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作业与测评:1.3 人口的合理容量A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1.3人口合理容量.doc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1.3人口合理容量.doc

1. 3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1 -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 科技水平一获取资源数量一环境人口容量B. 人口文化一生活消费水平一坏境人口容量C. 科技水平一环境人口容罐一资源的获取D. 人口文化一环境人口容量一牛活消费水平2. 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彫响两地坏境人口容量的首耍因索是科技B. 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C. 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D. 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3. 下图为“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数码①②③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 )A. 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环境承载量和适应B.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坏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D. 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屮4. 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 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 65岁。

如果该牯施得以推行,则口J 能给我国带來的影响冇()A. 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而导致的养老金需求增人问题B. 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既可延迟社保支付,减轻财政负担,乂可增加就业C. 延迟退休年龄使就业压力减轻D. 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不需耍实行计划生育 5.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叔述,正确的是() A. 总人口数量是制约坏境人口容量的百要因索B. 无论在什么条件一 K,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 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冇可能扩大的D.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生产活动符 〜L 合白然毗価弃发利 用自然资源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情况。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专题0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作业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专题0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作业

专题03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1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承载力的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的条件下,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4)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

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地供养最大人口数量。

现实生活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

(5)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正相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正相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关说明1: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说明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极限值,是在最低生活水平条件下最多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6)木桶效应和环境人口容量木桶的最大盛水量由木桶的短板决定;假若各块桶板代表不同资源,则某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数量,或者说取决于所有制约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那个最弱的因素。

由此说明环境人口容量有确定性。

(7)环境人口容量估计乐观者认为:世界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极限。

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

介于乐观和悲观者之间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估计:16亿左右。

(8)实例(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日本: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但它依靠岛国位置,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发展科技,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世界人口分布1.主干知识(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

(2)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也不尽相同。

2.思维提示(1)从大洲来看: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

从各大洲来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一半以上;亚洲连同非洲和拉丁美洲,则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

(2)从地区来看(如下表):人口分布地区原因人口稠密区东亚(中国东部、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南亚西欧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人口稀少区北美洲和亚洲的高山地形崎岖,气候寒冷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气候干热,水资源缺乏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气候湿热南极洲、北冰洋沿岸寒冷地带气候寒冷世界人口的分布图(3)从国家来看: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

3.能力提升(1)一个地区人口密度大好,还是人口密度小好?人口分布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能说明和决定这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只有把人口的数量、密度和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说明问题。

例如,有些地区人口过密,劳动力过剩,就业发生问题;有些地区人口过稀,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影响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就涉及人口分布的问题。

因此,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人口的发展和人口的分布能够与之相适应,这是一个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2)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如下图所示:图中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同,都是一平方千米,总人口数都是5,根据公式: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可以求出两地的人口密度都是5人/平方千米。

高中地理 1.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1.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图示反映了()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有区别,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

中国西部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肯定也小。

相反,我国东部环境人口容量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

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

从我国目前实际人口数量看,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人口数量均已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

若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会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

据此回答5~7题。

5.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的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6.下列因素中,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有()①人口的消费水平②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③社会政治制度④婚姻、生育观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A.比现在小的多B.比现在大的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1.3《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文档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1.3《人口的合理容量》1 word版含答案-文档资料

《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

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多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2.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3.地球上适合供养多少人口是由哪个指标来反映的( )A.环境承载力B.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D.科技水平4.下列因素中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的是( )A.资源B.科技C.消费水平D.交通5.关于环境人口容量(A)和人口合理容量(B)的数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B.A<BC.A>BD.A可能大于B,也可能小于B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块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

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

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可以。

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

如上图,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7.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D.人口素质较高下表为2019~2019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作业与测评:阶段水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作业与测评:阶段水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

阶段水平检测(一)人口的变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两省(甲是安徽省,乙是江苏省)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60岁)比重(柱状表示)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两省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地理位置②水资源③经济水平④劳动力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A解析据材料可知,甲是安徽省,经济水平较低,人口迁出务工;乙是江苏省,经济水平高,吸引劳动力迁入。

两省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经济水平,①③正确;两地降水差异小,水资源差异小,②错误;劳动力差异是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等差异引起的,④错误。

2.两省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计划生育政策B.经济发展水平C.人口流动D.自然资源答案 B解析甲省经济落后,老龄人口比重小;乙省经济发达,老龄人口比重大。

两省区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B项正确;计划生育政策相同,A项错误;人口流动的原因是经济水平差异引起的,C项错误;自然资源对人口老龄化基本没有影响,D项错误。

3.与甲省相比,乙省可能出现的问题是()A.剩余劳动力增加B.经济发展速度减缓C.社会负担加重D.人口流出量增加答案 C解析与甲省相比,乙省人口老龄化严重,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社会负担加重,C项正确。

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完成4~5题。

4.对图甲中A、B、C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A.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B.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D.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最相似的是C国答案 D解析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计算约为3%。

B国和C国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应为发达国家;B国死亡率高于C国,可能是B国老年人口比重大所致。

