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

合集下载

中药“驱虫药”——苦楝皮

中药“驱虫药”——苦楝皮

中药“驱虫药”——苦楝皮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树皮和根皮。

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

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切丝。

本品气微,味苦。

以皮厚、无粗皮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苦,寒;有毒。

归肝、脾、胃经。

具有杀虫,疗癣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6克。

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孕妇、脾胃虚寒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楝根性寒,能追诸虫,疼痛立止,积聚立通。

三、临床应用1.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本品苦寒有毒,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可治多种肠道寄生虫病,为广谱驱虫中药。

治蛔虫病,可单用水煎、煎膏或制成片剂、糖浆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椰、大黄等同用。

治蛲虫病,与百部、乌梅同煎,取浓液于晚间做保留灌肠,连用2~4天。

《湖北药物志》以之与石榴皮同煎服,治钩虫病。

2.疥癣瘙痒本品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日华子本草》谓其“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

单用本品研末,用醋或猪脂调涂患处,可治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瘙痒。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川素苦酮、苦楝酮内酯、苦萜醇内酯、苦酸甲苦楝子三醇等。

2.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或醇提取物均对猪虫有抑制以至麻痹作用。

其川棵能透过虫体皮,直接作用于虫肌肉,扰乱其能量代谢,导致收缩性疲劳而痉挛。

本品对小鼠蛲虫有麻痹作用,并能抗血吸虫。

川楝素对肉毒中毒动物有治疗作用,使兔肠肌肌张力及收缩力增加,抑制大鼠呼吸等3.不良反应本品有毒成分为川楝素和异川楝素。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全身麻木、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神志恍惚、狂躁或萎靡、震或惊厥,最后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亡。

致毒原因主要是用量过大,或用法不当,或患者体质原因。

杀虫中药材

杀虫中药材

杀虫中药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杀虫中药材是指可以用来驱除或杀死害虫的药用植物材料。

在中国传统药物中,有许多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害虫侵害。

这些中药材具有天然、安全、环保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杀虫中药材及其功效用途。

罗布麻是一种常见的杀虫中药材,主要产于中国中南地区。

罗布麻具有驱虫、杀虫、除虱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头虱、体虱、寄生虫等。

罗布麻可以作为洗发水、沐浴露等个人护理产品的原料,有效地防止头部寄生虫的侵害。

罗布麻还可以用于生产环境卫生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和果树上的害虫,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苍山蓝是一种常用的杀虫中药材,主要产于中国西南地区。

苍山蓝具有杀虫、除痒、抗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疥疮、蚊虫叮咬等。

苍山蓝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具有强烈的香气和刺激性,能有效驱除各类害虫,如蚊虫、苍蝇、蚤虫等。

苍山蓝可以作为家庭防虫剂的原料,可以向家庭空气中喷洒使用,保护家庭环境,减少害虫侵害。

茵陈是一种常见的杀虫中药材,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地区。

茵陈具有杀虫、消炎、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肠道寄生虫病等。

茵陈可以作为消除室内害虫的草药材料,如蟑螂、蚊虫、老鼠等,可以放置在室内角落或厨房等地方,有效控制室内害虫的数量,保障家庭健康。

苍耳子是一种常用的杀虫中药材,主要产于中国东南地区。

苍耳子具有杀虫、杀菌、消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口腔溃疡等。

苍耳子可以用于生产环境卫生杀虫剂,可以有效控制家庭和农作物上的害虫,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杀虫中药材是一种安全、天然、环保的杀虫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科学研究和开发,可以将更多的中草药材用于制备环保杀虫产品,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中药材被应用于杀虫领域,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2000字】第二篇示例:杀虫中药材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家庭环境中,用于防治各种虫害。

中药学驱虫药

中药学驱虫药

中药学驱虫药凡能将肠道寄生虫能杀死或驱出体外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本类药物主要用于肠内寄生虫(蛔虫、绦虫、钩虫、蛲虫等)所引起的疾患,病人常见腹痛、腹胀、厌食或善饥多食、面黄、消瘦等。

