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六种人体寄生虫

六种人体寄生虫每种活物身上或体内,或多或少都会养些寄生虫。
作为人类就该有养育众多寄生虫觉悟。
今天我们来聊聊6种可以寄生人体或是造成疾病的寄生虫。
1 异尖线虫先从级别低点的开始。
异尖线虫通常是在鱼或其他海洋生物体内完成生命循环,它并不能在人体内完成生命循环。
人类在食用生肉的时候有可能感染上异尖线虫,因此爱吃生鱼片的地区,如日本、荷兰和南美洲部分地区,人们比较容易染上异尖线虫病。
异尖线虫在人体内无法长时间存活也无法转移到其他东西上,感染异尖线虫并不会立刻致命,但是临床症状也很可怕:黄疸,肝脏肿大,呕吐,肌肉无力,皮肤刺痛,心率增大,持续性头痛。
这些都还算幸运的,许多时候被异尖线虫感染还会造成肠梗阻,那就真是够你嗨的。
要预防异尖线虫其实也很容易,在烹饪时好好处理就可以了。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建议,在煮鱼的时候,温度高于60摄氏度即可杀死异尖线虫,或者将鱼肉在负20摄氏度下冷藏7天也行。
2 麦地那龙线虫麦地那龙线虫(又称几内亚线龙虫Guinea Worm)的名字虽然可爱,但是它会造成麦地那龙线虫病,这几乎是最痛苦的病症之一。
在一些饮用水质量较糟的地区,如果喝了含有水蚤(水蚤会吞噬麦地那龙线虫的幼虫)的水就可能染上麦地那龙线虫病。
1986年,有350万个感染案例,所以下次豪饮自来水时稍稍过下脑子。
在喝了污水之后,水蚤会被胃酸消化,但是麦地那龙线虫的幼虫非但不会被消化,反而会因此而被激活。
它们在你体内孵化之后,就会找个喜欢的地方钻进体腔之内等着异性前来交配,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个月的时间。
雌虫在交配之后,会带着满肚子的幼虫往人体的下肢移动,通常会移到脚部,而且它们移动的过程会造成灼热感让人疼痛难耐。
但是这都不算事儿。
当它们最终移到满意的位置时,那个部位就会出现一个水泡,三天之后,这就水泡就会爆裂。
Surprise!麦地那龙线虫会破泡而出。
移除麦地那龙线虫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据说那种灼热的痛感极其难耐,如果找专业的人士帮忙那还算好。
人体内十大寄生虫

人体内十大寄生虫作者:杨孝文来源:《百科知识》2009年第18期1、钧虫钩虫通过受污染的水、水果和蔬菜进入人体。
钩虫幼虫在人的内脏里生长,它们附着在寄主内脏壁上,吸寄主的血,有时会让寄主患上一种叫做肠虫病的贫血症。
症状:虚弱、腹痛、惡心、腹泻、贫血。
2、疥虫通常被叫做人疥虫,这种寄生虫通过身体接触传播。
雌疥虫在的人的皮肤上产卵,会引起皮肤反应和发炎。
如果雌疥虫把卵埋在皮肤下,人的反应会加剧,产生刺痒,这就是疥疮。
症状:刺痒、疼痛、脓结、皮肤刺激。
3、蛔虫蛔虫是最常见的人体寄生虫,可长到15~35厘米长。
蛔虫通过摄食传播。
蛔虫卵孵化后很快刺穿人的内脏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流进入肺部,然后被咳出和吞咽,再次回到内脏。
症状:发烧、疲劳、过敏、皮疹、呕吐、腹泻、神经问题、喘息和咳嗽。
4、血吸虫这些小虫子寄生在宿主的血液中,它会让宿主患上血吸虫病。
它们生活在水中,当人们接触到受污染的水后,血吸虫就会刺破他们的皮肤而进入。
这种寄生虫会引起发炎(肿胀),损害器官,尤其是肝脏。
成虫能寄生在人类宿主身上数十年,可能数年不显示任何症状。
症状:发热、疼痛、咳嗽、腹泻、肿胀、昏睡。
5、绦虫绦虫通过污染食品传播,通过头部的“钩子”附着在寄主的内脏。
绦虫3~4个月就可成熟。
它能寄生于人体长达25年。
绦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存活于植物上,然后被动物吃下或者再传给人类。
症状:恶心、呕吐、内脏发炎、腹泻、体重减轻、头晕眼花、痉挛、营养不良。
8、蛲虫蛲虫是常见的人类寄生虫,可引起蛲虫病。
成雌虫可长到8~13毫米。
蛲虫的后部呈长长的针形,它也因此得名。
它们在寄主的内脏安家落户,但是与大多数寄生虫不同的是,它们不会进入血液,不能在人体的其他部位生存。
蛲虫在体外产卵,通常在肛门周围,这会引起人的搔痒感,人手挠之后若不及时清洁就会让其传播出去。
症状:发炎和搔痒。
7、班氏吴策线虫蚊子携带这种寄生虫,通过叮咬把这种寄生虫释放进人类血液中。
班氏吴策线虫幼虫会进入淋巴腺,尤其是腿部和生殖部位的淋巴腺,长成成虫需要1年的时间。
人体寄生虫总结详尽

保虫宿主(reserboir host):有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上看,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
(例子: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为牛、羊、鼠)。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一些蠕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的局部或全身病变;分为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其共同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中丙球蛋白及IgE水平升高。
