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MC说明资料
EMC PRO综合测试机-中文操作说明

Operating Instructions Thermo KeyTek EMCPro 綜合測試機操作手冊測試區域安全注意事項:1.避免安裝於高濕氣、高落塵之區域。
2.良好空調室溫環境。
3.不可燃的牆壁/ 地板,避免火災發生。
4.非使用操作人員,限制進入測試區域。
5.單獨且適當的配電系統,避免與其它電氣用品共同使用,同一配電迴路。
6.單獨且良好的接地。
電源連接及內部連接:EMCPro 在背面有2組交流電輸入端,一是系統電源,二是待測物電源輸入端。
光纖介面選項與外部執行視窗WIN98或WIN2000的電腦連線,其連接器具有方向性,不得反插,且不需額外電源。
直流電源至待測物:EMCPro可接受直流電源給待測物電源輸入端,但需注意其輸入與輸出之位置。
L1L1 L2PE待測物電源輸入接頭待測物電源輸出接頭直流電源使用L1及L2給電源及回流,保護接地端只能做為回流使用。
電源供應要求:(一) 系統電源:全自動切換交流電源在以下任一種電壓範圍100 – 120 Vac, 50/60 Hz220 – 240 Vac, 50/60 Hz(二) 待測物電源:待測物輸入端可接受輸入電壓從50 – 240 V, 50/60 赫,但EUT電流是被待測物連接頭電流額定所限制。
PRO-BASE-USA 美國型15A, 120 VacPRO-BASE-BRI 英國型13A, 250 VacPRO-BASE-EUR 歐洲型16A, 250 Vac交流電源(AC SOURCE)在測試時需能提供待測物故障時所需的短路電流,如使用之電源無法提供足夠的容量,則測式是無效的。
可接受的電源包含下列:●專線的分枝配電電路●專屬的馬達發電機●適當安裝的隔離變壓器(三) 使用EMCPro和漏電保護跳脫問題原因在於當使用EMCPro來測試待測物雷擊試驗耦合至保護接地時(線對地或多線對地),雷擊時之短暫脈衝電源會觸發此漏電保護跳脫裝置,造成不必要的待測物電源中斷,此一問題只發生在電擊測試,選擇在對地之耦合方式時.此種情況有兩種解決方式:●第一個方式是提供待測物電源但不使用此一漏電保護跳脫裝置,但此一方式可能不實際,因某些建築法規或安全需求。
反激电路emc解决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反激电路emc解决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的概述中,我们将介绍反激电路以及与之相关的电磁兼容性(EMC)问题。
反激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拓扑,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它是一种能够将电能从输入端传输到输出端的电路。
然而,这种电路设计也常常伴随着EMC问题的产生。
EMC问题是指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受干扰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同时也会对周围的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干扰。
因此,解决反激电路的EMC问题对于确保设备性能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首先介绍反激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其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常见的电路结构。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EMC问题的产生原因。
这些原因可能包括电路布局不良、信号线干扰、电磁辐射等。
进一步了解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将有助于我们寻找解决EMC问题的方法。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强调EMC问题的重要性,并探讨反激电路EMC 解决方法。
这些解决方法可能包括电路布局优化、滤波器设计、屏蔽技术等。
通过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反激电路的EMC问题,从而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其它设备间的互操作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反激电路以及与之相关的EMC问题,理解其产生原因,并了解一些解决EMC问题的方法。
这对于从事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旨在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具体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本篇长文旨在探讨反激电路中可能出现的EMC(电磁兼容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为了更好地组织内容,本文将采用以下结构:1. 引言:首先介绍本文所讨论的问题领域,包括反激电路和EMC问题的概述。
通过对这些基本知识的介绍,读者可以对后续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反激电路的基本原理和EMC问题的产生原因。
EMC测试的具体说明(关于BCM设计相关的)

EMC测试供应商:XXX电气系统有限公司零件名称:XXX零件号:XXX日期:2010-12-22EMC测试审核人施喆晗审核时间2010-12-22测试地点:上海XX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EMC简介: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是指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也是电子、电气设各或系统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性能。
