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硕士《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硕士各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硕士各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

085206动力工程
290(化院) 293(储建)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11计算机技术 085212软件工程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 085215测绘技术 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 085229环境工程 085238生物工程
333(信控) 286(计通)
308 332 275 272 327 297 280
361
085210控制工程
352
085216化学工程
280
085217地质工程
260
085219石油与天然气 工程
085224安全工程 085236工业工程 085239项目管理
265(石工) 336(储建)
370 343 ——
085240物流工程
311
085204材料工程
304(机电) 313(理院)
0852工程硕士
125300 会计硕士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 055100 翻译硕士 025100 金融硕士
082401船舶与海洋结
构物设计制造
315
321
290
354
376
120200工商管理
377
120201会计学
358
120401行政管理
374
085201机械工程
353
085207电气工程
296 316 290 303 286 345 324
268 313(机电) 325(理院) 302(化院) 309(储建)
343 306(信控) 332(计通)
309 325 267 296 291 297 260 265 319 322 282
082400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500 软件工程 083700 安全科学与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00 工商管理 120400 公共管理

中国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中国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中国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初试科目参考书目:212俄语:HYPERLINK"/earch.phpq=%E6%96%B0%E7%BC%96%E5%A4%A7%E5%AD%A6%E4%BF %84%E8%AF%AD%E5%9F%BA%E7%A1%80%E6%95%99%E7%A8%8B"\t"_blank"《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1-4册)应云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13日语:HYPERLINK"/earch.phpq=%E6%A0%87%E5%87%86%E6%97%A5%E6%9C%AC%E8%AF %AD"\t"_blank"《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

214德语:HYPERLINK"/earch.phpq=%E5%BE%B7%E8%AF%AD%E6%95%99%E7%A8%8B"\t"_b lank"《德语教程》(1-2册)梁敏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5法语:HYPERLINK"/earch.phpq=%E5%A4%A7%E5%AD%A6%E6%B3%95%E8%AF%AD"\t"_b lank"《大学法语》李志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HYPERLINK"/earch.phpq=%E7%AE%80%E6%98%8E%E6%B3%95%E8%AF%AD%E6%95 %99%E7%A8%8B"\t"_blank"《简明法语教程》孙辉主编,商务印书馆。

601普通地质学:HYPERLINK"/earch.phpq=%E6%99%AE%E9%80%9A%E5%9C%B0%E8%B4%A8%E5%AD %A6"\t"_blank"《普通地质学》夏邦栋主编,地质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物理化学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一、考试要求:闭卷考试,书写规范、工整,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二、考试内容:1.气体p-V-T性质:(1):理解理想气体模型、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p-V-T性质的差别。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分压、分容概念及应用、气体液化与临界性质、临界参数、对比参数、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等概念。

2.热力学第一定律:(1):理解系统和环境、状态和状态性质、过程和途径、可逆过程、功和热的概念。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焓、Cp、Cv、ΘfHΘmrHm、、相变焓等重要概念以及rHΘm、相变HΘm与温度关系的重要关系式。

熟练掌握单纯pVT变化过程、相变过程、化学反应过程的Q、W、ΔU、ΔH的计算。

(3):会设计过程计算复杂情况下的热、功、温度、热力学能及焓的变化。

(4):掌握化学反应焓、相变焓和温度的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节流过程特点。

知道溶解焓、稀释焓、离子生成焓的概念。

3.热力学第二定律:(1):掌握卡诺循环、热机效率概念。

会在p-V,T-S,H-S等图上表示卡诺循环。

(2):理解第二定律的表述、实质、卡诺定理及其推论。

掌握熵的概念、实质、统计意义、克劳修斯不等式、熵增原理、熵判据、ΔF、ΔG判据。

(3):理解第三定律、规定熵、标准熵的概念及其数值求取。

ΔH、ΔS、ΔF、(4):熟练掌握单纯pVT变化过程、相变过程、化学反应过程的ΔU、ΔG的计算。

掌握热力学基本关系式、麦克斯韦关系式及其应用,能够较熟练地做有关证明题。

熟练克拉佩龙及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的各种形式和应用。

4.多组分体系热力学:(1):熟练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2):掌握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理解其物理意义、偏摩尔量间关系。

(3):掌握理想气体、理想溶液、稀溶液中化学势的表达、各种标准态的选取和化学势在化学平衡、相平衡中的应用、理想溶液、稀溶液定义、特点及微观说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专业基础综合》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专业基础综合》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专业基础综合》硕士入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包括:体育教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复试中进行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与养生方向专业课)及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专业课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体育管理学(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考试,各科目考试方式均为笔试,主要考查考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相应能力。