带虫者(carrier):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病原体却存在的感染者,他们能传播病原体,是寄生虫病流行的传染源。
机械性传播(mechanical transmission):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仅起携带、运输的作用,机械地从一个宿主传给另一个宿主,病原体可以附在节肢动物地体表、口器或通过消化道散播,但其形态特征不发生变化。
生物性传播(biological transmission):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或繁殖地阶段,是完成其生活史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过程。
虫媒病(arbo-disease):由节肢动物经生物性方式传播的疾病。
这是节肢动物对人体最为严重的危害。
变态(metamorphosis):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过程中发生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
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Hemimetabolism):昆虫发育过程不需要经历蛹期。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需要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常见人体寄生虫

3、蛔虫
蛔虫是寄生于人 类内脏最多的寄生线 虫,可长到15到35厘 米长。蛔虫通过摄食 传播。蛔虫卵孵化后 很快刺穿人的内脏壁, 进入血液。通过血流 进入肺部,然后被咳 出和吞咽,再次回到 内脏。 症状:发烧、疲 劳、过敏、皮疹、呕 吐、腹泻、神经问题、 喘息和咳嗽。
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 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小儿蛔虫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食欲不振,或 喜食异物,面黄形瘦,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触 之腹部柔软,或可扪及虫团聚散,并可见吐蛔或 便蛔,且大便干稀不稠。有些患儿出现淡色白斑、 巩膜出现兰色斑点,下唇或出现颗粒样大小白点, 舌苔薄腻或花剥,舌尖红尖。 该病发生原因是因小儿吞食了蛔虫卵所致,感染 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手或食入不洁的饮食而致。 若平素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素蕴湿热者更 易发
传播
疥疮大多为流行性的案例,少数为偶发性 的感染,较常发生在较为拥挤的环境 〔如∶学校、精神医疗机构、安养院、监 狱、军队〕、战争、饥荒、免疫不全的患 者,或部分饲养宠物的饲主身上。冬天较 夏天有较多的疥疮案例发生,主要因为冬 天人们彼此有较多较频繁的接触
1、疥虫的传播和感染,与卫生善有关,经 由与患者亲密接触或性行为而感染疥虫, 受感染的衣服和被褥,也可能传播疥虫, 但此途径并不常见。室温下,疥虫离开人 体皮肤尚可存活2-4天,在矿物油中可存活7 天之久,在50℃的环境中10分钟即死亡,卵 在室温下约可存活10天。湿度高及低温之环 境,有助于疥虫之存活
致病
雌虫在肛管、肛周、会阴处移行、产卵, 剌激局部皮肤 ,引起肛门瘙痒,皮肤搔破 可继发炎症。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 、失 眠、食欲减退、夜间磨牙、消瘦 。
婴幼儿患者常表现为夜间反复哭吵,睡不 安宁。长期反复感染,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一)似蚓蛔线虫似蚓蛔线虫又称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肠内未消化的食物为营养,雌雄交配,每条雌虫每天产卵24万个,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外界经3周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口-小肠-幼虫孵出-粘膜、粘膜下层—静脉、淋巴管—肝—右心—肺—穿破毛细血管—肺泡—支气管—气管一咽部一吞咽-胃-小肠-童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引起蛔虫病。
蛔虫的自然生存期为一年左右。
不良的卫生习惯是感染该病的关键,如不洗手、生吃果菜、喝不洁净水等。
(二)疟原虫疟原虫是人体疟疾的病原体。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两种少见。
人体疟原虫的生活史,都需要人和雌性按蚊做宿主,并经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世代的交替。
