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1500字

合集下载

《红楼梦》1500字读后感心得【精选7篇】

《红楼梦》1500字读后感心得【精选7篇】

《红楼梦》1500字读后感心得【精选7篇】《红楼梦》1500字读后感精选篇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杯具。

《红楼梦》不只描述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并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

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杯具感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应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感情的杯具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杯具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杯具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

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5篇)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5篇)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红楼梦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范文15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1一直以为,人都有两个自己,一面是处世中的泰然,一如薛宝钗;一面是孤单下的寂寥,一如林黛玉。

在院墙深深的红楼里,黛玉是寂寞的;在喧嚣浮华的社会里,我们也是寂寞的。

世人都用,‘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来形容黛玉,却往往忽略了若非因‘心较比干多一窍’,哪来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唯有看遍人世的生死别离,才会有这么多的惆怅叹息。

久病而成医,在这个社会上久了,我们总会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黛玉初别老父,踏上这条完全陌生的道路,细细思量而来,竟与一入宫门深似海,有着些异曲同工之妙。

初入贾府的黛玉,处处小心,不求平步青云,但求自己可以过得稍微好一些,面对家中姐妹的示好,黛玉无不谨慎思虑,察言观色,也就是这个本事、这份细腻心思为她赢得了一席之地。

大户人家的端茶倒水,都是十分讲究的,比起来,黛玉可以说是小家碧玉的人物。

对于去外祖母家,黛玉初时是犹豫纠结的,家道中落,父命难为,去到贾府虽还是半个主子,但总不如在家里自在。

贾府家大业大,一不小心自是泥足深陷,不足以自保。

此时的黛玉,却是凭着一颗玲珑心同初见的贾母取得了很好的关系,在贾府上上下下立稳了脚跟。

总是在想,后来如果没有宝钗的出现,黛玉的日子是否会好过很多,最终还是觉得,罢了,黛玉的高傲与坚强,实际上与宝钗是没有关系的,反而因有宝钗,她们两个反而更像是一个镜子的正反面,相互映照,黛玉的形象反而更加清晰起来。

其实,以她的心思未免察觉不到周围的变化,只是因着那份骄傲的心,不想也不愿去争罢了。

这样的玲珑心,骨子里的高傲,若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么,谁又能奈何的了她呢?慢慢琢磨而来,黛玉的争强好胜似乎只有在面对自己的爱情——宝玉的时候,尤为明显。

红楼梦1500字读后感(精选5篇)

红楼梦1500字读后感(精选5篇)

红楼梦1500字读后感(精选5篇)读完红楼梦,不如写一篇红楼梦读后感吧!《红楼梦》中的大丫鬟都是下层家庭出身的女孩子,她们都祈求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寻求到自己理想的生活。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红楼梦1500字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红楼梦1500字读后感(精选篇1)或许,人生是如诗一般的美好;或许,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许,人生如戏剧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一般,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让人荡气回肠。

对于人生的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贾府往事一一列举在读者眼前。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一生历尽沧桑,就因如此,才写出了传唱千古,震慑人心的《红楼梦》。

以《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推上了顶峰,给我们讲述了贾府从繁荣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从而又写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凄婉爱恋,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变幻万千都跃然纸上。

正是因为《红楼梦》这般精彩,所以让我们对人生有更多了体会,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更深的了解。

我们的人生,正是如诗如歌般的岁月,有过开心的笑容,有过伤心地泪水,有过真心的悔责…谁都有过失败,曹雪芹笔下的宁国公也如同所说。

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只不过作者是我们自己罢了。

人生如戏,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

人生像一场旅途,正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说过:“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

”对啊,虽然有难关,但不怕的人才能挺过去。

《红楼梦》中,钟鸣鼎食的宁荣府,最终也一蹶不振。

人生几何,何必留恋人世繁华,不如努力拼一生,潇洒走一回。

以免来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时光!想必这正是《红楼梦》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读完《红楼梦》这部历史名著,我对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为有了这些让人震撼内心的经典名著,才会让这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生命。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想必经典诵读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作文(精选5篇)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作文(精选5篇)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作文(精选5篇)读完红楼梦,不如写一篇红楼梦读后感吧!虽然《红楼梦》只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它真是把“人”写绝了,的美好,人的智慧,人的劣性,人的悲哀。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优秀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作文篇1自从在电视上看了《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剧情也是非常的精彩!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的逆子;所同情怜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

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因为和尚的一句话使黛玉和宝玉无法在一起”,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

