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形态学测量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形态学测量 健康评定教学PPT课件

2020/11/8
39
体质指数(BMI)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手掌
两侧可见大鱼际肌和小鱼际肌。
2020/11/8
30
下肢的体表标志
髂嵴全长均可摸到,前端为髂前上棘,后端为髂后 上棘。
股骨大转子位于大腿外上方。 膝部
可以触到髂骨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 隆及腓骨小头。
踝关节
可以摸到内、外踝。
足部
最末端为跟骨点,最前点为足尖。
2020/11/8
2020/11/8
2
目的和作用
了解因发育、伤病所致的身体形态的变化。 明确形态障碍对于功能状态的影响程度。
形态障碍:如截肢、肢体浮肿或下肢不等长等。
协助疾病的诊断。 协助制订康复治疗方案。 判断康复效果。
2020/11/8
3
一、测量姿势与基准面
1、直立姿势
立姿,Standing posture 被测者
尺侧掌骨点 metacarpale ulnare(简称mu) 第五掌骨小头向尺侧最突出的点
指尖点
dactylion(简称da)
上肢下垂,手中指尖端上最向下的点称中指指尖点。 其余各指上,分别称指尖点Ⅰ、指尖点Ⅱ…等
胫骨点
tibial(简称ti)
胫骨上端内侧的髁内侧缘上最高的点
内踝点
sphyrion(简称sph)
前正中线、胸骨线、锁骨中线、胸骨旁线。 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 肩胛线、后正中线。脊柱旁线?
2020/11/8
23
胸骨
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骨柄上缘正中。
胸骨角
胸骨上宽下窄,位于胸前壁 正中,可分胸骨柄、胸骨体、 剑突三部分。
人体测量学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2
可编辑课件PPT
3
第一节 人体测量学概述
Anthropometry
定义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用测量方法研究人体的体 格特征的科学。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 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 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 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14
2、测量基准面
人体基准面的定位是由 三个互为垂直的轴:
铅垂轴、 纵轴 横轴 来决定的。
可编辑课件PPT
15
3、测量方向
(1)在人体上、下方向上, 将上方称为头侧端,将下 方称为足侧端。
(2)在人体左、右方向上, 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方向 称为内侧,将远离正中矢 状面的方向称为外侧。
可编辑课件PPT
国家
29
年龄
年龄(岁) 1-5 5-10 10-15 15-20 20-35 35-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女性(cm)
+36 +28 +22 +1
0 -1 -1 -1 -1 -1 -1 可编辑课件PPT
男性 +36 +27 +30 +6 0
可编辑课件PPT
39
可编辑课件PPT
40
人体测量数据功能修正
• 着装修正量 由于人体尺寸的测量是在裸体或单 薄衣着的条件下测的,而在实际工作中人要穿上 衣服鞋子帽子,因此在应用人体测量数据时要考 虑着装修正量。
• 姿势修正量 由于人体测量姿势与实际作业姿势 的不同导致的尺寸差别,在应用人体测量数据时 要考虑姿势修正量。如放松立姿下的身高、眼高 要减10mm,放松坐姿下的坐高、眼高要减44mm。
《人体测量》PPT课件

大腿长
413 428 436 465 496 505 523
小腿长
324 338 344 369 396 403 419
单பைடு நூலகம்:mm
女(18~55岁) 1 5 10 50 90 95 99
1449 1484 1503 1570 1640 1659 1697
39 42 44 52 63 66 74
252 262 267 284 303 308 319 185 193 198 213 229 234 242 387 402 410 438 467 476 494 300 313 319 344 370 376 390
动态人体测量通常是对手、上肢、下肢、脚所及的范围以及各关节 能达到的距离和可能转动的角度进行测量。
常用人体尺寸数据
我国成年的人体结构尺寸
