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3月份月考试卷
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

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A.x≥0B.x≤0C.x=0D.x为任意实数2.(3分)△ABC三边为a、b、C,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b=2,c=B.a=3,b=4,c=5C.b2=a2﹣c2D.∠A:∠B:∠C=1:2:33.(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化简后不能与进行合并的是()A.B.C.D.4.(3分)若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2,则其中较小的内角是()A.60°B.90°C.120°D.45°5.(3分)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A.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C.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6.(3分)点D、E、F分别为△ABC三边的中点,若△DEF的周长为3,则△ABC的周长为()A.12B.9C.6D.1.57.(3分)甲、乙两艘客轮同时离开港口,航行的速度都是40m/min,甲客轮用15min到达点A,乙客轮用20min到达点B,若A,B两点的直线距离为1000m,甲客轮沿着北偏东30°的方向航行,则乙客轮的航行方向可能是()A.北偏西30°B.南偏西30°C.南偏东60°D.南偏西60°8.(3分)如图,Rt△ABC中,∠C=90°,D为AB中点,E为BC上一点,且CE=2BE =2DE=6.则AB的长为()A.12B.6C.6D.39.(3分)如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4、2,一只蚂蚁要沿着长方体的外表面从A点爬到B点,最短路径长为()A.5B.C.3D.10.(3分)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若∠AOB=45°,则OA、OB、OC之间满足()A.OA2+OB2=OC2B.OA2+OB2=2OC2C.OA2+OB2+OA•OB=2OC2D.OA2+OB2+OA•OB=2OC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3分)=;(3)2=;=.12.(3分)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5、、,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13.(3分)如图,E、F是▱ABCD对角线BD上的两点,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14.(3分)E为▱ABCD边AD上一点,将△ABE沿BE翻折得到△FBE,点F在BD上,且EF=DF.若∠C=52°,那么∠ABE=.15.(3分)A(3,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内一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若△AOB 为等腰三角形,则B点坐标为.16.(3分)如图,Rt△ABC中,∠C=90°,∠ABC=30°,AC=4.P为BC边上一点,以AP为边在右侧构造等边△APD.连接BD,Q为BD中点,则P点从C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Q点的运动路径长为.三、解答题(共72分)17.(8分)(1)计算(﹣)﹣(+);(2)(﹣)×.18.(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9.(8分)如图,Rt△ABC中,∠C=90°(1)若AB=,AC=,求BC2(2)若AB=4,AC=1,求AB边上高.20.(8分)▱ABCD中,BD是对角线,CE⊥CD交BD于E点,AF⊥AB交BD于F点,连接AE、C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1.(8分)按要求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1)如图1,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以格点A为顶点画一个△ABC,使其三边长分别为AB=,AC=,BC=;(2)在▱ABCD中,点E在BC边上,AB=BE,BF平分∠ABC交AD于点F.①在图2中,过点A画出△ABF的BF边上的高AG;②在图3中,过点C画出C到BF的垂线段CH.22.(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O,OE⊥AC交CD于E点.(1)求证:OA平分∠BAE;(2)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0,求△ADE的周长.23.(10分)如图,等腰Rt△ABD中,AB=AD,点M为边AD上一动点,点E在DA的延长线上,且AM=AE,以BE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Rt△BEG,MG交AB于N,连NE、DN.(1)求证:∠BEN=∠BGN.(2)求的值.(3)当M在AD上运动时,探究四边形BDNG的形状,并证明之.24.(12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D(0,d),以AB,AD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其中a,b,d满足.(1)直接写出C点坐标;(2)如图2,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点E,F为AD的中点,试判断∠EFB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如图3,点E(,0),F为x轴上的一点,∠ECF=45°,求F点的坐标.。
八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3=C 2=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1BCD ±3.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B .=C .)216=D .)223=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 3C =﹣2D =5.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B .x >-3C .x≥-3D .x≤-36.下列各式中,无意义的是( )A B C D .310-7.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方程是( )A 0=B 10=C 2=D 1=.8.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 C D9.下面有四个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0.1的算术平方根是0.01)=5;④如果点P (3-2n ,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那么n =1,其中假命题的有(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10.以下运算错误的是( )A =B .2= CD 2=a >0)11.x y x x y >=->+中,二次根式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2.下列运算一定正确的是( )A a =B =C .222()a b a b ⋅=⋅D ()0na m=≥ 二、填空题13.能力拓展:1A =2A =;3:A =;4A =________.…n A :________.()1请观察1A ,2A ,3A 的规律,按照规律完成填空.()2比较大小1A 和2A()3-14.=___________.15.3=,且01x <<=______.16.)30m -≤,若整数a 满足m a +=a =__________.17.把18.若0xy >,则二次根式________.19.已知x ,y ,则x 2+xy +y 2的值为______. 20.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三、解答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a =,)111=11互为有理化因式.(1)1的有理化因式是;(2)这样,化简一个分母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的方法就可以了,例如:3==,25384532++====-进行分母有理化.(3)利用所需知识判断:若a=,2b=ab,的关系是.(4)直接写结果:)1=.【答案】(1)1;(2)7-;(3)互为相反数;(4)2019【分析】(1)根据互为有理化因式的定义利用平方差公式即可得出;(2)原式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2,化简即可;(3)将a=(4)化简第一个括号内的式子,里面的每一项进行分母有理化,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1111=,∴1的有理化因式是1;(2=(()()22722-==-+-(3)∵2a===,2b=-,∴a和b互为相反数;(4))1++⨯=)11⨯=)11=20201- =2019, 故原式的值为2019. 【点睛】本题考查了互为有理化因式的定义及分母有理化的方法,并考查了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计算及探究相关式子的规律,本题属于中档题.22.计算(1)2213113a a a a a a +--+-+-;(2)已知a 、b +b =0.求a 、b 的值 (3)已知abc =1,求111a b cab a bc b ac c ++++++++的值【答案】(1)22223a a a ----;(2)a =-3,b ;(3)1. 【分析】(1)先将式子进行变形得到()()113113a a a a a a +--+-+-,此时可以将其化简为1113a a a a ⎛⎫⎛⎫--+ ⎪ ⎪+-⎝⎭⎝⎭,然后根据异分母的加减法法则进行化简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及绝对值的非负性得到2a +6=0,b =0,从而可求出a 、b ; (3)根据abc =1先将所求代数式转化:11b ab abbc b abc ab a ab a ==++++++,2111c abc ac c a bc abc ab ab a ==++++++,然后再进行分式的加减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113113a a a a a a +--+-+- =1113a a a a ⎛⎫⎛⎫--+ ⎪ ⎪+-⎝⎭⎝⎭=1113a a --+- =()()()()3113a a a a -++-+-=22223a a a ----;(2)∵2620a b ++-=, ∴2a +6=0,b -2=0, ∴a =-3,b =2; (3)∵abc =1, ∴11b ab ab bc b abc ab a ab a ==++++++,2111c abc ac c a bc abc ab ab a ==++++++,∴原式=1111a ab ab a ab a ab a ++++++++=11a ab ab a ++++=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和二次根式、绝对值的非负性,分式中一些特殊求值题并非一味的化简,代入,求值,熟练掌握转化、整体思想等解题技巧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2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下列问题: 在进行代数式化简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53,231+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 (一)53533333⨯==⨯; (二)231)=3131(31)(31)-=-++-(; (三) 22(3)1(31)(31)=3131313131-+-===-++++.以上这种化简的方法叫分母有理化. (1)请用不同的方法化简5+3: ①参照(二)式化简5+3=__________. ②参照(三)式化简5+3=_____________ (2)+315+37+599+97+【答案】见解析.【分析】(1)原式各项仿照题目中的分母有理化的方法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各项分母有理化,计算即可. 【详解】 解:(1)①;②; (2)原式故答案为:(1)①;②【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有理化,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前面的分析,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24.在学习了二次根式后,小明同学发现有的二次根式可以写成另一个二次根式的平方的形式.比如:22242332313231131-=-=-+=)).善于动脑的小明继续探究:当a b m n 、、、为正整数时,若222a b m n +=+),则有222(2)+22a b m n mn =+,所以222a m n =+,2b mn =.请模仿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1)当a b m n 、、、为正整数时,若233a b m n =+),请用含有mn 、的式子分别表示a b 、,得:a = ,b = ; (2)填空:133-( - 23);(3)若2655a m n +=(),且a m n 、、为正整数,求a 的值.【答案】(1)223a m n =+,2b mn =;(2)2133=(123)--;(3)14a =或46. 【解析】 试题分析: (1)把等式)233a b m n +=+右边展开,参考范例中的方法即可求得本题答案;(2)由(1)中结论可得:2231324a m nb mn ⎧=+=⎨==⎩ ,结合a b m n 、、、都为正整数可得:m=2,n=1,这样就可得到:213(1-=-;(3)将()2a m +=+右边展开,整理可得:225a m n =+,62mn =结合a m n 、、为正整数,即可先求得m n 、的值,再求a 的值即可.试题解析:(1)∵2a n =+),∴223a m n +=++, ∴2232a m n b mn =+=,;(2)由(1)中结论可得:2231324a m n b mn ⎧=+=⎨==⎩,∵a b m n 、、、都为正整数,∴12m n =⎧⎨=⎩或21m n =⎧⎨=⎩ ,∵当m=1,n=2时,223713a m n =+=≠,而当m=2,n=1时,22313a m n =+=, ∴m=2,n=1,∴(2131--;(3)∵222()52a m m n +=+=++ ∴225a m n =+,62mn = , 又∵a m n 、、为正整数, ∴=1=3m n ,, 或者=3=1m n ,,∴当=1=3m n ,时,46a =;当=3=1m n ,,14a =, 即a 的值为:46或14.25.先化简再求值:4y x ⎛- ⎝,其中30x -=.【答案】(2x - 【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x ,y 的值,继而将x 、y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解:4y x ⎛- ⎝ ((=-(2x =-∵ 30x -∴ 3,4x y == 当3,4x y ==时原式(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26.计算下列各式:(1;(2【答案】(12 ;(2) 【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详解】(1)原式2=-2=;(2)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熟练掌握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0)(0)a a a a a ≥⎧==⎨-<⎩,)0,0a b =≥≥=(a ≥0,b >0).27.(1)已知a 2+b 2=6,ab =1,求a ﹣b 的值; (2)已知b =,求a 2+b 2的值. 【答案】(1)±2;(2)2. 【分析】(1)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再代入求出即可;(2)先分母有理化,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由a 2+b 2=6,ab=1,得a 2+b 2-2ab=4, (a-b )2=4, a-b=±2. (2)a ===b ===2222()22312a b a b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公式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28.计算 (1))(121123-⎛⨯-- ⎝⎭(2)已知:11,22x y ==,求22x xy y ++的值.【答案】(1)28-;(2)17. 【分析】(1)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二次根式的乘法、负指数幂运算,再计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即可得;(2)先求出x y +和xy 的值,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化简求值即可得. 【详解】(1)原式()((221312⎡⎤=⨯+--⎢⎥⎣⎦,(()1475452=⨯+---230=+28=-;(2)(1119,22x y==,1122x y∴+=+=,()11119112224xy =⨯=⨯-=,则()222x xy y x y xy ++=+-,22=-,192=-, 17=.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9.(1)计算)(2201113-⎛⎫--•- ⎪⎝⎭(2)已知,,a b c为实数且2c =2c ab-的值【答案】(1)13;(2)12-【分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分别计算再合并即可; (2)先依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得a 、b 、c 的值,然后再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2201113-⎛⎫--•- ⎪⎝⎭31=+⨯=4+9 =13;(2)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2303010a a b ⎧-≥⎪⎪-≥⎨⎪-+≥⎪⎩, ∴3a =,1b =-, ∴2c =∴(()2223112c a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30.化简求值:212(1)211x x x x -÷-+++,其中1x =.【答案】3【解析】 分析:先把小括号内的通分,按照分式的减法和分式除法法则进行化简,再把字母的值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原式2112,2111x x x x x x -+⎛⎫=÷- ⎪++++⎝⎭2112,211x x x x x -+-=÷+++ ()211,11x x x x -+=⋅-+ 1.1x =+当1x =时,113x ==+ 点睛: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逐项计算即可判断.【详解】解:AB 、C 2÷=2,故错误;D ,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2.A解析:A【解析】2÷故选A.3.C解析:C【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乘法、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 =,此项正确;B 、=C 、)21516=+=+D 、)22743=-=,此项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与乘法运算,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4.