可以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择药物。

服用驱虫药可麻痹或杀死虫体,使虫排出体外,能得到根本治愈。

对于体虚患者,应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驱虫时一般在空腹时服用,以便使药物与虫体易于接触,更好的发挥驱虫效果。

常配伍泻下药,促虫排出。

部分驱虫药毒性较大,孕妇慎用。

常用的驱虫药有苦楝皮、使君子、槟榔、南瓜子和雷丸等。

药理(1)驱蛔虫作用:苦楝皮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虫,特别是猪蛔首有麻痹作用,其有效成分川楝素的作用比苦楝皮浸膏强。

不同浓度的川楝素对猎蛔首的作用随浓度递增而呈轻度、中度至完全抑制,然后可逐渐恢复活动。

对整体猪蛔,川楝素在高浓度时呈现麻痹,低浓度对猪蛔虫有明显兴奋作用,出现剧烈收缩,能扰乱虫体能量代谢,使虫体不能附着肠壁而排出体外。

川楝素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蛔虫头部神经环。

川楝素给猴口服后,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较快,分布广,消除慢,组织中药物浓度以胆、肝和十二指肠最高,脾、肾次之,在脑内各部分呈均匀分布,但浓度低。

多次重复给药有蓄积性。

使君子煎剂、乙醇提取物能抑制猪蛔虫。

使君子仁提取物水溶部分对猪蛔首有麻痹作用。

使君子驱虫作用与其浸膏经发酵除去糖质、灰分、草酸钾无关,其有效成分为使君子酸钾,具较高的驱虫效力。

使君子高浓度对蛔虫先兴奋后麻痹,此种兴奋作用亦为驱虫效果的原因之一。

(2)驱绦虫作用:槟榔碱为槟榔驱绦虫的有效成分,对猪肉绦虫全虫各部都有较强的麻痹作用,对牛肉绦虫的作用则仅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麻痹,孕卵节片(中后段)也受影响变软,但不全瘫痪,效果较差。

槟榔对有钩绦虫、无钩绦虫及短小绦虫均有很强的麻痹作用。

南瓜子煎剂及其提出液使牛肉绦虫中后段节片变薄变宽,节片的中部凹陷,呈麻痹状态,头及未成熟的节片活动自如。

用L一过氯酸南瓜子氨酸及合成的dl-氢溴酸南瓜子氨酸治疗绦虫病犬,均能驱虫。

抗寄生虫中药方剂

抗寄生虫中药方剂

抗寄生虫中药方剂
1 万应散大黄60克、槟榔30克、苦楝皮30克、皂角30克、黑丑30克、雷丸20克、沉香10克、木香15克。

方中雷丸、苦楝皮杀虫为主药;大黄、槟榔、黑丑、皂角攻积泻下,又可杀虫,为辅药;木香、沉香行气温中为佐药;合而用之具有攻积杀虫之效。

但本方药性猛烈,攻逐力极强,孕畜及体弱者慎用。

2 驱虫散鹤虱30克、使君子30克、槟榔30克、芜荑30克、雷丸30克、贯众60克、炒干姜15克、制附子15克、乌梅30克、诃子肉30克、大黄30克、百部30克、木香25克,具有驱杀攻逐虫体的功效,可用于驱杀胃肠道寄生虫。

3 肝蛭散由苏木30克、肉豆蔻20克、茯苓30克、绵马贯众45克、龙胆草30克、木通20克、甘草20克、厚朴20克、泽泻20克、槟榔30克组成,具有驱虫利水、行气健脾的功效,主要用于牛羊肝片吸虫的治疗。

4 贯众散由贯众60克、使君子30克、鹤虱30克、芜荑30克、大黄40克、苦楝子15克、槟榔30克组成,具有下气行滞、驱杀胃肠道寄生虫的功效,尤其对马胃蝇(马瘦虫病)的疗效显著。

中药治疗寄生虫

中药治疗寄生虫

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治疗线虫的中草药摘要:作为几千年来中国古老文明的代表中医学在治疗典型的寄生虫病时,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从所周知中药以其多靶点,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和作用于多种有效途径,以破坏寄生虫的各种生活环境进行杀驱,配以泻下药促进虫体排出。

