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学一体类测试答案
幸福心理学的考试答案

幸福心理学的考试答案一、单选题1. 幸福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是()。
A. 个体的成就B. 个体的幸福感C. 个体的财富D. 个体的智力答案:B2.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以下哪项不是构成幸福感的要素?()A. 积极情绪B. 投入C. 人际关系D. 物质满足答案:D3. 以下哪位心理学家不是幸福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 马丁·塞利格曼B.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C. 丹尼尔·卡尼曼D. 弗洛伊德答案:D二、多选题1.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
A. 遗传B. 环境C. 个人选择D. 社会比较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活动可以提升个人的幸福感?()A. 冥想B. 志愿服务C. 过度消费D.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答案:ABD三、判断题1. 幸福感是短暂的情绪体验,不能持久。
()答案:错误2. 金钱可以购买幸福,只要拥有足够的财富,就能获得持久的幸福。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积极心理学对幸福感的看法。
答案: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不仅仅是短暂的情绪体验,而是一种持久的、整体的生活满意度。
它强调个体的积极特质、积极情绪和积极体验,认为通过培养感恩、乐观、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以及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可以提升个人的幸福感。
2. 描述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自身生活整体评价的反映,而幸福感则是这种评价中积极情绪体验的体现。
一个对生活感到满意的人,往往也会有较高的幸福感。
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提高生活满意度,反之亦然。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作答,我们对幸福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幸福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与个体的内在心理状态有关,也受到外部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实践幸福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幸福的本质,提升自身的幸福感,从而实现更加充实和满意的生活。
幸福心理学试题答案

幸福心理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幸福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A. 经济收入B. 健康状况C. 人际关系D. 个人价值观答案:D2.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以下哪项不是提升幸福感的有效方法?A. 培养感恩心态B. 经常进行自我批评C. 设定并追求个人目标D. 进行冥想和放松练习答案:B3. 下列关于幸福感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幸福感是主观的,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同。
B. 幸福感可以通过外部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提升。
C. 幸福感完全是由个人的心理状态决定的。
D. 幸福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学干预得到增强。
答案:C二、填空题1. 幸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旨在探索人类幸福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影响因素,提升策略2. 根据__________理论,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的幸福感,这种比较可能是__________的或__________的。
答案:社会比较,上行,下行三、简答题1. 请简述幸福感的三个主要维度。
答案:幸福感的三个主要维度包括心理幸福感、情感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心理幸福感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如自主性、能力和归属感;情感幸福感关注的是个体的情感体验,如快乐、兴奋和满足感;生活满意度则是个体对其生活整体的评价和满意度。
2. 描述自我决定理论中提到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
答案:自我决定理论中提到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包括自主性、能力感和关联性。
自主性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控制和选择的需求;能力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的掌握和提升的需求;关联性是指个体与他人建立积极联系和关系的需求。
