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面深度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二、机械采油(功图、液面)

二、机械采油(功图、液面)

3、液面曲线的识别
典型液面曲线记录图如下图所示:
Ls Le
Ls表示电磁笔从井口波到音标反射波在记录纸带上所走的距 离,单位mm。 Le表示电磁笔从井口波到液面反射波在记录纸带上所走的距 离, 单位mm。
3、液面曲线的识别
(2)
波形A为井口波,波形B,C分别为回音标、液面 反射波形。b、c、d…为油管接箍波形。
冲程损失在图上的长度B'B=DD'=126/30=4.2(mm)
P 4.2 λ
B’
S活
B
9.4
A 19.8 D λ 4.2
C
D’
o
S活
S
50
抽油杆在空气和不同相对密度原油中的重量
公称直径 in
直径 mm
截面积 cm2
抽油杆密度,kg/m
在空气中 在相对密度 在相对密度 0.86的原油 0.8的原油 中 中 在相对密 度0.9的 原油中
例题二
某井的动液面测试资料如下图所示,查该井作业 油管记录如表1,计算液面深度。
表1 某井作业油管数据
油管序号
油管长度,m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
95.41 96.45 96.06 96.49 95.65 96.35 96.42 96.02 9.64
L N L
式中: N ——油管接箍数
L ——平均油管长度,m
2、利用油管接箍数计算液面深度
油管接箍波峰在液面曲线上只反映一部分。
现场上,由于井筒条件、仪器、操作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 响,井筒中液面以上的接箍并不明显地全部反映在曲线上,如 图所示,针对此情况可在曲线上选出不少于10个分辨明显、连 续均匀的接箍波进行计算。

油井液面测试方法

油井液面测试方法

SY/T 5875—9油井液面测试方法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4-01-06 批准1994-06-01 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应用双频道回声仪进行液面测试的方法以及液面资料质量要求和整理。

本标准适用各类双频道回声仪对油井的液面测试。

2 术语2.1 动液面油井生产稳定时,在油套管环形空间内测得的从井口(地面)到液面之间的距离。

2.2 音标在井筒内油管上安装的声音波反射装置。

2.3 井口波回声仪记录曲线上反映的声弹击发时的波。

2.4 音标波从音标位置反射到井口并被记录在回声仪曲线上的波。

2.5 接箍波从油管接箍位置反射到井口并被记录在回声仪记录曲线上的波。

2.6 液面波从液面位置反射到井口并被记录在回声仪记录曲线上的波。

2.7 液面波长度从井口波起点到液面波起点的记录曲线长度。

2.8 音标波长度从井口波起点到音标波起点的记录曲线长度。

2.9 接箍波长度在记录曲线上数个接箍波间的长度。

3 测试仪器技术要求3.1 井口连接器应耐最高工作压力10MPa。

3.2 最大测试深度3000m,量程范围内误差不得超过±10m 。

3.3 井口连接器声源冲击压力不得小于105dB,击发机构击发率不得低于95%。

3.4 在5MPa气压下井口连接器各连接部位不得漏气,异径接头在20MPa水压下保持30min 不得破坏,油管螺纹在15MPa水压下应无渗漏。

3.5 充电机工作电压力220V,频率为50HZ。

3.6 正常走纸速度为100mm/s±2mm/s。

3.7 走纸速度稳定时间在高温或常温下不大于4s。

在低温下不大于30s。

走纸速度不稳定度为0.2%。

4 测试准备4.1 测前要求油井生产稳定。

有热洗流程的井管线各阀门不得渗漏,套管阀门开启灵活。

套压表量程合适,精度不低于0.5 级。

4.2 套管头能保证装卸仪器和操作方便。

油套管环形空间无蜡和油污等粘附井壁。

4.3 所选仪器应能满足测试技术要求,并给仪器充足电源电压。

中考物理复习《浮力液面高度变化量计算方法与技巧》

中考物理复习《浮力液面高度变化量计算方法与技巧》

浮力液面高度变化量计算方法与技巧一、原理分析如何计算液面高度变化量呢?关键是弄清液面变化所对应的体积和相应的底面积,如图所示。

1.高度关系:+h h h ∆=∆∆浸物液①V h S ∆∆=排液容②(ΔV 排=V ②+V ③+V ④)V h S ∆∆=排浸物③(ΔV 排=V ①+V ④)2.体积关系:①V ①=V ②+V ③ ⇒ S 物·Δh 物=(S 容-S 物)·Δh 液 ⇒ S h h S S ⋅∆∆=-物物液物容②V ②+V ③+V ④= V ①+V ④ ⇒ S 容·Δh 液=S 物·Δh 浸 ⇒ S h h S ⋅∆∆=浸物液容3.递进关系:Δh 液 → Δp 液 → ΔF 液 → ΔF 浮 → ΔF 外二、例题分享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容器底面积S 容=30cm 2,圆柱体底面积S柱=10cm 2,容器中盛有水,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水未溢出,金属块上下底面始终和水面平行。