电磁兼容性问题已经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一门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信、材料、结构等学科的边缘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产品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
电磁兼容的中心课题是研究如何控制和消除电磁干扰,使电子设备或系统与其他设备联系在一起工作时,不导致设备或系统的任何部分的工作性能的恶化或降低。
一个设计理想的电子设备或系统应该既不发射任何不希望的能量,又应该不受任何不希望有的能量的影响。
当然,在电子设备或系统出厂前,衡量其EMC J眭能好坏的主要依据就是FMC测试结果。
这些测试,就是模拟产品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发生的一些骚扰和干扰,如图所示。
图中为举例说明用电器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发生的一些骚扰和干扰目前,衡量一个产品的EMC跬能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1)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性能。
即处在一定环境中的设备或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应产生超过相应标准所要求的电磁能量于扰。
(2)EMS(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抗扰度性能。
即处在一定环境中的设各或系统正常运行时,设各或系统能承受各种类型的电磁能量干扰。
EMC测试审核人施喆晗审核时间2010-12-22测试地点:上海XX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EMC实验模块:众泰P01的保险丝盒总成与车身控制模块的实验项目有如下四个。
暗室法(RE),电压法(CE),大电流注入法(BCL),自由场法(RL)。
电磁兼容性说明书

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EMC)定义为产品、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抗电磁干扰是产品、设备或系统在存在电磁干扰(EMI)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XXXXX仪是依照现有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及相关要求设计和制造的。
在存在电磁场的情况下使用XXXXX仪可能会造成性能发生改变或输出不稳定等的性能降低。
如果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建议对系统的使用环境进行检查,以确定可能的骚扰源。
这些骚扰可能来自同一房间或邻近房间内使用的其他电气设备,或者来自手机、对讲机等便携式及移动式RF通信设备,或者来自附近的无线电设备、电视或微波传输设备。
如果电磁干扰(EMI)对XXXXX仪造成了干扰,则可能需要将XXXXX仪移到其他地方或采取相应的电磁干扰抑制措施。
该XXXXX仪符合行业标准YY0505-2012的要求。
警告•将不是指定用于XXXXX仪的电缆、换能器和附件用于该系统,可能导致系统发射的增加或抗扰度的降低。
•设备或系统不应与其他设备接近或叠放使用,如果必须接近或叠放使用,则应观察验证在其使用的配置下能正常运行。
本设备预期仅由专业医护人员使用。
设备可能导致无线电干扰或扰乱附近设备的运行。
可能有必要采取缓解措施,比如重新调整设备的方向、位置或屏蔽相应场地。
小心医疗设备对于EMC有特殊的预防措施,需要依照本系统附带的文档中所提供的EMC信息进行安装和使用。
本节包括适用于XXXXX仪的有关电磁辐射和抗干扰方面的信息。
确保系统的操作环境满足参考信息中指定的条件。
在不满足这些条件的环境中操作XXXXX仪可能降低系统的性能.在安装和使用XXXXX仪时,为确保其电磁兼容性,应遵循本节和其他各节中包含的信息和警告。
说明如果在第8页的“抗电磁干扰”中所述的电磁环境中操作和使用XXXXX仪,它将安全地进行工作,并提供以下基本性能:1.1 :射频发射以下信息适用于XXXXX仪和包含在系统内或系统附带的任何射频设备。
emc32中文版说明书

emc32中文版说明书第一章:EMC32简介EMC32是一款先进的电磁兼容测试软件,用于评估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耐受能力。
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可用于分析和解决各种电磁兼容性问题。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EMC32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熟练掌握该软件。
第二章:EMC32安装在本章中,将介绍EMC32的安装和系统要求。
用户需要了解软件的硬件和软件要求,并按照指导进行安装程序的操作。
同时,还将介绍如何注册软件并获取更新。
第三章:EMC32配置本章将介绍EMC32的配置选项和参数设置。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软件进行个性化配置,包括语言选择、信号源设置、控制参数等。
此外,还将介绍如何连接外部设备以及进行硬件设置。
第四章:EMC32使用在本章中,将详细介绍EMC32的使用方法,包括测试计划的创建、测试参数的设置、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
同时,还将介绍软件的各种功能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EMC32的功能。
第五章:EMC32故障排除在本章中,将介绍一些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以帮助用户遇到问题时快速排除故障。
同时,还将提供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以供用户参考。
第六章:EMC32更新和支持在本章中,将介绍EMC32的更新和支持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注册软件并订阅更新服务,获取最新版本的软件和技术支持,以保持软件的最佳状态。