二、考试内容:运动训练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一,满分100分)1.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1)竞技体育的概述(2)运动训练的概念(3)运动训练学的概念(4)运动训练理论的内涵(5)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内容2.项群训练理论:(1)项群训练理论总论(2)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3.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数(2)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数(3)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4.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1)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概念(2)竞技需要原则(3)动机激励原则(4)有效控制原则(5)系统训练原则(6)周期安排原则(7)区别对待原则(8)适宜负荷原则(9)适时恢复训练原则5.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2)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3)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4)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6.运动员体能及训练:(1)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2)身体形态及训练(3)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素质及其训练7.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1)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2)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3)技术训练常用方法及基本要求(4)运动技术评价8.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1)竞技战术概述(2)战术训练方法(3)战术方案的制定与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9.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1)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2)运动智能及其训练(3)运动智能概述10.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1)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2)运动员智能及其训练11.运动训练计划:(1)运动训练计划概述(2)运动训练计划分类(3)多年训练计划(4)运动训练课时计划与组织运动生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二,满分100分)1.绪论:(1)运动生理学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2)生命的基本特征(3)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2.骨骼肌机能:(1)肌纤维的结构(2)肌纤维的收缩过程(3)骨骼肌特性(4)骨骼肌收缩(5)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3.血液:(1)血液的概述(2)运动对血量的影响(3)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4)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4.循环机能:(1)心脏的机能(2)血管生理(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4)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5.呼吸机能:(1)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2)气体的交换和运输(3)呼吸运动的调节(4)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6.物质和能量代谢:(1)物质代谢(2)能量代谢(3)体温7.肾脏机能:(1)肾脏的基本结构(2)尿的生成过程(3)肾脏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4)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8.内分泌机能:(1)内分泌概述(2)激素分泌的调控9.感觉与神经机能:(1)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2)神经系统的运动整合作用10.运动技能的形成:(1)运动技能的概念(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1.有氧、无氧工作能力:(1)概述(2)有氧工作能力(3)无氧工作能力12.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2)极点与第二次呼吸(3)运动性疲劳(4)恢复过程13.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1)概述(2)超负荷原则的生理学分析(3)恢复原则的生理学分析(4)周期性原则的生理学分析(5)个体化原则的生理学分析14.环境与运动:(1)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2)热环境与运动能力(3)冷环境与运动能力(4)水环境与运动能力15.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1)运动训练对机体机能的影响(2)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因素(3)人体机能评定的方式(4)人体机能评定的常用指标(5)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16.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1)概述(2)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3)运动处方的制定及实施17.运动生理负荷的检测与调控:(1)概述(2)运动生理负荷的检测与调控体育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三,满分100分)1.绪论:(1)建立体育教育学的意义(2)体育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特征2.体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体育教育的产生(2)体育教育的发展和深化(3)我国体育教育的现状(4)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向3.体育教育的本质、结构和功能:(1)体育教育的本质(2)体育教育的结构(3)体育教育的功能4.体育教育目标:(1)体育教育目标(2)制定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原则(3)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4)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总目标5.体育教育中的德育:(1)体育教育中德育特点(2)体育教育中德育内容(3)体育教育中德育基本规律6.体育教育中的智育:(1)体育教育与智育关系(2)体育教育中智育要求(3)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7.体育教育中的美育:(1)体育教育与审美教育关系(2)体育美的特性与内容形式(3)体育教育中审美教育的要求8.体育教育中的个性发展:(1)个性与体育教育(2)动机、态度的培养与个性发展(3)体育教育中发展个性要求9.体育教学过程和原则:(1)体育教学过程(2)体育教学过程基本规律(3)体育教学原则概述(4)体育教学特殊性原则10.体育教学法与教学手段:(1)体育教学法概述(2)发展体能教学法(3)体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11.体育课堂教学:(1)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2)体育课教学的基本环节(3)体育课教学的运动负荷(4)体育课教学环境与卫生安全12.体育课外教育:(1)体育课外教育的意义和特点(2)体育课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三、参考书目运动训练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运动生理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版体育教育学:刘清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5、
6、平衡凝固:凝固过程及其缓慢,凝固界面附近的溶质迁移和固、液相内的溶质扩散充分。 非平衡凝固:凝固过程较快,溶质迁移和固、液相内的溶质扩散无法充分进行。
7、
8、
9、
原因:由于两种原子以不同的速度相对扩散而造成标记面的漂移。
10、位错又可称为差排,在材料科学中,指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即原子的局 部不规则排列(晶体学缺陷)位错的增殖机制主要有三种机制:弗兰克-里德位错源 (Frank-Readsource)机制、双交滑移增殖机制,和攀移增殖机制。
的位向关系。 7、 稳态扩散 :在稳态扩散过程中,扩散组元的浓度只随距离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 8、 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
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 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9、 电子化合物是指由主要电子浓度决定其晶体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又称休姆-罗塞里相。凡具有 相同的电子浓度,则相的晶体结构类型相同。 10、 界面能界面上的原子处在断键状态,具有超额能量。平均在界面单位面积上的超额能量叫 界面能。
二、简答题 1、两位错发生交割时产生的扭折和割阶有何区别? 答:位错的交割属于位错与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其结果是在对方位错线上产生一个大小和方向等 于其柏氏矢量的弯折,此弯折即被称为扭折或割阶。扭折是指交割后产生的弯折在原滑移面上,对
简答题: 1、 空间点阵中每个阵点应该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密排六方体结构位于晶胞内的原子具有
Hale Waihona Puke 综合题 1、2、包晶反应:L(0.53%C)+δ -Fe(0.09%C)→γ -Fe(0.17%C) 共晶反应:L(4.3%C)→γ-Fe(2.11%C)+Fe3C(6.69%C) 共析反应:γ -Fe(0.77%C)→α -Fe(0.02%C)+Fe3C(6.69%C)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油层物理考试大纲考试内容第一章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第一节储层烃类系统的相态第二节油气体系中气-液的分离与溶解第三节天然气的高压物性第四节地层油的高压物性第五节地层水的高压物性第二章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第一节岩石的骨架性质第二节储层岩石的孔隙性第三节储层岩石的渗透性第四节储层流体饱和度第五节岩石的胶结物及其胶结类型第六节毛管渗流模型及其应用第七节储层岩石的其它物理性质(不在考试范围内)第三章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第一节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第二节油藏岩石的润湿性及油水分布第三节油藏岩石的毛管力第四节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性第五节微观渗流机理第四章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第一节采收率及其影响因素第二节提高采收率方法简介第三节剩余油饱和度与采收率(不在考试范围内)第四节物理模拟原理(不在考试范围内)重点内容第一章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第一节储层烃类系统的相态单、双、多组分体系的相图(P-T)相图,露点线,泡点线,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反常凝析现象;五种类型油气藏(低收缩油藏、高收缩油藏,凝析气藏,湿气、干气气藏)。

