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4月自考矫正教育学试题和答案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00931矫正教育学2017年4月历年真题及答案

00931矫正教育学2017年4月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 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矫正教育学试卷(课程代码00931)本试卷共 5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 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教育部将“教育改造学”列入高等教育计划是在A .1977年B .1979年C .1985年D .2001年2.《教育改造罪犯纲要》颁布的时间是A .1979年B .1994年C .2003年D .2007年3.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者是A .巴甫洛夫B .班杜拉C .弗洛伊德D .皮亚杰4.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在其代表作《犯罪学原理》中提出了A .差异交往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越轨理论D .标签理论5.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教育改造违法青少年方面的核心思想是A .个别教育思想B .集体教育思想C .活动教育思想D .分类教育思想6.清朝末年,主张把监狱改造成感化教育场所的大臣是A .张之洞B .沈家本C .左宗棠D .赵尔巽7.西方国家对犯人的教育最初始于A .心理矫治B .社会教育C .宗教教诲D .职业教育8.矫正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 .矫正教育目的B .矫正教育任务C .矫正教育原则D .矫正教育评估9.在矫正教育的起始环节上,矫正教育目的体现的是A .规范作用B .导向作用C .评价作用D .调节作用10.矫正教育对象的最早分类产生于A .俄国B .德国C .西班牙D .美国11.在矫正设施内营造有利于矫正教育对象改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属于A .正规教育B .辅助教育C .强制教育D .自我教育12·在由强制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化的过程中,矫正教育对象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矫正机构所进行的教育是在A .服从阶段B .同化阶段C .内化阶段D .外化阶段13.可给予罪犯的刑事奖惩措施是A .表扬B .记功C .减刑D .禁闭14.罪犯心理矫正效果评估属于A .诊断性评估B .形成性评估C .导向性评估D .总结性评估15.第一届国际监狱会议召开的时间是A .1846年B .1890年C .1946年D .1990 年16·依据《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生理脱毒期矫正教育的时间不少于A .一个月B .二个月C .三个月D .四个月17.少年收容教养的性质是A .强制性教育改造措施B .强制性教育收容措施C .强制性收容改造措施D .强制性教育矫正措施18.《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规定》将社区矫正人员分为A .二个矫正级别B .三个矫正级别C .四个矫正级别D .五个矫正级别19. 根据刑满释放人员的法律特征,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可能成为A .累犯B .惯犯C .危险犯D .顽固犯20.收容教养期限最高为A .1 年B .2年C .3年D .4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 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2014年4月自考司法鉴定概论试题00926

全国2014年4月自考司法鉴定概论试题00926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司法鉴定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92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阶段享有司法鉴定决定权的主体是A.被害人B.犯罪嫌疑人C.公诉机关D.侦查机关2.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医学鉴定对象的是A.劳动能力鉴定B.作证能力鉴定C.服刑能力鉴定D.民事行为能力鉴定3.当原有鉴定书对鉴定要求答复不完全或者鉴定结论表述不明确时,委托人可以启动A.重新鉴定B.补充鉴定C.复查鉴定D.会诊鉴定4.法国法庭科学家埃德蒙·洛卡德提出的鉴定基本原理为A.证据采信原理B.同一认定原理C.种属认定原理D.物质交换原理5.诉讼中对鉴定结论有效审查的前提是A.审前开示B.委托鉴定合法C.鉴定活动规范D.鉴定标准化6.在痕迹学的范畴内,下列属于静态痕迹的是A.擦划痕迹B.切削痕迹C.手印D.语音习惯痕迹7.造痕体与承痕体作用后将其本身所固有的或其表面附着物留在承痕体表面上形成的痕迹是A.加层平面痕迹B.动态痕迹C.静态痕迹D.减层平面痕迹8.在指纹分类中,缺失内部花纹系统的指纹属于A.箕型纹B.斗型纹C.弓型纹D.杂型纹9.在成趟足迹中,能够反映两脚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是A.足迹的大小特征B.足迹的形态特征C.足迹的步态特征D.足迹的步幅特征10.下列涉案的物品属于音像(电子)证据的是A.手机B.电脑C.CD唱片D.录音机11.声纹鉴定的客体是A.语言习惯B.语音习惯C.语言方式D.思维习惯12.按照印文特征的分类方法,印文文字字体及其大小特征属于A.印文一般特征B.印文细节特征C.印文特殊特征D.印文个体特征13.下列属于法医损伤程度鉴定书文证审查材料的是A.证人证言B.鉴定仪器材料C.现场勘查笔录D.医疗病历14.下列属于辅助死因的是A.脑外伤B.营养不良C.吸烟D.饮酒15.下列属于法医物证鉴定对象的是A.毒物B.毒品C.排泄物D.衣物16.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技术小组人数组成要求是A.2人以上B.3人以上C.3至5人D.5人以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2014年4月自学考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4年4月自学考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卷(课程代码 06090)本试题卷分为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1页至第3页。

