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ppt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
A.V1 的示数变大 B.V2 的示数变大 C.A 的示数变小 D.V1 和 A 的比值不变
初中物理课件
14.(2014,天津)如图所示电路,闭合S、S1,电压表的示数是12 V;闭合S、断 开S1,电压表的示数是8 V。已知电阻R1为40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求电阻R2 的阻值。
解:闭合 S、S1 时,R2 被短路,电压表测量 R1 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的电压 U=12 V,闭合 S、断开 S1 时,电阻 R1 和 R2 串联,可得, I2=I1=UR11=480VΩ=0.2 A; U2=U-U1=12 V-8 V=4 V, R2=UI22=04.2VA=20 Ω
知识点1 理解欧姆定律 1.由欧姆D定律公式I=U/R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初中物理课件
7.从欧姆定律可以推导出公式 R=UI ,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 正确的是( D ) 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 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 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
初中物理课件
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a端滑动,电流表的 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与电变流大表的示数之比将________。(均填“变 大”“不变变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课件
12.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R是定值 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
A
初中物理课件
13.(2014,丹东)(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7.2欧姆定律》 最新课件PPT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7.2欧姆定律》 最新课件PPT
⑶【变形】 U=IR (求电压) 注:不能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R=U/I(求电阻)
注意: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 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跟导体两端的 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不成比例关系)!
实战练习
例1: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得灯 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28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 泡两端的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 阻?
I=U/R=10v/100Ω=0.1A
具有的性质,与电
压,电流无关
实战练习
C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C.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就
越大。 D.以上说法均不对。
扩展练习
例4:电阻R1和R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I=
U R
对于电压、电流、电阻这三个物理量关系的研究,欧姆花 费时了做1研0究年时的22并时0V不间Ω像,现做11在了0V咱Ω大们量第的一实节验中,注的付:实出1验了、那艰统样辛一简的用单劳规轻动定松。的。但单当位.
表,欧又姆没的有R研电究压1 工稳作定R当的时电2 遇源到,了电很阻电大的阻2的概、必困念定须难还律是,在中对如摸的同索当电一中时压(段没。、)有电导电流体流、。
变化的I-U图线如下图所示,则依图可以
判定( B )
I
R1
A.R1>R2
R2
B.R1<R2
C.R1=R2
0
U
D.无法比较
1.某电阻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则该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17.2欧姆定律》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17.2欧姆定律》课件(共17张PPT)

作 :
R 比。(决定式)



老 河
意义:电压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中的

市 洪 山
U = IR 电流跟导体的电阻的乘积。
嘴 中
(计算式)


振 亚
R=U
意义: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 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
I (计算式)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制作章:湖北欧省姆老河定口市律洪山嘴第中学2节詹振欧亚姆定律
3、关于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①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制 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 电流 I

: 湖 北
的单位: A


河 口
② 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

洪 山
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詹 振
③ 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



老 河
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嘴 中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振 亚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制作章:湖北欧省姆老河定口市律洪山嘴第中学2节詹振欧亚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变形得到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 ������
=
2.5V 0.3A
≈8.33
Ω。
教材习题答案
4.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与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
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公式R=
������ ������
只是一个计算式,通过此公式
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而不能决定导体电阻的大小,当导体不接入
电流的比值,是下一节测量电阻的原理。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教材新知精讲
拓展归纳(1)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适用范围
欧姆定律适用于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 电阻电路
同一性 同时性 统一性
I、U、R 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而言,三者要一一对应 公式 I=U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时间的值
R
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考点一
考点二
中考考点展示
解析:由U-I图象得出:当R1与R2两端电压相同时,I1<I2,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因此R1>R2。 故选A。
答案:A
考点一
考点二
中考考点展示
中考考点展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二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问题 例2 (2016山东滨州中考)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 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变化情况分别为(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7.2 欧姆定律 (共2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7.2   欧姆定律 (共23张PPT)

