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要点.doc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一、计算机的硬件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又分为中央处理器(CPU)、输
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四大部分。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运行程序和处理数据的中枢,由执行单元、控制单元和寄存器构成。

其中,执行单元负责对程序的指令进行操作,控制单元负责调度控制处理器的整体运行,而寄存器负责暂时存储程序的
指令和处理的数据。

2.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部的硬件部件,其中常见
的有键盘、鼠标等。

3.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把计算机内部的结果输出到外部的硬件部件,其中常见的
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器:
存储器是对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时的必要设备,可以把程序和数据暂
存起来供计算机使用,存储器根据存储速度和容量的不同可分为高速存储
器和大容量存储器两大类,其中常见的有内存、硬盘等。

二、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过程,其中常见的网络技术如下:
1.TCP/IP: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指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是目前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全

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全

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全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从最初的庞大体积到如今的轻薄便携,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硬盘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和应用软件(办公软件、游戏软件等)。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

指令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经过 CPU 的运算和处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二、操作系统1、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 是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

Windows 操作系统具有用户界面友好、软件资源丰富等特点;Mac OS 则在图形处理和多媒体方面表现出色;Linux 则具有稳定性高、开源免费等优势。

2、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新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程序管理(安装、卸载应用程序)、系统设置(更改桌面背景、屏幕分辨率等)。

三、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的分类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2、网络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有有线连接(如以太网)和无线连接(如 WiFi)。

3、网络协议TCP/IP 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

4、网络应用包括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下载、在线视频等。

四、文字处理1、文字处理软件如 Word,掌握文字的输入、编辑(字体、字号、颜色、段落格式等设置)、页面布局等操作。

2、排版技巧学会制作目录、页眉页脚、插图、表格等,使文档更加美观和规范。

五、数据处理1、电子表格软件以 Excel 为例,学习数据的输入、计算(函数的使用,如求和、平均值等)、数据筛选、排序、图表制作等。

2、数据分析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决策。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完整详细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完整详细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完整详细版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与重要性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的学科。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信息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信息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计算机的出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1. 硬件: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物理设备的总和,包括计算机主机、外部设备、网络设备等。

硬件是信息技术的物质基础,为软件运行提供支持。

2. 软件: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程序和数据的总和。

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负责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

应用软件则用于解决特定问题,如办公软件、设计软件等。

3. 网络:网络是信息传输的载体,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网络技术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高效地传输,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 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

数据是信息技术处理的对象,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 办公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办公事务的自动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2. 企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3. 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教育质量。

4. 医疗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5. 军事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军事指挥、作战和保障能力,保障国家安全。

6. 智能家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性。

信息技术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大全

信息技术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大全

信息技术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大全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P22.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P23.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传递性、时效性、价值性1.2 信息的编码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

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冯·诺依曼:(电脑之父)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6.n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7.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8.二进制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9.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

如(110101)2=1*25+1*24+1*22+1*20=5310.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

如13=( 1101 )2字符编码1.American Standard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27=128种编码。

2.具体请见书本P6页。

其中控制字符有34个,编码0-32和127;图形字符包括26个大写英文字母65-90、26个小写字母97-122、10个数字符号、32个标点及其他常用符号。

3.如(1)已知“A”的ASCII值为65,问“C”的ASCII值为多少?答:“C”的ASCII值为65+2=67。

(2)已知“A”的ASCII值为(1000001)2,问“C”的ASCII值的二进制值为多少?答:=1000001+1+1=10000111.2.3汉字编码1.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能提供216=65536个代码。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技能。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主板等组成部分。

其中,CPU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硬盘用于永久存储信息,主板则承载和连接各个硬件设备。

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的系统。

常见的网络类型有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网络协议是保证计算机之间通信顺利进行的重要规范,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管理和控制硬件资源的软件。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OS等。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图形界面和各种功能,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

四、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相关数据的集合。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数据库设计、建立和查询是数据库使用的关键技能,能够提高数据管理和分析效率。

五、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于向计算机传达指令的工具。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Python、Java、C++、JavaScript等。

不同的编程语言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掌握一门或多门编程语言对于从事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等工作尤为重要。