第二节油气系统的溶解与分离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其影响因素;相态方程的推导及应用(泡点方程、露点方程的推导及应用);平衡常数;油气分离方式(接触分离、多级脱气、微分脱气);油气分离计算(闪蒸脱气、多级脱气)。

第三节天然气的高压物性天然气的组成、视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密度、压缩系数、体积系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缩因子状态方程及其应用,对应状态定律,压缩因子图版应用,天然气粘度确定及特点。

第四节地层油的高压物性地层油基本物性参数:溶解汽油比,密度相对密度、体积系数、两相体积系数,压缩系数,随压力的变化及其应用。

第五节地层水的高压物性地层水矿化度和硬度,地层水分类方法。

第二章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第一节岩石的骨架性质粒度组成、确定方法、表示方法,不均匀系数;比面、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化考研复习题库09春《物理化学》综合复习资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化考研复习题库09春《物理化学》综合复习资料

《物理化学》综合复习资料第一章 气体1、判断题1、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不会等于1 ( )2、理想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 )3、理想气体分子无体积 ( )4、实际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C T T ( )5、理想气体分子无体积,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 )6、临界温度是实际气体被液化的最低温度 ( )7、恒温下,实际气体的PV 乘积不随 T 而变 ( )8、恒温下,理想气体的PV 乘积不随 T 而变 ( )9、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有多种 ( )10、分压定律的数学表示式不适用于理想气体 ( )2、选择题1、对于低压混合气体的B 组分,以下哪个表达式不对:a.P B V B =n B R T ;b.P B V =n B R T ;c.P B /P =n B /Σn B ;d.P B =Py B 。

2、某纯物处于气、液平衡状态,必然:a.温度高于该物质的临界温度T C ;b.气相压力P 大于该物质的饱和蒸气压P *;c.P = P *;d. .P < P *3、图1是某物质的p ~V m 图,由图知,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V m (l):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饱和气体的摩尔体积V m (g):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饱和蒸气压*B p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气体不能液化说明气体所处的温度比临界温度T c : a.高; b.低; c.相等。

气—液平衡时,随着整个系统摩尔体积的减小饱和蒸气压*B p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要看是什么物质。

