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异物卡喉急救法

合集下载

幼儿园异物卡喉处置流程

幼儿园异物卡喉处置流程

幼儿园异物卡喉处置流程
哎呀呀,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玩耍,那可真是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呀!但有时候危险也会悄悄来临,就比如异物卡喉这种让人揪心的事儿。

那遇到了可咋办呢?来,跟着我一起了解一下幼儿园异物卡喉处置流程。

比如说小朋友正吃着一块饼干呢,突然就被卡住了,这时候老师们可就得马上行动起来。

首先,要迅速观察小朋友的状态呀,看他是不是满脸通红,呼吸困难呢。

你想啊,要是你的宝贝孩子遇到这种情况,你急不急呀?
如果确定异物卡喉了,那就要赶紧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啦!就像给小朋友的喉咙来个“魔法推拿”!你把小朋友抱在怀里,一手握拳,放在他肚脐眼上方一点点,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那只手,快速用力地挤压,一下又一下。

这就好比是和异物在打仗,要把它给赶跑呀!
然后呢,同时呼喊其他老师过来帮忙呀,“快来呀,这里有情况!”这时候大家一起行动,不是更有力量嘛。

有的老师赶紧联系医务室,有的老师去通知家长,大家分工合作。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也别闲着呀,要不断安慰小朋友,“宝贝别怕,我们在呢,很快就好了。

”给他信心和勇气呀。

就像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你肯定也会温柔地安慰他不是吗?
可千万不能慌张呀,一慌张就容易出错。

只要大家按照流程来,就一定能化险为夷的。

总之,在幼儿园里,老师们就是小朋友们的守护天使,要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每一个小宝贝。

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在幼儿园的每一天呀!这就是幼儿园异物卡喉处置流程,大家一定要牢记哦!。

幼儿园异物卡喉应急处置流程

幼儿园异物卡喉应急处置流程

幼儿园异物卡喉应急处置流程
幼儿异物卡喉时可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施救者站于幼儿身后,并让其身体略前倾,左拳虎口向上冲击幼儿上腹部。

操作方法如下:
施救者站于幼儿身后,并让其身体略前倾,嘴张开。

将双臂分别从幼儿两腋下前伸并环抱幼儿。

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拳,使左拳虎口贴在幼儿剑突与肚脐之间的上腹部中央。

快速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幼儿上腹部内上方冲击,使其上腹部下陷,腹压升高,迫使膈肌上升而挤压肺及支气管,使气道内产生一定的气流。

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气道内异物被排出。

如果幼儿气道内异物无法排除,因缺氧导致心搏骤停,立即为幼儿实施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
施救者应首先稳定自身,然后固定好幼儿,以防急救过程中导致幼儿摔伤。

腹部冲击时应手法正确,快速、有力,方向正确,以避免并发症发生。

同时保持幼儿口张开,利于气道异物排出。

随时观察幼儿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若出现昏迷、心搏骤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并及时拨打120。

另外,如果幼儿咳嗽,不要试图拍打他的后背。

咳嗽表示部分梗阻,而拍背,可令异物下移,导致完全的梗阻。

不能用拳击和挤压,不要挤压胸廓,冲击力限于施救者的手上,不能用双臂加压。

孩子被食物噎住怎么办?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不用急!

孩子被食物噎住怎么办?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不用急!

小孩子活泼好动,吃饭的时候总是不安稳,喜欢蹦来蹦去。

时常会在新闻里看见,有小孩子吃东西不小心被噎住,家长束手无策,甚至失去生命的情况。

那么面对小孩子不小心被噎住了,到底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化解呢?海姆立克急救法5岁以内的孩子容易发生气管进入异物的现象,其中1至3岁的低龄儿童最为常见。

专业人士给出建议,一定不能给婴儿喂食瓜子、黄豆、花生米及各种坚果,甚至果冻和软糖也要杜绝。

这是因为婴幼儿没有长出槽牙,咀嚼能力弱,所以会整个大块进行吞咽,而且喉咙保护性发射功能较差,极易造成食物进入气管。

为大家整理一些禁忌的食物:①牛肉干、鱿鱼丝;②果冻;③各类坚果;④花生酱;⑤葡萄、桂圆等带核的小水果;⑥多刺的鱼;⑦不易嚼烂的大块肉食;⑧过长的面条;⑨芹菜、韭菜等富含纤维素很难嚼烂的蔬菜;⑩各种硬质糖果。

在这些食物中,小孩子最爱吃的果冻最为危险,因为果冻质地柔软,很难通过外力取出,一旦误入呼吸道,会死死堵在里面。

遇到食物卡住喉咙,贸然去拍背很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要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五次”。

