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浅析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浅析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浅析含磷废水是指含有过高浓度的磷的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必须对含磷废水进行处理,将其处理成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

目前,含磷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

1.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和吸附法。

沉淀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含磷废水中的磷与药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氢氧化钙、氯化铁、氯化铝等。

吸附法是指将含磷废水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中的磷离子吸附在吸附剂上,并将其分离出来。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氨基硅胶、聚合物吸附剂等。

2.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法、膜分离法和电渗析法。

沉淀-过滤法是指将含磷废水经过添加化学药剂沉淀后,通过滤网过滤,分离出沉淀物,达到除磷的目的。

膜分离法是指利用特殊的膜过滤器膜,将含磷废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含有磷的浓缩液,另一部分是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的水,达到除磷的目的。

电渗析法是指通过电极反应作用,将带有磷离子的废水分解成氢氧离子和氧气,实现除磷的目的。

生物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和生物吸附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指将含磷废水与活性污泥接触,使其中的磷酸盐逐渐被微生物吸收和氧化,达到除磷的目的。

生物膜法是指利用生物膜分离器将含磷废水分成有薄膜的水和不含膜的水,逐渐通过膜对磷酸盐进行吸附和去除。

生物吸附法是指利用特殊的吸附剂和微生物,将含磷废水中的磷离子吸附在吸附剂上,并使用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和去除。

总的来说,以上三种含磷废水处理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废水性质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同时,还需要重视废水的初级处理和中间处理,避免因初级处理不彻底等原因导致下一级处理难以达到要求。

工厂常用的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工厂常用的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工厂常用的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工厂常用的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①磷移除工艺:采用化学沉淀、生物法等方法将废水中的磷元素沉淀下来,从而达到磷的去除效果。

②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将含磷废水通过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处理,通过生物降解方式降低废水中的磷含量。

③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来降解和吸附废水中的磷,常用于中小型工厂的废水处理。

④生物接触氧化法: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将废水中的磷物质转化成无机盐,从而实现磷的去除。

⑤高效絮凝沉淀法:采用高效絮凝剂将废水中的磷物质沉淀下来,达到磷的去除目的。

⑥氨氮-生物链法:通过调整氨氮和磷的比例,利用微生物链将废
水中的磷去除。

⑦两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将含磷废水通过两个生物接触氧化池进
行处理,提高去除磷的效率。

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进行处理,将废
水中的磷物质隔离出去。

⑨植物造林法:将含磷废水通过人工植被造林处理,利用植物吸
收和降解废水中的磷物质。

⑩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磷离子进行吸附和
去除。

⑪微电解氧化法:通过微电解氧化技术将废水中的磷物质氧化成
无机盐,从而去除磷。

⑫超滤膜工艺:采用超滤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将废水中的悬浮物
和磷物质分离,达到磷的去除效果。

⑬快速沉淀法:采用快速沉淀剂将废水中的磷物质快速沉淀下来,从而去除废水中的磷。

⑭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废水进行吸附,将废水中的磷物
质去除。

如何除去污水中的磷

如何除去污水中的磷

去除污水中磷的方法常规的生物处理法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和处理可以从废水中去除部分磷,一些特殊工艺或经过调整运行方式以后具有除磷功能的普通工艺可以取得较好的除磷效果,具体方法有A/O,A2/O、SBR、氧化沟等。

但生物处理法的除磷效果有限,当磷的排放标准很高时,往往需要使用化学除磷或将生物法与化学除磷结合起来使用。

化学除磷是向水中投加化学药剂,生成不溶性的磷酸盐,然后再利用沉淀、气浮或过滤等方法将磷从污水中除去。

用于化学除磷的常用药剂有石灰,铝盐和铁盐等三大类。

三、生物除磷1、生物除磷的原理污水生物除磷的原理就是人为创造生物超量除磷过程,实现可控的除磷效果。

整个过程必须通过创造厌氧环节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来实现生物除磷过程。

1)厌氧条件下释磷在没有溶解氧或硝态氮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通过发酵作用将可溶性BOD5转化为低分子挥发性有机酸VFA。