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红楼梦》博大精深,常读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作文篇2总是听老师说,读了红楼梦,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我决定再次捧起这本经典著作,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彩。

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读高中时,当时看书更多注意故事情节,为了更快知道最后的结局,书中的诗歌大多跳过了。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人性的塑造上,并不同于以往小说,《红楼梦》就是讲述了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主题,又讲述了贾府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篇1】近日读完《红楼梦》,才明白其妙处所在。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

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

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

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着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红楼梦观后感1500字(9篇万能范文)

红楼梦观后感1500字(9篇万能范文)

红楼梦观后感1500字(9篇万能范文)红楼梦的观后感心得篇1很久以前,我就开始读四大名著了,而且十分喜欢,甚至迷恋到不可自拔。

我最喜欢的就是《红楼梦》,其中的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有一次,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接到皇帝的诏书,封他为两江总督,同时命令他去属地办公。

贾政在临行前给贾宝玉布置了许多功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一定要认真完成所有功课,这是为你长大后可以出人投地奠定基础呀”。

但是父亲走后没多久,宝玉就打消了做功课的念头,整日与薛宝钗、贾迎春等人游山玩水,玩得不亦乐乎。

有一天,当宝玉得知父亲回家的消息后吓得大惊失色、魂不附体,宛如晴天霹雳一般,因为他落下的功课太多,根本来不及弥补。

忙慌之下,只好向伙伴们四处求援,大家模仿他的笔迹帮他完成功课,最终在贾政的检查下蒙混过关。

贾宝玉的虚度光阴、游手好闲,注定不会出人头地,在面临危险的时候,无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族慢慢衰败,虽然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父母的教诲;没有认真学习;没有奋发图强……可为时已晚。

说起他的故事,仿佛我的身上也有相同的毛病和缺点。

当老师布置了许多难做的作业时,我心想:“哎,这么难,我根本不会,这么多,写到半夜也写不完”,为了赶紧完成“任务”,只要硬着头皮、心不在焉地乱写一气,写完回头一检查,不是粗心大意,就是错题连篇。

别人对我严格要求时,我也会不服气地想“凭什么别人都能对我指手画脚,而我却只能俯首称臣?我才不干呢,谁稀罕完成什么任务?”。

当读完《红楼梦》这本书,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和启迪。

我们不能虚度光阴,浪费现在美好的学习时光,要认真学习,充实能量,在家人遇到困难时能够挺身而出,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贡献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红楼梦的观后感心得篇2有一本书世人皆知,读过它的人都流下了或悲天怜悯或感动的泪水。

这本书就是曹雪芹先生的著作,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红楼梦》这部古代长篇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生活为基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悲剧为主线。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左右(精选15篇)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左右(精选15篇)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左右《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左右(精选1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左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左右 1今年暑假,正在热播的新版《红楼梦》把我吸引住了,我开始对这部看似遥不可及的四大名著之一有了了解,觉得其实和生活很接近。

当然,光看电视是不够的,所以我也买了一本书开始钻研。

读完红楼梦,心里酸酸的,不知道是为什么。

是为了荣宁两府家破人亡?还是投几分了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觉得不是全部。

想了想,终于豁然开朗。

因为宝黛钗的凄美爱情故事。

红楼梦中有太多太多的爱情故事。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就肯定是宝黛的痴迷爱情。

在红楼梦里要数他们的爱情最纯洁了。

从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

曹雪芹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有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

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的纯洁,几乎没有人想要去破坏。

但是这段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

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孤僻,对世界的一切不满,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

不喜欢花言巧语,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像一朵悠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着自己的清纯,如同碧玉般盈澈。

我最欣赏的还是她的诗情画意,灵秀聪慧。

黛玉每次和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

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黛玉优雅脱俗的诗人气质。

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

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僻,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忧伤。

纵使大观园人来人往,可是毕竟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吵吵闹闹,可见贾母嘴里常念叨“只有这两‘玉’让我操心了”这句话的含义了。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通用6篇)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通用6篇)

《红楼梦》1500字〔通用6篇〕《红楼梦》1500字〔通用6篇〕《红楼梦》1500字篇1这个假期,有幸拜读了《红楼梦》这部小说,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部小说,自己也看过几遍,很喜欢这部名著。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

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

作者曹雪芹。

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书中以贾、史、王、薛____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这部书中有很多人物,偏僻而乖张的主人公贾宝玉;可望不可即的林黛玉;人尽皆知的“总管”王熙凤;容貌美丽,举止娴雅的薛宝钗;老实____,懦弱怕事的迎春……总之,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各有各的特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在众多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宝钗和黛玉了。

