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合集下载

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 摘要 】目的 探讨 青年 冠心病 患者 的临床特 点 。方 法 选取 2 O l 5 年1 月 ~2 0 1 6 # - 6 月我 院收 治的青年 ( ≤4 0 岁)冠心病 惠者 1 2 O 例作 为观 察组,随机选择 同期 老年 ( ≥6 0 岁)冠心病患者1 2 0 例作 为对照 组,对 比 两组 冠心病患者的临床 特点 。结果 青年 组患者 中的发病诱 因比例高达8 9 . 1 %,显著 高于对照组的3 2 . 6 %,主
2 】 。因 此 ,为 了更 好 地 防 治 青 年 冠 心 病 , 有 酒和 吸烟 等危 险 因素 ,结合 患者 的身 高和 体重 等情况 来计 者 的 影 响 也 更 大 [ 必要对 青年 冠心病 患者 的临床特 点进行 分析 。通 过本 次研 算体 质指数 ; ( 2 )检测两组 患者 的生 化指标 ,主 要包括空
中西 医 结 合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2 0 1 6 年 9月 C第 4 卷第 2 7期
S e p . C2 0 1 6V o 1 . 4No . 2 7
Car d i ov as c ul a r Di s e as e Jo ur nal o f i nt e g r at e d t r ad i t i o na l
者 的临床特 点进行 分析 ,然后 采取 针对性治疗和干预措施 ,可 降低冠心病 的发病率 ,加快患者康 复。 【 关键词 】青年 ;冠心病 ;, 『 盏 床特点 【 中图分类号 】R 5 4 1 . 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I S S N. 2 0 9 5 - 6 6 8 1 . 2 0 1 6 . 2 7 . 0 3 1 . O 1
近 年来 ,随着 社会 工作 环境 的改变 ,我 国冠 心病 发病 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青年组T G显著高于老年组 ,血糖 年龄 日趋年 轻化 。青 年冠心 病 ,主要是 指年龄 ≤4 0 岁 的冠 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尸<O . 0 5 )。 心病 患者群 体 ,其 同老年冠 心病 群体 的临床 表现 和特 征具 有 很 强的差 异性 ,相 应的 临床治 疗方法 也有 所差异 , 同时 青年 冠心病 患者 在生 活质量 、劳 动力丧 失 以及医疗 费用 等 方面对患者 的影响也更大 _ 1 _ 。本研 究探 讨 了青年冠心病 患者

