中医明确强调“因人而异”,因此用药方法也会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中药的用法有多种,包括煎煮、研粉、蒸腾、冲服等,医生会根据不同病情、体质等因素来选择适当的用药方法。

中医治疗强调调理和稳定,需要较长的周期来达到理想效果,患者需耐心等待治疗的效果。

五、定期随访和调整疗程中医治疗通常需要定期随访和调整疗程。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改善情况来调整疗程或药物的用量。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以便对病情的发展进行及时的了解,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回顾:中医看病的流程包括病历采集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用药方法和治疗周期以及定期随访和调整疗程。

中医操作流程

中医操作流程

中医操作流程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之一,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方法和理论。

中医操作流程是指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运用中医的技术和理论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步骤。

本文将介绍中医操作流程的主要步骤及其内容。

1. 患者信息收集中医操作流程的第一步是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

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同时,中医师也会询问患者的主诉,即患者所感受到的主要症状和不适。

通过患者信息的收集,中医师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2. 望诊望诊是中医操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中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声音、精神等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的表现。

望诊过程中,中医师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舌苔的颜色和形态变化,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3. 闻诊闻诊是中医操作流程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中医师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声音变化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闻诊过程中,中医师需要仔细聆听患者的声音,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4. 问诊问诊是中医操作流程的核心环节之一。

中医师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问诊过程中,中医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并了解患者的饮食偏好、睡眠情况等。

通过问诊,中医师可以获取更全面的患者信息。

5. 切诊切诊是中医操作流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中医师通过触摸患者的腧穴、脉搏等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

切诊过程中,中医师需要用手指按压患者的腧穴,并观察脉搏的变化。

通过切诊,中医师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6. 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是中医操作流程的核心环节之一。

中医师根据前面收集到的患者信息和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选择合适的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调理。

具体的治疗方法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7. 随访随访是中医操作流程的最后一步。

中医师在治疗过程结束后,会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疗效和病情变化。

诊疗流程图——精选推荐

诊疗流程图——精选推荐

附录——诊疗流程图
附图-1 结直肠癌的诊断流程(*注:PET-CT不常规推荐)
附图-2 腺瘤恶变的处理流程(*注:供再次手术时定位用)
附图-3 I期结直肠癌的处理流程(*注:直肠癌患者推荐辅助放化疗)
监测随访
附图-4 II/III期直肠癌处理流程
附图-5 II/III期结肠癌处理流程
*
附图-6 可切除的同时性肝/肺转移处理流程
(*注:检测肿瘤K-ras基因状态)
附图-7 不可切除的同时性肝/肺转移处理流程(*注:检测肿瘤K-ras基因状态)
附图-8 异时性转移的结直肠癌处理流程(*注:检测肿瘤K-ras基因状态)
附图-9 可切除异时性转移的结直肠癌处理流程(*注:检测肿瘤K-ras基因状态)
附图-10 转移灶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处理流程(*注:检测肿瘤K-ras基因状态)
附图-11 监测与随访流程图
附图-12 复发转移处理流程(*注:检测肿瘤K-ras基因状态)。

中医看病流程

中医看病流程

中医看病流程一、预约挂号1.1 确定就诊时间中医看病流程的第一步是预约挂号。

患者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挂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方便程度进行选择。

线上挂号通常可以通过医院官方网站或移动应用完成,而线下挂号则需要亲自前往医院的挂号窗口。

1.2 提前了解中医科室信息在预约挂号之前,患者可以提前了解中医科室的相关信息。

中医科室通常会有多个医生,每位医生可能擅长不同的领域或病症治疗,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医生进行挂号。

1.3 选择挂号方式在挂号时,患者需要提供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就诊需求。

线上挂号通常需要填写预约表格并支付挂号费用,而线下挂号则需要填写纸质挂号表格并进行现场支付。

二、就诊准备2.1 带齐相关资料患者在就诊前应准备相关资料,如既往病历、化验单、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这些资料对医生进行病情分析和诊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

2.2 提前了解中医诊疗特点中医诊疗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方法,患者可以提前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以便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和配合治疗。

2.3 注意饮食及用药限制在就诊前,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及用药的限制。

中医治疗注重调理和平衡,患者在就诊前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以免干扰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三、就诊过程3.1 医生初诊就诊时,患者首先会进行医生的初诊。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主诉、症状等信息,并进行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进行初步诊断。

3.2 辨证施治根据初诊结果,医生会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进一步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2.1 中药调理中医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中药调理。

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医生会开具中药方剂,并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调整剂量和使用方法。

3.2.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医生会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并通过调整针刺的深度和操作方式来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科门诊工作程序

中医科门诊工作程序

中医科门诊工作程序
一、患者接待与现场管理
1. 患者接待
- 通过前台登记系统,接待患者并领取相关资料。

- 检查患者预约情况,了解患者主诉及身体状况。

- 提供必要的问诊表格供患者填写。

2. 现场管理
- 维持门诊大厅秩序,确保患者排队有序等候就诊。

- 指导患者到相应诊室等候。

二、医生就诊流程
1. 医生接诊
- 按照排队顺序,医生接待患者。

- 仔细听取患者症状、主诉和既往病史等。

- 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脉搏、舌诊等。

2. 诊断与治疗
- 根据患者症状、体检结果以及中医诊断原则,进行综合分析
和辨证论治。

- 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治疗原理和过程。

-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3. 医嘱与建议
- 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给出包括中药处方、膳食调理、生活
惯改变等方面的医嘱和建议。

- 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三、结算与随访
1. 结算费用
- 根据诊断和治疗情况,结算患者费用。

- 向患者提供明细的费用清单,并说明支付方式。

2. 随访
- 针对需要随访的患者,记录患者联系方式和预约时间。

- 在预约时间内进行随访电话或面访,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和治
疗效果。

以上为中医科门诊的工作程序,旨在为患者提供准确、全面的诊疗服务,并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医伦理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