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结构的探析()

合集下载

第二节 稳固结构的探析

第二节 稳固结构的探析

不同垒法的墙实验
搭建图片:
想一想
分析不同垒法的墙,当施加同样的力时,哪种垒法的 墙不容易推倒?稳定性最强,你认为最好的垒法是什 么?
不同垒法的墙实验
• 实验工具:
• • • • • 所需乐高零件 蓝色和白色2*2积木各10块 蓝色和白色2*4积木各20块 1块25*25搭建板. 拉力称一个
不同垒法的墙实验
第二节 稳固结构的探析
第二节
稳固结构的探析
教学目标: 一、通过实验分析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的 因素。 二、理解不同受力形式所引起的结构稳定性和 强度的变化。 三、理解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一、结构与稳定性
• 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 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重心位置的高低 2、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 3、结构的形状 • 列举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分析其结构和稳定性之间 的关系。
木雕圆桌、圆凳
受地面积大 摆放稳定
卫星电视接收天线
支撑杆有螺丝固定在大框架上
摄影棚的摄象机、射灯均为三角架支撑
第二节
稳物的 功能和作用产生着直接影响。结构的改变可能导 致功能的变化。 • 以生活中的自行车为例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稳固的梯子实验
实验小结:
• 将没有拉杆的人字梯竖立起来时,会发现其非常不稳定; 增加拉杆后梯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稳定性比没有拉杆 时有了很大的提高。 • 活动总结:结构的稳定性与结构的形状有关。 • 通过本实验,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从组成梯子结构 的材料、形状和连结方式出发,来找到这些设计方式与 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关系。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白在设 计梯子时,首要考虑的是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梯子 的功能性要求如便携、轻巧等也要从结构上考虑。

稳固结构的探析

稳固结构的探析

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如果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 在结构地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 倾倒。
结论三:
结构或构件的形状影响 结构的稳定性。 三角形结构使支架更容 易稳定
用刚才的知识想一下他们为什么倾而不 倒?
观察一下静止状态的单车如何保持平衡?
自行车骑起来时,只有两个支 撑点,为什么不会倒下呢?
2
结构与强度
结构的强度(Strength)是指结构具有抵抗被 外力破坏的能力.
海啸
大坝
拔河
绳子的强度
唐山地震
普洱地震
结构的 材料
不同材料构成的结构,其强度各不相同。有 抗拉力、压力、剪切力和扭曲力性能的,所 以在不同结构不同要求中,选择不同特性的 材料。
压力
拉力 梁的示意图
跳板材料
结构形状
退、前后滑行及刹车的冰上自行车。
残疾人专用电动车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 1、重心位置的高低 2、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 3、结构的形状
木雕圆桌、圆凳
受地面积大 摆放稳定
履带式小轿车
பைடு நூலகம்
双脚支撑轻骑车 单脚支撑自行车
如何进行改进能使这张椅子更加稳定?
活动:
给定一张16K纸,少量双面胶,试设计一个 结构,试其顶端能承受50克砝码。能够达到 一分钟的稳定。测量其结构的高度,(高度 为:桌面到砝码底部的距离) 1、高度能达到>=40cm,得分5分 2、高度能达到>=50cm,得分10分
各种形状的横截面构件,所承受力的 程度是不一样的。
三角形是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 状之一,结实、稳定、材料最 少。在四边形、六边形构件中, 加上三角形支撑件,就可大大 增加构件的牢固程度。

1.2稳固结构的探析

1.2稳固结构的探析

重力 碰撞
底座说明下列物体有可能因受哪些力的作用而出现不稳定 现象,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简要说明原因? 物体 受到的外力 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重力 碰撞
与地面接触所形成 的支撑面较小,重 心偏高。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结构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方面人们 利用稳定的结构抵抗外力、承受负载,另一方面又利用不 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例如:
2.3 结构的连接
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 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具 体有榫接、胶接、焊接等。
榫 接
胶接
3、结构与功能

结构不仅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而且对事 物的功能和作用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结构的 改变可能导致功能的变化。
【案例分析】P21-22《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 》 【马上行动】列举生产生活中结构改变导致 功能改变的事例,并加以说明。
2.2、强度与材料
VS 纸杯 钢杯
结构的强度与材料有关
拓展 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好处 是什么?
2.3 结构的连接
结构的连接是指通过一定的连 接物将构件组成整体结构。
2.3 结构的连接
结构构建的连接通常有以下两类:
铰连接
刚连接
2.3 结构的连接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 不能相对移动,但可以相对转动,具 体有松螺栓、松铆等。
为什么许多课 桌椅的支撑脚要 做成往外倾斜?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照相机、摄像机为什么用三 角架支撑而不用四角架?五 角架……?
三角支架与地面有三个接触
点,形成的三角形结构使照 相机的支撑架更容易稳定。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屏风隔断为什么通常都摆成 Z字型,而不摆成一字型?