4、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 ( )a. 等于1b. 大于1c.小于1d. 随状态而定 5、 对比温度r T 的值一定是 ( )a. =1b. >1c. <1d. 以上三者皆有可能6、下列哪种条件下的气体可近似成理想气体( )(A) 高温、高压气体; (B) 高温、低压气体;(C) 低温、低压气体; (D) 低温、高压气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化学考研题库试题六一、单项选择(共20分)1. 温度升高时CO 2饱和气体的密度 [ ]A.增大B.减小C.不变D.变化方向不确定2. 孤立体系发生的下列过程中一定是可逆过程的是 [ ]A. B. C. 0=ΔU 0=ΔH 0=ΔS D. 0=ΔG3. 纯物质单相体系的下列各量中不可能大于零的是 [ ]A.P S HB.P T GC.V S UD. SP H4. 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始态出发分别进行恒温可逆膨胀和绝热可逆膨胀 [ ]A.能达到相同的终态B.能达到相同的终温C.能达到相同的末态熵值D.以上说法都不对5. 下列过程中的是 [ ]0=ΔU A.水向真空蒸发为蒸气 B.可逆化学反应 C.绝热恒容的气体反应 D.可逆电池放电 6. B 溶于A 中形成稀溶液,B 的化学势表达为B B B x RT ln +=μμ,其中?B μ [ ]A.只与温度有关B.只与温度、压力有关C.只与温度、压力、B 的本性有关D.与温度、压力、B 和A 的本性都有关 7. 水和苯酚部分互溶,一定温度下在分液漏斗中分成平衡的两层,向其中加入一些水后,仍然分为两层 [ ] A.两层中水的浓度都增大了 B.两层中水的浓度都减小了 C.水层中水的浓度增大了 D.两层中水的浓度都没变8. 某稀溶液中溶质B 的化学势 [ ]A.只能有一种表达形式B.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值C.只能有一种标准态D.只能因A 的浓度而改变 9. 在A 和B 形成理想溶液的过程中,mmS G ΔΔ的值 [ ] A.小于零 B.大于零 C.等于零 D.等于110. 根据玻尔兹曼分布,i 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 [ ]A.与能量零点的取法无关B.与温度无关C.与i 能级的能量无关D.与能级简并度无关11. 某三原子分子的对称数是2 [ ]A.该分子的平动自由度是2B.该分子的振动自由度是2C.该分子是线性的D.该分子是非线性的12. 水溶液中的活度是 [ ]342)(SO Al A.( B. C.)5/132?+a a ()5/1223?+a a D. 32?+a a 13. 电池的电动势 [ ]Cu Cua H P H Pt H |||)1(|)1.0(|22++=+?A.是铜电极的电极电势 B.随的增大而增大+2Cu a C.不因温度改变而改变 D.不因向溶液中加入而改变|2+Cu NaCl 14. 在恒容反应器中进行如下反应:B Ck 3k 4反应完成后有 [ ]A.21k k C C D B = B.34k kC C B C = C.21k k C C C D C B =+ D.A B C C C C ?=15. 碰撞理论中的Ec 和阿累尼乌斯公式中的Ea 相比 [ ]A. Ec>EaB. Ec<ea< p="">C. Ec = EaD.不能比较16. 实际气体化学反应,一定温度下不因加压而改变的平衡常数是[ ]P K ?f K C K x K 17. 同温度下,在同样半径的玻璃毛细管中 [ ]A.纯水升得高些B.盐水升得高些C.纯水和盐水升得一样高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18.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造成溶液过热的原因 [ ]A.液柱静压B.曲界面压差C.大气压增加D.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19. 关于催化剂以下何种说法不对 [ ]A.改变反应途径B.降低活化能C.减小反应的D.加速逆向反应G Δ20. 胶粒做布朗运动 [ ]A.是溶胶稳定的主要原因B.是胶粒带电的主要原因C.是介质分子热运动造成的D.是溶胶中含有电解质造成的二、填空题(16分)1. 2molN 2由415K绝热可逆膨胀为原体积的两倍,1.__________?=ΔK J S2. 1mol 理想气体由315K 节流膨胀为原体积的两倍,1.__________?=ΔK J U3. 配分函数定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硕士《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及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

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气体PVT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热力学初步、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及胶体化学。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中,要求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包括物理量的测量(包括原理、计算式、测定步骤、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和常用物理化学仪器的使用(原理及装置、测量精度、使用范围、注意事项等)。