我们中医在治病的时候强调的是以阴阳为总刚,所以中药在治疗寄生虫病时,常可以调和营卫、脾胃等,在治疗寄生虫病的同时还可以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

相对于西医来讲中药在治疗寄生虫病更安全,副作用更小。

关键词:中草药治疗寄生虫相对于西医来讲中药在治疗寄生虫病更安全,副作用更小等(比如青蒿)。

治疗寄生虫的药物,在我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所记载。

同时在各家名著上还记载了医生在治疗寄生虫病时所必需遵守的原则,比如必须根据寄生虫的种类,病人体质强弱病情的缓急等不同分别选和配伍适当的药物。

寄生虫病患者每见绕脐腹痛,呕吐涎沫,不思饮食或善饥多食,嗜食异物,肛门、鼻、耳瘙痒,久则易损伤脾胃,加上虫体耗伤水谷精微,故气血两虚,表现出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身倦乏力。

此类药物一般宜空腹服,以便更好的发挥驱虫作用。

由于某些抗寄生虫药有相当的毒性,故应用时必须注意剂量,孕妇及老弱患者均宜慎用。

作为一名中医院校的学生,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中药对蛔虫病,蟯虫病,绦虫病,钩虫病,滴虫病等具有良好治疗作用。

下面开始简单介绍一些对于寄生虫有治疗作用的中医。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ecatechu L.的成熟种子。

主产于海南、台湾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区。

一般采收分两个时期,11~12月采收青果加工成榔干3~6月采收熟果加工榔玉。

功用主治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 -15g,单用杀虫,可用60-120g;或入丸、散。

选方1)治寸白虫:槟榔二七枚。

治下筛。

以水二升半,先煮其皮,取一升半,去滓纳末,频服暖卧,虫出。

出不尽,更合服,取瘥止。

中草药虫皮

中草药虫皮

中草药虫皮中草药虫皮是一种用来治疗虫类感染的中草药药材。

虫皮有很多种类,如苍白蓝叶虫皮、黑色小花虫皮、红色花纹虫皮等。

这些虫皮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虫皮及其功效。

1. 苍白蓝叶虫皮:苍白蓝叶虫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虫皮,主要用于治疗肺部寄生虫感染,如肺蛔虫病、肺囊虫病等。

它具有杀虫、消炎、止咳平喘的作用,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寄生虫,并减轻相关症状。

2. 黑色小花虫皮:黑色小花虫皮是一种寄生虫类感染的良好解毒剂。

虫皮能够中和和排出体内的有害毒素,帮助恢复身体健康。

此外,它还具有抗菌、消炎、止血等作用,适用于治疗中毒、感染等疾病。

3. 红色花纹虫皮:红色花纹虫皮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虫皮。

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常用于治疗肝部寄生虫感染,如肝吸虫病等。

红色花纹虫皮能够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对肝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肝脏恢复。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中草药虫皮,还有许多其他的虫皮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虫皮的药用主要是基于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如苦味素、生物碱、挥发油、多糖等。

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抗炎、解毒等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抵抗疾病。

使用中草药虫皮进行治疗时,一般采用煎剂或者制成丸剂、胶囊等剂型。

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可以单独使用虫皮,也可以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以增强疗效。

此外,还可以将虫皮研磨成粉末,外用于伤口溃烂的治疗,具有止血、消炎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药虫皮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使用时应谨慎。

首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遵守用药方法和剂量。

其次,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先进行过敏试验,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最后,虫皮的采集和加工应当符合规范,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草药虫皮是一种用来治疗虫类感染的中草药药材,常见的有苍白蓝叶虫皮、黑色小花虫皮、红色花纹虫皮等。