1.2稳固结构的探析

1.2稳固结构的探析

请分析A字形梯载人时 能稳定的原因?
A字形梯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1)重心位置的高低 (2)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 (3)结构的形状
注意: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结 构的材料等,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需要综 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讨论结构的稳定性。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摆放的屏 风为什么 摆成Z字 型,而不 摆成一字 型?
我们使用“应力”来衡量结构受到力的效果, 而该结构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我们称为“许用应 力”(阅读P17)
已知结构的许用应力为50 N/cm2,截面积 为4 cm2,冲击产生的外力为180N,请问结构会 被破坏吗? 解法1:
=N/A= 180N/4cm2=45 N/cm2
小于许用应力,所以结构不会被破坏
解法2: N= ×A= 4cm2x50N/cm2=200N
外力小于内力的最大值,所以结构不会被破坏。
内力不变的情况下: 越小 ,危险性就_____ 越小 。 构件的截面面积越大,应力_____
思考:要增强绳子的强度有什么办法?原因何在?
马上行动:根据生活经验填写。
事件
结果
主要原因
不同材料 的抗拉性 能不同 结构的连接 方式不同
分别在一根竹竿和一根同 脆性塑料 样尺寸的脆性塑料杆上不 杆易断 断加相同质量的重物 沿着垂直中心线的方向撞 中间有焊 击一根完整的钢管与用同 接缝的钢 样的方法撞击构与强度
2、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1)结构的形状
钻石与石墨的结构
• 三角形是框架结构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 它结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有比较 好的强度。

从1174年始建,1350年竣工,经历了 176年。但由于塔身过重,地质松软,因此 塔身仍以每年1.25毫米的速度向南倾斜。 到1999年1月,塔顶比中轴线偏斜已达4.8 米。意大利当局为了拯救斜塔,已向全世 界广泛征求保护方案,同时在塔的北侧加 压了830吨的铅块,并在塔身的三分之一处 加了一圈铜缆,向北牵拉固定。不过斜有 斜的好处,每天为“斜”而来的参观者多 达10余万人,扔下大把大把的银子。

稳固结构的探析----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稳固结构的探析----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稳固结构的探析----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是稳固结构的探析专题的第一节课。

《技术课程标准》与稳固结构的探析内容对应的内容标准为:(1)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因素(2)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由于将该专题拆分为三节课来组织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对影响结构的强度因素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安排在后面两节课完成。

因此,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为:(1)了解什么是结构的稳定状态。

(2)理解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有三个主要因素。

(3)能够对常见简单结构设计进行正确分析,对稳定不合理结构提出改进意见。

具体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结构的稳定状态。

(2)理解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有三个主要因素。

(3)能够对常见简单结构设计进行正确分析,对稳定不合理结构提出改进意见。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技术试验,提高进行简单技术试验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合作技术试验,交流讨论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2)过结构稳定性讨论,增强技术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技术与设计2”模块包含“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四个主题,“稳固结构的探析”是“结构与设计”主题的第二节内容,是“结构与设计”主题的核心部分。

“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又是“稳固结构的探析”专题中的第一课时内容,是“结构的稳定性分析”,“结构的强度分析”和“结构的功能分析”三个连续环节的第一环。

本节课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什么是结构的稳定性。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三个主要因素。

(3)常见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对于结构的稳定,学生此前是有一定的生活感性认识的。

看到被大风刮倒的物品,就认识到这些物品的稳定性是有问题的。

但这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

为了引出结构的稳定性这个重要的概念,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供一些翻倒物体的图片,一些生活中不稳定物体的实物,来引起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引起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趣。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稳固结构的探析》(第1课时)说课稿附反思点评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稳固结构的探析》(第1课时)说课稿附反思点评

《稳固结构的探析》(第1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

2、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稳固结构的探析》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Ⅱ》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二节的内容。

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本节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的结构,并通过事例讨论了力与结构、结构的基本分类的基础上,探析结构的两大重要性质——稳定性和强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结构,为后续结构设计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完成。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和技术试验,对简单的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解释它的稳定或不稳定的原因”。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结构稳定性的一般概念;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技术试验、学会分析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因素。

通过观察生活和技术试验,对简单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解释它的稳定或不稳定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讨论、分析等方法得到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体验学习乐趣。