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网络安全等技术手段。

此外,合规和法规对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也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

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过程和方法,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大数据则是指海量、高速、多样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本文档为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的完整参考范本,包含了详细的章节和内容细化。

以下是该文档的内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概念和组成部分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4.计算机的存储方式和计算机的内存5.计算机的主要外部设备6.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二、信息与网络安全1.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的概念2.计算机与防治3.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4.网络攻击与防范措施5.密码学与数据加密三、数据库基础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数据与信息的关系3.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操作语言4.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5.数据库的查询和更新操作四、多媒体技术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点2.图像处理与图像压缩技术3.音频技术与音频压缩算法4.视频技术与视频压缩算法5.动画技术与动画制作软件五、软件工程基础1.软件工程的概念和原理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模型3.软件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4.软件设计与实现5.软件测试与维护六、信息系统管理与应用1.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2.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3.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4.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5.信息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数据保护法:一种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的法律,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行为。

2.信息安全法:一种法律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包括网络安全、个人数据安全、商业机密保护等方面。

...。

合格考信息技术知识点

合格考信息技术知识点

合格考信息技术知识点一、信息技术基础。

1. 信息及其特征。

-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

-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如文字依附于纸张,声音依附于声波等。

-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接收者共享,例如网络上的新闻,多人可同时查看。

- 价值性: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如商业情报可带来经济利益。

- 时效性: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天气预报只有在特定时间段内有效。

2.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 信息技术(IT)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 发展简史:- 古代信息技术:如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有了新的方式。

- 近代信息技术:电报、电话的发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3. 信息的获取过程。

- 确定信息需求:明确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如查找关于某一历史事件的详细资料。

- 确定信息来源:- 文献型信息源:如图书、报纸、杂志等。

- 口头型信息源:如与人交流获取信息。

- 电子型信息源:如网络、数据库等。

- 实物型信息源:如通过观察文物获取历史信息等。

- 采集信息:可以通过搜索、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取信息。

- 保存信息:根据信息的类型,可以保存在计算机硬盘、U盘、云盘等存储设备中。

4. 网络信息的检索。

- 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

- 搜索技巧:- 使用准确的关键词:例如查找关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关键词为“人工智能医疗领域应用”。

- 使用引号:如果要查找固定短语,如“信息安全”,加上引号可以得到更精准的结果。

- 限定搜索范围:可以在特定网站、文件类型等范围内搜索。

如在某一学术网站内搜索关于计算机算法的论文,可以使用“site:学术网站域名计算机算法论文”。

二、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 文字处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doc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doc

会考知识点详解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P2-6一、概念信息:文字、图像、图形、声音、气味等所表达的“内容”。

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二、信息有为决策提供依据、控制、告知的作用.三、信息的特征:1、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时效性:天气预报、股票信息、社会新闻、.3、共享性:网络资源共享。

4、依附性:必须依附某一载体进行传播。

5、不完全性:盲人摸象、井底之蛙、管中窥豹、6、价值性、可伪性:啤酒与尿布、马陵之战。

7、可压缩性、转化性、传递性等特征。

四、实例: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络购物等。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P8-11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形成、文字的产生与应用、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发展趋势:将是智能化。

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带来种种便利,又带来了无数的困扰。

如垃圾邮件、病毒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等等。

信息技术造成的容器人效应,使人沉迷于电视、网络、游戏之中,身心俱受影响,无法适应现实生活。

因特网中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个人隐私受到侵犯,甚至有人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犯罪。

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正确对待信息技术,认识到信息技术有利和有害方而,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制造、不散布无用、有害、虚假的信息,不剽窃他人作品,不使用盗版软件,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自觉抵制损害信息安全的行为。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获取、加工、管理信息,学会有效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信息, 合理合法地交流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与信息技术㈠、信息的基本知识1、信息的概念:信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是一种资源,可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形式表达出来*信息是必须通过载体来呈现,同一信息可以用不同的载体来传送和存储*文字、消息的本身并不是信息,其所蕴含的内容才是信息。