青少年冠心病临床特点分析

青少年冠心病临床特点分析
1 研 究对象 选 择某 大学 附属 医 院 20 O0年 1 月至 20 09年 8 因冠 心病 月
首次住 院并行 冠状动脉 造影 检查 的男性 患者 ( 有完 整 的病 例 资 4 讨 论 均 吸烟是 冠心 病( H 最 主要 的独立 危险 因素 。 C D) 男性 吸烟者发 料 )0 , 成两组 : 6名 分 年龄在 2—4岁之间 3 ; 24 O名 4 以上 3名 。 4岁 O 2 研 究方法 生 C D猝死的相对危险较不吸烟者高 1 倍,女性高 45 H O .倍。美 英 加拿 大和 瑞典 10 万人 库 的观察 结果 表 明 , 中吸 20 男性 人 院时采集 全部病 人 的吸 烟史 、 史 、 酗酒 高血 压病 史 、 尿病 国 、 国、 糖 . 6 史 、 心病 家族 史 。人 院后 次 日清晨 空腹 抽静 脉 血 , 总 胆 固 烟者 的总死 亡率 、心 血管 病发 病 率和死 亡率 比不 吸烟者 增加 1 冠 测定 倍 。本组 调查发 现青 年男 性 C D患者 吸烟率 (6 %:6 %) H 7. 5. 显著 7 7 醇、 低密 度脂蛋 白、 高密 度脂 蛋 白和甘 油三 醋和血 糖 。 冠状 动脉 造影 结果 分析 :所有 病 例均 采用 Jdis ukn 法行 选择 高于老年冠心病组 , 吸烟可使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 , 造成血 性左、 右冠 状动 脉造 影 , 多 体位 、 进行 多角 度投 照 , 以冠状 动 脉及 管内皮缺氧性损伤, 内膜下层脂肪酸增多 , 前列环素释放减少, 血 其主要分支管腔狭窄/5%为标准判断为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 , 小板 易于集 聚于 动脉壁 , 动脉 粥样 硬化 。 > 0 引起 左主干 、 前降 支、 回旋 支及 右冠 状动 脉 , 左 左 为冠 状动 脉 系统 主 要 冠 心 病 阳性 家 族 史 是 青 年 C D 患 者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 H 的 4 分动脉 , 据上 述动脉 受 累数量 分为 单支 、 部 根 双支 三支病 变。 C D有 明 显 的遗 传 倾 向 。在 冠 心 病 阳 性 家族 史 中发 现 在 家族 H 3 结 果 内有相似不 良生活方 式如 : 高热量 、 高盐 、 低钾食物 的延袭 和 3 一般危 险 因素 比较 :青 年冠 心病 组 中具 有吸 烟史 的 比例 明显 高 血 压 、 脂 代 谢 异 常 、 尿 病 发 病 较 正 常 人 更早 出现 。 本研 . 1 血 糖 高于 老年 冠心 病组 (6 %: . ,< . )在 高 血压 病 史和 糖 尿 究 中 在 青 年 男 性 C D 患 者 中 有 冠 心 病 阳 性 家 族 史 者 占 7. 5 7 P 0 1 ; 7 6% 0 H 病史 方 面明显 低 于老 年冠 心病 组 (O 8%,< .;. %: %, 97 但 两 组 间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国 内外 学 者研 究 报 道 3%左 2%: O P 0 8 7 3 .%, O 5 0 与 0 P 0 1。 < . )在酗酒 史 (8 2 %) 心病 阳性 家族史 方面 两组无 差 右 不 一 致 ,可 能 是 与 本 研 究 病 例 数偏 少 或本 地 区经 济 和 医疗 0 1%: 0 和冠 异(. 5 P 0 5 。 3 %: 3 %,> . ) 0 水平较落后等 因素影响有关。 3 危险 因素个 数 的 比较 :青 年 冠心 病 组 中有 任 1 . 2 个危 险 因素 多 本研究显示 ,青年男性 C D患者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的比例 H 于老 年冠 心病 组 (1 %: . P 0 1; 3. 14 0 2 %,< . )有任 3 危 险 因素 少 于 显著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三支病变明显低于老年冠心病组, 0 个 随 老年 冠 心病 组 (2 %: . P 0 1 ; 任 t4个 危 险 因素 少 于 着危 险 因素个 数 的增 加 , 动脉 病变 支数 明显增力 。 因 : 1. 2 5 < . )有 > 4 6 %, 0 冠状 原 发现 老年冠 心病组 (3 l. P 00 ) 8%: 1 < . 。在 0 危险 因素 和任 2 危 冠状 动脉粥样 硬 化程 度随 着年 龄增 长 而增加 ,随着 年龄增 长 , 7 %, 1 个 个 脂 险因素两 组 问无 差异 。 质 的沉积 、 围坏 死组 织 以及在 斑块 病变 中产 生 的胶 原纤 维和 弹 周 3 冠脉病 变支数 的 比较 :青年 冠 心病 组单 支冠 状动 脉病 变 比例 性纤 维增 多 , . 3 导致 动脉 粥样 硬 化 向 中后期 发展 ,H C D的发病 率和 明显多 于老 年冠 心病组 (38 3. ,< . )三 支病 变所 占的 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5. %:1 % P 0 1 ; 8 0 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随年龄增 比例 明显低 于老 年冠 心病组 (3 %:23 P 00 )两 组 间差 异 长而 增加 ,H 1. 3 . 1 %,< . , 1 C D的发病 也随着 年龄 增长 而增加 。 显著 。而双 支病变 方面 在两组 间无 明显差 别 ( O 5 。青 年冠 心 参 考文献 .) 0 【 江凤 林, 1 】 吴明祥 , 宋丹, . 年 冠心 痛 的危 险 因素及造 影分 析『. 等青 J ] + 云南省大 理学院 附属医 院(700 6 10 ) 临床 心血 管病 杂志, 02 1( )6 16 3 20 , 81 : 5— 5. 2 21 年 1 1 l 00 月 0E收稿