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AB 、=,故此选项错误;C 2,故此选项错误;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是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这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A解析:A【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详解】AB ,有意义,不合题意;C D 、33110=10-,有意义,不合题意; 故选A.【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正确把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7.C解析:C 【分析】k =的形式,再根据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逐个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x 2+4=0,此时方程无解,故本选项错误;B 10=,1-,∵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此时方程无解,故本选项错误;C 2=,∴x+1=4,∴x=3,故本选项正确;D 1=,∴x-3≥0且3-x≥0,解得:x=3,代入得:0+0=1,此时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能根据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8.A解析:A【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可得.【详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此项符合题意B=C、当0x<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此项不符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9.D解析: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实数的运算及点的坐标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①两条平行线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错误;②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故错误;)=17322+=,故错误;④如果点P(3-2n,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n=1或n=2,故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平行线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实数的运算及点的坐标的性质,难度一般.10.C解析:C【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对A、B进行判断;利用二次根式的化简对C、D进行判断.【详解】A.原式=所以A选项的运算正确;B.原式=所以,B选项的运算正确;C .原式==5,所以C 选项的运算错误;D .原式=2,所以D 选项的运算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11.B解析:B【解析】解:当y =﹣2时,y +1=﹣2+1=﹣1,∴y =-2)无意义;当x >0无意义;x >0 共3个.故选B .12.C解析:C【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 |a |,故此选项错误;B .,则a ,b 均为非负数,故此选项错误;C .a 2•b 2=(a •b )2,正确;D mn a(a ≥0),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13.(1)、;(2);(3)【解析】【分析】(1)观察A1,A2,A3的规律可知将等式的右边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分式,即可得到左边的代数式;(2)先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減去一个数,等解析:(1)=;(2),,><<;(3) ,,<<<【解析】【分析】(1)观察A 1,A 2,A 3的规律可知将等式的右边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分式,即可得到左边的代数式;(2)先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減去一个数,等式仍成立,求得>1)的结论解答;(3)利用(2)的结论进行填空.【详解】解:(1)观察A 1,A 2,A 3的规律可知,将等式右边的分式分母有理化,即得等式左边的代数式,所以=,(2>1>>,<<(3)由(1)、(2<,故答案为:=;(2),,><<;(3),,<<< 【点睛】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有理化.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二次根式有理化.二次根式有理化主要利用了平方差公式,所以一般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是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的式子.即一项符号和绝对值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绝对值相同.14.+1【分析】先将用完全平方式表示,再根据进行化简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对无理式进行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将二+1【分析】先将3+,()()()0000a a a a a a ⎧>⎪===⎨⎪-<⎩进行化简即可.【详解】因为(2231211+=+=+=+,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对无理式进行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将二次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 15..【分析】利用题目给的求出,再把它们相乘得到,再对原式进行变形凑出的形式进行计算.【详解】∵,∴,∴,∴,∵,∴,∴,∴原式.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解析:12. 【分析】,再把它们相乘得到1xx-,再对原式进行变形凑出1xx-的形式进行计算.【详解】3=,∴221239xx=++==,∴17xx+=,∴212725xx=-+=-=,∵01x<<,=,∴1xx=-=-∴原式====.故答案是:1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和乘法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乘法公式对式子进行巧妙运算.16.【分析】先根据确定m的取值范围,再根据,推出,最后利用来确定a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为整数为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根式以及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解析:5【分析】)30m -≤确定m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m a +=32a ≤≤,最后利用78<<来确定a 的取值范围.【详解】 解:()230m m --≤23m ∴≤≤m a +=a m ∴=32a ∴≤≤7528<<46a ∴<<a 为整数a ∴为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根式以及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逼近法”得出围是解此题的关键.17.﹣【解析】解:通过有意义可以知道≤0,≤0,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应用,正确判断二次根式的整体符号是解题关键.解析:【解析】解:通过a ≤0,,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应用,正确判断二次根式的整体符号是解题关键.18.-【分析】首先判断出x ,y 的符号,再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详解】解:∵,且有意义,∴,∴.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 解析:【分析】首先判断出x ,y 的符号,再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详解】解:∵0xy > ∴00x y <,<,∴x ==.故答案为.【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即(0)(0)a a a a a ≥⎧==⎨-<⎩=(a ≥0,b >0). 19.4【详解】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原式=-xy==5-1=4.解析:4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原式=2()x y -xy=21515151)2222=5-1=4. 20.x >4【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x ﹣4>0,解得,x >4,故答案为:x >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解析:x >4【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x ﹣4>0,解得,x >4,故答案为:x >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分母不为0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无22.无23.无24.无25.无27.无28.无29.无30.无。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9=-B3=C .(22= D 5=-2.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 .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D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 .3C =﹣2D=5.m 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 ) A .m = 0B .m = 1C .m = 2D .m = 36.a b =--则( ) A .0a b +=B .0a b -=C .0ab =D .220a b +=7.对于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 ,b,c ,求其面积的问题,中外数学家曾经进行过深入研究,古希腊的几何学家海伦给出求其面积的海伦公式:S =,其中2a b cp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则其面积( )ABCD 8.关于代数式12a a ++,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当3a =-时,则12a a ++的值为-4. ②若12a a ++值为2,则a = ③若2a >-,则12a a ++存在最小值且最小值为0.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B .①②C .①③D .①②③9.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组0,2223x mx x -⎧>⎪⎪⎨-⎪-<-⎪⎩的解集为2x>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m 的个数是( ). A .5B .4C .3D .210.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 ><C > D 5=1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2B 5=-C xD 6=-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C 3=D 3=-二、填空题13.比较实数的大小:(1)______ ;(2_______1214.==________.15.甲容器中装有浓度为a ,乙容器中装有浓度为b ,两个容器都倒出m kg ,把甲容器倒出的果汁混入乙容器,把乙容器倒出的果汁混入甲容器,混合后,两容器内的果汁浓度相同,则m 的值为_________.16.10=,则222516x y +=______.17.把_____________.18..19.计算: 20082009⋅-=_________.20.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三、解答题21.小明在解决问题:已知a2a 2-8a +1的值,他是这样分析与解答的:因为a=2,所以a -2所以(a -2)2=3,即a 2-4a +4=3. 所以a 2-4a =-1.所以2a 2-8a +1=2(a 2-4a)+1=2×(-1)+1=-1.请你根据小明的分析过程,解决如下问题:(1)计算:= - .(2)… (3)若a,求4a 2-8a +1的值.【答案】 ,1;(2) 9;(3) 5 【分析】(11==;(2)根据例题可得:对每个式子的分子和分母中同时乘以与分母中的式子相乘符合平方差公式的根式,去掉分母,然后合并同类项二次根式即可求解; (3)首先化简a ,然后把所求的式子化成()2413a --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1)计算:1=; (2)原式)1...11019=++++==-=;(3)1a ===,则原式()()224213413a a a =-+-=--,当1a =时,原式2435=⨯-=.【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正确读懂例题,对根式进行化简是关键.22.若x ,y 为实数,且y 12.求x y y x ++2-xy y x +-2的值.【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可知:1﹣4x ≥0且4x ﹣1≥0,解得x =14,此时y =12.即可代入求解.【详解】解:要使y 有意义,必须140410x x -≥⎧⎨-≤⎩,即1414x x ⎧≤⎪⎪⎨⎪≥⎪⎩∴ x =14.当x =14时,y =12. 又∵x y y x ++2-x yy x +-2=-| ∵x =14,y =12,∴ x y <y x.∴+当x =14,y =12时,原式=.【点睛】(a ≥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23.先化简,再求值:24211326x x x x -+⎛⎫-÷⎪++⎝⎭,其中1x =.. 【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再代入求解. 【详解】原式=221(1)12(3)232(3)3(1)1x x x x x x x x x ---+⎛⎫⎛⎫÷=⋅= ⎪ ⎪+++--⎝⎭⎝⎭.将1x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分式的运算法则.24.(112=3=4=;……写出④ ;⑤ ;(2)归纳与猜想.如果n 为正整数,用含n 的式子表示这个运算规律; (3)证明这个猜想.【答案】(12=55=6=;(2n=;(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例子直接写出结果; (2)根据(1)中的特例,可以写出相应的猜想;(3)根据(2)中的猜想,对等号左边的式子进行化简,即可得到等号右边的式子,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1)由例子可得,④5=25,(2)如果n 为正整数,用含nn, (3)证明:∵n 是正整数,n .n.故答案为5=256; n;(3)证明见解析.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25.像2)=1=a (a ≥0)、﹣1)=b ﹣1(b ≥0)……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1﹣1,﹣因式.进行二次根式计算时,利用有理化因式,可以化去分母中的根号.请完成下列问题: (1);(2)+;(3)的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1(2)(3)< 【解析】分析:(1=1,确定互为有理化因式,由此计算即可;(2)确定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为2与2+然后分母有理化后计算即可;(3与,,然后比较即可.详解:(1) 原式;(2)原式=2+=2+ (3)根据题意,-==,><,>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题,认证读题,了解互为有理化因式的实际意义,以及特点,然后根据特点变形解题是关键.26.已知1,2y =. 【答案】1 【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x 、y 的值,把原式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把x 、y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即可. 【详解】 1-8x≥0,x≤188x-1≥0,x≥18,∴x=18,y=12,∴原式532-==1 22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把已知条件求出x、y,把要求的代数式进行正确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因式分解在化简中的应用.27.小明在解决问题:已知2a2﹣8a+1的值,他是这样分析与解的:∵=2∴a﹣2=∴(a﹣2)2=3,a2﹣4a+4=3∴a2﹣4a=﹣1∴2a2﹣8a+1=2(a2﹣4a)+1=2×(﹣1)+1=﹣1请你根据小明的分析过程,解决如下问题:(1(2)若,求4a2﹣8a+1的值.【答案】(1)9;(2)5.【解析】试题分析:(1)此式必须在把分母有理化后才能实现化简,即各分式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因式,使得1===.(2)先对a1,若就接着代入求解,计算量偏大.模仿小明做法,可先计算2(1)a-的值,就能较为简单地算出结果;也可对这个二次三项式进行配方,再代入求值.后两种方法都比直接代入计算量小很多.解:(1)原式=1)+++⋯(2)∵1a===,解法一:∵22(1)11)2a-=-=,∴2212a a-+=,即221a a-=∴原式=24(2)14115a a-+=⨯+=解法二∴原式=24(211)1a a-+-+24(1)3a =-- 24(211)3=+--4235=⨯-=点睛:(1)把分母+a b 有理化的方法: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a b -, 得22()()()()+-=-=-a b a b a b a b ,去掉根号,实现分母有理化.(2)当已知量为根式时,求这类二次三项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计算量偏大,若能巧妙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或者配方法,计算要简便得多.28.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在进行二次根式运算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3、3+1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535==33333⨯⨯;22(31)2(31)=313+1(3+1)(31)(3)1⨯-⨯-==--- . 以上这种化简过程叫做分母有理化.3+1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22(3)1(3+1)(31)=313+13+13+13+1--===-. (1)请用其中一种方法化简1511-;(2)化简:++++3+15+37+599+97.