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

5.对图乙中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A国属老年型年龄结构B.B国属年轻型年龄结构C.B国15~64岁人口比重小于A国D.B国老龄化问题严重答案 D解析由乙图可知,A国0~14岁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B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严重;B国15~64岁人口比重大于A国。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作业与测评:1.3 人口的合理容量A卷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作业与测评:1.3 人口的合理容量A卷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A卷(基础巩固)一、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4分,共28分)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A.矿产资源B.水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答案 B解析根据木桶理论,容量的多少由短板决定。

图示省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水资源,B项正确。

2.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新疆B.湖北C.山东D.广东答案 C解析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土地、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C 项正确;新疆水资源、生物资源短缺,A项错误;湖北、广东的水资源充足,B、D两项错误。

3.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A.大力开采地下水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C.提高植被覆盖率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答案 C解析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C项正确;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A项错误;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不能促使水资源增加,会加快矿产资源枯竭,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重,B、D两项错误。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回答4~7题。

4.以某地的四类要素为标准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A.8 000 B.10 000C.6 000 D.4 500答案 D解析根据“木桶效应”可知,该地四种要素中最小供应量决定环境承载力。

5.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答案 D解析内蒙古位于我国水资源缺乏的西北地区,制约该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短板”为水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校本测试题:1.3人口合理容量(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校本测试题:1.3人口合理容量(附答案)

莆田第七中学高一地理学科校本作业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1、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A.比现在小得多B.比现在大得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2、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3、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B.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环境空间大小C.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D.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不大。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我国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的是()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B.实行环境保护政策C.实行垃圾回收D.大力提倡高消费观念5、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①地区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水平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6、下列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符合乐观派的观点的是()A.现代科技的发展还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B.世界人口进一步增长,人与环境的关系将进一步恶化C.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D.当今世界的人口已经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7、由于中国人口增长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因此中国必须坚定不移执行的两项基本国策是()A.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B.计划生育和控制城市发展C.环境保护和合理珍惜每一寸土地D.保护环境和各民族平等8、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B.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社会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D.合理容量是比较确定的,可定量估计9、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A.与该地区的最大人口容量相当B.与该地区的最适宜人口相当C.具有较大的确定性和稳定性D.由该地区的资源数量所决定10、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方法有()A.利用区域外的资源B.大量迁入人口C.进行人工降水D.大面积植树造林11、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低下,不少地区甚至低于1人/平方千米,东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大于600人/平方千米,造成上述人口分布如此悬殊的条件是因为西部地区()A.地域广大B.水资源严重不足C.缺乏资金、技术,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D.交通闭塞、联络不便12、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资源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资源的限制C.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也急剧增加D.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也与日俱增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只会升高,不会下降B.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只会下降,不会升高C.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可能升高,也可能下降D.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还会发生变化1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1:尽管从1973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亿以上,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到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A卷(基础巩固)
考点题号
环境人口容量1、2、3、4、6、7、8(1)(2)(3)
人口合理容量5、8(4)
一、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
A.矿产资源B.水资源
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
答案 B
解析根据木桶理论,容量的多少由短板决定。

图示省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水资源,B项正确。

2.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新疆B.湖北C.山东D.广东
答案 C
解析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土地、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C 项正确;新疆水资源、生物资源短缺,A项错误;湖北、广东的水资源充足,B、D两项错误。

3.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
A.大力开采地下水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提高植被覆盖率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C
解析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C项正确;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A项错误;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不能促使水资源增加,会加快矿产资源枯竭,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重,B、D两项错误。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
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回答4~
7题。

4.以某地的四类要素为标准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答案 D
解析根据“木桶效应”可知,该地四种要素中最小供应量决定环境承载力。

5.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
答案 D
解析内蒙古位于我国水资源缺乏的西北地区,制约该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短板”为水资源。

6.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效应”,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 B
解析木桶容量在木板高度一定的前提下是一定的。

同样,环境人口容量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也具有相对确定性。

7.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答案 C
解析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生产力越发达,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就越强。

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所以具有较高的人口容量。

二、综合题(共1题,共22分)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2分)
下图是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当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时人口容量相对富裕,说明该地区相对人口压力不大,还有一定人口扩容余地)。

(1)江苏省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小的地区之一,简述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

(6分)
(2)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大的地区之一,据分析研究西藏地区人口压力还在不断加大,简述西藏地区人口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

(6分)
(3)减轻我国人口压力,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
(4)我们应如何判断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4分)
答案(1)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

(2)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增多等。

(3)加大经济和科技投入;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加强地区之间的资源调配等。

(4)判断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应考虑该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自然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压力指数较小。

从自然、经济、科技水平等方面说明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

第(2)题,西藏地区人口压力较大,说明西藏的人口容量在减小,人口容量的减小说明西藏的生产能力在减小,消费水平在提高,生产活动过程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增多等。

第(3)题,结合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分析即可。

第(4)题,分析一个地区人口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否协调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