四、论述题1. 论述金钱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你的观点。
答案:金钱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一方面,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某些心理需求,如安全感、自尊和社会地位,从而可能提升幸福感。
2023年幸福心理学试卷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数:40,共40.0 分〕1猛烈的乐观心情与以下哪种环境有关。
〔1.0 分〕A、人工环境B、自然环境C、生活环境D、生态环境我的答案:B2有争论觉察的孩子乐观情感具有遗传特征。
〔1.0 分〕A、三岁左右B、两岁左右C、一岁左右D、三个月左右我的答案:C3以下属于观看自我的。
〔1.0 分〕A、我很难过B、我很难过C、我很失败D、我知道我很失败我的答案:D4人具有欢快不欢快的基因素养,这是由造成的个体差异。
〔1.0 分〕A、大脑皮层B、神经系统C、内分泌系统D、大脑延髓我的答案:B5所谓“裂脑人”,是指消灭了问题。
〔1.0 分〕A、大脑皮质B、视丘C、胼胝体D、海马体我的答案:C6在很多群体性大事中,民众心情没有得到疏解,而派去的警察引发群众更大的恐惊感,造成暴力引起暴力,从心理学上看这属于。
〔1.0 分〕A、羊群效应B、马太效应C、仰巴脚效应D、扳机效应我的答案:D7《梦的解析》的作者是。
〔1.0 分〕A、塞利格曼B、弗洛姆C、弗洛伊德D、马斯洛我的答案:C8人面对问题的策略包括把握策略和。
〔1.0 分〕A、战斗策略B、躲避策略C、麻痹策略D、转移策略我的答案:A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1.0 分〕A、乐观快活的心情有助于提高记忆力B、打算内生育的孩子和打算外生育的孩子,成长的差异可能很大打算外生育的孩子,身心发育会有显著差异C、乐观心情能让一个人思维扩展, 行动更乐观D、悲观的人一般比乐观的人长寿我的答案:D10无论转变的愿望有多大,一切都应从开头。
〔1.0 分〕A、四周环境B、他人C、自我D、求助我的答案:C11观看者对他人行为易做。
〔1.0 分〕A、内归因B、外归因C、自我贬损D、防范归因我的答案:B12关于柏拉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1.0 分〕A、古希腊哲学家B、著有《抱负国》C、认为幸福是善的生活加上理性D、认为生活需要抑制个人的欲望我的答案:D13皮格马利翁效应曾被用于中小学的教学试验中。
幸福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幸福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幸福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幸福感的因素?A. 积极情绪B. 人际关系C. 物质财富D. 悲观态度答案:D2. 根据塞利格曼的观点,以下哪项不是构成幸福人生的五个基本元素之一?A. 积极情绪B. 投入C. 人际关系D. 物质追求答案:D3. 幸福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升?A. 增加消极情绪B. 减少积极情绪C. 增加积极情绪D. 减少人际关系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幸福心理学中提到的“心流”体验的特点?A. 全神贯注B. 忘我C. 时间感消失D. 焦虑和紧张答案:D5. 根据幸福心理学,以下哪项是提升个人幸福感的有效策略?A. 过度工作B. 增加物质消费C. 培养感恩心态D. 避免社交活动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幸福心理学中提到的“自我实现”的含义?A. 实现个人潜能B. 追求物质财富C. 个人成长D. 追求自我完善答案:B7. 根据幸福心理学,以下哪项不是提升幸福感的方法?A. 培养乐观态度B. 增加社会比较C. 培养积极人际关系D. 追求个人成长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幸福心理学中提到的“感恩”的益处?A. 提升幸福感B. 增加社会支持C. 减少焦虑D. 增加工作压力答案:D9. 根据幸福心理学,以下哪项不是“正念”练习的益处?A. 提高注意力B. 减少压力C. 增加消极情绪D. 提升自我意识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幸福心理学中提到的“自我效能感”的含义?A. 对自己能力的自信B. 对自己成功的预期C. 对自己失败的预期D. 对自己控制环境的信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幸福心理学,以下哪些因素可以提升个人的幸福感?A. 积极情绪B. 社会支持C. 物质财富D. 个人成长答案:A, B, D2. 幸福心理学中提到的“心流”体验通常发生在以下哪些活动中?A. 阅读B. 看电视C. 运动D. 工作答案:A, C, D3. 根据幸福心理学,以下哪些策略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压力?A. 逃避问题B. 正念冥想C. 社会支持D. 过度工作答案:B, C4.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个人的幸福感?A. 遗传B. 环境C. 个人选择D. 社会比较答案:A, B, C5. 根据幸福心理学,以下哪些活动可以增加个人的积极情绪?A. 帮助他人B. 参与社交活动C. 过度工作D. 进行自我反思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幸福心理学中提到的“心流”体验的特点。
超星幸福心理学考试答案