宝钗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

她遵守妇道,但也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

她曾作《螃蟹咏》,对当时那些横行无道的官场人物进展了锋利的挖苦,这也是对林黛玉与贾宝玉不避嫌疑的警告。

传统观点认为薛宝钗“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贾母对宝钗,全是清一色的负面评价。

到后来,“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的时刻,贾母命自己所心爱的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与自己同坐主桌,却惟独将宝钗排斥到了主桌之外,同李纹、李绮辈坐在一起。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宝钗在贾母面前由“受宠”转为“失宠”的重要标志。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假设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假设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黛玉,金陵十二钗之首,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即,似乎也是一种姻缘,她给人留下的印象真可谓“凄美”二字,“凄”那么主要表如今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那么表如今“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红楼梦》有感1500字读《红楼梦》有感1500字前世的情缘,后世来还。

一段神话,揭开了尘封的记忆;一块宝玉,勾出如烟如云的世事,如醉如痴的想念;一脉情思,让我们回味再三。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

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

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题记“一个是阆苑奇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有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十三岁的我,手捧红楼,带着未成熟的古文底子,带着懵懵懂懂的好奇,夜读“红楼”。

寒塘渡鹤影,夜冷葬花魂。

红楼梦中梦难醒,叹今生,谁舍谁收!恍惚间似乎有些明白雪芹先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的悲凉无奈。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

我闭眼,黛玉苍白消瘦的脸似乎在眼前浮现,离我那么远,又仿佛触手可及,等快要触摸到时,又快速的溜走,留给我一阵落寞。

那一夜深陷红楼无可自拔。

初见时,她在心里嘀咕一声“何等眼熟到如此地步”,而他却直接脱口而出“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或许,今生的缘与孽,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命运伸出手,将种子埋下,幽秘的笑着,等待开花结果的一天,无论结果将会怎样,我们都无能为力。

当所有人都料到了绚烂的开头,谁又见得那命中注定的结局?有时候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时常狂风大作;希望生活幸福美满,却时常悲欢离合。

生活的反复无常,谁也始料不及。

黛玉无父无母,寄人篱下,所以处处小心,生怕惹人耻笑。

这个敏感少女似乎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宁愿竖起全身的刺,用尖锐刻薄的话来保护自己。

她没有史湘云的勇气醉卧芍药丛中,亦没有薛宝钗的心情:“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她只想着“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泪流。

”所以,当她爱上宝玉时,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也没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深情告白,她只是默默地在宝玉身后,将这一份感情隐瞒,默默站在在这浮华之后。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故事,终于到了结局,这一生的乱世,也终该落幕。

一边是喜气洋洋,欢声笑语,另一边却是悲欢离合,哭声震天!在黛玉临死前,竟连宝玉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原来爱,就是那么渺小,那么虚妄。

心悦君兮君不知呵……欲语泪先流。

这也怨不得你我,只怨情深缘浅,只能修得共船渡,不能修得共枕眠!我想,如果能选择来生的话,像黛玉那样的女子,她应该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一半洒下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分。

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目光交汇的刹那。

但是,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有些擦身,已是一世。

再也,回不去了。

不能回头了,走的再远,也达不到想要的永远,走得再近,也回不到想要的梦境。

人永远是一群被内心所奴役的生物,夹在生命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

渐行渐远,逐渐发现树影凄凉,最终到达生命的荒漠。

睁开双眼时,书上已是一片潮湿。

初一:李婉青读《红楼梦》有感1500字前世的情缘,后世来还。

一段神话,揭开了尘封的记忆;一块宝玉,勾出如烟如云的世事,如醉如痴的想念;一脉情思,让我们回味再三。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

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

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题记“一个是阆苑奇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有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十三岁的我,手捧红楼,带着未成熟的古文底子,带着懵懵懂懂的好奇,夜读“红楼”。

寒塘渡鹤影,夜冷葬花魂。

红楼梦中梦难醒,叹今生,谁舍谁收!恍惚间似乎有些明白雪芹先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的悲凉无奈。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

我闭眼,黛玉苍白消瘦的脸似乎在眼前浮现,离我那么远,又仿佛触手可及,等快要触摸到时,又快速的溜走,留给我一阵落寞。

那一夜深陷红楼无可自拔。

初见时,她在心里嘀咕一声“何等眼熟到如此地步”,而他却直接脱口而出“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或许,今生的缘与孽,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命运伸出手,将种子埋下,幽秘的笑着,等待开花结果的一天,无论结果将会怎样,我们都无能为力。