第一步是:五次拍背用前臂横在小孩身体前侧,让孩子头部冲下,同时用手撑住孩子的脑袋和脖颈,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孩子的肩胛骨之间,轻轻拍打五次。

第二步是:五次压胸如果上一步没有奏效,要将孩子放在平整坚硬的地面或者床上,保持面部朝上。

施救者采取跪姿或者坐姿,令孩子骑在自己的大腿上,保持面部朝前。

施救者用两只手的中指(或者食指),放在孩子的小腹处(胸廓以下、肚脐以上),迅速地向上压迫,但要注意不能用力过猛,要柔中带刚,反复多次后,直到误入的异物顺利排出。

有些人在面对孩子吸入异物后,会将手指插入喉咙去挖抠。

这种办法对于卡喉初期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却不如海姆立克急救法。

尤其是一旦操作失误,反而会造成异物进一步深入,会加大急救的难度。

这种技术对气管误入异物的小儿非常管用,但要想熟练掌握,家长们必须勤加练习,直到彻底学会为止。

毕竟对于小孩子来说,意外会经常发生,而且一旦窒息时间太久,会造成大脑缺氧,到时候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

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

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一: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介绍婴幼儿时常会将异物(小零件、颗粒状硬物)塞入口中,不小心吞咽下去,就会造成气道梗阻,造成婴幼儿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

严重者可在数分钟内停止心跳。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海姆立克急救法介绍婴幼儿气道梗阻的急救1婴儿(一岁以下)(1)拖住婴儿下颌骨,把孩子放在胳膊上,头朝下约15度,用掌根用力拍击背部肩胛骨的部位,连拍5下然后双臂夹住孩子翻转过来(保持头朝下的姿势),用食指和中指按压乳头连线的正下方,深度为4cm,按压5下。

以此循环,直到异物出来。

(2)如异物未出,孩子脸色发青,呼吸骤停,需要立即做心肺复苏术。

①呼唤孩子,拍打孩子脚掌,观看其是否有反应②同时向身边人大声呼救。

③头稍微向后仰,打开气道,用食指和中指按压乳头连线的正下方,深度为4厘米,速度是每分钟100-120次,按压30次,吹两口气,吹气时成人的嘴巴包住婴儿的口鼻。

④连续做五组上述动作后(约两分钟)拨打120。

2幼儿及成人(1)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是儿童,成人需跪在地上与孩子一般高,从后面环抱过去,用手掌攥成一个空拳,用拇指侧边的位置顶住肚脐以上、剑突以下的位置,向里向上用力冲击。

(双手握颈,为国际通用手势,表示自己呼吸不畅需要救助)2)如异物未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是儿童,使用单手,在乳头连线的正中央,胸骨下半段按压30次,深度大约为5cm,速度为100-120次每分钟,再捏住鼻子,吹两口气。

直到救援人员赶到。

头部撞击的急救婴幼儿头部撞击常见于坠床、游乐设施高处坠落、汽车急刹车(无安全座椅)等情况。

通常头部撞击时伴有高度和速度,主要导致的伤害多数为脊柱损伤,或者为脊髓损伤!属于身体的严重伤害!这种情况下,不要轻易去移动孩子!1高处坠落如果孩子四肢都能自如的活动,正常哭闹的话通常无大碍,家长可以抱起来安慰哄一哄。

如果发现孩子不哭不闹,身体不能动了。

海姆立克急救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海姆立克急救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
复有节奏、有力的进行。重复以上手法,直至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
异物冲出。看、记时间。
7)(口述)配合医生实施急救措施,遵医嘱予以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
5
8)行相关知识宣教:指导其家属喂食时耨床头摇高、喂食不可过快过量。食物
5
不可过大过硬,以软烂清淡饮食为主。
操作速度:完成时间3分钟以内。
五、综合评价
5
七、评分标准
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
3、手法一处不正确扣10分。
4、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扣1分。
姓名科室日期
评分监考人
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
操作名称
海姆立克急救法(成人卧位)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一、操作目的
抢救突然被异物卡喉、呼吸道完全梗阻、意识不清或不能站立的患者。
3
3)一手置于患儿颈背部,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先将婴儿趴在操作者前臂,
25
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之间快速搓背5
次(视患儿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
4)仍以手托住患儿后颈部将其翻转,正面向上,躺在操作者前臂,将另一手食
25
指及中指并拢,在患儿胸骨下半段快速下压5次。来回重复上述手法,直至异
1、此急救法不适用于呼吸道部分梗阻的患者,如气体交换良好,应鼓励其有效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
2、此急救法手法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在成功抢救患者后应检查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5
七、评分标准
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2分。