虫皮具有杀虫、消炎、解毒等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抵抗疾病。

使用虫皮时需谨慎,根据医生建议用药,遵守用药方法和剂量。

中草药中杀虫植物功效、药理、成分及组方大全,自己总结

中草药中杀虫植物功效、药理、成分及组方大全,自己总结
主治:水热互结,心下痞满,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苍耳子
别名:牛虱子
功效:发汗,祛风湿,止痛,杀虫
主治:头痛,鼻渊,风湿痹痛,疥癣麻风。
成分:含苍耳甙,脂肪油,生物碱,色素,维生素C等
药理:有降低血糖,减慢心率,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红色毛癣菌等作用。
古籍方例:
组方:苍耳子,薄荷,辛夷,白芷各共分,共研末,每服6克,葱,茶汤下。
功用:散风热,通鼻窍
葱白
功效:发表散热,通阳利水
主治:伤寒中风,面目浮肿,风湿身痛,虫积心痛,通经下乳
成分:含挥发油,大蒜辣素,半胱氨酸,氧化物,维生素B,C等。
古籍方例:
组方:葱白,葛根,麦冬,生地各9克,生姜,淡豆豉各6克,水煎服。
功能:养血解表
柴胡
功效:疏肝解郁,和解退热,升阳举陷。
成分:含柴胡皂甙,福寿草醇,豆甾醇,白芷素,脂肪油,亚油酸
现代方例:
组方:鸦胆子40枚,加水煮沸,取液外涂患处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杀虫。
白头翁
药理:有抑制阿米巴生长,杀灭阴道滴虫,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志贺氏菌,抗流感病毒,增进胃肠运动,减慢心率,降压,镇静等作用。
成分:含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翁灵,翁因,皂甙等。
古籍方例:
组方:白头翁15克,黄柏,秦皮各12克,黄连6克,水煎服。
主治:胸腹冷痛,呕吐泄泻,疝痛,腹痛,蛔虫病,蛲虫病
成分:含挥发油、柠檬烯、枯醇、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
配伍应用:治虫积腹痛、吐蛔便蛔,当与使君子、榧子、乌梅等药共伍。
古籍方例:
组方:川椒3克,干姜4.5克,人参6克,饴糖30克。水煎服。
主治:脘腹剧痛,呕不能食,腹皮上有突起之块状物。现多用于阴寒内盛之肾结石、阑尾炎、胃下垂、疝痛等。

20种人体杀虫、驱虫的中草药治疗配方

20种人体杀虫、驱虫的中草药治疗配方

20种人体杀虫、驱虫的中草药治疗配方以下是20种中草药杀虫、驱虫的配方:1. 槟榔壳10克、苦楝10克、佩兰10克、白酒适量。

将槟榔壳、苦楝、佩兰一起研成细末,每天用30毫升白酒调服,治疗寄生虫感染。

2. 黑半夏20克、干姜15克、甘草10克。

将所有中药煎至汤色黄色,温服两次。

此配方可治疗积虫。

3. 若叶30克、苦蓬30克、薄荷6克,研成细末,每天用温水调服两次。

此配方可治疗蛲虫、小腹疼痛、便秘等症状。

4. 佩兰30克、苦楝叶30克、苦杏仁15克、黄莲10克。

将中药煎至汤色浅黄,温服两次。

此配方可治疗肝吸虫与肺吸虫病。

5. 干川楝子10克、苦杏仁20克、黑一半夏10克、黄芪15克,味甘者加入红枣10克,用开水煎汤,温服两次。

此配方可治疗腹泻、便秘、牛虱等症状。

6. 丁香10克、芎花10克、槟榔10克、白酒适量,将中药研成细末,用白酒调服,每日三次。

此配方可治疗尾虫感染。

7. 苦楝壳20克、苦核桃9克、苦杏仁18克、香橼皮9克,将中药煎汤,分早晚两次温服。

此配方可治疗黄芩虫感染。

8. 白及15克、鸭跖草15克、地肤子15克、青黛7克,将中药煎水代茶饮,每日三次。

此配方可治疗皮肤寄生虫感染。

9. 苦笋壳30克,黄苦丁、砂仁各20克,用开水泡饮。

此配方可治疗蜱虫感染。

10. 蒲公英30克,金银花20克,用开水泡饮。

此配方可治疗自虐行为引起的蚤虫侵染。

11. 白礞石30克,陈皮6克,干薄荷6克,研末后放进空茶袋中泡在开水中,泡好后饮用。

此方可治疗孕妇积虫。

12. 龙葵子30克,芦根20克,大青叶15克,将三味同煎入汤,趁温服用。

此配方可治疗箱虫侵染。

13. 真心牛胆10克,黄苦丁15克,笑脸草20克,将三味煎取汁液,趁温温服,每日三次。

此方可治疗体内各类虫虫侵染。

14. 朴实木20克,梧桐叶20克,枳实10克,砂仁15克,将以上药熬取汁液,趁温服用。

此方可治疗毒蛇、蜈蚣等外伤寄生虫。

15. 黑枸杞20克,黑一半夏15克,防风15克,每日煎汤一次,温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槟榔茯苓榧子南瓜子【摘要】: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通过研究起特征,生活规律以及相互关系等,以达到预防,控制,消灭寄生虫的目的。