二、考试内容:
1.气体的PVT关系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
(2)理想气体混合物,道尔顿定律及阿马格定律
(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
(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2.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基本概念及热力学第一定律
(2)可逆过程及可逆体积功的计算
(3)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4)热容及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热的计算
(5)焦耳实验,节流膨胀过程、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及焓
(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及绝热可逆过程方程
(7)相变过程热的计算
(8)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
(9)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标准摩尔生成焓及标准摩尔燃烧焓
(10)化学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11)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
3.热力学第二定律
(1)卡诺循环及卡诺定理
(2)自发过程特征、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本质
(3)熵定义及熵的统计意义、克劳修斯不等式及熵增原理、熵判据
(4)环境熵变的计算
(5)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
(6)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
(7)热力学第三定律、标准熵及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8)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定义、物理意义及变化值的计算、判据
(9)热力学基本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及其应用
(10)克拉佩龙方程及外压对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影响
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偏摩尔量的定义、物理意义、集合公式以及偏摩尔量间的关系
(2)化学势定义、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化学势判据及应用
(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及其应用
(5)理想液态混合物
(6)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表示式及分配定律
(7)稀溶液的依数性
(8)逸度及逸度因子
(9)活度及活度因子-真实液态混合物及真实溶液
5.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平衡条件
(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等温方程式
(3)平衡常数表示式
(4)复相反应化学平衡
(5)平衡组成的计算
(6)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的定义及其应用
(7)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反应等压方程
(8)其他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
(9)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10)常压下液态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6.相平衡
(1)多组分系统平衡的一般条件
(2)相律及其应用
(3)杠杆规则
(4)单组分系统相图分析
(5)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及分析
(6)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及分析
(7)精馏原理
(8)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9)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10)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11)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12)三组分系统的图解表示方法及有一对液体部分互溶系统的相图7.电化学
(1)电化学基本概念、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
(2)离子的电迁移、离子迁移数的定义及计算
(3)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定义、计算及电导测定的应用(4)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及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5)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离子强度
(6)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7)可逆电池条件、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定(8)原电池热力学计算和能斯特方程的应用
(9)电动势产生机理
(10)电极电势、液体接界电势和电池电动势
(11)可逆电极的种类
(12)电动势测定的应用(含原电池设计方法)
(13)分解电压、极化作用
(14)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8.统计热力学初步
(1)粒子各种运动形式的能级、能级简并度
(2)能级分布的微观状态数及总微观状态数
(3)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
(4)波耳兹曼分布公式、各项含义及简单计算
(5)粒子配分函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分子的全配分函数--析因子性质
(6)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9.界面现象
(1)表面吉布斯函数及界面张力
(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和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毛细现象
(3)亚稳状态及新相生成
(4)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温吸附、Langmuir吸附理论及吸附公式的简单应用、BET吸附理论及吸附公式中各物理量含义
(5)固-液界面:接触角、杨氏方程及润湿现象
(6)溶-液界面:溶液的表面吸附、表面过剩及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7)表面活性剂定义、种类及其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存在方式
10.化学动力学
(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
(2)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反应分子数及反应级数、速率常数
(3)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4)速率方程的确定
(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累尼乌斯公式、活化能及其与反应热的关系
(6)典型复合反应
(7)链反应
(8)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方法
(9)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
(10)过渡状态理论
(11)光化反应-光化学反应特点、初级反应和次级反应、光化学定律、光化学反应机理及速率方程、温度对光化学速率的影响、光化平衡反应
(12)催化作用的通性及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
11.胶体化学
(1)胶体的定义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2)溶胶的制备及净化
(3)胶体分散系统的基本性质-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及瑞利公式)、电学性质、动力性质
(4)双电层理论和电位
(5)憎液溶胶的胶团结构
(6)憎液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7)乳状液
(8)Donnan平衡和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
12.物理化学实验(不超过试题总分数的10%)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

实验中常用到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包含以下内容:
(1)化学热力学实验
量热、化学平衡及相平衡实验。

包括:燃烧热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氨基甲酸铵分解平衡、二组分沸点-组成相图的制作、二组分金属固-液平衡相图的测绘。

(2)电化学实验
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3)化学动力学实验
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包含的实验:过氧化氢分解及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4)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实验
溶液表面吸附和表面张力测定、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摩尔质量。

*考生应掌握上述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及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1)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水银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和校正;恒温水浴的装配和使用。

(2)压差计的使用;气压计的使用和校正;真空泵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3)电位差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标准电池、检流计、参比电极的使用。

电导率仪的使用。

(4)阿贝折射仪的原理及使用。

(5)氧弹及燃烧热测定装置的操作、压片机、高压氧气瓶的使用。

三、参考书目
1、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刘金河、杨国华、张在龙、孙在春编著,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1和2可任选其一。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