当所有人都料到了绚烂的开头,谁又见得那命中注定的结局?有时候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时常狂风大作;希望生活幸福美满,却时常悲欢离合。

生活的反复无常,谁也始料不及。

黛玉无父无母,寄人篱下,所以处处小心,生怕惹人耻笑。

这个敏感少女似乎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宁愿竖起全身的刺,用尖锐刻薄的话来保护自己。

她没有史湘云的勇气醉卧芍药丛中,亦没有薛宝钗的心情:“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她只想着“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泪流。

”所以,当她爱上宝玉时,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也没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深情告白,她只是默默地在宝玉身后,将这一份感情隐瞒,默默站在在这浮华之后。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故事,终于到了结局,这一生的乱世,也终该落幕。

一边是喜气洋洋,欢声笑语,另一边却是悲欢离合,哭声震天!在黛玉临死前,竟连宝玉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原来爱,就是那么渺小,那么虚妄。

心悦君兮君不知呵……欲语泪先流。

这也怨不得你我,只怨情深缘浅,只能修得共船渡,不能修得共枕眠!我想,如果能选择来生的话,像黛玉那样的女子,她应该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一半洒下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分。

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目光交汇的刹那。

但是,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有些擦身,已是一世。

再也,回不去了。

不能回头了,走的再远,也达不到想要的永远,走得再近,也回不到想要的梦境。

人永远是一群被内心所奴役的生物,夹在生命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

渐行渐远,逐渐发现树影凄凉,最终到达生命的荒漠。

睁开双眼时,书上已是一片潮湿。

初一:李婉青读《红楼梦》有感1500字前世的情缘,后世来还。

一段神话,揭开了尘封的记忆;一块宝玉,勾出如烟如云的世事,如醉如痴的想念;一脉情思,让我们回味再三。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

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

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题记“一个是阆苑奇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有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十三岁的我,手捧红楼,带着未成熟的古文底子,带着懵懵懂懂的好奇,夜读“红楼”。

寒塘渡鹤影,夜冷葬花魂。

红楼梦中梦难醒,叹今生,谁舍谁收!恍惚间似乎有些明白雪芹先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的悲凉无奈。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

我闭眼,黛玉苍白消瘦的脸似乎在眼前浮现,离我那么远,又仿佛触手可及,等快要触摸到时,又快速的溜走,留给我一阵落寞。

那一夜深陷红楼无可自拔。

初见时,她在心里嘀咕一声“何等眼熟到如此地步”,而他却直接脱口而出“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或许,今生的缘与孽,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命运伸出手,将种子埋下,幽秘的笑着,等待开花结果的一天,无论结果将会怎样,我们都无能为力。

当所有人都料到了绚烂的开头,谁又见得那命中注定的结局?有时候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时常狂风大作;希望生活幸福美满,却时常悲欢离合。

生活的反复无常,谁也始料不及。

黛玉无父无母,寄人篱下,所以处处小心,生怕惹人耻笑。

这个敏感少女似乎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宁愿竖起全身的刺,用尖锐刻薄的话来保护自己。

她没有史湘云的勇气醉卧芍药丛中,亦没有薛宝钗的心情:“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她只想着“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泪流。

”所以,当她爱上宝玉时,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也没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深情告白,她只是默默地在宝玉身后,将这一份感情隐瞒,默默站在在这浮华之后。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故事,终于到了结局,这一生的乱世,也终该落幕。

一边是喜气洋洋,欢声笑语,另一边却是悲欢离合,哭声震天!在黛玉临死前,竟连宝玉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原来爱,就是那么渺小,那么虚妄。

心悦君兮君不知呵……欲语泪先流。

这也怨不得你我,只怨情深缘浅,只能修得共船渡,不能修得共枕眠!我想,如果能选择来生的话,像黛玉那样的女子,她应该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一半洒下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分。

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目光交汇的刹那。

但是,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有些擦身,已是一世。

再也,回不去了。

不能回头了,走的再远,也达不到想要的永远,走得再近,也回不到想要的梦境。

人永远是一群被内心所奴役的生物,夹在生命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

渐行渐远,逐渐发现树影凄凉,最终到达生命的荒漠。

睁开双眼时,书上已是一片潮湿。

初一:李婉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