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通过“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早在19世纪20年代, 德国的物理学家欧姆就对 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 关系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
欧姆(1787-1854), 德国的物理学家,从1925 年开始研究电流与电源及 导线长度的关系,并于 1826年归纳出了今天所称 的欧姆定律。1827年欧姆 出版了他的著作《伽伐尼 电路:数学研究》。
对于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 电阻中两个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出 第三个量。
(2)已知电流和电阻求电压 U=IR
例1 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 V电源两端, 灯丝电阻为30 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1)画电路图;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I 。
R=30 Ω I U=12 V
(1)画出电路图;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I 。
解:U=IR=1.8A╳20Ω=36V 图、标、解(公式、数据、结果)
=20 Ω I=1.8 A
例4 电流表的特点是电阻很小。 如果电流表的电阻为0.01Ω,能否 将电流表直接连到电压为1.5V的干 电池两极上? 解:实际通过的电流
U 1.5V R 0.01 150A远远大于最大电流3A,所以不能直接将 电流表两极连到电源两极上!
I

150A
例5 电压表的特点是电阻很大。 如果电压表的电阻为10kΩ,能否 将电流表直接连到电压为1.5V的干 电池两极上? 解:实际通过的电流
I
U 1.5V R 10000 0.00015A电流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 以直接将电压表两极连到电源两极上。

0.00015 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共25张PPT)

的 从而达到 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的目ຫໍສະໝຸດ 3、电阻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
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在此实验中采用了 控制变量方法。应该保 证 电压 保持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更好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 滑动变阻器。
所以在此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1) 保护电路

(2) 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答:它们并联的等效电
阻是 2
电路中的电流是
1 .5 A 。
50 8
5 并
D
串 60
课堂小结
R1
R2
U1
U2
串联电路: 电流:I1=I2=I总 电压:U1+U2=U总 电阻:R1+R2=R总
R2
并联电路:
R1
电流:I1+I2=I总 电压:U1=U2=U总
电阻: 1 1 1
R1 R2 R总
1 R1
+
1 R2
=
1 R总
结论: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如图所示,为某一型号的汽车油量显示装置示意图, 它能自动测定汽车油量的多少。R是滑动变阻器,油 量表相当于( 电流表),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 就可以知道油量的多少,装置中应用了许多的物理知 识,请说出其中的三个物理知识。
(当电源电压小于电压表的量程时)
答: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根据
I
U R
,当电
压U一定时,由于电阻大,所以通过电压表的
电流会很小,所以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通过改 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分别测得了如下两组数据:

17.2 欧姆定律(课件)(共40张PPT)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17.2 欧姆定律(课件)(共40张PPT)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如图所示,电灯与电阻并联。计算通过电灯
的电流时,以电灯为研究对象,用该灯两端的电
压U灯除以该灯电阻R灯的大小:
I灯 =
U灯 R灯
___Leabharlann 一、欧姆定律欧姆 物理学家
人物介绍
欧姆(1789-1854),德国物理学家。1787年3月16日 出生于德国埃尔兰根。欧姆是家里七个孩子中的长子, 他的父亲是一位熟练的锁匠,爱好哲学和数学。欧姆 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学习数学,这对欧姆以后的发 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欧姆定律
夜幕下,彩灯勾画出古镇建筑的轮廓。电灯发光时,电流在电路中静 静地“流淌”。你是否想过,电流的流动遵循怎样的规律?电流、电压、 电阻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
现在就让我们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第2节 欧姆定律
学习内容导览
01. 欧姆定律 02.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不会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此选项错误;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但导体电阻不为0.此选项错误;
C.导体中电流越大,说明两端电压越大,但电阻不变.此选项错误;
主要成就
➢1826年归纳出了今天所称的欧姆定律。 ➢1827年欧姆出版了他的著作《伽伐尼电路:数学研究》。
第2节 欧姆定律
二 、 欧 姆 定 律 的 应 用
本节课学习流程
一、欧姆定律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课堂总结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课堂练习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2. 利用欧姆定律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可采用“去表法”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将电压表去掉,将 电流表看成一段导线,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进行判断。判断出电路的 连接方式后,再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明确各测量 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 《欧姆定律》课件(共13张PPT)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 《欧姆定律》课件(共13张PPT)
第十七章 第2节
欧姆定律
将数据采用图像法直观地表示出两个量的变化关系
实验次序
(1) (2) (3)
电阻R1=5_Ω
电压(伏)
电流(安)
1
0.2
1.5
0.3
2
0.4
实验次序
(1)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电阻R2=1_0 Ω
电压(伏)
电流(安)
1
0.1
1.5
0.15
2
0.2
. R1=5Ω
.
R2=10Ω
.. .
.
.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当电阻R一定时,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 2.当电压U一定时,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
一、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电流
I=
U R
电压
电阻
欧姆(1787-1854) 德国物理学家
二、应用欧姆定律
1.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 量的符号; (4)统一单位 (5)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 整,规范)。
应用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例1、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 作时灯丝的电阻是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
的电阻值。
V A
解:由 I =
U R
得:
U R=
I
=
220V 0.18A
=1222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 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 整,规范)。
2.例题分析 例1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
在12 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
20 V 10 Ω
=2A
提示: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因此电阻的大小
与电压、电流的大小均无关系,所以“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与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
9
甲、乙分别接入电压比是2∶1的电路 中,已知它们的电阻比是2∶3,则通过它们的
电流比是 ( D )
A.1∶1 B.2∶1 C.4∶3 D.3∶1
解:据题意 U甲∶U乙= 2∶1 ;R甲∶R乙= 2∶3
根据
I=
U R
解得: I甲∶I乙= 3∶1
注意:甲和乙电压与电阻的对应关系不要出
现错误。
.
10
欧姆定律 课堂小结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 = U/R
变形公式 : U=I R R=U/ I
.
11
巩固练习
电流
I=
U R
电压
电阻
欧姆(1787-1854) 德国物理学家
一、欧姆定律
3.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 电流 I 的单位: A
4、变形公式 : U=I R R=U/ I
5.注意: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I、 U、R之间的关系。
二、应用欧姆定律
1.关于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B.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C.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通过导体的电流也越大 D.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 电阻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巩固练习
2.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6.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80Ω,接在 220V 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7.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 Ω,使用时 流过的电流是200mA,加在这个定值电阻两端 的电压是多大?
.
17
巩固练习
8.某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2.4V, 用电流表测得此时的电流是300mA,此灯泡工 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
18
.
19
通过的电流是0.2 A,则它的电阻是 20 Ω。若合 金线的两端电压增至16 V时,它的电阻是 20 Ω,
这时若要用电流表测量它的电流,应选用量程为
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 D)
A.在相同电压下,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B.对同一个导体,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成正 比 C.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所以电流只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 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解题步骤 (1)画电路图;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I。
解:
I=
U R
=
12 V 30Ω
= 0.4 A
R=30 Ω I
U=12 V
.
6
根据 I =
U R
,导出公式
R=
U。 I
例2 如图,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 电流表的示数是0.3 A,求电阻R的阻值。
解:
R=
U I
=
6V 0.3A
.
8
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 V时,通过它 的电流是0.5 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如果 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 V,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阻值 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
解:
R
I1=0.5 A
U1=5 V R=? I2=?
U2=20 V
R=
U I
=
5V 0.5 A
= 10 Ω
I2=
U2 R
巩固练习
5.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
的关系时,小东选用了两个定值电阻R1、R2分别做 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
你根据图象比较电阻R1与R2的大小,R1 大于 R2。
(选填“大于”、“等于” U/V
或“小于”)
R1
3
R2
2
1
0 0.2 0.4 0.6 I/A
巩固练习
可导出
关于此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也为零。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大。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与导 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
13
巩固练习
3.一条镍铬合金线的两端加上4 V电压时,
= 20 Ω
R=? I2=0.3A U=6 V
根据
I=
U R
,导出公式
U=
I R。
练习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 值是0.6 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 Ω, 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解:
I=0.6 A
A
L RL=20 Ω
R'
IL=I=0.6 A UL=ILRL =0.6 A×20 Ω =12 V
第十七章 第2节
欧姆定律
复习
在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中我们学到: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的电阻成反比
总结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