第七章:EMC32售后服务第八章:EMC32最佳实践在本章中,将介绍一些使用EMC32的最佳实践方法,包括测试计划的制定、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故障排除等。
用户可以参考这些实践方法,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第九章:EMC32常见问题解答在本章中,将提供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以供用户参考。
这些问题涵盖了软件安装、配置、使用等方面的常见问题,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问题进行查阅。
总结:。
EM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资料说明

EM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资料说明送检清单(主要针对YY 0505-2012(IEC60601-1-2/EN60601-1-2)适用的设备,其他如GB/T 18268.1-2010(IEC61326-1 /EN61326-1)和GB/T 18268.26-2010(IEC61326-2-6/EN61326-2-6)实验室设备参照填写):1、送检样品及附件测试附件(指注册单元中包含的全部配/附件)测试软件(指确保样机以自动运行方式达到典型工作状态的专用应用程序)测试工装(指模拟正常工作状态所需的试验装置,其介入不应引入额外的干扰噪声。
);2、技术要求(电磁兼容性包括YY0505-2012全项目及现行有效专标EMC相关条款)和EMC型号覆盖安全性预评价报告(广东省企业内适用),出英文报告不需提供技术要求和预评价报告;3、使用、技术说明书;4、承诺书;5、*原理图和电路图;6、*EMC检测报告(进口产品适用);7、*风险分析报告;8、产品标识、标记设备或部件的外部标识(应符合YY0505中6.1.201.1)警示(应符合YY0505中6.1.201.1 )9、产品相关资料表格(申请国内注册提供中文版本,申请出口认证提供英文版本):表1、基本性能(essential performance,保持残留风险在可接受限值内的必需的性能特征,见IEC60601-1 第三版)未识别基本性能有基本性能备注:一般需要通过风险分析,才能得出产品的基本性能。
如果没有经过风险分析,可以勾在“未识别基本性能”一栏。
表2、样品的预期使用场所或环境备注:A类、B类的信息由检测工程师根据产品的适用范围予以确认。
表3、样品信息L+N+PE L+NL1+L2+L3+N+PE L1+L2+L3+N L1+L2+L3+PE表4、样品构成表表5、样品连接图备注:指样品的连接图,主要针对的是系统(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表6、样品运行模式表7、样品电缆各接线端子导线等)、产品部件间的连接线和患者导联线。
机器人emc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机器人emc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电磁兼容性(EMC)问题的关注。
由于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可能对其自身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确保机器人满足相应的EMC要求至关重要。
EMC标准针对机器人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提供了指导,以确保机器人在电磁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并能与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协调运行。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机器人EMC标准的概述,包括EMC的简介、标准的定义与作用以及发展历程。
接着将对标准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解释说明,详细阐述标准对机器人电磁兼容性要求的规定和解释,并对相关的测试方法和指标进行阐述。
随后,我们将探讨实施机器人EMC标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建议。
最后,我们将总结所述要点并展望未来机器人EMC标准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机器人EMC标准,帮助读者了解该标准的概念、作用和发展历程。
同时,通过对标准中涉及的术语、要求和测试方法的详细解释说明,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标准的内容。
此外,我们将提供实施机器人EMC标准所面临挑战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议和成功案例分享,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最后,本文还将对未来机器人EMC标准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读者了解行业趋势提供参考。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清晰撰写内容。
2. 机器人emc标准概述:2.1 EMC简介: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在给定的电磁环境条件下,设备或系统能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操作,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并且不会对周围设备或系统造成不可接受的干扰。
在机器人领域中,机器人与其他设备或系统之间的电磁相容性显得尤为重要。
2.2 EMC标准的定义与作用:EMC标准是为了确保机器人能够与其他设备和系统协同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保证机器人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运行,同时不会对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干扰。
EMC基本测试报告格式及说明