【答案】(1) 15+11;(2) 311-1. 【分析】(1)运用了第二种方法求解,即将4转化为1511-;(2)先把每一个加数进行分母有理化,再找出规律,即后面的第二项可以和前面的第一项抵消,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原式==;(2)原式=+++…=﹣1+﹣+﹣+…﹣=﹣1=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母有理化,找准有理化的因式是解题的关键.29.计算(1(2)21)-【答案】(1)4;(2)3+ 【分析】(1)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 (2)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1)解:原式=4=+4=-(2)解:原式()22161=---63=-+3=+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注意先化简,再进一步利用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计算.30.化简求值:212(1)211x x x x -÷-+++,其中1x =.【解析】分析:先把小括号内的通分,按照分式的减法和分式除法法则进行化简,再把字母的值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原式2112,2111x x x x x x -+⎛⎫=÷- ⎪++++⎝⎭2112,211x x x x x -+-=÷+++ ()211,11x x x x -+=⋅-+ 1.1x =+当1x =时,113x ==+ 点睛: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及除法法则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9=C.(22=,故该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5=,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并熟练掌握二次根式除法法则是解题关键.2.D解析:D【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A,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C、D不能化简,即为最简二次根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特点:①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再开方的因式或因数,牢记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的法则计算逐一验证即可.详解: , 此选项正确;≠此选项错误;, 此选项错误;,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AB、=,故此选项错误;C2,故此选项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是关键.5.B解析:B【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310m-≥,解得13 m≥,所以,m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6.C解析:C【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 ,将已知等式左边化简,可以得到a 与b 中至少有一个为0,进而分析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a b =--,∴a-b=-a-b , 或b-a=-a-b∴a= -a ,或b=-b, ∴a=0,或b=0, ∴ab=0, ∴0ab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根据公式解答即可.【详解】根据题意,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则2+349=222a b c p +++== ∴其面积为S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应用、数学常识等知识,难度较难,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8.C解析:C【分析】①将3a =-代入12a a ++计算验证即可;②根据题意12a a ++=2,解得a 的值即可作出判断;③若a >-2,则a+2>0,则对12a a ++配方,利用偶次方的非负性可得答案. 【详解】解:①当3a =-时,1134232a a +=-+=-+-+. 故①正确; ②若12a a ++值为2, 则122a a +=+,∴a 2+2a+1=2a+4,∴a 2=3,∴a =.故②错误;③若a >-2,则a+2>0, ∴12a a ++=1222a a ++-+=222+-=2≥0. ∴若a >-2,则12a a ++存在最小值且最小值为0. 故③正确.综上,正确的有①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分式的值的计算及最值问题等知识点,熟练运用相关公式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分析】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 >可得出m ≤2的值是整数,得出|m|=3或2,于是m=-3,3,-2或2,由m ≤2,得m=-3,-2或2.【详解】 解:解不等式02x m ->得x >m , 解不等式223x x --<-得x >2, ∵不等式组解集为x >2,∴m ≤2,则|m|=3或2,∴m=-3,3,2或-2,由m ≤2得,m=-3,-2或2.即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m 的个数是3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解析】=-3,故A正确;=4,故B不正确;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结果越大,可知C正确;=,可知D正确.5故选B.11.A解析:A【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即可.【详解】解:,正确,故选项A符合题意;=,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xD. =,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C解析:C【分析】根据合并二次根式的法则、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即可判定.【详解】A、A错误;B=B错误;C3=,故选项C正确;=,故选项D错误;D3故选:C.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1)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2)先求出两数的差,再根据差的正负比较即可.【详解】(1)(2)∵∴∴故答案为: ,.解析:< <【分析】(1)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2)先求出两数的差,再根据差的正负比较即可.【详解】(1)<(2)113424-=∵3=∴304<< 12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能熟记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14.3设,则 可化为:,∴,两边同时平方得:,即:,∴,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的解题要点是:设原式中的,从而使原式结构变得简单,这样应用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法则化简变形解析:【解析】设24x a -====两边同时平方得:128a a +=++4=,∴3216a =,解得:12a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解题要点是:设原式中的24x a -=,从而使原式结构变得简单,这样应用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法则化简变形即可求得a 的值,使问题得到解决.15.【分析】分别求出甲,乙容器中原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再求出mkg 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最后利用混合后果汁的浓度相等列出关系式,求出m 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甲容器中纯果汁含量为akg ,乙容器解析:5【分析】分别求出甲,乙容器中原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再求出mkg 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最后利=,求出m 即可.【详解】,甲容器倒出mkg 果汁中含有纯果汁makg ,乙容器倒出mkg 果汁中含有纯果汁mbkg ,,=,整理得,-6b =5ma -5mb ,∴(a -b )=5m (a -b ),∴m =5.【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题意,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的关键.16.【解析】【分析】把带根号的一项移项后平方,整理后再平方,然后整理即可得解.【详解】移项得,两边平方得,整理得,两边平方得,所以,两边除以400得,1.故答案为1.【点睛】解析:【解析】【分析】把带根号的一项移项后平方,整理后再平方,然后整理即可得解.【详解】10=-两边平方得,()()22223=1003x y x y ++--+整理得,253x =-两边平方得,22225150225256251509x x y x x -++=-+所以,221625400x y +=两边除以400得,222516x y +=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此类题目难点在于把两个算术平方根通过移项分到等式左右两边.17.-【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 ,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利用了二次根式的性质.解答关键在于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确定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 由题意可得:10m ,即0m ∴11m m m mm m m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利用了二次根式的性质.解答关键在于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确定m 的取值范围.18.【解析】【详解】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化简,可知==.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关键是明确最简二次根式,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解析】【详解】22.故答案为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关键是明确最简二次根式,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19.【解析】原式==20.且【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列出式子求解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得:,解得且,故答案为:且.【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解析:3x ≤且2x ≠-【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列出式子求解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得:2030x x +≠⎧⎨-≥⎩, 解得3x ≤且2x ≠-,故答案为:3x ≤且2x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式和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无22.无23.无24.无25.无26.无27.无28.无29.无30.无。
八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B .2=C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3 D4.m 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 )A .m = 0B .m = 1C .m = 2D .m = 35.若2019202120192020a =⨯-⨯,b =,c 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B .a c b <<C .b a c <<D .b c a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2-=﹣6B 12-C =±2D .=7.对于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 ,b ,c ,求其面积的问题,中外数学家曾经进行过深入研究,古希腊的几何学家海伦给出求其面积的海伦公式:S =,其中2a b cp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则其面积( )A B C D8.当x =时,多项式()20193419971994x x --的值为( ).A .1B .1-C .20022D .20012-9.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A =B =C 2÷=D .2 (3=10.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B .x >1C .x ≤1D .x <111.下面有四个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0.1的算术平方根是0.01)=5;④如果点P (3-2n ,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那么n =1,其中假命题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2.与根式- )A .B .x -C .D二、填空题13.已知实数,x y 满足(2008x y =,则2232332007x y x y -+--的值为______.14.化简并计算:...+=________.(结果中分母不含根式)15.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 ◇b =a(a -b)+b(a +b),如:3◇2=3×(3-2)+2×(3+2)=13=_____.16.已知1<x <2,171x x +=-_____.17.计算: 20082009⋅-=_________.18.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9.a ,小数部分是b b -=______.20.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三、解答题21.22-+1 【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计算乘除法,同时分别化简各加数中的二次根式,最后计算加减法. 【详解】2-+=1)2(3+⨯=121. 【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计算及解方程组: (1-1-) (2)2+(3)解方程组:251032x y x y x y -=⎧⎪+-⎨=⎪⎩【答案】(1)2)7;(3)102x y =⎧⎨=⎩.【分析】(1)首先化简绝对值,然后根据二次根式乘法、加减法法则运算即可; (2)首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化简,然后根据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运算即可; (3)首先将第二个方程化简,然后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求解. 【详解】(11-1+(11=1 (22+)=34-=7-=7-(3)251032x y x y x y-=⎧⎪⎨+-=⎪⎩①②由②得:50x y -= ③ ②-③得: 10x = 把x=10代入①得:y=2∴原方程组的解是:102x y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本题的关键.23.先阅读材料,再回答问题:因为)111=1=;因为1=,所以=1== (1=,= ; (2⋅⋅⋅+的值. 【答案】(12)9 【分析】 (1)仿照例子,由1+=的值;由1+=1的值;(2)根据(1)中的规律可将每个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可转化为实数的加减法运算,再寻求规律可得答案. 【详解】 解:(1)因为1-=;因为1=1(2⋅⋅⋅+1=+⋅⋅⋅1=1019=-=.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这两个数的差进行分母有理化是解题关键.24.先化简,再求值:24211326x x x x -+⎛⎫-÷⎪++⎝⎭,其中1x =.. 【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再代入求解. 【详解】原式=221(1)12(3)232(3)3(1)1x x x x x x x x x ---+⎛⎫⎛⎫÷=⋅= ⎪ ⎪+++--⎝⎭⎝⎭.将1x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分式的运算法则.25.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然后作答:m 和n ,使m 2+n 2=a 且,则a 可变为m 2+n 2+2mn ,即变成(m +n )2例如:∵=)2+)2=)2∴请你仿照上例将下列各式化简(12【答案】(1)2-【分析】参照范例中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1)∵22241(1+=+=,1=(2)∵2227-=-=,∴==26.小明在解决问题:已知2a2﹣8a+1的值,他是这样分析与解的:∵=2∴a﹣2=∴(a﹣2)2=3,a2﹣4a+4=3∴a2﹣4a=﹣1∴2a2﹣8a+1=2(a2﹣4a)+1=2×(﹣1)+1=﹣1请你根据小明的分析过程,解决如下问题:(1(2)若,求4a2﹣8a+1的值.【答案】(1)9;(2)5.【解析】试题分析:(1)此式必须在把分母有理化后才能实现化简,即各分式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因式,使得1===.(2)先对a1,若就接着代入求解,计算量偏大.模仿小明做法,可先计算2(1)a-的值,就能较为简单地算出结果;也可对这个二次三项式进行配方,再代入求值.后两种方法都比直接代入计算量小很多.解:(1)原式=1)+++⋯(2)∵1a===,解法一:∵22(1)11)2a-=-=,∴2212a a-+=,即221a a-=∴原式=24(2)14115a a-+=⨯+=解法二∴原式=24(211)1a a-+-+24(1)3a=--211)3=--4235=⨯-=点睛:(1得22=-=-a b ,去掉根号,实现分母有理化.(2)当已知量为根式时,求这类二次三项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计算量偏大,若能巧妙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或者配方法,计算要简便得多.27.计算:【答案】【分析】先将括号内的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并合并,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即可. 