我国1989年7月1日实施的GB 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适用于工业产品、建筑设计、军事工业以及工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 及劳动安全保护。标准中所列数值,代表从事工业生产的法定中国成 年人(男18~60岁,女18~55岁)。
头部尺寸:头全高,容貌面长(Ⅰ),容貌面长(Ⅱ),形态面 长,眼—颏下距离,鼻长,人中高,唇全高,头盖高(Ⅰ),头盖 高(Ⅱ),头长,枕后点—鼻尖点距离,枕后点—颏下点距离,枕 后点—眼外角点距离,枕后点—耳屏点距离,鼻高,耳长,耳屏点 上方的耳长,头宽,两耳间外宽,两耳屏点宽,两眼外宽,瞳孔间 宽,两眼内宽,两下颌角间宽,鼻宽,口裂宽,耳宽,头周,头矢 状弧长,耳屏点间头盖弧长,耳屏点间眉间弧长,耳屏点间颏下弧 长,耳屏点间下颌弧长,耳屏点间枕部弧长。
额状轴(又名冠状轴),通过关节中心 并垂直于矢状面的一切轴叫额状轴。
垂直轴 通过关节中心并垂直于水平面 的一切轴叫垂直轴。
第二章 人体体形特征与测量ppt课件

达到外在美的理想标准。
编辑版pppt
2
休闲服、职业装
❖ 舒适、便于活动
编辑版pppt
3
和体、干练、精神
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
人的基本体型由头部、躯干部、 上肢部、下肢部四大部位构成。
躯干部包含颈、胸、背、腹、腰、 (臀)等部位
肢部包含肩、上肘、下臂、腕、 手等部位
下肢部包含胯、大腿、膝、小腿、 踝、脚等部位
静坐时,上身自然伸直与椅面垂直,小腿与地面垂直,上肢自然弯曲,两手平 放在大腿上。
❖ 3、 进行人体测量时,长度测量一般随人体起伏,通过所需经过的基准点而进行 测量。围度测量时右手持软尺的零起点一端紧贴测量点,左手持软尺沿基准线水 平围测一周,以放入两指松度为宜,不能过紧或过松。测量尺寸时应在内衣上进 行,测量的尺寸为净尺寸。
编辑版pppt
26
5.1GB服装号型
❖ 号型定义
“号”是人体的身高,以CM为单位,是服装结构设计和 选用服装长短的依据。
“型”指人体的上体胸围或下体腰围,以CM为单位,是 服装结构设计和选用服装肥瘦的依据。
编辑版pppt
27
日本服装号型
❖ 4、 测量时要顺序进行,以免有部位漏掉。 ❖ 上衣一般以测量衣长、背长、袖长、领围、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为序。
❖ 裤子的测量顺序为:裤长、股上长(立裆深)、腰围、中臀围、臀围、大腿根围、 脚口。
❖ 5、认真听取被测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问清楚款式的特点和穿着的习惯。
编辑版pppt
14
量体裁衣
前腰节长:从颈侧点通过胸部最高点,量至腰围处。
衣长:从颈侧点通过胸高点量至所需长度。(前衣长)
从后领圈中点向下量至所需长度。(后衣长)
背长:从第七颈椎点随背形向下测量至腰围线。
编辑版pppt
2
休闲服、职业装
❖ 舒适、便于活动
编辑版pppt
3
和体、干练、精神
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
人的基本体型由头部、躯干部、 上肢部、下肢部四大部位构成。
躯干部包含颈、胸、背、腹、腰、 (臀)等部位
肢部包含肩、上肘、下臂、腕、 手等部位
下肢部包含胯、大腿、膝、小腿、 踝、脚等部位
静坐时,上身自然伸直与椅面垂直,小腿与地面垂直,上肢自然弯曲,两手平 放在大腿上。
❖ 3、 进行人体测量时,长度测量一般随人体起伏,通过所需经过的基准点而进行 测量。围度测量时右手持软尺的零起点一端紧贴测量点,左手持软尺沿基准线水 平围测一周,以放入两指松度为宜,不能过紧或过松。测量尺寸时应在内衣上进 行,测量的尺寸为净尺寸。
编辑版pppt
26
5.1GB服装号型
❖ 号型定义
“号”是人体的身高,以CM为单位,是服装结构设计和 选用服装长短的依据。
“型”指人体的上体胸围或下体腰围,以CM为单位,是 服装结构设计和选用服装肥瘦的依据。
编辑版pppt
27
日本服装号型
❖ 4、 测量时要顺序进行,以免有部位漏掉。 ❖ 上衣一般以测量衣长、背长、袖长、领围、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为序。
❖ 裤子的测量顺序为:裤长、股上长(立裆深)、腰围、中臀围、臀围、大腿根围、 脚口。
❖ 5、认真听取被测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问清楚款式的特点和穿着的习惯。
编辑版pppt
14
量体裁衣
前腰节长:从颈侧点通过胸部最高点,量至腰围处。
衣长:从颈侧点通过胸高点量至所需长度。(前衣长)
从后领圈中点向下量至所需长度。(后衣长)
背长:从第七颈椎点随背形向下测量至腰围线。
《人体形态评定》课件

例如,在游泳项目中,选材时会特别关注身体比例、肩宽、 臂长等指标;在体操项目中,则更注重身体柔韧性、协调性 和平衡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康复医学领域