随着电气电子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产品日益普及和电子化,广播电视、邮电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发达,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和恶化,使得电气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电磁干扰EMI 与电磁抗EMS)问题也受到各国政府和生产企业的日益重视。
欧共体政府规定,从1996年1月1起,所有电气电子产品必须通过EMC认证,加贴CE认证标志后才能在欧共体市场上销售。
此举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影响,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对电气电子产品的RMC性能实行强制性管理。
根据欧盟的电磁兼容(EMC)指令2004/108/EC,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电子电气产品必须在其对其他产品的干扰性及对外来影响的抗干扰性方面严格符合欧盟法律要求。
检验记录产品名称NAME OF SAMPLE商标型号TRADE MARK & TYPE制造厂商MANUFACTURER委托单位CLIENT检验类别TEST SORT检验项目TEST ITEM 静电放电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检验记录第3 页共页样品名称商标/制造厂商型号规格委托单位取样方式委托人送样抽样单位/ 抽样母数1台抽样地点/ 样品数量1台生产日期-- 抽样日期/ 送检日期2008年11月14日检验日期2008年11月14日--2008年12月4日检验环境15~35℃ 45~75%RH样品说明:检测样品1台,检测编号:1#,检测前后样品外观完好,功能正常。
测试时供电电压:DC 12V检验项目:静电放电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检测依据:IEC 61000-4-5:2005、IEC 61000-4-2:2001、IEC 61000-4-4-2004、企业要求检验概况:依据标准和企业要求对1台样品分别进行了静电放电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共3项的检测,测试结果均符合企业要求。
详见后页。
检验结论:共检3项,3项均符合企业要求检验负责人:审核:批准:职务: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序号判定准则类别说明1 判据A 试验中EUT在规范极限值内性能正常2 判据B 试验中EUT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3 判据C 试验中EUT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需操作者干预或系统重调(或复位)4 判据D 试验中EUT因装置(或元件)损坏而不可恢复的功能降低或丧失检验项目: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依据标准:IEC 61000-4-5:2005 、企业要求产品名称:商标型号:样品编号:1#试验条件:温度:23 ℃,湿度:52 %RH,正常大气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編) / 目次 編
頁 1. EMS的概略 2. EMS適用規格 3. 規格要求的解説 3-1 入力Immunity 3-2 伝導Immunity 3-3 放射電磁場Immunity 3-4 同軸線遮蔽効果 4. 測定資料的看法(EN55020) 5. EN61000-4-2 6. EN61000-4-3 7. EN61000-4-4 2 4 6 6 15 25 30 33 44 48 52
EMS説明資料
4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測定項目和製品的動作状態 規格 FM/AM受信機及複合製品的 FM/AM受信状態 S1 S2a S2b S3 S4 ○ ○ ○ ○ ○ 在複合製品的受信状態以外対応 外部入出力端子的動作状態 - ○ - ○ -
EMS説明資料
2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ANT
直接伝入進来的妨害波 通過天線端子伝 進来的妨害波
STR(受信機)
Speaker Speaker
98 MHz
通過連接線伝進来 的妨害波
Deck
通過電源線伝進来 的妨害波
Headphone
EMS説明資料
3
9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測定方法的概略 (EN55020 S1) 測定回路
外部ANT端子 1 3 2
可以没有
4
5
6
7
8
1 : 妨害信号発生器 SSG1 2 : 希望信号発生器 SSG2 3 : 結合回路網 (2信号発射台) 4 : 整合回路網 (50 ⇒75 ) 5 :被測定機子
区域内立声限度値 (図表)
Level Limit
Frequency [MHz]
EMS説明資料
12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入力Immunity(S1) 入力
規格限度値
限度値 nf [dBµV] at 75 1KHz AM 80% Mod MONO 76.9 87.1 87.2 87.25 87.30 87.35 87.40 87.45 87.50 129.3 118.6 108.4 108.3 108.25 108.2 108.15 108.10 108.05 108.0 80 80 80 80 72.4 64.8 57.2 49.6 42.0 80 80 80 80 80 72.4 64.8 57.2 49.6 42.0 STEREO 80 80 80 80 69.2 58.4 47.6 36.8 26.0 80 80 80 80 80 69.2 58.4 47.6 36.8 26.0
0.0 87.100
87.250
87.350
87.450
Frequency [MHz]
Frequency [MHz]
Outside Upper (Mono)
90
90.0
Outside Upper (Stereo)
80
80.0 70.0
70
Level [dBμV]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08.000
97.500 98.000 98.500