【详解】解:===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先化简,再求值:2222212⎛⎫----÷ ⎪-+⎝⎭x y x y x x x xy y,其中x y ==. 【答案】原式x yx-=-,把x y ==代入得,原式1=-. 【详解】试题分析:先将括号里面进行通分,再将能分解因式的分解因式,约分化简即可. 试题解析:2222212⎛⎫----÷ ⎪-+⎝⎭x y x y x x x xy y ()()()222=x y x y x x xx x x y x y -⎛⎫---⋅ ⎪+-⎝⎭=y x x y x x y ---⋅+ x yx-=-把x y ==代入得:原式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29.观察下列各式.====…… 根据上述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接着完成第⑤个等式: _____;(2)请用含(1)n n ≥的式子写出你发现的规律; (3)证明(2)中的结论.【答案】(1=2(n =+3)见解析 【分析】(1)当n=5=(2(n =+ (3)直接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即可证明. 【详解】解:(1=(2(n =+(3=(n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探索数与式的规律,熟练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30.计算:(1)()22131)()2---+(2【答案】(1)12;(2) 【分析】(1)按照负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乘方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1)解:原式= 9-1+4=12(2)【点睛】本题考查负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乘方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是关键.【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计算出各个选项中的正确结果,即可得到哪个选项是正确【详解】A错误;∵2+B错误;=,故选项C正确;=,故选项D错误.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的法则计算逐一验证即可.详解: , 此选项正确;≠此选项错误;, 此选项错误;,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解析】解:A A错误;B==,所以B错误;C.=C错误;D==D正确.故选D.4.B解析:B【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310m-≥,解得13 m≥,所以,m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5.A解析:A【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a,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出b,利用二次根式大小的比较办法,比较b、c得结论.【详解】解:a=2019×2021-2019×2020=(2020-1)(2020+1)-(2020-1)×2020=20202-1-20202+2020=2019;∵20222-4×2021=(2021+1)2-4×2021=20212+2×2021+1-4×2021=20212-2×2021+1=(2021-1)2=20202,∴b=2020;>∴c>b>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二次根式的化简、二次根式大小的比较等知识点.变形2019×2021-2019×2020解决本题的关键.6.B解析:B【分析】分别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逐一计算可得.【详解】A 、3311228-==,此选项计算错误;B 12=-,此选项计算正确;C 2=,此选项计算错误;D 、,此选项计算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及二次根式的乘法,熟练掌握相关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根据公式解答即可.【详解】根据题意,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则2+349=222a b c p +++== ∴其面积为S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应用、数学常识等知识,难度较难,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由原式得()2211994x -=,得244+11994x x -=,原式变形后再将244+11994x x -=代和可得出答案.【详解】∵12x +=, ()2211994x ∴-=,即24419930x x --=,()()32241997199444199344199311x x x x x x x ∴--=--+---=-.∴原式()201911=-=-.【点睛】本题难度较大,需要对要求的式子进行变形,学会转化. 9.A解析:A【分析】根据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对A 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对B 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C 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D 进行判断.【详解】==2÷,故此项正确,不符合要求;D. 2 (3=,故此项正确,不符合要求;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10.A解析:A【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x -1≥0,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 -1≥0,解得x ≥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1.D解析: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实数的运算及点的坐标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①两条平行线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错误;②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故错误;)=17322+=,故错误;④如果点P(3-2n,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n=1或n=2,故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平行线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实数的运算及点的坐标的性质,难度一般.12.D解析:D【分析】先化简二次根式,再计算二次根式的乘法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x是负数,所以-xx-⋅=-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二次根式的乘法计算法则,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题目中x的符号是负号,这是解题的难点.二、填空题13.1【分析】设a=,b=,得出x,y及a,b的关系,再代入代数式求值.【详解】解:设a=,b=,则x2−a2=y2−b2=2008,∴(x+a)(x−a)=(y+b)(y−b)=2008……解析:1【分析】设x,y及a,b的关系,再代入代数式求值.【详解】解:设x 2−a 2=y 2−b 2=2008, ∴(x+a)(x−a)=(y+b)(y−b)=2008……①∵(x−a)(y−b)=2008……② ∴由①②得:x+a=y−b ,x−a=y+b∴x=y ,a+b=0,∴,∴x 2=y 2=2008,∴3x 2﹣2y 2+3x ﹣3y ﹣2007=3×2008−2×2008+3(x−y)−2007=2008+3×0−2007=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求出x ,y 及a ,b 的关系.14.【分析】根据=,将原式进行拆分,然后合并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原式进行拆分,有一定的技巧性,注意仔细观【分析】-,将原式进行拆分,然后合并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原式====220400x x x-.【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原式进行拆分,有一定的技巧性,注意仔细观察.15.5【解析】◇==5.故本题应填5.点睛:理解新定义运算的运算规则,其实就是一个对应关系,a 对应,b 对应,即将a=,b=,代入到代数式a(a -b)+b(a +b)中,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解析:5【解析】32==5. 故本题应填5.点睛:理解新定义运算的运算规则,其实就是一个对应关系,a ,b ,即将,代入到代数式a(a -b)+b(a +b)中,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注意最终的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16.-2【详解】∵x+=7,∴x-1+=6,∴(x-1)-2+=4,即 =4,又∵1<x <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式的应用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 解析:-2【详解】∵x+11x -=7,∴x-1+11x -=6,∴(x-1)-2+11x -=4,即2=4, 又∵1<x <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式的应用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要根据所求的式子对已知的式子进行变形.17.【解析】原式==18.且【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列出式子求解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得:,解得且,故答案为:且.【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解析:3x ≤且2x ≠-【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列出式子求解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得:2030x x +≠⎧⎨-≥⎩, 解得3x ≤且2x ≠-,故答案为:3x ≤且2x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式和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9.【详解】若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a=1,b=,∴a -b==1.故答案为1.解析:【详解】a ,小数部分为b ,∴a =1,b 1,∴-b 1)=1.故答案为1.20.x >4【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x﹣4>0,解得,x>4,故答案为:x>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解析:x>4【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x﹣4>0,解得,x>4,故答案为:x>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分母不为0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无22.无23.无24.无25.无26.无27.无28.无29.无30.无。
八年级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数学试卷

八年级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53-23=3B .22×32=6C .33÷3=3D .23+32=552.二次根式1x -中字母x 的取值可以是( )A .2B .0C .12-D .-13.二次根式23的值是( )A .-3B .3或-3C .9D .34.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是( )①所有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②()23-的平方根是3±;③2a a =;④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已知1200722007n n x ⎛=⋅- ⎪⎝⎭,n 是大于1的自然数,那么()21nx x -+的值是( ). A .12007 B .12007- C .()112007n - D .()112007n -- 6.“分母有理化”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化简的方法,如:23(23)(23)74323(23)(23)+++==+--+,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用平方之后再开方的方式来化简一些有特点的无理数,如:对于3535+--,设3535x =+--,易知3535+>-,故0x >,由22(3535)35352(35)(35)2x =+--=++--+-=,解得2x =,即35352+--=.根据以上方法,化简3263363332-+--++后的结果为( )A .536+B .56+C .56-D .536- 7.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b 的结果是( )A .1B .b+1C .2aD .1﹣2a8.如果2a a 2a 1+-+=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 B .a 1= C .a 1≤ D .a=0a=1或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35+=B .()2228-=C .112222÷=D .()21313-=-10.已知m =12+,n =12-,则代数式223m n mn +-的值为 ( ) A .±3 B .3 C .5 D .911.如果实数x ,y 满足23x y xy y =-,那么点(),x y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一象限或坐标轴上D .第二象限或坐标轴上12.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23=6⨯B .2=22C .22+32=52D .()21-212=-二、填空题13.若0a >,把4a b-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________. 14.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再以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⑴记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1a =,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234,,,,n a a a a ,请求出234,,a a a 的值;⑵根据以上规律写出n a 的表达式.15.已知函数1x f x x ,那么21f _____.16.已知x =,a 是x 的整数部分,b 是x 的小数部分,则a-b=_______17.÷=________________ .18.,则x+y=_______.19.a ,小数部分是b b -=______.20.化简:=_____.三、解答题21.计算:(1(2))((222+-+.【答案】(1)【分析】(1)先化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根据平方差公式化简,再化简、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1==(2))((222+-+=2223--+ =5-4-3+2=022.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然后作答:m 和n ,使m 2+n 2=a 且,则a 可变为m 2+n 2+2mn ,即变成(m +n )2例如:∵=)2+)2=)2∴请你仿照上例将下列各式化简(12【答案】(1)2-【分析】参照范例中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1)∵22241(1+=+=,1=(2)∵2227-=-=,∴==23.-10【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平方差公式化简,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详解】=(22⎡⎤--⎢⎥⎣⎦=()212--10+.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平方差公式,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1)计算:(2)先化简,再求值:(()8a a a a +--,其中14a =.【答案】(1)2)82-a ,【分析】(1)分别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和化简各项,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分别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各项,再把a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即可.【详解】(1)==;(2)(()8a a a a +--2228a a a =--+82a =-,当14a =时,原式1824⎫=⨯-=⎪⎭.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5.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下列问题:111111112=+-=+;111112216=+-=+1111133112=+-=+(1) (2)请你按照上面各等式反映的规律,用含n 的等式表示(n 为正整数).【答案】(1)1120(2)()111n n ++(n 为正整数) 【解析】试题分析:(1)从三个式子中可以发现,第一个加数都是1,第二个加数是个分数,设分母为n ,第三个分数的分母就是n+1,结果是一个带分数,整数部分是1,分数部分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前项分数的分母的积.所以由此可计算给的式子;(2)根据(1)找的规律写出表示这个规律的式子.试题解析:(1)=1+14−141+=1120,1120(2)1 n −1 n 1+=1+()1n n 1+ (n 为正整数).a =,也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此题是一道阅读题目,通过阅读找出题目隐含的条件.总结:找规律的题目,都要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和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关系式表示出来.26.先化简,再求值:(()69x x x x --+,其中1x =.【答案】化简得6x+6,代入得【分析】根据整式的运算公式进行化简即可求解.【详解】(()69x x x x +--+=22369x x x --++=6x+6把1x =代入原式=6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熟知整式的运算法则.27.先化简,再求值:2222212⎛⎫----÷ ⎪-+⎝⎭x y x y x x x xy y,其中x y ==. 