科学知识也是信息*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包含的内容是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量2、信息的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传载性:信息可以传递,并在传递中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用于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的物质也是信息的载体*共享性:信息的共享不会产生损耗,还可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共享*可处理性:信息可以被加工、传输、存储,特别是经过人的分析、综合和提炼等加工,可以增加它的使用价值*时效性:信息只有准确又及时,才具有价值3、常见的信息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1T):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计算机和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体,促进其髙速发展*感测技术:获取信息的技术,如指纹识别系统、OCR字符识别软件、电子温度计等*通信技术:传递信息的技术,如广播技术*计算技术:处理信息的技术,包括对信息的编码、运算、判断等*控制技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逻辑判断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并对操作对象实施控制4、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获取(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表达(发布)5、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光学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传输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3G)㈡、信息与数字化1、信息的数字化(信息编码)*汁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和存储,要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首先要把待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

把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或者称信息的编码。

数字化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础2、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采用二进制,其基本单位字节(B), lB=8bit(-进制位)*二进制的特点:物理器件容易实现、运算规则简单、识别可靠性高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①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乘权求和) 例:(100101. 11)2=(37. 75)101 * 25 + 0 * 24 + 0 * 23 + 1 * 22 + 0 * 21 + 1 * 20 + 1 * 2-1 + 1 * 2-2 二 37.75 ② 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整数部分:除2取余,逆序排列)例:(37) 1()二(100101)24、 掌握几种常见的数制及表示方法,例如:二进制只有0、1两个数码,(01010101) 2或(01010101) B 表示二进制数;十进制有0・9十个数码,(47) io 或(47) D 表示十进制数。

例:二进制数110101左起第三位所对应的位权是() A. 2的2次方B.2的三次方C.2的4次方D.2的5次方5、 实现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之I'可的相互换算邙艮正整数) 例:(1011) 2=( )10(19) 10= ( ) 26、 信息编码是为了方便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使用而规定的符号系统,编码的过程是将信息按照一定的 规则进行变换。

生活中信息编码的应用就很广泛,如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条形码等。

例: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是指()A ・各种形式的数据按一定法则转换成二进制码B. 计算机屮的二进制码按一定法则逆转换成各种形式的数据C. 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即ASCII 码D. 用二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7、 参照已有编码方案,模仿设计某一信息的具体编码。

例:直达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址的7号线,第1站是浦东新区芳甸路站,第33站是宝山区美兰湖站。

编码为0111, 11011的是该线路的 _______________ 站。

10、ASCII 码的作用是使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符号可以被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

ASCII码用美兰湖罗南新村潘广路陆翔路顾村公园祁华路上海大学芳甸路龙阳路沪南路i锦绣路杨高南路换乘6号线■高科西路A ・顾村公园B.髙科西路C.上海大学D.祁华路7位二进制代码表示,存储的时候占用一个字节,可以表示128种不同的字符,其小控制符34个,阿拉伯数字、大小写英文字母、标点符号共94个。

例:己知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十进制数是65,则大写字母“E” ASCII码的十进制数是()A.67B.68C.69D.7011、汉字编码是为了使汉字能被计算机接收、存储、处理以及输出的,汉字编码可分为输入码、内码和字形码。

输入码是为了将汉字通过键盘输入到计算机而设计的,同一个汉字的输入码可以不同,内码是唯一的。

常见的输入码:区位码、音码、形码、音形码。

汉字机内码是供计算机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等工作时统一使用的代码,又称“汉字内部码”或“汉字内码”,目前使用的是由二个字节组成的汉字内码,同一个汉字的机内码是相同的。

字形码用于汉字的显示与打印。

点阵式字形码的编码过程及占用存储空间的计算:例:用16X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的字形码,存储时占16*16/8二32字节例:A同学使用智能ABC输入汉字,B同学使用全拼输入汉字,当他们输入同一个汉字“你”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的输入法输入同一个汉字,输入码是唯一的B.不同的输入法输入同一个汉字,内码是唯一的C.不同的输入法输入同一个汉字,内码是不同的D.汉字只使用内码,不使用输入码12、声音是一种模拟信号,需要“采样”和“量化”后达到数字化。