超星幸福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幸福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是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升的?A. 增加物质财富B. 改变生活习惯C. 积极的心态和行动D. 以上都是答案:C2. 根据积极心理学,以下哪项不是提升个人幸福感的方法?A. 培养感恩的心态B. 进行自我反思C. 避免社交活动D.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答案:C3. 在幸福心理学中,自我实现是指什么?A. 达到个人的最高潜能B. 获得社会地位C. 赚取大量金钱D. 拥有广泛的社交网络答案:A4. 根据幸福心理学,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幸福感的因素?A. 经济状况B. 健康状况C. 个人价值观D. 星座答案:D5. 幸福心理学中提到的“心流”是指什么?A. 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B. 一种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的感觉C. 一种持续的焦虑感D. 一种对未知的恐惧感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幸福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促进个人的幸福感?A. 健康的生活方式B. 有意义的工作C. 良好的社会关系D. 持续的消极情绪答案:ABC2. 在幸福心理学中,以下哪些是提升幸福感的有效策略?A. 培养乐观的态度B.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C. 过度工作以获得更多收入D.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答案:ABD三、判断题1. 幸福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
(错误)2. 根据幸福心理学,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能直接导致幸福感的提升。
(正确)3.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感恩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幸福感。
(正确)4. 幸福心理学中提到的“心流”状态只会在进行高难度任务时出现。
(错误)5. 幸福心理学认为,个人的幸福感完全取决于外部环境,与个人的心态和行动无关。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幸福心理学中提到的“心流”状态的特点。
答:心流状态是一种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的感觉,个体在这种状态下会体验到高度的专注、兴奋和满足感,时间感会消失,且在活动结束后会感到一种深刻的成就感。
2. 描述幸福心理学中提到的“自我实现”的含义。
幸福心理学考试答案解析

幸福心理学考试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幸福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是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正确答案是A。
2. 根据塞利格曼的观点,幸福人生的五个基本要素包括正向情绪、投入、关系、意义和成就。
正确答案是B。
3.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认为,个体可以通过培养乐观、感恩、韧性等品质来提升幸福感。
正确答案是C。
4. 根据迪纳的研究,幸福感与个体的收入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正确答案是D。
5. 幸福感的测量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生理指标等多种方式进行。
正确答案是E。
二、多项选择题1. 影响个体幸福感的因素包括社会支持、个人特质、文化背景等。
正确答案是A、B、C。
2.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提升幸福感的策略包括培养感恩、正念冥想、建立积极人际关系等。
正确答案是A、B、D。
3. 幸福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密切相关,高幸福感的个体通常具有更好的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正确答案是A、C。
4. 幸福感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升,例如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和参与幸福感提升的工作坊。
正确答案是B、D。
5. 幸福感与个体的身体健康状态也有关联,高幸福感的个体往往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和更长的寿命。
正确答案是A、E。
三、简答题1. 描述幸福感的三个主要维度。
答:幸福感的三个主要维度包括情感维度、认知维度和行为维度。
情感维度涉及个体的情绪体验,如快乐、满足等;认知维度涉及个体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如对工作、家庭、健康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行为维度则涉及个体的行为表现,如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2. 简述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方面的应用。