【答案】原式x y x-=-,把x y ==代入得,原式1=-. 【详解】试题分析:先将括号里面进行通分,再将能分解因式的分解因式,约分化简即可. 试题解析: 2222212⎛⎫----÷ ⎪-+⎝⎭x y x y x x x xy y ()()()222=x y x y x x x x x x y x y -⎛⎫---⋅ ⎪+-⎝⎭ =y x x y x x y---⋅+ x y x-=-把x y ==代入得:原式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28.计算(1(2)(()21-【答案】(1);(2)24+【分析】(1)先将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合并即可得到答案;(2)原式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把括号展开后,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2)(()21-=22(181)---=452181--+=2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9.一样的式子,其实我3====,1===;以上这种化简的步骤叫做分母有理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221111===-=(12)化简:2n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2看出5-3,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进约分即可.(2)先每一个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最后合并即可.试题解析:(1)=====(2)原式=122n ++++=12. 考点:分母有理化.30.已知长方形的长a =b =. (1)求长方形的周长;(2)求与长方形等面积的正方形的周长,并比较其与长方形周长的大小关系.【答案】(1)2)长方形的周长大.【解析】试题分析:(1)代入周长计算公式解决问题;(2)求得长方形的面积,开方得出正方形的边长,进一步求得周长比较即可. 试题解析:(1)()11222223a b ⎛+=⨯=⨯⨯⨯=⨯= ⎝∴长方形的周长为 .(2)11 4.23=⨯⨯=正方形的面积也为4. 2.=周长为:428.⨯=8.>∴长方形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A、D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对B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C进行判断.【详解】A、A选项错误;B、×=12,所以B选项错误;C、3,所以C选项正确;D、,不能合并,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A解析:A【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非负列出不等式,求解,再依此选择合适的选项.【详解】解:由题意得:x-1≥0解之:x≥1..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非负是解题关键.3.D解析: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3|3=.故选:D.【点睛】(0)0(0)(0)a aa aa a><⎧⎪===⎨⎪-⎩.4.C解析:C【分析】根据无理数定义判断①;根据平方根的算法判断②;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判断③;根据数轴的特点,判断④.【详解】无限不循环小数才是无理数,①错误;3=,3的平方根是②正确;a=,③错误;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所有有理数和无理数,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定义、平方根的计算、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数轴表示数,紧抓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令a=112x aa⎛⎫=-⎪⎝⎭112aa⎛⎫=+⎪⎝⎭,2007na=,进而得到x【详解】令a=112x aa⎛⎫=-⎪⎝⎭112aa⎛⎫=+⎪⎝⎭,2007na=,∴x1111122a aa a a⎛⎫⎛⎫--+=-⎪ ⎪⎝⎭⎝⎭,∴原式=111()(1)(1)2007n n nna a-=-=-.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 根据题中给的方法分别对633633--+和3232-+进行化简,然后再进行合并即可.【详解】设633633x =--+,且633633-<+,∴0x <,∴26332(633)(633)633x =---+++,∴212236x =-⨯=,∴6x =-,∵3252632-=-+, ∴原式5266=--53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涉及了分母有理化等方法,弄清题意,理解和掌握题中介绍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解析】﹣+b=111a a b b a a b b ---+=-+-+= ,故选A.8.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a 2-2+1a a 1,2(-1)a a∴1-a ≥0,a ≤1,故选C .9.B解析:B【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依次计算各项后即可解答.【详解】选项A A 错误;选项B ,(2428-=⨯=,选项B 正确;选项C 124==,选项C 错误;选项D 1,选项D 错误.综上,符合题意的只有选项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B解析:B 【分析】由已知可得:2,(11m n mn +==+-=-,【详解】由已知可得:2,(11m n mn +==+-=-,原式3===故选B【点睛】考核知识点:二次根式运算.配方是关键. 11.D解析:D【分析】先判断出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所在的象限或坐标轴. 【详解】=-∴x 、y 异号,且y>0,∴x<0,或者x 、y 中有一个为0或均为0.∴那么点(),x y 在第二象限或坐标轴上.故选:D .【点睛】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确定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进而确定a 、b 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点的坐标位置.12.D解析: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对A进行判断;根据分母有理化对B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C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D进行判断.【详解】AB2计算正确,不符合题意;C、计算正确,不符合题意;D11=≠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先判断b的符号,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详解】解:∵∴∴所以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解析:【分析】先判断b的符号,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详解】解:∵40,0 aab-≥>∴0b<2a bb b b=--所以答案是:【点睛】a=.14.(1)a2=,a3=2,a4=2;(2)an=(n为正整数).【解析】(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1,∠B=90°.∴在Rt△ABC中,AC===.同理:AE=2,EH=2,解析:(1)a2,a3=2,a4=;(2)a n n为正整数).【解析】(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1,∠B=90°.∴在Rt△ABC中,ACAE=2,EH=,…,即a2a3=2,a4=(2)an n为正整数).15.【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代入原函数即可解答.【详解】因为函数,所以当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问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是解题关键.解析: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x=,代入原函数即可解答.【详解】因为函数1xf xx,所以当1x=时,211()2221f 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问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是解题关键. 16.【分析】先把x分母有理化求出x= ,求出a、b的值,再代入求出结果即可.【详解】∵∴∴∴【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和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a、b的值.解析:6【分析】先把x分母有理化求出2,求出a、b的值,再代入求出结果即可.【详解】2x===∵23<<∴425<<∴4,242a b==-=∴42)6a b-=-=【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和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a、b的值.17.【解析】=,故答案为.解析:【解析】÷====-,故答案为18.8+2【解析】根据配方法,由完全平方公式可知x+y==()2-2,然后把+=+,=-整体代入可得原式=(+)2-2(-)=5+3+2-2+2=8+2.故答案为:8+2.解析:【解析】根据配方法,由完全平方公式可知+=+-)2x+y=2222整体代入可得原式=2-2)故答案为:19.【详解】若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a=1,b=,∴a-b==1.故答案为1.解析:【详解】a,小数部分为b,∴a=1,b1,∴-b1)=1.故答案为1.20.【分析】直接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实际是把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而根指数与被开方数都不变.解析:【分析】直接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实际是把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而根指数与被开方数都不变.三、解答题21.无22.无23.无24.无25.无26.无27.无28.无29.无30.无。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3月份 月考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3月份 月考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4 B .21x + C .12 D .40.5 2.若实数m 、n 满足等式402n m -+=-,且m 、n 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 的周长( )A .12B .10C .8D .63.下列根式中,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12B .23C .18D .29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510⨯=B .623÷=C .12315+=D .241-=5.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6232126()b a b a b a ---⋅= B .(3xy )2÷(xy )=3xyC .23a a a +=D .2x •3x 5=6x 6 6.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 A .2a B .-a C .3a D .a7.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16=±4B .±16=4C .2668⨯= D .42783+⨯= - 48.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 ) 123256722310A .210B .41C .52D .51 9.已知a 为实数,则代数式227122a a -+的最小值为( )A .0B .3C .33D .9 10.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b 的结果是( )A .1B .b+1C .2aD .1﹣2a 11.已知0xy <,化简二次根式2y x x -的正确结果为( ) A .y B .y - C .y - D .y --12.设0a >,0b >,且()()35aa b b a b +=+,则23a b ab a b ab -+++的值是( )A .2B .14C .12D .3158 二、填空题13.化简并计算:()()()()()()()...112231920x x x x x x x x ++++=+++++++________.(结果中分母不含根式)14.实数a 、b 满足22a -4a 436-12a a 10-b 4-b-2+++=+,则22a b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15.已知a ,b 是正整数,若有序数对(a ,b )使得112()a b+的值也是整数,则称(a ,b )是112()a b +的一个“理想数对”,如(1,4)使得112()a b+=3,所以(1,4)是112()a b +的一个“理想数对”.请写出112()a b +其他所有的“理想数对”: __________.16.将1、2、3、6按右侧方式排列.若规定(m ,n )表示第m 排从左向右第n 个数,则(5,4)与(9,4)表示的两数之积是______.17.计算:2015·2016=________.18.对于任意实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b=a(a-b)+b(a+b),如:3◇2=3×(3-2)+2×(3+2)=13=_____.xy>.19.如果020.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先阅读下列解答过程,然后再解答:,a b,使a b m=,使得+=,ab n22m+====>a b)==,由于437,4312+=⨯=,m n7,12+=,=即:227===+。
八年级数学下册3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3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使代数式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 C .x 取一切实数 D .x ≥0且x ≠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2)2(.2=-A 5)5(.2-=-B x x C =2.6)6(.2±=-D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 8B 192a .23a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63-23=4B .53+52=105C .42÷22=22D .43×22=865. 一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为( )A 、13B 、119C 、13或119D 、76.已知2-11的整数部分是a ,小数部分是b ,则b a -11的值是( )A.5B.-5C.3D.-37.小刚准备测量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插到岸边1.2m 远的河底,竹竿高出水面0.4m ,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竿顶和岸边的水平刚好相齐,河水的深度为( )A.1.65mB.1.5mC.1.55mD.1.6m8.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的赵爽,他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将图中正方形MNKT ,正方形EFGH ,正方形ABCD 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若S 1+S 2+S 3=18,则正方形EFGH 的面积为( )A. 92B .5 C . 6 D .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已知032=++-b a ,那么2015)(b a ++1的值为____________。
10、当x=37+时,代数式x ²-6x-2的值是________。