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作者:闫建丽耿宏旭贺小武郭杏花齐帅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第08期[摘要]目的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

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青年冠心病患者138例为冠心病组,同期因怀疑冠心病而在我院内科性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血管无狭窄或者狭窄程度[关键词]青年;冠心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8—192—04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

青年冠心病是指发病年龄45岁以下的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在治疗上与老年冠心病也存在差异。

并且青年冠心病在预后、劳动力丧失、医疗费用、生活质量等方面对患者的影响也更大。

了解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对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青年冠心病13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38例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心肌梗死确诊为青年冠心病,临床资料完整。

另选择怀疑冠心病而在我院内科性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血管无狭窄或者狭窄程度1.2方法比较两组基线特征、临床血生化指标等。

基线特征包括性别、年龄、BMI、MAP、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

生化指标包括CK、cTnT、BNP、TC、TG、LDL-C、HDL-C、血糖、糖化血红蛋白、Fib、D-二聚体、hs-CRP、TBIL、DBIL等。

糖尿病、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相关的诊断指南标准;冠心病家族史主要为一级亲属中存在冠心病患者;吸烟史为每天吸烟1支及以上,连续1年级以上,近3个月内仍吸烟者;饮酒为每天摄入酒精100g就以上,持续1年。

BMI为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身高2,25及以上为肥胖。

简述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简述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简述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近年来我国青年冠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拟初步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比较,为探索早发冠心病机制提供方向与思路。

标签:青年;冠心病;临床特点近年来,冠心病史青年群体频繁发生的一种病例之一,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的速度处于一直上升趋势,并且死亡率开始出现增长势态,并且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患者增长幅度也比较大,结合我国心血管病报告统计来说,2009年和2006年这两年相比,60岁患者,尤其是男性心肌梗死患者,上述两个年龄组死亡率增长分为1.5倍比1.4倍。

为了能够对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为冠心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主要对部分≤40岁青年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的特点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让部分人员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至少存在一支冠状动脉官腔内径狭窄≥50%被进一步的诊断为冠心病,年龄≤40岁的患者属于青年组。

在一定程度上随机抽取同期≥60岁的冠心病患者为老年组。

对着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资料进行相应的收集和整理,其中包含病史以及诊断、实验室相关一系列的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比较。

1.2统计学分析测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过程中的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SPSS 8.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分析,P<0.05为差异统计学具有一定意义。

2 结果2.1入选患者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6.7±3.7)岁和(67.8±6.1)岁(P<0.01)。

青年组比老年组男性比例更高,为94.0%比73.7%(P=0.01)。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两组相比青年组患者单支病变更多(56.2%比20.9%,P=0.01),二支病变(20.3%比33.6%,P=0.05),三支病变(23.5%比45.5%,P=0.01)显著低于老年组。

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闫建丽;耿宏旭;贺小武;郭杏花;齐帅【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6(006)008【摘要】目的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青年冠心病患者138例为冠心病组,同期因怀疑冠心病而在我院内科性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血管无狭窄或者狭窄程度<50%的患者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生化指标等,分析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结果青年冠心病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高血压发病率,吸烟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冠心病患者cTnT、BNP、TC、LDL-C、Fib较高,而TBIL、DBIL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年冠心病男性发病率较高,患者大多合并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具有较高的cTnT、BNP、TC、LDL-C、Fib水平.【总页数】4页(P192-195)【作者】闫建丽;耿宏旭;贺小武;郭杏花;齐帅【作者单位】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登封452470;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登封452470;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登封452470;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登封452470;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登封4524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J], 潘三葱;孙玉霞;秦中胜;张卫玲;崔花花2.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J], 赵忠平3.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青年人冠心病发病相关因素 [J], 刘金涛;王梅;周芸;严研4.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J], 苏静静; 冯晓敏; 刘玉薇; 栾亮5.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特征分析 [J], 许莎莎;唐礼江;方崇峰;陆弋;洪凤芹;江建军;陈晓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对比分析_符晓华