求:①若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达到15cm 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多少?②若绳子从金属块底部刚好接触到水面时开始向下放下15cm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了多少?1.第1小问分析过程:要求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也就是求水位增加的高度。

如何求水位增加的高度呢?思维过程如下:当圆柱体浸入水中15cm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圆柱体一边下降,水位一边上升,圆柱体下降的深度加上水位上升的高度刚好为15cm。

由此可见,如何将动态变化过程转化为静态过程才是解题关键。

多数同学可能有这样的思维过程:假设原来水位不变,我们把圆柱体浸入水中后排开的水用容器接到,然后将排开的水再倒回容器中。

这个时候有两种思考:(1)倒入圆柱体两边的空白处,这样水位上升的高度,Δh=V排/(S容-S柱)。

显然,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就是15cm+Δh,跟题意矛盾。

动液面的计算与识别

动液面的计算与识别
液面的识别与计算
可编辑ppt
1
提纲
一、油井测液面的目的和意义 二、液面曲线的识别与计算 三、液面测试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可编辑ppt
2
一、油井测液面的目的和意义
动液面:
抽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测得的油套管环形空间中的液面深度。
静液面:
抽油井关井后,油套管环形空间液面逐渐上升,当上升到一定 位置并稳定下来时测得的液面深度。
Le=300mm
可编辑ppt
20
解:
L
Le Ls
L音
300400500m 240
沉没度 hs L泵-L
1000500
500m
答:沉没度为500米。
可编辑ppt
21
(2)利用油管接箍数计算液面深度
油管接箍波自井口到液面波之间反射明显,能分辩每 个油管接箍波峰。如下图所示:
a、以井口波峰为起点,至液面波峰起始点为终点,用专 用卡规测量出油管根数,查阅作业记录,计算出液面深度。
7
二、液面的识别与计算
静液面与动液面的位置
静液面(Ls或Hs):对应于油藏压力。
动液面(Lf或Hf):对应于井底压 力流压。
沉没度hs:根据气油比和原油进泵 压力损失而定。
生产压差Pf:与静液面和动液面之 差相对应的压力差。
可编辑ppt
8
1.液面曲线的识别
可编辑ppt
9
1.液面曲线的识别
波形A是在井口记录下来的声波脉冲发生器发出的脉冲信号。
≤0.5MPa) 3000(井口套压≥0.5MPa);
(6)可测井口套压范围(MPa):0~10(精度±1.5%F.S);
(7)仪器外形尺寸(mm)、重量(kg):一次仪表61×61×260、3kg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浮力水深公式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浮力水深公式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这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计算浮力的大小,具体用哪一个要看所给的条件而定.希望通过以下题目的训练,并不断总结,能让你在今后做浮力计算题时有所帮助的,愿你的不懈努力能给你取得优异的成绩!方法一、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F向上=P向上S=ρ液gh1 S, F向下=P向下S=ρ液gh2S )方法二、称重法:F浮=G-F(G:物体本身的重力;F: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方法三、原理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注意:G排:指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m排:指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指物体排开的液体密度;V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方法四、平衡法: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F浮=G#1、弹簧测力计下挂吊着一个重为1。

47N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98N,求:(1)石块受到的浮力(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2、体积为100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浸没在密度为0。

8×103kg/m3的煤油中时浮力是多少? ( g=10N/kg)#3、。

现有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其上表面距水平面2。

5 cm,它的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多大?它受到的浮力多大?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 g=10N/kg)第3题图#4、边长为0。

05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根据上述条件,请你求出相关的五个物理量.(含过程和结果)边长为0。

05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根据上述条件,请你求出相关的五个物理量.(含过程和结果)4题图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

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采油工常用公式.

采油工常用公式.

采油工常用公式一、地质1、孔隙度 %100⨯=fPV V φ 式中ф——储油岩石的孔隙度,%; K ——岩石中的孔隙体积; V f ——岩石的外表体积。

2、含流体饱和度%100%100⨯=⨯=fo p o o V VV V s φ 3、饱和度关系当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岩石孔隙中有油、水两相,其饱和度关系为: S 。

+s w =1 (1—7) 原始条件下原始含油饱和度为:S oi =l —S wr , (1—8)当地层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岩石孔隙中有油、水、气三相的关系为: S o +S w +S g =1 (1—9) 4、绝对渗透率可由达西定律求得:PA LQ K ∆=10μ式中K ——储油岩石的渗透率,μm 2; L ——岩心的长度,cm ; A ——岩心的截面积,cm 2;Q ——通过岩心的流量,cm 3/s ; △P ——岩心两端的压差,MPa ; μ——流体的粘度,mPa ·s 。

5、气的有效渗透率 )(10222212P P A LP Q K g g g -=μp 1、p 2——分别为岩心入口处和出口处压力,MPa 。

6、油的相对渗透率 %100⨯=KK K oro 7、水驱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wiorwi w S S S ---=11η8、原油体积系数osoo V V B =式中 V o ——原油在地下所具有的体积,m 3;V os ——原油在地面脱气后所具有的体积,m 3。