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第4页。

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涂错、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依据定量描述或直觉经验来确定测量所得某种特征的价值的过程是()A.测量 B.评价C.归纳 D.推理2.人力资源测评主要采用()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C.综合测量 D.反复测量3.可看作绩效评估过程的人力资源测评类型是()A.预测性测评 B.选拔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 D.考核性测评4.构成一个人的人格的主要是()A.共同特质 B.个人特质C.首要特质 D.中心特质5.对试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题目的难度、区分度、备选答案的适宜性的是()A.质的分析 B.量的分析C.定性分析 D.定量分析6.对指标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是()A.测评标志 B.测评标度C.测评权重 D.测评量表7.采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测评题目,主要考查题目难度、鉴别力及多项选择题的选项分布是否适当的项目分析是()A.定量分析 B.信度检验C.定性分析 D.效度检验8.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素质测评的重点,同时也是人力资源测评理论与实践的重点的是()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C.文化素质 D.知识素质9.认为:“智力是个体对于环境的一种适当的反应能力。

”的代表人物是()A.比奈 B.推孟C.白金汉 D.桑代克10.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A.奥尔波特 B.卡特尔C.艾森克 D.比奈11.一个人的职业是否成功,是否稳定,是否顺心如意,主要取决于其()A.职业技能水平 B.职业道德水平C.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之间的匹配情况 D.人格类型特征12.一些人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内在动力属于()A.成就动机 B.权力动机C.生理动机 D.亲和动机13.画家需要的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及色彩辨别能力属于()A.一般能力 B.技能能力C.特殊能力 D.能力倾向14.人们亲身实践的认识与体会,是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A.理论知识 B.经验知识C.生活知识 D.生产知识15.一般以“是”或“不是”来回答的面试提问方式是()A.封闭式提问 B.开放式提问C.引导性提问 D.压迫性提问16.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性格 B.气质C.人格 D.能力17.主要关注的是行为和过程而非结果的是()A.任务绩效 B.周边绩效C.最大绩效 D.典型绩效18.针对某一问题作一连串的发问,通过刨根问底,直至无法回答来观察被试反应的面试是()A.压力面试 B.结构化面试C.非结构化面试 D.情景面试19.通过观察被试在解决人际矛盾和人际冲突过程中的行为来评价被试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评价中心形式是()A.公文处理 B.小组讨论C.角色扮演 D.管理游戏20.涵盖个人过去的背景与生活经验,包括受教育的经历,早期工作经验等内容的资料是()A.传记资料 B.背景调查C.推荐信 D.工作样本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00318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00318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正确答案:B(1分)解析:本题考查政策链的概念。

政策链是指公共权威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2.正确答案:D(1分)解析:本题考查尤金·巴达克博弈模型。

考生需记住博弈模型:政策执行是一种游戏;它包含6个特点(竞赛者、利害关系、竞赛资源、竞赛规则、信息沟通、结果的不确定);参与竞赛者是完全理性人。

3.正确答案:C(1分)解析:本题考查公共政策的划分。

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部门政策。

4.正确答案:B(1分)解析:本题考查基层政策制定的功能。

与地方政府的层级相一致,地方政策可划分为省政策、市政策、县政策、乡政策。

鉴于处于最低层级的乡政府不具有政策制定的功能,或者说决策功能不完全,而基本上是执行政策,所以我们将乡政策从地方政策中划出,另称为“基层政策”。

5.正确答案:B(1分)解析:本题考查政策的划分。

(1)以政策是否实际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2)以政策对社会及政策形成过程中的相关成员之间关系的影响性质为基础,可以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政策、再分配政策。