01
在康复医学领域,人体形态评定 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 况,评估其康复进程和治疗效果 。
02
通过定期对人体形态进行评估, 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身体形态 的变化,调整康复计划,促进患 者身体功能的恢复。
肌肉量与糖尿病
肌肉量充足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肌肉量不 足容易导致糖尿病。
肌肉量与心血管疾病
肌肉量充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肌肉 量不足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
肌肉量与骨折风险
肌肉量充足可以降低骨折风险,肌肉量不足 容易导致骨折。
04 人体形态评定的 实践应用
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选材是人体形态评定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对运 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评估,可以预测其运动潜力和适合的运 动项目,为选拔优秀运动员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超声波检查,评估器官结构和功能。
肌肉功能评估
肌力评估
通过测试肌肉力量,评 估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
。
肌耐力评估
通过测试肌肉耐力,评 估肌肉持续工作的能力
。
柔韧性评估
通过测试关节活动范围 ,评估肌肉柔韧性和关
节灵活性。
协调性评估
通过测试协调性和反应 能力,评估运动协调性
和平衡能力。
03 人体形态与健康 的关系
健身与塑形领域
健身与塑形领域是人体形态评定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评估个体的身体形态,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 塑形目标。
例如,对于想要减肥的人,可以通过评估其身体脂肪含量 、肌肉量和骨架结构等信息,制定合适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对于想要塑造特定体型的人,可以通过评估其身体比例 和曲线等指标,制定合适的塑形方案。
康复医学领域
01
在康复医学领域,人体形态评定 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 况,评估其康复进程和治疗效果 。
02
通过定期对人体形态进行评估, 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身体形态 的变化,调整康复计划,促进患 者身体功能的恢复。
肌肉量与糖尿病
肌肉量充足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肌肉量不 足容易导致糖尿病。
肌肉量与心血管疾病
肌肉量充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肌肉 量不足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
肌肉量与骨折风险
肌肉量充足可以降低骨折风险,肌肉量不足 容易导致骨折。
04 人体形态评定的 实践应用
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选材是人体形态评定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对运 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评估,可以预测其运动潜力和适合的运 动项目,为选拔优秀运动员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超声波检查,评估器官结构和功能。
肌肉功能评估
肌力评估
通过测试肌肉力量,评 估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
。
肌耐力评估
通过测试肌肉耐力,评 估肌肉持续工作的能力
。
柔韧性评估
通过测试关节活动范围 ,评估肌肉柔韧性和关
节灵活性。
协调性评估
通过测试协调性和反应 能力,评估运动协调性
和平衡能力。
03 人体形态与健康 的关系
健身与塑形领域
健身与塑形领域是人体形态评定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评估个体的身体形态,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 塑形目标。