11.已知a=2+5,b=2-5,则a ²-b ²=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面积分别为1S ,2S ,3S ;如图2,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直径向外作半圆,面积分别为4S ,5S ,6S ,其中116S =,245S =,511S =,614S =,则43S S +=( ).A .86B .61C .54D .48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S 1,以CD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 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 2016的值为( )A .(2)2013B .(2)2014C .(12)2013D .(12)2014 3.如图,小红想用一条彩带缠绕易拉罐,正好从A 点绕到正上方B 点共四圈,已知易拉罐底面周长是12 cm ,高是20 cm ,那么所需彩带最短的是( )A .13 cmB .4cmC .4cmD .52 cm4.一艘渔船从港口A 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至C 处时突然发生故障,在C 处等待救援.有一救援艇位于港口A 正东方向2031)海里的B 处,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沿北偏东45°方向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往C 处救援.则救援艇到达C 处所用的时间为( )A .33小时B .23小时C .223 小时D .2323+小时 5.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将勾股形(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得到一个恒等式.后人借助这种分割方法所得的图形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所示的矩形由两个这样的图形拼成,若a=3,b=4,则该矩形的面积为( )A .20B .24C .994D .5326.如图,ABC 中,90ACB ∠=︒,2AC =,3BC =.设AB 长是m ,下列关于m 的四种说法:①m 是无理数;②m 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m 是13的算术平方根;④23m <<.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 7.以线段a 、b 、c 的长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3,b=4,c=6B .a =1,2,3C .a =5,b=6,c=8D .a 3b=2,58.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9,7,12B .2,3,4C .1,23D .5,11,129.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数书九章》里记载有这样一道题:“问有沙田一块,有三斜,其中小斜五里,中斜十二里,大斜十三里,欲知为田几何?”这道题讲的是:有一块三角形沙田,三条边长分别为5里,12里,13里,问这块沙田面积有多大?题中“里”是我国市制长度单位,1里=500米,则该沙田的面积为( )A .7.5平方千米B .15平方千米C .75平方千米D .750平方千米 10.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4,要使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长为( )A .5B .7C .5或7D .3或4 二、填空题11.如图,∠MON =90°,△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OM 、ON 上,当A 点从O 点出发沿着OM 向右运动时,同时点B 在ON 上运动,连接OC .若AC =4,BC =3,AB =5,则OC 的长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1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DC ,点E 为AD 边上一点,连接BD 、CE ,CE 与BD 交于点F ,且CE ∥AB ,若∠A =60°,AB=4,CE=3,则BC 的长为_______.13.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 CB =,CE CD =,ABC 的顶点A 在ECD 的斜边上.若3AE =,7AD =,则AC 的长为_________14.如图,四边形ABDC 中,∠ABD =120°,AB ⊥AC ,BD ⊥CD ,AB =4,CD =43,则该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15.如图所示,“赵爽弦图”是由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123,,S S S ,已知12310S S S ++=,则2S 的值是____.16.如图,△ABC 中,∠ABC =45°,∠BCA =30°,点D 在BC 上,点E 在△ABC 外,且AD =AE =CE ,AD ⊥AE ,则AB BD的值为____________.17.Rt △ABC 中,∠BAC =90°,AB =AC =2,以 AC 为一边.在△ABC 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则线段 BD 的长为_____.18.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连接小正方形的三个格点可得△ABC ,则AC 边上的高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19.如图,E 为等腰直角△ABC 的边AB 上的一点,要使AE =3,BE =1,P 为AC 上的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20.如图的实线部分是由Rt ABC ∆经过两次折叠得到的.首先将Rt ABC ∆沿高CH 折叠,使点B 落在斜边上的点B '处,再沿CM 折叠,使点A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点A '处.若图中90ACB ∠=︒,15cm BC =,20cm AC =,则MB '的长为______.三、解答题21.在等边ABC 中,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120,EDF DE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E DF 与射线AC 相交于点F .()1如图1,若DF AC ⊥,垂足为,4,F AB =求BE 的长;()2如图2,将()1中的EDF ∠绕点D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DF 仍与线段AC 相交于点F .求证:12BE CF AB +=.()3如图3,将()2中的EDF ∠继续绕点D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使DF 与线段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作DN AC ⊥于点N ,若,DN FN =设,BE x CF y ==,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2.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 =AC ,AD =AE ,且∠BAC =∠DAE .(1)如图①,连接BE、CD,求证:BE=CD;(2)如图②,连接BE、CD,若∠BAC=∠DAE=60°,CD⊥AE,AD=3,CD=4,求BD的长;(3)如图③,若∠BAC=∠DAE=90°,且C点恰好落在DE上,试探究CD2、CE2和BC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说明.23.定义:有一组邻边均和一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叫做邻和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ABCD中,∠ABC=70°,∠BAC=40°,∠ACD=∠ADC=80°,求证:四边形ABCD是邻和四边形.(2)如图2,是由50个小正三角形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三角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A、B、C三点的位置如图,请在网格图中标出所有的格点.......D.,使得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邻和四边形.(3)如图3,△ABC中,∠ABC=90°,AB=2,BC=23,若存在一点D,使四边形ABCD是邻和四边形,求邻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24.在等腰Rt△ABC中,AB=AC,∠BAC=90°(1)如图1,D,E是等腰Rt△ABC斜边BC上两动点,且∠DAE=45°,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连接DF①求证:△AED≌△AFD;②当BE=3,CE=7时,求DE的长;(2)如图2,点D是等腰Rt△ABC斜边BC所在直线上的一动点,连接AD,以点A为直角顶点作等腰Rt△ADE,当BD=3,BC=9时,求DE的长.25.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ECD =90°,点D 在边AB 上,点E 在边AC 的左侧,连接AE .(1)求证:AE =BD ;(2)试探究线段AD 、BD 与CD 之间的数量关系;(3)过点C 作CF ⊥DE 交AB 于点F ,若BD :AF =1:22,CD =36+,求线段AB 的长.26.如图,△ABC 中AC =BC ,点D ,E 在AB 边上,连接CD ,CE .(1)如图1,如果∠ACB =90°,把线段C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F ,连接BF , ①求证:△ACD ≌△BCF ;②若∠DCE =45°, 求证:DE 2=AD 2+BE 2;(2)如图2,如果∠ACB =60°,∠DCE =30°,用等式表示AD ,DE ,BE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27.我们规定,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广益值”等于第三边上的中线和这边一半的平方差.如图1,在ABC ∆中,AO 是BC 边上的中线,AB 与AC 的“广益值”就等于22AO BO -的值,可记为22AB AC OA BO ∇=-(1)在ABC ∆中,若90ACB ∠=︒,81AB AC ∇=,求AC 的值.(2)如图2,在ABC ∆中,12AB AC ==,120BAC ∠=︒,求AB AC ∇,BA BC ∇的值.(3)如图3,在ABC ∆中,AO 是BC 边上的中线,24ABC S ∆=,8AC =,64AB AC ∇=-,求BC 和AB 的长.28.如图,在△ABC 中,∠C =90°,把△ABC 沿直线DE 折叠,使△ADE 与△BDE 重合.(1)若∠A =35°,则∠CBD 的度数为________;(2)若AC =8,BC =6,求AD 的长;(3)当AB =m(m>0),△ABC 的面积为m +1时,求△BCD 的周长.(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9.如图,△ABC 中,90BAC ∠=︒,AB=AC ,P 是线段BC 上一点,且045BAP ︒<∠<︒.作点B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D, 连结BD ,CD ,AD .(1)补全图形.(2)设∠BAP 的大小为α.求∠ADC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延长CD 与AP 交于点E,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BD 与DE 之间的数量关系.30.如图1, △ABC 和△CDE 均为等腰三角形,AC=BC, CD=CE, AC>CD, ∠ACB=∠DCE=a ,且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结BE.(1)求证: AD=BE.(2)如图2,若a=90°,CM ⊥AE 于E.若CM=7, BE=10, 试求AB 的长.(3)如图3,若a=120°, CM ⊥AE 于E, BN ⊥AE 于N, BN=a, CM=b,直接写出AE 的值(用a, b 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设1S ,2S ,3S 对应的边长为1L ,2L ,3L ,根据题意,通过等边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性质,得23L ,从而计算得到3S ;设4S ,5S ,6S 对应的边长为4L ,5L ,6L ,通过圆形面积和勾股定理性质,得24L ,从而计算得到4S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面积分别为1S ,2S ,3S则1S ,2S ,3S 对应的边长设为1L ,2L ,3L根据题意得:21111116224S L L L =⨯==222454S L == ∴21L =,22L =∵222132L L L += ∴22232129L L L =-=∴233292944S L === 以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直径向外作半圆,面积分别为4S ,5S ,6S 则4S ,5S ,6S 对应的边长设为4L ,5L ,6L 根据题意得:2255511228L S L ππ⎛⎫=⨯=⨯= ⎪⎝⎭ 2266614228L S L ππ⎛⎫=⨯=⨯= ⎪⎝⎭ ∴25811L π=⨯,26814L π=⨯ ∵222564L L L += ∴()22245688111425L L L ππ=+=⨯+=⨯ ∴2448S 252588L πππ==⨯⨯= ∴43292554S S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圆形面积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2.C解析:C【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S2+S2=S1,写出部分S n的值,根据数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S n=(12)n−3”,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在图中标上字母E,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2+CE2=CD2,DE=CE,∴S2+S2=S1.观察,发现规律:S1=22=4,S2=12S1=2,S3=12S2=1,S4=12S3=12,…,∴S n=(12)n−3.当n=2016时,S2016=(12)2016−3=(12)201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规律型中数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S n=(12)n−3”.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写出部分S n的值,根据数值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关键.3.D解析:D【解析】【分析】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矩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要求彩带的长,需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在求线段长时,借助于勾股定理.【详解】如图,由图可知,彩带从易拉罐底端的A处绕易拉罐4圈后到达顶端的B处,将易拉罐表面切开展开呈长方形,则螺旋线长为四个长方形并排后的长方形的对角线长,设彩带最短长度为xcm,∵∵易拉罐底面周长是12cm,高是20cm,∴x2=(12×4)2+202∴x2=(12×4)2+202,所以彩带最短是52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等于圆柱的高,4.C解析:C【解析】【分析】过点C作CD垂直AB延长线于D,根据题意得∠CDB=45°,∠CAD=30°,设BD=x则CD=BD=x,2x,由∠CAD=30°可知tan∠CAD=33CDAD=320(31)x=-+,解方程求出BD的长,从而可知BC的长,进而求出救援艇到达C处所用的时间即可.【详解】如图:过点C作CD垂直AB延长线于D,则∠CDB=45°,∠CAD=30°,∵∠CDB=45°,CD⊥BD,∴BD=CD,设BD=x,救援艇到达C处所用的时间为t,∵tan∠CAD=3CDAD=AD=AB+BD,320(31)x =-+x=20(海里),22(海里),∴t=230=23(小时),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 5.B解析:B【分析】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矩形的一边长为(a+x),另一边为(b+x),根据矩形的面积的即等于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也等于长乘以宽,列出方程,化简再代入a,b的值,得出x2+7x=12,再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整体代入即可.【详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矩形的一边长为(a+x),另一边为(b+x),根据题意得:2(ax+x2+bx)=(a+x)(b+x),化简得:ax+x2+bx-ab=0,又∵ a = 3 , b = 4 ,∴x2+7x=12;∴该矩形的面积为=(a+x)(b+x)=(3+x)(4+x)=x2+7x+12=24.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以及运用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用,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CB=90°,∴在Rt ABC中,m=AB2213AC BC故①②③正确,∵m2=13,9<13<16,∴3<m<4,故④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本题属于基础题型.7.B解析: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A 、222346+≠,C 、222568+≠,D 、2222+≠,故错误;B 、22213+==,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本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勾股定理的定理与运算.8.C解析:C【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由此判定即可.【详解】解:A 、因为92+72≠12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B 、因为22+32≠4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C 、因为12= 22,所以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D 、因为52+112≠12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注意数据的计算.9.A解析: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而结合直角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详解:∵52+122=132,∴三条边长分别为5里,12里,13里,构成了直角三角形, ∴这块沙田面积为:12×5×500×12×500=7500000(平方米)=7.5(平方千米).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得出三角形的形状是解题关键.10.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和分类讨论的方法可以求得第三边的长,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由题意可得,当3和4为两直线边时,第三边为:22+=5,43当斜边为4时,则第三边为:22-=7,4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勾股定理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二、填空题11.5【解析】试题分析:取AB中点E,连接OE、CE,在直角三角形AOB中,OE=AB,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CB是直角三角形,所以CE=AB,利用OE+CE≥OC,所以OC的最大值为OE+CE,即OC的最大值=AB=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27【分析】连接AC交BD于点O,由题意可证AC垂直平分BD,△ABD是等边三角形,可得∠BAO=∠DAO=30°,AB=AD=BD,BO=OD,通过证明△EDF是等边三角形,可得DE=EF=DF,由勾股定理可求OC,BC的长.【详解】连接AC,交BD于点O,∵AB=AD,BC=DC,∠A=60°,∴AC垂直平分BD,△ABD是等边三角形,∴∠BAO=∠DAO=30°,AB=AD=BD=4,BO=OD=2,∵CE∥AB,∴∠BAO=∠ACE=30°,∠CED=∠BAD=60°,∴∠DAO=∠ACE=30°,∴AE=CE=3,∴DE=AD−AE=1,∵∠CED=∠ADB=60°,∴△EDF是等边三角形,∴DE=EF=DF=1,∴CF=CE−EF=2,OF=OD−DF=1,22∴=-=,OC CF OF322∴,BC=OB+OC=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熟练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13.5【分析】由题意可知,AC=BC,DC=EC,∠DCE=∠ACB=90°,∠D=∠E=45°,求出∠ACE=∠BCD可证△ACE≌△BCD,可得AE=BD=3,∠ADB=90°,由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得到AC的长.【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BD,∵△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DC =EC ,∠DCE =∠ACB =90°,∠D =∠E =45°,且∠ACE =∠BCD =90°-∠ACD , 在ACE 和BCD 中,AC=BC ACE=BCD CE=CD ⎧⎪∠∠⎨⎪⎩∴△ACE ≌△BCD (SAS ),∴AE =BDE =∠BDC =45°,∴∠ADB =∠ADC+∠BDC =45°+45°=90°,∴AB,∵,∴BC=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4.