(3)根据所分配利益的种类,可以将公共政策分为物质性政策、符号性政策。

6.正确答案:A(1分)解析:本题考查公共问题的概念。

所谓公共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境。

7.正确答案:D(1分)解析:本题考查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2014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法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4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法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4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法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6.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第一个教育法规是(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学校系统令》D.《强迫教育章程》正确答案:A解析:1902年,官学大臣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教育法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A.1980年B.1985年C.1990年D.1995年正确答案:D解析: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 )A.法律文件B.规范性文件C.部门规章D.自治条例正确答案:B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4.国务院的立法权限是制定(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是国务院的重要职权。

5.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不同之处在于( )A.举办主体与经费来源的不同B.举办主体与办学体制的不同C.举办主体与师资来源的不同D.举办主体与教学计划的不同正确答案:A解析:公办学校的办学主体为国家,其投入来自各级财政预算中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办学主体为社会力量,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社会组织和个人出资、捐资以及学费等。

6.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学校是( )A.企业法人B.机关法人C.事业单位法人D.社会团体法人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的分类,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非企业法人中的事业单位法人。

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 )A.职责B.专业C.使命D.任务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

8.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是( )A.学历学术能力B.教育教学能力C.认知分析能力D.外语应用能力正确答案:B解析: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

2014年4月全国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真题试卷

2014年4月全国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真题试卷

2014年4月全国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真题试卷(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在学前特殊儿童中,主要表现为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的儿童属于以下哪一类? ( )(分数:2.00)A.认知发展障碍√B.生理发展障碍C.语言发展障碍D.情绪和行为问题解析:解析:认知发展障碍儿童主要表现在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两方面。

2.当代世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三种主导的发展倾向,其中不包括 ( )(分数:2.00)A.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B.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C.补偿性教育的趋向√D.整合教育的趋向解析:解析: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势;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势;整合教育的趋向。

3.以下关于视觉障碍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视觉障碍儿童主要依赖听觉学习或获取信息B.视觉障碍儿童对听觉和触觉方面刺激有强烈兴趣C.视觉障碍儿童通常也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问题√D.视觉障碍儿童容易形成性格怪癖和自卑心理解析:解析:视觉障碍儿童语言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不同于正常儿童。

由于看不清别人的口型,在模仿和学习语言时,有时出现发音不准、口吃、颤音等现象,有时还会有一些多余动作。

4.以下关于病弱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病弱儿童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的儿童B.病弱儿童通常存在感官性生理限制和障碍√C.病弱儿童有时也被称为健康障碍儿童D.病弱儿童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问题解析:解析:病弱儿童除了因身体疾病造成的体能不足以外,在智力上与正常儿童没有什么区别,其认知发展也与正常儿童无大的差异,但是由于长期患有疾病、体质虚弱,这些儿童会因治疗所花的时间或体力不支而耽误学习。

幼儿由于体弱多病,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的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问题,这些可能会对他们的认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也会使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匮乏。