答: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个体的积极品质,如乐观、感恩、韧性等;通过正念冥想等方法帮助个体提高情绪调节能力;通过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来增强个体的社会归属感;通过目标设定和实现来提升个体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3. 阐述幸福感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
2019幸福心理学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数:40,共40.0分〕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1.0分〕正确答案:C•A、生理需要B、尊重C、自我实现D、爱与归属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1.0分〕正确答案:B•A、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待人待物往往缺乏赞扬•B、一个人积极情感体验多,则他的幸福感一定也高•C、中国的80、90后青年对物质幸福的体验更少,因为物质要求太容易满足•D、在保罗·萨缪尔森看来,幸福就是效用与欲望的比值3尼采是()哲学家。
〔1.0分〕正确答案:A•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4以下不属于主观幸福感根本特点的是()。
〔1.0分〕正确答案:D•A、主观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相对性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1.0分〕正确答案:D•A、幸福需要自我暗示B、幸福可能来自比拟•C、有目标的生活使人幸福D、幸福可以来自于对别人的依靠6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1.0分〕正确答案:A•A、对自己的信念一定要非常执着•B、好的想法要用,但它仍然是个故事•C、对幸福的迷思源于文化的偏见和性别的差异•D、关注确实在发生的事情7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1.0分〕正确答案:C •A、*些电影由于满足了人们的希望感而受到欢送•B、人们开心的时候,生理也会有变化•C、行为取样来测量一个人是否幸福,只需要一个取样即可•D、在幸福的指标中,中国人比拟看重外界评价•A、非常强大B、非常有限C、不存在D、比拟强大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层次的需()。
〔1.0分〕正确答案:B•A、平安需求B、生理需求C、尊重需要D、爱和归属需要10以下属于培养乐观心态的方法是()。
〔1.0分〕正确答案:C•A、积极梦想B、想象现在自己是最好的C、写出大小目标D、及时倾述11西方幸福观里关注理性思考的是()。
〔1.0分〕正确答案:B•A、快乐论B、现实论C、论D、经历论12在北美的研究说明,有信仰的人比无信仰的更幸福,原因不包括()。
幸福心理学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分)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分)正确答案:CA、生理需要B、尊重C、自我实现D、爱与归属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正确答案:BA、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待人待物往往缺乏赞扬B、一个人积极情感体验多,那么他的幸福感一定也高C、中国的80、90后青年对物质幸福的体验更少,因为物质要求太容易满足D、在保罗·萨缪尔森看来,幸福就是效用与欲望的比值3尼采是()哲学家。
(分)正确答案:A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4下列不属于主观幸福感基本特点的是()。
(分)正确答案:DA、主观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相对性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正确答案:DA、幸福需要自我暗示B、幸福可能来自比较C、有目标的生活使人幸福D、幸福可以来自于对别人的依靠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正确答案:AA、对自己的信念一定要非常执着B、好的想法要用,但它仍然是个故事C、对幸福的迷思源于文化的偏见和性别的差异D、关注确实在发生的事情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正确答案:CA、某些电影由于满足了人们的希望感而受到欢迎B、人们开心的时候,生理也会有变化C、行为取样来测量一个人是否幸福,只需要一个取样即可D、在幸福的指标中,中国人比较看重外界评价8丹尼尔·吉尔伯特研究发现,人类对未来情绪的预知能力()。
正确答案:BA、非常强大B、非常有限C、不存在D、比较强大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层次的需求是()。
(分)正确答案:BA、安全需求B、生理需求C、尊重需要D、爱和归属需要10以下属于培养乐观心态的方法是()。
(分)正确答案:CA、积极幻想B、想象现在自己是最好的C、写出大小目标D、及时倾述11西方幸福观里关注理性思考的是()。
(分)正确答案:BA、快乐论B、现实论C、宗教论D、经验论12在北美的研究表明,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无信仰的更幸福,原因不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作业2014年8月20日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1.幸福就是人们的(D.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