【分析】延长CA 、DB 交于点E ,则60C ∠=°,30E ∠=︒,在Rt ABE ∆中,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28BE AB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 =.同理,在Rt DEC ∆中求出2CE CD ==12DE ==,然后根据CDE ABE ABDC S S S ∆∆=-四边形,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延长CA 、DB 交于点E ,∵四边形ABDC 中,120ABD ∠=︒,AB AC ⊥,BD CD ⊥,∴60C ∠=°,∴30E ∠=︒,在Rt ABE ∆中,4AB =,30E ∠=︒,∴28BE AB ==,AE ∴=.在Rt DEC ∆中,30E ∠=︒,CD =2CE CD ∴==12DE ∴=,∴1443832ABE S ∆=⨯⨯=, 143122432CDE S ∆=⨯⨯=, 24383=163CDE ABE ABDC S S S ∆∆∴=-=-四边形.故答案为:163.【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图形的面积,准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5.103. 【分析】 根据八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四边形ABCD ,EFGH ,MNKT 是正方形,得出CG=NG ,CF=DG=NF ,再根据()21S CG DG =+,22S GF =,()23S NG NF =-,12310S S S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八个直三角形全等,四边形ABCD ,EFGH ,MNKT 是正方形∴CG=NG ,CF=DG=NF∴()2222122S CG DG CG DG CG DG GF CG DG =+=++=+ 22S GF =()22232S NG NF NG NF NG NF =-=+-∴2222212322310S S S GF CG DG GF NG NF NG NF GF ++=+⋅+++-⋅== ∴2103GF =故2103S = 故答案为10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由勾股定理和正方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6.62+ 【解析】 【分析】 过A 点作BC 的垂线,E 点作AC的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对应角相等计算得出∠DAM=15°,在AM 上截取AG=DG ,则∠DGM=30°,设DM=a,通过勾股定理可得到DG=AG=2a ,GM=3a,AM=BM=(32)a +,BD=(31)a +,AB=2(31)a +,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过A 点作AM ⊥BC 于M 点,过E 点EN ⊥AC 于N 点.∵∠BCA =30°,AE=EC∴AM=12AC ,AN=12AC ∴AM=AN又∵AD=AE∴R t∆ADM ≅ R t∆AEN (HL)∴∠DAM=∠EAN 又∵∠MAC=60°,AD ⊥AE∴∠DAM=∠EAN=15°在AM 上截取AG=DG ,则∠DGM=30°设DM=a,则 DG=AG=2a ,根据勾股定理得:GM=3a,∵∠ABC =45°∴AM=BM=(32)a +∴BD=(31)a +,AB=2(32)a +,∴()()6226231a AB BD a++==+ 故答案为:6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于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关键是能根据已知条件构建全等三角形及构建等腰三角形将15°角转化为30°角,本题有较大难度.17.4或【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①以A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DAC;②以C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③以AC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C.分别画图,并求出BD.【详解】①以A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DAC,如图1.∵∠DAC=90°,且AD=AC,∴BD=BA+AD=2+2=4;②以C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如图2.连接BD,过点D作DE⊥BC,交BC的延长线于E.∵△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90°,∴∠DCE=45°.又∵DE⊥CE,∴∠DEC=90°,∴∠CDE=45°,∴CE=DE=2=在Rt△BAC中,BC==BD===③以AC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C,如图3.∵∠ADC=90°,AD=DC,且AC=2,=∴AD=DC=AC sin45°=22又∵△ABC、△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CD=45°,∴∠BCD=90°.又∵在Rt△ABC中,BC==∴BD==故BD的长等于4或25或10.故答案为4或25或1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分情况考虑问题,18.35 5【详解】四边形DEFA是正方形,面积是4;△ABF,△ACD的面积相等,且都是×1×2=1.△BCE的面积是:12×1×1=12.则△ABC的面积是:4﹣1﹣1﹣12=32.在直角△AD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C=222+1=5.设AC边上的高线长是x.则12AC•x=5x=32,解得:x=355.355.19.5【解析】试题分析: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F,构建直角三角形,根据最短路径可知:此时PB+PE 的值最小,接下来要求出这个最小值,即求EF的长即可,因此要先求AF的长,证明△ADF≌△CDB,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得出EF=5,则PB+PE的最小值为5.解:如图,过B 作BD ⊥AC ,垂足为D ,并截取DF =BD ,连接EF 交AC 于P ,连接PB 、AF ,则此时PB +PE 的值最小,∵△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CB ,∠ABC =90°,AD =DC ,∴∠BAC =∠C =45°,∵∠ADF =∠CDB ,∴△ADF ≌△CDB ,∴AF =BC ,∠FAD =∠C =45°,∵AE =3,BE =1,∴AB =BC =4,∴AF =4,∵∠BAF =∠BAC +∠FAD =45°+45°=90°,∴由勾股定理得:EF 22AF AE +2243+,∵AC 是BF 的垂直平分线,∴BP =PF ,∴PB +PE =PF +PE =EF =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利用轴对称知识,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求解.20.3【分析】根据题意利用折叠后图形全等,并利用等量替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知','ACM A CM BCH B CH ≅≅,∵15cm BC =,20cm AC =,∴'15,'20,BC B C cm AC A C cm ====''20155A B cm =-=,∵90ACB ∠=︒,∴'A M AB ⊥(等量替换),CH AB ⊥(三线合一),∴25,AB cm = 利用勾股定理假设MB '的长为m ,'257AM AM m ==-,则有222(257)5m m +-=,解得3m =,所以MB '的长为3.【点睛】本题考查几何的翻折问题,熟练掌握并综合利用等量替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分析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BE =1;(2)见解析;(3)()23y x =-【分析】(1)如图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ED =90°,进而可得∠BDE =30°,然后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结果;(2)过点D 作DM ⊥AB 于M ,作DN ⊥AC 于N ,如图2,根据AAS 易证△MBD ≌△NCD ,则有BM =CN ,DM =DN ,进而可根据ASA 证明△EMD ≌△FND ,可得EM =FN ,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推出结论;(3)过点D 作DM ⊥AB 于M ,如图3,同(2)的方法和已知条件可得DM =DN =FN =EM ,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BE +CF =2DM ,BE ﹣CF =2BM ,在Rt △BMD 中,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M =3BM ,进而可得BE +CF =3(BE ﹣CF ),代入x 、y 后整理即得结果.【详解】解:(1)如图1,∵△ABC 是等边三角形,∴∠B =∠C =60°,BC =AC =AB =4.∵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BD =DC =12BC =2. ∵DF ⊥AC ,即∠AFD =90°,∴∠AED =360°﹣60°﹣90°﹣120°=90°,∴∠BED =90°,∴∠BDE =30°,∴BE =12BD =1;(2)过点D 作DM ⊥AB 于M ,作DN ⊥AC 于N ,如图2,则有∠AMD =∠BMD =∠AND =∠CND =90°.∵∠A =60°,∴∠MDN =360°﹣60°﹣90°﹣90°=120°.∵∠EDF =120°,∴∠MDE =∠NDF .在△MBD 和△NCD 中,∵∠BMD =∠CND ,∠B =∠C ,BD =CD ,∴△MBD ≌△NCD (AAS ),∴BM =CN ,DM =DN .在△EMD 和△FND 中,∵∠EMD =∠FND ,DM =DN ,∠MDE =∠NDF ,∴△EMD ≌△FND (ASA ),∴EM =FN ,∴BE +CF =BM +EM +CN -FN =BM +CN =2BM =BD =12BC =12AB ;(3)过点D 作DM ⊥AB 于M ,如图3,同(2)的方法可得:BM =CN ,DM =DN ,EM =FN .∵DN =FN ,∴DM =DN =FN =EM ,∴BE +CF =BM +EM +FN -CN =NF +EM =2DM =x +y ,BE ﹣CF =BM +EM ﹣(FN -CN )=BM +NC =2BM =x -y ,在Rt △BMD 中,∵∠BDM =30°,∴BD =2BM ,∴DM =22=3BD BM BM -,∴()3x y x y +=-,整理,得()23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1)证明见解析;(2)5;(3)CD 2+CE 2=BC 2,证明见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BAE=∠CAD,进而得出△ACD≌△ABE,即可得出结论.(2)先求出∠CDA=12∠ADE=30°,进而求出∠BED=90°,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3)方法1、同(2)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方法2、先判断出CD2+CE2=2(AP2+CP2),再判断出CD2+CE2=2AC2.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BAC=∠DAE,∴∠BAC+∠CAE=∠DAE+∠CAE,即∠BAE=∠CAD.又∵AB=AC,AD=AE,∴△ACD≌△ABE(SAS),∴CD=BE.(2)如图2,连结BE,∵AD=AE,∠DAE=60°,∴△ADE是等边三角形,∴DE=AD=3,∠ADE=∠AED=60°,∵CD⊥AE,∴∠CDA=12∠ADE=12×60°=30°,∵由(1)得△ACD≌△ABE,∴BE=CD=4,∠BEA=∠CDA=30°,∴∠BED=∠BEA+∠AED=30°+60°=90°,即BE⊥DE,∴BD5.(3)CD2、CE2、BC2之间的数量关系为:CD2+CE2=BC2,理由如下:解法一:如图3,连结BE.∵AD=AE,∠DAE=90°,∴∠D=∠AED=45°,∵由(1)得△ACD≌△ABE,∴BE=CD,∠BEA=∠CDA=45°,∴∠BEC=∠BEA+∠AED=45°+45°=90°,即BE⊥DE,在Rt△BEC中,由勾股定理可知:BC2=BE2+CE2.∴BC2=CD2+CE2.解法二:如图4,过点A作AP⊥DE于点P.∵△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P⊥DE,∴AP=EP=DP.∵CD2=(CP+PD)2=(CP+AP)2=CP2+2CP•AP+AP2,CE2=(EP﹣CP)2=(AP﹣CP)2=AP2﹣2AP•CP+CP2,∴CD2+CE2=2AP2+2CP2=2(AP2+CP2),∵在Rt△APC中,由勾股定理可知:AC2=AP2+CP2,∴CD2+CE2=2AC2.∵△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知:∴AB2+AC2=BC2,即2AC2=BC2,∴CD2+CE2=BC2.【点睛】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1)的关键是判断出∠BAE=∠CAD,解(2)(3)的关键是判断出BE⊥DE,是一道中等难度的中考常考题.23.(1)见解析;(2)见解析;(3)363【分析】(1)先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求得∠ACB的度数,从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证得AB=AC=AD,按照邻和四边形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2)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圆,与网格的交点,以及△ABC外侧与点B和点C组成等边三角形的网格点即为所求.(3)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再分类计算即可:①当DA=DC=AC时;②当CD=CB=BD时;③当DA=DC=DB或AB=AD=BD时.【详解】(1)∵∠ACB=180°﹣∠ABC﹣∠BAC=70°,∴∠ACB=∠ABC,∴AB=AC.∵∠ACD =∠ADC ,∴AC =AD ,∴AB =AC =AD .∴四边形ABCD 是邻和四边形;(2)如图,格点D 、D'、D''即为所求作的点;(3)∵在△ABC 中,∠ABC =90°,AB =2,BC =23,∴AC =()22222234AB BC +=+=,显然AB ,BC ,AC 互不相等.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DA =DC =AC=4时,如图所示:∴△ADC 为等边三角形,过D 作DG ⊥AC 于G ,则∠ADG =160302⨯︒=︒, ∴122AG AD ==, 22224223DG AD AG =-=-= ∴S △ADC =1423432⨯⨯=S △ABC =12AB×BC =3, ∴S 四边形ABCD =S △ADC +S △ABC =3②当CD =CB =BD =3∴△BDC为等边三角形,过D作DE⊥BC于E,则∠BDE=160302⨯︒=︒,∴132BE BD==()()22222333DE BD BE=-=-=,∴S△BDC=123333 2⨯=过D作DF⊥AB交AB延长线于F,∵∠FBD=∠FBC-∠DBC=90︒-60︒=30︒,∴DF=123S△ADB=12332⨯=,∴S四边形ABCD=S△BDC+S△ADB=3;③当DA=DC=DB或AB=AD=BD时,邻和四边形ABCD不存在.∴邻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或3【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的新定义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点,数形结合并读懂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4.(1)①见解析;②DE=297;(2)DE的值为517【分析】(1)①先证明∠DAE=∠DAF,结合DA=DA,AE=AF,即可证明;②如图1中,设DE=x,则CD=7﹣x.在Rt△DCF中,由DF2=CD2+CF2,CF=BE=3,可得x2=(7﹣x)2+32,解方程即可;(2)分两种情形:①当点E在线段BC上时,如图2中,连接BE.由△EAD≌△ADC,推出∠ABE=∠C=∠ABC=45°,EB=CD=5,推出∠EBD=90°,推出DE2=BE2+BD2=62+32=45,即可解决问题;②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中,同法可得DE2=153.【详解】(1)①如图1中,∵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BAE≌△CAF,∴AE=AF,∠BAE=∠CAF,∵∠BAC=90°,∠EAD=45°,∴∠CAD+∠BAE=∠CAD+∠CAF=45°,∴∠DAE=∠DAF,∵DA=DA,AE=AF,∴△AED≌△AFD(SAS);②如图1中,设DE=x,则CD=7﹣x.∵AB=AC,∠BAC=90°,∴∠B=∠ACB=45°,∵∠ABE=∠ACF=45°,∴∠DCF=90°,∵△AED≌△AFD(SAS),∴DE=DF=x,∵在Rt△DCF中, DF2=CD2+CF2,CF=BE=3,∴x2=(7﹣x)2+32,∴x=297,∴DE=297;(2)∵BD=3,BC=9,∴分两种情况如下:①当点E在线段BC上时,如图2中,连接BE.∵∠BAC=∠EAD=90°,∴∠EAB=∠DAC,∵AE=AD,AB=AC,∴△EAB≌△DAC(SAS),∴∠ABE=∠C=∠ABC=45°,EB=CD=9-3=6,∴∠EBD=90°,∴DE2=BE2+BD2=62+32=45,∴DE=②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中,连接BE.同理可证△DBE是直角三角形,EB=CD=3+9=12,DB=3,∴DE2=EB2+BD2=144+9=153,∴DE=综上所述,DE的值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变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旋转全等模型,是解题的关键.25.(1)见解析;(2)BD2+AD2=2CD2;(3)AB=2+4.【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CE≌△BCD即可得到结论;(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即可证得结论;(3)连接EF,设BD=x,利用(1)、(2)求出EF=3x,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证明:∵△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EC=DC,∠ACB=∠ECD=90°∴∠ACB﹣∠ACD=∠ECD﹣∠ACD∴∠ACE=∠BCD,∴△ACE≌△BCD(SAS),∴AE=BD.(2)解:由(1)得△ACE≌△BCD,∴∠CAE=∠CBD,又∵△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B=∠CBA=∠CAE=45°,∴∠EAD=90°,在Rt△ADE中,AE2+AD2=ED2,且AE=BD,∴BD2+AD2=ED2,∵ED2CD,∴BD2+AD2=2CD2,(3)解:连接EF,设BD=x,∵BD :AF =1:2AF =2x ,∵△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 ⊥DE ,∴DF =EF ,由 (1)、(2)可得,在Rt △FAE 中,EF 22AF AE +22(22)x x +3x ,∵AE 2+AD 2=2CD 2, ∴222(223)2(36)x x x ++=,解得x =1,∴AB =2+4.【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26.