口腔正畸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精密附着体的制作过程中,附着体的位置放置遵守的原则A、增加固位的原则B、保护剩余组织的原则C、增大摩擦力的原则D、保留牙体组织的原则E、美观的原则正确答案:E2.全可调(牙合)架和半可调(牙合)架的区别在于A、能否做开闭,侧方和前伸运动B、导斜度能否调节C、侧柱距离能否调节D、切导斜度能否调节E、所有选项均不对正确答案:C3.与口角炎发病无关的因素有A、B族维生素缺乏,致营养不良B、感染因素C、遗传因素D、创伤因素E、变态反应正确答案:C4.减数矫治的补偿性拔牙指的是A、拔出一个上切牙B、拔出第三磨牙C、牙弓的一侧拔牙另一侧也拔牙D、拔出一个下切牙E、一个牙弓拔牙后另一个牙弓也拔牙正确答案:E5.成人正畸的目标是A、个体化的最佳(牙合)关系B、强调美观C、中性磨牙关系D、理想E、中性尖牙关系正确答案:A6.用50%磷酸作牙面酸蚀处理的时间一般为A、60-90SB、4mimC、10-30SD、4-5minE、2-3min正确答案:C7.下面哪项不是矫治器应具备的性能A、不影响口腔卫生,不受唾液影响B、戴用舒适,较少影响口腔各种功能及美观C、结构尽可能简单,易于操作D、对口腔及颌面软硬组织无害E、发挥作用力部分便于调整,矫治力大小可以控制但方向不易控制正确答案:E8.前牙反牙合骨骼Ⅰ型其诊断标准是A、ANB角5°B、ANB角≥0°C、ANB角0°D、ANB角-5°E、ANB角2°正确答案:B9.主要的正畸力值范围是:A、10gB、20~50gC、60~350gD、100g以上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C10.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牙齿移动类型为A、控根移动B、整体移动C、倾斜移动D、旋转移动E、伸长移动正确答案:C11.正畸患者发生附着丧失的几率A、10%B、50%C、30%D、20%E、40%正确答案:A12.头影测量分析中FMIA是指A、下中切牙的长轴与SN平面的交角B、下中切牙的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交角C、下中切牙的长轴与眼耳平面的交角D、SN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E、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正确答案:C13.支抗设计在与矫治牙的同一牙弓内,利用一些牙作为支抗而使其他一些矫治牙移动,这种支抗是:A、颌内支抗B、颌外支抗C、黏膜支抗D、枕部支抗E、颌间支抗正确答案:A14.环托式矫治器是谁设计研制的A、陈华B、毛燮均C、朱希涛D、Angle E.TwE、Tweed正确答案:B15.平面导板矫治器的适应症是A、后牙反牙合B、牙列拥挤C、下颌平面角较大的安氏Ⅱ类错牙合D、前牙反牙合E、前牙过高,后牙过低所形成的深覆牙合正确答案:E16.女,6岁,主诉上前中切牙萌出2/3,牙冠远中倾斜,中间2mm 的间隙,下列错误的是A、吮指习惯使前牙出现间隙B、侧切牙先天缺失使中切牙出现间隙C、多生牙牙瘤的存在导致D、侧切牙牙胚挤压中切牙牙根形成间隙E、唇系带附着过低形成间隙正确答案:A17.每平整10mmSpee氏曲线,约需要间隙:A、2.5mmB、1mmC、2mmD、1.5mmE、0.5mm正确答案:B18.牙缺失后牙槽嵴的吸收速率何时最快A、2 年内B、前 3 个月C、前 1 个月D、前 6 个月E、前 2 个月正确答案:B19.利用上颌双侧(牙合)垫矫正反(牙合),反(牙合)解除后(牙合)垫每次应磨去多少A、0.1~0.3mmB、1.0~1.5mmC、0.5~1.0mmD、0.3~0.5mmE、2.0~3.0mm正确答案:D20.乳牙期矫治适应症:A、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即出现间隙B、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C、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牙合初期,可能为尖对尖的牙合关系D、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现象E、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正确答案:E21.非附着龈下菌斑的主要细菌是A、G+球菌B、G+杆菌C、丝状菌D、放线菌E、可动菌正确答案:E22.作用在颌骨上,能使骨骼形态改变的是:A、颌外力B、间歇力C、肌力D、重度力E、矫形力正确答案:E23.口腔正畸中第三序列弯曲在哪类弓丝上完成A、直丝弓和方丝弓都能完成B、只能在直丝弓上C、只能在方丝弓上D、直丝弓和方丝弓都不能E、所有选项都错正确答案:C24.在乳恒牙交替过程中,恒前牙一般比相应的乳前牙大,其相差的量如何补偿A、乳牙间有适当的间隙B、恒牙萌出时更偏向唇颊侧C、尖牙之间牙弓宽度增宽D、替牙间隙的调节作用E、所有选项都对正确答案:E25.反锁颌是指A、上后牙颊尖的颊斜面位于下后牙舌尖舌斜面的舌侧,颌面无咬合接触B、上后牙的舌斜面位于下后牙颊斜面的颊侧,颌面无咬合接触C、下后牙的远中颊尖位于上后牙的中央窝,颌面有咬合接触D、上后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后牙的中央窝,颌面有咬合接触E、上后牙的舌斜面位于下后牙颊斜面的舌侧,颌面有咬合接触正确答案:A26.舌习惯矫治器舌刺常用的弯制钢丝是A、直径为0.8~0.9mm的钢丝B、直径为1.2~1.4mm的钢丝C、直径为0.5~0.6mm的钢丝D、直径为0.6~0.7mm的钢丝E、直径为1.0~1.2mm的钢丝正确答案:E27.用软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戴在上下颌所有牙齿的冠部,此种保持器是下列哪一种A、标准的Hawley保持器B、牙齿正位器C、改良Hawley保持器Ⅱ型D、颏兜E、黏固式下前牙固定舌侧保持器正确答案:B28.属于预防性矫治范畴的,不包括下列哪个A、龋的早期治疗B、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破除C、乳牙早失的缺隙保持D、早期严重拥挤牙列的序列拔牙治疗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D29.中重度牙列拥挤减数矫治最常用的拔牙模式是:A、16 26 36 46B、14 24 34 44C、17 27 37 47D、15 25 35 45E、14 24 35 45正确答案:B30.对于拔牙适应证,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外伤移位严重或脱位的牙应拔除B、所有的残根均应拔除C、髓腔壁吸收过多,穿通,容易发生病理性折断的牙应拔除D、所有领骨骨折或牙槽突骨折累及的牙,均应拔除E、所有的埋伏牙均应拔除正确答案:C3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时机A、患者出现肌肉、痉挛、张口受限时B、关节已有器质性病变、下颌不可作基本的功能运动者C、处于关节结构紊乱阶段的病人,早期关节弹响,与关节盘出现可复性-移位时D、髁状突的骨破坏正处于活动期E、关节盘已出现不可复性移位时正确答案:C32.错(牙合)畸形经过治疗后应达到平衡、稳定、健康和美观的目的。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及其答案(在最后)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及其答案(在最后)
A.结果本位主义B.行为本位主义
C.危险本位主义D.举动本位主义
27.保安处分的适用基础是
A.人身危险性B.犯罪可能性
C.结果严重性D.改造可能性
28.我党政法工作的一贯方针是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B.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C.实事求是,有错必纠D.宽严相济
29.在我国监狱制度中出现了矫正的最初萌芽的朝代是
17.将犯罪学的研究重点由犯罪行为的法律内容转移至犯罪人的学者是
A.菲利B.享悌
C.费尔巴哈D.龙勃罗梭
18.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损失的主要衡量标准是