幼儿园异物卡喉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异物卡喉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饮食种类日益丰富,异物卡喉事故也时有发生。

异物卡喉是一种严重的意外伤害,对幼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预防异物卡喉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幼儿园异物卡喉安全教育。

二、异物卡喉的危害1. 呼吸困难:异物卡喉会导致幼儿呼吸不畅,严重时可能窒息。

2. 喉咙疼痛:异物卡喉会对幼儿的喉咙造成损伤,引起疼痛。

3. 声音嘶哑:异物卡喉可能损伤声带,导致幼儿声音嘶哑。

4. 吞咽困难:异物卡喉会影响幼儿的吞咽功能,导致吞咽困难。

5. 呼吸衰竭:严重情况下,异物卡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三、异物卡喉的原因1. 儿童好奇心强: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尝试各种物品,容易将异物吞入。

2. 饮食不当:幼儿在进食过程中,可能因为咀嚼不充分、说话、嬉戏等原因导致异物卡喉。

3. 食物过硬:过硬的食物如花生、豆类、果核等,幼儿咀嚼不充分时容易卡喉。

4. 家长监管不严:家长在照顾幼儿时,未对幼儿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导致幼儿在玩耍过程中吞入异物。

四、异物卡喉的预防措施1. 家长教育:家长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要将异物放入口中。

2. 饮食安全:家长在为幼儿准备食物时,要选择易于咀嚼、吞咽的食物,避免过硬、过小的食物。

3. 监管到位:家长在照顾幼儿时,要时刻关注幼儿的饮食、玩耍等行为,防止幼儿吞入异物。

4. 幼儿园安全教育:幼儿园要定期开展异物卡喉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5.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幼儿在进食时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边说话。

6.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幼儿遇到异物卡喉时,要学会求助,如大声呼救、拍打胸部等。

五、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1. 观察症状:发现幼儿有异物卡喉症状时,首先要观察幼儿的呼吸、面色等情况。

2. 催吐法:如果幼儿意识清醒,可以尝试用手指刺激幼儿的咽部,促使幼儿呕吐。

3. 拍背法:如果幼儿意识不清,可以采取背部拍打法。

让幼儿趴在成人腿上,头部略低于身体,成人用手掌根部拍打幼儿背部。

幼儿园幼儿吞入异物应急处理方法

幼儿园幼儿吞入异物应急处理方法

幼儿园幼儿吞入异物应急处理方法幼儿在玩耍时,喜欢把一些小物件,如纽扣、钱币、小珠子等放入口中,往往会把这些异物吞下,容易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憋气、面色青紫等现象。

一、症状表现前期症状:食管异物可引起吞咽疼痛或困难、呕吐。

胃内异物多无明显症状,或有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或可引起幽门梗阻、产生痉挛性疼痛、呕吐。

后期症状:如出现穿孔会有腹膜炎征象,有持续性腹痛、腹胀、压痛、肌紧张、反跳痛等表现。

二、处理措施1.首先要弄清幼儿吞下的异物是什么,如果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如硬币、电池、戒指等,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吃东西、不要喝水,马上去医院。

2.如吞入的是光滑、无棱刺的物体,且幼儿较安静,无哭闹、呕吐等其他的痛苦表现,异物可较顺利地直达胃中。

此时应适当多给幼儿吃些粗长纤维的蔬菜,如韭菜、芹菜、青菜,以起到包裹异物并尽早排便的作用。

3.如误吞的是洗衣粉,应立即灌水或牛奶催吐。

4.如误吞的是消毒药品,由于能引起胃和食管溃烂,不能催吐,应用毛毯进行保温,迅速送去医院急救。

5.如误吞的是金属物质,要多吞咽一些用猪油炒熟的海带丝,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三、急救方法1.海姆立克法教师用双臂从幼儿身后将其抱住,使其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张开。

教师一只手握拳,用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幼儿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后、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

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重复操作一次。

对于较小或已丧失意识的幼儿,可将其置于平卧位,然后两手交叉放在幼儿心窝处,用力迅速向上加压推挤。

时刻注意异物是否已经被冲出,冲出后检查呼吸与心跳。

2.催吐将幼儿放置膝盖,用膝盖顶住幼儿的胃部,从下腹向上轻推,以及拍背,同时可用中指、食指伸入口腔中按压舌根,适当刺激扁桃体,起到机体反射,达到反呕,有呕吐感。

3.拍打背法让幼儿采取立位,抢救者站在幼儿的侧后方,其中一个手臂围放在幼儿的胸部,把另一只手掌根放在幼儿的肩胛间区脊柱位置上,对这个部位进行急促、连续、有力的拍击,同样也可促使气管内的异物排出。