区域内単音限度値 (図表)
Level Limit
Frequency [MHz]
Inside (Stereo)
90.0 80.0 70.0 Level [dBμV]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97.500 98.000 98.500
EMS説明資料
7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希望信号 FM98MHz / 87.6MHz / 107.9MHz 60 dBµV 1KHz調制 無妨害信号 希望信号輸出 妨害信号 輸出 能聴到的声音
希望信号受信
清楚
妨害信号 (小)
希望信号
希望信号受信
混入一点 雑音
108.400
Frequency [MHz]
Frequency [MHz]
EMS説明資料
14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3-2 伝導 伝導immunity Conducted immunity (S2) 誘導電圧immunity(S2a) 在電源端子、SP端子、耳機端子、其他的輸入輸出端子上加入従150KHz到150MHz的AM妨害信号時測定其排 除妨害信号的能力。 誘導電流immunity (S2b) FM受信及AM受信時、在天線端子加入従26MHz 到 30MHz的AM妨害信号時、測定其排除妨害信号的能力。
区域外 限度値
希望信号 fn MHz
妨害信号 ff MHz
87.6
測定値比限度値 大時為合格
107.9
EMS説明資料
13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帯域外限度値(図表)
Outside Lower (Mono)
90.0 80.0 70.0
90.0 80.0 70.0
6 : 終端電阻 7 : 低通濾波器 切断頻度 3dB at 15KHz 8 : 音頻電圧計 (通過CCIR468付上加重回路網)
EMS説明資料
10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入力Immunity(S1) 入力 区域内 限度値
妨害信号 ff MHz 限度値 nf [dBµV] at 75 1KHz FM Dev. 40KHz MONO 97.5 97.6 97.65 97.7 97.75 97.8 97.85 97.9 97.925 97.95 97.975 98 & & & & & & & & & & & 98.5 98.4 98.35 98.3 98.25 98.2 98.15 98.1 98.075 98.05 98.025 85 85 80 72 63 59 57 53 49 41 34 29 STEREO 85 85 80 72 63 58 47 32 20 14 14 20
Level [dBμV]
60 50 40 30 20 10 0 108.000
Level Limit
Level Limit
108.050
108.100
108.150
108.200
108.250
108.300
108.400
108.050
108.100
108.150
108.200
108.250
108.300
EN55020
EN61000-4-2 EN61000-4-3 EN61000-4-4
○ ○ ○
- - -
EMS説明資料
5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3. 規格要求の解説 規格要求の
EN55020
妨害波従天線端子伝出時或通過連接線伝出来時、及直接伝入機内時、把其規格制定出来。 有関規格要求事項的説明。 ( )内為一般性的省略的説法。 3-1 Input immunity ( S1) 区域内 相同受信区域内的FM妨害信号進到FM受信状態的機子的天線端子上時、 測定 其排除妨害信号的能力。 希望信号 98.000 MHz 妨害信号 97.500 MHz ~ 98.500MHz
区域外 隣接的区域的AM妨害信号進到時FM受信状態的機子的天線端子上時、測定排除其妨害信号的能力。 希望信号 87.600MHz / 107.900MHz 妨害信号 87.500 ~ 87.100MHZ / 108.000 ~108.400MHz
EMS説明資料
6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規格限度値
希望信号 fn MHz来自98測定値比限度値大的時候為合格
EMS説明資料
11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Inside (Mono)
90.0 80.0 70.0 Level [dBμV]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妨害信号 (大)
希望信号
希望信号受信
因雑音多 内容不清 楚
EMS説明資料
8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測定方法的概略 (EN55020 S1) 区域内 希望信号=希望信号是指信号1KHz/FM 75KHz変成98MHz、60dBμV的信号(単音及立体声) 妨害信号=妨害信号是指1KHz/FM 40KHz調制成 97.5 MHz 到 98.5 MHz 的指定的範囲内的 信号 (参照10頁) 区域外 希望信号=希望信号是指す1KHz/FM 40KHz調製成87.6MHz及107.9MHz、60dBμV的信号(単音及 立体声) 妨害信号=妨害信号是指1KHz/AM 80%調製成87.5MHz到 76.9MHz 及 108.0MHz 到 129.3MHz 的 指定範囲内的信号(12頁参照)
2001/07/26 HA製品安全課
E M C 説 明 資 料 (EMS)
2. EMS適用規格 EMS適用規格
対於AUDIO製品,有関EMS(妨害耐性)規制、現在只欧州強制化、但是 今後中国、韓国 等、予測也 会被強制化。 有関在欧州的AUDIO製品的EMS説明。 対象製品: 具有外部天線端子的广播受信機及其複合機器 適用規格: EN55020/1994+A12/1999 ( A12適用於下記的EMS規格里帯*的表示、估計今後也被適用于其他的規格。) * EN61000-4-2 : 静電気放電Immunity * EN61000-4-3 : 放射無線周波電磁場Immunity * EN61000-4-4 : 高速過度現象/BURST Immunity EN61000-4-5 : 衝撃Immunity EN61000-4-6 : 針対由無線頻率電磁場引起的伝導妨害的 Immunity EN61000-4-8 : 電力頻度磁場Immunity EN61000-4-11 : 電圧磁傾角/瞬停及電圧変動 I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