A.直接物质损失B.间接物质损失
C.身体损害D.精神损害
19.被害人被害后,在诉讼过程中所受的损害以及受到的其他社会组织、他人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被称为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犯罪学(一)试题和答案评分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狭义犯罪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识别犯罪人B.惩罚犯罪人
A.暴力犯罪B.财产犯罪
C.无被害人犯罪D.经济犯罪
12.基于未成年犯罪人身心尚未成熟,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我国对未成年犯罪人一贯坚持的方针是
A.非犯罪化B.严惩
C.挽救D.教育
13.作为最基本的犯罪事实,反映了其所产生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治安状况的是
A.犯罪状况B.犯罪特点
C.犯罪规律D.犯罪形态
40.(本题13分)试论当代古典犯罪学理论及其对策主张。
五、材料分析题(1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矫正教育学试题和答案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00931
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B·C.乌捷夫斯基主编的《苏联劳动改造教育学》正式出版的时间是
A.1947年
B.1957年
C.1967年
D.1977年
正确答案:C(1分)
2.英美犯罪学家不再主张矫正的医疗模式,是在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正确答案:D(1分)
3.矫正教育活动是一种
A.双主体活动
B.个体活动
C.群体活动
D.单主体活动
正确答案:A(1分)
4.要求犯人在囚禁中“幽闭思愆,改恶从善”的监狱制度是
A.圜土制
B.嘉石制
C.囹圄制
D.桎梏制
正确答案:C(1分)
5.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矫正教育目的观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精神本位论
正确答案:A(1分)
6.“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这一基本要求反映的是矫正教育原则中的
A.因人施教原则
B.以理服人原则
C.分类教育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正确答案:B(1分)
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是矫正教育方法中的
A.集体教育方法
B.个别教育方法
C.分类教育方法
D.常规教育方法
正确答案:B(1分)
8.1982年10月我国监狱系统办成的第一所特殊学校是在
A.北京市
B.上海市
C.河北省
D.山东省
正确答案:D(1分)
9.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被评对象的各项指标进行判断并赋值的过程称为
A.矫正教育测量
B.矫正教育测定
C.矫正教育量化
D.矫正教育统计
正确答案:A(1分)
10.采用科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真正反映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体现的是
A.科学性原则
B.适时性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标准化原则
正确答案:A(1分)
11.对末级指标的赋值与数据处理过程称为
A.指标量化过程
B.指标预测过程
C.指标评估过程
D.指标检测过程
正确答案:A(1分)
12.根据《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监狱各监区的人民警察对所管理的罪犯,应当每月至少安排个别谈话教育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正确答案:A(1分)
13.根据《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成年罪犯的教学时间每年不少于的是
A.300课时
B.500课时
C.800课时
D.1000课时
正确答案:B(1分)
14.我国现行的监狱工作方针是
A.改造第一,生产第二
B.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
C.挽救人、改造人、造就人
D.惩罚和管制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
正确答案:B(1分)
1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此规定的法律依据是
A.《宪法》
B.《刑法》
C.《监狱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正确答案:D(1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6.矫正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A.技术性
B.综合性
C.边缘性
D.应用性
E.基础性
正确答案:BCD(2分)
17.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含的子过程包括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动机过程
D.动作再现过程
E.强化过程
正确答案:ABCD(2分)
18.《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确定的罪犯教育改造原则包括
A.因人施教原则
B.以理服人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注重实效原则
E.分类教育原则
正确答案:ABCD(2分)
19.教育刑理论的产生给行刑制度和监狱带来的影响包括
A.改革监狱建筑,废除铁栏杆
B.在行刑的目标上,注意矫正和改造
C.在行刑手段上,注重心理矫治
D.在行刑方法上,由一般化过渡到个别化
E.在刑罚执行上,把劳动看作是教育的手段
正确答案:ABDE(2分)
20.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包括
A.理论基础不同
B.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同
C.运行机制有差异
D.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有差异
E.具体培养目标不同
正确答案:ABCDE(2分)
21.需要进行个别教育的情况包括
A.逢年过节时
B.矫正教育对象受到惩罚时
C.矫正教育对象受到奖励时
D.矫正教育对象刚进矫正机构时
E.矫正教育对象遭遇困难时
正确答案:ABCDE(2分)
22.在辅助教育中,属于矫正机构方面的文化建设包括
A.文艺演出
B.工艺美术活动
C.读书活动
D.板报、墙报、改造小报等
E.体育比赛
正确答案:ABCDE(2分)
23.对罪犯的行政奖励包括
A.减刑
B.假释
C.表扬
D.物质奖励
E.记功
正确答案:CDE(2分)
24.矫正教育评估信息的测量技术包括
A.分类测量技术
B.次序测量技术
C.定距测量技术
D.二次量化技术
E.比较测定技术
正确答案:ABCDE(2分)
25.罪犯分类的原则包括
A.法制原则
B.区别对待原则
C.系统优化原则
D.从实际出发原则
E.比较借鉴原则
正确答案:ABCDE(2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6.教育功能
正确答案: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及作用。