异物卡喉致憋闷急救方法

异物卡喉致憋闷急救方法

异物卡喉致憋闷急救方法
食物、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啼哭而发生,尤其多见于儿童。

由于食物或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管,造成病人窒息或严重呼吸困难,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据统计,7岁以内儿童多见,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两岁间的儿童发病多,死亡率高。

而在这种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一旦发生儿童憋闷窒息的情况,应在迅速与医院联系或将病人转送医院的同时,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

一、从背后抱住患儿的腰部,使患儿骑坐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背朝抢救者,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重复而有节奏进行,直到异物排出。

以上方法未奏效,应马上让患儿取右侧卧位,使异物由气管进入较粗短的右支气管内,左支气管保持通畅,维持呼吸,为去医院抢救赢得时间。

二、拍背法,让儿童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使儿童咯出异物。

注意!婴儿异物堵塞千万不能顺着拍背,大多数市民以为顺着拍背能把异物拍下去,拍到食管里,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顺着拍背只会把异物拍到气管深处,越堵越严重。

三、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异物卡喉急救法
文章目录
幼儿异物卡喉急救法
1、幼儿异物卡喉急救法
救护人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把孩子抱起来放在腿上,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

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把孩子翻过来,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

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

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2、幼儿异物卡喉的预防方法
2.1、不要给孩子吃不能咀嚼的食物,3岁以内宝宝不要给花生、瓜子、蚕豆等不易咬嚼的食物;5岁以下宝宝不要吃泡泡糖和不要进食体积较小的果冻等食物。

2.2、教育孩子正在吃食物或口中含有东西时,不要哭、笑或玩耍。

2.3、告诉孩子不要将小物件含在口内玩;小儿玩具不要带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

3、幼儿异物卡喉有哪些症状
3.1、异物进入期
呛咳明显,气喘,声嘶多于宝宝进食中突然发生呛咳、剧烈的阵咳及梗气,可出现气喘、声嘶、紫绀和呼吸困难。

3.2、安静期
轻微咳嗽和憋气若异物较小,刺激性不大,或异物经气管进入支气管内,则可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咳嗽和憋气的症状很轻微,甚至消失,从而出现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故使诊断易于疏忽。

3.3、刺激或炎症期
气管黏膜肿胀,出现持续性咳嗽植物类气管异物,因含游离酸,故对气管黏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豆类气管异物,吸水后膨胀,因此容易发生气道阻塞。

3.4、并发症期
咳痰带血,或有肺不张症状异物可嵌在一侧支气管内,久之,被肉芽或纤维组织包裹,造成支气管阻塞,易引起继发感染。

长时间的气管异物,有类似化脓性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咳痰带血、肺不张或肺气肿,引起呼吸困难和缺氧。

幼儿各种异物卡喉处理方法
1、药片卡喉咙
药片卡在喉咙里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喝水。

大量的饮用水是可以把药片冲进胃肠的。

如果喝水不能解决,那么就可以通过摄入食物同时喝水的方式,帮助把药片带入肠胃。

也可以用力的咳嗽,或者通过按压舌根出现干呕的反应,然后把药片咳出来或者吐出来。

药片卡在喉咙中,如果不进行处理,一段时间之后药片也是会慢慢的溶解的,所以不用担心。

2、鱼刺卡喉咙
喉咙被鱼刺卡住了首先不要慌张,不要着急的吞咽米饭或者菜,以免鱼刺刮伤喉咙的血管。

用筷子或者勺子压住舌头,人就会出现反胃的反应,这样就可以呕吐出食物冲出鱼刺。

其次可以口含两到三片的维生素C含片,等到维生素慢慢化掉以后再咽下。

另外也可以使用威灵仙,食醋和白糖一起泡水喝下,可以起到软化鱼刺和保护喉咙的作用。

哪些食物易引起幼儿卡喉
1、果冻是一种透明胶状的食品,在完全嚼碎的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孩子们最喜欢吃的也是果冻的口感和味道。

有些孩子食用果冻靠嘴来吸,稍不注意就会吸到气管中,这样是很危险。

2、葡萄酸酸甜甜适合大多数孩子吃,有的葡萄会有籽在里面包含,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吃葡萄会知道吐籽,但是对有有些孩子,吃葡萄都是不嚼的,直接的咬碎就吞下去,有时候根部就不会主要这个籽。

3、珍珠奶茶喝起来奶味浓郁,对于孩子来说确实存在很大的危险。

我们喝奶茶的时候,因为要喝到“珍珠”,所以管子就会做的很粗,但很多“珍珠”的大小和吸管并不完全匹配,饮用时要用很大力量才能将“珍珠”吸进嘴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