渗透安全教育、德育教育。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及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措施。

难点:理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现象。

5、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依据(1)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2)根据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3)如何正确地理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是分析影响结构稳定因素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对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构的类型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稳定这类前概念,知道它是对物体的某方面性能的一种描述和评价,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科学的程度,还没有系统化。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最初的热情已冷却下来,如果没有新的东西吸引他们,课堂就会疲乏。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和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

1.2 稳固结构的探析【教学设计】-高二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技术与设计2》

1.2 稳固结构的探析【教学设计】-高二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技术与设计2》

《稳固结构的探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计划用1课时进行教学。

“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典型结构分析”之后,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浅到深由易到难。

“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是“结构与设计”这个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结构设计与制作”知识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并且“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所以,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重点章节,也是教学的难点。

正确认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对于学生正确的选择结构和材料,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程教学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经过技术与设计 1 模块的学习后,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但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所以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创设情境,采取探究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些简单结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良好的结合,从而达到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材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知道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能运用本节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分析、讨论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影响结构稳定性的探究过程,提高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培养严谨的思维,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难点:通过试验,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运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分析生活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通过试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探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引导发现:在学生参与演示试验的过程中,提出若干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过自主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2稳固结构的探析(精选9篇)

1.2稳固结构的探析(精选9篇)

1.2 稳固结构的探析(精选9篇)1.2 稳固结构的探析篇1《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第1课时)说课人:昌乐县教学研究室赵丽萍稳固结构的探析(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内容及地位课标要求:能通过技术实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实验报告。

选用教材:这节课选用的是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

本节课第一章第二节,课题是“稳固结构的探析”,本节内容共3个学时,本节课是第1学时。

主要内容:结构的稳定性、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教材地位:本节内容在《结构和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使学生对结构的基础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也为以后结构的强度、结构的设计等的教学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什么是结构的稳定性2.能通过技术实验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因素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观察生活和技术实验,对简单的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解释它稳定或者不稳定的原因,在技术设计时能充分考虑影响结构稳定的各种因素,解决所设计结构的稳定性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2.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3.教学重点理解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4.教学难点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解释它稳定或者不稳定的原因,在技术设计时能充分考虑影响结构稳定的各种因素,解决所设计结构的稳定性问题。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通过第一章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已经对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构的类型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稳定这类前概念,知道它是对物体的某方面性能的一种描述和评价,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科学的程度,还没有系统化。

高二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和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