9、溶解气油比与压力的关系为:P R s α=,α称为溶解系数:bsi s P R P R ==α10、原油体积系数与压缩系数及收缩率概念?公式?ae oso o o P P V V V C ---=1收缩率 oos o 收缩V V V -=δ注意原油的压缩系数在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为正,低于饱和压力时为负。

11、综合压缩系数(以岩石体积为基准)P V Vw S w C S C C C f o o f t ∆∆=--=)(φφ12、弹性储量为:)(b i f t P P V C V -=∆13、在正几点法井网中,注采井数比为:23-n 14、折算年产量=12月份产量×365/12月份的日历天数36531⨯=十二月全年Q Q15、月、日注采比woo o wi q B q Q B +=ρ16、累计注采比poopii W B N W B +=ρ17、采油强度与注水强度是流量与油层有效厚度的比值:hQ Q h =18、水驱指数是累计注水量与累计采水量之差与累计采油量的比值:ppi s N W W J -=对于刚性水驱油藏,水驱指数应等于1。

井下泵功图获取动液面深度的计算方法

井下泵功图获取动液面深度的计算方法

作者 简 介 : 杨志 , 副教 授 , 硕士 , 1 9 6 7年 生 , 现 从 事 采 油 采 气 工 艺 的科 研 和教 学 工 作 。 基金 项 目 : 国家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 碳 酸 盐 岩 油 藏深 抽 工 艺 技 术 完 善 与推 广 ” ( 2 0 1 1 Z X 0 5 0 4 9 —0 0 3 —0 0 4 )

1 4 0・







2 0 1 3年
第 3期
解偏 微分 方程 , 如公式 ( 1 ) 。
无 明显倾 斜 , 且基本 没有波 动 , 有 效地 消除 了上下 冲
程 中抽油 杆柱 的振 动 载荷 、 惯 性 载 荷 以及 摩 擦 载 荷 的影 响。井下 示功 图直 接反 应 了泵 的工 作 状 态 , 因
根据 G i b b s 在 1 9 6 3年 提 出 的有 杆 抽 油 系 统 动
态参 数 的预 测 模 型—— 带 粘 滞 阻 尼 的波 动 方 程 , 以
地 面位移 与 载荷 为边 界 条 件 , 利 用 傅 立 叶级 数 法 求
收 稿 日期 : 2 0 1 2—1 2—1 8
以应 力波 的形 式沿 抽 油 杆 传 递 到地 面 , 被 作 为接 收
关键词 : 井下泵功图 ; 动 液 面 深度 ; 受力 关系; 计 算 方 法 中图 分 类 号 : 1 1 3 文 献标 识码 : A
动 液 面 深 度 的 测 试 是 油 田生 产 过 程 中 经 常 且 必
出所 需 的抽油 杆各 截面 以及 泵 的示功 图 。
要 的工作 , 其 主要 反 映 了 油井 生 产 状 况 以及 井 下供

动液面的计算与识别(精)

动液面的计算与识别(精)

如留某井示功图(如图3)和液面资料(见附图2),示功图
为刀把形,属典型的供液不足,而实测的液面却只有149m,资料明 显有误,第二天重测,液面在1381m。 这样的情况还很多,如从示功图分析:抽油杆脱落、活塞未进入工 作筒或卡死,有漏失的示功图,液面一般较浅,沉没度较高等。
录纸带上的距离,mm
N L
——油管接箍数
m
——平均油管长度,m
例题三
实测液面曲线如下图所示,油管平均长度 为9.6米,试计算液面深度。
S液 L =176mm
e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箍 L接=56mm
解: 由公式
Le L NL L接
176 12 9.6 可得 L 56 352 m
(a)有偶然干扰的曲线
(3)回音标淹没记录曲线 图(c)
产生原因: 井内无音标或油层供液能力 强,抽油参数不当,音标被液 (c)液面重复反射 面淹没。 (4)回音标重复反射曲线 图(d) (d)回音标重复反射 产生原因: 回音标离井口过近。
(e)游离泡沫液面影响记录曲线 (b)仪器自激液面曲线
2.不合格液面曲线原因分析
1、井口装置要密封,防止声弹能量在井口处损失。因为声波信号在油套环
形空间内传播,损耗很大,测试声源信号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衰减,如果能量在 井口处损失过大,液面波很难反射上来。 (1)套管闸门开关应自如,现场测试中经常有另一侧套管闸门关不严的现象, 造成能量损失。
(2)在没有套管闸门的井应装好卡箍和堵头防止漏气。不允许使用棉纱及
声和气体发声两种方式,微音器将感受的声压转换成电压信号输
出给井深记录仪,不同型号的井口连接器根据需要和井深记录仪 配套使用。套管压力的测量是通过安装在井口连接器上的压力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