A.需求B.欲望C.目标D.渴求2. 以(A.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即幸福是建立在旁观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不是由被观察者自我判断。
A.外界标准B.情绪体验C.个体自我评价 D.目标实现标准3.(C.健康感)不是幸福感的构成要素。
A.富裕感B.愉悦感C.健康感 D.期望感4.(A.向心感)主要是被调查者对于国家、民族、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的认同程度和自豪感,是特定群体社会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
A.向心感 B. 归属感 C. 安定感 D. 期望感5.(C.伦理幸福)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如合群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
A.生理幸福B.心理幸福C.伦理幸福D.社会幸福第二章1.兽孩现象说明,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其心理形成和差异都受社会影响很深,什么样的环境会形成什么样的心理特征。
这也佐证了( A.社会学习理论)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A.社会学习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行为遗传理论D.认知发展理论2.有研究表明:当幼儿处于某个敏感期时,会产生敏感力。
语言敏感期是( A.0-8岁)。
A.0-8岁B.2-6岁C.3-9岁D.0-3岁3.美国著名的健康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博士向外界公布的他对幸福看法的十大要素的第一点就是( A.拥有健全的身体和健康的体魄)。
A.拥有健全的身体和健康的体魄 B.拥有巨额财富和社会地位C.拥有美貌和高学历 D.拥有健全的人格4.( A.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
A.雷蒙德·卡特尔 B.艾森克C.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D.弗洛伊德5.九型人格是按( A.人的基本欲望)来把人分类。
A.人的基本欲望B.人的基本性格C.人的情商D.人的智商6.由美国著名组织行为研究者大卫·麦克利兰提出的能力素质模型将能力分为五个层次: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 A.动机)。
A.动机B.价值观C.人格D.健康7.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将传统的中国教育推向( A.政治化),教育更多地作为一种工具,为维护中央集权制选拔人才,专门为补充官员而进行的,一直延续到清朝。
A.政治化B.民主化C.人性化D.多元化二、多项选择题第一章1.幸福是每个人的渴求,根据每个人所渴求事物性质的不同,幸福大致可以分为(ABCD )。
A.利人幸福B.利己幸福C.害人幸福D.害己幸福2.根据人们追求幸福所属本性的不同,幸福可分为(A.求生的幸福 C.懒惰的幸福 D.不满足的幸福)。
A.求生的幸福B.满足的幸福C.懒惰的幸福D.不满足的幸福3. 根据对幸福的需要,幸福可以分为(A.物质幸福 B.人际幸福 D.精神幸福)。
A.物质幸福B.人际幸福C.社会幸福 D.精神幸福4. 根据幸福得到满足时的主观感受,可以将幸福分为(ABCD )。
A.生理幸福B.人际幸福C.伦理幸福D.心理幸福5. 幸福的四要素论认为,幸福是由(ABCD )四个要素构成的。
A.情感B.信仰C.自由D.金钱6. 幸福主要有(ABCD )等几个方面特性。
A.多样性B.不可替代性C.群体性D.衍生性7.幸福感可以分为(A.主观幸福感 C.心理幸福感 D.社会幸福感)几种类型。
A.主观幸福感B.客观幸福感C.心理幸福感D.社会幸福感8.社会幸福感的维度包括(ABCD )。
A.社会整合B.社会认同C.社会贡献D.社会实现9. 理性主义幸福观包括( ABCD )。
A.苏格拉底的幸福观B.柏拉图的幸福观C.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斯宾诺莎的幸福观10. 感性主义幸福观包括(ABCD )。
A. 德漠克利特的幸福观B. 伊壁鳩鲁的幸福观C. 爱尔维修的幸福观D. 霍尔巴赫的幸福观11. 功利主义幸福观包括(C. 边沁的幸福观 D. 密尔的幸福观)。
A. 爱尔维修的幸福观B. 霍尔巴赫的幸福观C. 边沁的幸福观D. 密尔的幸福观12. 幸福学是一门(ABCD )的学科。
A.综合性B.问题性C.应用性D.灵思性13. 主观幸福感的特点有(A.主观性B.整体性C.相对稳定性)。
A.主观性B.整体性C.相对稳定性D.绝对性14. 主观幸福感一般被认为由(ABCD )维度组成。
A. 积极情感B. 消极情感C.整体生活满意D. 特殊领域生活满意三、判断题第一章1.幸福与快乐相比,持续的时间更长。
( )2.幸福都是快乐,快乐都是幸福。
(×)3.快乐是渴求不断地积累后,在被得到满足时的愉悦感觉。
(×)4.虚幻性幸福是指幸福本身是虚幻的、假的。
(×)5.人们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获得的幸福感越大。
(×)第二章1.两性的生理结构只要是指性器官的差异。
(×)2.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是社会的不平等造成了男女心理上的差异,性别心理差异是社会不平等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3.女性的地位在世界各国都一样。
(×)4.遗传因素对个体在行为发展方面没有任何影响。
(×)5.人到了老年期要想获得幸福,首先需要身体健康,心理强大,孩子都能成人,且应该都顺利成家立业,自己的存款够养老的需要,这时才有可能谈幸福。