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对比分析_符晓华

·论著·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对比分析第一作者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研究生符晓华1,于才红1,张 娜1,张 勇1,孙 明2(1.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内科,湖南长沙410006;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湖南长沙410007) 摘 要:目的 探讨中青年人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 I )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以提高防治效果。

方法 将187例A M I 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2例(≤45岁)和老年组145例(≥60岁),比较分析两组间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性别、梗死部位、并发症的特点。

结果 临床特点:中青年组女性仅2.4%,老年组女性占46.9%。

梗死部位中青年组以前壁、前间壁最多,老年组以广泛前壁为多。

并发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危险因素: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者中青年组分别为52.4%、83.3%,老年组分别为6.2%、4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高血压、糖尿病者中青年组分别为33.3%、2.4%,老年组分别为67.6%、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血脂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均>55%。

结论 冠心病家族史、吸烟、男性是中青年人AM I 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心肌梗塞;危险因素;中年人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04)05-0262-02Comparison of clinical feature and risk factors between youn g an d old patients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F U Xiao -hua *,Y U Cai -hong ,Z HANG N a ,ZHA NG Yong ,SU N M i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Medical Colleg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6,ChinaABSTR AC T :Objectire T 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 and risk facto rs in young and old patients with acute myo cardial infarction (AM I ).Method O ne hundred and eig hty -seven patients with AM I were divided into tw o g roups :youth g roup (age ≤45y ears old )42cases and old g roup (age ≥60y ears old ),comparison was made o n their clinical feature and risk factors .R es ults Youth g roup ,its female accounted o nly 2.4%,w hile old group for 46.9%.T he major site of infarction existed in anterior w all myocardial infarctio n (M I ),anteroseptal M I of y outh group ,w hile the old group showed ex tensive anterio r M I .T he complications in old g 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young g roup .Risk factors :the patients w ith family histo r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smoking in the youth g roup (52.4%,83.1%)w ere much higher than in the old patients (6.2%,44.1%)(P <0.005).T 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diabetes in old group (67.6%,18.6%)w ere much higher than in the y outh group (33.3%,2.4%)(P <0.01).T he serum lipid level :there w 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 een the two groups (P >0.05),but bo th g roups exceeded 55%.Conclusion T here were different risk factors between the y oung g roup and the old g roup ,family histo ry of CHD ,smo king ,male were major risk factors in the young group .KEY WORD S :myocardial infarction ;risk factors ;middle age 急性心肌梗死(AMI )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但近年来,中青年AMI 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2 0 0 8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i n c l u d i n g 2 1 0 c a s e s o f e l d e r p a t i e n t s( e l d e r g r o u p )a n d 1 3 0 e a s e s o f y o u n g a n d m i d d l e a g e d p a t i e n t s ( y o u n g a n d m i d d l e a g e d g r o u p ).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l a b o r a t o y r i n d e x e s ,i n l f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C A D,s t e n o s i s o f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a n d
w i t h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 i s e a s e( C A D ). Me t h o d s 3 3 0 C A D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w e n t c o r o n a r y a n g i o g r a m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r f o m 2 0 0 7 t o
【 中图分类号 】R 5 4 1 . 4 【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9 5 7 2 . 2 0 1 3 . 0 6 . 0 8 4
刘 晓 霞 ,杨 静 ,韩 如 智 .不 同年龄 段 冠心 病 患 者 的 临床 特 点 及 相 关影 响 因素研 究 [ J ] .中国全 科 医学 ,2 0 1 3 ,1 6 ( 6 ) :2 0 8 2— 2 0 8 4 .[ w w w . c h i n a g p . n e t ]