(1)①详见解析;②详见解析;(2)DE 2= EB 2+AD 2+EB ·AD ,证明详见解析【分析】(1)①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CF=CD ,∠DCF=90°,再根据已知条件即可证明△ACD ≌△BCF ;②连接EF ,根据①中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BF=90°,再证明△DCE ≌△FCE 得到EF=DE 即可证明;(2)根据(1)中的思路作出辅助线,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得出相等的边,再由勾股定理得出AD ,DE ,BE 之间的关系.【详解】解:(1)①证明:由旋转可得CF=CD ,∠DCF=90°∵∠ACD=90°∴∠ACD=∠BCF又∵AC=BC∴△ACD ≌△BCF②证明:连接EF ,由①知△ACD ≌△BCF∴∠CBF=∠CAD=∠CBA=45°,∠BCF=∠ACD ,BF=AD∴∠EBF=90°∴EF 2=BE 2+BF 2,∴EF 2=BE 2+AD 2又∵∠ACB=∠DCF=90°,∠CDE=45°∴∠FCE=∠DCE=45°又∵CD=CF,CE=CE∴△DCE≌△FCE∴EF=DE∴DE2= AD2+BE2⑵DE2=EB2+AD2+EB·AD理由:如图2,将△ADC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CBF,过点F作FG⊥AB,交AB 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EF,∴∠CBE=∠CAD,∠BCF=∠ACD, BF=AD∵AC=BC,∠ACB=60°∴∠CAB=∠CBA =60°∴∠ABE=120°,∠EBF=60°,∠BFG=30°∴BG=12BF,3∵∠ACB=60°,∠DCE=30°,∴∠ACD+∠BCE=30°,∴∠ECF=∠FCB+∠BCE=30°∵CD=CF,CE=CE∴△ECF≌△ECD∴EF=ED在Rt△EFG中,EF2=FG2+EG2又∵EG=EB+BG∴EG=EB+12 BF,∴EF2=(EB+12BF)2+(32BF)2∴DE2=(EB+12AD)2+3)2∴DE2=EB2+AD2+EB·A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旋转模型,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全等三角形,转换线段,并通过勾股定理的计算得出线段之间的关系.27.(1)AC=9;(2)AB ∇AC =-72,BA ∇BC =216;(3)BC=2OC=273,AB=10.【分析】(1)在Rt A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和新定义可得AO 2-OC 2=81=AC 2;(2)①先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O =2,OB =23,再用新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②先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BE ,AE ,再用勾股定理求出BD ,最后用新定义即可得出结论;(3)作BD ⊥CD,构造直角三角形BCD,根据三角形面积关系求出BD,根据新定义和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出三角形AOD 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中线性质得出OA 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从而得出BC,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再求出AD,再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B.【详解】(1)已知如图:AO 为BC 上的中线,在Rt AOC ∆中, AO 2-OC 2=AC 2因为81AB AC ∇=所以AO 2-OC 2=81所以AC 2=81所以AC=9.(2)①如图2,取BC 的中点D ,连接AO ,∵AB =AC ,∴AO ⊥BC ,在△ABC 中,AB =AC ,∠BAC =120°,∴∠ABC =30°,在Rt △AOB 中,AB =12,∠ABC =30°,∴AO =6,OB 2222126AB AO -=-3∴AB ∇AC =AO 2﹣BO 2=36﹣108=﹣72,②取AC 的中点D ,连接BD ,∴AD =CD =12AC =6,过点B 作BE ⊥AC 交CA 的延长线于E ,在Rt △ABE 中,∠BAE =180°﹣∠BAC =60°,∴∠ABE =30°, ∵AB =12,∴AE =6,BE =222212663AB AE -=-=, ∴DE =AD +AE =12,在Rt △BE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 =()2222631267BE DE +=+=∴BA ∇BC =BD 2﹣CD 2=216;(3)作BD ⊥CD,因为24ABC S ∆=,8AC =,所以BD=26ABC S AC ∆÷=,因为64AB AC ∇=-,AO 是BC 边上的中线,所以AO 2-OC 2=-64, 所以OC 2-AO 2=64,由因为AC 2=82=64,所以OC 2-AO 2= AC 2所以∠OAC=90°所以OA=24228322ABC S AC ∆⨯÷=⨯÷= 所以22228373AC OA +=+所以73在Rt △BCD 中,()2222276163BC BD -=-=所以AD=CD-AC=16-8=8所以22228610AD BD +=+=【点睛】考核知识点:勾股定理逆定理,含30°直角三角形性质.借助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等直角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是关键.28.(1)∠CBD=20°;(2)AD=164;(3) △BCD的周长为m+2【分析】(1)根据折叠可得∠1=∠A=3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计算出∠ABC=55°,进而得到∠CBD=20°;(2)根据折叠可得AD=DB,设CD=x,则AD=BD=8-x,再在Rt△CD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x2+62=(8-x)2,再解方程可得x的值,进而得到AD的长;(3)根据三角形ACB的面积可得11 2AC CB m=+,进而得到AC•BC=2m+2,再在Rt△CAB中,CA2+CB2=BA2,再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可得CA+CB的长,进而得到△BCD的周长.【详解】(1)∵把△ABC沿直线DE折叠,使△ADE与△BDE重合,∴∠1=∠A=35°,∵∠C=90°,∴∠ABC=180°-90°-35°=55°,∴∠2=55°-35°=20°,即∠CBD=20°;(2)∵把△ABC沿直线DE折叠,使△ADE与△BDE重合,∴AD=DB,设CD=x,则AD=BD=8-x,在Rt△CDB中,CD2+CB2=BD2,x2+62=(8-x)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3月份月考试卷一、古诗词名句默写(共8分)1.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3. ,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4. ,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流水对”的形式反复渲染友谊的永恒和感情的真挚的一联是:,。
6. 杜牧《赤壁》中,诗人以“,”这两句从反面落笔,借咏怀古事,寄托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7. 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意恐迟迟归”是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牵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更是一种牵挂的升华。
8.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联与夏天有关的诗句:,。
二、语言基础和表达(19分)9. 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3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0.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诘.责(jié) 凄.惨(qī) 尴尬.(gǎ) 诚.惶诚.恐(chén)B. 觅.食(mì) 繁衍.(yǎn) 凛.冽(lǐn) 期期.艾艾(qī)C. 博.识(bó) 睥.睨(bì) 污秽.(huì) 拖泥.带水(ní)D. 嫦娥.(é) 胆怯.(què) 蜿蜒.(yán) 一撮.灰(zuǒ)1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 书中的内容包括教你如何做手工,如何玩降落伞、摩托艇……。
B. 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才能为自己赢来真正的荣誉。
C.宋代诗人李弥逊“春日即事”一诗中的“网”字,用得极妙。
D. 当我们只能羡慕却无法静下心来等待一朵花开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遗失了最初的美好?1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A.小张说到莫言的作品时,如数家珍....,越说越有劲儿。
B. 毕竟,管鲍之交,少如凤毛麟角....;琴台知音,更是旷古罕见。
C. 从那时起,她开始把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缝进一个个小布艺里,开始享受创作的过程。
D. 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是通衢大道,坦荡如砥,可真实的人生既有一马平川....,也有崎岖小径……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 作为一名中考学生,在考前和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 画面上方,是如海市蜃楼般的古老城门;画面下方,则是奔涌不息、略显拥挤的马路。
C. 上苍在造就天才的同时,同样会赐予他一位伟大的对手。
D. 在“圆梦工程”中,许多大学生手里也没有多少钱,但他们都拿出了将近一半多的钱,捐给了同学们。
14. 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生”“物理”“下午”“他们”都属于名词。
B. 短语“心情舒畅”“饱经风霜”“小心观察”“理直气壮”的结构相同。
C.“我们在前线, 在炮火声中, 在闪耀的火光里, 望着战士们持枪跃进的身影”,句子的主干是“我们望着战士”。
D.“清凉的夏风里可以清晰听见芦苇的欢舞,流水的轻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环境的静美。
15. 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面的例句构成语意连贯的句子。
真正的快乐,是挑战后的结果,没有经历深刻的痛苦,我们也就体会不到酣畅淋漓的快乐!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有些孤独,也只能自己品尝。
但是,穿过黑暗,我们一定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走出痛苦,;告别孤独,!(2分)16. 口语交际(4分)小张同学和小王同学本来是很好的朋友,可是小张很喜欢给人外号。
他给小王起了侮辱性的外号,还让班上的同学一起这样叫小王。
这样叫了几次以后,小王就再也不愿意理小张了。
小张却觉得自己没有错,而且还认为是小王太小气。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同学都准备劝小张。
怎样劝说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老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劝说的话。
老师说:“。
”同学说:“。
”三、浅层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过零丁洋》,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 本诗颈联是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其中惶恐”“零丁”用于双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二是和。
(3分)18.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2分)(二)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
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
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丛,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镶上结了天蓝丝绦领子的红花石疣,散在沙间象星宿一般的海星,满是小虫伪海盘车,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绣的精美花边。
朵朵的、花彩因我们走路时所引起的最轻微的波动而摆动起来。
把成千成万散布在地上的软体动物的美丽品种,环纹海扇,海糙鱼,当那贝——真正会跳跃的贝,洼形贝,朱红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贝,叶纹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践踏在我的脚底下,我心中实在难受,实在愧惜。
但是我们不得不走,我们继续前进,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地飘在水中。
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
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i 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约在四分之一海里的空间内,我没有停步,几乎不断地看到这些珍品。
尼摩船长向我招手,我跟着他走。
不久,脚下的土壤变了性质.接连细沙平原的是一片胶粘的泥地,单独由硅土或石灰贝壳构成,美国人管它叫“乌兹”。
接昔我们跑过一段海藻地,它们是未经海水冲走的海产植物,繁殖力很强。
这种纤维紧密的草坪,踩在脚下软绵绵的,刁”以和人工织出的最柔软的地毯媲美。
但是,不只我们脚下是绿草如茵,连我们头上也是一片翠绿。
水面上轻飘飘地浮着一层海产植物,全部是取之不尽的海藻类,这类植物,我们已经知道的,至少有二千多种。
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薛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
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这些海藻类实在是造化的奇迹,宇宙植物界的一个奇迹。
地球上最小和最大的植物都产生在海藻类中。
因为五平方毫米的地方,可以有四万条这类肉眼不可见的微生植物,同时人们又采过长一直超过五百米的海带。
19. 下列对这本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和《神秘岛》。
B.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C. 尼摩船长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D.《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太阳能发电。
20.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小说如此动人,还在于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小说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2分)(三)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5分)H7N9:禽流感再临!禽流感的全名,是“鸟禽类流行性感冒”,简单说就是禽鸟类患的流感。
通常禽流感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它们有时能够传染给直接接触鸟类的人或者其它动物。
1997年香港出现的H5N1,导致18人感染,6人死亡,就是这种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数字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300万人感染流感病毒,其中约25至50万人死于流感及其引起的并发症,1999年更是有超过400万人死于流感。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2009年暴发的猪流感(pH1N1),共在208个国家得到确诊,累计1.8万人死亡。
流感病毒暴发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公共卫生的一大威胁。
近期发生在上海和安徽的禽流感病例,是有史以来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我们对于这种禽流感病毒知之甚少。
从官方发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答问》可知,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症状与其他型流感病毒类似,均为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和重症肺炎。
最近研究人员在上海活禽交易市场的鸽子和鸡中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而且与之前在病人体内分离的病毒高度同源,说明感染H7N9的病禽有可能是传染源。
因为目前已知H7N9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禽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内,所以应避免直接接触禽鸟或它们的粪便,尤其要避免接触死亡的野生鸟类。
由于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能力不强,高温很容易造成病毒失活,所以对于禽鸟及鸡蛋,应彻底加热熟透后再食用。
同时,要注意手部卫生,注意避免用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特别是在直接接触到禽类及其排泄物、人呼吸道分泌物或在照顾病人后应认真洗手。
在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纸巾等掩住口鼻,用后的纸巾应及时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
凡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需要照顾发烧病人时,都应佩戴口罩。
(有删改)21.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 禽流感有时能传染给直接接触鸟类的人或者其它动物。
B. 我们目前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知道已经很详细了。
C. 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症状与其他型流感病毒类似,均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D. 本文第②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流感病毒暴发对人类公共健康的巨大危害。
22. 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出至少三点预防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要点。
(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5分)①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②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