本学期在汤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医学寄生虫学,从对寄生虫的一无所知到逐渐的接触他,了解他。

简单掌握一些寄生虫的诊断及怎样中西医结合寄生虫病。

通过汤老师的教学,我知道了寄生虫病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药在治疗某些寄生虫有独特的优点,如副作用小,疗效高等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些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关键词】:中草药寄生虫药理作用1贯众【主治】:用于时邪感、偏热者、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红、咽肿、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者,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现代药理研究】:1.驱虫作用:粗茎鳞毛蕨,即东北贯众,根称绵马,含粗绵马精(Filicin)49.17%,可作欧绵马Dryopterisfilixmas(L.)Schott的代用品,驱除绦虫。

欧绵马能麻痹绦虫,应用历史已很长。

贯众在体外对猪蛔有效。

其复方煎剂对牛片形吸虫病及阔吸盘吸虫病有治疗功效。

2.抗病毒作用: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8株、亚洲甲型病毒)在鸡胚试验上有强烈抑制作用,在小鼠(滴鼻法)试验上也有效,但作用较弱。

此抗病毒作用与其所含鞣酸有关(含14.5%)。

贯众对流感病毒的甲型(PR8)、亚洲甲型(57-4)、乙型(Lee)、丙型(1233)、丁型(仙台)均有抑制。

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的组织培养上,也证明贯众对479号腺病毒3型、72号脊髓灰质炎Ⅱ型、44号爱可9型、柯萨奇A9型、柯萨奇B5型、乙型脑炎(京卫研1株)、140号单纯疱疹等七种有代表性病毒株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临床应用】:一治疗蛔虫,钩虫病。

①贯众30g, 苦楝二层皮15g 水煎服②贯众15g,川楝子10g, 紫苏5g, 水煎服。

二预防感冒,流脑。

①贯众10g, 板蓝根10g ,水煎服代茶饮。

②贯众10g, 桑叶6g,甘草3g, 水煎服。

③贯众10g,石膏10g, 金银花10g,甘草3g, 水煎服。

【不良反应】:用量大对视力有影响,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失明,所以杀虫慎用。

2南瓜子【主治】:驱虫,消肿。

用于治绦虫、蛔虫、产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痔疮。

【现代药理研究】:1.驱虫作用蚯蚓实验法证明南瓜子乙醇提取物有驱虫作用。

猫用南瓜子浓缩制剂100-300mg/kg一次灌胃,对绦虫、弓蛔虫等有明显驱虫作用。

40%南瓜子粉煮液和30%瓜子提取物在体外对牛肉绦虫或猪肉绦虫的中段及后段都有麻痹作用,使之变薄变宽,节片中部凹陷(中段节片尤其明显),而对其头及来成熟节片则无此作用。

曾用合成的dl-南瓜子氨酸饲喂犬及小鼠,对犬包囊带虫、豆状带虫及小鼠短膜壳绦虫皆有效;体外实验证明,1∶500溶液使犬绦虫明显兴奋,甚至挛缩,并与氢溴酸槟榔碱有协同作用。

2.抗日本血吸虫作用南瓜子有遏制日本血吸虫在动物体内向肝脏移行的作用。

在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拗的同时,给服南瓜子共28天,有预防作用;但对成虫无杀灭作用。