当按蚊刺吸疟疾病人血液时,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胃后,雌配子体发育为雌配子,雄配子体发育为雄配子。
雌、雄配子受精,形成合子。
成熟动合子穿过蚊胃壁上皮细胞,在蚊胃弹性纤维膜形成卵囊。
卵囊形成后即进入抱子增殖阶段,形成子抱子,子抱子可随蚊血淋巴到达蚊唾腺内。
当雌蚊再度刺吸人血时,便可随唾液进入人体。
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疟疾发作期间为潜伏期。
一般间日疟短者11~25天,长者6~12个月,个别可长达625天。
疟疾发作的原因主要是红细胞内期疟原虫裂殖子胀破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残余和变性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引起发热。
典型的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
这种周期性特点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即和裂殖子从所寄生的红细胞释出的时间一致。
间日疟疾和卵形疟疾为隔日发作一次;三日疟疾为隔两天发作一次;恶性疟疾起初为隔日发作一次,以后则出现每天发作或间歇期不规则。
蚊虫叮咬是本病致病原因。
(三)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或肠系膜静脉,以吸盘吸附在血管壁上,以血液为食,寿命3.5-5年,少数20~30年。
寄生虫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十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日常中如何预防

寄生虫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十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日常中如何预防人体感染寄生虫的例子屡见不鲜,生活中有多种寄生虫可以使人体感染,进而危害我们的健康。
那么,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有哪些,如何预防呢?一、十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1、蛔虫蛔虫是寄生于人类内脏最多的寄生线虫,可长到15到35厘米长。
蛔虫通过摄食传播。
蛔虫卵孵化后很快刺穿人的内脏壁,进入血液。
通过血流进入肺部,然后被咳出和吞咽,再次回到内脏。
症状:发烧、疲劳、过敏、皮疹、呕吐、腹泻、神经问题、喘息和咳嗽。
2、血吸虫这些小虫子寄生在宿主的血液中,它会让宿主患上血吸虫病。
它们生活在水中,当人们接触到受污染的水后,血吸虫就会刺破他们的皮肤。
这种寄生虫会引起发炎(肿胀),损害器官,尤其是肝脏。
成虫能寄生在人类宿主身上数十年,可能数年不显示任何症状。
它们随排便离开寄主,在蜗牛寄主中度过它们的余生。
症状:发热、疼痛、咳嗽、腹泻、肿胀、昏睡。
3、绦虫绦虫通过污染食品传播,通过头部的“钩子”附着在寄主的内脏。
绦虫3、4个月就可成熟。
它能寄生于人体长达25年。
绦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能存活于植物中,然后被牛、猪吃下,或者传给人类。
症状:恶心、呕吐、内脏发炎、腹泻、体重减轻、头晕眼花、痉挛、营养不良。
十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4、钩虫这种寄生线虫的生命开始于人体外,它通过受污染的水、水果和蔬菜进入人体。
钩虫幼虫在人的内脏里生长,它们附着在寄主内脏壁上,吸寄主的血,有时会让寄主患上叫做肠虫病的贫血症。
症状:虚弱、腹痛、恶心、腹泻、贫血。
5、疥虫通常被叫做人疥虫,这种寄生虫通过身体接触传播。
雌疥虫在的人的皮肤上产卵,引起皮肤反应和发炎。
当雌疥虫把卵埋在皮肤下人的反应会加剧,如刺痒,这就是疥疮。
症状:刺痒、疼痛、脓结、皮肤刺激。
6、蛲虫蛲虫是常见的人类寄生虫,可引起蛲虫病。
成雌虫可长到8毫米到13毫米。
蛲虫的后部呈长长的针形,它也因此得名。
蛲虫通过外伤性授精交配,雄虫用阴茎刺破雌虫,之后,雄虫死去。
人体十大寄生虫

常用的驱虫药有甲苯咪唑(安乐
士)、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 咪唑(驱钩蛔)、枸橼酸哌嗪(驱 蛔灵、六一宝塔糖),详见常用驱 肠虫药。由于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 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 能避免再感染,大约一年蛔虫病可 “自愈”
预防保健