声音的编码*计算机中,将模拟声咅信号转换成二进制编码即数字信号的部件是声卡*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级数越多,存储声音的数据量也就越大例:CD音频格式釆用的釆样频率为44. 1KIIZ,量化的值用16位二进制数表示,立体声双声道,每秒数据量的计算公式为:44. 1*1000*16*2/8二176400B图像的编码*汁算机中图像一般分为两大类:矢量图和位图。

矢量图:文件较小,无论放大、缩小或旋转都不会失真,缺点是难以表现色彩层次丰富的逼真图像效果。

位图:图像按行列分割成许多的点,称为像素。

位图格式一般有BMP、TTF、GTF、JPG等。

GTF:压缩比较高, 文件佼小,用于网页,可制作动态图像。

JPG:压缩比很高,失真不明显,彩色静态图像格式。

T1F:非失真的压缩格式,通常用于较专业用途*像素的数量就是图像的分辨率,像素越多,图像就越清晰,文件就越大*图像的数字化原理:一幅位图图像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像素)组成的,每个像素有一种颜色,每一种颜色可以用二进制数来表示13、图像数字化原理:把一幅图像看作是横纵分割的许多图像的组合,对每个图像元素进行采样和量化。

分割的图像方格越密,图像的精度越高,图像的存储空间就越大。

在图像处理技术中,这些方格被称为“像素”,像素的数量就是图像的分辨率。

如分辨率为800*600的图像是指这幅图像横向由800 像素点纵向由600个像素点组成。

例:下图是一个“上”字的8*8信息编码点阵图,假设空白方块用“0”表示,黑方块用“1”表示,点 阵图第2行用“0”和“1”从左向右排列的信息编码是()。

若改用彩色256色位图存储该图像编码信14、 数字化声音文件的常见格式有:WAV 、MP3、WMA 、RA 、TM 、、RM 。

其中咅质最好的是WAV, MP3和WMA 是压缩的咅乐格式,MP3咅质好于WMA,更远胜于RA 格式,RM 格式一般用于在线 播放,音质最差。

15、 数字化图像文件的常见格式有:bmp 、jpg^ gifo 其中jpg 是一种有损压缩图片格式,gif 是一种动 态图片格式。

压缩格式(有损压缩)非压缩格式图像JPEG 、JPG 静态、GIF 动态、TIF 非失真BMP 音频MP3、 WMA 、 RA 、 MIDIWAV 视频MPEG 、 WMV 、 RM 、 ASF 、 MID 、 VCD 、 DVDAVI16、 数据压缩也是一种编码方式,常见的压缩方式可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无损压缩是指对压缩 后的数据进行还原,还原后的数据与原來的数据完全相同,无损压缩常用在文档、程序、表格的压缩, 常用的无损压缩工具有WinZip 和WinRAR 。

有损压缩在压缩文件时,会将图像、视频等信息中的冗 余信息去掉,减少信息的存储量,有损压缩广泛地使用在图像、动画、视频文件中。

例:以下关于信息压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运用有损压缩方式对视频进行压缩时会损失一些画面质量B. JPG 是静态图像的有损压缩格式,一般不影响视觉效果C. 有损压缩广泛地运用于对文档、表格和程序的压缩D. 有损压缩广泛地运用于対图像、声音和视频的压缩17、 列举信息技术在各个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应用实例,例如:视频会议、网上购物、多媒体教学等。

例: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字信息的世界里,每天都可以感受到信息技术给生活带來的巨大便利,以下 不属于数字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 网上购物 B. 数字电视息, 则需要的字节数为()A. 10000001, 32 D. 01111110, 648765432112 4 8 B. 01111110, 32 C. 01111111, 64C.远程视频教学D.去邮局寄包裹18、列举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正、负两方面的双重影响。

例:对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B.信息技术对生产、贸易等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作用C.信息产业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D.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彩19、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20、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例: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子商务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给我们带來了网络购物的全新感受B.网上会诊成为一种医疗方式C.计算机能帮我们完成任何工作D.远程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途径21、信息安全主要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其中主要是计算机病毒和黑客。

例:我们要确保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破坏和丢失,这体现了信息安全中信息的()A.完整性B.保密性C.可用性D.可控性22、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可能对计算机及其存储的信息造成危害的计算机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