接种血吸虫尾蚴的家猪,每天喂去壳去油南瓜子粉,预防效果与小鼠实验结果基本相仿。

小鼠实验证明,口服南瓜子能抑制和杀灭体内日本血吸虫幼虫,对雌虫作用更强;但对血吸虫成虫无杀灭作用,只在服药1周后(每天3g),开始发生形态上的退行性变化。

新鲜南瓜子与1年陈旧的南瓜子的预防效果相同。

不同产地的南瓜子均能抑制血吸虫在小鼠体内的生长,但作用强弱有所不同,徐州所产的功效较为显著。

南瓜子浆粉与生南瓜子仁同样有抑制和杀灭血吸虫幼虫的作用。

南瓜子对幼虫的抑制作用主要在性发育期前;在宿主肝内能杀灭部分幼虫,表现为炎性反应及虫体的退化性变化。

南瓜子氨酸不能杀灭成虫,但能使虫体萎缩,生殖器官退化,和子宫内虫卵减少。

【临床应用】:一驱除绦虫: ①新鲜南瓜子仁一至二两,研烂,加水制成乳剂,加冰糖或蜂蜜空腹顿服;或以种子压油取服十五至三十滴。

②南瓜子、石榴根皮各一两,日服三次,连服二日。

二治蛔虫:南瓜R(去壳留仁)一至二两。

研碎,加开水、蜜或糖成为糊状,空心服。

三治血吸虫病:南瓜子,炒黄、碾细末。

每日服二两,分二次,加白糖开水冲服。

以十五日为一疗程。

四治百日咳:南瓜种子,瓦上炙焦,研细粉。

赤砂糖汤调服少许,一日数回。

六治营养不良,面色萎黄:南瓜子、花生仁、胡桃仁同服。

七治内痔:南瓜子二斤,煎水熏之。

每日二次,连熏数天。

3使君子【主治】:治小儿腹中蛔虫攻痛,口吐清沫;治小儿痞块,腹大,肌瘦面黄,渐成疳疾;治头疮久不瘥;治小儿虚肿,头面、阴囊俱浮【现代药理研究】:1. 抗寄生虫作用实验证明: 使君子酸钾对整体猪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但不能使之死亡.临床实验证明: 使君子酸钾的驱蛔能力与新鲜使君子仁的效力相近, 而逊于山道年.有报告认为, 使君子中所含的吡啶与驱虫作用有关.亦有报告指出使君子固定油与蓖麻油混合剂对动物与人排虫率高, 且无显著副作用.体外实验中, 使君子对蚯蚓、蚂蟥亦有较强的驱除作用.使君子粉对自然感染鼠蛲虫的小白鼠有一定程度的驱蛲作用;与百部粉剂合用, 效力较单用为好, 且对幼虫亦稍有作用.2. 抑真菌作用使君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 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应用】:一、治疗蛔虫病使君子仁(生仁或炒至香脆)嚼碎吞服,或然干研末开水送服,亦可制成煎剂服用。

每日1决于空腹时或食后2小时左右服下,或每日2~3次分服,或连服2~3日。

二、治疗蛲虫病将使君子仁炒熟,于饭前半小时嚼食。

小儿每日3~15粒,,成人15~30粒,分3次服。

连服15天为一疗程,隔1月再服一疗程。

服药前后忌饮浓茶。

一般经1~2疗程,症状即可消失。

三、治疗肠道滴虫病1岁以内每日1钱,1~2次分服,1~3岁每日服1.5钱,成人日服1次,每次5钱,连服3~5天为一疗程;必要时隔3~5天后再服1~2个疗程。

观察7例,其中成人3例,经一疗程治愈;婴儿4例,经2~3疗程治愈。

4槟榔【功能主治】: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

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现代药理研究】:1驱虫:本品及所含槟榔碱有麻痹猪绦虫、短小绦虫、蛔虫作用, 使虫体产生弛缓性麻痹, 对猪绦虫作用更为强大, 能使虫体各部瘫痪.2拟胆碱作用:槟榔碱为M-胆碱反应系统兴奋药, 能增强胃肠蠕动而产生腹泻, 故服槟榔煎剂驱虫, 可以不用泻下剂.另有缩瞳等拟副交感神经作用.本品含鞣质, 低浓度能增强乙酰胆碱对大鼠回肠、子宫的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本身可使大鼠回肠痉挛.3. 对中枢的作用:槟榔碱能降低小鼠探究反射以及咖啡因、苯丙胺所致的活动增加, 并能减轻戊四氮引起的惊厥3、抗病毒:水浸液与流感病毒PR8混合后感染小鼠, 证明具有对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临床应用】:槟榔(120g)、大腹皮(10g)、川椒(15g)、乌梅(15g)、南瓜子(50g)、仙鹤草(15g)、大黄(30g)、芒硝(10g)。