聚磷菌吸收这些发酵产物或来自原污水的VFA,并将其运送到细胞内,同化成胞内碳能源储存物质PHB,所需的能力来源于聚磷的水解以及细胞内糖的酵解,并导致磷酸盐的释放。

2)好氧条件下摄磷好氧条件下,聚磷菌的活力得到恢复,并以聚磷的形式存储超过生长所需的磷量,通过PHB的氧化代谢产生能量,用于磷的吸收和聚磷的合成,能量以聚磷酸高能键的形式捕集存储,磷酸盐从水中被去除。

3)富磷污泥的排放产生的富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的形式排放,从而将磷去除。

从能量角度来看,聚磷菌在无氧条件下释放磷获取能量以吸收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在好氧状态下降解吸收溶解性有机物获取能量以吸收磷。

除磷的关键是厌氧区的设置,可以说厌氧区是聚磷菌的生物选择器。

聚磷菌能在短暂的厌氧条件下,由于非聚磷菌吸收低分子基质并快速同化和储存这些发酵产物,即厌氧区为聚磷菌提供了竞争优势。

这样一来,能吸收大量磷的聚磷菌就能在处理系统中得到选择性增殖,并可通过排除高含磷量的剩余污泥达到除磷的目的。

这种选择性增殖的另一好处是抑制了丝状菌的增殖,避免了产生沉淀性能较差的污泥的可能,因此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一般不会出现污泥膨胀。

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一、废水收集含磷废水处理的第一步是收集废水。

在这一步,需要确定废水的来源,了解废水的性质,包括废水的浓度、温度、流量等,以及掌握废水的排放规律,以确保后续处理的有效进行。

二、预处理收集的废水需要经过预处理才能进行后续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为后续处理提供更为清洁的水质。

预处理的方法包括过滤、沉淀、分离等。

三、调节水质调节水质是为了稳定废水的水质,以便进行后续的除磷反应。

这一步需要将废水的水质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以便最大限度地去除磷。

常用的调节水质的方法包括加药调节、曝气调节等。

四、除磷反应除磷反应是含磷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

在这一步,需要选择合适的除磷剂,根据废水的性质和除磷要求进行反应,使废水中的磷与除磷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常用的除磷剂包括石灰、硫酸铝、铁盐等。

五、沉淀分离沉淀分离的目的是将除磷反应生成的沉淀物与废水分离,使处理后的水得以净化。

这一步通常采用沉淀池或澄清池进行处理,通过静置或加药等方法使沉淀物下沉,上清液即为处理后的废水。

六、泥浆处理泥浆处理是指对沉淀后产生的泥浆进行处理的过程。

在这一步,需要将泥浆进行浓缩和脱水,以减小体积并方便运输和处理。

常用的泥浆处理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机械脱水等。

七、泥饼处置泥饼处置是指对脱水后的泥饼进行处理的过程。

在这一步,需要根据泥饼的性质和当地的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如土地利用、填埋、焚烧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置过程中要确保符合当地的环保要求,防止二次污染。

八、出水检测出水检测是为了确认处理后的水质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在这一步,需要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检测,包括磷含量、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等指标。

如果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则可以排放;如果不符合标准,需要对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或调整工艺参数。

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处理环节,每一环节都对后续的处理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并加强监测和管控,确保处理效果和环保要求得到满足。

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水体中氮、磷的排入引起水体中藻类大量生长和其他浮游植物迅速繁殖,使水体中的溶解氧下降,造成生物大面积死亡。

水中藻类数量取决于总磷,总磷是限制浮游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必须控制含磷废水中的总磷的含量。

含磷废水来源广泛,特别来源化学工业的含磷废水,如化肥,农药、石油化工等行业,有机磷农药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对于这类含磷废水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吸附法和生物法。

1.化学沉淀法(1)化学沉淀法原理是向含磷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化学药剂,使之与磷酸盐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再通过排泥去除废水中的磷。

(2)化学法除磷特点:工艺流程简单,除磷效率高,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一般化学沉淀工艺由于药剂投加量控制不好或人工操作的不规范,导致化学污泥量的增加、维护成本高,甚至造成二次污染。