包括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 个方面。1、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 减少感染机会。 2、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 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3、对病人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驱虫治疗既可降低感染率,减少传染源,又可改善儿童的健 康状况。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学龄儿 童可采用集体服药。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 隔3~4个月驱虫一次。 4、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不要自行用药, 以免贻误病情。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 旋咪唑和构橼酸哌嗪(商品名为驱蛔灵)等,驱虫效果都较 好,并且副作用少
血吸虫病的宿主钉螺一般生活在草滩、 池塘、沟渠等野外多水区域。人们如果 接触了野外不明水域的水,血吸虫的幼 虫尾蚴就容易进入人体,造成感染。同 时,受感染者的大便中会带有毛蚴。如 果在野外随意排泄,毛蚴通过水进入钉 螺体内,就会造成大规模扩散的恶性循 环。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2、疥虫形态
2、疥虫
1、这种寄生虫通过身体接触传播。 雌疥虫在的人的皮肤上产卵,引起 皮肤反应和发炎。当雌疥虫把卵埋 在皮肤下人的反应会加剧,如刺痒, 这就是疥疮。 2、疥虫离开人体皮肤尚可存活 2~4 天,在矿物油(中可存活 7 天之久,在 50℃ 的环境中 10 分 钟即死亡,卵在室温下约可存活 10 天。湿度高及低温之环境,有 助于疥虫之存活。 3、症状:刺痒、疼痛、脓结、皮 肤刺激
常见寄生虫种类--寄生虫的种类

常见寄生虫种类-寄生虫的种类寄生虫的常见种类钩虫这种寄生线虫的生命开始于人体外,它通过受污染的水、水果和蔬菜进入人体。
钩虫幼虫在人的内脏里生长,它们附着在寄主内脏壁上,吸寄主的血,有时会让寄主患上叫做肠虫病的贫血症。
症状:虚弱、腹痛、恶心、腹泻、贫血疥虫通常被叫做人疥虫,这种寄生虫通过身体接触传播。
雌疥虫在的人的皮肤上产卵,引起皮肤反应和发炎。
当雌疥虫把卵埋在皮肤下人的反应会加剧,如刺痒,这就是疥疮。
症状:刺痒、疼痛、脓结、皮肤刺激蛔虫是寄生于人类内脏最多的寄生线虫,可长到15到35厘米长。
蛔虫通过摄食传播。
蛔虫卵孵化后很快刺穿人的内脏壁,进入血液。
通过血流进入肺部,然后被咳出和吞咽,再次回到内脏。
症状:发烧、疲劳、过敏、皮疹、呕吐、腹泻、神经问题、喘息和咳嗽血吸虫这些小虫子寄生在宿主的血液中,它会让宿主患上病。
它们生活在水中,当人们接触到受污染的水后,血吸虫就会刺破他们的皮肤。
这种寄生虫会引起发炎(肿胀),损害器官,尤其是肝脏。
成虫能寄生在人类宿主身上数十年,可能数年不显示任何症状。
它们随排便离开寄主,在蜗牛寄主中度过它们的余生。
症状:发热、疼痛、咳嗽、腹泻、肿胀、头昏绦虫通过污染食品传播,通过头部的“钩子”附着在寄主的内脏。
绦虫3、4个月就可成熟。
它能寄生于人体长达25年。
绦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能存活于植物中,然后被牛、猪吃下,或者传给人类。
症状:恶心、呕吐、内脏发炎、腹泻、体重减轻、头晕眼花、痉挛、营养不良弓形虫这种常见的新月形寄生虫会侵袭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人会通过吃不熟的肉或者抱被感染的宠物感染这种寄生虫。
大多数人曾感染过这种寄生虫,显示它的抗体,但是很少有人表现出症状。
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易感染弓形虫,孕妇感染弓形虫胎儿会受到严重或者致命的影响。
症状:流感症状、发烧、寒战、虚弱、头疼蓝氏贾第虫蓝氏贾第虫是有鞭毛的原生寄生虫。
它寄生繁殖在人类的内脏,可引起贾第鞭毛虫病。
这种寄生虫在人类内脏落脚之后会引起发炎和其他损害,减弱内脏吸收营养的能力,引起腹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蛇舌形虫病的诊断
1、鼻腔拭子和粪便查舌形虫卵。
2、从鼻腔分泌物、痰和呕吐物中检出活虫,根据其不同的形 态特征及病因病理学加以鉴别。 3、用X一射线检查,如从胸片或腹片中见到钙化的若虫可作辅助 诊断,在肺、腹部及肝和脾被膜的表面,见到呈不透明直径0.41 cm的C形和月牙形含若虫包囊的病变,但X-射线不能查出未钙 化的若虫。 4、目前免疫反应、血清学检测比较困难。在法国曾经使用过 间接免疫荧光、凝胶扩散等试验,但需要大量舌形虫患者血清 抗体。
4
舌形虫的形态特征:
成虫呈舌形或圆柱形,头胸部腹面有口,口两侧有钩2对。 活体呈半透明、死后白色,体长(18 ~ 130)mm,体表具有很 厚的角质层,形成环状,一般腹部生7 ~ 105个腹环,雌虫 大于雄虫。卵呈无色或黄色,近圆形,卵壳较厚。幼虫卵圆 形,有尾和2对足,幼虫具有足和钩,体表光滑。若虫形状 与成虫相似,体长约4 ~ 50mm,有钩两对,腹部环数较少。
11
思考题:
现在有很多人把蛇当做宠物来养,而蛇身上有 寄生虫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比较常见的虎斑游 蛇、红点锦蛇等都含有寄生虫。当你的宠物蛇患了 寄生虫病,你又该如何处理呢?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取蛇寄生虫的小手术吧!