例如,对于想要减肥的人,可以通过评估其身体脂肪含量 、肌肉量和骨架结构等信息,制定合适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对于想要塑造特定体型的人,可以通过评估其身体比例 和曲线等指标,制定合适的塑形方案。
《人体测量学》PPT课件 (2)

总体、样本
均值、标准差
适应域
术语
百分位数
精选ppt
百分位
32
体总
本样
统计学中,把所要研究的全体对象 的集合称为“总体”。人体尺寸测量 中,总体是按一定特征被划分的人群。 因此,设计产品时必须了解总体的特 性,并且对该总体命名,例如,中国 成年人、中国飞行员等。
统计学中,把从总体取出的许 多个体的全部称为“样本”。各种 人体尺寸手册中的数据就是来自这 些样本,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了解 样本的特点及其表达的总体。
精选ppt
52
3. 人体尺寸运用中的问题
1)数据的选择
清楚使用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
精选ppt
53
2)百分位的运用
应用原则
由人体总高度、宽度决定的物体,诸如门、通道、床等,其尺寸 应以95百分位的数值为依据。
由人体某一部分决定的物体、诸如臂长、腿长决定的座平面 高度和手所能触及的范围等,其尺寸应以第5百分位为依据。
Terminology of Anthropometry
1、被测者姿势:
(1)立姿:
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 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 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 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自然伸 直,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 开,使两足大致呈45角,体重均 匀分布于两足。见图2-2。
精选ppt
矢状面;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水平面;
眼耳平面。
精选ppt
图2-4 25
3、测量方向
(1)在人体上、下方向上, 将上方称为头侧端,将下 方称为足侧端。 (2)在人体左、右方向上, 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方向 称为内侧,将远离正中矢 状面的方向称为外侧。
人体形态学测量课件.ppt

精选
27
鸡胸
鸡胸:前后径大, 前后径与横径比小 于1,胸骨明显向前 方突出,见于佝偻 病
精选
28
精选
29
腿型
检查方法:两足跟靠拢直立, 用内径卡尺测量两膝之间或 两足跟之间距离
测量工具:杠杆秤或弹簧秤;使用前注意校准
精选
4
BMI (body mass index)
分级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
BMI(kg/m2) 危险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8.5~23.9
平均水平
24.0~27.9
增高
≥28.0
严重增高
精选
5
脂肪厚度测量
测量目的:了解皮下脂肪多少,判断人体的肥 瘦,身体成分的组成部分,确定体型(肌肉型、 肥胖型、消瘦型)
正常参考值mm
男大于10.4肥胖 女大于17.5肥胖
肩岬下角
髂嵴上 股皮褶
在肩胛下角2cm处向外下45°捏起皮脂
在髂嵴上2cm处与腋中线交点处 受测者站立稍屈膝,在髋关节与膝关节 连线中点处
12.4 大于14肥胖
腹部皮褶 肚脐侧方2cm处
胸部皮褶 腋前线与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仅男性)
精选
男大于15小于5 女大于20小于12
髋关节中立位
股骨大转子到外踝
仰卧位,双下肢对称伸展
脐到内踝
同上
股骨大转子到膝外侧关节间 隙
同上
膝关节外侧间隙到外踝
踝关节中立位
精选
足跟末端到第2趾末端 21
精选
22
臂长:221cm 手长:21cm
精选
23
指距
指两臂侧平举时左右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测量方法:被测者自然站立,双上肢侧平举,
【课件-正常人体形态学实验】_内脏学标本测验

标本测验45
标本测验46
标本测验47
标本测验48
标本测验49
标本测验50
标本测验51
标本测验52
标本测验24
标本测验25
标本测验26
标本测验27
标本测验28
标本测验29
标本测验30
标本测验31
标本测验32 写出牙式
标本测验33
标本测验34
标本测验35
标本测验36
标本测验37
标本测验38