(3)鉴于有机磷农药废水种类繁多,存在难处理的现象,而投加药剂会增加运行成本,湛清环保基于有机磷农药废水的难处理特征,在化学沉淀的基础上,设计特种磷处理设备SPT-IE,考察处理有机磷废水浓度、除磷剂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一体化除磷设备对不同的有机磷废水均有较好的除磷效果,并具有运行维护简便、投药精准不浪费、总磷去除率能达到90%的优点。

在选择除磷方法时,要根据具体的水质特性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除磷工艺流程,化学沉淀法一体化除磷设备对有机磷农药废水比较有效,其中酸碱度是主要的控制因素。

2.吸附法吸附法去除农药废水中有机磷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树脂、金属氧化物等,它们对大部分有机物都具有吸附作用,但是因为吸附材料昂贵、对进水水质要求高、解吸再生过程困难、解析后产生的浓水难处理等问题造成了其在有机磷废水处理的实际应用中并不广泛。

以活性炭吸附为例,其原理是其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是对有机磷的定向吸附过程,所以导致了活性炭在吸附有机磷的同时,也会吸附其他有机物分子,占用吸附容量,导致吸附效率低下,而且活性炭解吸过程困难,产生浓水难处理,就注定了活性炭吸附在有机磷废水处理中难以广泛应用。

废水中去除磷的方法简介

废水中去除磷的方法简介

废水中去除磷的方法简介1、石灰除磷石灰除磷是投加石灰与磷酸盐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反应如下:CaO+H20=Ca(OH)2;10Ca2++6PO43-+20H-=-Ca10(OH)2(PO4)6↓要点:pH值控制在10.5~11.5,反应15min后,搅拌由快到慢,废水流速0.5~0.6m/s减少到0.1~0.2m/s,防止增大的絮体破碎,磷酸根全部生成羟基磷灰石。

加入PAM沉淀,再经过砂滤、活性炭吸附。

由于石灰进入水中,首先与碳酸根作用生成碳酸钙沉淀,然后过量的钙离子才能与磷酸盐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因此所需的石灰量主要取决于待处理废水的碱度,而不是废水的磷酸盐含量。

另外,废水中镁的含量也是影响石灰法除磷的因素,因为在高pH值条件下,可以生成Mg(OH),胶体沉淀,不但消耗石灰,而且不利于污泥脱水,其溶解度与pH值关系较大。

随着pH值的升高,羟基磷灰石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即磷的去除率迅速增加,pH值>9.5后,水中所有磷酸盐都转为不溶性的沉淀。

一般控制PH值在9.5~10之间,除磷效果最好。

对于不同废水的石页授加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铝盐除磷铝盐除磷常用药剂是硫酸铝和铝酸钠,pH值为6,其除磷反应式如下∶Al2(SO4)3·14H20+2H2PO4-+4HCO3-=2AlPO4+4CO2+3S042-+18H20Na2Al2O4+2H2PO4-=2AIPO4+2Na++40H-由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投加硫酸铝会降低废水的pH值,而投加铝酸钠会提高废水的pH值,因此硫酸铝和铝酸钠分别适用于处理碱性废水和酸性废水。

铝盐的投加比较灵活,可以加在初沉池前,也可以加在曝气池中或在曝气池和二沉池之间,还可以将化学除磷与生物处理系统分开,以二沉池出水为原水投加铝盐进行混凝过滤,或在滤池前投加铝盐进行微絮凝过滤。

在初沉池前投加,可以提高初沉池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在曝气池和二沉池之间投加,渠道或管道的湍流有助于改善药剂的酒效果;在生物处理系统后投加,因生物处理对磷的水解作用可以使除磷效果更好。

除磷工艺技术

除磷工艺技术

除磷工艺技术除磷工艺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将含磷废水或废气中的磷元素去除的技术。

由于磷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生物体中,但过量的磷元素对水体和生态环境有害,所以需要进行除磷处理。

目前,主要的除磷工艺技术有化学沉淀法、生物法和吸附法等。

化学沉淀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利用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磷元素与化学药剂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物的分离压滤、离心等操作将其去除。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和聚合氯化铝等,这些化学药剂能够与磷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学物质,从而达到去除磷元素的目的。