因此如果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在解释相关现象的同时探究原理,应该是可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地灯 底小口大的 空竹篓
(一)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实验探究1]: 拿一本书,让它直立在桌面上,它马上倾倒了,显然, 其稳定性不好。同样的一本书,把它的下端各书页展开一定 的角度,仍旧将它直立在桌面上,它就能很好的挺立住。 因素一:支撑面积的大小 1.稳定性与支撑面积的大小有关 支撑面越大越稳定,越小越不稳定。
C.为什么许多课桌椅的支撑脚要做成往外倾斜?
这是为了进一步增大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 积,增加稳定性。 注意: 支撑面≠接触面。 接触面:是物体与地面接触形成的面。 支撑面:是物体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点的连线与地面 构成的面。
接触面
支撑面
[实验探究2]:落地扇为什么不易倾倒?
落地扇的底座采用较重的材料,风扇比底座轻很多,使 落地扇的重心降低。
马上行动:摩托车的支撑架(课本:P14)
想一想:
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马上行动(P011)
填表说明下表中的物体有可能因受哪些力的作用而出现不 稳定现象,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简要说明原因。 物体 受到的外力 重力、风力 重力、撞击力 重力、撞击力 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支撑面小,重心落到 支撑面以外 底座小、重心高 底座小、重心高
静止放置的 自行车
Hale Waihona Puke 因素二:重心位置2.结构的稳定性与重心位置有关。物体重心越低,越稳定。
A.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如果在 它脖子上挂上一定数量的铁环, 它还会不倒吗?
不倒翁的重心很低,就在它与地面的接触点上,所 以不倒,如果往它的脖子挂上铁环,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当铁环达到一定数量时,不倒翁就不在是不倒翁了。重心的 高低影响结构的稳定性。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重心越高, 稳定性越差。
结构重心的位 置:结构重心 所在点的垂线 是否落在结构 底面的范围内, 落在就是稳定 的,没有就是 不稳定的。
通过分析长方体重心的垂线位置与稳定性示意图,使 学生容易理解,比萨斜塔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所在点的 垂线落在塔的底面的范围内。当塔倾斜到一定程度,重心 的垂线不再落在塔的底面时,塔就会倾倒。
[案例分析]: 静止状态的单车如何保持稳定(课本:P13) (1)双腿支撑 (2)单腿支撑
探究 1.调整单脚支撑位置,研究何时最易倒下,何时最平衡? 自行车骑起来时,只有两个支撑点,为什么不会倒下呢? 在静止情况下,自行车本身不能自我平衡,需要加一 支撑脚。当由骑车人和自行车构成一个 系统时,系统动起 来之后,骑车人为系统注入动力,从而在自行车前进的时 候,通过人的不断调节,自行车和骑车人与地面垂直,使 自行车的重心落在车轮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内。因此,在没 有明显的外力干涉时,这一动态系统能够表现出一种稳定。 注意:自行车的支撑架与地面的夹角不能太小,否则,自 行车的自身重力集中在支撑架上,同样容易失去平衡。
B.以前的农作物个子高,遭遇暴风骤雨容易倾覆,造成减 产;现在的农作物普遍个子矮。就是利用了重心低结构稳 定的原理。
C. 比萨斜塔为什么不倒塌?
它从1174年始建,1350年竣工,经历了 176年。但由于塔身过重,地质松软,因此 塔身仍以每年1.25毫米的速度向南倾斜。 到1999年1月,塔顶比中轴线偏斜已达4.8 米。意大利当局为了拯救斜塔,已向全世 界广泛征求保护方案,同时在塔的北侧加 压了830吨的铅块,并在塔身的三分之一处 加了一圈铜缆,向北牵拉固定。不过斜有 斜的好处,每天为“斜”而来的参观者多 达10余万人,扔下大把大把的银子。如果 它是一座正塔,比萨就不会有今天的风光, 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便宜可占了。
B、照相机的支撑架为 什么常使用三脚架而 不用其他形状?
因为三角支架与地面有 三个接触点,形成的三角形 结构使照相机的支撑架更容 易稳定。
因素三: 结构的稳定性与它的几何 形状有关。
补充(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
建筑中广泛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房子、桥梁的桁架 大多都是由多个三角形构成的;钢架结构的十字梁同样是运 用这一原理,在四边形的框架中用两条杆件作对角线,形成 多个三角形,既节省了材料,减轻了结构的质量,又有效地 加强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十字钢梁也是建筑中常用的构 件,如在高压输电的铁塔、悬索桥的塔架,以及摩天大楼钢 架结构中都被普遍地采用。
苏州的虎丘塔
3、结构的稳定性与它的几何形状有关。
A、A字形梯为什么载人时能够 保持稳定?如果没有梯子中间 的拉杆将会怎么样?
一般情况下,梯子打开的 时候,梯面与地面组成三角形, 梯子本身就能站得稳。当连接两 个梯面的横杆拉直时,两个梯面 的上半部分就与横杆构成了稳定 的三角形,这就进一步加强了梯 子的稳定性,保证梯子能承受人 体的压力。如果没有梯子中间的 拉杆,载人时就不能保持稳定。
A.落地电风扇或 者宾馆里的落地 灯,它们都有一 个比较大的底座。
结构的底座,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大,稳定 。
B:为什么大坝的横截面总是建成梯形?
大坝需要承受很大的力的作用,如自身的重力, 水的冲击力、压力等等,要起到防洪的作用,大坝必 须要求非常稳固。大坝建成梯形,增大了与地面接触 所形成的支撑面,支撑面越大越坚实,稳定性就越好。
小实验
一摞书,整齐放置时的稳如泰山;另一种 放法,每本都往一边慢慢往外放置,到一定程度时 一摞书就全倒了。
小资料:中国的斜塔
辽宁瑞州古塔,现 存塔身高10米,塔身向东 北方向倾斜12度,塔尖水 平位移1.7米。该塔建成之 后虽几经地震与洪水破坏, 却始终斜而不倒,堪称奇 迹。
虎丘塔高47.7米,比意大利比萨 斜塔矮6米;塔尖偏离中心2.34米, 是比萨塔的一半;虎丘塔建于961 年,比比萨塔早完工390年。因为 地基不牢,重6000吨的塔便倾向 土堆的一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翻到在地的物体。 是什么原因出现了图上所示的现象?
在台风来之前它是稳定的!是什么原因出现了 不平衡状态?
那到底什么样的结构是稳定的,什么样的结构又 是不稳定的?物体稳定与不稳定的程度又如何评价?
第二节 稳固结构的探析
结构的稳定性:

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 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