方1剂,研粗末,水煎1大碗,空腹1次服完。

在服药前先嗅炒鸡蛋之香味一小会儿,然后吃一小口,约1-2分钟后,再服药,煎药时莫让病人嗅到药发散的气味为佳,并备大便桶,内装温水,水温约30-40℃为宜。

服药疗程一般为1天,个别病例2小时或5小时内有较强的排便感,这时患者可坐在便桶上,绦虫可随粪便排出体外,但切莫急于求成,勿用手拽拉虫体以免残断。

待虫体全部便出后,用水冲除粪便,留虫仔细查看是否有虫头。

【用药禁忌】:气虚下陷者禁服5乌梅【功能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现代药理研究】:1.对蛔虫的作用:乌梅对蛔虫具有兴奋和刺激蛔虫后退的作用。

如将乌梅煎剂加入置有蛔虫的1%盐水和0.1%碳酸氢钠溶液内可见蛔虫活动增强2.抗病原生物作用:体外筛选发现,乌梅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

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性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所含枸橼酸和苹果酸有关。

对某些致病性真菌如须疮癣、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1用于肺虚久咳。

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

适用於肺虚久咳少痰或乾咳无痰之症。

常与罂婴壳、杏仁等同用2温脏驱蛔乌梅肉30克,黄连78克,黄柏18克,细辛18克,干姜30克,蜀椒12克,桂枝18克,附子18克,人参18克,当归12克。

(此为驱蛔虫之祖方。

凡由于蛔虫所致各证,皆可用之,但要善于权变,灵活加减运用。

另外,还可治疗久痢)3用于蛔厥腹痛,呕吐。

蛔虫得酸则伏,乌梅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

适用於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症。

常与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同用,如乌梅丸。

或乌梅7 个,苦楝树皮(白色、较薄而软的一层) 6 克,甘草6 克,水煎,睡前服,小儿酌减。

4.用於胆囊炎、胆结石。

乌梅7 个,五味子、四川金钱草各30 克,水煎服。

6苦楝皮【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

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现代代理研究】:1. 驱虫作用川楝、苦楝的根皮或干皮中所含的苦楝素有驱蛔作用.其酒精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虫, 特别对其头部有麻痹作用.与山道年相比, 川楝素对蛔虫的作用慢而持久.川楝素低浓度(1:5000~1:9000)时对猪蛔及其节段(头部及中部)即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表现为自发活动增强, 间歇地出现异常的剧烈收缩, 其运动的规律被破坏, 并持续较长时间(10~24小时).此种兴奋作用是苦楝素透过虫体表皮, 直接作用于蛔虫肌肉, 扰乱其能量代谢, 导致收缩性疲劳而痉挛, 最后使虫体不能附着肠壁而被驱除体外.较高浓度(1:1000以上), 则可麻痹猪蛔, 特别是麻痹其头部的神经节.所谓麻痹作用, 可能是虫体长期受药物作用后而呈间歇性痉挛收缩的貌似静止状态.25%~50%苦楝皮药液在体外对小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苦楝皮提取液尚有一定的抗血吸虫作用.2. 抗真菌作用苦楝子乙醇浸液(1:4)在试管内对黄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毛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常见的致病性真菌, 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水提取物也有抗真菌作用.3. 对肌肉收缩的作用实验表明: 川楝素对骨骼肌由直接刺激引起的收缩反应有增强作用;对豚鼠平滑肌的自发收缩亦有增强作用, 并可被阿托品所对抗4. 其他作用川楝素200mg/kg灌胃, 能使兔在体肠肌张力及收缩力增加, 故用以驱虫时, 不需另加泻药.其对肠肌的兴奋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断, 但能被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所拮抗.【主治功能】:1、治小儿虫痛不可忍者:苦楝根白皮二两,白芜荑半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