生物法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磷元素进行吸附和转化,从而达到去除磷元素的目的。

常用的生物法有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化微生物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含有特定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与废水进行接触,微生物将废水中的磷元素吸附在自身表面,然后随着污泥一起从废水中分离出去。

固定化微生物法是将特定的微生物固定在特定的材料上,然后将废水通过这些固定化微生物的过滤层,微生物将废水中的磷元素吸附在自身表面,从而去除磷元素。

吸附法是利用特定的吸附材料对废水中的磷元素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去除磷元素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氧化铁、活性炭和纳米材料等。

这些吸附材料具有很强的亲磷性,能够与磷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学物质,从而将废水中的磷元素吸附在吸附材料表面,然后通过过滤、离心等操作将其去除。

除磷工艺技术的选用应根据废水性质、排放要求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

不同的工艺技术各有优势和劣势,对于不同的废水,选用合适的工艺技术可以提高除磷效果,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除磷工艺技术在污染治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除磷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除磷工艺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以实现废水的高效除磷和资源化利用。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除磷工艺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废水处理的整体效益和综合效能。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含磷废水是指含有磷元素的工业废水,通常来自于化工、冶金、电镀、造纸等行业的生产过程。

磷元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过量的磷元素排放到水体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水质和生态平衡。

因此,对含磷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含磷废水处理方法,希望对相关行业的生产管理和环保工作有所帮助。

一、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含磷废水处理方法。

通过向废水中添加适量的化学沉淀剂,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可以使废水中的磷元素与沉淀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磷酸钙、磷酸铁等沉淀物,并将其从废水中沉淀出来。

这种方法处理后的废水中磷含量大大降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二、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磷元素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通过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引入适量的磷酸盐还原菌、磷酸盐氧化菌等微生物,可以利用它们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磷元素转化为无机磷或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去除磷的目的。

生物处理法对于含磷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且对环境友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三、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磷元素进行吸附和去除的方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铁、氧化铝等。

这些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吸附位点,可以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磷元素。

通过将含磷废水通过吸附剂床或者槽体,可以将废水中的磷元素高效去除,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四、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磷元素进行交换和去除的方法。

通过将含磷废水通过预处理后的离子交换树脂柱,可以将废水中的磷元素与树脂上的其他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磷元素的去除。

离子交换法处理后的废水中磷含量极低,适用于对磷元素去除要求较高的场合。

综上所述,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废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同时,加强废水的预处理工作,合理控制生产过程中磷元素的排放,也是减少含磷废水排放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污水除磷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两大类。

生物法如A/O、A2/O、UCT工艺,主要适合处理低浓度及有机态含磷废水。

化学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结晶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渗析、反渗透等工艺,主要适合处理无机态含磷废水,其中混凝沉淀与结晶综合处理技术可以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除磷率较高,是一种可靠的高含磷废水处理方法。

1. 生物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Spector发现,微生物在好氧状态下能摄取磷,而在有机物存在的厌氧状态下放出磷。

含磷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目前,国外常用的生物脱磷技术主要有3种:第一,向曝气贮水池中添加混凝剂脱磷;第二,利用土壤处理,正磷酸根离子会与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应或与粘土中的OH-或SiO22-进行置换,生成难溶性磷酸化合物;第三种方法是活性污泥法,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脱磷技术。

生物除磷法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没有化学沉淀法污泥难处理的缺点,且不需投加沉淀剂。

对于二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不需增加大量设备,只需改变运转流程即可达到生物除磷的效果。

但要求管理较严格,为了形成VFA,要保证厌氧阶段的厌氧条件。

张林生等采用石灰沉淀结晶法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取得成功,该法结合了沉淀法与结晶法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1/ 4
景。

实验结果与工程实践表明,该法处理含磷废水除磷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且可回用。

2. 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化学沉淀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可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

常用的混凝沉淀剂有石灰、明矾、氯化铁,石灰与氯化铁的混合物等。

影响此类反应的主要因素是pH、浓度比、反应时间等。

为了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果,学者们在研制开发新型廉价高效化学沉淀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王光辉发现,原水含磷
10mg/L时,投加300mg/L的Al2(SO4)3或90mg/L的FeCl3,可除磷70%左右,而在初沉时加入过量石灰,一般总磷可去除80%左右。