(√)6.多数自尊研究结果表明,自尊心低的人,幸福感也低。
(√)7. Paradise&Kernis(2002年)研究了自尊水平、自尊稳定性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时发现,高且稳定自尊的个体倾向于较高的心理幸福感水平。
(√)8.容貌与幸福感没有必然的联系。
(√)9. 有幸福感的人一定是乐观的,相反,乐观的人未必都能感受幸福。
(√)10. 从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育与幸福之间似乎并没有多大的联系。
(√)11.学历越高,幸福感越强。
(×)第二次作业2014年8月20日一、单项选择题第三章1.( B.国民幸福)是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所有发展形式的终极目标。
A.财富 B.国民幸福C.小康生活 D.高工资2.在经济不发达或国民普遍贫困条件下,影响国民幸福与快乐的主要是( D.经济因素)。
A.文化因素 B.社会因素C.制度因素 D.经济因素3.( A.适应性理论)理论认为,当发生一个新的变化之后,人们会对它做出反应,然后不断的对新的变化产生适应性。
A.适应性理论 B.人类本质理论C.社会比较理论 D.欲望理论4.( C.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具体数字来表示,不仅能够相互比较,还能够加总求和。
A.总效用论 B.边际效用论C.基数效用论 D.序数效用论5.( B.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物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量或满足程度。
A.总效用 B.边际效用C.基数效用 D.序数效用第四章1.幸福工作观的最高层次是(D.忘我劳动)。
A.不劳动B.被动地劳动C.主动地劳动D.忘我劳动2.幸福工作观的最低层次是(B.被动地劳动)。
A.不劳动B.被动地劳动C.主动地劳动D.忘我劳动3.工作幸福感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C.中年)阶段的工作幸福度最低。
A.少年B.青年C.中年D.老年4.(D.人际关系)与人们的直接感受最为紧密,包括获得理解与信任、尊重与关心、良性竞争与合作、与同事相处融洽等。
A.组织发展B.工作前景C.退休保障D.人际关系5.(A.组织承诺)用于反映个体与组织的之间的心理契约,是员工对自己所在组织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组织一员所涉及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A.组织承诺B.工作前景C.退休保障D.组织发展6.(C.规范承诺)反映的是员工对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它是员工由于受到了长期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责任而留在组织内的承诺。
A.感情承诺B.继续承诺C.规范承诺D.幸福承诺7.(A.职业)定向的最大特点是:自我并没有投入,而是游离于所从事的工作之外,是金钱把自我和工作暂时性地联系在了一起。
A.职业B.事业C.天职D.工作8.(D.岗位)定向是最高层次的工作定向,具有这种定向的个体对工作本身已产生了巨大兴趣,工作的意义已融化于他们的生活和生命中。
A.职业B.事业C.天职D.岗位9.工作幸福指数以个人的主观感受来定义幸福,从而决定了测量这一概念的主要方法是( B.自陈报告法)。
A.知情者/观察者报告法B.自陈报告法C.生理测量法D.任务测量法10.(情感平衡量表)用于测查一般人群的心理满意程度。
其10个项目是一系列描述“过去几周”感受的是非题。
A.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B.艾森克人格问卷C.情感平衡量表D.工作描述指数量表11.(C.因素分析法)是指同一量表中的题目都应该有较高的相关性,较高的内部统一性。
A.经验法B.逻辑法C.因素分析法D.综合法12.(C.反应偏向)是指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致使测验分数没有反应真实情况,而是表现出偏离实际情况的趋势或结果。
A.内部一致性信度B.重测信度C.反应偏向D.概化效度二、多项选择题第三章1.在经济发展或贫困解除条件下,影响国民幸福与快乐的因素包括(ABCD )。
A.经济因素 B.社会环境C.个体的文化 D.个体的思想2.“幸福悖论”的成因主要有( A.忽视了幸福是个体的切身感受 B.忽视了幸福是个体的真实感受 C.忽视了幸福的来源)。
A.忽视了幸福是个体的切身感受 B.忽视了幸福是个体的真实感受C.忽视了幸福的来源 D.忽视了幸福的本质3.可以影响人的幸福水平的结构因素主要有( ABCD )。
A.收入的支配结构 B.收入的可变结构C.收入的时序结构 D.收入的来源结构4.由于效用的主观感受性,其大小是否可以被衡量导致了两种效用理论体系的产生,它们分别被称为( C.基数效用论D.序数效用论)。
A.总效用 B.边际效用C.基数效用论 D.序数效用论第四章1.工作带来幸福是因为( ABCD )。
A.工作能创造幸福B.工作能发现幸福C.工作能享受幸福D.事业成功是幸福最主要的源泉2.幸福感对工作的积极作用包括(ABC )。
A.幸福感可以拓展人们的智力资源B.幸福感可以拓展人们的生理资源C.幸福感可以拓展人们的社交资源D.幸福感可以拓展人们的物质资源3.事业成功可以体现在(A.职业层次 C.职业作为)方面。
A.职业层次B.职业收入C.职业作为D.职业稳定4.幸福工作观的层次包括(B.被动地劳动 C.主动地劳动D.忘我劳动)。
A.不劳动B.被动地劳动C.主动地劳动D.忘我劳动5.工作幸福感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B.青年 D.老年)阶段的工作幸福度最高。
A.少年B.青年C.中年D.老年6.(B.欲望增加 C.通货膨胀 D.失业)会降低员工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