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2% ; 2 老年组溶栓 2 2例 , 通 8例 , 再 再通率 3 .6 。⑤ 临床 63%
转归 : 青年组 2例 ( .6 ) 死 因为广泛 前壁 A I 死 ; 52% , M 猝 老 年组死亡 8例 (3 3 % ) 死 因为广泛前 壁 A 猝死 4例 , 1.3 , MI
心源 性休 克死 亡 2例 , 前壁 A I 死 1例 , M猝 下壁 合并 右 室
析其原 因包括 : ①高血压 、 高脂 血症 、 糖尿病 、 烟等危 险因 吸 素造成冠心病发病率增加 ; ②遗 传因素对冠 心病早期 发病的 影 响 ; 遗 传一危 险 因素相互作 用 。青 年 A 的病理 特征 ③ MI
以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 为主 , 其次是 非冠状 动脉硬化 , 括冠 包
泵衰竭及严重心 律失 常 , 难 以抢 救成 功; 多 同时因为 症状不 典型 , 易失去溶栓 最佳 时机 , 降低 溶栓 效 果 , 使 病死 率增 亦 高。因此 , 对老年急性心衰 及各种心 律失 常患者 , 诊时除 就
心 电 图 检查 外 , 密 切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 应
( 稿 日期 :0 80 -3 收 2 0 -60 )
随着冠 心病、 高血 压病 、 心肌病等 心血管疾 病发病 率增
餐、 感染 、 劳累或情绪 激 动诱 发 4 2例。③ 临床表现 : 青年 组 均有典 型胸
射性疼痛 。发生心力衰竭 8例 、 心源性 休克 3例 、 心律失 常 2 3例。老 年组有典 型胸 痛症状 3 , 2例 放射性疼痛 7例 , 无典 型胸 痛症状 , 以胸闷 、 而 气短 、 头晕 、 乏力为 主要 临床表 现 2 l
方法与结果 : 分析 两组 的 危险 因素 、 诱发 因素 、 临床 表 现 、 疗情 况及 临床转 归 。① 危 险 因素 : 年组 高血 脂 2 治 青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标签:冠心病;青年;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本文对我院收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年龄≤44岁的冠心病患者54例为青年组,年龄31~44岁,平均(41.10±4.78)岁,男45例,女9例。

根据造影时间先后对年龄≥60岁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同期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排序,用随机数字生成器随机筛选出63例作为老年组,年龄60~88岁,平均(73.30±5.22)岁,男35例,女28例。

两组患者年龄和女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危险因素的收集:回顾分析入选患者病历,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情况(包括入院后新诊断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并根据入院后体重和身高,计算出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记录所有患者的发病情况,包括诱因、临床表现、血脂情况,并统计急性心肌梗死人数。

1.3判断标准:吸烟采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即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或以上。

饮酒指每天饮酒超过30g。

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指直系亲属男<55岁、女<65岁患冠心病。

冠心病、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诊断按照第7版内科学的诊断标准进行。

血脂异常的诊断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

肥胖标准采用中国高血压指南中的定义,即体质指数≥28为肥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青年组以男性、肥胖、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为主要危险因素;而老年组以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居多;两组高脂血症人数均超过40.70%以上,其中老年组高达52.38%,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比较危险因素青年组老年组年龄(岁)41.10±4.78**73.30±5.22男性[例数(%)]45(83.33)**35(55.56)女性[例数(%)]9(16.67)**28(44.44)体质指数(kg/m2)28.32±2.73*25.18±3.20吸烟[例数(%)]39(72.22)**30(47.62)饮酒[例数(%)]10(18.52)11(17.46)高血压[例数(%)]10(18.52)**39(61.90)糖尿病[例数(%)]5(9.26)**23(36.51)血脂异常[例数(%)]22(40.74)33(52.38)家族史[例数(%)]17(31.48)*11(17.46)注:与老年组比较*P<0.05,**P<0.012.2冠心病生化指标比较:青年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TG)高于老年组,而血糖水平低于老年组。