标本测验39
标本测验40
标本测验41
标本测验42
标本测验43
标本测验44
标本测验1
标本测验2
标本测验3
标本测验4
标本测验5
标本测验6
标本测验7
标本测验8
标本测验9
标本测验10
标本测验11
标本测验12
标本测验13
标本测验14
标本测验15
标本测验16
标本测验17
标本测验18
标本测验19
标本测验
标本测验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部位:腋窝高、乳 头高、剑突高
胸廓扩张度:深呼气与 深吸气的胸围之差(正 常成人剑突处胸廓扩张 差6~8cm,经常锻炼者 可达8~10cm)
腹围
测量体位:站立位, 双脚分开25-30cm, 上肢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部位:第十二肋 骨下缘和髂前上棘连 线的中点
臀围
测量体位:站立位,双 侧上肢体侧自然下垂
无倾斜,准确解剖位置,作标记
四肢长测量部位、体位与测量点
测量部位 上肢长
上臂长 前臂长 手长
下肢真性长
下肢外观长 大腿长
小腿长 足长
测量体位
测量点
坐位或立位,上肢体侧自然下 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突 垂,肘伸展,前臂旋后,腕中 立位
同上
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
同上
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
手指伸展位
桡骨茎突到与尺骨茎突连线 到中指末端
测量方法: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骶部、 双侧肩胛及头部的位置姿势要求同测身高;两 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上肢自然下垂,不 得支撑于坐板上,双足平踏于底坐
体重
指身体的净重,儿童少年时期的体重随年龄而 增加;体重可以反映身体的营养状况
测量工具:杠杆秤或弹簧秤;使用前注意校准
BMI (body mass index)
测量部位:股骨大转子 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 部最粗部位
肩宽
指两侧肩峰之间距离,反映身体横向发育情况; 肩的宽窄对肩带肌肌力的发挥有一定影响
测量方法:用测径规测量双侧肩峰之间距离
骨盆宽
指两侧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反映骨盆的发育, 骨盆过宽对很多运动项目不利
测量方法:测径规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距离
仰卧位,骨盆水平,下肢伸展,髂前上棘到内踝
髋关节中立位
股骨大转子到外踝
仰卧位,双下肢对称伸展
脐到内踝
同上
股骨大转子到膝外侧关节间 隙
同上
膝关节外侧间隙到外踝
踝关节中立位
足跟末端到第2趾末端
臂长:221cm 手长:21cm
指距
指两臂侧平举时左右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测量方法:被测者自然站立,双上肢侧平举,
腿型
检查方法:两足跟靠拢直立, 用内径卡尺测量两膝之间或 两足跟之间距离
正常:两足跟并拢时两膝能 靠拢,双膝间隙在1.5cm以下
“O”形腿:间隙增大,两足 跟并拢时两膝不能靠拢
“X”形腿:间隙减小,两膝 并拢时两足跟不能靠拢
足弓
检查方法:印迹法、足高测量法、X线摄片法 正常足(空白区与印迹比2:1) 轻度扁平足(1:1) 中度扁平足(1:2) 重度扁平足(无空白) 弓形足(足印迹断离)
分级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
BMI(kg/m2) 危险度
18.5~23.9
平均水平
24.0~27.9
增高≥28.0严重 Nhomakorabea高脂肪厚度测量
测量目的:了解皮下脂肪多少,判断人体的肥 瘦,身体成分的组成部分,确定体型(肌肉型、 肥胖型、消瘦型)
测量方法
自然站立,测试者用拇 食指捏起被测试者的皮 肤和皮下脂肪(通常两 指指距2~3cm ),皮 褶厚度计垂直置于捏起 的皮脂下1cm保持2秒后 读数。一般测量三次取 平均值,单位为mm
扁平胸:比值增大,常见于瘦弱型及慢性消耗 性疾病
桶状胸:比值减小,多见于肺气肿、支气管哮 喘
漏斗胸:胸骨下端内陷,胸骨剑突下陷最深, 形似漏斗,见于佝偻病及先天性胸廓异常等
不对称胸:胸廓两侧不对称,见于胸膜疾病、 胸椎结核、发育畸形等
鸡胸
鸡胸:前后径大, 前后径与横径比小 于1,胸骨明显向前 方突出,见于佝偻 病
肘关节用力屈曲(屈肘肌最 大收缩状态) 前臂体侧自然下垂
上臂中部、肱二头肌最 大膨隆部位(肌腹) 同上
前臂近端最大膨隆部位
同上
前臂远端最细部位
仰卧位,下肢稍外展,膝伸 展
同上
大腿中央部,髌骨上缘 及上5、10、15、 20cm处或臀横纹处
小腿最粗部位
同上
内外踝上方最细部位