12
判断寄生虫寄生部位
用手抚摸判断或者直接用肉眼观察,凸起的下面就是寄生 虫寄生的部位
13
用手术刀 (消过毒的锋利的刀片也可以)小心的刮破凸起 部位,口子不要大
14
白色的小点就是寄生虫,用手轻轻的挤压切口,将寄生虫 挤出部分
15
用手术刀轻轻的将寄生虫完整的挑出来或者用细线从中间 穿过将寄生虫拉出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锰酸钾稀释后涂在创口,最后用消过毒的纱布将切口包扎起来
17
18
7
蛇舌形虫病临床表现:
蛇舌形虫以钩附着在鼻咽组织,虫体悬浮在鼻腔中,会引发 一种急性非传染性鼻咽炎,症状开始于食入含有感染性若虫的食 物后几分钟至数小时,以半小时为常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吞咽困难、发音困难、咽部刺痛,可有显著的扁桃体肥大、水肿, 颌下、颈淋巴结有时肿大,常见前额部头痛。 轻度感染的病例多数无症状或有轻微的症状,当重度感染大 量活若虫或一条若虫于要害部位时,可产生严重症状。常表现为 咳嗽、突发头痛、发热数月,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剧烈腹泻 或腹痛,甚至出现腹水与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虹膜炎、继 发性青光眼和视力下降等症状。
10
蛇舌形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般用外科手术取虫治疗舌形虫病。
对具有长期高热等急性感染症状的病例可试用毗喳酮、噬苯 咪哇或中药驱虫,继发化脓性的并发症可加用抗生素,具有 过敏者可用抗组胺和皮质激素类及皮质淄类治疗。 舌形虫病主要在于预防,提倡不饮新鲜的蛇血、蛇胆,不食 用生的或半生不熟的蛇肉,避免与终宿主蛇亲密接触,对含 虫的内脏必须销毁。同时采取加强卫生宣传、注意饮食卫生 等防治措施。
5
蛇舌形虫生活史:
痰、唾液、 鼻腔分泌 物或粪便
终宿主
感染性若虫
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
感染性卵
水源
6
流行病学:
1、1847年在开罗首次报道人舌形虫病以来,距今已近160 年。 2、人类舌形虫病呈世界分布,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 区流行,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报道较多,在美洲和欧 洲则较少。 3、舌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过去被认为是罕 见的寄生虫病,但近年来报道的病例明显增多,中国是 近20年来全球报告病例最多的国家,病例大都分布在我 国的东南部地区。
蛇常见寄生虫及其防治
组员:马灵渊、崔靖璞、 万菲雪、王劲松。
1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同学有没有人吃过蛇肉?
2
蛇寄生虫
蛇螨
蛇体外寄生虫
蛇 寄 生 虫
蛇体内寄生虫
蜱虫
蛇绦虫
蛇蛔虫
蛇舌形虫
蛇线虫
棒线虫 蛇假类圆线虫 蝮蛇泡翼线虫
3
蛇舌形虫
舌形虫分类地位: 舌形虫有100余种(分9科18属),分类地位尚有争议, 通常认舌形虫属节肢动物门舌形虫纲或舌形动物门。 寄生于人体的舌形虫有8种,大蛇舌状虫、串珠蛇舌状 虫、腕带蛇舌状虫、尖吻蝮蛇舌状虫(又名鞭节舌虫) 、 响尾蛇孔头舌虫、锯齿状舌形虫、台湾孔头舌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