两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x-±s,mmol/L)生化指标青年组老年组TC4.61±1.014.83±1.21TG2.38±1.09*1.66±0.76HDL_C0.97±0.471.08±0.34LDL_C2. 89±1.163.30±1.96空腹血糖6.44±2.88*8.12±2.38注:与老年组比较*P<0.052.3冠心病临床特点比较:青年组发病前多有明确的诱因(87.03%,),以过度劳累、熬夜、饮酒及暴饮暴食为主,胸痛症状典型(92.59%),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要表现(66.67%),且大部分为前壁和前间壁心肌梗死(共21例,58.33%)。

老年组发病诱因相对少见(30.16%),胸痛症状典型者较青年组少,以心绞痛为主要表现。

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例数(%)]临床特点青年组老年组过度劳累或熬夜28(51.85)*9(14.29)饮酒或暴饮暴食12(22.22)*2(3.17)情绪异常7(12.96)8(12.70)无诱因7(12.96)*44(69.84)典型胸痛50(92.59)*33(52.38)急性心肌梗死36(66.67)*15(23.80)注:与老年组比较*P<0.013讨论本研究显示,青年冠心病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5:1。

目前普遍认为雌激素可调节体内脂肪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内膜增生,改善内皮功能,从而防止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冠心病的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也表明,男性发生有症状的冠心病较女性早10年,但绝经后随着体内雌激素的减少女性冠心病的发生率迅速增加。

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

但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

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高危因素之一,可使冠心病发病时间提前10年。

吸烟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细胞黏附因子表达,同时降低一氧化氮的合成和分泌功能,从而导致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从而促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2]。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吸烟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3]。

Lau等[4]研究发现体质指数、腰围值和冠心病呈显著正相关性。

本研究发现青年人吸烟比例和体质指数均高于老年组,其中青年组有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哺乳期女性,该患者除肥胖外未发现其它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吸烟和肥胖是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是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荟萃分析显示高甘油三酯血脂致冠心病作用是独立于HDL_C降低之外而存在的。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血脂异常均在40.70%以上,其中青年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老年组。

由此可见严格控制高脂血症对各年龄段人群的冠心病防治均十分重要,青年人群尤应重视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控制。

Shesternia等[5]研究显示冠心病具有多基因遗传疾病的特征,易感基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Pandey等[6]报道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显示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在青年患者中尤为突出,提示冠心病年轻化趋势可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研究还发现少部分青年患者发生冠心病时未发现合并有传统危险因素。

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紧张、情绪不稳定等现象常见,这些均为冠心病的重要诱因,致使中青年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率在逐渐升高。

本研究发现青年组患者发病前多有明确的诱因,多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要表现,与国内外报道一致[7,8]。

分析原因可能是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各种诱因的刺激致使冠状动脉痉挛或斑块破裂出血造成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而侧枝循环尚未建立。

综上所述,吸烟、肥胖、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过度劳累、熬夜、饮酒、暴饮暴食及情绪异常是青年冠心病常见的诱因。

对青年人群,尤其是男性,应普及冠心病防治知识,严格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如戒烟、降脂,并给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避免过度疲劳,合理膳食,调节情绪,这些是降低青年冠心病发病率切实可行的措施,尤其是对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青年人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3):4-14.[2]鲁明,王宁夫.吸烟与早发冠心病和年轻心肌梗死的关系[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4):299-301.[3]Huang J,Qian HY,Li ZZ,et parison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younger than 35 years with those older than 65 years[J]. Am J Med Sci,2013,346(1):52-55.[4]Lau DC,Teoh H. Benefits of modest weight loss o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Can J Diabetes,2013,37(2):128-134.[5]Shesternia PA,Nikuklina Siu,Shulman V A,et al. Genetic predictor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subjects of young age[J]. Kardiologia,2013,53(7):4-8.[6]Pandey AK,Blaha MJ,Sharma K,et al. Family histor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incidence and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Multi_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MESA)[J]. Atherosclerosis,2014,232(2):369-376.[7]郭鹏.青年人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64-65.[8]Riecansky I,Pacak J,Pec J,et 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young_our results and experience[J]. Vnitr Lek,2012,58(7-8):536-5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