四肢长度测量
测量工具:皮尺 注意事项:取四肢左右对称自然伸展位,骨盆
掌心朝前,五指并拢 测量工具:长钢尺
手足间距
又称站立摸高,高举右上肢,身体右侧贴墙站 立,测量右手中指尖摸墙的高度
胸廓形状
前后径测量:前点位于左右第四胸肋关节上缘 水平和前正中线交点;后点为前点同一水平棘 突处
横径测量:与前后径同一平面的胸廓两侧最宽 处之间的距离
婴幼儿胸廓前后径与横径基本相同;青年期后 约为4:3
四肢周径
测量工具:皮尺 注意事项:皮尺与四肢长轴垂直,皮尺松紧以
皮尺在皮肤上可稍移动为宜,每隔5cm测量一 次
四肢周径测量部位、体位与测量点
测量部位 上臂最大周径 (肘伸展位) 上臂最大周径 (肘屈曲位) 前臂最大周径 前臂最小周径 大腿周径
小腿最大周径 小腿最小周径
测量体位
测量点
上肢体侧自然下垂,肘伸展
测量部位
测量点
肱三头肌 上臂后面肩峰与鹰嘴连线的中点处
肱二头肌 上臂前面与肱三头肌部位相同水平
正常参考值mm
男大于10.4肥胖 女大于17.5肥胖
肩岬下角
髂嵴上 股皮褶
在肩胛下角2cm处向外下45°捏起皮脂
在髂嵴上2cm处与腋中线交点处 受测者站立稍屈膝,在髋关节与膝关节 连线中点处
12.4 大于14肥胖
腹部皮褶 肚脐侧方2cm处
胸部皮褶 腋前线与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仅男性)
男大于15小于5 女大于20小于12
女子身体密度=1.0764-0.00081X髂前上棘皮 褶-0.00088X肱三头肌皮褶
男子身体密度=1.1043-0.001327X大腿皮褶 -0.00131X肩胛下皮褶
体脂%=4.570/身体密度-4.142
人体形态学测量
身高
测量方法:被测者赤足,足跟并拢,足尖分开 成60°角,以立正姿势背靠立柱站在身高计的 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躯干自然挺直,足跟、 骶骨部及双侧肩胛间与立柱保持接触
注意:头部摆正,但不必紧靠立柱,双眼平视 前方,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处于同一水平
水平读数
坐高
坐高:坐位时头顶至坐凳面的垂直距离;反映 躯干长短的指标;坐高和身高比例关系来评价 体型
体脂和体重的百分比表示身体成分
不同体型人体脂肪的范围
体型 运动员 偏瘦 正常 平均水平以上 脂肪过多 肥胖
女性 17% 17-22% 22-25% 25-29% 29-35% ﹥35%
男性 10% 10-15% 15-18% 18-20% 20-25% ﹥25%
躯干与四肢周径测量
胸围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 位,上肢体侧自然下垂
胸廓扩张度:深呼气与 深吸气的胸围之差(正 常成人剑突处胸廓扩张 差6~8cm,经常锻炼者 可达8~10cm)
腹围
测量体位:站立位, 双脚分开25-30cm, 上肢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部位:第十二肋 骨下缘和髂前上棘连 线的中点
臀围
测量体位:站立位,双 侧上肢体侧自然下垂
无倾斜,准确解剖位置,作标记
四肢长测量部位、体位与测量点
测量部位 上肢长
上臂长 前臂长 手长
下肢真性长
下肢外观长 大腿长
小腿长 足长
测量体位
测量点
坐位或立位,上肢体侧自然下 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突 垂,肘伸展,前臂旋后,腕中 立位
同上
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
同上
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
手指伸展位
桡骨茎突到与尺骨茎突连线 到中指末端
测量方法: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骶部、 双侧肩胛及头部的位置姿势要求同测身高;两 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上肢自然下垂,不 得支撑于坐板上,双足平踏于底坐
体重
指身体的净重,儿童少年时期的体重随年龄而 增加;体重可以反映身体的营养状况
测量工具:杠杆秤或弹簧秤;使用前注意校准
BMI (body mass index)
测量部位:股骨大转子 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 部最粗部位
肩宽
指两侧肩峰之间距离,反映身体横向发育情况; 肩的宽窄对肩带肌肌力的发挥有一定影响
测量方法:用测径规测量双侧肩峰之间距离
骨盆宽
指两侧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反映骨盆的发育, 骨盆过宽对很多运动项目不利
测量方法:测径规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距离
仰卧位,骨盆水平,下肢伸展,髂前上棘到内踝