他根据化学凝聚能增加可沉淀物质的沉降速度,投加新型净水剂碱式氯化铝,沉降效果达80%~85%,很好地解决了生产用水的PO43-污染问题。

混凝沉淀法是一种传统的除磷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但是长期的运行结果表明,化学沉淀剂的投加会引起废水pH 值上升,在池子及水管中形成坚硬的垢片,还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

另外,研究表明:除磷效率对应沉淀剂剂量的曲线是指数型的,当化学沉淀剂超出一定量,曲线即达到停滞期。

所以,试图用沉淀法将废水中磷的质量浓度降到0.1mg/L以下,是不太经济的。

丛广治等主持的大连开发区污水厂A/O改造实践表明,系统在下列参数下可取得较好的净化效果:BOD5负荷为0.2~0.3kg/(kgMLSS·d),TP 负荷为(2.8~3.0)×10-3kg/(kgMLSS·d)。

厌氧段容积∶好氧段容积
2/ 4
=1∶2,厌氧段DO<0.6mg/L,好氧段DO为3~3.5mg/L,水温12℃。

出水含磷量稳定在10mg/L以下。

厌氧好氧活性污泥除磷工艺在不增加标准活性污泥法基建投资和维护费用条件下,可以较彻底地除磷,且运行稳定。

这一工艺不但继承了传统的标准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又增加了生物除磷功能。

黄理辉等主持的倒置A2/O工艺克服了A2/O工艺比较复杂以及在吸磷动力利用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的缺点,将厌氧、缺氧环境倒置,只利用一套污泥回流系统来取代原来的几套回流系统。

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工业废水占2/3的城市污水而言,倒置A2/O工艺在生产运行中具有较高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能力。

整个工艺具有流程简洁、能耗低、运行稳定、抗冲击力强的特点,适于老厂的改造。

3. 吸附法
20世纪80年代,多孔隙物质作为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就已应用在水的净化和控制污染方面。

黄巍等人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含磷50~120mg/L模拟废水脱磷的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氧化铝和氧化硅等,具有相当大的吸附作用,粉煤灰对无机磷酸根不是单纯吸附,其中CaO、FeO、Al2O3等可以和磷酸根生成不溶或直溶性沉淀现象,因而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是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在含P质量浓度为50~120mg/L,粉煤灰用量每50mg为2~2.5g,粒径范围140~160目,pH中性的实验条件下,磷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以上。

丁文明、黄霞等合成的铁铈复合除磷剂除磷效果也比较好。

它是通过铁盐与3/ 4
铈盐的混合溶液与碱液反应合成的,对水溶液中的磷酸盐具有高效吸附作用。

经正交试验发现,盐溶液中铁、铈离子的含量是影响除磷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此外合成温度、干燥温度也对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

各种测试证明,结晶破碎是复合除磷剂比表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而比表面积增大又是高效吸附除磷的主要原因。

预计以后会出现更多吸附除磷的吸附剂。

4. 其他的除磷方法
邹伟国等研究的新型双污泥脱氮除磷工艺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取得成功。

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多采用单污泥系统,因此存在着硝化和除磷泥龄之间的矛盾,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可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PO43-的去除率达到了90%,处理效果稳定,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很强。

陈滢等进行了低溶解氧SBR除磷工艺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在全程低氧曝气的SBR系统内聚磷菌可得到富集,并出现了明显的放磷、过量吸磷现象。

该方法要注意的是污泥负荷对COD去除率和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污泥负荷。

污泥负荷过高时会导致非丝菌污泥膨胀。

方茜等利用SBR法处理低碳城市污水取得进展,解决了处理碳、氮、磷比例失调(碳量偏低)城市污水如何保证氮磷高效去除的难点。

结果表明,利用此法处理广州地区低碳城市污水,出水有机物、氨氮及总磷均达标,且磷的释放量越大则出水磷总浓度就越低。

实践证明,SBR法具有流程简单,不需要污泥回流,脱氮除磷效果好的特点。

4/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