27.矫正教育目的
正确答案:
矫正教育目的是指矫正教育者代表着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利益,在观念上、思想上对矫正教育活动结果的设计。

28.辅助教育
正确答案:
辅助教育是指矫正机构在开展正规教育之外,组织矫正教育对象参加的各种有利于正规教育目的的实现的教育活动。

29.罪犯构成
正确答案:
罪犯构成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罪犯整体内各种罪犯类型及其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0.矫正教育指导思想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2分)
(2)坚持改造人、挽救人的方针;(2分)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1分)
(4)坚持实行综合治理的方针。

(1分)
31.矫正教育目的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时间作用(1分)。

体现在: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3分)。

(2)理论作用(1分)。

是矫正教育理论的总结(1分)。

32.个别教育具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1)针对性。

(2分)
(2)灵活性。

(1分)
(3)沟通性。

(1分)
(4)渗透性。

(1分)
(5)稳固性。

(1分)
33.对矫正教育者专业知识与能力素质的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专业知识要求(1分)。

包括法学有关分支学科知识、相关交叉学科知识以及监狱学等专业知识(2分)。

(2)专业能力要求(1分)。

包括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信息分析与综合能力等(2分)。

34.对矫正教育对象进行的回归前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形势政策教育;(2分)
(2)道德纪律守法教育;(2分)
(3)前途教育;(1分)
(4)职业技能培训。

(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11分,第36小题12分,共23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