髋关节中立位
股骨大转子到外踝
仰卧位,双下肢对称伸展
脐到内踝
同上
股骨大转子到膝外侧关节间 隙
同上
膝关节外侧间隙到外踝
踝关节中立位
足跟末端到第2趾末端
臂长:221cm 手长:21cm
指距
指两臂侧平举时左右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测量方法:被测者自然站立,双上肢侧平举,
腿型
检查方法:两足跟靠拢直立, 用内径卡尺测量两膝之间或 两足跟之间距离
正常:两足跟并拢时两膝能 靠拢,双膝间隙在1.5cm以下
“O”形腿:间隙增大,两足 跟并拢时两膝不能靠拢
“X”形腿:间隙减小,两膝 并拢时两足跟不能靠拢
足弓
检查方法:印迹法、足高测量法、X线摄片法 正常足(空白区与印迹比2:1) 轻度扁平足(1:1) 中度扁平足(1:2) 重度扁平足(无空白) 弓形足(足印迹断离)
分级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
BMI(kg/m2) 危险度
18.5~23.9
平均水平
24.0~27.9
增高≥28.0严重 Nhomakorabea高脂肪厚度测量
测量目的:了解皮下脂肪多少,判断人体的肥 瘦,身体成分的组成部分,确定体型(肌肉型、 肥胖型、消瘦型)
测量方法
自然站立,测试者用拇 食指捏起被测试者的皮 肤和皮下脂肪(通常两 指指距2~3cm ),皮 褶厚度计垂直置于捏起 的皮脂下1cm保持2秒后 读数。一般测量三次取 平均值,单位为mm
扁平胸:比值增大,常见于瘦弱型及慢性消耗 性疾病
桶状胸:比值减小,多见于肺气肿、支气管哮 喘
漏斗胸:胸骨下端内陷,胸骨剑突下陷最深, 形似漏斗,见于佝偻病及先天性胸廓异常等
不对称胸:胸廓两侧不对称,见于胸膜疾病、 胸椎结核、发育畸形等
鸡胸
鸡胸:前后径大, 前后径与横径比小 于1,胸骨明显向前 方突出,见于佝偻 病
肘关节用力屈曲(屈肘肌最 大收缩状态) 前臂体侧自然下垂
上臂中部、肱二头肌最 大膨隆部位(肌腹) 同上
前臂近端最大膨隆部位
同上
前臂远端最细部位
仰卧位,下肢稍外展,膝伸 展
同上
大腿中央部,髌骨上缘 及上5、10、15、 20cm处或臀横纹处
小腿最粗部位
同上
内外踝上方最细部位
四肢长度测量
测量工具:皮尺 注意事项:取四肢左右对称自然伸展位,骨盆
掌心朝前,五指并拢 测量工具:长钢尺
手足间距
又称站立摸高,高举右上肢,身体右侧贴墙站 立,测量右手中指尖摸墙的高度
胸廓形状
前后径测量:前点位于左右第四胸肋关节上缘 水平和前正中线交点;后点为前点同一水平棘 突处
横径测量:与前后径同一平面的胸廓两侧最宽 处之间的距离
婴幼儿胸廓前后径与横径基本相同;青年期后 约为4:3
四肢周径
测量工具:皮尺 注意事项:皮尺与四肢长轴垂直,皮尺松紧以
皮尺在皮肤上可稍移动为宜,每隔5cm测量一 次
四肢周径测量部位、体位与测量点
测量部位 上臂最大周径 (肘伸展位) 上臂最大周径 (肘屈曲位) 前臂最大周径 前臂最小周径 大腿周径
小腿最大周径 小腿最小周径
测量体位
测量点
上肢体侧自然下垂,肘伸展
测量部位
测量点
肱三头肌 上臂后面肩峰与鹰嘴连线的中点处
肱二头肌 上臂前面与肱三头肌部位相同水平
正常参考值mm
男大于10.4肥胖 女大于17.5肥胖
肩岬下角
髂嵴上 股皮褶
在肩胛下角2cm处向外下45°捏起皮脂
在髂嵴上2cm处与腋中线交点处 受测者站立稍屈膝,在髋关节与膝关节 连线中点处
12.4 大于14肥胖
腹部皮褶 肚脐侧方2cm处
胸部皮褶 腋前线与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仅男性)
男大于15小于5 女大于20小于12
女子身体密度=1.0764-0.00081X髂前上棘皮 褶-0.00088X肱三头肌皮褶
男子身体密度=1.1043-0.001327X大腿皮褶 -0.00131X肩胛下皮褶
体脂%=4.570/身体密度-4.142
人体形态学测量
身高
测量方法:被测者赤足,足跟并拢,足尖分开 成60°角,以立正姿势背靠立柱站在身高计的 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躯干自然挺直,足跟、 骶骨部及双侧肩胛间与立柱保持接触
注意:头部摆正,但不必紧靠立柱,双眼平视 前方,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处于同一水平
水平读数
坐高
坐高:坐位时头顶至坐凳面的垂直距离;反映 躯干长短的指标;坐高和身高比例关系来评价 体型
体脂和体重的百分比表示身体成分
不同体型人体脂肪的范围
体型 运动员 偏瘦 正常 平均水平以上 脂肪过多 肥胖
女性 17% 17-22% 22-25% 25-29% 29-35% ﹥35%
男性 10% 10-15% 15-18% 18-20% 20-25% ﹥25%
躯干与四肢周径测量
胸围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 位,上肢体侧自然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